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现象,是教育文化生态的一个环节,不能孤立存在,它折射着时代的风云,承受着教师文化的培养,并在学校文化中得到体现和发展。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好与坏对这个班级的发展影响十分重大。笔者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教育经历,就班级文化建设谈几点体会,共同行们借鉴。

一、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指出: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他对学校教育计划和其他各项管理的实施,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对班级文化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班级文化之“魂”。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是班主任,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老师是班主任,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大的也是班主任。正如徐特立同志指出:“教师是具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就是教行为,教学是要采取经师和人师结合。实践证明:教学问与教行为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具备教书育人之长的教师才能将“经师”和“人师”完全统一起来,凭借自己的人格力量、威信学识变教育力量的外力为召唤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内力。“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就是班级文化中班主任人格魅力集体认同的强大力量。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尤其重要。班级刚建立之初,由于同学们之间,以及老师与同学之间并不了解,我往往采取自荐与推荐方式组建以我为首的班委会(过渡组织),开展正常的工作。我始终牢记鲁迅先生的名言“教育是根植于爱”,作为合格的或优秀的班主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学生。这种爱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对于困难学生或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更是要给予关心和信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要“长期善而救其失”,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进步和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必须有与其身份相适应的专业能力,要精通本学科的教学,使所任课程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2009届高三(27)班,在我接此班之前,这个班已换过两位班主任,可见其班级状况如何,因此我压力非常大。经过我们一年的努力,最终不仅超额完成了高考各项指标,而且还涌现出赵亚强和陈建两位同学勇救落水妇女的英雄事迹,一时传为佳话。我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不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环境、制度、精神文化建设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趣,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级文化建设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中,我主要做到下列几点:①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②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③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班级文化内容如板报、班训、名人字画、学习园地、班级记事栏等。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级学生奖惩制度,班级一周例会制度,班干部定期开会制度等。制定和落实制度应从几个方面加以注意:①要突出“早”字。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②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③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这些内容体现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我是如何建设呢?①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与珍惜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②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之一,是班级文化形成的条件,其中学校举办运动会是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活动。因此,每次运动会,我班都非常重视,人人参与。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有序的气氛下进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更彰显班级文化特色。同时我们也有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研讨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创新”是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

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1、课室整洁,无垃圾。督促和检查学生清洁卫生的情况。

2、桌椅、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每一节上课和下课的时,都要提醒学生把桌椅和学习用品摆放好,时间久后,学生看到老师的举动会更自觉地摆放好自己的东西。

3、办好展示栏和黑板报。展示栏班级风采。

4、设置图书角,倡导课外阅读。告诉学生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能使我们视野开阔。同时图书要求做到图文结合,以故事为主,有趣味性。我不限制他们看书的时间,课间、放学后或课堂上完成作业后,都可以借书看。

二、制定明确的班规。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建设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1、课前趴下不说话,安静等待老师来。

2、课堂上,专心听。

3、有问题,举起手。

4、老师问,大声答。

三、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1)高校班级文化概念的界定。高校班级文化是一个文化综合体,指参与班级教育活动的师生通过接受社会主导文化的指导,吸收校园文化的积极因素,借此弘扬当代青年的闪光面,并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引导、约束作用。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成员在班级管理者的引导下,通过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来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高校寝室文化概念的界定。寝室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大学生生活的最基本场所。寝室文化则是在一些文化层次相当,但性格各异的大学生之间相互适应与冲突中形成的。其中大学生“寝室文化”,则是大学生在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总和,应包括:寝室精神文化、寝室物质文化和寝室行为文化。

3)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寝室文化的关系。寝室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寝室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与和谐班级的创建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心理素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结合学生工作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以促进和完善和谐班级的创建。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寝室文化的相互作用

(一)班级文化对寝室文化的引导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德育作用、调节作用、创新教育作用,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班级的文化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寝室文化建设的温床,为寝室建设起一个导向作用。

(二)寝室文化对班级文化的促进作用

先进的寝室文化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进行当代寝室文化建设,能够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激情,充分展现大学生的无限生机。高雅的寝室文化是展现大学校园班风优良,学风严谨的重要平台之一,对高校班级的管理也具有促进的作用。

三、寝室文化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一)寝室文化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

宿舍是大学生最为思想活跃、感情流露真切、言行举止自由、信息传播迅速的场所之一。寝室生活空间的质量也就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1)促进班级学风的形成。宿舍文化有利于学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宿舍文化的导向、激励、示范的作用。在各高校中,新开学时,宿舍成员为了尽快融入整个宿舍,会努力使自身建设与集体建设保持一致,使其个体适应群体的发展。当宿舍成员和群体之间均保持一致时,个体得到了肯定,对他们来说,将都会产生一个激励作用。当然,当一个宿舍升级为一个优秀宿舍时,通过获得各种荣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风建设奠定个体层面的微观基础。同时,作为优秀的宿舍成员将会对其他人起着示范性作用,因此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良好的班级学风的形成。2)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班级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一种具有无形教育力量的教育课程,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通过宿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与寝室文化三者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寝室文化具有易接受性、广泛性,以及潜移默化影响的特性,其中对大学生形成一种人格,所具有的长久性和极典型影响最为突出。宿舍是相对自由温馨的家园,同学可以自由言论,且各种思想观点的摩擦也能够启发学生各自的思维进行碰撞,有利于帮助他们辨明真伪,区分善与恶,明清事理,有助于提高他的们政治识别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而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总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助于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方面也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此外,还有家庭经济状况、网络信息化、公寓基础设施、个体差异、社会以及校园文化的影响。

(二)寝室文化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什么是班级文化?不同的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所界定的班级文化的内涵也不相同。

郝京华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所占有的文化的总体。”史华楠等学者也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通过多种活动而形成的集体心理氛围、班级组织和交往行为,以及通过班级所体现出来的群体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潜在的学习。

班级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班级生活中的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理解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从广义来理解班级文化,我们可以把握班级生活中一切影响班级成员发展的班级文化的影响因素;从狭义来理解,我们可以把握住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一个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为班级全体成员所承认,给予他们最好发展条件,或许使他们感到最大满足的班级文化条件。

笔者对班级文化的界定是: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在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教育文化、教师文化的影响下,由班集体全体成员自己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

二、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学者们认为班级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一)教育功能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而,有学者认为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功能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知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二)凝聚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个体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三)激励功能

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也有学者提出班级文化具有平衡和保障的功能。班级文化的平衡功能是指其对班级文化中的矛盾的协调作用;而保障功能则是指班级作为一个准社会,也发挥其自身的保障功能,以使学生们在当中能安全地从事各种活动。

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集体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过程。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对于如何建设班级文化,学者们研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他们几乎都是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几个角度来研究的: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抓好制度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

1.抓好制度的制订。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我们应保证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

2.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关键是如何实施。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规章制度的作用,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三)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2.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要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其次,要正确把握集体舆论,善于启发引导,以确保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要善于利用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3.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措施时,仍然按照传统的途径去思考探索。经过这样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初步地对如何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有启发性的思考。其实,学者们在探讨实施途径的过程中,无论是物质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建设,始终有一种理念蕴含其中,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感受。学生是班级的独立主体,班级文化的各项功能只有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够达到实际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张林.多方位创建班级文化[J].班主任之友,2003,(11).

[2]蒋忠.班级文化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4,(6).

[3]谢翌.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5,(4).

[4]呼君.本机文化建设的误区及纠正[J].河北教育,2006,(10).

[5]易孔山.关于创建班级文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0,(3).

[6]李文萍.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12).

班级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36―01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康的班级文化在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等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那么,如何建设蓬勃向上的班级文化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探究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就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布置以及班级的育人设施等,教室环境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不但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班主任要下大力气抓好班级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创造最佳的教育空间,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幸福乐园。班级环境布置要体现如下特点:一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二要主题鲜明,富有挑战性和个性;三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四要经常更新以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对所在班级教室环境的布置,我除了要求班级的教室必须是课桌闪光、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外,还要求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一个文明的学习环境。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意识到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于是,我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抄写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同时还在黑板一角开辟“每周名言园地”,由学生负责定期摘抄一条名言警句。另外,我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编写板报,通过合作共同把板报办好,这有助于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落实班级自主管理

1. 制订班级公约,体现自主性。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在制订班级公约时,我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 定岗定责,培养自主性。设立班级小主人岗位,针对学生特长进行岗位职责分配,做到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级管理队伍。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一来,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 竞争激励,发挥积极性。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帮助后进生纠正不良习气。例如,有的学生做事责任心较差,对班级卫生工作马虎应付,甚至逃避值日。对这种现象,班主任通常的做法是对其进行处罚,但往往效果不佳。这时,我们何不换另一种方式来处理,采取一些灵活的激励措施,奖励那些负责任者。显然,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教育效果截然不同,后者更能达到既奖励先进又带动后进的双重教育效果。

三、推动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 树立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风貌的体现,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在关系和谐、正气上升的氛围中,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