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景物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画》描写的景物是山、水、花、鸟。“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两句是写画上的山和水。“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是写画面上的花和鸟。
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画》是王维的一首经典五言绝句,此诗表达了王维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比对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人生观,景物描写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因病去世。科技论文,人生观。坐在轮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笔教会我们思考。他依靠着对生命的坚强、乐观创作了知名散文《我与地坛》、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及《老屋小记》等优秀的作品,感动了一代读者。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并未因作家的离去而丧失价值。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选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史铁生逝世不久之际,重读这篇课文,对史铁生的人生观有了另一种感悟和理解。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出生是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辈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科技论文,人生观。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将死亡比作节日,史铁生已然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生死了。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而事实上,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明又是对这个问题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执教中对于这一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要回答“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文中几处景物描写。科技论文,人生观。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对于这段景物描写的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是作家初到园中,笔下景物的荒芜冷落,而野草的自在坦荡“我”却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写照。这种理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再细细看看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这类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肃穆,然而它们的结局呢?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惨淡!“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史铁生看来,这类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赏的美,真正令他欣赏的则是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古柏树,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亘古不变的太阳……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们虽然平淡,却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辉煌。在史铁生看来,这些才是人间之大美!
人工与自然景物的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审美观显露无遗,两类景物的对比正是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与思考。一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与他的人生观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景物是美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对于这样的自然之美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他在地坛中“坐着或躺着”,看着周边的世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问题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在双腿残疾的日子里,他却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科技论文,人生观。一切景象,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就连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满诗意,被作者描写地如此光芒万丈!
清人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之景中,有着鲜明的主观投入,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愉悦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这样的自然之态也是美的,自身浸润其中,融为一体。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而此时的他已渐渐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泥土的气味,这些都是平凡之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来,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丽,平凡之极也可以绚烂之极!领悟了这点,作者似乎参透了生死,他便彻底释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宁静地安心人生。
读懂了这些景物,才能真正读懂史铁生。科技论文,人生观。既然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无需为之焦虑,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从容,从容地接受自然法则。史铁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参透了人间生死,平凡也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选择了安心人生。科技论文,人生观。
史铁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伟大的作家留给我们的感悟和启示有太多太多,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参考文献:
1、刘巧芳《<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文学教育,2009年04期
2、刘小华《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中学语文,2007年01期
3、韩晓武《感悟作者心灵的律动》,中学语文,2006年11期
4、韩建超《物我交融理深情长—<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赏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Z2期
关键词:谢灵运 山水诗 多角度观照 观物模式新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01-01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人(今河北太康),世称“康乐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的诗人,世人尊称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他流传至今的约40余首山水诗,为我们再现了1500多年前的中国江南的自然风貌。他是中国诗学界第一个自觉地把山水作为审美主体的诗人,开启了一代诗风。此后,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专门描写山水的山水诗派。谢灵运改变了魏晋诗文对景物作粗线条描写的传统,通过移步换景、以及对词语的精心锤炼,对自然界山水景物的“形态、声音、色彩”作了细致、逼真的描摹;他借山水悟理,勇敢地挣脱玄言诗的束缚,为后来山水诗写景与抒情达到高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其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一、多角度、多方位描写景物
魏晋诗文写景往往分散零碎,大部分文人写景主要是为了抒情,景物在诗中处于从属地位。对景物往往不作细致的描写,而重在抒发感情。在这种创作心态的驱使下,诗中出现的景物也沾染了诗人的情感因素。如王粲的《从军诗》:“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写征夫在复杂的心境下观看到的周围景色,全笼罩着一层愁思。这里诗人没有对夕阳、虫鸣、飞鸟作细致、形象刻画。之所以选取这些意象,完全是为了抒情。谢灵运在描写景物方面作了很多创新,他把自然景物当作诗歌的审美主体,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如果说谢灵运之前的诗歌是以写意为主,那么,谢灵运的诗歌则属摹象为主,山姿水态在其诗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极貌以写物”是其主要艺术追求。他描摹山水,力求形象逼真,状难写之景于目前。他注意通过景物之间的空间方位,经营布局,使得他既能细致刻画山水景物,又能达到层次分明的效果。
二、选定一个画面描写,突出主要景物的特征
这种方法是在一定的视线范围内,集中观照一个画面,通过对主要景物周围环境的描写,从而突出主要景物的特征。如《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这首诗并不面面俱到把所有的景物罗列出来,而是将视线集中在江中孤屿上,通过周围景物的衬托,从而突出孤屿鲜明的形象。诗的前两句概写孤屿山巍然屹立江中,一个“媚”字写出了孤屿山的妍美悦人。接着“云日”两句,是对孤屿“媚”的具体描绘。在天空、江水、白云、烈日的共同映衬下,孤屿山伫立江中,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楚楚动人。
三、选定一个立足点,通过视线的移动依次描写四周景物
这种观物方式的特点是:诗人的立足点是固定的,而视线却不是静止的,而是将远近左右的景物依次浏览。如《登池上楼》诗中写道:“衾枕昧节侯,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作者展窗远眺,远处涛声隐隐入耳;抬头望去,近郊山色又历历在目,园内则是风和日丽,春色满园,生意盎然。由远海而近郊而园内,层次何等分明。由听觉而视觉而触觉,感受多么新鲜。再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写到诗人倚靠在松树上欣赏远近景色,其中既有远景描写、视听的俯仰变化:远处的洲渚开阔、山路蜿蜒,作者俯瞰乔木树梢,仰聆淙淙的流水声,俯仰之间,便有了视听的变化。同时又有近物的细致刻画、动静的相互映衬:近处的初篁嫩绿,新蒲鲜紫,海鸥和天鸡翩然起舞,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图画。整首诗层次丰富,色彩鲜艳。
四、以游踪方式铺叙沿路所见景物
这种游观方式的优点是:观照的景物含量大,错综复杂,纷至沓来,给人强烈的新鲜感。游踪的变化带来视角的变化,谢灵运可以变换各种角度写出景物的多姿多彩。如《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迤傍猥奥,迢递陟险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渚屡迳复,乘流玩回转。O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写作者越岭沿溪而行,随着航程的变化将一路所见景物摄入诗中。“岩下”两句,写清晨出游所见:云屯岩际,露泫花间;接着作者越岭溪行,“川渚”以下四句,为作者沿溪行所见:萍浮深潭,菰冒清流。随着作者航程的变化,将沿途所见景物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再如《登永嘉绿幛山》诗中:“裹量杖轻策,怀迟上幽室。行源迳转远,距陆情未毕,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先写溯流寻源,舍舟山行的整个过程。接着铺写途见风景:寒潭澹潋,风竹团乐,溪涧弯曲,随着作者的游踪,将山水的各个方面姿态展现出来。
总之,谢灵运诗歌创作的成就是伟大的,他以大量山水入诗,用“移步换景”方式观察景物、通过对语言的精心锤炼,写出了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之景,并于景物的观照中抒情、说理,开创了一代诗风,其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他的诗不仅影响了同时代的文人,对后来的唐代文人同样产生深远的影响。他采用“移步换景”方式将景物纳入诗中,后人也多效仿之。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远莫辨。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登鹿门山怀古》),诗中的出现的景物是随航程而不断变换的,可见谢灵运影响之深远。谢灵运“中国山水诗开山鼻祖”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马晓,《趣闲而思远》,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在自然田园经历了长期的劳作,生活愈加贫困,日常生活越来越难以维持,诗人也更多地了解到广大农民的愿望与想法。就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就逐渐形成了,桃花源的社会十分简单,就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给自足的社会,也是一个安定、祥和、自由、和谐的社会。在《桃花源记》里,诗人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自然环境到人们的精神面貌,都进行了非常全面地描绘。盛唐时期,文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孟浩然就是其中之一。他继承了陶潜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精华,在研习借鉴中创新发展了陶潜与谢灵运的诗歌,把写景和抒情、山水与田园进行了有机结合,创作出大量意境高远、风格各异的诗篇,使我国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孟浩然与陶潜的田园山水诗的不同之处,重点体现在意境上。孟浩然的田园山水诗侧重于表现布衣之士的情操与志趣,生活在田园山水中的舒适恬淡以及田园山水的天然和谐,表达出仕的心愿,抒发没有出仕的忧愁;陶潜的诗则侧重于表现生活在政务繁忙与斗争激烈的仕途上的官吏的性情志趣和他喜爱农村生活的平淡安宁与田园风光的清净美妙。两者虽然都呈现山水田园的美好风光与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调,但是孟浩然的诗篇里多是布衣的人物形象和农家小院,门庭的影子以及高洁之士的进取思想。而陶潜的诗作背后总有官吏的背景,总能够看到豪华大院和府邸的影子,还有官吏的恬退隐忍。两者的异同十分显明。
孟浩然和陶潜在创作手法上的最大相同之处就是他们写诗都是采用一种叙述的笔调,鲜有穷形尽相的描述,正是这些独特的因素构成了他们平淡的诗风。两者的诗作相比较而言,孟浩然的诗有故事性和情节性,叙述性要强一些,陶潜的诗具有画面性和风景性,描写意味更浓。陶潜写景根据事物的远近、高低、大小等因素,能够有声有色地描写出事物的形似,尤其注重人物行动和事件过程。与孟浩然相比较,陶潜更精于局部描摹,在诗句的艺术点染上也就更高一筹。孟浩然写景喜欢运用白描的手法,只作纯粹的勾勒描画,没有对景物的远近、高低、大小进行细致的描绘,也没有形象化的刻画。他在描写景物时,侧重于表现它们的内在特质,求得神似。所以他描写景物着重站在人文的角度写,用历史典故、传说想象去写。
陶潜在抒写自然景物、田园风光的诗歌作品里,采用描绘不同层面的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来与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社会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腐败形成强烈的反差。陶潜所创作的诗歌作品中最能体现这一创作特点的,当属他于永初二年所作的《桃花源记》了。作者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给自足、恬静安宁,人人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的生活面貌。这是一个作者和广大劳苦大众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是一种超脱于社会现实的崭新天地和世外桃源。美丽而丰满的理想与当时残酷的现实和黑暗的社会形成强烈地反差和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桃花源理想社会美好境界的赞美和热爱有力地否定了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
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古人描写春的诗句很多,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的确,春天是美丽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春》,看他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眼睛,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歌颂春天的。
二、初步感知
1.简介作家作品
请一位同学介绍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同时思考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全文围绕“春”字,写了三部分内容。请用一个“动词+春”的形式概括。(盼春、绘春、赞春)
(2)春天尚未来临,人们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待到春天降临人间,人们则尽情描绘了图、图、图、图、图。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3)同学们通过朗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一份独特情感呢?(喜爱赞美)
三、精读赏析
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欣赏美的景物时,我们也要学会发现美,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美。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赏析环节,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1.师生合作共同学习“春草图”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春草图”。
(2)以“春草图,美在(特征)”的句式叙述,并作简要赏析。
赏析:
①“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钻”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②“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运用叠词分别写出了小草的质地、颜色和姿态,突出了小草的“新”,充满活力。
③“园子里,田野里,瞧去”,由近及远;“一大片一大片”“满”写春草的长势,表现春草的勃勃生机。
(3)师生小结:
①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②运用准确的词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叠词、动词)
③.写景要注意顺序、层次。
④写景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仿照评析
(1)明确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春花图”和“春风图”。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相应的课文,还是运用与春草图相同的句式,找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批注理由。如遇到你认为值得商洽的语言,先陈述你的想法,再请教同一小组的同学。
(注:“春花图,美在春花竞放”“春风图,美在和煦、芳香和悦耳”)
(2)学生小组合作,评析春景图。
(3)师生合作具体评点作者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展现春光之美的。
①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②运用准确的词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叠词、动词)
③写景要注意顺序、层次。
④写景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⑤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
四、感悟主旨
在分析《社戏》的写景语句时我们学到了一句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它的意思是: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热爱,才能有感而发。其实,阅读文本与阅读自然有相通之处。只有当你全身心地置身于作者笔下的世界,课文在你的视线里才会变成有生命的东西,你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当同学们与“春”融为一体时,你能感受到作者在“春”的韵律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怎样的一种态度吗?请你紧扣文本作精彩解释,并谈谈这种态度对你的影响。
五、课堂反思
1.这堂课上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写景方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从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