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空山鸟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②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③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枫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④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⑤ 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⑥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聆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⑦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暖!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⑧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 ――”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⑨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⑩ 还要做些什么呢?
!!1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阅读试题】
1. 第⑥段中“迸落”的含义是什么?
2. 仔细阅读文章第⑦段,概括写出作者感到“悒郁”和“怅然”的原因。
他们就似乎是另外一个世界的生灵,丝毫没有逃跑的意识。我迷路了,不知道究竟该选哪一条路,我在迷宫中绕来绕去。可是,他们——一群活蹦乱跳的他们,一直在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我,在我全身上下四处扫探。我被弄得浑身不自在了,开始在森林中小跑起来。我急于想找到森林中的出口。
沿途中的风景一直在变化,但我没去理它,我一直在为一个“出口”而忙碌着。小生物们不愿放弃对我,这个对于他们而言的外来生物的研究。尽管我在学校里上过无数节生物课,但是那些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一点作用也没有,它无法让我与生灵们交谈,也无法让生灵们了解我,好让告诉它们,就是我——人一直在陆陆续续地破坏你的家园,让你们家破人亡。你们都来恨我吧!因为就是人这种自称是“高级动物”干的“低级错误”。我们还误以为我们有多么的伟大,虚荣让人活在一种建立在别物的痛苦之上的快乐。
渐渐地,我跑累了。我的身子立不直了,我只得靠在树边休息休息。我向后一望,原来,我的脚印全留下了。这时,一个声音响起了:“你做的很好!我们的人马上就会踏平这座森林,因为这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我恍然大悟,我原来一直是被利用的,原来我就是人类派来销毁他们的机器。
我瘫下来了。不再奔跑,不再为了目标,不再为了所谓的荣誉。我只想停下来,停下来。在这个美好、静谧的世界中停下来,在这个不属于人类的世界里停下来……花开无声,知了长鸣。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这就决定了:第一,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起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也就是说,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而不是其他。第二,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因为,既然听是一切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那么,听觉感知就是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
我在几年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自身的这一特点,通过让学生写听后感的方法来激发想象,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同学们,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不会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自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
音乐的声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点。个人的领悟和情感不同,对音乐的创造也会不尽相同。教师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一次,我安排了为乐曲起名字的活动。我播放了《大海》和《空山鸟语》两段音乐给学生听,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它们取名字。于是,“流水欢歌”“清泉”“清澈的溪水”“雨中的邂逅”“舞”“争执”“百鸟争鸣”等名字诞生了。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有一位从农村转学来的学生为《空山鸟语》起了个别出心裁的名字:“捉鸡”,并写了注解:“老太太的鸡从鸡窝跑到院子里,她着急地到处找,又来了一群小伙子,拿着扫帚一起捉,打翻了院子里所有的东西,也没有捉到。”我认为能写出这样的听后感,说明学生的想象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能用“谁想象得好,谁想象得差”简单地评价。教师的作用是通过写听后感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可能正是《空山鸟语》中二胡声描绘的鸟语碰撞了那位农村同学的灵感,使他产生了与自己生活经历相似的联想。“捉鸡”这个名字起得虽然不雅,但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在写听后感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意见,用艺术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对学过的乐曲进行再创造,这是音乐情感的升华,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活力,并使每个学生心中蕴涵的向往和渴望得以宣泄。正像捷普洛夫所说:“人从声音里听到的东西越多,则音乐感越丰富。”
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审美体验的过程、音乐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音乐课堂已显现出一个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情境的态势,从而呈现出以审美为核心的听觉体验、情感体验与行为体验相结合的音乐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创设以美育人的视听情境,引领学生进行听觉审美体验;还应抓住音乐作品情感的主线,创设以情育人的课堂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情感审美体验。
一、创设以美育人的视听情境,引领学生听觉审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对于作品的欣赏至关重要。在音乐学习中任何其他的学习形式都代替不了聆听。《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中指出:“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对音乐作品的聆听,走马观花地听一遍是远远不够的,简单重复地聆听则有可能使聆听者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以美育人的视听情境,发挥视听通感的作用,引领学生进入听觉审美体验。
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以生动的音响描绘了自然界中的鸟鸣,营造出了“空山不见人,百鸟齐争鸣”的意境。据此,笔者在题为《空山鸟语》的音乐欣赏课中围绕“鸟鸣”选择音乐作品,利用多媒体营造视听情境,以听为主,听赏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将鸟鸣、黄山自然景观、气势辉煌的合唱音乐及解说进行整合,以此短片烘托自然美;学生观看、聆听,体验音乐与画面的和谐统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第二步,进行现场配乐诗朗诵,选自(唐)王维的《鹿柴》和杜甫的《绝句》,将古曲《平湖秋月》作为背景音乐,感受、体验诗词“空山不见人”、“黄鹂鸣翠柳”的意境。第三步,聆听有代表性的有关“鸟鸣”的民族器乐曲片断,单纯的音乐聆听使学生感受旋律、节奏等音乐语汇、分辨乐器音色、领会音乐内涵。最后通过观看录像、聆听录音及选听片断的形式对重点欣赏曲目《空山鸟语》进行欣赏。在学唱乐曲片断中,让学生感受旋律与鸟鸣的关系,进而体会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
反思这节课,在思路上体现了听觉领先的原则,在设计上体现了情境的创设。聆听使音乐学习遵循了音乐学科的本质,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加强了视听觉的通感作用,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了审美体验,在聆听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达到审美。
二、创设以情育人的课堂情境,引领学生情感审美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艺术。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对艺术的本质做了精辟的解读,书中写到:“艺术品本质上就是表现情感的形式,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情感作为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成为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同时,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都需要人的情感及思维活动作为基础。而情感体验的方式使音乐的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习得的过程,也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过程,是感受、体验、升华、顿悟的过程。
笔者在欣赏课《童年的回忆——打开童年相册,追溯童年的歌》中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并探索了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首先,在开始环节播放优美的钢琴曲《童年的回忆》(法国钢琴家克莱德曼)作为背景音乐,学生手执点燃的红烛步入教室。继而,在“成长的历程”环节,呈现一组学生儿时的照片,伴着成长的音乐——《小燕子》、《上学歌》等背景音乐。随后,在“妈妈的话”环节,通过提前录好的视频播放妈妈的祝福;在“生日祝福”环节伴着《Happy Birthday》歌声,老师和同学们送上美好祝愿。最后,重点欣赏《梦幻曲》(选自德国作曲家舒曼《童年情景》),畅谈感受和体会。
课堂上,呈现的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一支支动听的歌曲,使情景中的歌声充满了情感的诗意。在为同学祝贺生日的场景中,一组童年的歌曲引发了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在摇篮里的歌谣、童贞的旋律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从金色的童年、成长的足迹中学生重新体验了成长的历程。
这节课进行过程中,很多同学流下了泪水。久违的童谣、情境的创设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情的歌声、动听的音乐、真挚的祝福,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浓浓的母女情、师生情,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谊。通过音乐的聆听、歌曲的学唱,学生对音乐作品也进行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教无定法。面对浩瀚的音乐作品和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学生,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音乐审美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培育审美的能力。
林丹一辈子离不开手中那把二胡,二胡成了他身上的一个器官。即便如今退休了,仍是在早晚间要拉上一曲,拉得如醉如痴。
林丹总括自己一生。说他拉了一辈子二胡,感触最深的不是在台上享受那些没完没了的掌声和鲜花。而是遥远乡下那座茫茫大山中,一只猴子的迷惘而充满了灵异的目光。
那年林丹被下放到乡下务农。
那是一个典型山区,人们平时除了种田,还得去守山。
林丹就去守过山。
守山就是去大山里住寮棚,赶野猪。
那时以粮为纲,田里收不够,还得向荒山要粮。于是到了初春时节,生产队便组织劳动力去砍山。一大片的葱绿的树木,眨眼砍倒了,由它晒一些日子,便放了火去烧。这叫烧荒。那火烧起来真好气势,呼呼的如飓风,如万千龙腾虎跃。火势落下去,那山便露了本来面目,没有了那绿的遮掩,疙疙瘩瘩,煞是不中看。
而后便浅浅地挖凿,或点上玉米,或栽上红薯。土质好的,也有深挖了种上姜的。慢慢地这些作物长起来,就要去守,一直守到深秋收获干净后才算完事。山里野物是多的,那麂子之类,舔一点红薯叶子,不屑去管它。唯有那尖嘴獠牙野猪,贪婪得很,那张嘴是犁铧样的,又喜成群,一夜之间,能把一座山头犁转来,嫩嫩的玉米红薯,哪里够它糟踏?于是就要在地头高高扎了棚子,看去如土地庙,守山人白天侍候那些作物。晚间便住了在里面过夜。
守山是苦差事,蚊虫多,嗡嗡如雷鸣,就不叮你,也吵得你心烦。偶尔叮你一口,便是铜钱大一个肉坨,痒而且疼,一夜不得安静。这还罢了,最是那孤独,那无聊,折磨得要人的命,后生是万万耐不住的,因此都推卸了下来;唯有上了些年纪的人,勉强能支撑。不容易呢,足足的一个夏天,一个秋天,和白云雾岚打交道,叫人受得了?十天半月下山带一些油盐,就如放了赦一般。难怪人们说,上山守庄稼呢,就如修行,这话实在算不得过分。
奇怪的是年纪轻轻的林丹,却主动要求去守山。
“你不怕?”
人们以为他刚从城里来,不明就里,不晓得山里厉害,就捡了些骇人的事体说给他听,无非就是野猪拱棚子哪,晚间獐麂之类嚎春求欢之类惊天动地的嘶吼哪,甚而至于,还有鬼怪啦,等等等等。有的甚至说深更半夜,突然山崩地裂一声巨响,似有一千万斤巨石从山头滚到山脚。第二日早起一看,却一些痕迹也没有……如此这般。活灵活现。
林丹对此并不以为然。他从繁华的城市来到这乡下,什么都了然了。当初,他也曾害怕过。把不可知的乡间视作深渊。现在生活了一段,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反正这样了,怕什么!要走走远些,走到没有人迹的地方,或许更有意思!
自然,他之所以作如是决定,自有他的隐秘。
他是个琴迷。
林丹城里的家住在县剧团旁边,耳濡目染,从小就迷上了二胡,到上中学时,已很有些功底了。就因为这,中学毕业后,他顺理成章进了县剧团。谁知后来世事说变就变,忽喇喇一阵怪风吹过,剧团立马遭了殃,他被下放去乡下种田。他当时伤心透了,也灰心透了,想自己来到乡下,二胡拉给谁听?不如将二胡砸了了事。可是真要砸二胡时,他却狠不下心,他明明知道,二胡是他的第二条命。幸亏他当时没有砸二胡,要真砸了,也就没有他林丹下辈子的风光了,甚至也就没有作者的这篇小说了。林丹后来发现,在那些个混沌年月里,对于他的二胡。乡村比城市其实更具包容性。在城市里,他拉阿炳,拉刘天华,往往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涉,人们似乎容不下这种声音在大街小巷肆无忌惮地飘来飘去,可到乡里后,情形居然好一些,乡亲们在晚间歇下来时,很乐意听他拉几曲,而且听得很入迷。
这给了林丹很大鼓舞。
但林丹觉得仅仅这样并不能尽兴。他想寻找一种契机,一种类似《空山鸟语》情境的契机。
后来人们和他说起守山。想到大山的空寂,林丹心中怦然一动。
对!守山去!高山流水呀,好难得的机会!
他于是便报了名,一个人带了那把二胡进山了。
其实守山人并不少的。只是分布在各个山头。彼此间不能通话,也不可能有往来,因为从此座山到彼座山,是其实在在的可望而不可及,你没有工夫用脚步去丈量。
然而到了晚间,却自有一番热闹。
这热闹来自各人手中的一截竹梆。
晚间,竹梆是人人都要敲的。野猪听见这梆声。便远远地不敢撩事。竹梆敲起来很是响亮,声音传得远,又因四面有山阻着,引起回声,梆梆梆梆……漩涡似的,响个不绝,倒也有些气魄。如若野猪进了庄稼地,那梆声起来时,真个如千军万马在厮杀!间或还要杂以人的“哦嗬哦荷”的呼喊,让人觉得那群山在不住摇晃。
林丹要守的地盘,是在一个林子边,隔不远是悬崖,悬崖下是一条深不见底溪涧,很是偏僻。这倒好,不和人搭界。他想。
在大山里种地除了拔一下杂草,没有多少事要干的。林丹闲下来只是拉琴,拉琴,拉得昏天黑地。
山是很美的。又因有了这琴声,就更美了。又静。也并无人们所说骇人事体出现。虽有蚊虫,却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一瓶药水,足可防身。最美是那白云。成团成缕,搅在琴声里,把大山包裹住,把棚子包裹住,他呢,成了一粒小小蚕茧了。白云却能够变化,时而有些色彩,有些芳香。莫名其妙的几声鸟鸣,如铃当在林间摇响,又给人几分神秘。
更有潺潺流水。
山里的流水也是有意思的,虽无大起大落,却是清新得可爱。那其实也是一种琴音,比他的更显出天然神韵。
尤其晚间有明月光辉普照了群山的时候,林丹真要忘乎所以了。他酒醉了般,不知自己置身在什么地方,只是对了那轮明月,使劲拉那琴,拉得如疯子。
在这样情境里,林丹自是对《空山鸟语》情有独钟。他但凡拉起来,竞连自己也要生出几分惊骇,怪哩,平时拉这首曲子,总觉少点韵味,今日怎么像有神助,竟是格外地顺畅?有味的是早起,琴声如流水样的清新,如山风般的撩人,在那厚厚雾岚中传去,竟使一些小鸟忘情,音符般在枝叶间跳跃,和了那琴声高低鸣叫,就如几部合声。
忽一日,早晨八九点钟光景,林丹打坐在棚子里拉《空山鸟语》,已进入忘我境界,忽觉背后吱吱两声,那棚子竟有些颤动。猛回头一看,不由“啊”的一声,吓了一头冷汗。原来是一只猴头,颠颠狂狂进了他的棚子。因为他这一声“啊”,又突然断了琴音,那猴头也是一惊,倏地跃出厂棚,进了前面林子。林丹的目光战兢兢随了猴头远去,冷不防那猴头蹿上一棵大树。怔怔地看了林丹出神。林丹这一惊非同小可。他明白猴们是喜欢撩惹人的,那样可就麻烦。进山时曾听人说,有一户山里人家,单门独院,每日上山做事回来,便见锅碗里,剩饭剩菜一扫而空。开始疑是砍樵人饿极所为,后来一而再、再而三,知有蹊跷,便佯装出门,暗藏在楼板上看。不到一个时辰,见林子里鱼贯窜出来五六只猴头,由一只爬进屋子,开了门闩,然
后轮流去厨下饱餐。那日恰恰他酿有米酒在缸里,猴们也争相舀了酒喝,谁知那米酒老辣,不一会便趔趄倒地,昏昏睡去。只有一老猴头,兀自不倒,把在门口张望。屋主人在楼上看得真切,心下好生焦躁。道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有了他们在此,这屋是不能住了,后来便搬了家。
林丹想到这里,心中阵阵发毛,斜眼看去,猴头只有一只,又还规矩,好像并不打算撩事的样子,方才定下了心。渐渐心里省悟:莫非这猴头,竟也有音乐细胞,想要听我拉琴?我便拉一曲试试,看是如何?于是静下心绪,微闭双目,重拉起《空山鸟语》。琴声一起,群山便显得有了灵气,白云漫舞,流泉叮冬,山风在树叶间悄语,小鸟在绿荫丛中歌吟……好一个清清净净世界!林丹再乜了眼看那猴头,身子儿一动不动,眼睛儿一眨不眨,竟是入了神了,由是兴致大增,拉的越发精神。心想天下第一流琴师,哪里就能进入这样的情境呢?这才是真正绝妙舞台!这才是真正绝妙演奏!猴头,猴头,我把你当知音了!平生有你这样一个知音,足矣! 猴头果然成了知音,每日按时来听,并不吵事。林丹渐渐与之混熟,琴拉得更是出神入化。难得呢,这样的际遇委实难得!他拉了这许多年的琴,哪里碰见过这样入迷的听众? 林丹与猴头,心有灵犀,配合默契,一个拉得入迷,一个听得入迷,似乎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林丹有时就想。古时的俞伯牙与钟子期,大约也就是如此吧。
不知不觉,二、三个月便过去了。
眨眼便是秋天来了。
秋之末,农作物就要收获。这时林丹忽而感到了悲凉,感到一种莫名的寂寞向他袭来。收了庄稼,他便要下山,便要离开这棚子,离开这白云,流水,野草,闲花……还有那只猴头。
这些日子,他拉起琴来越发如醉如痴,有时竟不能自已。忽一日,队长来察看,商议收获的一些事体,连喊几声,他全然不理会,一味地只是拉琴。队长恼将起来,伸手夺过了他的琴,顺势一撂,竟然撂到了棚子外面林子里去。然后指责说:有像你这样看地的么?良久,队长并不见他吭声,却见他身子“扑”的一声,闷闷瘫倒了在棚子里。队长以为他睹气呢,过去一看,咦,人竟是昏迷了。――原来他拉琴拉得入迷,已是三餐未沾水米,适才因有琴声缭绕在心头,并无怎样感觉,琴音戛然而止,就似生命的泉终止了流淌,身子一时支撑不住。自然就要瘫倒。
这时却见一只黑影从林间倏地蹿出,细看却是一只猴头。队长看猴头火速捡了那丢出棚外的胡琴在手,一阵风进了林子不见,不由大骇。
林丹醒来,队长告之适才情景,不由得“咦”了一声,两眼怔怔看了林子出神,一副痴呆模样。
后来世事又一次突变,林丹终于又回城进了剧团,再当他的琴师。有同行听到他的琴音,惊异得瞠目结舌:咦,人家回来是手也笨了,脚也笨了,嗓音也干哑了,可你这琴音怎么倒超凡脱俗了?同行眼神里露出百般地不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