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机安全

农机安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机安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机安全

农机安全范文第1篇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惠农政策出台.促进了农民投资购买农业机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使得农业机械数量迅速增长,加之种类多、分布广、给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带来了农机安全隐患。

1.1农村道路运输安全隐患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文化素质偏低的影。向,农机运输安全严重地存在着“三差”,一是驾驶员安全意识差。无证驾驶,驾驶报废车、带病车、“黑”车从事运输,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超载、载人;不办理保险,不按期参加车辆检验等违法违规行为常有发生。二是乡村道路路况差。乡村道路山高坡陡,路窄弯多,加之养护管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村社道路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车况差。一方面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重挣钱,轻机车保养、维修,超负荷装载运行;另一方面由于路况差,更容易造成机械安全性能损害,从而加速了机车“老化”,影响安全运行。

1.2农村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机械安全隐患

一是农村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机械数量多、分布广,安全管理难度大,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得到督查整治。二是绝大多数操作人员缺乏正规的操作技术培训,安全意识差。三是机械维修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购买配件极不方便,易造成“带病”作业。潜伏着很多安全隐患;四是无证操作农业机械较为普遍。

1.3田间作业机械安全隐患

由于当前没有把田间作业机械纳入牌证管理,对操作人员也没有纳入培训考核发证范围,对田间作业机械管理形成了盲区,同时因为现在生产的作业机械,特别是微耕机,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引发农机事故的主要原因

2.1缺乏安全意识,违章驾驶导致事故发生

一是许多农村机手未经过正规教育培训,缺乏安全意识。二是很多机手虽然有驾驶证,但普遍存在侥幸心里,无视交通法律法规,图方便.违章行车导致事故发生。

2.2驾驶技术不过关,无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员须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核发驾驶证后,方能驾驶车辆。但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人无视法律法规。敢以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赌注。未经培训考试取得驾驶资格就驾驶车辆。由于没有经过驾驶培训,不懂机械性能及操作规程,缺乏必要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往往导致事故发生。

2.3酒后驾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禁止酒后驾驶机动车,而且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处罚相当严厉,但是酒后驾驶的现象却屡禁不止。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比清醒时高出好几倍。

2.4超速超载行驶较为普遍

现在许多厂家生产的拖拉机在提高原有的安全性能标准的情况下,盲目加大拖拉机的动力,加之乡村道路逐步得到改善,车速明显增快。而有些拖拉机驾驶人为了挣钱,抢时间,赶速度,多拉快跑,严重违章,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

2.5机械“带病”作业

有少数拖拉机驾驶员,对安全问题置若罔闻.平时不注意维修保养,明知拖拉机状况不好,也不及时修理,继续投入作业,致使事故发生。

2.6道路条件差

道路交通条件差,特别是乡村道路里程长,路况差,路窄弯多,坡陡,视线不好,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车毁人亡的特大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3 存在问题

3.1职权交叉“动、静态”管理分离

长期以来,农机部门只是对上路行驶拖拉机进行注册登记、转移登记、变更、年检、培训等的静态管理,而上路检查执法,拖拉机驾驶人违法行为的处理、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动态管理由交警部门进行,造成了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分离、农机部门发现拖拉机驾驶人有违法行为,只能进行宣传教育,无权进行处罚,交警部门对拖拉机驾驶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时,却又不掌握拖拉机驾驶入相关信息,给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样就不能对拖拉机驾驶人形成有效的管理,容易产生驾“黑车”、无证驾车、不参加年度检验等的违法行为。现在虽然正在实施委托拽法试点,但由于处于试点阶段,各种条件都不成熟,“动、静态”管理还不能有效结合。

3.2管理体制不顺

3.2.1人员不稳定,影响认伍素质,乡镇农机负责人、农机管理人员出当地政府任命、安排,有的乡镇象征性征求一下县农机管理部门的意见,有的干脆不问,任意调换。农机管理工作政策性、技术性较强,需要一个学习熟练过程,而农机管理人员走马灯似的调换,素质很难提高

3.2.2农机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凝聚力难产生。由于乡镇农机负责人、管理员由当地政府任命、安排,工资、奖金、任命都由当地政府决定,只要做好当地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作就行,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农机管理人员切身利益不大,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

3.2.3指挥不灵敏,效率难提高,由于县农机主管部门缺乏对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应有的制约,认为是“乡里的人”,只注重乡镇的中心工作,把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当成了“副业”。许多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只是农机年检时抽空参加突击几天。

3.3对田间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缺乏有效的管理

目前,对下田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管理还是一个盲区,除了把下田作业的大型拖拉机纳入了牌证管理外、其他的都没有纳入,操作人员也没有纳入培训考核发证管理,也没有纳入年度机械技术检测的范围,因而难以对这些机械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农户购买农业机械后,不用到农机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不参加操作培训就自行操作使用,造成违规操作,无证操作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不进行年度审验,操作人员不注重机械的维修保养,操作技术状况差,容易发生事故。

3.4农机监理装备差、人员少,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农机监理机构装备差,不齐全,既缺乏上略执法装备,也没有先进的拖拉机年检检测设备,年检靠人工检测,凭个人经验进行,存在着安全风险。农机监理人员也不足,且大多数都不是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农机监理人员还肩负着全县的农机推广、购机补贴、培训等工作,从而难以有效的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4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4.1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以农机安全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安全生产月”、“平安农机”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深入村组、学校进行安全宣传.在元旦、春节、春夏农忙季节,事故多发期和地段,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标语等宣传媒体,采取播放视听资料,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和咨询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和农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全民关注农机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力口强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以掌握农机驾驶操作技能为核心,提高安全意识为重点,加强教育培训,严把培训考核关,杜绝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教学质量到不具备教学条件的乡镇开展拖拉机驾驶人快速培训的方式,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切实提高拖拉机驾驶员的驾驶技能。

4.2加快委托执法工作促进“动、静态”管理相结合

农机管理部门要向交警部门学习上路执法的程序和操作规范,学会对拖拉机驾驶入的违法处理和处理简易的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尽快实现委托,联合交警部门或独立上路执法,严查无牌无证、违法载人、超速超载、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通过处罚教育使拖拉机驾驶人认识自己的违法行为,提高安全意识,促使无牌无证、未参加年检的拖拉机驾驶人自觉到农机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挂牌照,参加培训领取驾驶证,进行年检,从而实现“动、静态”管理的结合,增强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及驾驶人的监管效果。促进安全生产。

4.3理顺乡镇农机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

对乡镇农机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即乡镇农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的任免、调动、编制的使用、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考核及业务管理,以县农机管理部门为主.乡镇政府协管的”双重领导”―这样有利于建立一支素质好、充满生机的管理队伍,有利于国家农机政策、法规的落实。有利于加强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工作。

4.4对田间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实行牌证管理或登记管理

把田间作业的机械纳入牌征管理,即农产购买田间作业机械后,必须到农机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挂牌照,经过操作培训领取操作证后才能进行农业生产。对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不用挂牌,但必须登记培训,持证操作。此外,根据《农业机械安全技术实地检测办法》的规定。农机主管部门要落实将安全检验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农业机械免费实地安全检验活动正常开展,深入农村开展免费技术检测服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机械技术状况良好,从而强化农机管理部门对田间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填补长期以来对田间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监管的空白。

4.5改善农机监理装备,充实监理人员,提高监理队伍素质

农机安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管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1.015

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机械的推广,桦甸市始终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对于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监督更是不懈怠。在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应急处理、宣传力度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桦甸山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现状

1.1监管力量薄弱

桦甸地区下属乡(镇)比较多,有些乡(镇)离县城比较远,农业机械分布分散,一些农业部门改革合并后,对于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监督力量变得薄弱,只依靠桦甸县城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显然是不够的,且不能监管到位。

1.2交通落后,违法搭车时有出现

因为交通落后,农民出行不方便,所以在出行时搭乘拖拉机的现象时有发生。桦甸的部分山区由于经济落后,没有班车出行,人们为了方便常搭乘拖拉机出行,拖拉机是农业生产机械,不可用来载人,存在安全隐患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

1.3道路等级低,农机事故多

桦甸山区的道路多数是村民和村集体一起修建,由于资金短缺,修建成的道路多数是不符合要求的机耕路。农村的道路又纵横交错,拐弯、转角、陡坡是山区道路的常态,遇到下雨天气时路面特别湿滑,拖拉机行走在上面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2 桦甸山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管对策

2.1加强农机管理机构建设

要加大力度建设乡(镇)农机管理系统,做到有系统、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和办公场所,以确保工作人员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以解决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效力层层递减、弱化的问题。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从领导到普通职员都要有安全责任分工,有安全监管责任目标,对于责任目标要实行考核制和追究制。要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的应急预案,对于新车牌照的换发、年检等要严格依法执行。对于农机安全使用安全意识要逢会必讲,随时督查。

2.2发展山区客运事业

要彻底解决桦甸山区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就要发展桦甸山区的客运业,以减少农业机械违章搭乘的几率。要鼓励农民自行经营小客车,给经营小客车农民补贴,上保险,降低客运的成本,以改善桦甸山区落后的交通状况。

2.3加强安全宣传

对于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宣传要坚持不懈,形成完整的制度和机制,宣传时不能走过场。要定期下乡或到学校进行安全知识讲座,结合道路检查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扩大农机安全生产在农民中的影响。充分利用广播、标语等宣传渠道来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在年检、农忙前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安全宣传面向的不仅是驾驶员,还有学生、普通农民等,要营造一个人人关注安全、热爱生命的环境。

2.4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

积极开展日常检查,对于节假日、高温天气和冬季雨雪天气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排查要走入农民家中进行登记,登记信息要及时汇总。对于年检到期的农机车主进行手机短信通知年检时间、安排及要求等,在年检过程中必须见人、见车、见证,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年检。要开展田间和村路之间的检查,将安全送到田间。同时开展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检查,以消除安全隐患。

2.5发挥联动部门作用,提高监管能力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往往没有执法权,遇到违法行为无法处理,可针对这一情况以建立信息互通、联合执法机制。由农机安生产监管部门和交警部门一起联合执法,加强对农机驾驶员及农机进行安全监管,强化监管力度,提高监管能力。

2.6加大源头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源头管理是农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措施。要从过去的在办公室等待服务改为主动上门服务,要深入基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农民检修车辆、传授车辆维修保养技术,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基层安全网络建设,让农机安全知识普及到每一个人,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与农机机械评价和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从源头把好农机安全生产关。

2.7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奖励基金

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奖励基金,有利于提醒和鼓励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增加其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奖励基金主要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套的一部分,加上农机手年检时交的安全保证金。建立安全评选机制,对于年度达到安全生产的农机手可返还年检保证金或直接纳入下一年保证金,同时补发一定的安全生产奖金。对于不能达标的农机手要扣除年检保证金以做惩罚,奖与罚并行,推动农机安全生产。

3结语

加强山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是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需要,应采取切实有效地对策来加强山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以促进农机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坤平.浅谈如何抓好山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J].农家顾问,2015,(04).

农机安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机;维修;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 S23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5.016

农机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的总称,包括大小型拖拉机、平整土地机械、耕地犁具、耕耘机、插秧机、播种机等等一系列设备。农机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力中是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同时它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和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随着近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那么农机维修市场目前现状如何,遇到哪些问题,该怎么样加强管理,对农机管理部门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

1 农机维修市场现状与问题

1.1农机品种多,维修数量加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提高,农机品种逐渐增多,维修数量加大。建国初期,广为发展新式畜力农具,如步犁、耘锄、播种机、收割机和水车等。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建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制造工业。此后很多年,农机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使得农机品种不再像以前一样单一,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从农产品的种植、采摘、收获、加工等都有了不同的农具设备。数量上的递增,使得农机维修的任务加大,并且变得复杂。

1.2 传统的农机维修服务不到位

随着农机品种增多,维修数量的加大,普通维修厂陈旧的农机维修设备及技术已不能适应更新速度较快的农业机械。大型农机维修厂普遍较少,维修成本较高。同时,农机维修厂的场地、设备、检测仪器跟不上,农机配件质量优劣不定,并且都以小型、个体户等方式经营且维修网点服务管理的理念淡薄,监管难度增大。

1.3 农机维修职业鉴定机构不完善

农机行业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组织的宣传发动力度不足,部分工种的考核鉴定仍然空白。农机修理从业人员主动申请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较少,主动报名参加培训鉴定的人员中,大多数都是受周边地区影响或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被动申请报名的,而且技能鉴定工种过于集中,在农业机械试验工、农产品加工机械操作工、农机营销员、农机服务经纪人、内燃机维修工等工种考核鉴定仍是空白,与先进省市、地市差距较大。同时,鉴定考核程序和档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

1.4 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不严

农机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对农机打假护农等专项治理行动基本流于形式。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主动能力差,服务意识不强,应付心理较为严重等,这些现象,将直接导致各项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业务全面展开受到限制。同时,基层农机质量监督网络不健全,更新慢,信息滞后,不能很好的与时俱进,也使得质量监督平台受阻。

2 加强农机维修管理的建议

2.1建立健全农机维修体系

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切实完善农机维修体系。我国农机维修网点数量多,分布面广,目前一、二、三级及专项农机修理点达23.4万个。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业机械高效运行的保障。农机维修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机械的技术状况和资源节约,也关系到维修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人身安全。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体系应有独立编制范围,配备相对应的办公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及专业人才,并将日常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各项业务的全面开展。同时明确农机与其他部门职责,严格实行行业准入制度,组织协调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净化规范农机生产加工、经营和维修市场,对较有规模以及维修服务较高的农机企业,给予税收以及金融服务的扶持,并鼓励开展网络以及连锁经营,以提高经营、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

2.2 完善农机修理工的职业培训与考核机制

完善农机维修的行业考核机制,提高农机维修行业技术水平。多数农机修理工身处农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虽然有一定的机修实践经验,但是却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需要一个系统的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与考核机制,有关部门可以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有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加之一些技术上的指引,才能更好地运用在农机维修问题上。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机职业技能资格是农机维修行业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基本条件,凡是从事农机制造工业三包服务、经营、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初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的条件,才能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和维修服务,确保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相关规定要求。

2.3 加强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督,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机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机产品维修行业,从源头把关,合理监督才能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些生产农机产品的企业,设备不齐全,或者技术力量不雄厚。甚至是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且彼此之间无序竞争较为激烈,这些小作坊生产的农机产品大都是“三无”产品,一般以来料加工制作、贴牌制作、套用进入补贴目录企业品牌型号来实现产值效益,这些无序竞争力量的存在,给较有规模的中小型农机生产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因此,需要农机部门大力扶持较有规模农机企业,规范行业标准,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力度,淘汰小作坊式企业,净化农机生产加工市场。

2.4成立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机构

成立切合实际的农机质量监督机构,实行监管到位。一是提高各级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人员素质,积极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及时受理投诉。切实做到为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驾护航;二是积极申请产品推广鉴定、申报进入国家、省级购置补贴目录的生产企业联系沟通,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技术条件,不断研发性能质量高的农机新产品,协调联络上级部门进行产品推广鉴定,配合鉴定专家组进行试验鉴定,全面支持农机工业的壮大发展;三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等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办事机构和人员,逐步完善基层农机质量监督网络,拨付专项经费,配备专用设备和车辆,加大对私自改装农业机械行为的查处力度。

2.5引导和扶持农机企业发展

对较有规模的农机企业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以规范行业标准。对可靠的农机产品的农机经销企业在税收、资金政策、奖励扶持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对于建立补贴产品展销厅、形象店、三包服务站及为推广政府补贴产品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农机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与此同时,帮助解决企业急需低息或无息扶持资金,有效缓解研发投入、设备投入和流动资金方面压力,帮助生产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引进高级人才,切实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改进操控性能,重点扶持高、精、尖农机产品研发与制造,推动农业机械科技的发展。

3结语

加强农机维修管理,促进农机生产安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创利有着较为积极的重要意义。因此,农机管理部门要坚持履行《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鱼龙混杂的农机维修市场,建立健全农机维修行业准入制度。只有完善健全农机维修管理、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机构体系,完善农机修理工的职业培训与考核机制,引导、扶持农机生产以及维修企业的发展,才能建立合理的农机维修体制和服务体系,才能对农机安全生产起到较好的示范性效应,达到现代农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郭玉合.促进农机化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J].河北农机, 2013,(2):45-46.

[2]杨兴武.应继续加强农村个体维修行业的管理[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1,(03):4-4.

农机安全范文第4篇

一、治理目标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拖拉机与驾驶员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活动,规范我县农机安全生产交通秩序,使交通违章明显减少,拖拉机的注册登记率、年度检验率、驾驶员办证率明显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打造“平安长丰”,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开创我县农机安全生产新局面。

二、整治重点

1、在国道、省道及县乡道路上依法查处拖拉机无牌无证、违章载人、疲劳驾驶、超载超速、乱停乱放、争道抢行等不利于农机安全生产的违章行为。

2、依托当地政府,深入乡村,认真组织、免费开展农机驾驶员安全技术培训。

三、组织领导

成立专项治理领导组。加强与县公安交警联系,以公安交警道路车辆检查的执法主体为依托,以农机局农机监理为主要力量开展联合执法。

四、实施步骤

这次专项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由县农机局牵头,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具体实施,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标语等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教育机手遵章守纪,小心驾驶,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机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对事故高发路段,认真排查摸底,及时掌握辖区内机动车驾驶员有关作业情况,确定整治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为专项隐患排查治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服务培训阶段。农机监理机构在办理有关牌证、拖拉机安全检验、驾驶操作人员审验等业务时,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农机培训部门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对农用运输车驾驶员集中进行培训,规范教学,提高学员质量;乡镇要加强农机手的宣传、组织工作,农机培训部门在乡镇的配合下,深入乡镇、村对广大农田机操作手开展道路行车法规和农业机械专业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机驾驶人员和广大农民机手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提高他们驾驶操作车辆的技能以及应对复杂情况临机处理能力,消除事故隐患。

(三)严纠阶段。农机部门加强与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联系合作,联合开展整治活动,在车辆的高行时段和主要路段,加大力量查处违章。大力查扣无牌无证、报废机动车及严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车辆。对各类违章车辆施以重罚,对驾驶人进行强制的集中培训学习。通过这些强制手段遏制违章现象,确保行车安全。

五、工作要求

农机安全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机安全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总抓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农机安全生产各项目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以内,彻底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工作重点

1、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理管理网络

把加强体系建设作为农机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来抓,按照提高区一级、完善镇一级、健全村一级的基本思路,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区、镇、村、户四级联动,协调一致,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为全面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突出抓好镇村两级监管网络建设,加强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严格按照“双基”建设标准和有机构、有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无违章纪录、无农机事故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镇、村、户三级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建设,推进农机安全管理规范化

一是健全宣传、教育制度。农机部门每季度通过电视台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根据农时季节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在农机法规的宣传教育上,除了定期利用驾驶员安全学习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外,还要在事故多发地段、交叉路口、石料厂、煤矿等农机作业密集的重点地段设置警示标牌和标语,做到警钟长鸣,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二是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区政府与镇街、镇街与村、村与农机户逐级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进一步细化、量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责任管理体系,不断增强做好农机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由农机部门负责,制定农机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关人员,严厉处罚。

三是健全镇村两级农机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起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台帐,进一步完善驾驶员安全例会、农机服务管理、农机牌证管理及年度审验、农机事故记录、安全宣传启示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实现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当前,主要针对全区范围内无证无牌拖拉机,以及挂外地牌照的拖拉机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黑车非驾”行为。各镇街要组织召开各村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专项治理各项工作任务,并配合区农机中心,组织对有机户进行宣传发动,重点宣讲《道路交通安全法》、《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使用农业机械的责任意识,增强参与整顿、维护安全的自觉性。区农机中心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切实加强组织指导,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查处违规、违章驾驶行为,依法办理、发放证照,确保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指导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农机中心,负责农机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关组织,拟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2、抓好典型示范。2003年以来,省、市先后启动“农机平安村”、“平安农机”和农机安全“十百千万”示范等一系列活动,我区经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规划,提出了“全区5年创建3个农机安全示范镇,80个农机安全示范村”的总体规划目标,并将创建示范标准、任务、目标下达到各镇街,各镇街和农机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推进农机生产安全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并以此为典型,总结经验,重点推广,逐步带动其它镇、村开展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