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活动组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强化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加大对活动区的投入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颁布,活动区的作用不再是一种标示幼儿园的一种标志,孩子空闲时间的一个娱乐场所,活动区活动的功能从环境创设的一部分逐渐提升,并越来越具有一定的课程功能。让活动区成为孩子的第三任教师,使之具有科学性、时效性,幼儿学习就是集中教育活动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慢慢被转化,活动区活动也是一种教学过程,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成为幼儿园领导和老师们的共识。通过开展活动区教育活动,向幼儿展现一个丰富多样的、多功能的、多层次的自由选择活动环境。除了注重班级活动区的创设之外,还注重幼儿园整体环境的教育作用,注重公共环境的创设。[1]
二、活动区的创设
1.活动区设置遵循的原则
我们为幼儿创设的活动区,遵循了以下大原则:首先是根据辽宁省幼儿园活动区设备设施及玩具材料配备基本标准,另一个就是根据本班主题教育活动来设置。具体如下:
要卫生、安全、科学有序;不把活动区设的太密集,用来分割活动区周围的屏障不要太高;注意对幼儿生理上的保健;注意动静不同性质的游戏区域间隔开,避免相互干扰;要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应,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活动区的设置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活动区应是动态的、随时根据需要而调整。
2.公共活动区的设置
根据“大活动区”的理念,室外活动空间设置了体育活动区、种植区、游戏区、玩沙区等;室内走廊墙壁开辟家园联系区、幼儿作品和幼儿活动展示区、主题区,根据幼儿园现有条件,又创设了3个多功能活动室,包括科学探究室、亲子阳光书吧和小小生态园,并都有专职老师负责。
3.班级活动区的设置
班级各个活动区都是独立存在的,有标牌张贴显示。图书柜、玩具柜和操作台是常见的分隔区域的物体。老师们能够合理安排活动区所处的位置,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不同的活动区占据的面积也不同,能容纳的儿童数量也不同。
4.材料的投放
4.1目的性:材料投放时,教师在了解幼儿年龄、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对班级幼儿近期和远程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以本班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配备、投放材料,使材料与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相匹配,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4.2丰富性:教师和幼儿共同选择、收集的材料应是多样性的,能切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材料数量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在充裕的材料中进行挑选,以保证幼儿的操作活动顺利进行。
4.3可塑性:选配一些成品、半成品、废旧物品。能一物能多用,具有可替代性和可发展性,能够适应幼儿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4.4层次性:教师在选择、投放的操作材料不是一层不变的,应跟随幼儿活动的开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不断地充实和更换材料,使材料不断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对材料的投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根据各年龄班特点投放相适宜的游戏材料。小班一般多投放一些形象逼真、成形的材料。中大班可多投放一些半成品、废旧物品和自然材料,供幼儿发现创造。二是是发挥让材料说话的功能,教师可做一些半成品给幼儿以稍微的提示、启发,引起幼儿兴趣并进行游戏。
三、活动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1.保证活动区活动的时间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除了生活活动、集中教育活动的时间以外,皆为活动区活动。保证上午、下午各都有活动时间,专项活动室活动时间每班每周至少一次。
2.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活动区活动开展前,教师是创设者和设计者,在活动开展中,教师观察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活动开展后,教师是倾听者、评价者和支持者。
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首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怎样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其次观察了解在先,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小班突出直观性、趣味性,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交往意识,教师就要运用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在抛给孩子们的指导语要趋于理性,使幼儿从中能悟出一定的道理。
3.注重活动后的分享交流过程
分享交流环节对幼儿来说就是回忆环节,通过回忆他们做过的事给幼儿提供了分享和学习别人经验的机会。幼儿通过谈论他们如何操作、展示用过的材料、分享已经完成或尚未完成的作品中,从中得到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从而使幼儿以更高的兴趣与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活动中。
分享交流环节对教师来说就是评价环节,要避免例行公事地进行评价,不过分地强调活动的规则,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索发现,及时抓住闪光点,有目的地进行讲评,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2]
4.注重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活动区是幼儿自主的参加游戏活动的场所,但并不意味着放任。教师要巧妙利用标识的指导作用帮助幼儿建立起他们认同的、愿意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要注重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和维护区域活动各项规则的意识。区域活动中的取放材料、维护环境、安全操作等规则应当是所有幼儿认可和理解的规则。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赞赏幼儿遵守规则的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有序的环境。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创设适宜的环境,合理投放游戏材料,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活动的环境和游戏的机会。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更要做到观察有目的、判断有依据、分享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即幼儿的“真游戏”,又能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促进幼儿自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一、幼儿英语教学的基点——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人也好,孩子也罢,只有当其由衷地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才能乐此不疲,才能乐在其中。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是幼儿学习第二种语言的关键,也是幼儿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刚进入幼儿园,我接触最多的是托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在这群小家伙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兴趣的魔力,每每外教出现,孩子们总会迫不及待地围拢过去,或情不自禁地大声打招呼“Hello!”“How are you?”,或热情洋溢地表演新学的英语歌曲,因为在孩子们眼中,外教就是个神奇的魔术师,能说长长的英文句子,能唱美美的英文歌曲,能和他们一起做有趣的英语游戏。正是这种魔力让天生好动、爱表现的孩子们乐于接受新奇的第二语言;正是这种新颖、变化的教学方法,游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地学习、表现英语;正是孩子们浓浓的兴趣点让他们愉快地接触、欣喜地感受和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情景创设和运用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尝试各种教学方法。通过看外教组织英语教学活动,通过观察托小班幼儿在不同教学形式中的表现,我觉得情景创设和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最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直观形象的情景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再现,不仅契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更让他们在唱唱跳跳、说说笑笑中习得了经验和本领,提高了听说能力、交往能力,获得了认知、情感、个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1.教学情景创设和运用
常常看到外教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变换生动活泼、有趣动态的活动情景,有时借助图片、玩具,有时借助录像、CD,有时借助教师自身的表情、形体动作。如在动词“stop”和“go”的教学过程中,外教首先利用动画课件让幼儿初步体验,而后通过自己与音乐的配合动态表现“stop”和“go”两个单词含义的截然不同,在幼儿有所领会之后外教请他们自己跟随音乐表现体验,在跳跳、停停中理解学习“stop”和“go”。看似简单的活动情景设计却符合托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更提高了幼儿理解和学习英语的有效性。
2.生活情景创设和运用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体验中,在对外教英语教学活动的观察中,我发现不少孩子会跟着教师、家长念长长的英语句子,甚至简单对话,而且表达流畅、发音标准,但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并不理解句子和对话的真正意思,他们只是机械模仿、复制传递语言。针对这种现象,外教总会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景,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特定语句的含义。如在学习对话“—How are you?—I’m fine.”过程中,外教反复创设按门铃,拜访朋友的情景,反复在此过程中使用“—How are you?—I’m fine.”这个小对话,鲜活的生活情景的创设和运用让孩子对“—How are you?—I’m fine.”的含义有所领悟,对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此对话也有所明了。
3.游戏情景创设和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好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最感兴趣的。英语游戏不仅能激起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能密切师幼之间的关系。每次外教组织孩子们玩“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玩“I say,you do”等游戏时,孩子们总是手舞足蹈,不亦乐乎。将知识融于英语游戏之中,将单词的习得、对话的掌握、歌曲的表演融入英语游戏之中,将幼儿对英语活动无限的兴趣融于英语游戏之中,这就是游戏情景创设和运用的神奇之处。
三、幼儿英语教学的法宝——肢体语言
在幼儿园工作一年多,观察不同风格的外教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思忖自己组织活动的经验,我突然发现幼儿英语教学的一个法宝——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姿态等,肢体语言无声,但通过其与有声语言的结合,便能在英语活动中发挥妙不可言的效果,当然这只是我在托小班幼儿英语学习过程中发现的。
1.肢体语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学前幼儿的兴趣、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托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更是短暂。前文提到幼儿的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基点,因此,教师如何通过动态的语言、变换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显得尤为关键。记得外教T老师在教授幼儿“sad”“happy”“angry”三个单词时,可爱的T老师综合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change face”的表演导入活动,他夸张的脸部表情,富有灵气的眼神,逗得幼儿哈哈大笑,这自然无声的肢体语言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更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
英文学习过程中纯英文教学无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但在初始阶段学习对象可能很难适应教师“洋话连篇”的教学方式,对于托小班幼儿而言,纯英文教学伊始更让他们无所适从。此时肢体语言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相互补充,让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记得托班幼儿学习tongue twister“Stand up”时,开始外教只是自己诵念,孩子们只是笑,因为tongue twister中每一句句末都有一个爆破音,夸张的发音让孩子们觉得很特别,但两遍示范后孩子们的兴奋点开始一点点磨平,注意力也不由自主得发生转移。tongue twister虽然富有节奏,爆破音虽然有趣,但孩子们并不理解其每一句的真正含义。当第三次外教诵念tongue twister “Stand up”时,他借助了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表现“stand up”“sit down”“hands up”“hands down”,整个过程中幼儿不仅领会tongue twister “Stand up”中每一句的意思,更在边听边自己做动作的过程中强化了知识。同样纯英文教学中的单词教学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词意,如单词“gorilla”的学习,外教通过请幼儿表演大猩猩捶胸,大猩猩特别的脸部表情,自然引出“gorilla”的发音,用肢体语言为幼儿建立了直观、深刻的印象。
3.肢体语言给予幼儿肯定、表扬
幼儿虽然年龄小,却也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感受能力的个体,即使是托小班的孩子也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在英语活动中,外教经常会使用一些特别的鼓励方式:如和孩子一起游戏后的“give me five”(与幼儿击掌),在孩子熟练、正确用英语念出字母“A-Z”“1-35”后教师给予的一个大大的拥抱;再如当孩子成功完成演示任务后教师用握手的方式表示赞赏、祝贺……这些富有西方特色的肢体语言流露着外教对孩子的肯定和赞赏,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这种特别的鼓励方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尊重;引导;观察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119―01
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快乐,同时也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那么,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应该如何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呢?
一、 要尊重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
幼儿喜欢模仿,拟人化心理特征明显,因此,教师可以用拟人化的游戏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许多幼儿不愿吃蔬菜,有挑食的现象,教师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看视频、做游戏等活动,或让幼儿在与小兔的共同游戏中观察小兔是怎样津津有味地吃萝卜的,然后再请幼儿模仿小兔吃萝卜等,让幼儿不再挑食,这样的活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 要重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游戏的价值并不是体现在“玩”的过程中,在准备游戏时,游戏已经开始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了。例如,在“玩小熊过桥”前,教师就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没有桥小熊会怎么办?”这时幼儿会说出许多办法,如画桥、折桥、捏桥等。于是幼儿就开始自己动手准备材料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和幼儿一起给小熊搭“小桥”,并鼓励幼儿尝试自己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动脑和动手的乐趣。幼儿参与游戏的准备,可以让游戏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更直接地体现幼儿的意愿,更强烈地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三、要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幼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因而好问、好探究,这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这种心理,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幼儿设置各种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权利,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造游戏条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教师还要与家长交流探究,帮助幼儿开拓思路,更好地感知、创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游戏中主动积极,快乐、无拘无束地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属于他们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如,当为幼儿提供了拼插玩具时,他们就能搭出幼儿园、立交桥、商店、游乐园;当为幼儿准备好橡皮泥时,他们就能捏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当为幼儿准备剪刀、浆糊时,他们就能拼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等。
四、要学会做一个旁观者
在游戏中,教师要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有一次,幼儿都在教室里自主游戏。苗苗和贝贝在玩具之间来回快速走动,嘴里还念叨:“宝宝快走,爸爸妈妈带你去游乐园玩。”两个人把“宝宝”带到了玩具城,走到小桥上贝贝说:“小心地上滑。”还真像个小爸爸,扶着“宝宝”过了桥。这是幼儿自发的一个角色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是主体,同时也是主导,他们能自己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会发现角色,会分角色,会进行游戏并将之丰富化、具体化。这都是幼儿对平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而进行的模仿活动。而此时,教师就要学会做一个旁观者,尽量不去打扰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为他们创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
五、要做幼儿游戏的引导者
小班幼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还不会自己去解决,他们需要求助,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幼儿初步学会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小问题,逐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幼儿在玩插片游戏时,忽然豆豆走来对我说:“老师,乐乐抢我的玩具了。”我看着她说:“你想个办法看看怎么办好呢?”她发愁地说:“怎么办呢?”我建议她:你去告诉乐乐:“你抢我的玩具不对,把我的玩具还给我,行吗?”她想了想,点点头说:“行。”只见她走到乐乐面前,对乐乐说了我教她的话,乐乐毫不犹豫地把玩具还给了她,她高兴地接过来玩了。
六、要以童心观察幼儿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应根据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组织好班级活动,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真挚博大的师爱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科学健全的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主任工作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的纽带和载体。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他们要交友,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他们是来“过日子”的。既然是来“过日子”的,校园生活、班级生活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否则,除了书本就是试卷,会让他们的青春生活显得无比苍白与荒凉。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如何组织好班级活动呢?
一、做活动的有心人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活动的领导者、总策划师。所以,班主任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做活动的有心人。
1.爱心,让每个学生都参加活动。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在班级活动中,学生能够广泛地接触自然、社会、科学技术与文艺体育。班级活动空间广阔,人际交往增多,从中他们可以体察生活,拓展文化视野,真善美高尚情操,提高各种能力,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留心,让活动无处不在。班主任平时要留心观察,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他们的特点,接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田。首先,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他们必然会接近你、亲近你。其次,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对待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做到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第三,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子女和家庭困难的同学,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要和他们进行密切的思想交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样,学生就会把你当作良师益友,班主任的威信就会树立起来。
3.用心,捕捉活动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及时总结渗透在活动中的教育意义。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的孩子会失去自我控制,破罐子破摔,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尊心、自信心,失去了追求进步的力量源泉。因此,作为教师,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伤害或者诋毁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要用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做活动的参与人
班主任不光是活动策划者、组织者,还应该是活动的参与者。每次活动,不要把自己置于活动之外。在班级组织开展活动中,班主任应该作为班级的一个成员积极、坦诚地参与到活动中,以自己真正的情感投入、融入到活动中,班主任要伸出你情感的双手去接纳同学们的情感之手。在活动中还要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做出决定,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该把自己当作活动的参与者,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孩子。在一些竞赛类活动中,有了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会更加激发学生们的活动热情和积极拼搏的勇气;在一些献爱心活动和捐赠活动中,老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会消除同学们的自私心理,激活他们的爱心。让我们在新课程的宽松环境下扮演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等角色,让班级活动的过程变成师生间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三、做好活动的牵线人
前不久,我校数学组的王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如何才能让游戏公平,她在课堂上主要采用了学生分组活动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猜想怎样才能使这个摸球游戏更加公平。学生想了很多,有的说摸的次数一样游戏就公平,有的说球的数量一样游戏才能公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王老师就让学生带着这些猜想分组摸球。她先让学生自己选择小组成员,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找伙伴。因为学生都是孩子,各自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孩子想跟人家一组,但是人家却不想和他一组,教室里吵吵嚷嚷十分混乱。好不容易小组分好了,但临时组合成的小组,王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进行组内分工,也没有设小组长,这严重影响了下面小组活动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接下来王老师布置的摸球任务也不明确,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游戏规则。课堂上,有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乱抢球,摸着球玩,还有的学生却安静地坐在那里既没有参与,又没有观察,更没有思考。而王老师则是在旁观:从前走到后,从后走到前。她没有参与小组的活动,也没有深入到小组中去指导,更没有适时地维持秩序,教室里显得很“热闹”。在活动之后,王老师只请两个小组简单地汇报了刚才摸球的结果,便忙着揭示规律,而其他小组准备发言的同学只好坐下来听讲,失去了发言的机会。王老师就从这两个小组的汇报中得到了结论,揭示了规律,完成了课堂任务。
二、反思
就数学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之中,分组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为大多数老师广泛采用。在这节课中,王老师的分组教学应该说是有得有失:首先王老师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猜想怎样才能使这个摸球游戏更加公平。再让学生带着这种猜想,分组摸球,从而在游戏中体会数量一样游戏才公平。这种教学思路是很好的。但是由于王老师在具体操作时分组不够合理、小组分工不恰当、活动目的不明确、活动组织不严密、教学反馈不充分等原因,课堂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分组的效果打了折扣。因此我认为分组活动,是探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法,但不能盲目分组,在分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避免分组活动流于形式。
(一)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要求教师在分组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最后的活动效果。分组可以课前分,也可以课上分;可以由老师分,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分。课堂上由学生自己分组的方式,如果没有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训练,可能是不合适的。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组织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分组的过程和结果都会不当。王老师这堂课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式,从效果看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有很长的时间注意力不在学习内容上,而是在考虑和谁合作,更没有考虑如何来进行摸球游戏。另外,有的学习不好的同学找不到合作的伙伴,这样不仅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我认为王老师这节课如果采用课前分组的方式效果可能更好。在课前老师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将4―6个同学分成一组,然后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位置可以设置为前后,也可以设置为圆形围坐,等等。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达到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的目的,而且能使课堂秩序井然。
(二)适当分工
分组后还应注意要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适当的分工。分组时,我们应把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具备不同能力的同学组织在一起,我们在活动中还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分工,选出小组长。在“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这节课中,王老师没有进行组内的分工,结果各组的活动无序,活动效果也打了折扣。我认为首先应该选一个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让他负责小组中的组织工作,使整个活动在小组长的监督下有效地进行,其他同学可由小组长进行分工,一个同学拿布袋,一个负责摸,一个负责报数,一个负责记录,有多余时间工作还可以轮流操作。这样能使每个同学都有事干,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而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那里观看。
(三)目标分解
分组活动要有一个总目标,即活动要达到一个怎样的预期效果,要寻找一个怎样的规律。许多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理解并完成,因此老师要将目标进行分解以形成具体的活动任务,围绕这些具体任务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规则。要让活动是一个有步骤且每一步骤都有具体任务的活动,增强活动的可操作性。在这节课中,活动前,王老师只用了一句过渡的语言:“到底怎样做才能让游戏更加公平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老师给准备好的布袋,进行摸一摸。”然后学生就进行活动了。这样做学生的活动目的不明确,活动的步骤也没有,学生的活动就很盲目。我认为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数量相等游戏才公平,刚开始时,老师应让学生观察布袋中球的数量,思考活动中的步骤和规则,然后再摸球,记录,讨论,分析出最后的结果。
(四)分别指导
学生是主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等于不管不问,在活动中放任自流,老师要深入各组根据情况分别进行必要的指导。在这节课中,王老师虽然在学生活动时前后来回走动但没有深入各组,没有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偏差,没有指导,因此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活动的真实情况。比如我发现有两个小组在活动中,一个同学摸完球还没有放回,另一个同学已经在摸球了。活动有了这样错误而得不到指导,让他们总结出“数量相等游戏才公平”的规律就不可能了。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分组活动时,老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