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站建设规划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站建设;社科院;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009-02
1研究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社科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理论支撑的同时,也为研究新形势下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构建了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理论平台。
1.1研究内容
现阶段,地方社科院的网站建设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科新闻:社科院网站作为社科院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新闻宣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院内新闻包括采访报道、成果展示、工作动态等,滚动字幕和图片新闻等。(2)信息检索:社科院的各研究领域均是基于大量资料文献的研究分析,地方社科院也相继建立了院内外的数字化图书馆,能够实现图书资源的查询和搜索。(3)功能细化:网站从一般的新闻和搜索浏览功能逐渐转变为多样化的栏目分级,如:专题栏目、成果展示(视频和图片、文字)、咨询服务、邮件订阅、论坛留言等功能。(4)后台管理:网站后台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新闻、管理权限分配、安全审核等。(5)网站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主要由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
1.2存在的问题
(1)网站更新:网站信息的更新速度比较缓慢,而且来源比较单一,从而造成网站内容信息量不足,用户获取的信息有限等问题。具体就是信息流通体系不健全造成了网站信息管理的不便,使得网站的信息公布被动,内容更新滞后;其次,对于其他地方社科院及其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现状无法获知,网站无法提供横向研究比较的相应资源信息。
(2)功能完善:具体如现行的各种搜索引擎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社科院的研究工作更加需要多元化的查询条件和相关学科类别交叉的搜索分析,而查询结果也可以报道、文献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列出;其次,需要对网站的交互式访问功能有所改进,能够提供流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3)网站防御:一般的社科类网站旨为实现某类功能需求,从而导致对网站安全性能的标准有所降低,网站防御性比较低,对保护网站抵御黑客攻击的技术解决方案不佳。
综上所述,针对现行各地社科院网站运营现状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课题将各地社科院网站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并大致规划社科类网站新的建设发展。
2地方性社科院网站的特色建设
地方社科院的建设规划要重视网站定位和内容,要以网络为承载媒介,以思想研究为纲领,指导社会发展。如何体现特色,则要抓住本地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任务和重点脉络,对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予以分析并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提炼总结社会发展中各个方面的建议。
同时,要对不同时期阶段的关注重点要有所区别,比如地方社科院蓝皮书系列期间,应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大力宣传,有利于社会大众了解各地方省情,并做好政府的政策实时向导;在国家、地方重要工作会议召开之际,组织学习会议精神,传达各项任务工作,并以网站多样化等形式展示出来,形成舆论宣传的一股新型力量。其特色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1对模块功能的需求
地方社科院网站的需求功能集成为独立的模块,这样有利于网站管理人员进行后续的栏目调整,增加和删除,能够提供每个模块的不同类别设置。网站建设主要有三大模块:用户界面模块(处理用户权限,功能)、系统新闻模块(新闻信息的录入与)、数据库功能(提供查找,更新,插入,删除,备份,导入等功能)。
新闻模块可按照要求按顺序进行信息,比如:按照时间节点、点击量和重要级别。同时,将每个栏目中显示的个数按照热点、重要新闻的条数予以规定;明确制定好用户需求说明书,以详尽的分析方法阐述好各项功能细则。并实时的进行沟通和改进,该过程重复迭代直至用户需求满足。
如果网页改版,需要按期执行网站切换计划;主网页、二级页面布局需不同,包括对搜索结果页面设计也要不尽相同。网站布局简洁明确,突出重点栏目,图文并茂,美化版面;版面色彩需要强调庄重、沉稳、朴实的科研院所风格,颜色要有对比、过渡、平衡。
2.2网站层次结构
根据网站定位确定网站层次结构,栏目设定的页面层次不超过三层,后续可根据需求再次修改。对于院内某些部门或研究所可做部分的站点建设,并后续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建设,根据各部门发展制定不同的建设规划,突出其特色,满足需求。一般栏目包括:新闻中心、专题中心、院所简介、专家学者、科研成果、数字图书、媒体关注等。
网站建设前期充分调研,对需要体现的特色方面予以总结,突出重点,实施规范化和针对性原则。网站的层次结构涉及到栏目设定,而栏目设定要体现出地方性社科院的特色领域和研究成果,如根据自身有利条件宣传本地社科院与国际间的互通合作交流,与国内外院校建立合作平台等栏目。除此之外,强调本地社会文化经济优势,如反映当地宗教、民俗文化、社会管理创新等突出的研究领域专栏。
3改进的方案
3.1报送机制
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信息报送制度是网站建设的首要内容,及时有效的新闻信息传递使得网站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有利于地方社科院真实全面的反映工作状况,展示工作的成果和亮点,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更好的为地方政府和公众提供服务。
建立信息报送负责人制,各科室和研究所确认一名人员兼职负责信息,具体负责所在部门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和上报工作。主要上报本部门重点工作的部署进展和传达科研和行政相关会议的精神,各项研究成果的展示和获奖情况等。各部门实行信息联动机制,如行政部门对文件和政策的公布,各科研所对各自领域内的相关报道进行汇总整理,实行一日一查阅,一周一汇总,并按期上报信息中心;各部门的信息材料统一按照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送,不宜公开的事项,以文档和附带U盘上报。同时将上报资料作为部门资料存管,以便日后工作总结。
3.2信息抓取
地方社科院网站建设随着网络信息发展,要求内容建设上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若能够将社科类资源网站的新闻消息报道实时在地方社科类网站上,使用户能够了解更多各自领域相关研究现状和趋势,这对于地方社科院的长足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社科院网站建设规划来看,信息抓取不是盲目的新闻抓取,而按照关联程度和时间顺序对国内外社科类新闻进行采集并审核后。目前,我们可以抓取信息并借鉴的网站有: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人民、光明日报电子版及各地方社科院网站(上海社科院、北京社科院等),社科类期刊电子版也能了解社科专业领域的学人新论信息资源。
针对社科院网站建设,我们通过应用属性对比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社科类网页的重复分析和采集,提高了信息的更新速度和全部搜索率。同时,对不同时期需要提取的网页给予修正。搭建WEB管理平台便于信息处理人员处理和校验数据,对于一些网站,无法用软件采集的就用人工处理。需要对所有信息源进行实时监控,如有新的数据则进行更新。
3.3搜索引擎
一般的站内搜索引擎具备通用搜索引擎的构架和功能,可以对用户的输入进行分词,可以进行多关键词搜索、关键词组合搜索、句子搜索,大大提高了用户操作的友好度;而这就需要基于学习统计模型的主要基准词确定好,随后查询与之相关度较高的词汇,计算PMI值(词汇相关度)来进行判别。该方法能剔除某些冗余的文章。
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将输入关键词的某些相关的信息加入搜索条件,联合进行查找。这增加了网站信息间的组织性和逻辑性,方便了访问者的使用。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数据挖掘,从而提高地方社科院网站系统的价值。
除此之外,也可建立会议检索等媒体搜索通道,又便于院内人员进行查询相关会议资讯,及时掌握专业领域动态,对于地方社科院各个研究所的领域研究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4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该功能主要实现社科院网站的后台管理分类,管理人员根据需求将用户进行分类,对于某些需要限制用户访问的信息,管理人员要进行不同的要求设置。设置访问、下载和读取资料的权限。同时,用户登陆时需要限制次数,并在一定时间要求内无操作的需退出重新登陆;管理员登陆时需要验证码和保护密码,可规定其他管理员的审核级别,可批量审核任务;
3.5安全问题及策略
网站管理员负责信息的审核和保密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做好网站数据的备份工作,确保网站在受到攻击和破坏后能够实现数据的恢复。及时防范网站攻击,比如黑客链接不安全的网站,加强网站监察数据库注入,跟踪日志锁定可疑的用户及IP,增加关键位置的防注入代码,对系统用户进行合理的权限分配,对用户密码实施定期的更改,关闭不需要的应用服务程序。网站的漏洞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我们要考虑整个网络架构中的各个方面,可以采用防火墙、身份认证、授权控制、数据加密、使用日志监视数据库、数据存储安全、审计和备份与数据恢复等安全管理技术。做到全面防护,才能确保安全。
4总结
政府的电子政务公开化促使各地方社科院网站必须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新闻的功能上,需要更深度和更广度的拓展,以网站作为宣传媒介,延伸各研究领域的范围,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层次需求。以新视角来探究每种社会现象,以新形式来传播各方面研究成果。在地方社科院网站建设中要采取多途径多方法的前期调研,加强网站整体的框架结构,保障网站信息安全,使网站平稳运行,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韩蓄.基于角色的个性化门户网站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4).
一、20__年信息化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今年以来,局领导高度重视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市局调整、充实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规划和协调。市局信息中心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并分别确定了局内外网建设的工作人员。另外,领导小组还在局各部门、单位设立了信息工作联络员,落实责任,从上至下,形成合力,切实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建立制度、科学管理、规范实施
市交通局为保证信息化建设能规范、有序的发展,明确信息化建设方向,制定了每月信息化工作会议例会制度、联络员交流制度;制定了《局网络运行管理办法》、《信息报送统计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完整[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并起草了《交通局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另外,局还向省厅申报了交通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已通过审查立项。
(三)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市局在人员少,人员兼职多、任务重、缺乏专业计算机人才的情况下,坚持培养、建设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局领导在充分信任、充分放权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各信息工作者加强自身学习,相互交流,在工作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与知名IT企业结成战略发展伙伴关系,从而形成交通信息化建设优势团体。
(四)加大投入,基本完善了内外网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以来,交通局加大了资金投入,进行信息化建设。其中,完成了机关内部宽带上网,实现局域网正常运行。完成了局领导及办公室机要秘书与党政网的连接。充实了市局交通政府门户网站并成功进行了网站改版;12县市区交通局政府门户网站已建成,基本形成了以市局门户网站为中心的全市交通门户网站群。完成了站场远程安全监控系统(一期工程)的建设,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部分站场远程实时监控。局机关OA系统已安装完毕,远程公文传递系统安全正常运行。一批必要的办公硬件设备已配备,为下一步交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内网构架初步形成
今年,交通局内网平台构架基本形成。一是完善了机关局域网综合布线系统并全面开通宽带网络服务;二是完成了局机关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与省厅专网的连接;三是开发了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初步实现了查询、下载等功能,进一步深化了资源共享,起到了简单网上办公的作用,使内网建设又上一台阶。
(六)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局对交通网站进行了成功改版,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许多具体栏目,版式也进行了调整改进,并确定了专人进行维护管理。经过半年运行使用,新的网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一定的对外宣传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更充实,信息更新率提高;二是点击率逐渐提高,从原来的每日几人增至现在每日100余人,这也表明关心交通的人更多了;三是开辟了网上投诉信箱,留言板、新区论坛等栏目,增强了与市民、业户的互动功能,促进了交流,为更好地利用网站为市民、业户服务提供了平台;四是建立了网站管理维护、信息报送等相关制度,将网站渗透到各单位、各职工的生活工作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扩大了网站影响,发挥了网站作用,直接地促进了交通对外宣传。
(七)通讯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对电话线路故障、电话箱破损、油漆脱落等进行及时维修和刷油;局电话完好率达到100%,开通了固定电话与手机虚拟网,大大节省了通讯费用。
尽管今年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交通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工作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我们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各单位、部门信息化工作发展不平衡;二是信息化工作经验欠缺,业务技能有待提高;三是信息化建设分散,信息资源共享性差,需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四是网站建设不尽完善,版式、内容、功能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加强。
二、20__年信息化工作安排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新的一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富有挑战的一年,我们要做好一切精神上物质上的准备,迎接这一挑战。由于种种原因,长期遗留和积聚了一些问题,包括旧的传统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面前还有不少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墨守陈规,要扎扎实实做事,按照"稳定、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去行事,按照市交通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
计划去贯彻。为了进一步做好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针对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明年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加以改进,积极开拓创新,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此,对20__年工作提出如下安排:(一)建设重点电子政务业务系统
为了提高交通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逐步规范业务流程,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我市交通发展需求的轻重缓急、平衡需求和基础条件,要加快以下重点业务系统的建设。
(1)完善交通VPN网络信息平台
依托市公用信息平台搭建交通VPN网络信息平台,构建以交通政务、运政管理、交通稽查、规费征收、路政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应用体系,在现有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交通VPN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各类网络资源,真正实现协同办公和信息共享。
(2)建成交通公共数据中心
以省厅交通政务信息系统为基础,建设我市交通数据中心,与各部门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
/,!/(3)建成市、县两级宽带传输网络
建立市、县两级交通光纤宽带网,信息网络实现宽带化,网络间实现高速互联互通。
(4)推进县(市)、区交通局信息化工程
按照市交通局的统一规划,各县(市)、区交通局要建设市交通局公用信息平台的区域性节点,保障以市交通局公用信息平台为中心,以区县交通局平台为节点的高速宽带城域网的建设与畅通。同时,要开发建设自己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报市交通局信息化中心审核通过后实施。
(5)建成远程站场安全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二)继续加强领导,提高每位机关干部对信息化的认识,把信息化工作纳入个人的目标考核任务,使之完全地融入到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加大投入,完备硬件设施,改进机房建设。改进完善内部局域网建设,提高机关网络办公水平。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落实责任,继续做好统计考评工作。
(三)修改完善《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加强网站建设,做好网站改版和推广工作。建立更多的互动和设立英文版面,更有效地利用网站做好服务工作。
关键词:精品课程;图形图像处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5-7174-02
The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in the Buliding Provincial-level Excellent Courses of Graph and Image Processing
JI Yong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Yangzhou 225127, China)
Abstract: Excellent course building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the building of the teachers team,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laboratory build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level excellent courses, combining the course features,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ditions, tak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 site, promot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ialized courses and the system of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for achieving the goal.
Key words: Excellent Courses; Graph And Image Processing; Buliding
最近几年,各高等院校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杰出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启动了高等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基于上述指导精神,我校在最近两年启动和开展《图形图像处理》省级精品课程创建工作。《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主要介绍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软件的各项功能及操作,包括图像基础理论知识、绘图修饰及图像编辑、创建选区、通道和蒙版、图层的应用、文字图层、图像色彩校正、图像的分析与扫描、滤镜的特殊效果等内容。相关教学内容实践性强,在实践中的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该课程建设小组的负责教师和各位主讲教师的辛勤努力和踏实工作,制定出科学的建设规划,并在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了教学师资团队、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配套教材,教学激励和评价机制、实验和实训基地等多方面的建设工作。目前该课程已经通过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审,被确立为省级精品课程。
1 具体的经验和体会
1.1 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以加强精品课程配套网站建设
目前在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课程网站的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精品课程配套网站的建设,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增强学生现场真实感,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实际上在教育部最新的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已经赋予了信息技术应用这一观测点更大的权重值。伴随着这一调整,必将有力的促进目前高校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工作。另外考虑到目前在高校中,信息化教学硬件设备已经逐步得到改善和更新,教师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网络操作技能也日益熟练,无疑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工作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配套网站建设过程中,我们有这样几点经验:
1.1.1 在网站内容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和项目
我们不能仅仅将网络建设仅仅看成是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手段或方法,切勿将课程网站变成课堂教学的翻版。如果只是将主讲教师信息、教材电子版、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录像等简单的挂在网站上,而没有仅仅更多互动环节的设计,就不能认为建成了一个高质量精品课程网络,这样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促进课程教学,也不能吸引学生长期关注课程网站。在我们的网站建设与设计实践中,为不同班级的每个学生都预留了相应的网站空间容量,并为学生分配相应的帐号和密码,这样学生可以在能够连通网络的任意地方及时将自己的项目任务的实例作品及时上传。主讲教师需及时审阅这些作品,在下次课程的教学课堂上对学生作品或者设计实例进行点评。点评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在学生上传的作品中遴选部分优秀的作品,向广大学生分析这些优秀作品的精巧的设计思路,突出的操作技巧,进而可以回顾和强化各个理论知识点,有效提高教学实效。二是以不点名方式点评一部分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有缺陷的学生作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这一好一坏两种作品的点评,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操作技能,学生对精品课程网站的这一功能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精品课程网站中,我们也设置了师生互动交流板块,借助网络,解决部分比较内向的同学羞于向老师当面提出疑难问题的困境。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感触、体会发表在网站上,以便主讲教师分析总结,改进其教学手段和方法。
1.1.2 精品课程网站的界面设计
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界面的总体设计要求是风格朴素简洁,并带有适度的创意,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惊喜和视觉冲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学生导向原则
设计网页要站在学生的观点和立场上来考虑设计网站。要作到这一点,必须要和学生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目标、期望和偏好等。
2)简洁和易于操作原则
没有必要在网页上设置过多的操作,堆积很多复杂和花哨的图片,尽量使用文本链接,操作设计尽量简单,并且有明确的操作提示。
3)布局控制
根据心理学家George A.Miller的研究表明,人一次性接受的信息量在7个比特左右为宜。基于这个原理,一般网页上面的栏目最好选择在5~9个之间。如果栏目过多可以考虑分组处理,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线分隔或者利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4)和谐与一致性原则
通过对网站的各种元素(颜色、字体、图形、空白等)使用一定的规格,使得设计良好的网页看起来应该是和谐的。网站的众多单独网页应该看起来像一个整体,这些网页应采用一致的结构设计,一致的导航设计,一致的操作设计。
1.1.3 重视精品课程网站的维护管理工作
我校由专业网站设计人员构建一个统一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拥有一个独立的域名并配备独立的服务器。在该网络平台上设置有本校所有省级和院级精品课程网页的链接,即通过该平台可访问所有课程网页。不同课程网页的界面风格、结构设计大体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将专业课程教师从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教师只需及时修改和更新、维护课程内容,精品课程动态信息,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即可,而无需亲自从事复杂的专业网站的代码设计工作。
1.2 推进与专业课程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是为了让职业资格证书的拥有者更好更容易的就业,因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精品课程建设之间就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而课程就是二者最佳的切合点。从根本上讲,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其实质是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着重进行如下几项工作:
1)增加实验与实训教学比重
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特点,将教学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设计了若干项目任务,通过这些项目任务的相关实验实训课程,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已经超过整个教学总学时的50%。
2)推进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覆盖了职业标准要求的理论考核知识,实践性课程的技能模块涵括职业标准规定的技能操作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要求的具体技能,使持证者进入行业后反映的技能能够达到相应的职业或行业标准,能够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确保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3)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
为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必须加大课程主讲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证。目前《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并具有相应职业资格或考评员资格。
在《图形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中,课程建设小组参加了Adobe数字艺术中心计划(ADAC),并要求学生参加Adobe公司的中国教育认证计划。如学生通过Adobe公司的在线考试,即可获得Adobe Photoshop CS科目的中国产品专家证书(ACPE)。该证书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的专业人员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并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已经组织的数次认证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5%以上。
2 结束语
上述内容是本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的一些心得体会,实际上创建维护一门精品课程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教材和辅助教材建设等若干方面,因此在创建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俊英.从国家精品课程政策看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6(7).
在认识“政府门户网站”这个概念时,必须明确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府门户网站有赖于各政府部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条件。但是,这种基础条件并不一定要求各政府部门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只要具备完善的内部办公与业务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即可。
第二,政府门户网站不仅是政务信息平台和业务处理平台,而且也是知识加工平台、知识决策平台、知识获取平台的集成,它使政府各部门办公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更加流畅,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加工而使零散的信息成为知识,使相关人员能够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知识,为行政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和知识支持。
第三,后台整合是政府门户网站区别于其他网站的关键所在。
一、政府门户网站的“前台———后台”关系
与互联网门户网站和企业门户网站不同,政府门户网站具有两种“前台———后台”关系。第一种“前台———后台”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双重的“前台———后台”关系,即:门户网站作为连接所有政府网站的前台,并不直接面对各政府机构的业务职能部门,它只是作为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快速便捷地为客户找到办理相应业务的政府网站,这是第一重“前台———后台”关系;在此基础上,客户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政府机构的网站直接面对业务职能部门了,在这里,政府网站与其职能部门之间构成了又一重“前台———后台”关系。
第二种“前台———后台”关系是一种单一的“前台———后台”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客户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即可直接进入业务办理程序,客户无须与具体的政府机构(网站)打交道,也不用知道自己是在与哪个政府机构打交道。此时,客户似乎在通过这个门户网站面对一个“超级政府”,因为人们通过这个门户网站可以办理包罗万象的业务。
无论是第一种“前台———后台”关系还是第二种“前台———后台”关系,都需要对后台业务进行整合。尽管在第一种“前台———后台”关系里,政府门户网站仅仅是所有政府机构的网站业务连接,但是要实现这一点仍然需要对所有政府机构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与排列,通过某一主题按照逻辑关系而对所有这些业务进行整理,同时在技术上以及在管理上都对门户网站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政府机构之间仍然分离的情况下,门户网站应当看作是所有经由该门户网站的政府机构的业务监督窗口。
第二种“前台———后台”关系超越了“电子政务”的概念,已经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府”了。在这里,所有的政府业务部门都已经按照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传统的政府机构已经逐步地淡出了电子政府的范畴而成为电子政府的“业务处理车间”。
因此,所有的政府门户网站都是政府网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政府网站都是门户网站;而且,政府门户网站意义上的“政府”的含义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机构”了,它已经超越了现有的政府机构的含义,成为一种虚拟的“超级政府”。
二、国外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
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直接受益于互联网门户网站以及企业门户网站的发展。与此同时,近些年来政府网站的泛滥也给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在如此众多的政府网站面前,人们往往不知所措,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实用、重点突出”的单一政务处理入门网站。大约从2000年开始,在一些信息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电子政务较为发达的国家,电子政务开始走出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旧制。这些国家已经认识到,要求民众去浏览每个政府网站才能办成一件事情是对民众不友好的,这与现实中要求每个人必须亲自到每个政府机构才能办成事情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它们在一个统一的政府网站下,将比较分散的各类政府网站综合到一个协调一致的目录下,根据特定用户群的需求开发一系列集成的政府服务项目。政府门户网站开始作为提供政府服务的唯一的电子政务网站。
目前,政府门户网站还处在发展当中,各国的做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发展程度来看,总体上还处于第一种“前台———后台关系”阶段,即主要是按照业务流程的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将各政府机构串联起来。但是也还有部分业务已经实现了在线实时处理,正在向第二种“前台———后台关系”转变,新加坡的“电子公民”网站即是这方面的代表。就国际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来看,美国、英国和新加坡三国的做法具有典型性,包含着许多网络条件下的政府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制度创新。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国家建设政府门户网站的情况。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美国是电子政务最为发达的国家,政府网站的数量也最多,共有两万多个。这些政府网站的内容非常丰富,页面数量多达几千万,一般的公民很难通过网络搜索来准确快捷地获得政府服务,这当然就需要门户网站加以引导。
我们可以从地域属性和权域属性来分析美国的政府门户网站的情况。从政府行政管理层次上来看,美国政府可以划分为联邦、州与市县三级。由于实行联邦制,三级政府在许多的行政事务管理方面相对独立,因此政府门户网站也就划分为这样三级,每级政府的门户网站的服务内容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分工。每个州政府和市(县)政府都建立自己的单一的门户网站,企业或公民根据业务内容,通过访问所在地域的单一的州或市(县)政府网站,即可获得各种不同的服务。每一个政府门户网站都各具特色,包括税收、执照、注册和护照信息以及满足所在地域的每个居民的具体需求的信息。
联邦一级的政府门户网站是“第一政府网站”(firstgov.gov.)。该网站于2000年6月开始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功能最为强大的超级政府网站。作为联邦政府唯一的政府服务网站,该网站整合了联邦政府的所有服务项目,并与许多政府部门如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建立了链接,同时也与各州政府和市县政府的门户网站都有链接。作为一个综合性网络门户,用户通过该网站可以接向任何政府网站,包括州和地方政府。“第一政府网站”所要达到的一个首要目标就是,要让客户只须点击3下即可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类政府信息与服务。它允许用户同时搜索全部2,700万网页,使用一个由私营企业和联邦政府一起开发的高强度搜索引擎,个人通过关键词、主题或机构进行搜索,可以在不到1/4秒的时间内搜索到半兆的文件。从这个意义上讲,该网站与联邦各职能部门、州及市县级政府网站实际上就构成了一种前台与后台的关系,任何企业和公民通过前台网站即Firstgov.gov,可以找到所有美国政府部门提供的所有服务。
从内容分类来看,该网站一方面按地区划分,囊括了全美50个州以及地方县、市的有关材料及网站链接;另一方面又按农业和食品、艺术和文化、经济与商业等行业来划分,各行各业的有关介绍及网站也是随点随通。该网站的设计非常有特色,它将政府服务分为三类,即对公民的在线服务(onlineservicesforcitizens)、对企业的在线服务(onlineservicesforbusiness)以及对政府机构的在线服务(onlineservicesforgovernments)。每一类又分为诸多项目,如“对公民的在线服务”就包括申请护照、天气预报、彩票中奖号码等;“对企业的在线服务”包括在线申请专利与商标、转包合同、商业法律与法规等;“对政府机构的在线服务”包括联邦雇员薪水册变化表、联邦雇员远程培训以及联邦政府职位等。这种设计简单明确,任何一个寻求政府在线服务的人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英国政府门户网站。早在1994年英国政府就建立了一个类似于政府门户网站的网站,其功能主要是提供政府网站的联接,但是服务的内容很少。2000年12月,英国政府开发出一个服务内容更多、搜索更方便而功能也更为强大的单一的政府服务门户网站系统,它由“英国在线”网站和“政府虚拟门户”网站组成。“英国在线”网站不仅将上千个政府网站连接起来,而且把政府业务按照公众需求进行组合,使公众能够全天候地获得所有政府部门的在线信息与服务。该网站的内容分为五大块:生活频道、快速搜索、在线交易、市民空间、新闻天地。“生活频道”向用户设置了11个主题的服务,用户无须考虑各政府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其他的各大块也都包括众多主题的服务内容。
“政府虚拟门户”网站是一个为了让公众和企业获得政府在线服务而进行登记注册的专门网站,它可以使公众和企业通过一个单一的入口同政府的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实现在线办理行政事务。已经在“政府虚拟门户”网站运行的主要服务项目中,包含国内个人所得税在线征收和部分增值税的在线返还等内容。该网站是提供“集成化政府”服务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英国在线”网站形成了又一种“前台———后台”关系。
新加坡政府门户网站。以前,新加坡也是由各政府部门单独地建立政府网站并提供网络服务,彼此之间没有进行一体化的整合。1999年,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开始出现整合趋势,一些业务不再按照部门来设置,而是按照流程做打包处理,也就是说,公民或企业在办理网上业务时,不必再考虑要登陆各个政府站点,分别办完各种相关手续,而是按照业务流程,一步步地在一个单一的网站上完成所有这些相关业务手续,实现了“一站式”网上办公。
所有这些打包服务都可通过新加坡的政府门户网站找到。该政府站点就像一本政府白皮书,完全代表政府,而不是政府的某一个方面。例如,该网站有一项统一的接受用户反馈的业务,用户发往政府各个部门的意见、建议、反馈等都通过这里的统一格式进行。
与美国的first.gov不同,该中心站点将政府服务划分为政府信息与电子服务、新闻公告、为企业的信息与电子服务、为非新加坡公民的信息与电子服务以及电子公民服务等几大块,虽然看过去没有像美国的first.gov那样将电子政务划分为G2G、G2B、G2C三大部分那么简洁,但是,从逻辑上看仍然清晰明了,栏目的设置让人一目了然。就电子政务来说,最重要的是其前台的业务流程设置与后台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的业务协调处理上。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建设别具一格,深受人们的称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子公民中心”和“政府电子商务中心”。
“电子公民中心”始建于1999年4月,其目的是将政府机构所有能以电子方式提供的服务整合在一起,并以一揽子的方式轻松便捷地提供给全体新加坡公民。“电子公民中心”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过程划分为诸多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里,你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政府服务,政府部门就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个“驿站”。每一个“驿站”都有一组相互关联的服务包。例如,在“就业驿站”里,你可以找到这些服务包:“雇佣员工”(专为雇主设计)、“寻找工作”(专为求职者设计)、“退休”、“提高技能”和“在新加坡工作”(专为外国人提供)等。目前“电子公民”网站里共有9个驿站,涵盖范围包括:商业贸易、国防、教育、就业、家庭、医疗健康、住房、法律法规和交通运输,这些驿站把不同政府部门的不同服务职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家庭”驿站里,“老人护理”服务包来自卫生部,而“结婚”服务包则来自于社区发展部。
“政府电子商务中心”于2000年12月正式开通,它实际上就是新加坡政府的采购系统,它把新加坡政府各部门和机构的财务系统与采购软件整合到一起进行工作。政府部门的贸易伙伴可以在网上得到政府招标的邀请并购买招标文件,供应商可以在网上索要发票、检查付款情况、提交产品目录和竞标。同私营部门的B2B交易中心一样,它也是通过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供应商的激烈竞争而获得价廉物美的产品,通过网上下单而节约更多的时间,通过更低的库存而减低成本。目前,政府通过“政府电子商务中心”采购的产品价值已经达到1.1亿美元,今后还要求将80%的政府采购都搬到“政府电子商务中心”上来。
三、对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建议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依两条途径展开。一是政府上网。政府上网工程促使政府网站的数量快速增加。据最新统计,政府上网工程实施3年来,全国政府部门建立的网站已突破1万个,3年净增10倍。二是建立纵向的业务应用系统。我国以“金”字工程为主体的纵向业务应用系统不断增加,由最初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12个,许多政府职能部门也在建立自己专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并且都希望尽量能够向“金”字工程上靠。仅仅依据这两条途径,其负面效应已充分暴露。一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各级政府机构建设电子政务的积极性都很高,政府网站数量也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政府网站的社会应用水平却总是提不上去,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的弊端尽管世人皆知却就是解决不了,很多专网都说自己是“金”字工程,不能共享,所以,每个政府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与服务数量都很有限,彼此独立,业务流程串不起来,电子政务的快速、便捷、公开、透明的优势自然也就显现不出来。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电子政务的社会化应用水平,将对未来电子政务的顺利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建设政府门户网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种困难局面。政府门户网站已开始受到关注,例如,在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中就提出了建设“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内容,其中的“一站”即是指政府门户网站。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在往这方面努力,开始花费很大的精力来建立自己的政府门户网站。但是,从有关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来看,我们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性质、特点、作用还缺乏清楚的了解,将政府门户网站等同于一般的政府网站,对政府门户网站与电子政务建设的其他相关问题也未作明确的安排。另外,就已经建立起来的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来看,除了北京市和上海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外,大多数地方政府做得还很不理想,有些甚至还停留在政府上网阶段。
针对今后电子政务及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继续建设12个重要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同时,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在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地位,将政府门户网站看作是实现我国电子政务战略的核心。一方面,通过“金”字工程提高那些重要部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加强办公资源的整合,消除“条”与“块”之间的割裂状况。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就意味着,通过发展“金”字工程加强对经济生活的监管,通过发展政府门户网站来体现电子政务的“服务于民”的本质要求。
与此同时,有必要对政府上网工程进行调整,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上来。因此,今后的电子政务要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和效果。
(二)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与政府机构改革相结合。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将秉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所有这些要求都与政府门户网站一致,政府门户网站可以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
(三)分层次规划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可以考虑在中央政府、省、市(地)层面上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并分别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例如,就省级层面来说,要对那些厅、局已经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对那些还没有建立或打算建立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职能厅局来说,一定要放在省级门户网站的规划内加以统筹,不应鼓励各职能部门单独建立自己的政府网站。再比如,在中央政府层面,可以考虑建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统一整合各部委已经建立的政府网站,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总之,要根据政府门户网站的要求来规划电子政务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52-03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四所院校合并组建的新型高职院校。学校位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市,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该校十分重视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早在学校组建之初就建有校园门户等信息平台。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
该校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完整统一、易于使用、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基于校园网的信息平台,构建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门户,实现统一用户管理和网上信息功能,加强信息共享,提高资源优化利用、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
该校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校园基础网络建设、学校门户网站、二级学院网站及部门网站、网络应用系统、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相关人员培训等。
1.校园基础网络建设。校园基础网络是学校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基础,没有一个设计合理、功能完备、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支持,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就难以顺利实施。该校分为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医学分院四个校区。东西校区相隔一条公路,北校区及医学分院距离稍远。网络设备情况:核心层配置S8016交换机1台;汇聚层配备S3526交换机4台,每个校区1台;接入层配备S2026/S2016交换机大约70台;外网接入使用S2026交换机,供服务器等使用;并配备有金御流控AF2000、O2526防火墙各1台。综合布路情况:对外接口带宽为电信100Mbps、教育网2Mbps,校内网楼栋之间为光纤布线,楼层间为双绞线布线。该校网络架构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网络运行十分稳定。校园网对外有防火墙的保护,内网的各节点均需采用“城市热点”认证系统进行登录论证,再加上采用了流量控制手段,因此校园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2.门户网站、二级学院网站及部门网站建设。该校门户网站中除了设立学校概况、新闻中心、公告通知、产学研、学生园地、学工动态、招生就业、图书档案等栏目外,还设立了招标信息平台、二级学院网站及部门网站登录入口、专题网站登录入口、各网络应用系统登录入口、院长和书记信箱等。门户网站是学校信息对外公开的一个主要窗口。教师、学生及社会公众通过门户网站来获取学校的信息以及方便快捷地与相关部门或校领导进行信息交互。门户网站信息采用分级审核机制,即各二级学院或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员的信息需要通过多级审核,方能显示在学校门户网站上。各二级学院或行政教学管理部门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采用统一技术标准、独立设计、独立管理的方式进行。
3.网络应用系统。网络应用系统是学校电子政务的核心系统之一,为各级各类用户提供相应的应用服务。该校的主要网络应用系统有:①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按照传统开发模式,每个应用系统都必须开发各自独立的用户认证模块。为了能够访问这些应用系统,用户不得不记住各个应用系统的账号和密码。这种认证方式存在很多缺点:消耗开发成本和延缓应用开发进度;用户需记忆多个账号和密码;无法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无法统一分析用户的应用行为等。统一身份认证就是由一个唯一的认证服务系统接管各应用系统的认证模块,各应用系统只需调用统一认证服务接口即可实现用户身份的认证过程[1]。②网上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并有效地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例如利用网络日志系统,就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查看指定教职员工某天的工作记录及工作进展情况,省时省力。③教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教务处主持设计,主要提供了专业管理、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教材管理、课表管理等功能。教师能够通过此系统查询教学课程安排、制定教学计划、上传学生成绩信息等;学生可以通过此系统查询课程进度及各科考试成绩;教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此系统来查询相关教师或课程的教学进度情况、考试考查情况等。④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由教学督导处主持设计,教学督导处可以通过此系统教学督察简报;学生可以通过此系统(以匿名或实名方式)对任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态度、效果等做出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此系统来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情况的评价,以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⑤数字化课程中心。该系统由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共同主持设计,系统主要提供教学网站生成、教学资源管理及评价、教学互动、网络考试、教学门户管理等功能。教师能够利用该系统快速生成课程网站(支持多名教师共建一门课程网站)、管理教学资源、管理题库、布置作业、组织在线考试、回答学生的提问等;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来学习教师授权的课程、在教师设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或考试、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教务管理者可以通过该系统来了解指定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4.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的安全问题将成为网络管理的首要问题,没有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就无法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该校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包括[2]:①网络安全体系。即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和病毒防范。②数据安全体系。即数据访问审计、敏感数据加密、数据备份和数据库容灾。③应用安全体系。即权限和角色分配、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
5.相关人员培训。为了使电子政务建设及应用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同时也建立了相关培训机制。①外出进修。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前沿技术,学校通过教师申请或选派教师外出考察、进修。如学习网络架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等。②校内培训。针对网站的维护及各网络应用系统的操作,为了让教师或相关操作人员能尽快的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技巧,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培训工作。如针对数字化课程中心的使用,就由教育技术中心主持组织了对全校教师的操作培训工作。③网上答疑。各网络应用系统均有固定的人员管理负责。管理人员通过培训课件来指导系统的操作与使用。用户在使用这些系统时若遇到问题可以通过E-mail或QQ等手段咨询管理人员。
三、学校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
学校实施电子政务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3]。①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充分整合了学校各项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缓解了资源紧缺瓶颈。通过数字化的高效管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大大降低学校的运行成本。②对学校各种信息进行全面、规范的管理,使领导得到准确的业务信息,因而有助于领导做出合理的决策。③信息服务更全面、实时、高质量,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满意度,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
四、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该校网络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数字校园”建设作为当前校园网络建设的核心任务。“数字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4]。基于现有网络的前提下,该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①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长期规划来指导信息化建设。②基于“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的建设框架搭建“数字校园”的基础平台。③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环境。④基于URP(大学资源计划)[5]思想提升学校资源管理水平,健全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和科研服务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教学服务和科研服务。⑤全面建设校级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现有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在保证学校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⑥规范学校的数据管理、采集和分析方法,做好历史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实时性,为领导层进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常潘,沈富可.基于LDAP的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7,33(5):281-283.
[2]宋宇波,胡爱群.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结构的探析[J].计算机工程,2003,9(10):11-13.
[3]张豪锋,葛晨光.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2008.
[4]沈培华,王映雪,蒋东兴,陈怀楚,常晓磊,刘启新.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与思考[J].管理信息系统,2002,(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