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诉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个阶段的广告诉求要紧紧围绕着企业的经营策略和产品阶段的特点展开,具体表现为:
第一,迅速提升品牌认知度。抢占市场有利位置,为企业在区隔市场时奠定价格空间的基础;
第二,产品概念更加清晰,让消费者对选择产品时更具体明确,丰富品牌的概念内涵;
开始为塑造品牌形象奠定基础,每一个产品广告都可能成为未来消费者对品牌形象定位认知的积累。
我们以延中纯净水的平面广告为例,具体探讨产品在成长期的产品概念设计和产品功能诉求。
1、纯净水市场状况分析分析:
纯净水产品属于饮料类产品。饮料类产品大部分属于感性化产品,但也有较理性的产品,纯净水属于较理性化的产品,因为它的人群特征较明显,不是所有人都是它的定位人群,(比如:农村人群不在此列),它的定位人群主要在城市,而且是城市人群中较注重理性消费、注重生活品质的人群。
纯净水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不被认知到认知,从部分人群的试用到今天很多人从观念上的完全接受,说明该产品已经完成了产品的教育和培育市场的阶段,并进入了一个成熟的市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和品牌的关系,注重产品的差异化,也就是说各个产品已经在强调自己产品的特点和强化产品的概念点。目的是区隔市场人群,建立自己品牌的市场空间。
2、产品概念分析:
纯净水的产品概念是以水的品质来实现的,因为它的消费者是注重生活品质的群体,要求的是理性的产品的品质,也就是说应该强化和说明“纯净”的概念,它的品牌应该和品质是相联系的,这样才能和消费者的需求对接。
本文以农村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为例,基于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需求偏好调查,分析了影响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收入水平、农民的文化程度以及村干部或普通农民身份等因素,对农民的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及方向则因具体的公共产品项目而异。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着力点,以期为构建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启示。
农村公共产品种类繁多,涉及面较广,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主要选取关系农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作为调查与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等。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假设
2006年7~9月暑假期间,笔者组织河北农业大学50名学生,对河北省农村展开了一次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为重点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并回收问卷648份,实际有效样本644份,覆盖了河北省11个市、42个县(市区)、51个乡镇和54个行政村的644个农户,调查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根据理性判断和感性认识,本文认为村庄特征、家庭特征和个人特征等变量与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均存在相关性。本文主要对具有数据可得性并可能存在重要影响的典型变量进行验证。
(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
根据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3236元),结合河北省(3481元)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农民对收入问题调查的敏感性,本文将受访农户划分为高、中、低三种收入水平:低收入(2000元以下)、中等收入(2000~3500元)、高收入(3500元以上)。
(二)受访者文化程度
调查问卷将文化程度细分为没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等5个等次。统计分析时将文化程度划归为三类:一是没上过学,二是小学和初中,三是高中以上。
(三)受访者身份
特指受访者的普通农民和村干部身份。
二、影响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因素的实证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设置“您觉得农民在生活中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题,设定交通、饮水、教育、看病、环境、养老、治安及其它等8项公共产品作为选项。结果统计的排序方法是赋予各位次降序分值,以各位次被选频次乘以其相应分值,依累加总分由大到小排列。为了更好地观察上述假设因素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本文设定需求强度(%)作为衡量农民需求程度大小的标准。需求强度的计量方法是单项需求分值与总需求分值之比。
(一)收入水平与农民需求的位序结构
通过赋值统计,得出三种收入水平农户对非生产性公共产品的需求位序结构和需求强度(见表1)。
由表1可见:(1)三种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对教育和医疗表现出强烈需求,需求强度基本一致,且远高于其它公共产品的需求强度。这一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因关系着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而受到普遍关注,收入水平对此没有显着影响。(2)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交通、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的需求强度,客观上反映了此类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低收入农户更注重交通,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乡村道路的供给匮乏;三种收入水平农户对饮水方面的需求强度较低且基本一致,表明饮水难问题在调查区域已基本得到解决。(3)公共安全是农民深层次的基本需求,收入水平对农民的安全需求影响较小。(4)收入水平对农民的环境需求产生一定影响。环境问题成为中、高收入农户关注的重点,而低收入农户对此反映相对淡漠,正如一些低收入受访农民所言:“连饭都吃不好,还关心什么环境”。(5)收入水平对农民的养老需求具有正向影响。收入水平越高,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观念的转变也会较快,对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越高。
(二)文化程度对农民需求的影响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如下表所示:
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1) 文化程度对农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影响不明显。不同文化程度农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均位于前两位,需求强度较高。其中没接受过教育的受访者对医疗的需求强度虽然高达32.2%,但这一群体多为50~70岁之间的老年人,求医看病是其面临较多的问题,可以认为医疗的需求差异并非文化程度所致。(2)根据理性判断和感性认识,交通、饮水和治安等作为农民生活的基本条件,需求强度与文化程度不会存在相关性。但调查结果显示,没上过学的受访者对交通和治安的需求强度相对较低。导致此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一群体的年龄特征而非文化程度的差异。(3)文化程度与农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民文化程度越高,越注重生存环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4)按照经验判断,文化程度可能导致农民对养老社会保障的需求差异,文化程度越高,由养儿防老向社会养老的观念转变越快,需求强度越大。但调查与预想结果相反,没上过学的受访者因年龄影响而对养老问题关注程度较高,小学和初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访者的需求强度反而相对较低。
(三)村干部和普通农民的需求偏好比较
在644份有效问卷中包括普通农民家庭540户,村干部104名。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1)普通农民和村干部对教育和医疗的需求强度较高,差异不显着。(2)对于交通及饮水问题,村干部的需求略高于普通农民,这与村干部的特殊身份及工作着眼点有一定关系。(3)村干部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高出普通农民3.6个百分点,表明村干部不仅注重眼前利益,更着眼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4)村干部的公共安全需求低于普通农民,需求强度存在一定差异。笔者通过对农民和村干部的个别访谈,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与村干部的特殊身份和心理有一定关系。(5)从需求位次和需求强度的差异来看,除环境问题之外,普通农民和村干部的需求偏好基本一致,需求强度差距均不显着。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及身份等因素对农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没有显着影响,农民对教育和医疗的需求强度远高于其它各项公共产品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以农民需求强烈且具有普遍性的公共产品为供给重点,将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上,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进程。
(二)交通、饮水、治安是农民生存所必需的基本公共产品,农民的需求差异客观上反映了当地的供给水平、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身份等因素虽然对农民的需求偏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显着
因此,各级政府及村级组织应以农民的需求层次为导向,优先供给农民生存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尤其要加大欠发达地区的供给力度。
(三)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身份等因素对农民的环境需求影响显着
基于调查结果以及对现实状况的观察,我们认为农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差,各级政府在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富裕水平作为政策重点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以及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增强其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关键词: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素质;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18.03.024
食品工業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2016年全国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13.3万亿元,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大健康的关注,食品工业发展已经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追求质的高度,同时也对食品工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直接服务企业生产一线,接触企业的新技术与新设备,执行行业、企业新的质量标准。由于食品加工工艺、技术、设备与标准的不断更新,迫切需要对高职食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调整,以期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3]。
为准确把握高等职业学校食品工业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深化产教融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食品行业以及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了企业用人岗位的需求情况,相应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能证书与薪酬情况,明确了毕业生在工作之后对于所需专业知识需求的认识,以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学历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1调研规划及内容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调研有效结合的方式展开,其中以问卷调研为主。针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对应的相关企业及毕业生进行调研。调研设计了3种类型问卷,题目既有选择性质的问题设问,也有填空性质的资料收集,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洁明了。在对企业调研中,主要了解产业对于食品专业的要求:
①食品企业所需岗位及工作职能情况;②企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评价及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③企业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的意见建议;④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要求;⑤确定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⑥岗位需要的技能证书与薪酬情况。
2结果分析
2.1调研企业性质及用人岗位需求情况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等相关情况,随机选取各个层次及规模的食品企业作为调研对象,企业性质包括国有、合资、民营及其他类型,针对企业的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15份,其中国有企业16家,占比13.91%;合资企业17家,占比14.78%;民营企业56家,占比48.70%;其他类型企业26家,占比22.61%。不同企业的岗位需求有所不同,通过后期的数据整理及分析。
当前食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就业主体是民营企业,食品生产一直属于轻工范畴,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大量进入轻工领域,调研结果与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相符合。调研数据显示,食品企业普遍设置有食品加工技术类岗位(岗位操作工、工艺员、检验员等),设置有上述岗位的食品企业数量占被调研企业总量的42.08%,且岗位员工需求量显著高于其他岗位。
2.2企业对对应岗位所需知识要求
为从企业角度了解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所需知识,设计了12个常見的食品加工技术方面的知识,调研发现,企业期待此类岗位的员工掌握的知识依次如下:加工工艺的基本参数、原辅料特性、食品生产单元操作与加工工艺、主要食品加工设备工作原理与操作,并且对于产品检验的标准知识和方法也有较高的要求。这些表明,食品生产企业对于学生知识方面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掌握生产环节相关知识,同时对于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从事的食品检验类的工作也有较高的要求。
食品加工技术类岗位需掌握的知识见图1。
2.3企业对对应岗位所需能力要求
在调研行业对于食品加工技术类岗位的能力要求方面,设计了18个常用的能力,企业对于学生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解决、能熟练地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工艺参数的修改调整的能力需求较大;同时企业还关注学生的检测方面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工作,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撰写检测报告,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食品加工技术类岗位对能力的要求见图2。
2.4企业对对应岗位所需素质要求
根据企业对于员工素质的要求,在调研中设计了13个基本素质选项,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对于责任心、行业行为规范、吃苦耐劳精神、身心健康等方面较为看重,而对于良好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拓展创新素质的期望值较低,这显示学生的质量安全意识、遵纪守法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对食品加工类岗位员工素质的共同要求,而并不希望学生在创新等方面有过多的表现。
食品加工技术类岗位对素质的要求见图3。
3调研结论及对策建议
3.1调研结论
通过此次调研,共收集到企业岗位需求样本115家,问卷调研区域遍及我国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基本包括了开设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国家(省)示范和骨干院校的主要就业单位,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和科学性。通过对调研企业的岗位设置、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梳理,总结出食品行业对于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素质需求如下:
①食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各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以一线操作工为主,其次较多就业方向为营销员,但学生对于检验类课程的需求也较为强烈。②调研企业对于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安全生产、勤于思考、身心健康比较看重,调研企业认为在工作岗位上虽然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以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良好职业道德等共性素质最为重要;对于拓展创新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的要求偏低。③在调研中还设计了销售能力方面的选项,发现企业大多选择熟悉,并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表明企业对于食品专业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在企业的一线现场环节工作,而并不期望学生在没有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产品特色、质量管理体系等的情况下,直接从事产品销售工作,这与现在学生就业轻实践、重销售的趋势形成反差,值得教师在学生培养和就业指导环节中的重视。
3.2对策建议
①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在调研中,企业普遍认为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合理定位。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智能型的第一线操作者”,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的重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稳定的职业思想、宽厚的文化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技能人才。②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2015年教育部经过了专业目录的调整,当前部分学校正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多数学校仍以学科课程模式为主,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实践性较强,新技术的应用更新较快,部分高职院校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安全性措施等重要内容基本上没有进入教学,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建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从岗位的需求出发,将本专业涉及的食品加工类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结构。③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创新创业将是未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在课程设置中除基础课、专业课外,还应从学生素质教育课入手,开发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和行业规范、国际标准教育的相关课程,有计划、渐进地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现状与需求。
在成长期和成熟期都不做需要性诉求,这是由于企业策略、中国市场的结构性、区域不平衡等原因,造成了企业在如何把握需要性概念上产生了困难。
在中国,有些市场可能已经非常成熟了,有些市场却非常不成熟。这种情况会涉及企业把握诉求定位方向的问题,如一个企业把自己的产品目标直接定位在三级城市或者很低端的市场,而这个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到了那些三级市场却还很不成熟。成熟市场已经在需求或者欲望上进行选择了,而这些三级区域市场还只是需要性选择,如果企业把自己定位在这些市场上,那么他就要做需要性的产品诉求。
下面对不同的诉求方式进行简单地说明:
■ 需要性诉求
所谓需要性,就是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一种诉求语言,这类产品不一定只是食品、衣服之类的必需品。随着市场的多元化,以往的必需品也已经细分出很多个性的概念产品,而以往的概念性产品也成为了大众的必需品。比如,空调刚诞生出来的时候,一定是一个概念性的产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空调已经成为城市生活当中的必需品了。
在每一个产品的市场策略当中,都有企业的目标市场作为依据。如果一个企业把自己的大众产品定位成高端产品,那么它就要在市场行为当中去塑造这样的产品。但如果企业把自己定位在生产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买得起的需要型产品,就要从价格到语言的沟通形式上符合这种需要性。举个例子:一个空调的诉求语言是“又冷、又静、又省钱”这就是需要性的诉求语言。它诉求的都是消费者对产品基本关注的要点。这种诉求的企业目标都是强化市场份额,用低价冲击市场。
■ 需求性的诉求
需求性的诉求,是市场进入到对产品开始有选择的阶段产生的,任何一个产品都会产生需求性的诉求,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选择性的,只是由于某些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概念比较新、还处于接受阶段的时候,消费者没有产生选择性。
产生选择性的市场一定是有众多竞争品牌加入竞争的市场,就好比一个煤矿来了一个女职工,很多没有对象的男士就会追求她,而一个纺织厂来了一个男职工也是如此。但反过来看,这个女职工面对众多男职工的时候,她的选择性就大了;那个男职工面对众多女职工的时候其选择性也大了。这是由需求关系决定的,也是竞争产生的结果。
那么,面对那么多的竞争者,要想被选择上,一定要有其独特的地方。一般的情况下,消费者首先会从产品方面进行选择,如果企业在产品方面不具备优势,就要从其他的地方找出有优势的方面。诉求语言就是这些竞争者的自我表达。由于是选择性诉求,所以这种自我表达都有着强烈的解释和说明的成分。一个是说明自己的产品利益,另一个是告知这个利益可以达成的结果。举个例子:宝洁公司的洗发水“海飞丝”是个个性化的概念产品,它是选择性的产品。它的诉求语言是“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结果关系的诉求。
关键词:诉求策略 情感诉求 理性诉求 情理结合诉求 文体特征
世界著名的广告文案大师大卫・奥格威曾经说过:“我们的目的是销售,否则便不是做广告。”这一说法肯定了广告传播的根本目的是推销产品,而推销产品需依靠对消费者的劝服。而欲使消费者接受劝服,主动购买产品,就必须制定适当的诉求策略。所以现代广告诉求策略的运用是否适当有效,关系到产品的销售和企业形象的树立。
由于广告受众的消费行为,会受到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购买产品时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或情感投入,针对这种情形,广告的诉求策略也就有了情感诉求、理性诉求和情理结合诉求三种最基本的类型。不同的诉求策略对语言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进而体现出相应的文体特征:
情感诉求策略与文体特征
情感诉求策略又称感性诉求策略,即通过对消费者情感层面的劝服来达到广告传播目标。通常以向消费者的情感和情绪诉求为主,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启发联想,刺激购买行为的发生。人是有感情的,在广告诉求中,采用“动之以情”的途径,消费者往往会受到暗示而动情,受情绪的影响和支配而采取行动。“广告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固然可以被视为一种表现方法,但更应视为一种创作原则、一种创作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转变,由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满足情感需求转变。消费者已不再只是单纯追求商品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满足,而是在追求质量的同时更多地从商品的形象出发,根据个人的好恶和心理要求去挑选商品。如果在广告创意中,定位准确,渗透情感攻势,就可能制作出观念新颖、人情味浓郁、体现现代文明价值的广告作品,成为赢得消费者的最佳选择,从而在消费者和产品或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好感,使消费者乐于接受该产品或服务。一般日常用品,如化妆品、食品、服装以及涉及旅游、安全等方面的产品,在购买时选择性比较大,易受消费者情绪的影响,因而适合采用情感诉求策略。由于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得广告的诉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切入点从多方面进行,具体来说,情感诉求策略所传达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亲情:亲情是人们最广泛、最热切的情感需求,体现着快乐、幸福、温馨。如果在广告中渗透着爱与关怀,就能够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而家庭消费品与生活联系较密切,最适合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进行诉求,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最终拉近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取得好的广告效果。如某皮衣平面广告:“(画面)某皮衣旁放着一封母亲来信。(标题)今日降温(正文)小时候/每逢下雪天/母亲总唤儿添衣/长大后/远离家乡/单衫不耐寒风疾/啊!一份母爱,百缕牵挂/一件皮衣,万般情义”。广告充满了浓浓的关爱,打动了许多消费者。
又如雕牌洗衣粉电视广告“中秋篇”,广告抓住中国人期盼中秋团圆的心理,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真挚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广告描述了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女孩,在中秋节到来时无法回家陪父母过节,特别思念父母,想起在家的时候母亲用雕牌洗衣粉给自己洗衣服的情形,想起父亲为自己做最爱吃的红烧肉的情景。就在她心情失落回到住处时,却发现父母早已来到,并为她准备了一桌饭菜,她由于惊喜而激动得热泪盈眶。广告中女儿对家人的思念,父母担心影响女儿工作而欲言又止的表达,都显得那么真实自然。特别是父亲见到女儿后所说的一句“你妈非要来”,将父爱的含蓄表达得淋漓尽致,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广告播出后,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那些节日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消费者产生了极大的震撼,雕牌洗衣粉也取得了理想的销售业绩。
爱情:爱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在广告中同样可以与某些产品结合在一起。爱情的纯洁、真挚、永恒与产品建立关联,就会刺激产品购买行为的发生。在迎合受众情感需要的基础上,使商品成为爱情的一种象征,自然会赢得受众的喜爱。如铁达时表广告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又如喜之郎果冻广告:(镜头)数对年轻情侣互诉衷肠。(文案)“紫色,有你真精彩。红色,真的好想你。粉红,爱你一生不变。明天的明天,你还会送我水晶之恋吗?”这里果冻成了爱情的信物,消费群体由儿童扩大到成年人。
乡情:乡情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情结,包括与此相联系的对故乡往事、童年、景物的回忆等。乡情诉求主要是利用人们的怀旧情绪,通过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对过去美好时光、情景的怀念等来进行情感诉求,使产品成为人们情感记忆的触发物。如南方黑芝麻糊的电视广告:“小时候,一听到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一缕浓香,一缕温情。南方黑芝麻糊。”画面质朴、温馨,儿时的回忆、乡情,无不蕴涵其中,唤起人们的心理共鸣。
生活情趣:日常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情趣,可以唤起积极的心理感受,可以此进行广告诉求。如Rolo糖电视广告:一个调皮淘气的小孩用Rolo糖招来了一头可爱的小象,当小象费劲地伸长鼻子,想接住糖时,小孩赖皮把糖扔进自己的嘴里,并对小象做鬼脸。小象感到十分委屈。许多年过去了,以前的那个小孩已经长大成人,在一次集会上,当大象列队通过他的身边时,一只大象甩出鼻子,狠狠抽了他一下,真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显示了Rolo糖持久的魅力。
个人的其他心理感受:包括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等,也是情感诉求的重要切入点。如奥迪汽车广告:“极致的精密,对您而言意味着尊贵、华美与恒久。而我们则正让它成为一种完美的本能。”又如桑塔纳2000的系列广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赢得这样热烈的欢呼。”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尊贵、华美,希望引人注目的心理和价值取向,促销效果明显。
由于情感诉求策略注重情感、情绪与企业、产品、服务的联系,所以运用在广告上。营造生活情景,表现生活片段的广告往往容易成功。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广告中蕴涵的感情应该真实、深切,情感的表达要自然、含蓄,避免虚情假意和生硬不自然。否则适得其反,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广告中产品(服务)及企业的印象。情感诉求广告一般并不对产品特性、外观或企业形象进行直接描述,而是让产品或企业成为某种情感环境中的重要道具。语言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或华丽流畅甜美,或生活化、口语化。语气
或强烈而煽情、或轻柔含蓄,通过环境烘托、情景描述来间接地唤起消费者的各种情感,体现出散文、诗歌的文体特征。
理性诉求策略与文体特征
这种诉求策略就是诉诸目标消费者的理性,以逻辑性的方式进行诉求,即通过对消费者意识理性层面的劝服而达到广告传播目标。“这一诉求方式,一般都以真实、准确和必需的产品与企业信息为主要内容,让受众在经过认知、推理和判断之后,作出购买的决定,而不是单纯地刺激受众的情感,以唤起受众对产品或企业的认同。”由于人们大都是在理智的支配下从事各种活动,人们在购买商品时,面对众多的商品,需要一番了解、鉴别、选择和思考。特别是购买大件、贵重的商品时,更要认真思考、斟酌,才能决定是否购买,所以理性诉求广告采用“晓之以理”的途径,说服消费者相信产品,促使购买行为的发生。“在广告诉求中进行理性传达,往往向受众传达彼此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信息,利用判断推理来加强广告的说服力。”如Intel奔腾处理器报纸广告(得“芯”应手篇):
“一部高效率的超级个人电脑,必须具备一片高性能的快速处理器,才能得‘芯’应手地将各种软件功能全面发挥出来。Intel现率先为您展示这项科技成就,隆重推出跨时代的奔腾处理器。它的运算速度是旧型处理器的8倍,能全面缩减等候时间,大大增加您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它与市面上的多种电脑软件全面兼容,从最简单的文字处理器到复杂的CD-ROM多媒体技术应用,它均可将这些软件的工作效率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它的售价却物超所值。若想弹指之间完成工作,您的选择必然是奔腾处理器。Intel奔腾处理器,给电脑一颗奔驰的‘芯’!”
这一广告首先提出了一个观点:个人电脑需要快速的处理器,Intel奔腾处理器就具有快速处理的特点。然后通过两方面的论据进行论证:一是运算速度是旧型处理器的8倍,能缩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兼容性强,使各种软件的工作效率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肯定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奔腾处理器是必然的选择。全文论点凸显,论据详实,论证严密,说服力强,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
理性诉求策略注重向消费者提供较为全面的产品信息,特别是对一些新产品、新服务,消费者了解的信息比较少,如高档耐用品、工业品、各种无形服务等,可以采用这种诉求策略,让消费者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是否购买。而对于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产品,过于细致的信息和文字反而会令人厌烦。
理性诉求广告具有说明文、议论文或叙述文的文体特征,“这些文体,适合于传达复杂的广告信息,在人们需要做出理性的购买选择时,提供实际帮助和资料支持”。语言严谨准确、平实简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逻辑性强。这类广告的语言,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却能引导消费者思维,起到广告传播的效果。
情理结合诉求策略与文体特征
情理结合诉求策略,是通过对目标消费者意识层面中情感与理性的共同作用,进行广告传播。由于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各有优势又各有短处,对于广告来说,最美妙的效果是促进情感和理性的融合。既刺激消费者的情感获得认同,又尽可能多地传达产品信息。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情理结合诉求方式的前提是产品的特性、功能与情感内容有合理的联系,如太太美容口服液广告:
争做新时代“三好女人”――脸色好、气色好、精神好
现代都市女性,身心都备受压力,办公室内处处是电脑辐射,空气不流通,让人感觉缺氧,加上工作紧张,精神常处于紧绷状态,表现出来的就是脸色、气色、精神不好,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来,长久下来,不但身心疲惫,工作上也很难有好成绩。中国花样游泳队的队员虽集训频频,各式各样的水中动作又极耗体力,而她们总是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她们的太太美容口服液是秘诀之一。太太美容口服液选用十多种纯天然、无激素的名贵中草药精制而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活性因子,能有效调节新陈代谢,平衡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使血液中的养分和水分顺畅地渗透肌肤的每一个细胞,每天早晚一支美丽功课,让你脸色好、气色好、精神好,轻松成为新时代的“三好女人”。
这一广告先是说明现代都市女性的特点,引起她们切身的感受,渗透着情感攻势,而后以中国花样游泳队的队员为例,强调产品效果,增加可信度,最后用直白的语言介绍产品的有关信息,可以说是一则典型的情理结合诉求的广告。
情理结合诉求策略,既刺激消费者的情感,又能尽可能多地传递关于产品的信息,效果明显而突出。在文体方面,既呈现出散文、诗歌的文体特征,也呈现出说明文、论说文的文体特征,其语言也因需要显现不同的风格:当需要突出情感要素时,使用煽情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抒情意味;当需要突出理性要素时,就要使用准确平实的语言,但必须协调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之间的语言差异,使文案风格达到统一,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