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想和妈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是谁帮我挤好了牙膏?是您,是谁将厨房划为“危险区域”?是您,是谁不让我接触扫把?还是您,您对我的“关爱”让我很是反感,下面我就举两个最令我反感的例子。
中午了,您正在厨房里做饭,我听着那锅碗瓢盆演奏的“厨房交响乐”,心不觉痒痒的,想一展我的才华。无奈,您正坐镇“虎门关”,硬闯不行,得智取!于是,我趁着您拿东西的空儿,溜进了厨房,岂料被您发现,刚要夺路而逃,又被您逮回来了,您不厌其烦、滔滔不绝地念“紧箍咒”厨房的危害。我听着,耳朵快磨出茧子了。我想:总有一天我也得做饭,为什么不让我学学呢?此后,您将厨房划为“危险区域”。我真想喊出心中的那句话呀!
还有,您不让我做家务,连扫地也不让。一个周末,我发现地板上有了灰尘,我多想有个有一个让自己打扫卫生的机会啊!但我又怕您的责怪,我迟疑了,到底该不该打扫呢?我有些举棋不定,看着近在眼前的扫把,我的脑子里仿佛出现了一白一黑两个小人。白小人说:“你十二岁了,应当学着做家务,不然长大会吃大亏的。”黑小人不耐烦地插过话:“别听他的,现在还早呢,等你长大再学也不迟。”最终,我听取了白小人的意见,鼓足勇气拿起了仿佛重如千斤的扫把,扫了起来,过程很顺利,没有人打搅。当您看见了干净的地板时,不由大吃一惊,我得意洋洋的炫耀了一番,招来的只有一阵责怪,说什么“小孩子学好知识就可以了”之类的话,我的心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凉了大半,我真想说出埋藏在心中许久的话呀!
——题记
每每诵读着《大堰河》读到“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我的心就再也无法平静。伴着心海汹涌的波涛,我仿佛真看见了大堰河正与怀中的乳儿亲昵,母子俩幸福的笑洋溢在脸庞。。。。。。啊!我仿佛又看见了一个亲切的身影——她多像大堰河呀,她是我的妈妈啊!
我的妈妈真像大堰河,她有着和大堰河一样的勤劳纯朴,一样的坚强乐观、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样的大爱!
我的妈妈真像大堰河。因为我的腿疾(自7岁患幼儿类风湿导致双下肢关节严重破坏畸形),九年了,妈妈都是不辞辛劳地背我上下学。九年了!年级的楼层越来越高,我也越来越重,是交织着妈妈多少汗水过来的!她真的真的很辛苦。忍着手腕伤的阵痛,背着沉重的我上下楼。念完小学到上初中再到高中,风雨无阻,是何等的力量支持她从未放弃我?从未放弃我!
当我趴在她温暖踏实的肩上,妈妈看到的是我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努力学习,前途光明,而我看到的却是她眼角的皱纹,丝缕花白的头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你为我付出的,我就是拿金山银山也是回报不了的呀!
我的妈妈真像大堰河。在我被病痛折磨的时候,医生几乎确诊我无药可医的时候,妈妈,我看到你的却是顶着巨大悲痛与压力的微笑。我曾在高烧迷糊之时听你小声对自己说:“我不能倒下!我倒下了孩子怎么办啊?”虽然那时我还小,但是我知道只要妈妈在身旁陪我,我就什么都不怕。因为妈妈坚强,我就要更坚强!
还是在那踏实的肩上,妈妈背着我,全国各地的为我奔走求医,她的眼里满是希望。挤在车站的人海中,我紧紧地搂住她的脖子,不知我还能对谁出于这种信任!她的腿磕在石阶上,鲜血染红了整只袜子,而她全不顾,一心坚持着要将我的腿治好。妈妈啊,我要用我身上的多少血才能报答得了你的恩情?
我的妈妈真像大堰河。数晚的学习并不是我一人孤军奋战。我疲惫时,桌边不知什么时候会多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我寒冷时,总会有一个热水袋悄悄地躺在我脚下;我困倦时,总会在快睡着的朦胧中看到有一个温馨的身影在整理我狼籍的书桌——妈妈,我知道是你呀!有你学习不再是辛苦,而是有了进步的动力。我仿佛又看到大堰河用手掌温存着乳儿,乳儿和我多么幸福啊,因为,我们都有着这样伟大、坚强、慈爱的母亲啊!
妈妈你真像大堰河,你的皱纹,你的丝缕的花白的头发,还有你那包含全天下母亲对孩子最无私最坦露心。妈妈我真想趴在你怀里好好的哭,嚎啕的哭,只有你知道我为什么哭。这哭是惭愧,这哭是感激,这哭是我无言的歌颂!
妈妈,我敬你,爱你!
有段时间,她尝试过在淘宝买衣服,后来放弃了,因为送来的衣服不是大就是小,尽管她每次都要按照店铺的尺寸标准严格测量。来来回回,退货费用花了不少,合适的倒没几件。
后来,她恢复了去商场买衣服的习惯,当然,也重新听到导购小姐常说的一句话:对不起,这件衣服您可能穿不上。虽然她不知因为这个问题和导购吵了多少次架,但尺码问题还是让她头痛。比如同一个尺码,她在ONLY试穿时就会大,在哥弟试穿时就会小,在艾格试穿倒是合身,但不是袖口太窄就是腰身太大,总之就是不舒服。
其实,我们都被尺码这个东西迷惑住了――在今天的商场里,你绝不会找到一件绝对符合国际尺码标准的衣服,因为它根本不存在。每个国家有自己的标准,比如一件衣服,中国尺码叫165~170,美国尺码叫4~6,欧洲尺码叫34~36,国际上通用则叫S。
根据我国的标准服装型号标注条例,尺码的主要数据是身高、胸围/腰围/臀围、体型,比如165/88A,165指身高,88指三围,而A则是体型特征,只有童装和针织类服装可以不标注体型码。所以,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任何官方都会告诉你,不存在“均码”这一说法。
均码,说白了就是品牌的一种销售手段。打个比方,你一直穿S码的衣服,可有一天发现某品牌只能穿上L码了。这时,我们往往会把大部分负面情绪发泄给品牌,而且极有可能不会再购买这个品牌的衣服。即便你很诚实地面对自己变胖的事实,但心里也总会觉得不爽,结果一样是不再来这家店购物,最终倒霉的只有品牌。所以,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需求,品牌不得已想了众多办法,均码就是其中的对策之一。当然,前些年流行的大码的欧版和小码的韩版也一样是品牌策略。如果你实在不相信这个事实,可以这样想:如果真有均码尺寸,难道满大街的人都是均码身材?难道所有的人体重都不相上下?
另外,品牌也一直在悄悄更改自己的尺码标准。我一个从事服装加工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一直为国内某知名服装品牌代工,而这个品牌的尺码标准也一直在变化。她给我看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内部资料:这个品牌的同一款M码服装,在2007年时腰围的尺寸为64.77厘米,在2008年时为66.675厘米,在2010年时为69.85厘米。也就是说,同款同码的衣服,在短短的几年间,腰围就增加了5厘米多!但给顾客的感觉是“我一直在穿M码,我的体型没有一点儿变化”。
为什么多数品牌都不愿意制造大码的衣服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大码衣服很难设计出美丽的效果。偏瘦的女性大体上都体型相似,但丰满的女性却相差很大,有人胖腰有人胖腿有人胖臀,再天才的设计师也无法设计出一款满足所有大码女性需要的服装。所以,大尺码服装市场规则变成了这样:体型较大的女性在市场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衣服,因此购买力降低,而生产商和零售商看到了不尽如人意的销售数据,也认为市场需求低,于是更加减少生产量,从而导致大码衣服的生产量越来越少。
所以,聪明的女性没必要和尺码较真儿。《绝望主妇》有一集里,Gabrielle为她4岁的大胖女儿挑选一件生日公主裙,为了自己抑或女儿的自尊心,她要来一件最大尺码的童装裙让女儿试穿,但导购再三提醒她去成人装柜台选购。Gabrielle生气地与导购大吵了一架,还没吵完,就听到试衣间里传来刺啦一声――女儿把童装公主裙给撑破了。Gabrielle只得尴尬地说:“打包带走。”
你或许不知道自己该穿多大尺码的衣服,但一定知道哪件衣服最合身,所以,一定要多去试穿,试穿不同品牌、不同款式、不同号码的衣服。如果穿S号很优雅但不舒服,而穿M码会显胖但很合身,该选择哪一个尺码呢?回答是:找那件穿着舒适的,回家后拿剪刀把标签剪掉。如此,既摆脱了尺码的束缚,又愉悦了自己的身心。
(摘自《爱人》)
作者:鹿聍心
最近有一则新闻令人感动不已: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一名30多岁的女士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物业都看傻了!目前小女孩正在抢救,救人女业主并非女童家人,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暗自思忖:一位与这件事情毫不相干的人为何要搭上自己救一个年幼无知的孩童?这则新闻中最美的妈妈吴菊萍曾经说过:“这是本能,是作为一个母亲该做的事情。”起初,我不解,后来经过慢慢体会,便领悟其中……
虽说我没有亲眼目睹这惊心动魄的一瞬,可我的心照样跟着新闻的一言一语而跌宕起伏。我是怀着崇敬就着泪水读完这则新闻的,我为吴菊萍阿姨而骄傲,为人世间的缕缕温情感到欣慰。吴菊萍阿姨虽只是对女童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做了一个小小的动作。但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挽回了一个即将陨灭的小生命;就是这个小小的动作,一种舍生忘死的情怀,与小女孩共同面对即将来临的灾难,这令死神怯步、天地动容,不忍将小女孩带走;就这一个小小小的动作,她与小女孩一起承受痛苦,一起倾听对方的心声,一起走出黑暗,可这背后又有怎样的辛酸、痛苦,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这冲天的勇气足以支撑她做出令无数男士却步的惊天之举,隐藏在惊天之举的背后是巨大的责任,是面对灾难临危不惧,是面对突发事件的机智灵活,是面对问题敢于担当,面对困难敢于力行!在你遇到相同情况时你会不加思索的伸出手吗?会与不会,只是一个说法罢了,你思考、犹豫的时间或许孩子就会以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呈现在你的面前。可一个小小的孩子就要承受生死离别的痛苦,这个场面可说是惨不忍睹。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将孩子从死亡之线抱回吗?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脑海中同时浮出两幅画面,一幅是我飞奔过去接住小孩的情景,一幅是我对这些不屑一顾旁若无人的走了的情景。我在心里早已默认要挽救生命,不会轻视世间的一切生灵,会争取保护好每一个小生命的决定。这个决定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久而久之也成了我做每件事时永不改变的宗旨。
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取得成功而有的企业则日渐衰落,其中的驱动因素是什么?成功企业会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开发一套具有独特功能的系统,帮助企业创造出具有差异性的价值体系。
零售行业有许多案例可以作为依靠功能性驱动取得成功的典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沃尔玛(Walmart)、塔吉特(Target)和凯马特(Kmart)之间的竞争。在2010年第四季度的零售旺季,我认为,研究它们的销售策略将有助于企业做出决策,因为值得人思考的是,其中凯马特并没有像塔吉特和沃尔玛一样很好地发展。
沃尔玛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物流运作、积极的库存管理以及低价格的零售商定位。让沃尔玛形成自己优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其针对不同市场采取的一致而具有差异性的策略。
・沃尔玛定位明确,聚焦为消费者提供“天天平价”的各种消费商品,涉及各个产品目录,从食品到电器等。
・为了支持其低价策略,沃尔玛拥有一个功能性整合体系,其中包括:房地产收购;没有多余的店面装饰;卓越的供应链管理,其中融入了许多专家对于销售数据的分析和看法。
・沃尔玛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和其功能性系统紧密保持一致:避免出售大件物品(比如家具、大型电器),否则将丧失低价优势。同时在自己选定的商品领域不断创新,比如根据当地的市场趋势,让商品种类有所差异。
而塔吉特针对类似的“省钱”市场,但是它提出了一个非常不同的价值主张,侧重于不同的功能,在产品组合上也有所区别。
・塔吉特针对的是注重形象的消费者,为他们提供强调设计意识的服装和家用装饰品,店面布局的一切细节都表明了它注重形象风格。
・为了宣传企业注重形象风格。塔吉特在采购商品时注重“平价奢华”(MassPrestige)。商品为自有品牌产品并由塔吉特独家供应。加上定价、城市选点等管理。
・而在产品和服务组合方面,塔吉特和沃尔玛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是塔吉特主要满足其较年轻、注重形象的购物者需求,因此有更多的家具、服装和高级设计师商品库存。
至于凯马特,则是这三者中最不成功的企业,它正努力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大众销售公司,通过一系列独家品牌商品组合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然而,这个定义可以用于描述任何一家零售商。作为沃尔玛的客户,你在沃尔玛购物可以省钱,还可以感到宾至如归;而塔吉特的客户知道在塔吉特购物可以以合理的价钱买到时尚商品。至于凯马特,它锁定的细分市场又是什么?
到凯马特逛逛,不管是店面设计还是商品组合,你都会发现凯马特没有成功地创建一个可识别的形象,既不能反映自己的功能性,也不能表明针对某一类目标客户的需求。凯马特创建者哈里・坎宁安(HartyCurmingham)承认说,沃尔玛的创建者山姆・沃尔顿“不只是复制了我们的商业理念,同时增强了这一理念”。
在我看来,缺乏一个如何企及目标市场的明确概念,最能解释为什么凯马特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无法与其他两个对手抗衡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可识别的品牌形象以及支持其品牌形象的能力,那么企业就不可能脱颖而出,超越竞争对手。
品牌建设:中国挑战篇
对于全球品牌而言,中国是一个“必须赢取”(Must Win)的市场。在跨国公司看来,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人口众多并且有着强劲的经济增长力,这些都让中国市场十分具有吸引力。而中国政府和本土品牌并没有忽视中国市场的潜力,如今市场趋于白热化竞争。在中国市场上,一些品牌建设误区会让一些品牌遭殃。
我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会见中国的客户和同事。所有人都表示,如今在中国市场创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是多么困难,而他们中的很多人相对而言却对“品牌”概念还不熟悉。
诚然,比起其他国家市场,中国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普遍受到价格导向影响,在徘徊于品牌之间犹豫不决时。通常他们会选定价格低廉的那一款。还有一个事实,即与5年前相比,中国消费者现在的价格驱动消费意识已经不那么强烈了。相反,人们的消费日益理智,他们会在一些可接受的品牌商品中做出选择。在这种环境中,对于营销者的挑战在于:确保品牌成为消费者最频繁选择的品牌之一。
在其他国家市场,要想创建消费者忠诚度,必须融合两种不同的工作:品牌建设和激活销售力。前者要求营销者必须引发人们对商品产生需求,从而让消费者基于商品的功能性和情感性特点购买品牌商品;而后者要求营销者必须保证之前引发的需求可以通过购买瞬间得到满足。据我看到的,中国市场上太多的营销者将太多的精力放在品牌建设上而忽视了后者。
不要误会,我知道购买瞬间的战役很关键,但如果你是在盲目的创新和折扣战的基础上取得了胜利,那么你并不是真正地取得了胜利,只是赢得了一次小争锋,这不同于赢得了战争。
中国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创造有意义的品牌差异性。现在有一份来自知名市场咨询机构Millward Brown的Brandz分析报告,该报告对企业资产数据库进行了分析,报告表明中国品牌将自己锁定在竞争品牌差异性的战役上,然而却忘记了自己尚不具备独特性可以支持自己的品牌差异性。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类别、品种繁多,企业要想拥有“品牌差异性”的想法日益强烈,然而品牌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观念却很落后。
而通用磨坊公司(General Mills)旗下的湾仔码头(Wanehai Ferry),这家拥有速冻饺子产品系列的食品品牌,是其中一家没有忘记品牌差异性要点的企业。
在一个有许多水饺竞争者的市场上,湾仔码头如何脱颖而出并维持高价?该品牌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其产品质量,而部分原因在于其品牌故事。
湾仔码头之所以成功是基于其创始人臧姑娘的食谱,早在1977年,臧姑娘便推着小车,走上了当时为香港交通枢纽的湾仔码头,卖起了她的“北京水饺”,后来才在小推车上“北京水饺”的前面加上了4个字:湾仔码头。
这个品牌故事使得湾仔码头品牌的差异化特点具有独特的内涵,从而帮助湾仔码头进行品牌建设,激活了其品牌产品销售。尽管该品牌的产品分销有一定的限制性,但针对十大城市消费者进行的一次市场调查表明,有28%的中国人忠于湾仔码头;而BrandZ的调查数据表明,湾仔码头的潜在增长速度在所有被调查的食品品牌中居于首位。
除了湾仔码头,我接触过其他许多中国品牌,它们强调的品牌差异性似乎失去了内涵―_不管它们针对的是功能性供给还是情感性供给。总之,在中国,企业要发展或是取胜的压力都是巨大的,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争取可持续盈利的胜利,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取胜”。
真正的转型意味着彻底改变客户体验
我最大的烦恼之一在于,为什么许多机构谈起“转型”总能夸夸其谈。难道任何品牌设计的转变都能被称为“转型”?因此,有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什么样的改变才是转型?是否不论品牌改变的影响是瞬时性的还是最终性的,不论其影响的大小,都可以归为转型?
转型在字典中的定义是:一种在外形或是特性上的彻底、重大的改变。这种描述在我看来至少传达了两个基本含义。
如果不是彻底的转变,那么这种改变力量或许不足以实现转型。换句话说。如果转变不能够被广而告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并被彻底地执行,那么它可能只是处于一个改变状态,但还不能称之为让人有所察觉的“转型”。而“彻底”意味着必须具备一定的转变规模。但一些小创意若是能很好地执行也能产生改革性的影响,比如Google推出了Google InstanI功能,它称之为公司成立12年来最重要的革新之一(根据用户浏览记录和习惯,此项功能可以帮助用户预测搜索内容并实时展示搜索结果)。
如果不是重大的改变,那么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实现转型。如果一种品牌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那么它不太可能改变我们的行为,或者不太可能让我们在做出决策时延长考虑时间。因此“重大”改变是必要的,否则它就不是转型。
比如家电品牌戴森(Dyson)就是转型的一个例子,它实现了“外形或是特性上的彻底和重大的改变”。这个品牌的核心就是转型,这种想法是基于戴森对普通台扇进行的改良工作:戴森台扇有许多个性化设计,比如安装弹簧,用户可以推拉环孔把风扇调整到自己喜欢的高度和角度;比如远程控制的遥控器呈弧形,并且可以吸附在其他物品上,避免用户丢失等。
有许多方面可以证明戴森的“空气增倍机”(Dyson Air Multiplier)堪称革命性的产品。首先,戴森将产品命名为“空气增倍机”,而不再是简单的“风扇”,这就不会让人对产品产生思维定势。当然你不能只是改变产品的名字,但这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想想MP3,又比如iPod,或是联邦快递(FedEx)的命名,你便能有所启发。
其次,彻底性。“空气增倍机”实现了技术上的革新,通过一个1.3mm的孔让空气加速,从而让周围的空气形成气流。这种设计让戴森风扇相比普通风扇的工作效率提高了15倍。毫无疑问,该产品的创造经过了一番最细致和详尽的思考。同时,该产品还做了其他许多改良工作,比如改进叶片的设计、解决产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