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心理健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室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中有16%~25%的人有心理障碍,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在中学生中反映出来。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果不从小抓起,到了大学生和成人时期心理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就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虽然幼儿的心理障碍还不足以引起社会问题,在社会上也没有引起各界的重视,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据了解,国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幼儿园和小学都设有心理咨询室。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没有这一设置。心理医生强调,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就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家长应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力度。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通过我们对本园幼儿的调查显示,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从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咨询机制、缺乏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而,在幼儿园建立心理咨询室就显得十分迫切。

下面就建立幼儿心理咨询室的设想陈述如下。

一、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定义及要求

幼儿心理咨询室,即向幼儿进行心理辅导的场所,也是心理咨询教师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真诚相谈和辅导幼儿短程游戏心理治疗的地方。开展幼儿心理咨询首先要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感受和体验,对幼儿进行生动活泼、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便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整体优化,尤其是人格的健全与社会适应力的提高。

二、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1.是幼儿生活辅导、游戏的活动室

开展心理咨询应了解心理评估的原则及必要的手段和技术,搞清幼儿心理与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把握幼儿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以便有针对性的向幼儿提供游戏、情绪、生活、人际交往、幼儿园适应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同时,这里备有各种有关幼儿心理问题及辅导方案的资料,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具,心理咨询教师对幼儿现阶段的心理动向掌握的比较准确。因此,心理咨询室应成为幼儿生活辅导和短程游戏的活动室,利用心理咨询室的现有资源,设计辅导方案。

2.对幼儿个体进行辅导的研究室

采用对话、游戏等方法不仅要解除幼儿烦恼,还应进行各种测试和观察,了解孩子的能力、兴趣、个性特长等,让其成为个体辅导的研究室。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按照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和咨询人员的现有能力,对幼儿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力所能及的干预和治疗,以便帮助幼儿排除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实现自立自强。

3.建立幼儿健康咨询档案

心理咨询室每学期对全园幼儿进行普查,及时大量地收集个体方方面面的情况,对初查有问题的幼儿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进行跟踪、复查和治疗。详细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社会背景和生活习性,建立个人档案,并分类保管,以便于查阅、了解和追踪研究。

4.成为教研、培训一体化的基地

当前,我国幼教工作者知识、经验的不足,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效果无法提高。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有心理问题是幼儿发展中的自然现象,常常不予理会,有的则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或是个人行为习惯的问题,相当多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被简单地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并把幼儿的心理问题片面归为思想品德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理解幼儿,指导幼儿的能力,幼儿园应该有效利用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心理咨询室可定期给教师办讲座,提供典型案例分析,与老师们共同探讨辅导方案,研究咨询技巧及辅导艺术。平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各种调查,收集资料,分析交流。同时通过园内局域网络建立相应的页面,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案例交流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等。对幼儿进行心理咨询,既是幼儿园全体教师的职责,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每位幼儿教师,都应学习一点幼儿心理咨询的知识,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和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中,实现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的全员辅导,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总之,心理咨询室应该成为教师研讨、提高教育技能和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基地。

5.联接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

幼儿心理健康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心理健康 身心发展一、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以萌发幼儿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由于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有的孩子会因为想妈妈而哭,有的孩子会因为不熟悉环境而害怕,还有的孩子会因为性格上的问题而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老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例如我们经常在活动区投放一些幼儿喜欢玩的玩具,幼儿之间通过玩玩具,学习交往、学习合作,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孩子们在看“迎春花吹喇叭”、“柳姑娘的长辫子”、“欢迎小燕子回家”的快乐中学习“小草醒”、“花儿笑了”、“青蛙在唱歌”、“燕子在跳舞”等美好词句。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愉悦情绪,在愉悦中健康自己的心理。

二、在游戏中促使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游戏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实践活动,为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健康的游戏和有兴趣的劳动,满足了幼儿渴望实践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例如在《开商店》的游戏中,性格内向的某小朋友想当“售货员”,但是他不好意思说卖东西的话。经过几次玩《开商店》的游戏之后,他的感性经验越来越丰富。在当“售货员”的过程中,他不仅会卖东西,而且会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的名称和基本价格,不仅培养他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锻炼他的口语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满足他渴望参与大人们实践活动的愿望和需求。

幼儿的积极性是需要成人激励和保护的,一旦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出来,孩子们的情绪就会饱满,接受教育就会有效果。为了给幼儿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品尝“吃苦”的滋味,磨炼耐劳的意志,感受学本领的快乐,鼓励向上的精神。例如在“我把玩具送回家”(收拾玩具的劳动)、“我帮椅子洗洗脸”(擦椅子的劳动)等趣味劳动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一双小手的价值,自我服务意识提高了,爱惜物品的情感增强了,自私、懒惰的坏习惯改掉了……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品尝了经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做事的坚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向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源泉。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很注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时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情,创编幼儿能理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及儿童歌曲等。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教育幼儿本人。例如在故事《小手回来了》(自编)讲完之后,孩子们中间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孩子都对不爱劳动的嘟嘟进行批评,都赞扬波波是一个聪明、勤劳、爱劳动的好孩子。他们表示要学习波波,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学做自己能做的事,做有独立性的好孩子。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优秀的儿童歌曲,能使幼儿摒弃不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更为幼儿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平台。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讲好听的故事和唱好听的儿童歌曲,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懂得道理,增强自信,学会交往,磨炼意志,健康心理,规范行为。例如有一个小朋友很聪明,但是他的性情暴躁,攻击很强。他经常欺负小朋友,经常对同伴搞“恶作剧”,许多小朋友都害怕他。为了教育他改掉身上的缺点,能与同伴们一起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创编故事“没人理睬的小猴子”(自编),让他在故事中扮演小猴子,使该小朋友在扮演小猴子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他认为故事里小猴子做的那些事情自己也做过,后来我们又创编一首儿童歌曲“小兔子的红雨靴”,让该小朋友在“没人理睬的小猴子”和“小兔子的红雨靴”这两个不同角色中明辨是非,懂得道理。经过不断教育和培养,他发生很大的变化,脾气不再暴躁,不再搞“恶作剧”欺负小朋友了。

四、家园携手共育幼儿

幼儿心理健康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 任 对策

小班幼儿因受到语言发展的限制,很多孩子对自己的任不能作出正确、清晰的原因阐述,需要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家长的沟通,才能得到正确的信息。另外,在幼儿任的表现上,因其年龄限制,易造成幼儿的孤僻、自卑和交往障碍。所以任性心理的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幼儿个案

幼儿情况:昊昊,男,3岁半,独生子女。父亲是驾驶员,母亲为乡镇中学教师,家庭和睦,条件优越,与老人同住。

存在问题:每天早晨因为不愿意去上幼儿园,不愿意进教室而哭闹。进了教室也会想办法逃跑。老师与其沟通,他没有任何肢体、言语上的应答。不参与集体活动,以自己的需求为主观意志,严重影响日常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观察分析

(一)成人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任性、乱发脾气,往往是父母的“好脾气”造成的。经多次的家访,与昊昊父母交流,在听取邻居、家人们的反馈,我了解到,昊昊爸爸工作十分繁忙,很少与孩子相处,昊昊妈妈在乡镇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在孩子表现出任时,不能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而是以欺骗、诱哄等方式解决问题,造成幼儿不相信家人的话,无视家人的教育。

(二)寻求关注的方式不对,渲泄压抑情绪。在家庭里,孩子是中心,是掌上明珠,有父母温暖的呵护,在幼儿园里,他只是几十名孩子中的普通一员,昊昊因其特殊的行为表现使他与同伴的关系非常糟糕,同伴们都排斥、远离他。两种环境的对比之下,使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幼小的心灵中感受到了孤寂、冷漠。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于是,孩子就可能以任性、胡闹的方式表现这种心理上的失落感和受挫感。

(三)心理分析与评估。评估昊昊的个案,可以看到:任性心理、交往障碍、认知情感问题等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都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等背景。有些孩子的无理取闹是因为情绪发育不健全造成的;也有的孩子突然的情绪改变、大哭大闹是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的焦虑引起的;还有的是因为生理上的某种变化造成的。

昊昊性格较内向,不能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在班级的行为表现就比较特殊,该现象应着重考虑家庭教育的原因。

三、心理辅导及效果

(一)引导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配合班级教师采取“独立行动研究模式”,对昊昊进行为期三周“入园环节哭闹、乱跑”的行为进行记录。

第一周:每天在入园观察记录上记录该幼儿在爸爸送(昊昊)和妈妈送(昊昊)时不同的表现行为,作为行动基线。

第二周:针对孩子哭闹、乱跑的行为,按照第一周的记录方法观察孩子的入园行为,观察教师参与处理对孩子行为是否有效。

当幼儿是爸爸来送时,如果教师不参与,孩子的行为能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控制,而当教师参与时,幼儿的行为表现频率明显升高。当妈妈送孩子时,幼儿的入园情绪波动较明显,教师参与后,根本不能达到理想目标,甚至阻碍目标的达成。

第三周:教师采取冷处理方式,在家长将孩子送到班级后,孩子哭闹,再次自己跑到教室外面去时,(事先叮嘱保安把好大门关)教师不采取任何行动,在暗处观察孩子在行为。

第一天:哭着独自跑到教室外面,发现教师没有跟出来后,继续向大门处跑,看见保安,停下来哭着徘徊。

第二天:独自跑到教室外的操场上玩滑滑梯。

第三天:独自跑到教室外,在室外的操场停留。当老师说:“你想进教室吗?要是不想进来,我就关门了”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于是教师把门关上。幼儿依然在操场上徘徊。

第四天:同样出现前一天的情况,但当老师关门时,该幼儿表现出进教室的行为。

第五天:家长送进教室后,该幼儿没有再跑到教室外面去。

(二)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增强自律意识

第一天:2岁半昊昊在上小小班的时候,他的老师是黄老师,昊昊很喜欢她。进入小班以来,每天做律动的时候,昊昊总是一个人跑到其它地方独自玩耍。班级两位教师多次提醒但效果不明显。这次,黄老师看到昊昊的表现后,也很生气,和昊昊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昊昊哭了,伤心地走到了队伍中,尽管没有律动,但排列到队伍中,已经是一个进步了。律动结束后,我在班级中当着小朋友的面表扬他愿意排队了。

第二天:音乐响起来后,昊昊没有象小朋友那样很快的收拾好玩具,仍然在玩。但他的眼睛注视着老师。当他发现老师的眼睛在严肃地看着他时,立刻把玩具收好,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但没有跟着律动,东张西望的。回到教室后,我又表扬了他,夸他收拾玩具的速度快了,排队的速度快了,能跟着音乐拍手了。

第三天:音乐响起来后,仍然昊昊在玩,但在观察教师的态度,看到老师在注意他时,立刻跑到队伍中,跟着小朋友一起做起来。这次做了两节,很认真。回到教室。我又表扬了他,夸他排队的动作快,做律动有力,和老师一样,他很高兴。

第四天:音乐一响,昊昊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认真的做完了律动。

第五天:音乐一响,昊昊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认真的做操。

幼儿心理健康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环境 教育途径 能力培养

The baby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initially searches

Tang Zhenlan

【Abstract】“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nstruction Summary (Implementation)” the healthy domain instruction main point is clear about the request “to set up the correct healthy idea, while takes the baby health, must take baby’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Baby’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is the baby personality perfect essential condition, is baby’s spirit and the development intrinsic foundation. Ha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the baby possibly had the full development. Otherwise, if has lacke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then baby’s development will be restricted, will have the possibility in its later development to present the personality barrier or psychological disease.

【Keywords】Psychologically healthyEducation environmentEducational channelAbility raise

1.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

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目前我市442.64万在校中小学生中有70多万(15.8%)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时学龄前儿童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

2.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心理是否健康可参照一下标准:①乐于学习,发展智力;②适应生活,学习自理;③悦纳自我,具有自信;④乐于交往融入群体;⑤调节情绪,初学自控。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永恒不变的,成人在具体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时,不但要从以上五个标准出发,还要考虑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经常性和一贯性,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健康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联合国于1959年颁布了“儿童基本权益宣言”,主要倡导满足儿童在生活、营养和受教育方面的需要。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你真棒”,“老师相信你能行”“别害怕,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句句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他们的活泼、开朗和自信。

3.2在校内外环境中渗透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时生态换将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依赖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3.2.1学校环境。其中包括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养成的物质环境,如:为幼儿创造温馨的生活空间。小班幼儿的桌椅是粉红的,中班幼儿的桌椅是柠檬黄的,大班幼儿的桌椅是湖蓝的;幼儿园大环境中创设了富有童趣的玩沙、玩水的小世界;而营造一种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氛围更不容忽视,如: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团结互助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充满理解和温情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产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促使其健康心理的养成。

3.2.2家庭环境。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摇篮。要把端正家长教育观念,改进家长教育方式,促进家长自身素质提高放在家长工作地首位。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每月出好一份相关内容的家园小报,利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流等途径加以宣传,许多家庭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自己小家庭中的物质、心理方面的准备,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3.2.3社区环境。走向社会,争取社区的支持也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抓住每一契机,如:学雷锋做好事,树立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使幼儿能合作、乐群、创新,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3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体育游戏、民间游戏、角色游戏、区角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以游戏的开展使幼儿获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3.3.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可采用唱歌、绘画、舞蹈、故事、儿歌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

3.3.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再生活中培养。利用幼儿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区角,开展编织、绣花、种花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3.3.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4.1开展个别辅导。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4.2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正也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同一时空,每一个幼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不是只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对这部分幼儿的异常心理,不给予关注和帮助,忽视了整体中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正服务,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会取得良好效果,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等。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期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学前教育工作文件汇编2006.1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4]学前儿童心理学, 大象出版社

幼儿心理健康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人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意味着现代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健康教育就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水平,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幼儿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善于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虽然简单,但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的交往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养成合作,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2.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在一日的生活中,每一天的环境影响着每一件事物的现状,社会上每个人的行为状态,都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3.教师要善于掌握幼儿心理产生发展的特点。幼儿从2至3岁开始到幼儿园,这个时期幼儿生活范围开始扩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幼儿离开了父母和熟悉的亲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生活在一起,开始会感到陌生、孤独、惧怕、焦虑,从而产生留恋家庭、父母、爷爷、奶奶及亲人,出现爱哭、缠人的现象。幼儿到4岁时,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开始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学会调节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自觉地维持和老师、小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到5至6岁时,开始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较小,心理已经开始形成系统,已改变了部分性格,在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下,在人际间和现实生活相互交往中发生较广泛的变化,这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特点。

4.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媒体就是信使,它通过儿童读物、广播、电视、电影、游戏机来渗透幼儿的好奇心灵,不少幼儿可从以上媒体中模仿自己所喜欢的鲜艳色彩、新奇、变化、形象丰富、活动有趣的事物,从而促进想象、理解、记忆、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兴趣爱好、能力、性格,促使心理健康发展。

5.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成为影响儿童人格教育的重要因素。有的幼儿因为遭到教师训斥、讥讽、惩罚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幼儿的社交能力退缩,有的也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言行所造成的。

二、幼儿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

1.教师要有夯实的科学卫生保健知识,强调信息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思路清晰、循序渐进、表达无误。

2.师生关系和班级气氛会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教师是关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儿,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积极合理的语言动作等,使幼儿对老师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培养自控能力,同时要形成民主、热忱、向上的班级氛围,创设良好的环境,满足幼儿内在的心理需要。

3.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幼儿不断地看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的进步,进而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三、如何制定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

1.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基本动作,同时培养活泼开朗不怕困难等心理素质。

3.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常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如何选择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

1.与幼儿健康目标相对应。一方面教育目标要以教育内容为依据才能得到落实,另一方面,教育内容必须以教育目标为依据。

2.与幼儿身心发展与生活经验相关联,也就是说要针对幼儿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

3.家园密切配合、做好健康宣传工作是对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保证。

4.教育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必要的内容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显得更为重要。

5.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在健康教育中可针对社会治安问题教育幼儿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如: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在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等等。

五、如何实施幼儿园健康教育

1.在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把握规律、遵循原则、讲究方法。

2.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的习惯,采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

3.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4.实施适宜的教育方法,给幼儿自由选择、讨论、合作的空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5.家园共育,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六、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

1.注重人文环境,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再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及职业修养。

2.加强幼儿园场舍建设,建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高标准幼儿园。幼儿园的园舍建设应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幼儿正常的活动及起居的需要。应尽量保证幼儿园内及周围的空气清新,光线充足,无噪声污染。园内应有足够的绿化面积,以种植花草为主,乔灌木为辅,还可结合科学常识教育,种植一些常见的树木和蔬菜。室内外花草树木的栽种,盆景、雕塑和画像的配置,走廊和橱窗的装饰和布置,应烘托出一种促使儿童积极向上的气氛,有益于儿童心理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