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谋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持力层 静载荷试验 低应变法 钻芯法
Abstract: in the pile foundation inspection process, each detection method has the unique technology advantage, but there are limitations, only by various methods with each other, mutual complemen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an more accurately the real cause of the pile foundation quality acciden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case, this paper presents bored pile bearing not enter together to scrap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quality accident that many detection method valid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ach other.
Key words: include the cast-in-place pile static load test low strain gauge got method
中图分类号:U443.1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浙江台州地区的自身地质特点,桩基已成为我地区建筑物地基的主要形式。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应高度重视桩基质量问题,避免发生桩基工程质量问题,而且一旦发生桩基质量事故,应学会分析事故原因,对质量事故进行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下面以台州东某工程为实例,阐述桩基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过程。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台州市绿心生态开发区内,主要为5幢商业街楼(2-4F)和1幢摄影楼(5F)、法兰西餐厅(3F)、罗马大影院(2F)及英格兰大酒家(2F),总用地面积31923.8m2,总建筑面积44897.8 m2,建筑物占地面积14226.2 m2。
地质勘察情况
根据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院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建筑场地各土(岩)层共分8个工程地质层16个亚层,地质分布由上而下依次为:1-1层素填土,层厚0.0~1.2m;1-2层塘泥,层厚3.0~3.0m;2层粉质粘土,层厚1.8~3.2m;3-1层淤泥,层厚0.9~25.3m;3-1夹层砾砂,层厚0.4~1.4m;3-2层粉质粘土层,层厚1.5~4.1m;3-3层砾砂,层厚0.2~2.75m;3-4层粘土,层厚1.5~7.5m;4层粘土,层厚0.6~18.5m;5层粉质粘土,层厚0.5~8.1m;6层粉质粘土,层厚1.7~11.1m;6夹层粉质粘土,层厚2.3~2.3m;7层粘土,层厚1.0~2.0m;8-1层全风化凝灰岩,层厚0.3~8.7m;8-2层强风化凝灰岩,层厚0.4~4.9m;8-3层中风化凝灰岩,层厚2.9~4.2m。其中3-1层淤泥是场地主要软弱层,8-3层中等风化角砾玻屑凝灰岩物理力学性质好,致密,坚硬,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但该层基岩面高差变化较大。
设计概况
该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Φ600~Φ800,桩端持力层为8-2层强风化凝灰岩,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为1.0m或桩端持力层8-3层中风化凝灰岩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为0.6m,实际成桩长度由进入持力层最小深度控制,桩端嵌岩深度应以桩端全断面入岩后起算。其中Φ600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为2600kN、3400kN、3450kN,Φ800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为4600kN、5800kN。
事故桩的检测及分析过程
(1)静载荷试验检测单桩承载力
静载荷试验是检测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的传统方法。我们首先对该场地的2#楼、5#楼、电影楼、法兰西餐厅4幢楼进行静载荷试验,每幢选取3根桩共12根,试验结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其中4根满足设计要求,8根不满足设计要求,当中2#楼-13#桩、2#楼-33#桩、法兰西餐厅-78#桩均为加荷到第二级时沉降就超过100mm,其余5根极限荷载为设计要求极限荷载的20%、50%不等。
下面为静载试验实例:
2#楼-33#桩桩径为Φ600,提供桩长为37.8m,设计要求最大加荷量为2600kN,我们分10级等量加载,第1级取分级荷载的2倍值520kN,加荷到第1级,沉降量为47.84mm,第2级加荷5分钟,累计沉降达到94.72mm,加荷15分钟,累计沉降为110.50mm,故终止试验。以下为该桩试验的汇总表和曲线图:
工程名称:台州某工程2#楼 试验桩号:13#
桩长:37.8m 桩径:600mm
2#楼-13#桩、2#楼-33#桩、法兰西餐厅-78#桩在加荷量如此小的情况下沉降量急剧增加,我们首先考虑的第一个排查方法是检查接桩桩头的质量以及桩头以下是否有松散混凝土,若出现这种情况,应重新处理桩头部位,再次试验。后经开挖验证,证实桩头及桩头与桩身连接处混凝土均完好。
那么在加荷作用下,是否由于桩底沉渣或嵌岩欠好引起的沉降?考虑到提供桩长有37~41m,即使桩底有沉渣或嵌岩欠好,由于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极限值也不会如此小,所以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初步判断为桩身上部有严重缺陷或桩端没有进入设计要求的持力层。
(2)低应变动测检测验证。
我们采用低应变动测来验证该批桩的桩身上部有否缺陷。在检测之前去除桩头,平整测试面。
2#楼-13#桩为例,混凝土强度C25,波速估计值为3600m/s,实测时域曲线反映在距桩顶-18.7m左右有一明显同向反射信号,曲线图如下:
多数桩在10~21m左右均有明显的同向反射信号,若桩身在该处断裂或严重离析,或桩长只有上述长度没有进入持力层,那么我们得到的承载力就是该长度土层提供的桩侧摩擦力来提供的,通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公式:
Quk=Qsk+Qpk=u∑qsikli+qpkAp
计算结果与静载荷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此时我们可以推断出引起桩身急剧沉降是因为桩身存在严重的缺陷或桩端未进入持力层而引起的。
(3)钻芯法验证。
由于低应变动测信号主要反映桩身阻抗变化的信息,缺陷性质难以区分,为了进一步查明缺陷性质,我们采用了更为直观的钻芯法检测,钻芯结果表明:钻芯的9根桩,其检测桩长与施工方提供桩长相距甚远,我们原先通过动测推断的桩身缺陷位置就是其桩底位置,取芯后又在桩周50cm范围内完成一地质勘探钻孔,以确定该桩位置持力层的分布情况。钻芯的具体情况如下:
工程设计图纸中提到持力层的顶面标高变化较大,因此设计桩长只为参考,成桩长度由进入持力层最小深度控制,施工方为虚报施工量伪造桩长,更为严重的是桩端根本未入持力层,严重影响了桩基的正常使用,设计要求桩端进入中风化,实际分别落在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全风化凝灰岩及强风化凝灰岩上,嵌岩桩变成了缩短了的摩擦桩,其承载力可想而知。
处理结果
经参建各方讨论一致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风情街2#楼、5#楼、法兰西餐厅的桩基评定为不合格,原桩基全部报废。
因原桩位置不能重新打桩,由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重新设计桩基施工图,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重新打桩,最终将桩基质量做到满足设计要求。
结语
1、通过上述的检测过程,我们结合多种检测手段,逐步缩小范围,对疑点逐一排查,最后找出了引起这次严重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方虚报桩长,且桩端未入持力层。
2、嵌岩桩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进入持力层的情况和桩身混凝土的质量,因此一定要加强现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桩成孔后,应及时检查桩孔进入持力层深度、沉渣厚度、岩石强度等数据,做到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加固 施工组织
1、加固方法:
1)、将该层剔除至结构层,而后对所有结构裂缝进行修补(灌缝胶补强),对于通缝,可以采用封底胶封底后进行灌缝胶补强;
2)、对结构承载负弯矩集中区域按通长方向进行粘碳纤维加固(一层),具体范围见后附平面图;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片材(单向连续纤维片);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钢筋混凝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拉或抗剪能力,提高强度、刚度、抗裂性和结构的延性。
2、施工准备:
2.1、材料准备:砂子(中砂)、石子(5~32)、碳纤维采用日本东丽UT70-30,粘碳配套胶(底胶、浸渍胶、找平胶分别采用中国建科院MSP、MSE、MSR系列),裂缝灌缝胶、封底胶采用中国建科院CABR建筑灌缝胶
2.2、机具准备:角磨机、钢刷、电铲、起泡器、日本小西KONYBOND裂缝注射修补工法配套器具(如后附彩页),铁抹子、手推车、铁锹
2.3 、技术准备:根据平面图,提前在现场放线,接通水、电。
3、主要施工方法及步骤
3.1、原梁面剔凿:用角磨机按放线范围,切至楼板结构面,然后用电铲将此范围内的楼板面层用电铲铲除,砼碎块垃圾用垃圾袋装袋后,用手推车清运出现场。
3.2、裂缝补强:
1)裂缝内部结构的调查:查明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根据裂缝宽度确定适当粘度的环氧树脂规格,估算出环氧树脂、密封膏和注射器的用量。
2) 基面处理:用金属刷子或砂轮整平裂缝表面,清除灰尘和油污等脏物。
3) 安装固定BC基座:每米裂缝安装5个注射器,即每米5个注射器,在裂缝上标出注射点位置。在做好标记的注射点安装BC基座,安装基座使用H-S密封膏,涂布注意的是BC 基座的这些要对准裂缝的这些位置,以便环氧树脂容易进入裂缝内部。
4) 密封膏封好裂缝:用密封膏将裂缝表面密封好,防止环氧树脂外流。在注射工作开始前要再次核查裂缝基基座的周围都已经密封好。
5)混合环氧树脂 : 将环氧树脂主剂和固化剂按特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一次混合的树脂数量相当于1小时的用量为宜。用注射器抽取混合均匀的环氧树脂,抽取完毕后,将注射器的自动条卡住活塞的卡口,防止活塞活动,以免将环氧树脂挤出。
6)注射环氧树脂 :将装在环氧树脂的注射器安装BC基座上,然后根据不同的压力
要求装上所需数量的橡皮筋。所有注射器和橡皮筋安装完毕后,将注射器的活塞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直到制动条卡口中脱开,注射器在橡皮筋的压力下开始自动条匀速地注射工作。当注射器中环氧树脂已经注射完毕,请立即取下空注射器,重新换上另一个装有环氧树脂地注射器,继续注射工作。为了确保所有裂缝完毕灌满,所有空注射器都要新抽取环氧树脂,继续注射。
7) 固化养护 :在注射器静止24小时后,拆下注射器和BC基座。将H-S密封膏整条撕下并将对其用砂轮磨平。
4、碳纤维加固:对所有负弯矩承载集中区进行碳纤维加固,按所附平面图范围进行粘贴。具体方法如下:
4.1.1、胶粘剂的配置 :
1)、将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称量准确,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及粘结胶料。先将稀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
2)、 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整平胶料每次配置量以0.5-1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
3)、所有胶料要求于1小时内施工完毕。
4.1.2、基底处理
1)、混凝土表面如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
2)、裂缝部位,如有必要应先进行封闭处理。
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³ 10mm)。
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使用中国建科院研制生产EC高强度聚合物砂浆修补表面凹陷底部分。
4.1.3、涂底胶
1)、按一定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2)、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1.4、用整平胶料找平
1)、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2)、转角的处理,应用整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
3)、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1.5、粘贴碳纤维布
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在3m以内。
2)、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
3)、用特制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
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维表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
4)、在最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
4.4、地面恢复:因原地面未配筋,所以用人工搅拌1:2水泥砂浆(掺5%107胶,为保持新旧砼接缝处结合好,掺用UEA膨胀剂)即可,地面面层用铁抹压光恢复。
5、质量保证措施:
1)、对于砼工程,应振捣密实,面层平整,砂浆拌制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杜绝偷工减料现象发生。
2)、碳纤维粘贴工程: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粘贴碳纤维布应尽量避开障碍物,如遇无法清除的障碍物而需截断时,在截断部位要予以适当处理,具体措施应视不同情况而定。
3)、碳纤维材料方面的可靠保证
碳纤维片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是与它自身的材质属性、成片加工工艺密不可分的。目前,国产碳纤维片与进口碳纤维片之间从质量、性能及生产工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材料的匀质性:碳纤维束只有分布排列均匀,加工成片后才能起到整体均匀受力的作用;若才只得匀质性不好,则构件受力后导致纤维片局部受力不均,使碳纤维补强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材料的匀质性问题,是目前国产碳纤维片提高质量所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碳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我们用于结构补强的碳纤维片是含有预浸树脂的。其作用是使纤维之间相互约束、相互粘结成为共同受力的整体,但其含量过多、浸渍过厚,却无益于修复、补强。因为碳纤维补强混凝土结构是靠上涂及下涂环氧树脂对碳纤维片的反复渗透来完成的。如果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过多,则粘贴碳纤维片时树脂的渗透效果就比较差,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目前国产材料在控制低预浸树脂含量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碳纤维的段丝率:由于纤维丝很细,只有7μm,极易出现段丝。因此,尽可能地减少纤维丝的断裂,确保纤维片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是确保最终补强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也是国产材料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国产原丝的杂质多,是导致碳纤维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间下表)。
国内外碳纤维中金属杂质含量比较
(引自[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杂志2001年第2期)(单位:10-6)
生产厂
Na
K
Ca
Mg
Fe
小 计
日本T300 10-15
1-15
10
2
1-5
24-27
日本T700
7.4
1.0
24.6
3.8
23.5 60.3
日本T800
10.1
3.5
18.5
3.4
35.5
国内甲厂
14
26
24
11
53
128
国内乙厂
95
22
105
17
101
340
(注:T300为文献值,其它为实测值)
为确保碳纤维片修复补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本公司使用的碳纤维片是性能质量优异的日本东丽公司的产品。
6、安全施工及场容:
1)、裁剪及使用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离电源,尤其是高压电线及输电线路。
2)、碳纤维布的配套用胶要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3)、现场施工人员应穿工作服,同时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施工人员严禁在现场吸烟。
4)、配置及使用胶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
5)、施工所用砂、石子、水泥等材料堆码整齐,施工完毕后,将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及时清运出现场,作到工完场清。
7、工程验收:
7.1、工程验收时必须有碳纤维及其配套胶料厂家所提供的材料检验证明。
7.2、 每一道工序结束后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验,作好相关的验收记录,如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返工。
关键词:加固 施工质量 保证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239-02
该海塘原设防标准为20年一遇。经本次加固工程后,该段海塘设防标准达到百年一遇,与其它海塘一起形成防御洪潮侵袭的封闭线,共同抵御台风暴潮,保护地区的安全。
本段海塘采用复合斜坡式土堤结构,海塘加固长641 m。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施工围堰、土方开挖、400 g/m2无纺布、U型预应力板桩、C30钢筋砼护坦、C25砼大方脚、C25砼螺母块、C25砼四脚空心块、灌砌块石、石渣垫层、C25砼支座、充砂管袋、吹填土、C25砼挡浪墙、C30砼路面等。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该海塘加固工程关系着地方经济振兴,地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坚持质量管理,多手段多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市场,必须坚持以“实施一流管理、争创一流质量、树一流形象”质量方针,实行“专业化施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监督、制度化考核”的质量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1 质量保证体系
该海塘加固工程质量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并对工程质量负责。质检部门负责对工程质量的监督,项目部设专职质检员,负责各项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各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负责本施工工区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各班组设兼职质检员,负责本班组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做到各班组资检员负责对各施工工序的自检,项目部资检员负责各施工工序的复检,质安科驻工地质检员负责各工序的终检,最后由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从而使工程质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三检制”。
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控制好工程质量的前提,是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按照“GB/T19002:94―― ISO9002:94”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技术负责人、质量员、施工员和各工种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建立质量管理网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2 质量保证措施
2.1 管理、技术措施
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新技术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对承建的工程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说明以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和规定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
2.1.1 组织措施
实行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地管理班子,对本工程施工的所有各工种,班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各专职人员,各工种班组兼职人员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做到步调一致,建立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奖罚分明。
2.1.2 技术管理制度
(1)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及时进行审核。
(2)开工前进行施工图自审、会审和技术交底。
(3)施工过程中对各项目施工有书面技术交底资料和交底复核资料。
(4)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技术复核。
(5)落实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6)制订技术管理责任制。
(7)实行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生产班组施工。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组织施工,按各分项工程要求,安排专业工种进行施工操作,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
(8)实行工程质量和经济挂钩的分配制度,对各项目工程实行优质优价的分配制度。
2.1.3 质量管理制度
在项目经理部下设质量管理小组、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形成三级质量管理网络。各级质检员在质量管理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
(1)控制原材料的材质是否合格。
(2)工艺和操作方法是否符合规范。
(3)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对不合格的工程有权拒绝签证,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对优质工程有权建议嘉奖。
(4)原始记录是否及时、准确、完整。
(5)计量和试验是否正确,符合规范。
(6)推行QC是否认真,对薄弱环节是否采取有效措施。
(7)开展质量教育及拔太培训:成立独立的自检组织,不受行政干予。立即组织本合同人员,认真学习《技术规范》,并认真做好质量教育工作。使全体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8)切实做好“三检制”。
自检:操作工人每天下班前,对自己操作的工作量自行检查,检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不符合要求及时修正,并做好自检记录。
互检:每完成一个部位施工,由质检员、施工员组织班组长和主要技术人员进行互相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相互督促,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交接检:每完成一道工序,由质检员,施工员组织有关工种班组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并办理交接手续,做到责任分明,不符合要求,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做到工程质量层层把关,道道检查。
(9)实行工前交底制:中标签约后即请设计代表进行设计交底。第一次工地会议即请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各方面要求进行叙述。开工前由施工、技术、质检负责人对所属人员进行施工布置及详述各项要求。采取项目挂牌制,挂牌目的是加强职责、明确范围、促进联系、方便监督。
2.2 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对原材料进行采样测试,特别是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而所需数量也大的材料,如:砂、碎石、土工布、等原材料更是控制的对象,严格按《建筑材料质量与管理规程》执行,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原材料的选用:材料采购前有QC小组对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及供货能力做全面的了解,然后采入样品作材料试验。
(2)保管好被选用的材料的样品,便于与进货的实物相对照,如发现有质量差异应立即退回,不得留情。
(3)土工材料的选用,土工材料选品质和信誉较好的品种,所选用的产品,在采购前也必须取样并送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采购。不论什么情况,进场时必须具有质保单,使用时还定量地进行抽样复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业主或监理部门进行处理。
(4)对于黄砂、碎石等地方性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标准,严格控制它们的含泥量,定期定量地进行抽样,送质监站进行检测。
(5)施工中,任何人发现如有劣质材料入场,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决不能让它用与工程中。
(6)施工材料检测管理措施。
对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在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土工材料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明书。(内容包括:厂别、品种、出厂编号和试验数据)的土工材料。
编号取样:根据土工材料的供应量分批进行取样,取样应有代表性,从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数至少三份。
2.3 机械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1)所有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都必须确保其完好率达100%,待维修设备一律不得进场。
(2)施工机械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调配使用,设备调度由施工管理部门执行。
(3)施工机械设备推行使用、维修、保养一条龙责任制,并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实行谁使用,谁维修,谁保养,推行定期维修和例行保修。
(4)实行机械设备(不含工具)专人负责制,定人、定设备、定责任、定维修保养。
(5)所有施工设备进场后都应进行维修保养(新购设备除外),外刷油漆,统一编号。
(6)设备使用办理有关手续,坚持谁使用,谁付费,统一核算,设备的进、退场办理进退场手续。
2.4 工程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水工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已成为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成品保护和外观质量控制已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内容之一,所以施工中应重点采用以下几个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施工中要随时进行观察,发现有异常苗头,立即进行纠正。
(2)定位放样严格按图进行,并做好控制点的保护工作,如果控制点落施工区内,那么事先将控制点引入到安全的地方,以便随时可以使用控制点。
(3)认真做好各班组职工的技术交底工作。树立各班组质量第一的思想,并要求各班组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
3 结语
总之,质量管理控制是关键和核心,在施工过程中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网络,树立以预防为主,控制为主,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使质量始终处于计划的控制目标内。
参考文献
[1] 王淑梅,陈炳志,王海永.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8):179-182.
[2] 王翠员.如何有效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措施[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9).
关键词:桥梁;加固;碳纤维;施工
Abstract: the beam bridge with its high cost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in our country modern bridge construction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Because Bridges in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by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harmful chemicals, erosion, and bear vehicles, wind, rain and snow, earthquake, human factors, such as the foreign role, and due to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ir own degradation, and lead to structure parts different degree of damage occurred and degradation; Many existing bridge appeared diseases. The bridge of a bridge us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is, and according to the static load test results; Puts forward reinforcing scheme and reinforcing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Keywords: bridge; Reinforcement; Carbon fiber;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U44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公路桥梁大部分为建国后所建,由于年代的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这些桥梁的交通量及行车荷载已日益加大,设计标准也在不断提高。20世纪70年代前后为汽车-10级、汽车-15级;70~80年代末至2004年在一些重要的干道上部分桥梁设计标准提高到汽车-超20级[1]。2004年后,公路桥梁设计标准为公路I级,公路II级。目前一些桥梁在其服役期经常超标准承受车辆荷载,且由于设计时存在一些构造上的缺陷,以及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病害,降低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某在役公路桥梁,桥梁上部结构为3孔16m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全桥长为48 m , 老桥每孔7片T梁由5道横隔板横向铰结成孔,原设计荷载汽-15级,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钻孔灌注桩。由于该桥设计标准偏低、桥梁年久失修,桥梁现状难以满足目前一级公路荷载的交通运输需要,致使汽车车辆过桥时引起结构的激烈振动,严重影响行车的平顺与安全和结构的正常使用。
1桥梁检查
1)桥面系。桥面铺装层为水泥混凝土结构加沥青混凝土铺装,基本平整,无严重开裂与破损现象,桥面净宽和排水横坡与设计基本相符。排水管数量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排水管大部分已经堵塞,不能有效排水,导致水从主梁部位流下,加速了主梁的风化侵蚀。伸缩缝因年久失修,破损较严重,主梁正常伸缩受阻。
2)主梁。经检查,主梁的梁高、间距等基本与设计相符;桥面板开裂和破损现象较为严重。主梁混凝土有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而各主梁混凝土在跨中附近大约10 m范围内的开裂较严重。
3)支座。检查发现,该桥钢板支座已被尘埃堆积掩盖,钢板锈蚀,上、下座板的滑移与转动受阻,车辆行驶在支座位置处时,震动较大,桥梁支座不能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4)墩台。盖梁顶负弯矩受拉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和破损现象,个别位置较为严重,柱式墩身存在开裂等破损现象。
根据桥梁细部检查结果,按交通部标准JTG H10-2009《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以上部承重构件为桥梁技术状况的主要评定指标,其中有一项不符合指标者,按降一类处理的规定,针对该桥主梁混凝土裂缝的最大宽度已达0.30 mm,超过有关规定的限值0.25 mm[2];结合桥梁其他各部位的技术状况,该桥的技术状况综合评定为三类桥梁,并应对该桥梁采取大、中修或加固措施以改善桥梁的现状。
通过桥梁检查与综合分析,认为现有桥梁的养护重点应是主梁,除及时封闭主梁既有裂缝外,还应采取有效的补强加固措施来增强主梁混凝土的抗裂性,防止混凝土开裂的发展与恶化,因此,应该对T型梁进行加固处理。
2桥梁结构评价
通过静载试验的模拟加载,可以直接了解与掌握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结构性能,为桥梁的综合评估提供试验依据。
2.1试验内容
根据该桥的设计荷载(汽车-15)选择试验荷载,沿桥纵向、横向作最不利位置加载,按下列内容进行检测与试验分析。
1)主梁控制截面主梁下缘主钢筋最大应力。2)主梁控制截面的最大挠度与结构的相对挠度。3)现有桥梁的承载能力效应与主梁的使用承载能力。
2.2结构评价
通过静载试验资料的分析,在影响结构性能与工作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对结构进行评价。
1)桥梁上部主梁抗弯承载能力刚好满足汽车-15级荷载标准,在此荷载标准下主梁的验算挠度满足要求。
2)受拉钢筋的拉应变已经达到了理论值,加载后挠度的变化值也达到了理论计算值,加载后的裂缝扩张情况也较为明显,应在适当的时候对该桥进行加固,以便延长该桥的使用寿命。
3)3号梁的残余应变很大,已经达到30%,基本丧失了安全储备,并且主梁弯曲裂缝开展较多,建议加固前在桥头建立限重标志牌。
4)根据现有主梁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一级公路最低荷载标准要求的实际情况,建议对该桥进行加固。
5) 由于该桥梁交通流量大且梁片数较多,加之年代久远,若采用粘贴钢板方案美观性较差,日后养护等较繁琐。从安全性上,由于上部主梁片数较多,粘贴钢板加大了上部重量,增加了下部构造的负担。经计算比较,最后确定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补强加固。碳纤维布的极限抗拉强度高于普通钢筋的10倍以上,而弹性模量也与钢筋相近,较适合于钢筋砼结构的补强、加固工程。另外施工简便,适用于要求施工周期短的加固工程。
(1.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031;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绩效评估,也称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预定的标准,考查和审核组织、员工对职务所规定的职责、任务履行的程度,以确定其工作绩效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方法和运行模式在不断改进。政府和社会对疾控机构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疾控中心许多新的职能。通过评估区级疾控中心完成政府授予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及各科室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及时改进工作,使管理工作标准化。以公平、公开地评价科室工作绩效为目的,建立适应现代卫生防病体系的、客观反映疾控中心各科室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的、适应区级疾控中心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估关键指标体系。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应用层面开展关键绩效指标的研究,为实施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1 关键指标的设计和实施原则
设计关键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有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数量化或者行为化,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2]。
2 统计分析方法
对研究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文献复习、问卷调查、焦点组访谈和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2.1软件和Excel 2003软件,数据分析使用 SPSS 11.0软件。
3 关键绩效指标设计实施步骤
3.1 职工问卷调查
为了解职工对绩效评估的认知度,对徐汇区疾控中心的职工进行了绩效评估意愿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职工共75名,回收调查问卷71份,应答率为94.7%。参加调查的71名职工中男性占38%,女性占62%;业务科室共48人,占68%,职能科室(包括管理层)23人,占32%。71份调查问卷中,一般职工占79%,管理层和中层干部分别占4%和17%;研究生4人,占6%,大专和本科共49人,占69%,中专10人,占14%,其他8人,占11%;调查涵盖了从管理层到普通职工、从研究生到中专生各层次人群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结果形成了15张分析表格。我们注意到选择“决定收入的因素”为“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决定收入”和“工作成绩决定收入”的分别有57人和8人,共占被调查人数的91%,比例很高,这说明管理层和职工能够接受一定的激励机制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
表2表明,被调查人群认为如果采用绩效评估,对于增加工作效率等有较大的推进力度,说明有部分的职工认可采取绩效评估这种管理办法,但是比例还不是很高。如果要采用绩效评估,还要加大宣传沟通力度,使大多数疾控职工能够认可这种评估方法。
职工绩效评估意愿调查表明,大多数的职工认为收入应该由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决定,绩效评估的结果作为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可以接受的,绩效评估是激励机制的良好方式。同时管理层和职工普遍认为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或较大作用,职工认为绩效评估对于推进工作有很大或较大作用。根据职工绩效评估意愿调查的结果,可以认为在该区级疾控中心实施绩效评估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3.2 焦点组访谈
为了解管理层和科室负责人对绩效评估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对评估小组成员和被评估科室部分负责人(共16人)进行了焦点组访谈,结果见表3。
3.3 关键知情人访谈
对全体业务科室科主任和部分科室条系负责人进行访谈,征询对绩效评估关键指标组成的建议,并了解各业务科室业务工作数量和衡量指标。调查涉及防疫计免科、消毒科、慢性病学校卫生科、健康教育科、劳动卫生科和环境卫生科6个主要业务科室。根据关键知情人的访谈结果,初步形成了172个业务关键指标,这些指标作为评估业务工作的主要指标。
3.4 关键绩效指标的初步形成
根据职工问卷调查、焦点组访谈和关键知情人访谈的结果,初步建立了科室整体绩效评估的关键指标体系。本研究的评估对象疾控中心各科室。关键指标分为2个层次,第1层8个一级指标,第2层20个二级指标(其中有5个指标兼为一级和二级指标)。第1层中指标1~5权重合计为100%,分别为业务工作、精神文明、科室管理、培训继续教育和科室评分;第1层的指标1~5又可以分解为第2层的17个指标,分别为工作计划、过程管理、业务工作、行风政风、社会公益活动、出席会议、科内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团队精神等;第1层中指标6到指标8为额外加减分内容,不计入总分,分别为市级以上专项检查、工作创新和突发性工作。指标的赋值全部为1,内容和权重见表4。
3.5 Delphi法调整关键绩效指标权重
为了修正完善关键绩效指标,经过2轮的专家咨询,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调整。Delphi法第一轮选取8位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全部为熟悉疾病预防控制理论、具有丰富管理和业务实践经验的公共卫生领域专业人士。第一轮Delphi法咨询,8位专家们对20项关键指标的看法有一定的差异。20个指标中标准差小于1的指标有12个,占60%,其中组成100%权重的17个指标中标准差小于1的指标有12个,占71%。衡量专家意见一致性的指标采用变异系数C V=s/x・100%;95%可信区间采用的公式是x±1.96sn。
第二轮Delphi法选取同样的8位专家,人员构成和第一轮相同,应答率为100%。20个指标中标准差小于1的指标有14个,占70%,相比较第1轮的结果,第2轮专家的意见更趋向于一致(表5)。根据两轮特尔斐法的结果,基本确定关键绩效指标(表6)。
4 讨论
采用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评估时应向被评估者明确说明评估体系的标准、程序、方法、时间等事宜,使评估具有透明度。对被评估者的任何评价都应有事实根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感彩。在整个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和被评估者要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应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发现问题或有不同意见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沟通。评估的结果要适当拉开差距,不搞平均主义。绩效评估应该成为疾控中心各级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职责,对下属做出正确的评价是管理者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通过评估促进团队及个人的发展[3]。
5 参考文献
[1]任真年.世界管理方法解读之四――绩效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4):91-93.
[2]饶征、孙波著.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