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章与人品

文章与人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章与人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章与人品

文章与人品范文第1篇

二四班 高楠楠

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事业,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命运,没有高尚的人格就不可能实现美好的青想......人格是一种魅力,人格是一门学问,人格是一种保障,是成功的保障!

高尚的人格是他人有难时的挺身而出。2012年7月16日,美国芝加哥市一名13岁的男孩罗尼·蒙松正在与同学在市区的一个公园散步,没想到却意外卷入连个武装团伙的枪战中。面对暴徒扫射,罗尼并未退缩,而是选择挡在同学丹尼斯前面,手臂、胸部、臀部、手掌等部位遭袭击,共中了6抢。枪战发生后,罗尼浑身是血。丹尼斯赶紧拨打电话报警,还叫了救护车,幸运的是,子弹打中的地方都不是致命伤,医生已经帮助罗尼取出了所有的弹片。罗尼,一个13岁的少年用自己的挺身而出诠释了高尚的人格。

高尚的人格就是恪守诺言。“股神”巴菲特是美国运通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有一次他与运通公司总裁格鲁布约好第二天下午前往纽约商谈公司事务。可由于机场临时改变了航班计划,导致巴菲特提前一个小时抵达纽约。当巴菲特进入运通公司总部的办公大楼时,据约定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此时正是上班时间,他没有直接去见格鲁布而是在大堂找了个位置,打算等约定时间到了再通知格鲁布。几十分钟后,总裁秘书路过大厅认出了巴菲特,于是急忙给格鲁布打电话。格鲁布急匆匆下楼迎接,见到巴菲特疑惑不解的问:“你早就到了为何不告诉我?”巴菲特解释说:“我怕早见面会影响你的工作计划,约定好了时间就应该照约定的时间来。”格鲁布深受感动。巴菲特就是凭借自己的恪守诺言,高尚的人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合作方。

高尚的人格就是无悔的支教路。今年26岁的李亮是家中的独生子,生活比较富裕,但他认为在父母呵护下的人生缺少激情,缺少风雨。他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后来她走上支教道路他负责教一至五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同时,他还负责学校14个孤儿的一日三餐,成了这14个孤儿的“爸爸”。开始时,这14个孩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做。既无礼貌又不懂谦让全身脏兮兮的......在李亮的精心教导下孩子们不仅有了礼貌,而且变得乐于助人,成绩也迅速提高。李亮说:“我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没有白费。”李亮选择无悔的支教路,诠释着高尚的人格。

文章与人品范文第2篇

生活智慧的城市景象

很奇怪不是,现代人一提及生活智慧,往往是指那些归隐自然的“居士”。

那些饱览浊世鄙陋的文人雅士,看破红尘,收束杂念而遁入山林。东篱把酒,荷锄而归,荒径的草木掩映下,一位衣带飘飘的自得之人,构成了“田园之乐”的景象,仿佛成了“生活智慧”的代名词。至于城市,好像只剩下充满铜臭味的贪婪与疲惫,智慧之景象无处可觅。

人们常误认为那种享受天然的生活智慧只能在野外寻得,将其与遁入林泉直接等同。于是,有人放弃高薪隐入南山,有人将书店开到偏僻乡村并名曰“碧山计划”,无一不想借青山绿水的景象将自己的生活智慧示众。城市的车水马龙中,真的没有其所求吗?与其说城市忙,不如说人心空。“一个人看了一夜雨,谁也没告诉,是孤独;只告诉了一个人,是爱;发了个微博‘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矫情,也是我们的时代……”我们耽溺于一呼百应的互动,享受他人的关注和点赞,实际是为了掩饰内心空虚,掩饰梁文道所说的“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此乃假借微博求取呼应与共鸣。若问为何往郊野跑?一种是借助外力,用山的厚重、水的澄澈唤起心底的本真,觅取对生命的最初体悟;另一种则是找个没有无线网的地方,强行节欲。

想想,窗外淅沥下着雨,朦胧了霓红灯的色彩,一个人,在窗边听雨。多么诗意美好的景象啊!可那人心里却想着:把这个人拍下来,发到朋友圈里可获多少个赞?呜呼,在城市里找不到生活的本色,迸不出智慧的火星,怪谁?

至此,不由然想起龙应台,她在台北的“紫藤庐”与友人品茗谈心,看身边“紫藤花闲闲地开”。台北有58家星巴克,可龙应*独青睐这间茶馆,与其说是她明白“紫藤庐清楚这个城市的身世”,不如说她明白如何在城市中寻觅激发生活智慧的景象。一人一茶,清香缭绕,此情此景,惟有真正悟得生活的人才能享受。

不是所有的景象都能激发人们的生活智慧,如林清玄所言:“心境好时,处处开莲花。”究其根源,乃是善于假物,随心吐纳,以填补内心之空缺。那么,读书吧!和古人交流,与学者辩驳,同春花冬雪同呼吸,偕夏蝉秋月共忘机。内心充实的人,无需过度的信息来弥补孤独,积淀的智慧擦亮了他的双眸。如此而来,弘一法师所讲的“华枝满天,天心月圆”之境,就不仅能在城市中觅得,更能与芸芸众生的生活愿景相融合。

下次再将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归咎于城市时,请反观一下自己吧。因为,对于真正领悟生活智慧的人,人流如潮、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象,也可以带来春江潮水、明月清风。

文之常识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言自心,文成人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者的性格特质乃至人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溶解在个人作品之中,性格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固然“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文品与文章有背离的可能,然也有边角可见其为人。

内在人品、精神形象与外化表现息息相关,即便达不到完全一致,也终有相应透射。美国史学界在研究二战时流行过一句话:一个性格温驯善良的男人,他做梦也不会把刀一个孕妇的肚中。同样,人的人品特质也是如此,倘若纯情温良,怎会行文浮躁局促;倘若个性褊急,又怎能完全定性行文呢?因而文章或多或少都会透露出作者的性格特质与人品,即“文如其人”。

人清,文明,此之谓“言为心声”。

内在人品特质是外化表现的操纵者,常有人说我心思细腻,因而行文结构缜密,文字灵动,大抵也出于此。

生命的经历塑造了性格与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之时参军的毕淑敏稚嫩而湿润,在悬崖峭壁上俯瞰时积蓄了对生命的珍重;在恶劣高原上庆生时体悟了青春的沉甸。“动辄行者无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医心,给予了她有条不紊的规章,历练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笔常常令人震颤,这般凝结于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质与人品的外化啊!

“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纹,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这是她对生命的坚定与执着;“气质是女人的化妆品”,这是她对个人修养的提炼升华。诸如此类的的撼人心灵之言比比皆是,正所谓“文如其人”,每一句哲言都以其情蕴哲思的细密针脚缝缀成其人品与性格特质。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为“以文辅仁”。

文字以一种无形力量使人与之发生共鸣,即便个人品行与行文有轻微错位,人也会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向往追求的特质,从而完满自身,更使人与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国平曾言:“阅读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人都无法剥夺。”如此看来,文字所迸发的力量着实能深刻影响人,那么个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尝不会与人缓慢靠近呢?

文章与人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清真;书品;洁净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51-01

清者,不袭陈腐,不落俗套,风格独具而生意迥出;真者,文质相谐,骨肉相称,理法皆备而妙造自然也。“清真”二字最早见于唐李白的诗句“圣代复远古,垂衣贵清真。”就诗歌创作而言,指自然质朴纯洁,摈弃雕琢。而李白评论王羲之的书法也用到了“清真”二字:“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书之清气,源于气质,本乎人品,成于笔法,而流露在字里行间。

在元代赵孟頫提出了清真论,认为清真是人格心灵的体现。人品是伦理道德的问题,书品则是艺术水平的问题。但是,中国的艺术批评历来倾向于将艺术家个人的品格奉为批评的首要原则。而赵孟頫的人品与书品俱遭受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赵孟頫以宋宗室这样显赫的身份去侍奉元朝主子,民众是难以接受的。而赵孟頫虽身在高位,但一生始终有归隐之心。在元人统治下,赵推重古法,不能不说有恢复传统的一些民族意识,他着意追溯晋人,取晋人之法,也不能不说其有一些寻求超脱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之意。“欲使清风传万古,须如明月印千江。”赵孟頫将“二王”的书法比作清风、明月,对其书法艺术以及风神萧散之精神面貌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在赵孟頫眼中,王羲之的书法平和简静,遒丽天成,实可以“清真”二字当之。他的《论书》诗写道:“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并将“闲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作为其最大的乐趣。

但是品德低下的人果真书品低劣吗?并非如此。比如蔡京和秦桧都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可算是妇孺皆知的顶级人物。但是就书法而论,却也是卓而不群的。陶宗仪《书史会要》称蔡京:“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风发,光彩射人;严谨宽博,豪纵之气。”近代书家邓散木评秦桧的书法:“虽没有虞的温润,颜的雄健,但笔笔圆浑,气势开张,转折处时时有晋人法度,论天资,功力,都在二蔡之上。”事实上,以“人品看字品”,如同“从字品看人品”一样,都是靠不住的。

“清真”是书法作品带给观者的一种感受。将观者领进洁净清明,雅逸秀美的灵境。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无疑是一件“清真”之作。东晋时书法追求平和自然,含蓄蕴藉的审美情趣。尚骨之风使书法作品呈现出潇洒俊逸的风格。而兰亭修禊,使王羲之触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当时书写者的心情极度放松,主要心思是放在推敲文辞、遣词运句上,在这种心态下,融合了他多年的书法修为,终成这一旷世杰作。《兰亭序》在用笔上多为中锋,起笔虽露锋却又不失温润,线条细却又不失挺拔,逆入藏锋无“墨猪”现象,顺入露锋无虚尖,落笔时势欲疾而点欲轻,收笔时锋欲敛而势欲藏,笔笔贯之以精神,韵致极其清婉,笔式如行云流水。字形虽瘦而实腴,空灵而不失沉着。而章法上看似散却通篇气脉贯注,看似杂却整幅精神团聚,虽大小错落,穿插争让,却首尾相应,行文一开始的严谨工整,而后越写越放,随意所适却又浑然天成,变转悉异的20个“之”字更有如天铸。《兰亭序》遒媚劲健的笔墨、疏朗雅静的字态,平和畅达的气息,无不使人赏心悦目。无论是临流赋诗、聚会畅谈之景,还是“情随事迁”、“修短随化”之情,在王羲之的笔下都独具韵味。而这种“韵”味使作品拥有了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情趣。

“书法艺术比较明晰地体现出的只能是书家的个性气质和审美理想。”(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虽与人品无关,但“清真”却是在书家个性气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于一定创作情境与心境相结合的自然之作,可称“神品”。

参考文献:

[1]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洗玉清.元赵松雪之书画·各家批评[G].赵孟頫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63-72,15-16.

[3]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摘 要:从古至今,喜将人品与书品相提并论。元代赵孟頫提出了“清真论”,认为清真是人格心灵的体现。赵孟頫发现了书法的“清真”是和晋人心灵的“清真”相联系的。赵孟頫一心向往晋人法书境界,追求心灵上的清真。但是书品与人品无关,“清真”是在书家个性气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于一定创作情境与心境相结合的自然之作。

关键词:清真;书品;洁净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51-01

清者,不袭陈腐,不落俗套,风格独具而生意迥出;真者,文质相谐,骨肉相称,理法皆备而妙造自然也。“清真”二字最早见于唐李白的诗句“圣代复远古,垂衣贵清真。”就诗歌创作而言,指自然质朴纯洁,摈弃雕琢。而李白评论王羲之的书法也用到了“清真”二字:“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书之清气,源于气质,本乎人品,成于笔法,而流露在字里行间。

在元代赵孟頫提出了清真论,认为清真是人格心灵的体现。人品是伦理道德的问题,书品则是艺术水平的问题。但是,中国的艺术批评历来倾向于将艺术家个人的品格奉为批评的首要原则。而赵孟頫的人品与书品俱遭受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赵孟頫以宋宗室这样显赫的身份去侍奉元朝主子,民众是难以接受的。而赵孟頫虽身在高位,但一生始终有归隐之心。在元人统治下,赵推重古法,不能不说有恢复传统的一些民族意识,他着意追溯晋人,取晋人之法,也不能不说其有一些寻求超脱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之意。“欲使清风传万古,须如明月印千江。”赵孟頫将“二王”的书法比作清风、明月,对其书法艺术以及风神萧散之精神面貌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在赵孟頫眼中,王羲之的书法平和简静,遒丽天成,实可以“清真”二字当之。他的《论书》诗写道:“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并将“闲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作为其最大的乐趣。

但是品德低下的人果真书品低劣吗?并非如此。比如蔡京和秦桧都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可算是妇孺皆知的顶级人物。但是就书法而论,却也是卓而不群的。陶宗仪《书史会要》称蔡京:“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风发,光彩射人;严谨宽博,豪纵之气。”近代书家邓散木评秦桧的书法:“虽没有虞的温润,颜的雄健,但笔笔圆浑,气势开张,转折处时时有晋人法度,论天资,功力,都在二蔡之上。”事实上,以“人品看字品”,如同“从字品看人品”一样,都是靠不住的。

“清真”是书法作品带给观者的一种感受。将观者领进洁净清明,雅逸秀美的灵境。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无疑是一件“清真”之作。东晋时书法追求平和自然,含蓄蕴藉的审美情趣。尚骨之风使书法作品呈现出潇洒俊逸的风格。而兰亭修禊,使王羲之触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当时书写者的心情极度放松,主要心思是放在推敲文辞、遣词运句上,在这种心态下,融合了他多年的书法修为,终成这一旷世杰作。《兰亭序》在用笔上多为中锋,起笔虽露锋却又不失温润,线条细却又不失挺拔,逆入藏锋无“墨猪”现象,顺入露锋无虚尖,落笔时势欲疾而点欲轻,收笔时锋欲敛而势欲藏,笔笔贯之以精神,韵致极其清婉,笔式如行云流水。字形虽瘦而实腴,空灵而不失沉着。而章法上看似散却通篇气脉贯注,看似杂却整幅精神团聚,虽大小错落,穿插争让,却首尾相应,行文一开始的严谨工整,而后越写越放,随意所适却又浑然天成,变转悉异的20个“之”字更有如天铸。《兰亭序》遒媚劲健的笔墨、疏朗雅静的字态,平和畅达的气息,无不使人赏心悦目。无论是临流赋诗、聚会畅谈之景,还是“情随事迁”、“修短随化”之情,在王羲之的笔下都独具韵味。而这种“韵”味使作品拥有了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情趣。

“书法艺术比较明晰地体现出的只能是书家的个性气质和审美理想。”(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虽与人品无关,但“清真”却是在书家个性气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于一定创作情境与心境相结合的自然之作,可称“神品”。

参考文献:

[1]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洗玉清.元赵松雪之书画·各家批评[G].赵孟頫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63-72,15-16.

文章与人品范文第4篇

2、具有清瘦素洁的审美品味、闲静淡雅的气质神韵、深婉细腻的情感和卓然超群的人格;

3、清丽其词、端庄其品、亦花亦人、花与人浑然一体的女性词人的自我形象;

4、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李清照长相英俊。女儿应该长得像父亲,因为遗传学上都这么说,子女智商继承母亲,相貌继承父亲。李清照运气好,她的父母,都是才貌双全,无论继承哪一方,都是个美女;

文章与人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精神;修养;创新

一、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支柱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元素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更是不胜枚举,随着创意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民族化元素成为文化创新的捷径与代表符号,其中中国画渗透千年的文明而历久弥新,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也需要不断创新,在原本文化传统基础上,加入新元素,加入画家思维和感受,回到现代生活,使它既不失民族风格,又必需适应和满足21世纪的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而这就需要对中国画所代表的文化有深层次的理解,在概念的创新上找到源头和方向我们文化目前所面临的处境也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确是多元并存的格局,各个国家都在这种全球一体化中凸显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把文化植入中国画中,让中国画完美体现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有一条未形成理论文字的精神文脉,蕴含于大量存在的远古艺术,民间艺术等作品中,如果我们不能全面理清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就不可能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去创作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画。就人文精神而言,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情于理,心与物,超越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因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教育人们具有“悲悯之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又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崇尚“和谐”,“中庸”之道。人格意识成为中国的审美原则,提倡艺术家从生活审美体验上升到生命体验,感悟宇宙大道,以高尚的人品,精深的学养,超逐的才情,杰出的技巧去进行艺术创作。

二、人品修养对中国画的影响

西方的绘画学习重科学训练,尚自然物理属性,强调直观视觉效应,中国绘画则重意随笔运,尚内心世界的挖掘,重文化内涵与自身主体修养,自身修养和品德会直接体现在绘画作品中,由画品进一步涉及到人品问题,画家作画之前要注重自身人品,清代《东庄画论》云:“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为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可见一个画家必须具有高尚的人品,才能有极高的画品,人品即画品。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軒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操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清代松年《颐园论画》云:“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从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我国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曾说过:“画家要注重品格,作品要体现出优雅,品格实际上是画家亲近生活,体验,感受,感悟生活的精神所得的外在表现;也是人品气质,道德修养。精神世界的综合体现,同时可以理解为是心境,是状态,其实人品的高下与笔墨方法和熟练程度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但与笔墨风格、笔墨质量、笔墨品格笔、墨气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也就决定了完美的人格追求是带来高品位,高格调笔墨质量的前提。这种笔墨品格与人品相一致的追求和强调,正是中国艺术传统的本质特点之一。所以,在绘画中应追求平和恬静,悠远绵长,随意成象,随形达意,顺其自然,甚至是超然物外的情趣。

三、创新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美学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传统的自我延续,但是如果过分依赖这种文化惯性,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评判价值,必将失去对文化创造性的追求,我们需要新的思维,需要多种艺术角度审视中国画的发现,摒弃雷同,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中国画的视觉面貌各异,百花争放,艺术强调个性,每位作者都可以以自己的感觉和知识为基础,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判断理解,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作品。真正的艺术创新难度是很大的,尤其是我们的传统山水画已有了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经过一代代画家的不断创造提高,艺术上已达到了非常精深的高度,而且也已形成人们十分熟悉的艺术形式,要改变它,为它添砖加瓦,创造新的因素,实在是非常的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画就可以永远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凝固不化,不断创新与创造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没有新的创造,没有吐故纳新,就等于没有生命力,我们的山水画就没有变化,也就永远不能向前发。李可染先生曾说:“新的创造是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规律,通过思维实践发展,而产生新的艺术境界和表现形式,离开了大自然和传统就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既然一切艺术都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人生的体验,那么创新唯一的道路就只有重新回到大自然,回到艺术创作的源头去寻找突破口,在前人忽视淡化,或没有探索到位的课题上作文章,走前人没有过的路,通过创新解决美术是遗留的历史难题,为美术史增添新篇章。

文化思想和修养对古今画家的艺术观,审美理念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画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思想,并由此催生了具有独特意味和审美理想的山水画境,提升了中国画的审美格调和思想价值,对整个中国画审美思想的确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都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既创造了其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同时也创建了宗教,哲学,艺术等教育世界,我们总称其为人类文化,要了解或撰写一部人类文化史,必须对人类从起源到如今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和作为精神文化现像物的物质财富进行分析和总结。也可以说,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创造史,就是人类的文化创造史。人类就是在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追求和创造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大千传》邵菁菁.刘静.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1

[2]《中国艺术精神》.徐福官.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