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范文第1篇

一、通过语言渲染,激发学生进入意境

教师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语言描述来再现诗歌的意境。若缺少语言描述,就会把再现古诗意境变成盲目的教学。相反教师用优美贴切的语言描述,既能把学生引人诗歌中的情境中,还能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启发,来促进学生的大脑思维,让学生借助于文字符号,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因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把自己置身在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从而与诗人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其中的“松下问童子”时,可激发学生想象:谁问?问什么?“言师采药去”中的“言者”是谁?“师”是哪个?“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具体在什么地方采药?不清楚?因为山太大,实在不好找,诗人只好不遇了。诗句从“松下”拓展,另画一幅隐者在一处悠远的大山里采药的远景,使意境极为深远。随着童子的目示手指,让学生想象并描述深山村幽,白云缭绕,身背药筐,登山采药的隐者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中。

二、与信息技术整合,拓展诗歌意境教学

多媒体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动态呈现等特点,与学科教学能够密切联系上下相承,并且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结构类型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大力的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的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例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开课时就选择明快的诗歌与乐曲,让学生边闭上眼睛去自由想象,边听着古筝曲配乐吟诵出诗歌。学生能在诗歌与音乐渲染创设的美丽氛围中,感受有水、有山、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飞流而下的美好景象,入境入情的随诗人去领略两岸风光,从而开始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境。在学习《题西林壁》时,学生伴随着空灵、静雅的古筝曲,不知不觉的走进闲雅幽静的寺院,感受到诗人宁静淡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环。音乐烘托了气氛,很好的诠释了古诗。

三、充分的凝词练字,领悟诗歌中的意境

诗往往通过诗眼来透露诗的主旨。诗眼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刘熙载说过:“眼乃神光所聚”。这说明“诗眼”是全诗神韵集中表露。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寻找诗眼,抓住诗眼,并细细的咀嚼,品味其中的精妙,领悟诗歌的意境。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坼”、“浮”二字最精练传神,是诗句中的“关键词”;再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折柳”一词也是诗中的“关键词”。关于“关键词”这一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的确,这“闹”、“弄”二字,用得准确生动,表现了鲜明的形象,让词中境界全出,是词中的关键词。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诗中的诗眼,这样对意境的了解也就抓住了重点。

四、驱遣思维想象力,构建诗歌意境的图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选了“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便传出了北方旷远、荒凉、静寂的印象,让人怅然凝望。这就是说要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探究,把它想象成一幅鲜明可感的图画,领悟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或哲理来。这样才“通过文字接触到作者的所见所感”,才能完成填充诗歌欣赏中空白的任务。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欣赏时要对词语进行揣摩、探究,“凝”字给人以“千岩万转”、“曲水回流”的环境增加了真实感,“又”字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惊喜神态。以“暗”修饰柳,以“明”形容花,“明”“暗”相映,色彩媚艳。然后把这想象成一幅画面:青山叠翠,山路曲折,绿水环流,绿柳含烟,山花烂漫,多么迷人的山村风景啊。我们既体会到了作者对山村风光的喜悦之情和别见天地后惊喜之情,又领悟了诗蕴含的理趣。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范文第2篇

一、注意抓诗眼

诗眼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妙的字或精彩句,而这一字、句往往在全诗的节骨眼处,使全诗或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是全诗的传神之笔。对诗歌鉴赏来说,抓住了诗眼就可以说抓住了全诗的灵魂和精髓,因此应当重视对诗眼的寻找和鉴赏。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现出作者对权贵的高度蔑视和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增加了全文的思想含量,堪称全文的诗眼。再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一“闹”字、“弄”字,不但生动准确地表现出了当时的情境,而且使全诗显得情趣盎然,具有了勃勃生机,两句诗也因之得以“卓绝千古”。

二、注意抓意象

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因此,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 “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梅”“菊”等。

在古诗鉴赏中,如能知晓那些惯用意象的寓意,就可据此推断诗意,从而找到解题钥匙。

三、注意抓题目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窗户,认真审视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猜测到其思想感情,为进一步鉴赏打下基础。

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似乎就是写景,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我们再看看题目,才会明白诗的寓意实际上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启示人们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读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所抒情感的把握,所以关注题目,能助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四、注意注释

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命题人给出的“注释”,常常提供了解题的相关信息,是人们鉴赏古诗词的一把钥匙。例如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从两诗的内容上看,(1)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不看注释,表面上第一首诗就是写的一个新媳妇洞房花烛夜后,早晨要拜见公婆,精心梳妆,羞问夫婿,眉毛画得深浅合不合时宜?第二首诗写的是一位越女打扮好了来到镜湖湖心,她明知道自己天生丽质但是求好心切反而暗自思量起来。其实,虽然许多其他姑娘穿着贵重的丝绸,可是那并不值得看重,这位采菱姑娘的美妙嗓音,才抵得上万金呢!两首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再看注释后,我们的理解会有一百八十度大转折。原来第一首诗是应试举子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听虚实。第二首诗是回诗,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敌万金”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因此,第一首诗表达的应是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第二首诗则是张籍肯定应试举子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五、注意分析诗的表达技巧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从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着手。例如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欣赏这首诗最忌先扣某些字眼,如“苦”“愁”“寂寞”等字眼以为是慨叹梅之不幸,生怜惜之情。应当先整体把握作者用先抑后扬手法,赞美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意境。

六、注意作者

历年高考古诗鉴赏题,都会附上作者的姓名,从这些诗人的姓名,我们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诗人所选择的题材,所要表现的思想,所要抒发的情感,都是由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他的修养、他的学识、他的遭遇、他的思想,甚至是他的诗风所决定的。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可以调动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把诗歌作者所孕育的暗示功效充分地挖掘出来。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来突破。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七、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我们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能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这样一联想,我们对诗就很容易理解了。

八、注意抓尾句(联)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诗蕴;价值引导;主体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23-04

【作者简介】靳贺良,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南京,21001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古代,诗为“六艺”之首。作为国学经典的古代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传承国粹,谨防古代诗词教学被边缘化,新课改以来,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始自《诗经》,涉及楚辞、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散曲等各个时期多种体式的古典诗歌。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必修教材全五册共编入古诗13篇,必修教材的读本全五册单列五个专题编入古诗48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选入古诗65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读本》选入古诗64篇。以上总计为190篇。其篇目之多,跨度之大,体制之全,内容之丰,蔚为大观。

然而,高中古代诗词教学的现状堪忧,无论是教学之量还是教学之质,均与课程目标任务相距甚远。教材数量和教学内容被裁成一个“略”字:对必修教材中规定要背诵的古诗,重背略讲;对选修教材中的65篇古诗只选讲若干,其余略去不学;对选修读本的64篇古诗,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全部“略”为“冷藏”。教学方式被缩减成一个“讲”字: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告知代替学生的感知;以教师的主观意愿,挟持学生的审美鉴赏个性。教学目标被异化为一个“考”字,“以考定教”“为考而教”的现象相当普遍。

如此流行如此低效的古诗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笔者现就古诗的特征是什么、古诗教学教什么和怎样教,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诗化的生活与诗化的人格

诗化的生活与诗化的人格,是古诗最突出的特征。古诗凝结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特的艺术创造。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择取了强烈触动自己情感的人与事、景与物,并借助“诗”的形式,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言语风格来抒发自己的情与意。诗人借助两个“独特”,从原生态生活瞬间提炼出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而诗句中叠映出的“人格”,是诗化的人格。

1.诗化的生活。

古诗是高雅的语言艺术,语言是人类心智的建构物。为了反映自己的生活状况、人生遭际,诉说自己即时即地、即景即事的感怀,诗人借助诗化的语言,或描眼前之景,或状心中之物,或叙当下之事。无论是赠友送别、羁旅行役、边塞军旅,还是咏史怀古、山水田园、咏物述怀,这些诗章,无不是诗人亲见、亲闻、亲历、亲感所成。因而,优秀的诗篇,均是诗人内心情意外化的真实写照。“诗者,天地之心。”“诗者,民之性情也。”(刘熙载《艺概》)一首佳作,就是一幅包孕着诗人深远情思的生活画卷。“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这是杜甫以悠闲的心态欣赏到的月夜江上宁静的生活图景;“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这是苏轼在妻亡十年之后,以悲痛之情梦见当年妻子的生活图景。古诗词所创造的生活,绝非原生活的“套版”,它虽源于生活,但凝练了生活,诗化了生活。上述杜甫的诗,如果不是择取“江”“月”“灯”“鹭”“鱼”等富有特征性的月夜江上之景物,不是借助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就不会富有恬静、闲适、神秘之美。苏轼的诗如果不是以意幻情真、虚中寓实的细节刻画,就不会绵邈无尽,催人泪下。

2.诗化的人格。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可以说每首优秀的古诗中都站立着一个或几个情感丰富、呼之欲出的人物。的确,古诗中植入了诗人的人格基因。李白壮游天下,生性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磊落不群的铮铮傲骨;杜甫饱经苦难,颠沛流离,却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仁爱精神;苏轼面对人生短暂、仕途惟艰所表现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态度;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皆在各自的诗作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古诗中,诗人人格的形成与展示是相当复杂的。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给诗人们打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它有着清晰的地域差异,“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水乡与“平沙茫茫黄入天”的塞北荒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农舍与“雕栏玉砌应犹在”的都市宫廷,会带给诗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怀。而起决定作用的,当是诗人在历史文化传承中所形成的个人修养。个人修养,决定了诗人表达生活阅历及理想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诗人的形象不是直白宣示,不是和盘托出,而是经过诗歌艺术的深度加工和精心装点,隐身于字里行间的“诗化形象”,诗作显示给世人的“形象”,往往是诗人主观认为的最佳“形象”。换句话说,诗人在诗中的形象已由“自然人”转化为“诗化人”。其人格当然是诗化了的人格。

二、创建诗蕴与以诗化人

1.创建诗蕴。

古诗阅读教学离不开创建诗蕴。那就是借助读、解、赏、评,准确解读诗意,深层探求古诗的思想情感内涵和文学艺术价值,进而发现诗人在烛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表达情意的手法和风格上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这个过程是还原当时生活、感受人格魅力、享受艺术熏陶的过程。

如何创建诗蕴?清人况周颐说得好:“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蕙风词话》)这段话精当地介绍了古诗词的解读之法。其中的“取”“想”“虑”“入”“玩”“化”几个节点,值得我们借鉴。“取”,就是选取一首古诗中的词句、意境最精彩之处;“想”,就是展开联想想象,完成对整首诗歌的画面复现;“虑”,就是对古诗的名句之妙意蕴之丰深入分析,反复考量;“入”,就是进入诗境,感同身受,与诗人同处一境,同感一情;“玩”,就是赏心悦目,沉浸玩味,获得审美享受;“化”,就是受到诗作性灵诗人气质的感化,思想情绪上、艺术修养上得以升华。

这六个节点,“取”则为关键之点。“取”之不当,其余则为空谈。欲取一首古诗的“名句意境绝佳者”,首先必须读懂诗歌,通晓大意。可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串联诗歌意象,把握狭义背景,明白诗人所处之境,所叙之事,所见之景,所记之人,所抒之情。进而,据触己知亮点,抠出诗眼,悟出其“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的意境。

根据王昌龄主张的“物境”“情境”“意境”的诗歌“三境”之说,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取古诗的“意境绝佳处”。

可关注意境深邃的写景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作者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切准“新社”“清明”时令,选定“燕子”“梨花”“碧苔”“黄鹂”等早春典型景物,描写了一幅春景递嬗、春意盎然的春日图。可谓雍容典雅,极丽艳秀。

可关注诗人非同寻常的人生境遇。诗中此时此地的境遇,那是诗人真切的“有我之境”。“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寥寥数语,冠于词的开头,昭示了自己由帝王沦为囚徒的生活处境。诗人的悔恨、痛苦,失落、孤独的心情皆寓于此境中。

可关注动人心扉的细节处。“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施肩吾《夜笛词》)诗中描写了一位灯下裁衣的独居思妇,夜闻笛声,勾起思绪,魂不守舍,竟然误剪衣料的情节。“误剪同心一半花”,这一传神的细节,可视为神来之笔,使思妇思亲的深远、孤独、苦闷之情跃然纸上,岂不称妙?

可关注直抒胸臆的深情句。情到无物可托者,不得不发,其喷薄而出,自有缘由。“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诗人以直接述怀作结,摒弃唉声叹气、一蹶不振的情绪,高立气冲霄汉的凌云壮志,格调高亢昂扬,意境开阔明朗,带给读者以积极进取的力量。

当然,还可关注那些古今称赞的名句或诗眼。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等。这些名句或诗眼,浸透着作者对生活的哲思和艺术的匠心,在全诗中起到了点染或点睛的作用。

创建诗蕴的过程就是强化学生三大能力的过程。一是感受领悟能力,即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感受诗中形象,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领悟古诗词丰富的内涵,领悟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二是思维创新能力,即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课标”语)。三是鉴赏评价能力,即形成积极的鉴赏态度,把握鉴赏评价的客观标准,发展自己的审美个性,具备口头和书面的评价能力。这个过程也就是“以诗化人”的过程。

2.以诗化人。

古诗词教学是诗歌本体文化与师生个体精神之间的一种互相影响的审美活动。因而,我们要通过鉴赏,发现诗魂,唤醒诗魂,进而重塑诗魂,以诗化人,关注学生生活的多彩和生命的成长。“以诗化人”有着三重意义指向。

一重意义指向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心智发展。中国古代诗歌是一部内容浩繁、思想精深的百科全书。它是历史,全面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它是地理,真实再现了华夏民族不同地区的地理形胜和风物民俗;它是政治哲学,深刻包含了无数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丰富思想和精深哲思;它是美学经典,凝结着历代精英诗人在艺术传承中创造的多样的美的形态和宝贵的审美经验。阅读鉴赏古诗是我们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古诗阅读中所富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经世原则,积极入世忠心报国的群己之道,与人为善广交益友的重情之举,寄情风物物我同化的超然境界,自填胸壑释然达观的宽广胸襟,等等,如此关乎人性美好、人情练达、人格高尚的思想精髓,会濡染感化着学生的心灵。

二重意义指向学生的艺术审美领域。古诗中所呈现的风骨兴寄、刚建飞动的创新主张,恪守韵律、沉郁顿挫的写实风格,奇异瑰丽、清新飘逸的浪漫笔调,高雅闲谈、雕凿炼饰的审美趣味,渗润秀洁、理深旨远的艺术追求,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风格个性,晓畅明白、清新天然的语言风味,林林总总,美不胜收。它无疑是涵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强化学生艺术修养的典范。

三重意义指向学生未知的神秘世界。相对于现实阅读的此岸,它属于学生思维时空的彼岸。因为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的潜流之中,将会有也一定会有一种无限的创造性如巨流般喷涌而出。比如学生由阅读鉴赏上升至诗歌创作,由评价探究上升至诗典传承……未来的诗家巨擘,未来的诗论大家,必定在后学之中。所以说,失却传承的教学可能是“短命的”。

三、价值引导与主体建构

古代诗歌教学,我们不可缺失三个观念。一是感知而非告知。对诗题、诗体、诗意、诗情、诗理、诗艺的把握,要靠学生亲读亲解亲赏亲评,方可获得真情实感真才实学。教师为了省时省事,常常包办代替,照本宣科,谆谆告知,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感知”。二是习得而非“套得”。鉴赏评价是极其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形成,要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在读、品、评的反复历练中习得,教师以图考出兴致、“套”出公式的做法,只能扼杀学生创造的潜能。三是积贮而非灌注。关于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如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诗体知识、写作知识、鉴评知识等等,应靠学生日积月累的自主积贮,而非靠教师耳提面命的灌注。鉴于此,我们主张古诗词教学应坚守价值引导和主体构建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价值引导。

价值引导,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其内涵包括引导内容和引导方式的双重价值,二者不可或缺。价值引导必须建立于教师对古代诗歌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重大意义的宏观视野下,对古代诗歌动态发展轨迹的清晰认识上,对古代诗歌的鉴赏的共性“规则”和个性特质的熟练把握上,对学生成长潜能的关切激励上,对古代诗歌的鉴评能摒弃陈言别开生面、进行精辟独到的示范上……“引导”,是带领、指导、开导、疏导,而非牵制、驱使、糊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学记》)。这是教师引导的理想准则。在古诗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现略举一二。

(1)创设情境法。教育家李吉林指出,“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古诗所表达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异彩纷呈。“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山水形胜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静态美;加之语言的色彩美、音律美,均可成为教学中穿越时空、链接现实、创设美的情境的鲜活载体。

(2)设疑提问法。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称提问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提问必须具备“优质的问题”和“优质的提问”两个要素,前者关注的是“什么”,后者关注的是“谁”。比如,“无言独上西楼”“百年多病独登台”与“独钓寒江雪”三句诗中的“独”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古诗用词大都避开直指义而采用联想义,像“一川烟草”及“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烟”字,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它们的妙处吗?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旦人们掌握了特定问题情境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就会出现一种顿悟般突然贯通的新经验,表现为创造性思维。所以,设计的问题本身要有连带性、渗入性、思辨性和触发性,而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时空性、时机性和对象性。同一问题由不同教师提出则效果迥异。在学生欲求而未得,欲言而不能之时的问题提出,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心智,构建新型课堂时空,以实现引导的“全息”功能。

此外,如适度答疑以求茅塞顿开,组织活动以求交流互促,示范批注以求由读促写,介绍学法以求形成经验,反思总结以求多得少失,以及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鞭辟入里的分析,激情昂扬的宣讲,恰到好处的激赏等等,均是教师实现价值引导的可行之法。

2.主体构建。

构建“意义”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师生、生生、学生个体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中,最可贵的是学生审美个体的自主建构。“个体学生会把学校期望他们学习的内容与他们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而且会有意识地参与知识的文化建构。他们会为自己创建个人意义,会在同伴小组中讨论社会意义,会在班上与其他学生选定分享意义,然后再与教师一起考虑他们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的同时,反思标准意义。”(【美】乔治・加侬《建构主义学习设计》)这里强调的“创建个人意义”“讨论社会意义”“选定分享意义”和“反思标准意义”,展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建构的全部动态过程。“创建”,发挥了学生个体的特长,“讨论”“选定”,以求互学互补;“反思”考证,实现总结批判创新。这其中,学生个体发挥了决定性的内因作用。在古诗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学习建构方式。

其一,反复诵读,因声求气。“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刘大《论文偶记》)可见忘我而诵读,因声而求气的重要。较之学习散文小说,古诗词更要反复诵读。可放声朗读,可心底默念,可浅吟低唱。务必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抑扬,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方可实现读中犹在“代古人说话”。

其二,咀嚼文字,强化文字感。古诗特考究炼字。文字是有温度、有气味、有声性、有灵性的。诗人往往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特别是诗中的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更显其文字的张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连用14个叠词,来创设冷极清绝的氛围,抒发孤独悲苦怅惘失魄的痛苦;“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用了“横”“拥”二字。极言“云”“雪”之广度和高度,可谓境界宏阔,气势磅礴,易之则难收其效。通过品字析词,既可弄清其表层意和潜在意,又能领悟作者遣词用字之甘苦和匠心。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范文第4篇

要想真正地走进诗歌,品味出诗歌韵味,我们必须先掌握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带着这些知识,我们才能近距离地接触诗歌、全方位地认识诗歌,最终和诗歌交朋友。当然,关于古体诗歌的知识,我们还只能是简单地介绍一些基本知识。通过具体的古体诗词引导学生认识“格律”知识,从欣赏简单优美的格律诗(主要是绝句)开始。具体地说我们要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对仗,什么是押韵和如何押韵等知识。我们还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格律诗的几种基本句式,以及如何用粘对的方法将这些句式组织起来。在欣赏古体诗的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地向他们介绍现代诗的创作知识,现代诗歌的创作比较自由,因此关于现代诗歌的知识介绍,我们还是从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著名诗人徐志摩、戴望舒、舒婷、海子、席慕容等的诗歌作品中,认识现代诗的创作手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有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门或者规模大的学校,都在一些传统诗词的学会和诗社的帮助下,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开始设立了诗词辅导站,有专人辅导诗歌创作,并定期出版刊物。这样的做法,等于是在课外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学习传统以及现代诗的创作、展示园地,让学生可以在这个园地中交流学习经验,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是非常好的做法,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呈现在同伴们的眼前时,欣赏诗词的兴趣一定会被大大地激发起来。

二、发掘诗歌中的优美画面所蕴涵的意境

我们欣赏诗歌,首先要将中规中矩的方块字还原成青山绿水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和谐温馨的画面,然后在画面中体味出诗歌所要表达的那种意境。比如,我们在欣赏宋朝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对于景色的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在我们透过文字感受到西湖的胜似瑶池仙境的美丽风光之余,我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人面对美景而生出的对朋友不能共同拥有如此美景的惋惜,和诗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而赞叹不已的豪迈情怀。

三、借助生活体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生活是一幅画,也是一首诗,诗歌吟诵的就是如诗如画的生活。我们对诗歌的欣赏,当然离不开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否则,我们对诗歌的赏析,就是空中楼阁,无病,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力争引导学生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诗歌欣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日常生活寻找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或许有一些同学从小就熟读了唐诗三百首,早就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耳熟能详了,在我们欣赏这首诗时,可以回忆自己的经历,特别是身处空旷的天地之间,那种对人生、对时间的万千感悟和此情此景是多么的契合;在欣赏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时,结合我们所了解的祖国历代革命英雄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对于身处南宋乱世的民族英雄岳飞决心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我们很容易理解,并且不可抑制地产生共鸣。现代诗中与生活息息相连的佳作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反复吟唱的是那份我们或许都经历体验过的离愁别绪。全诗描述的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回味留恋,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四、抓住“诗眼”体验诗歌的主题

每一首诗歌,都有极具表现力的字句,我们称之为“诗眼”或“题眼”。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全词的终结句,“诗眼”是“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诗眼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春水”写忧愁,不仅有多之意,还可以联想到忧愁绵绵不绝之状,非常准确、凝练,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愤懑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的主题情调。

诗歌艺术源远流长,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大力发掘这一文化宝库。

诗歌鉴赏能力如何提高

首先,要多读。这里的“多”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于每一首诗都要“多”读几遍,二是读诗的数量要“多”。古代学者朱熹云:“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这是说读的遍数要“多”。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在谈到如何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时,曾说“我利用部分早读课的时间坚持教学生读诗,以涓涓诗歌甘泉,渗入学生心田,滋养他们成长。每周学二三首,每次一二十分钟,读读背背讲讲,一日不多,十日许多,精心滴灌,学生兴味盎然,赏析能力提高,智力获得发展”。这是说读的量要“多”。事实上,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古代诗歌的精髓是很难言传的,往往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吟诵、朗读,才能逐渐体会诗歌的意境,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我们还要让学生大声朗读,反复吟诵,因为大声地、动情地、投入地朗读是体悟诗歌思想感情的最好方法,也是培养语感的最好途径。朗读前,老师可作范读或让学生听录音,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感染,激发起浓厚的兴趣,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这样进入角色后,更易熟记和理解。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逐渐形成较强的个人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尽量多地寻找相同背景、相同题材、相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拓展阅读,引导学生把视野由课本延伸到课外。

其次,要多思。如果只满足于自己背过了多少首诗,还是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只有真正理解了诗的内涵,领悟了诗的精神,才能算是“鉴赏”了这首诗。要领会诗的形象,体味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怀,就要充分调动大脑的参与,多思考,积极运用想象和移情。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诗人的笔下景通过想象和联想还原为眼前景;将自己浸入其中,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反复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还要注意联系诗人写诗的背景。要真正理解诗歌,就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特点和诗人的身世经历、创作风格。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兴衰成败都会在诗人的作品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例如盛唐时期,由于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这个时期的诗大多是格调昂扬向上的,诗人多抒发自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投身社会和参与政治的热情以及高度的自信和自尊;边塞诗派还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到了晚唐时期,国势衰微,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诗人大多写一些身世飘零、感时伤世、为逃避现实而纵情山水之作。诗人的生平经历也会对他的创作内容、创作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年轻时的杜甫,生活安定,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曾经写过不少浪漫主义的诗歌,最著名的是他的《望岳》,洋溢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向上的朝气。但由于家道的中落,自己仕途上的失意,尤其是十年长安的困守,使杜甫的诗风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长期的流离失所又使他接近人民,体会到人民的情绪和愿望,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他的风格就定型为现实主义,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的杰作。此外,每个作家的风格都是比较固定的,比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委婉含蓄,陶渊明的恬淡自然等。掌握了这些诗歌鉴赏方面的文学常识,就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前提条件。而这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更需要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能积极开动大脑,把它们和诗歌本身联系起来考虑。中国的汉字是表意凝练的文字,多以形显义,所以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敏锐感知,多读多思考,你会发现每一个汉字都是有情感、有温度、有颜色、有重量的。

第三,要多练。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所以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多做一些诗歌鉴赏方面的专项训练,从中找“感觉”。也只有多练,“熟”才“能生巧”。我们可以按照某种标准对诗歌分类,比如说把不同风格流派、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等印发给学生加以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可以积累一定的答题技巧,比如有关作品风格、思想内容方面的术语,一些古代诗歌意象的特定含义等。在多练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考虑问题的思路方法,比如说鉴赏古诗词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①这首诗都写了些什么内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抒了什么情?言了什么志?);②怎样写的(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人、物、景?);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人、物、景,对自己抒情言志有什么作用?这三步缺一不可。找出作品中的形象,确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点,思考形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全面把握作品。这个考虑问题的步骤是逐层深入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范文第5篇

三刻

电话中,张望典型的浙江口音,软语而温和,与见面时那魁梧的身材顿时让人感觉差异颇大。张望给人的印象非常随和,采访中佛经、古诗词、历史故事,引经据典,随手拈来,实在是温文儒雅。

张望不到50岁两鬓就早已斑白,炯炯有神的目光也难掩面容上的疲惫。张望实在太忙,在晚上的采访过程中,不时有电话打进。他也不时电话联系安排事项。事后他对笔者表示道歉,同时也坦陈他所做的工作都是纯艺术性的。在这10多年中他自己的经济储备已经慢慢消耗将尽,所以他至今没有自己的车,外出拍照或讲课,需要带设备的,必须找他的学生帮忙借车。即便在此情况下,他仍念念不忘说要给后人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他说他一定要做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书香世家

1962年中秋,张望出生在浙江天台一个书香门第,面对中秋的望月,父亲给儿子取名张望。父亲何曾想到,儿子日后竟会以“张望”为职业。父亲与叔辈都是教师,而且琴棋书画样样拿手。也许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也让张望充满了艺术基因。

1985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天台县解放后第一个正式考上浙江美术学院的考生。在大学攻读油画期间,因外出采风需要,他开始摄影,第一次拍摄的作品就得了奖。三峡大坝合龙前夕,他专程赶去拍摄风光,摄影作品《光与影》获得专业摄影杂志全国月赛一等奖。摄影上的成绩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也决定了他的艺术道路。先积累财富后做艺术

在张望心中,他一直有着自己的人生计划,仿佛就是一盘早已盘算好的棋局,而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早已在掌控之中,尽管,有的时候外人看不明白。

1988年毕业后,他舍弃了分配的工作和干部身份到深圳下海了。

“古今中外,有多少艺术家饱受贫困之苦?莫扎特、梵高、贝多芬,全都贫病交加而死。”他说,“我不想做两类人:一类是一边工作一边业余作画;一类是打着艺术的幌子去赚钱。我想千的是一段时间真正赚钱,回来之后就千千净净做文化人。”

在深圳,他创办了出版设计公司,并很快打开局面,成了业界达人。10年间,他设计的画册获得70多项全国和省级画册书籍装帧设计奖,在告别深圳那年,他在浙江省外宣画册设计评比24个奖项中竟囊括了其中的8项。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98年,他把自己处于巅峰做成的企业无偿送人,只身回到杭州搞纯艺术创作。“我从决定去深圳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最长10年的时间,10年一到,我就回来。所以1998年,我又回到了杭帅。我要把这十年赚到的钱投入到我的艺术创作中去。”

第一阶段:人文摄影

1999年,天台山佛学院成立,佛学院希望拍摄一些宣传图片及存档资料,他们找到了张望。他尽心尽力为佛学院拍了大量照片。初次接触使他对佛门摄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渴望跟踪拍摄,佛学院同意了他的要求。从此,张望成了佛学院的编外人员。凌晨4时,睡意正浓,木梆声响了,他立即起床;4:30,学僧到大殿做早课;6点“过早堂”(早餐);8点上课。晚餐后是他重要的拍摄时段,他带着相机与学僧们一起散步聊天;周末,学僧外出,或逛街,或购物,他亦跟随拍摄。

2001年夏,学僧要到普陀山受戒。受戒是佛教徒接受佛教专门机构审查、考察,合格后发给戒牒的仪式,戒牒是合格僧侣的身份证明。受戒者必须在指定的日期到达,逾期则被取消资格。张望跟随20多名学僧赶赴普陀山。

不料正遇台风,渡轮停航,怎么办?强渡海峡,冒死前往!全体学僧作出决定。学僧租的木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去,风急浪高,海水一次次灌进船舱,几十人挤在狭小的船舱里。在狂风恶浪中飘荡,张望冒死用镜头记录下这次难忘的旅程。

2002年6月,拍完首届学僧毕业典礼,张望这才结束了天台山佛学院的拍摄工作。至此,他已在此陆续度过3年时间。留下了1万多张底片。

第二阶段:艺术摄影

张望深入佛门创作的摄影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系列专题《走进天台山佛学院》在《中国摄影》刊出,备受好评;发表在《中国摄影报》、《人民中国》、中国台湾《摄影天地》等媒体上的作品,也轰动了摄影界和佛教界。

2002年8月的一天,张望突然接到灵隐寺负责文化宣传的法师的来电,灵隐寺正在筹建灵隐网,并且要印制大型画册用于佛教文化宣传,需要大量图片。灵隐寺经多方寻觅,选定张望承担此任。闻此,张望欣喜万分。“寺里原定的计划是一个星期左右拍完就好了。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也是一种缘分。于是我就向寺里提出了要求:我愿意在这里长期进行拍摄,这样才能把春夏秋冬的灵隐寺不同的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灵隐寺对外更好地进行宣传。我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从作品、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去做这个事情。一是为灵隐寺,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我自己对拍摄一组佛教文化作品的意愿。当时寺里就同意了。”

灵隐寺的法师和方丈都很喜欢张望,90高龄的方丈破例同意张望住在方丈楼,和自己一起在小斋堂用餐。方丈不喜欢他人拍照,唯独允许张望跟随拍摄。在深入接触中,张望获知,方丈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不但佛学高深,而且诗词书画无不精通,是一个学识渊博,品行高洁的大师。就这样,张望和方丈同吃同住竟达3年。

灵隐寺还破例允许他接触寺庙里的任何僧侣,特地派了一个小沙弥做他的助手。灵隐寺有150多位僧倡,许多僧倡都是高学历者,部分还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甚至是海归学子。与这些法师的接触使张望对佛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开始虹吸鲸饮地博览佛教典籍,并经常向法师请教。藏经楼重地,僧侣也是非许莫入,但藏主法师却破例允许张望不经请示随时出入,还特许他在藏经楼上拍摄。

白天,张望跟随拍摄僧侣,晚上则深入一个个僧寮(僧侣的宿舍)与法师们交谈,这使他有了更多接触僧侣的机会。都说做和尚闲适清幽,事实绝非如此。不要说每天凌晨4时即起。就是那繁多的戒律也时时约束着僧侣们的行动。张望获知,受过沙弥戒的僧侣须遵守不少于10条戒律,而上升到比丘戒的更须遵守250条戒律。

三年时间里,张望白天随着僧侣们一起早课、过堂、打坐,晚上则和他们彻夜长谈。僧倡们打坐、放生、剃度甚至圆寂,全在他的镜头里出现。佛门的深奥在他的镜头里还原成为普通,那种玄虚高远变得平实了。

实现人生价值

2004年,英联邦高级财政官员、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看了张望的中国佛教摄影作品非常震撼,在作品的昭示中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决心遁入中国佛门。经国家宗教局批准,陈永宏于2007年在天台山剃度出家,终生为僧。此事在境内外佛教界及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佛的足迹》系列佛教摄影专题的诞生,一个个奖项接踵而来。2005年,《寻佛》获得了奥地利国际摄影比赛的

专题组冠军。在由中国政府主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上,他的佛像摄影作品被作为大会开幕式主题形象展示于来自全世界的代表眼前。2006年,张望出任奥赛国际摄影评委。2D07年,《佛的足迹》又被评为中国最高政府奖――中国摄影金像奖,此外,在第十三届奥地利国际超级摄影艺术展中,他的《禅静》和《过堂》分别获得中国专题组金牌奖和三等奖、系列作品获得“休闲在杭州”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大奖;自己亲自设计并摄影的画册《灵隐寺》获得国际国内十大摄影、设计奖;他担任总摄影的杭州大型文化丛书《西湖全书》第一分册“灵隐卷”获得“五个一”工程奖。2009年,张望的佛教摄影获全国佛教摄影金牌奖。至今,张望共获得国际国内各类文化艺术重要荣誉奖一百余项。

第三阶段:文化摄影

西湖已申请成功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文化遗产最深厚的是佛教文化,过去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强调。而历史上杭州的佛教在东晋时候就有了,至今大约近1700年。史载,北宋时杭州就有360余所重要寺庙。规模最大的时候则是南宋时期,有486所重要寺庙,弘一法师在《我在西湖边出家经过》这本书上介绍杭州有2000多所寺庙,并且这么大数量的寺庙绝大多数是集中在西湖文化地域里面。在湖边这么小的地域里竟有这么多的寺庙,这么大的佛教文化,按理说应该是世界闻名,但事实上好多人却并不知道。

张望继续介绍到,这些寺庙大多比较分散,很多是隐蔽在山水间,需要人去主动寻找,西湖不像四大名山,这些名山上全是寺庙,很容易找到。西湖边这些寺庙有的还是寺庙,有些却只剩下遗址,西湖边的山也不像北方的山,一般是光秃秃的,很容易发现寺庙,西湖边上如果人不深入到树丛中是很难发现一些寺庙的,当然也有像灵隐寺这样规模宏大的寺庙。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历史上这些寺庙大多破坏比较严重,外人不易看出来。这么多寺庙在这么多年里也没有被人发现这也真是个奇迹。其实,就算有人发现这些寺庙,但是一股讲佛教寺庙是不让外人拍摄的,即便拍摄大多数摄影者也很难长时间在寺庙里面坚持拍摄,因此一直以来西湖文化缺乏图片宣传,从而也造成西湖佛教文化默默无闻。因此,张望希望通过其擅长的摄影方式将其发扬光大。

事实上,作为中国七大古都,儒释道对杭州文化一直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迄今为止,佛教文化对杭州的影响则最深刻,佛教在杭州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张望主要分三块进行拍摄:第一是拍摄杭州的重点寺庙的风光和人文,第二是拍摄其中所有的文物,第三是拍下寺庙中传统的人文活动。显然,这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工程。所以张望除了每天经受起早摸黑、跋山涉水、登高涉险的体力考验之外,还需要研究杭州佛教史,进行确定拍摄的方位、目标,以及思考如何超越之前的摄影作品等高度紧张的脑力活动。

很多人认为,作为佛教摄影的大师级人物,对这类摄影,张望一定已经驾轻就熟。但是经过6、7年对江南佛教的拍摄,张望却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感觉已经不那么鲜明。为了拍好西湖佛教文化这个工程,2009年10月份。张望一个人到西北,沿着“丝绸之路”去考察。张望说,这就叫‘欲左先右’。他要去那边更深入地了解佛教文化,同时也是去感受不同地域的佛教艺术。回来后,张望对江南佛教的定位就有了很多新鲜的感觉,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表现出江南佛教的艺术。

目前张望正在整理两本书稿,内容都是他自己拍的,涵盖了杭州佛教的文化,当然,西湖佛教文化则是杭州佛教中最精华的部分,这将是其书的重中之重,当然另一部书稿也将包括相关拍摄技巧和经验等。

《东方养生》:《佛泽》一书中您曾提到在《寻佛》的获奖过程中,您感受到中西文化对待事物的不同,请问是怎样的不同?

张望:我这幅作品在箱底压了3年,开始并没有想过投递的,而最终却得了冠军,感觉真是很不可思议。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西方人很奇怪,他们习以为常的我们也很奇怪。在杭州有出家人与石刻佛像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老外看来却觉得很奇怪。

我自己也在思考这方面的差异。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的科学性,比如我以前在美术学院学艺术史,了解到西方在人体结构解剖、透视等方面有很严谨的科学性。包括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等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而中国提倡的是儒释道,包括禅文化、道教文化等,提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这种意境没有明明白白写出来,主要靠阅读者与作者作品间的心灵沟通。如果二者间有同样的文化修养、趣味,同样的生活阅历,那么两者相通,阅读者就很容易感悟到画面中只能意会没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

卢浮宫里面有一幅关于拿破仑的画像,其中有上百个人物,每个人物的表情、年龄、性格等特征,每块肌肉等等都画得清清楚楚,体现了西方科学性方面的艺术。而东方艺术中如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观看者决不可能一览无遗,清清楚楚,那不是东方艺术,也体现不出东方的意境。西方艺术很少给你想象空间,而东方艺术给的想象空间则特别大。意境是来源于东方哲学,来源佛教的禅文化――“悟”。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产生了与这方水土所相适应的宗教、科学,甚至文化。东方文化的意境性和西方古希腊的科学性,这种不同的哲学观念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根本原因。

《东方养生》:《佛泽》一书中您说这张《寻佛》照片有很多遗憾,请问具体指什么?在您所拍摄的照片中,您最满意的是哪张?为什么?

张望:网络上评价我的作品时一般说能从中找到悟的东西,能感受到一些禅意。就这幅作品的遗憾来讲,我认为这幅作品恰好少了点意境,有点一览无遗,我还是喜欢比较有意境的作品。

目前基本上没有我完全满意的作品,与我心目中的理想还是有点差距,主要是缺少“悟”的一种东西。每一幅作品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故事,那些刊登我作品的媒体和网站等,都把《礼佛》和《梵境》认定为我的风格代表,它的东方味比较重,也就是有想象的空间。

这张《澄境》相对来说,我更喜欢一些。从小我就读过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磐音。”这首诗充满了意境,处处体现唐代艺术,不直露,给人印象特别美。我对他写的诗,印象特别深,总想找个机会表现它。后来有个机会,大约2∞4年住在灵隐寺的时候,早晨起来看到,当时的情景跟我脑子里所想象的诗境完全重合,因此产生了创作灵感。当时用的是哈苏相机,调试很复杂,等都调好,法师们却都走过了,第二天又等他们,他们看到拍照,表情又不自然了,然后我只好又去做工作,《佛泽》一书上都有相关介绍。这幅作品匹配了寺庙的一种清净空灵的境界,佛门净地的感觉,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东方养生》:《佛泽》一书中还多处提到随缘,您也曾向很多大师请教了这个问题,请问您现在是如何看待随缘这个问题的?

张望:我现在的看法与书上一样。现在距出书已经5年了,当时写随缘的问题是想与世人就此进行一些交流,因为好多世人误解了随缘,认为随缘是一种听天由命,命中注定的。

即使做也是白搭,不做的话命中注定也会来的,这是对随缘的一种错误的理解。我自己读了不少佛门的经典,同时也有机会与一些高僧相处。所以我在书中就把我体会到的、听到的“随缘”与大家分享了。

我理解“随缘”的意义就是,当客观条件具备时,你应当积极努力地去做,这样就会事半功倍,而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就不要违背客观规律去做事,而是应当增加改善自身的条件,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去做。这其实跟世俗社会中提倡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完全一样。这就是我理解的佛教中的“缘”,当然这不代表佛教。

举个种水稻的例子。水稻的秧苗出秧需要阳光、水分和温度,这三样东西都满足了水稻才会发芽。在黄土高坡上种水稻就不现实,只有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才可能实现。要么等待,要么创造,在合适的地方做合适的事情。假如你只能在黄土高坡上种地,那就不能去种水稻。如果是到了春天,种水稻的条件都有了,而你却不去种,就是不随缘。样样条件都有了,你不去努力也不行,你的努力也是一种缘分,客观条件具备的时候,你去做,是随缘,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你不去做而是等待,也是随缘,这跟世人理解的,我坐在家里,金银财宝砸就会砸下来,是不一样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是很大的“缘”,其他条件具备了,而你不去做,就不能聚缘。随缘也有个度,风暴时就应在避风港,否则就会船毁人亡。顺风顺水的时候,适合打渔的季节时才适宜出去捕鱼。这就是我理解的随缘,也是高僧对随缘的解释。

《东方养生》:请问您当初是基于什么缘由爱上摄影的?又是如何走进佛教题材拍摄的领域?这几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张望:这个问题跟我的老家有关系。我的老家是天台县,天台宗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隋朝时,智凯大师居浙江省天台山,倡立一宗之教观,在天台山将印度佛教改造成适合中国人修行的方法,称为天台宗,天台宗的总道场就在天台县。一说起天台县,大家就会想到国清寺,它在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从小我们大年初一经常到那里游玩,因为那时没有什么娱乐的东西。国清寺风景秀丽,非常吸引人,我们小伙伴看到和尚披着红黄的袈裟念念有词,觉得很神秘,也很好奇。当时我就曾想着有机会要把佛教用某些方式表现出来。

后来考上美院,有一个课程是《中国艺术史》,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从中了解到人类艺术的起源。人类的艺术最早是来源于劳动,当时的人们打猎后回来会做岩画,来表现他们当时的生活情景。但绘画起初主要是为宗教服务的,如敦煌壁画等,唐宋后绘画才慢慢独立出来,专供人们欣赏。从这门课程里我得知艺术的灵感、思想是来源于宗教的,题材也是来源于宗教,知道了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后,我后来就希望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宗教。当然由于一些原因,这个愿望最后没有实现。后来就南下到了深圳,但一直心里记挂着佛教,所以回到天台就去法师那里拜访,法师赠送了一些佛教的书给我,我对佛教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也增强了我表现佛教的欲望。

开始拍的是天台山佛学院,国内有10家左右国家级的媒体刊发了我的相关作品,并非常认可我的拍摄手法。通过拍摄佛教图片,我也感受到了大众对佛教文化的认可和需求,并从中得到了很多鼓励。接下来就是灵隐寺的拍摄。在天台山时我对佛教很崇敬,是从人文角度拍的,而在灵隐寺时,由于灵隐寺风光非常优美,我用哈苏相机,以纯粹艺术的角度进行拍摄。

《东方养生》:您能告诉我,您的认知中佛是什么样子?通过九年的拍摄,您认为镜头前的佛与您所认知的佛有什么不同?

张望:河南卫视曾经请我做过一期节目,也曾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真是一下难倒我了(笑)。“佛”这个字呢,在佛教中正式的解释是:觉悟的人,谓之佛。第二层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没觉悟。为什么没觉悟呢?我们从飞机上看到窗外一般都是阳光灿烂的,为什么在地面上却有阴天,有时却风雨大作呢?那是因为乌云遮蔽了大地,大地就感受不到阳光。按照佛教的解释,佛性就像太阳一样,时时在你心中,本来是很通透的,但是佛性大多被“障碍”所蒙蔽,所以你感受不到佛性,觉悟不了。所谓“障碍”是指贪、嗔、痴。贪美食、美色、贪是最大的“障碍”。嗔是指一种烦恼。痴就是不够智慧,这些都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它们会妨碍你觉悟。学佛的过程,就是去除贪、嗔、痴的过程。镜子本身是透亮的,但如果被灰尘遮蔽的话,就无法照到自己的身影,如果将灰尘去除,你就能从镜子中看到自我了。去除了贪、嗔、痴,你就会清心明性,认识自我。

而在平时,“佛”又是一种生活观念,它可以教导人们如何认识生活中的事务,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比如佛教说许多东西不能去执着,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是虚幻的,为什么是虚幻呢?佛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我”指的是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我这个人,这世界上没有不变的我,人是各种聚合体的假象,我们需要空气阳光温度,肉体才能存在,肉体是一种假象。

“无常”指的是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比如人每分钟都在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人却感受不到。前段时间我曾去南非,游览了桌山(位于南非首都开普敦),它刚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观,但6亿年前这座山却在海底,事实上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无常和无我”决定了任何贪婪的东西都是虚幻的,不实的。佛教会教你学会人生的道理,学会放下,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佛教告诉你这是不现实的,应该放下,或者你就去创造条件。比如说,一位官员之前已经确定为处长候选人了,但因为某种原因突然被顶掉,一般人就会非常痛苦,有些人就会采取种种措施去报复。而佛教则会告诉你这是虚幻的、不实的、不值得去执着,并且佛教会让你从心灵上理解这世界的虚幻,要你自然地放下,而不是强迫你放下。

佛教的文化非常空灵,有意境,佛这个字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现象,简单说觉悟的人谓之佛,觉悟的众生能成佛。

《东方养生》:请问什么样的色彩和画面更容易展现禅的意境?

张望:按照字面解释,“静默中的思虑谓之禅”。悟性高的人坐禅到一定程度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悟到自己的本来面貌和世界的本来面貌。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比较清雅、比较恬淡的色彩,就比较有禅意。在画面的处理方面,要比较空灵,比较简练,这样也就有了禅意。这些就是我对禅的理解。真正悟到禅的人才能感受禅意。禅又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境界。

《东方养生》:在您的片子中总是有一种氛围,既真实又虚幻,与很多写实的佛教题材片子完全不同,你是否认为这种方式更容易展现真实的佛教?为什么?

张望:佛教各派修行方式不一样,但成佛是一致的。西方人是从生存方式和人文关怀方面来展现佛教,重在探讨人本身的生存;而东方的绘画、摄影、书法等,如日本,则侧重表现禅的意韵,为观赏者传达一种审美价值的东西和心灵的感悟。西方主要表现佛教的物质方面,以日本、东南亚、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佛教摄影,则比较喜欢表现佛教的精神状态,当然这两

种都是真实的。前者追求佛教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人生历程;后者则是侧重追求佛教的禅境。

《东方养生》:与您有缘的陈大师,最近您还和他联系吗?他的情况如何?

张望:受戒剃度后,他本人努力争取中国绿卡,期望长期居住,但申请中国绿卡需要有对中国杰出贡献者才能批准,这是有难度的。陈大师来中国做和尚,虽然对中国形象有好处,但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做出贡献,比如投资多少,也不是知名人士等等,因此拿不到中国的绿卡,那么他只能一次签三个月,然后回新加坡一趟,过段时间再签三个月,十分烦琐。我一直在帮他想办法,但没有结果。后来他就回去继续申请。新加坡佛学院知道此事后,还邀请他到佛学院当老师,一个新加坡人又被新加坡以引进人才的方式给引回去了。他当了一段时间老师后,发现他自己还是更喜欢回到中国,现在他已辞掉老师的职务,在家专心修行,准备再有机会到中国来修行。前段时间国清寺有个大的法会,他也过来帮忙一个月,然后又回到了新加坡,所以目前他只能两边跑。

《东方养生》:我在网上看到您出书后,一直关注杭州佛教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相关感受和体会?

张望:我的摄影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文摄影,第二阶段是艺术摄影,第三阶段是文化摄影,目前我正处于第三阶段。人文摄影一般是以佛教徒做对象,艺术摄影主要关注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佛教文化摄影则是文化传承、把脉、人物拍摄等,涵盖范围非常大。我现在做的工作主要是“上下一千七百年古今传奇两千寺一一中国杭州西湖佛教文化”,听起来有点长,其实前面两个是大标题,后面是正式对外的工作名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我已经做了三年,目前工作已基本结束。

其实,五台山和普陀山也曾邀请我去拍摄,但我最后还是确定去拍摄杭州的西湖佛教文化。我认为,四大名山已经相当有名了,虽然锦上添花也不错,但西湖这个佛教文化还处于默默无闻,我希望经过我的拍摄宣传能够将没名的东西变成有名,提升西湖文化的知名度,我认为这个的成就感相对更大。并且,西湖就在家门口,我也是杭州市引进的人才,我更希望为杭州做点贡献。最近,我正在向有关部门汇报,等待他们确定方案,之后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宣传,使世人增加对西湖佛教文化的了解。

我希望通过我的拍摄能让中国人了解真正的佛教文化,去保护它,珍惜它,为人类服务。

《东方养生》:对于拍摄佛教题材的新手,您对他们有哪些忠告?或者说您认为拿起相机什么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