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危机论文

公共危机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危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危机论文

公共危机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管理起步较晚,随着改革的深入愈来愈面临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政府危机公关的认知误区

政府公关关系的主体是政府,目前各级政府尚未充分认识到政府危机公关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不够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及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缺乏回应性;二是政府缺乏公共服务的热情以及动员公众参与的意识;三是政府缺乏对于大众媒体的合理引导,抱有排斥畏惧心理,过于谨小慎微,单纯依靠政府单方收集信息。

2.公关客体的复杂化

社会公众是政府公关的客体,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公众的利益诉求多样化,政府面对的社会公众是以一定利益关系为基础的利益集团,这些团体的利益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别性。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步发展,公众参政议政积极性的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活动更为敏感,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进一步加强。

3.现代传媒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冲击

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先进移动终端塑造了一个人人皆媒体的传播环境,社会公众信息获取传播能力大大增强。新的传播媒介使得传统的政府公关手段效用逐渐减轻,传统上政府在信息上的不对称优势也进一步丧失。

4.危机公关体制机制的缺失

由于我国政府公关主体意识的缺位,各级政府鲜有将公关活动定位于持续深入构筑与社会公众平等和谐关系的一个过程。因此无论部门机构的设置还是制度设计上都没有就政府公关做出专门的安排。具有公关性质的机构分散于政府的宣传、调研、民政、等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沟通机制。

二、公共危机下政府公共关系的重塑

1.转变管理理念培养

政府公务人员的危机公关意识与能力第一,政府工作人员应树立全员公关思想,把政府公关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管理哲学应用于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政府公共关系的成功有赖于组织各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协同努力。因此,政府公务人员是国家和人民之间关系维系的纽带,代表着政府和国家,其言行举止都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在日常工作中应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公众的理解和认同。第二,政府机关营造组织内部浓厚的公关文化。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内化的最高形态,是政府公关有效进行的内在动力。公关文化作为一种内生机制能够促使政府转变管理理念,更加关注政府的外部形象和声誉,更加注重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从根本上增强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第三,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危机公关能力。现代政府公关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这就特别需要推进相关培训工作,加强典型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演练,增强每个公务人员的危机应对能力。此外应合理安排政府公关人员,根据公关人员的知识、年龄以及性别结构层次进行合理分工,提升整体公关能力。

2.公关客体的培育和组织

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不同群体、阶层的利益也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在一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公民的个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渐增强,我国的公民社会发展迅速,社会阶层结构日趋多样。民间组织在利益表达、权利维护、政治参与、协调互动等方面作用更加明显。有限政府的价值取向使得政府不再是危机治理中的唯一主体,政府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努力扩大公民参与。政府应该认识到民间组织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假如没有一个组织化的参与,可能形成的就是公意、公愤或等,这些很容易造成秩序的混乱。在公民社会发展、参与性日益增强的环境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有利于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带来的危害。政府危机公关主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危机过程中促使利益表达的规范化,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一是充分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如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共同治理公共危机。政府开展危机公关一方面培养群众的政治参与知识和能力,积极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非政府组织作为切入点,通过非政府组织积极介入凝聚和提炼公众的利益诉求进而与政府进行有效的对话加快问题的解决。在危机治理过程中,由于非政府组织独特的自身定位以及专业化的职能,使其能够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实现对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

3.现代政府公关媒介的运用

首先,以新闻发言制度为中心,全面整合传统的政务信息渠道,完善危机信息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请、真实性和时效性。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制度并没有作为一种通畅社情民意的常态化途径而存在,而且常常出现部门间口径不一的现象。文章认为应将新闻发言制度与传统信息渠道有选择的进行整合,同时加强内部协调和管理使其成为政府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反馈、政策咨询、政务公开、问计于民的常规化平台。此外还应健全新闻发言制度的监督职能和权限设置,明确其法律效力和责任以保证信息的权威性有效性,加强政府内部以及大众传媒之间的上下沟通与反馈,特别是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促使各部门通力合作提高效率。其次,提升政府网络公关能力。网络高效的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充分交流与整合,大量网络虚拟社区如微博、微信、博客等为公众构建了新的沟通平台。面对网络社会的冲击,政府应主动出击,积极利用网络与社会公众进行广泛沟通交流,把握信息的主动权,及时准确权威信息遏制流言的滋生和传播,增强政府活动信息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合理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疏导公众情绪理解其利益诉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引领公众参与决策,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新型传媒网络,公众将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参与政府的危机管理,因而政府应以积极的姿态,有效引导公众参与危机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网络普及使得信息的透明度、传播力大大增强,政府积极开展网络公关能够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充分利用网络的先导作用进行疏导和解决。

4.加强政府危机公关的体制

公共危机论文范文第2篇

从专业角度来说,公共危机是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给社会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政府与社会的常态化管理,并没有将公共危机囊括在内,针对此,需要政府与社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通常情况下,公共危机被分为两类,即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件和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冲突和灾难。公共危机有以下几项特点:第一,突发性,在短时间内出其不意地发生;第二,危害性,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社会发展;第三,不确定性,公共危机的发生并不是常态,且处于动态发展过程;第四,紧迫性,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需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如果延迟,将会造成严重损失;第五,双从性的结果,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不仅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还会增加不安定因素。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相应的体制,将有利于完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在我国,普遍将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看作在特定情况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及手段,收集、分析、组织公共危机信息,为危机管理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实行危机信息管理,必须在全过程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处理并利用好取得的信息,以提高危机管理效率与决策的准确性。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为社会公共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经过科学分析的信息。因此,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在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危机信息管理要以信息管理支持危机管理为基本原则,从中可以看出,危机信息管理开始从危机管理与信息管理中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并逐步成为危机管理核心。

2加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措施

目前,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还存在较多不足,如缺乏信息预警机制,政府信息法制建设落后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

2.1完善信息预警机制

当前,我国各级信息机构危机信息监测、信息收集能力与预警能力相对而言较为薄弱。这主要是因为危机信息监测、预警与收集工作制度不完善,信息监测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针对此种情况,需要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强化政府部门服务人民的意识;其次,开发新技术和信息预警方法;最后,提高信息人员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完善信息预警机制,有利于在危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危机信息源头,做好调查与访问工作。

2.2扩大政府信息公开途径

政府是危机信息管理的主体,要加强危机信息管理,应当扩大信息公开途径。首先,在应用传统形式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传统公开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电子邮件等相结合,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其次,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部门要逐步建立新闻发言人与相关部门和地区的责任问责制度。如果新闻发言人在发言时公布不准确的信息,或故意隐瞒真实信息,相关部门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以保障信息公开透明化。最后,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第三部门对政府部门与社会的影响逐步扩大。因此,在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优势。

2.3建立健全国际化信息沟通与合作机制

在社会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国家化形式也发生改变。目前,任何一次大型公共危机都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灾难。在社会关系越来越紧密的过程中,各方依赖性进一步加大。因此,政府部门要以全球化眼光看待公共危机,与国际组织在危机信息管理方面进行扩展合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积极争取国际性与区域性组织在人员、>教育与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沟通,通过协商建立合作机制。

公共危机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拱桥的分类有很多,但是就其作用与意义上来说,我国的拱桥则主要以双曲拱桥和石拱桥为拱桥的主要代表。双曲拱桥是我国近年来始建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新型拱桥。石拱桥是一种原材料简单、造价成本较低、承载力较强且外观造型优美的拱桥,广泛应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二、拱桥存在的危险隐患及维修加固的意义

(一)我国石拱桥存在的危险隐患及危害

第一,拱桥的拱圈开裂。由于石拱桥的主要承重部分是主拱圈,如果拱圈开裂,会直接影响石拱桥的安全。拱桥在承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开裂。还有就是建筑材料选材的自身原因所造成的,如石块的选用的强度不达标,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造成强度不均匀,也容易造成石拱桥在使用过程中开裂。除此之外,如果原设计荷载较低(汽-13、汽-15),再加上近些年来车辆超限超载现象严重,又或者有些石拱桥坡度比较大,建造的不对称,在外力的作用下也容易造成拱桥开裂,从而影响石拱桥的安全。第二,石拱桥的侧墙外倾或开裂。在石拱桥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拱桥上的建筑材料在填料过程中不密实或者外力承受的负荷较大,从而容易导致由于侧墙的压力过大而致使侧墙的开裂。第三,桥面不够平整。第四,石拱桥的基础不均匀移动或沉降。石拱桥的上部结构是由石拱桥的基础部位直接承担的,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当所承受的外部能力超过其负荷时,容易导致石拱桥的基础位移,从而导致构件的开裂。

(二)我国双曲拱桥存在的弊端及危害

双曲拱桥与石拱桥的危害大多相同,但是引起这些危害的原因却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拱桥的拱上填料不足。拱上填料的不足容易导致排水不畅,从而引起桥面的破坏。第二,拱桥横向联系。拱桥横向联系不足容易引起结构的不稳定。第三,墩台的位移而导致的破坏,由于双曲拱桥有着自重较大的特点,因而其水平推力也会相应的增大,当承载力不足就容易出现下沉、断裂。第四,桥面栏杆的破坏。由于双曲拱桥的桥面缺乏稳定的层面,又在车辆的外力作用下,桥面容易破损。当桥面结构不均匀时,积水渗入填料中造成侧墙的破坏甚至塌落。

(三)对拱桥维修加固的意义

拱桥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国的交通状况有着很大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的拱桥年久失修,对安全产生着威胁,因而对拱桥的维修与加固,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改善我省我市的桥梁运行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三、拱桥维修加固的主要施工技术

目前,国内外桥梁加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大原桥结构尺寸或在结构表面粘贴高强材料等,从补强的角度对桥梁进行加固。通过内力调整,减小控制截面的弯矩,改善原桥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桥梁自身的承载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实践已经证明,对现有桥梁进行维修与加固,可恢复和提高旧桥的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满足现代交通运输的需要,同时可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缩短交通管制时间,收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对拱桥维修加固之前,必须对各种方法考察,调研论证,分析,根据具体要求,现实环境等情况综合比较施工技术,选择合理的,经济的施工技术。主要加固的施工技术如下:

(一)拱桥上部结构的加固

第一,顶端推加固法。拱桥在超出自身负载的作用下,对基础桥台产生巨大的垂直力以及水平的推力,并产生台后填土的压缩和沉降,从而导致拱桥拱轴线的变化和拱顶下沉。顶推法加固的原理是:在桥跨一侧或两侧的拱脚处,安装传力结构(钢夹具或刚性横梁),通过千斤顶,施加推力(千斤顶的型号根据桥跨结构自重确定),并将千斤顶两夹具中间的拱肋凿离,在顶推过程中,测量并观察拱肋起拱及桥跨结构变化情况,直到达设计水平距离或拱上桥面出现裂缝,保持千斤顶压力在分离的拱肋间浇筑高标号环氧树脂砼,待砼形成强度,放松千斤顶压力,使桥拱轴线恢复。这种方法优点是使用维修材料较少、经济,缺点是技术难以掌握,需专业施工队。第二,加强横向联系维修加固法。当横向联系损坏或满足不了分布横向荷载的要求时,可采取增加横向剪刀撑及增加、加大横向联系梁的方式解决:增加剪力撑:一般适用于横向联系较差或向刚度较小的桁架拱桥。操作方法:在两拱肋间的拱脚处至五分点处加剪刀撑梁,梁的砼截面尺寸和配筋根据梁肋的大小来决定。剪力撑梁的钢筋需和肋的钢筋焊接,以加强接头的刚度。增加、加大横系梁:根据旧桥跨径的不同及原横向联系的完好程度,可采用增加横向联系,一般可增设3-5道,增加的横向联一般情况下,砼截面大于老横系梁,新增的要包裹拱肋。

(二)主拱圈的加固法

第一,加固墩台及基础。由于墩台或基础问题是拱桥缺陷引起的关键因素,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对外部施加预应力等措施来对墩台和基础进行加固,以达到改善受力的状况、提高拱桥的整体承载力。第二,改变结构体系。利用连续作用的梁来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改善结构的受力情况,以便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第三,加固薄弱构件。对于桥上有严重缺陷的薄弱构件,通常采用新材料来达到增大主梁或主拱圈的截面的目的,用水泥浆来填裂缝或者用黏贴剂附加构件的方法来进行加固。

(三)锚喷混凝土加固方法

锚喷混凝土是借助于一种喷射机械,具有高速和高压的作用,可使混凝土紧密结合,形成整体。通过增加新的混凝土与受力钢筋和原结构紧密结合是喷锚混凝土的加固原理。通过喷锚加固与原结构的紧密结合,不仅阻止了原结构的位移和开裂,同时也充分的发挥到了原结构的作用,可以共同承受外承载,有施工工期短、质量高而且投资成本低的特点。

(四)复合式加固方法

我们在实践中多采用复合加固方案,复合式加固方法就是在对于拱桥的维修中既加固上部又加固下部,对于石拱桥采取主拱圈套拱加固与桥面系维修加固相结合;对于双曲拱桥则多采取加大拱肋截面、增加并加大横向连接修复桥面系,即更换拱上填料、重做桥面或钢筋混凝土桥面。具体施工工艺则是首先是粘贴钢板。然后则是是浇筑三钢砼工。在实际工程中,粘贴钢板又可分为七个步骤。第一,环氧砂浆配制。在配置环氧砂浆时,先将树脂、稀释剂、增韧剂、水泥以及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放置备用。第二步,主拱清面。清理石拱桥有相当难度,主要是因为经受了长期风化,表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为保证粘贴质量,应采用电动合金磨光机对粘贴表面全面打磨,将风化表层去除。第三,钢板除锈。钢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锈蚀,为了确保粘贴效果,在粘贴前用专门配置的电动钢刷全面除锈,直到露出钢材金属光泽,并应及时刷环氧砂浆防护、粘贴。第四,清洗主拱、钢板表面。打磨完主拱表面和钢板后,应立即用丙酮进行清洗,以除去浮尘和杂质。第五,钻孔。先在主拱上放样,然后用电锤钻孔,钻孔位置务必要准确,误差应严格控制在2mm以内,以确保钢板安装要求。最后,粘贴钢板。钢板通常采用工厂加工制作、钻孔,运至现场后,先进行除锈、清洗处理,然后方可粘贴。粘贴时钢板除用螺栓压紧外,同时加支撑和用铁锤用力敲打,直到四周出胶为止,以保证钢板与拱圈、钢板与钢板密贴粘合,确保粘贴质量。浇筑三钢砼时,则需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必须清除主拱圈拱背上面的浮渣和风化层,凿毛、冲洗干净。其次,按一定间距钻孔,灌环氧树脂胶浆,植入锚固钢筋,布设钢筋网.钢筋的直径根据受力需要确定.最小直径应不小于12毫米。三,浇筑砼,砼强度至少为C30。

(五)拱桥加固施工的注意事项

第一是防洪。由于拱桥加固都是在省公路局下达计划后,才开始实施的工程,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北方特殊的气候条件,尽量避开5到9月主汛期安排施工,这个时间正是当地暴雨频繁的时间,因此,防洪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二是拱桥加固时,满堂架的支架地基处理。由于对拱桥加固时,大多采用满堂架施工,而满堂架所要承受的重量包括,施工人员及拱圈混凝土的重量。因此,它的受力要经过计算,并对地基进行预压,以消除永久变形,然后对支架也要预压配重,边浇注混凝土边进行卸载,来消除支架的弹性变形。除此之外,还需注意锚筋的锚固、旧混凝土表面的处理、合龙及初凝期的交通控制等影响因素。

公共危机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原则与方法、维修制度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倡“预防检修制”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

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基本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机械化大生产已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模式。高效、低耗、优质是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体现,是实现高等级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为使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充分发挥效能,对机械进行正确合理的维修保养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管好、用好、维修好工程机械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职责。尤其应在如何抓好机械维修这一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以确保机械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多年来,在机械设备管理上习惯于把维修工作看作简单的技术管理工作,很少研究机械维修的经济管理,使机械维修工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这种管理理念,不能适应公路高速发展对机械化施工企业的管理需要。为此作者就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指导原则、制度等有机的结合,进行分析探讨。

1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机械维修,并非一种简单的零部件更换的重复劳动,而是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机械达到、恢复和保持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耐用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机械上的普遍应用,使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种科技含量的增加,给维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针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特点,在配置上、措施上全面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维修机制。

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在北方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每年仅几个月的施工期,给野外作业环境恶劣的工程机械在点多、面广、线长的情况下增加了作业难度。为有效减少无效的作业台时,减少机械的故障频次,应有针对性的在施工计划安排、人员配备、机械配件的供应保证、检测手段的完善、保养作业时间等方面给维修保养工作及技术保证合理的组织。

由于受季节性影响,在施工淡季,往往会对技术状况下降的施工机械视情进行恢复性维修(我公司习惯称机械冬修,以下简称冬修)。冬修不同于施工现场的抢修保养,它是辅之以厂房设施,工具仪器设备等由具有一定维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员予以完成。这些集中进行修理的工程机械因机型复杂、结构不同难以实现流水作业,往往采取就车修理法。这种修理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技术相对全面,却对维修质量的保证或提高带来不利因素。来自技能的、责任心的、机配件的、工艺装备的诸多影响,客观上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应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形成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严格技术规范,利用先进的修理手段,改进作业方式并不断总结加以完善,以达到实现维修质量目标。这一维修质量的要求与通常所说的质量没有本质区别,但就工程机械而言,使用条件的苛刻,应该说在程度上更为严格。

2机械维修工作原则

维修工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各自的技术劳动,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拿出最佳方案,以最经济的方式予以解决。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应从原则规定和技术(具体)要求两个层面理解。首先,所规定的维修原则必须能保证工程机械通过维修达到使用要求,且可靠性、耐用性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必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消耗达到这一要求。从以上两方面看,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维修工作应达到的目标;第二个方面是讲经济性的问题。制定机械维修原则,不仅要考虑应达到的目标,而且必须考虑其经济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转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束缚,机械维修工作偏重维修技术,忽视经济管理,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机管部门大胆探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先后出台了《机械维修成本考核办法》及《机械统计核算细则》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通过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就如何强化机械管理,加强薄弱环节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收集整理的原始数据为开展企业的经济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机械设备管理,倡导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力求减少机械寿命周期费用的投入,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技术使用,并提高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推行状态监视维修,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人是机械维修的行为主体,因此在机械维修原则中涵盖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因素,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人是第一位的,围绕维修对象——机械,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使维修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维修技能适应现代化机械的维修要求。

3机械维修制度

公共危机论文范文第5篇

1.1施工机械

维修应与维护相结合施工机械维护主要包括调整、紧固、清洁等内容的检查、维修保养、检测等工作。通过定期和日常的点检对机械的性能进行测定,以便掌握机械存在的故障隐患和机械的实际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为维护提供依据。对于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系统或设备,应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政府或行业应制定相应的规定,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审验,对于一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部门应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惩罚。一些经过大修的机械,或者未经使用的新机械,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对其进行维护,另外这些机械在磨合期结束之后也要对其进行维护,使用前进行外部清洁、检查等前期维护,磨合期结束对清洗系、解除最大供油限制等进行维护,并对机械中的所有连接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机械在一些特殊地区,气温低于0℃以后,要对其进行一次换季维护,换季维护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节温器进行检查,更换柴油机等。停用的机械不能不管,也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对其外部每周进行一次情节,并每月发动一次发动机,每隔半月对发动机曲轴进行摇动。已经停用的机械应将弹簧钢板卸载下来,一些履带式机械应停放在水泥地面上。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施工机械状态修理在修理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状态修理中的状态,并不是简单的指机械的实际技术情况,同时还指整个施工工程的实际状况。

1.2施工组织的加强

施工企业应该注意到机械维修的重要性,将维修体制与灵活机动原则相结合,基层施工企业应建立起小型修理工程车,该小型修理工程车应是连检测带修理的。在企业中由专门的工地维修组进行施工机械的维修工作与维护工作,在保证定期与日常点检的前提之下,对现场的机械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并与机械的实际运行状态相结合,制定维修制度,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进行安排与调度,这样机械维修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工程竣工机械需要进行大修的时候,基层的施工企业可以将施工中的机械统一交给上级施工企业的维修厂进行修理。大型施工企业如果施工工地之间的距离不太远,可以组织维修人员与机务部门人员组成机动维修小组,对机械进行定期维修,根据维修与巡检的内容将机械巡检表填写好。在实际工作中于这张机械巡检表相结合,将修理于保养任务安排到各机动维修小组,由机动维修小组将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完成。

2相关建议

2.1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施工机械状况对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将维修工作做好,不仅要强调技术与经验的更新,还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定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强加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考核,避免施工中出现拼设备、拼消耗等行为来提高效率行为的出现。一些新引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应进行操作演示,通过专业培训、标准化与规范化操作使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2.2加强设备维修力度

从目前维护与检修的实际状况来看,要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要根据机械使用状况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级,任命专门人员进行定期专检,一旦使用过程中有问题发现,应该及时在交接班本中进行记录。将检点结果与绩效挂钩,做到早发现早汇报,还可以给予酌情的奖励。机械在进场过程中应将机械性能参数等记录好,并对装置于机械零部件进行检查,保证机械的安全与有效使用。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作为维修的依据,为以后的维护提供参考。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