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称外语

职称外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称外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称外语范文第1篇

地区

具体报名时间

详细信息

吉林

2006年12月5日至20日全省统一报名

详细信息

四川

2006年11月10日至12月30日全省统一报名

详细信息

海南

2006年11月13日至2006年12月8日统一报名

详细信息

山东

网上报名及确认时间:11月15日至12月25日

详细信息

成都

2006年11月10日至12月30日

详细信息

广东

全省网上报名时间为:2006年11月6日至12月8日

详细信息

 

职称英语     职称日语

职称外语范文第2篇

由于调查的选项为多选,所以其结果不具有惟一性。

1/3将定居国外作为留学目的

调查显示,在177个投票人当中,有63人认为“出国留学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能够在国外定居”,显然,吸引这部分人出国留学的绝不仅仅是去接受国外先进的教育,留学不过是能够最终定居国外的一种途径而已,他们的想法可以反推为:如果不能在国外定居又何必去留学呢?

与能够定居国外的理由相辅相成的,是半数左右的人认为“在国外能找到收入很好的工作”,和“国外的研究及工作条件好,能学有所用”,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有上述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放过的。

对于一部分更看重生活质量的人来说,他们认为“国外的生活环境更适合我和家人”,有50人投票赞成这样的取舍。实际上,生活的选择不就是这样吗?不求最好,但求适应。

至少“因为孩子教育等家庭原因暂时留在国外”的是少数,只有18人,与选择其他的人数相同。

半数人回到国内为寻求事业发展

“国内机会多多,有更大的事业发展空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们的共识,张朝阳、吴鹰、杨澜、英达等一批学子成为留学生回国后以不同的模式走向成功的楷模。事实也确实如此,连老外们都越来越看好中国的机会,作为中国的学生怎么能对此忽略呢?85人执此观点,占48.02%。

离土不离根,绵绵亲情的缠绕,无论如何是难以隔断和舍弃的,因此,“不舍国内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与“家庭因素和家里人的要求”便成了很多人选择学成之后回到国内的理由。两项相加,比率为67.79%。

有30人回国的理由是“不适应国外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这在情理当中;还有36人“本来就没打算留在国外”,选择其他的有24人。

举棋不定者各有各的想法

对很多人来说,留学时的初衷与留学后的结果往往不相一致,毕竟在一定时间的跨度下,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一颗红心,多种准备”,在留学生中并不乏见。

职称外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外墙渗漏;原因;预防与处理

【中图分类号】TU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042-01

建筑外墙渗漏原因复杂,可变因素多,要从根本上解决外墙渗漏,保证房屋建筑合理使用年限内不发生渗漏,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和改进。

一、产生外墙渗漏的原因

1、框架、框剪结构与填充墙交接处受温度影响收缩不匀,产生开裂而渗漏;沉降变形或应力变化,在门窗洞口、窗下墙体及一些薄弱部位,产生水平或45°方向裂缝而渗漏;伸缩缝沉降缝未按要求处理,特别是水平缝和竖向缝交接处最易渗水。

2、目前的框架结构工程中填充墙,基本上为非承重的粘土空心砖或小型砌块。粘土空心砖和小型砌块在运输与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缺棱掉角等缺陷;砌块几何尺寸不标准;施工时反手砌筑,外墙平整度差,使外粉刷厚薄不均,造成砂浆空鼓;或由于安装工程中管道暗装的需要对已砌外墙进行凿打,人为地造成外墙砌体破损,也较容易在外墙砌体形成渗水处。

3、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体组砌方法不当,形成通缝;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此外,砂浆的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使砂浆中的水份被砖吸收,从而造成砂浆强度偏低,导致砂浆密实度差,砌体整体刚度下降,产生墙体裂缝而沿砖缝渗漏。

4、外墙抹灰层一次性打底或为保证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产生自坠裂缝;砼墙或梁柱基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 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砌体浮灰清理不干净,没有浇水湿润,造成粉刷层空鼓、裂缝;外墙抹灰时,两步脚手架接搓处处理不当,擀压不实,留下渗漏隐患。

5、饰面砖质量达不到使用要求,存在外形歪斜、翘曲裂缝现象,有的吸水率和干缩变形大,遇到风吹雨打日晒,易开裂。饰面砖铺贴砂浆不饱满等原因造成空鼓,面砖勾缝不密实或勾缝龟裂、勾缝遗漏等都是使雨水从表面渗入,造成积水,从而引起渗漏。外墙易渗水与面砖勾缝和面砖表面不平也有一定关系,凹缝使外墙整体墙面不光滑,雨水流速减缓,滞水时间长、滞水量增多,特别是勾缝下缘处。面砖镶贴时压住门窗框,玻璃胶打得不严实,玻璃胶质量差易老化,失去防水功效。

6、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积水,也容易造成外墙面渗水。门窗安装不当,造成缝隙渗水。突出墙面的腰线、门窗、阳台的滴水线处理不当;外墙饰面分格条用木制分格条,分格条尺寸、形状、制作不当,使分格缝边棱受损,缝内处理不当,造成渗水。

二、外墙渗漏的预防与处理

1、预防与处理雨落管引起外墙渗漏

1) 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时,建议一般房屋工程不要把雨落管设在柱或墙内,若确实需要的,应用镀锌钢管埋设,特别是接头要严密,并需进行灌水试验。

2) 外墙雨落管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雨落管完好和雨落管畅通,损坏应及时修理,以免长时间在外墙面流水而造成渗漏。

2、外墙预留孔密封不良引起渗漏的预防与处理

1) 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外墙操作洞孔的留置。

2) 在清除操作洞孔内的杂物和浇水湿润后,用水泥砂浆及砖块对外墙孔进行认真填塞,确保填塞密实。

3) 严格落实检查制度,在对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查时,要对外墙填塞不规范、不密实的洞孔坚决返工。

3、窗台和铝合金或塑钢窗制安不规范引起渗漏的预防与处理

1) 窗台。工程渗漏是窗台设置不当造成的,针对窗台坡度较小、填充硅胶老化、脱落等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将硅胶沿窗台小圆弧的顺直方向抹压,部分胶透过窗下框与小圆环处预留的缝隙挤满,以确保窗与洞口墙体的连接为弹性连接。

2) 对窗框的渗漏,要把好材料关。尤其是要把好铝型材和氧化膜的厚度关; 把好制作关。下料尺寸的误差要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使得成型后的窗框达到接缝严密、整体方正。做好下框出水口;把好施工关。严格控制窗口预留洞口尺寸,内外打胶到位、密实、顺直。

4、外墙面砖造成渗漏的预防与处理

1) 对进入现场的外墙面砖严格按规范抽样进行复试,复试不合格的面砖不得用到工程上。对面砖进行逐块挑选,将有外观缺陷的面砖(如开裂、缺角等) 剔除掉。

2) 严格按照面砖铺贴程序施工。当使用块材的面积较小时,可使用一底一中一面的方法,即一底为刮底糙,一中为抹中层灰,一面为批灰铺贴面砖;当使用块材的面积较大时,可使用一底两中一面的方法。

3) 基层清理。清扫墙面,使砌体灰缝凹进墙面10 mm ,用1∶3水泥砂浆修补空头缝,以增加与打底灰浆的结合力。

4) 在施工前一天 ,对墙面要均匀浇水,清除灰尘并使用墙面吸收一定的水分,然后抹1∶3 水泥砂浆,厚度为5 mm~7 mm ,用铁抹子压实划毛。

5) 抹中层灰。应先在底糙上抹掺5 %防水粉的1∶3 水泥砂浆,厚度为5 mm~7 mm ,用木楔压浆打平密实,用刮尺刮平。

6) 按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对墙面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粘贴面砖。

7) 粘贴面砖。先将面砖在清洁水内浸泡2 h ,然后取出晾干,使用时达到外干内湿,待中层灰达到一定强度后,可粘贴面砖。粘贴面砖所用的粘贴材料,要确定材料配合比,即水泥∶砂子=1∶1 ,水泥∶107 胶水∶水= 10∶0. 5∶2. 6 ;同时要控制使用时间,做到随拌随用,粘贴时要注意砂浆饱满度,保证粘贴牢固,无空鼓。

8) 勾缝,清除粘贴在面砖缝内的残浆,洒水润湿,然后用1∶1水泥砂浆勾缝,勾缝要凹进面砖1 mm ,勾缝砂浆应填嵌密实,接槎处要平整,不留孔隙和接槎缝。

9)养护。抹各层灰和贴面砖后,均要注意养护。

5、外墙粉饰龟裂引起渗漏的预防与处理

1) 外墙分格条引起渗漏。在镶嵌外墙分格条时,要带浆均匀、饱满、镶嵌牢固、密实。

2) 外墙面龟裂引起渗漏。a. 外墙抹灰前,基体表面的油污、灰尘等应清除干净;对凹凸不平的墙体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对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应凿毛;提前1 d~2 d 浇水润湿,润湿深度为5 mm~10 mm。b. 外墙抹灰应分层进行,各抹灰层厚度不得大于10 mm;待每层抹灰终凝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抹灰。c. 外墙抹灰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黄砂用中砂或粗砂;石灰应经充分熟化的石灰膏。d. 整个抹灰施工应尽可能避开高温(气温高于30 ℃) 和低温(温度低于5 ℃) 的季节;每层抹灰终凝后,要洒水养护3 d~5 d。

3) 抹灰外掺剂引起渗漏。a. 由于微沫剂性能受掺量、配置方法、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建议在外墙粉刷砂浆中不使用微沫剂。b. 对引起渗漏的各种裂缝及时修补,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采取措施: 细缝注FISV360S 结构胶, 较粗缝用水玻璃拌R42.5水泥挤密缝隙。

职称外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外语教学 课程设置改革

1 高职外语教学现状

首先,我国高职外语教学基本以英语为主,鲜有其他语种的教学。而像云南这样的西南省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小语种的专业人才,但小语种的专业教学与培训又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

其次,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力强弱不一;(2)师资严重缺乏,教学任务繁重,鲜有进修和提高机会;(3)授课班级人数多,大班教学难以进行因材施教;(4)教学资源贫乏,教材品种稀少;(5)对教材的开发和研究不够深入。

2 推动第二外语课程设置,培养多元化人才

其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适应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企业用人首选。尤其是地处我国西南靠近越南、老挝、缅甸等南亚各国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应多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学应大力推广小语种的可选择性教学,改变目前在高职院校英语作为唯一外语课程设置的局面。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云南等西南各省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使其从封闭的内陆省份变为中国对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语言的沟通成了一个重要的敲门砖。

其二,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生源质量日趋下降。笔者曾在入学新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卷面满分为150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16分,差距为82分,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之大是显而易见的。通过高职阶段120~220课时的英语学习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相关业务资料或在日常交际与业务活动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交际,可能只有少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达到此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难以达到《基本要求》。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学如果要求过高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除英语专业)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相关业务资料或在日常交际与业务活动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交际毕竟是少数,不能把它作为全体高职学生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外语课程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其三,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实施分层教学,进行个性化教育。对英语成绩较好和英语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可选用难度较大或是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教材,适当提高学习难度;学生的水平测试应采用信度较高的测试形式,如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级等。这些水平测试的信度较高,社会认可度较高,有利于学生就业。这样就能积极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就业的竞争力。

针对以上几点,可改革“应用英语”的单一课程设置,让学生选择小语种课程(如应用越南语、应用老挝语、应用缅甸语、应用柬埔寨语和应用泰语等)代替应用英语课程,学时可与应用英语课程相同。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市场对外语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3 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由过去外延扩展转入内涵提升,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一个鲜明特点。高职教学改革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因此高职外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增设小语种教学将彻底改变高职外语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职称外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隐喻理论;词汇教学;作用;启示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metaphor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well as its significance for vacabulary teach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vacabulary semantic categor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vocabulary metaphor concept,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bulary meaning. In the vacabulary teaching, 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s should be serious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asic category vacabulary, vacabulary metaphor meaning and metaphor extending meaning, and vacabulary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 words:metaphor theory; vacabulary teaching; significance; enlightenment

隐喻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密切相关,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的隐喻理论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主要用在文学作品中。 自1980年George Lakoff &Mark J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以来,开辟了一条新的从认知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此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的全面开始。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它在本质上是认知的,不是修辞格,不是简单的语言的产物,它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我们赖以进行的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实质上是隐喻性的[1]。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会频繁地接触到教材中的隐喻现象, 它们体现在词汇、语法和篇章等各个层面。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词汇学习层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隐喻的认知机制及其对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

一、 隐喻理论

Lakoff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2]。总的来说 ,他们的隐喻理论包括的主要观点如下: 1.隐喻具有普遍性; 2.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 3.隐喻具有系统性; 4.隐喻的内在结构是跨域映射; 5.隐喻的产生有经验基础。在隐喻的认知推理过程中,人们总是先从隐喻的源域(本体)中提取反映事物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然后把它投射到用以把握目标域(喻体)相应的概念结构中去,从而形成二者映射关系。受话人依据此映射关系进行概念的空间投射和映射,由显性信息推导出隐含信息。这一过程即隐喻认知过程。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于是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如spend一词最早是用于谈论金钱,后来被用于谈论time、enegy、 efforts、 force、fuel 等等。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以空间为始源域, 通过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如More is up这一隐喻给予quantity这一抽象概念一个纵向方位,因此英语中有Hope my income rises every year 之类的说法,汉语中有“鸡蛋价格又上去了”之类的表达。实体隐喻帮助我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等视为有形的实体和物质。例如:The mind is an entity就是将mind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按人们对隐喻的熟知程度来划分, 隐喻又可分为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两大类。上文所提到的属常规隐喻, 创新隐喻包括文学隐喻和科学中的隐喻。

二、隐喻认知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

当前很多学外语的学生整天拿着一本词汇大全背记单词,片面追求扩大词汇量,而真正能看懂一般难度的外语读物和能用外语进行日常口头或书面交流的外语学习者则是少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词汇量太小,二是没有掌握基本的核心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没有掌握多义词的强大的表达力。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在认识多义现象及其词语的语义扩展方式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多义词的词义扩展不是任意的,毫无规律的,而是有理据、有规律可循的。弄清这种理据和规律无疑会帮助外语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多义词的各种用法,从而扩大其接受型和产出型词汇量。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是外语学习者了解目的语民族认知方式及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各民族认知方式及历史文化的差异,各语言的概念系统也不尽相同,因此,帮助学生明确认识话语中的隐喻现象是实现外语教学中概念流利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词汇教学正是实现外语教学中概念流利的一个重要途径[3]。 Laufer 认为掌握词汇的隐喻扩展意义 (metaphorical extensions of meaning)是学习新词汇的一项重要内容[4]。 Sweetser指出隐喻也是“一种常被忽视的联系一词多义的重要资源”[5]。 如果他们能了解一词多义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国语者的认知思维方式,认识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联系模式,外语学习者或许就能按这些方式从一个多义词的已知义项推导出或更好地理解其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未知意义,从而有利于记忆和灵活使用该词。因此,词汇教学中应把隐喻概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作为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隐喻的认知机制对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

1. 隐喻认知对词汇语义范畴发展的作用

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范畴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 范畴化指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并赋予语言符号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过程。在经验世界中,范畴具有不同等级。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模糊的认知过程。隐喻思维的延伸在形成不同范畴之间的关系网中起了重要作用,大部分隐喻思维都是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发展的。我们知道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如:bird、flower、dog、fox、wolf、lion等比 dove、 rose、animal的隐喻用法更多,这说明这些基本范畴词被用于隐喻频率最高,其语义变化最多,发展最快。而人们认识新的抽象概念时,总是与已认识的事物相联系,找到他们之间的相似和关联点,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这种创造性的隐喻思维发展了语义范畴的抽象意义。以“床”为例,它的基本义又有河床、冰床、机床、苗床、花床、 矿床等等。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温床。英语中也有a bed of roses、a bed of nails等,并在名词的基础上发展了其动词意义:把……栽于苗床,为客人安排床铺。这些都是人类共同隐喻思维的结果,语义的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表示人体任何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的用法,如:face of a mountain, face of a building, face of a watch; mouth of a hole, mouth of a tunnel, mouth of a cave, mouth of a river。 如 eye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指人自身的一个重要部位,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发展为指其他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眼睛 ”、“中心 ”: the eye of a typhoon 台风中心 the eye of a needle 针眼。不仅是表示人体器官的词,英语中许多词都通过隐喻以中心意义核心产生多层意义。不难看出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据统计,英语词义的70%都是隐喻或源于隐喻,词典中词条下罗列的词义都有一定的联系,最基本的是中心义项,其他义项则是由中心义项通过隐喻发展而产生的。

在词汇教学中, 根据认知范畴理论,教师在讲解多义词时,应重点讲解中心意义,让学生理解各义项之间的深层关系,培养他们根据上下文推测具体意义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能够重点突出, 融会贯通, 最终达到灵活掌握和运用的目的。

2. 隐喻认知在词汇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概念隐喻包含两个部分:一个始源域和一个目标域,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6]。如:下列表达方式可以证明Argument is war 是一个隐喻概念: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s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r./ I’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可以看出,争论是一场“舌战”,有进攻、防守、反进攻、输赢等,“争论是战争”这个隐喻概念是借助战争概念来理解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这种跨域映射的图式结构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7 Life of a Salesman的文章有:

He takes the first unsteady steps on a journey to Portland’s streets, the [ZZ(Z]battlefields[ZZ)] where he [ZZ(Z]fights[ZZ)] alone fo his independence and dignity. He’s a door-to-door salesman. Sixty-three years old. And his [ZZ(Z]enemies-a[ZZ)] cripped body that [ZZ(Z]betrays[ZZ)] him and a changing world that no longer needs him-are [ZZ(Z]gaining[ZZ)] on him. With trembling hands he [ZZ(Z]assembles[ZZ)] his [ZZ(Z]weapons[ZZ)].

从下划线的词可以看出,作者利用了隐喻概念Making a living is a battle. 这里上战场作战的图式结构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形象地再现主人公生活之艰难。再如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人们对具体行为journey的经验基础上对抽象现象进行理解,如果只从字面意义来理解life,其语义是很单纯的,但用journey的隐喻结构来理解,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这丰富的意义是来自人们的亲身体验,这体验不能直接表达,只能通过隐喻才能言传,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隐喻语言一旦被其他字面语言代替便索然无味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利用概念隐喻讲解词汇、课文,学生学起来既生动有趣,又会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最终达到记忆与运用的目的。

3. 隐喻认知对词义发展的作用

在新词语或旧词新义的创造过程中,形象化的类比、想象、联想等多种隐喻思维方式起着很大作用。计算机技术中的很多术语都是利用隐喻扩展语义得来的,如:computer virus, network, informatio highway, address, E-mail, floppy disc, cyberspace等。计算机设备和运行过程也无一不是从隐喻而来:copy, store, retrieve, memory, download, databank, disk drive, read, write, output, input等等。新词产生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借助于旧词构成新词,在其背后隐喻的思维方式也在起作用。如航天学的moonwalk, lunar rover, earthrise, soft landing(软着陆), linkup(靠泊), splashdown(溅落), black hole(黑洞)等等。 还有heart bridging operation[JP+3](心脏搭桥手术), airbus(空中客车), aerotrain(悬浮列车), future shock等。了解到隐喻思维再创造新词新义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词汇构成, 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使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更有意义。也可鼓励学生利用隐喻思维大胆联想, 以基本词汇为基础扩大词汇量。

综上所述,从认知角度出发的隐喻理论对词汇教学是有深远影响的。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系统地向学生介绍隐喻理论,如隐喻的图式结构、隐喻相似的本质、隐喻的创造性等,使学生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隐喻观,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词汇学习方法,从隐喻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词汇与词义的关系,达到灵活运用和掌握词汇的目的,最终促进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技能的发展。但是,隐喻作为认知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文化沉淀必然在隐喻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中国人将自己称为“龙的传人”,龙象征着吉祥和王权,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凶悍的守卫宝藏的巨兽,是贬义词。所以亚洲四小龙,英语不译为“four dragons”,而译为“four tigers”(四小虎); 汉语中说嫉妒别人,会说某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表示嫉妒却用 green(绿),说“green-eyed”等等。所以在词汇教学中对词汇文化内涵的介绍,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恰当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类似的词汇;另一方面,通过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对比使学生意识到中西方隐喻思维的差异,进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注意词汇隐喻意义的跨文化比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6.

[3] 董宏乐, 徐 健, 梁育全. 外语教学中的概念流利[J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2:140-144.

[4] Laufer B. What ’s in a word that makes it hard or easy:Some intralex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arning of words [M]// In McCathy M &Schmitt N eds. Vocabulary: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Cambridge:CUP,199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