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设计风格

商业设计风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设计风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设计风格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设计风格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自然生态化高科技风格

现代商业设计风格作为创造性思维和设计实践活动的整体化品格特征,以视觉化语言反映出系统的思想和严密的形式体系。现代商业设计风格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一个时代的设计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观念、审美意识、价值取向在设计上的物态化表现。因此,设计风格的形成受其所处时代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发生变化。

现代商业设计发展史表明,现代设计的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一种风格形成的历史,自工业时代以来,世界设计风格走过了由功能化、理性化、装饰化发展在历程,而在众多的设计派系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以其鲜明的思想旗帜和突出的时代风格,在世界范围内起着决定性影响,在进行社会民主主我思潮和为人类大众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现代主义极端发展产生的刻板、单调,甚至由专制带来的沉闷空气,给现代设计的健康化、多元化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观照反思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流派的成因及其思想脉络,是探索现代设计多元风格及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特征及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工业化大生产依靠科学技术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高产值,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德国,许多设计师的设计立场就是受社会工程立场影响的,它强调设计为德意志民族创造更好的条件。由此可见,他们进行的社会工程活动即是对社会进行改革。然后,德国为了追寻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重申“艺术与科学”的主张。从德国开始现代设计以来,第一次把理想主义的功能性主张完全在工业生产上体现出来。乌尔姆的教育体系为二战后现代设计人才培养和观念设计思想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欧国家如丹麦、瑞典、芬兰的现代设计把现代设计同传统结合起来,即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又表现出对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形成具有一定地域风格的特色,他们提出要走德国人的理性主义道路,而不用德国人简单的几何外形。他们采用某些有机形态和原始材料,被称为“有机功能主义”。南欧的设计,意大利最为突出,意大利人把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不单纯把它看作赚钱的工具,小批量、高品质成了意大利设计的优势。

美国的设计起源于商业。1933年,希特勒关闭包豪斯之后,格罗佩斯、迈耶、纳吉、米斯・凡德洛等人移居美国,他们的到来使以往没有理论基础的美国设计有了主心骨――设计的伦理、思想意识、教学体系。在富裕的美国,包豪斯的为大众设计的观念被湮灭了,但美国提供的广袤土地和强大的经济支持再次燃起了设计师们的热情,美国现代主义风格是美国的商业潮流同德国的理念结合的产物,这种风格农渐波及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特征及影响

“后现代主义”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或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内容比较明确,如同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设计上的现代主义也是从建筑设计开始发展起来的。从意识形态上看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一种装饰性发展,其中心是反对米斯・凡德洛的“少就是多”的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以单调的功能主义为中心。

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并受到欢迎,它强调设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认为设计应提倡装饰,并使其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在构图吸取其他艺术和自然科学概念。因此,其设计风格的表征为:讲文脉与多样化,追求人情味;崇尚并运用隐喻手法,大胆运用装饰。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情绪就是重文脉传统,追寻历史装饰艺术,主伙今天的设计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统一体延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主张对传统有选择、有改造。在传统中有代表意味的部分加以肢解、裁取、分离、提炼,然后用现代意识和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概托、抽象、再创造,用现代材料和科学技术创造出既有传统意味又有现代感的产品。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依然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风格特征和艺术主张是对现代主义进行否定。但抹不掉是在后现代主义大师们身上留有现代主义设计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练成熟的技法,以及现代主义风格的精华。今天看来,后现代主义的功积在于唤起人们对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的重新认识和评价。80年代以来,后现代风格的演变原则的深入和现代主义一样,正以一种特有的设计思维形式和设计风格特征,反映着工业时代以来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

三、现代设计多元化风格指向并存

现代设计、后现代主义在90年代受到社会现实的挑战后,改变了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种风格、流派统霸天下的局面。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历史折衷主义等等繁多流派,此起彼伏,各领。当代设计师受商业主义的诱导,为了满足不同层面使用者的文化需求,不得不去改革设计风格趋向,适合大众。随着设计考虑的设计范围日益增大、涉及学科面广,出现了互相兼容的现象,即学科的交叉化、覆盖化。一方面在设计的处理手法上从社会发展和现代人的需求出发,使其设计走向多元化的形态体系和多层次的组织方法;另一方面,在设计的界面装饰、陈设、艺术品的形态、色彩及环境要素上,充分考虑新的社会结构下人们的生活情趣、审美取向诸多方面的需要,注重设计的传统文化内涵与多元的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运用隐寓、象征手法,创造出具有文化价值、符合人性特征的多元设计空间。

四、现代设计的自然生态化风格趋向

工业时代创造了一个技术的世界,解决了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却没有考虑到对未来产生的后果,土地的减少,气候变暖、能源的枯竭,垃圾遍地,如果按照过去工业发展模式一味发展下去,这个地球将不再是人类社会。遵循自然法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来改善环境、创造环境、取得与自然的调和,由生态问题导致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必将会影响到设计风格中。近年来各门类设计中出现“绿色设计主题”完全反映了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态。生态化作为21世界设计的主旋律,其一是社会环保责任让人类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享受自然带来的清新、优美;其二,社会环境主题将启发设计师将自然界中的植物、水体、山石运用模拟手法引入现实生活、工作空间。所有这些设计特点,都是以自然中的形式、材料、结构和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为主要内容,其设计风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与自然亲近的愿望。

五、现代设计的地域性及新生传统的风格趋向

当今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跨国文化交流在全球文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化工业与大众传媒人国际化进程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发展,而面对这种世界化,个性觉醒是压倒一切的需要,即对特性的需要,包括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区域设计特色的需要。人们从外来先进设计产品身上产生的高品质百生感觉,更加珍视从本民族传统内部衍生出来的东西,并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性,越来越有目的地发展地区性设计,追求地域特性、地方特色、民族文化。

在当前设计流派和设计风格的多元化格局中,已经体现了对地域、个性、传统风格]形式关注的倾向,芬兰设计成为世界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异军突起的力量,出现了几个世界著名设计大师,如比塔皮奥、威卡拉、萨帕涅娃等。他们的设计,不仅具有国际语言特征,而且在设计风格的地域性、个性化传统与现代结合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求实践,代表了当代设计的一种风格走向。

现代设计实践表明,现代设计的地域特色、个性风格的表现是建立在对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借鉴创新的基础之上的。而绝不能盲目的去追逐时兴的风格潮流,把民族符号加到设计中去,忽略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深层研究,这样,其设计风格只能步入后尘而丧失自己的个性特征,更没有地域特色,无自己传统之根,民族之根的设计,其结合是整体设计创作领域,社会的个性和独特形态遭到破坏,设计风格也将在所谓的“世界趋向”中变得单调、乏味、豪无生气。因此,对地域个性风格的尊重与传统风格的继承创新,必然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设计的又一发展潮流而受到普遍重视。

六、现代设计的“高科技”风格走向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街;建筑外观;商业氛围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消费需求,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的欲望。因此,在许多大城市中,商业街也就形成了。然而商业街的建筑外观的设计与商业氛围的制造也对于商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下面将简单介绍商业街的建筑外观设计的类型与设计要素。

1 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风格

1.1 古典式建筑外观设计风格

商业街的建筑外观有古典式的设计,也就是古典式的设计。传统,一般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有一些庄严稳重,因此难以体现商业氛围,但是,仔细一想的话,古典式的建筑并不是与场也分为显得格格不入,因为现在的商业氛围具有超流行的特点,因此,他会随着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品位的改变而改变,而且有一些单独的建筑是很难改变的。一般古典式建筑氛围中式与西式的古典建筑。下面将简单介绍这两种古典风格的建筑设计。对于中式的古典设计来说,它主要是以木结构作为其主要特色,还有就是传统建筑中的一些屋顶的设计,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比如我国的故宫等一些列古代建筑,这些都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我国的建筑艺术。而且,中式主要的思想观念是将大自然的山水融入到建筑中。而对于西式的建树设计来说,主要是以石结构为主的,而且同样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如果说中式的建筑时感性的体现,那么西式的建筑风格则是体现着理性。主要运用一些几何,更加强调宏伟,理性。然而,古典式的建筑外观设计在充分地展现其优雅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要通过装饰传递灵动的现代商业气氛。这也就是现在的商业街仍然存在古典风格的原因之一。

1.2 现代式建筑外观设计风格

随着文化的全球化与现代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商业街的建筑大多呈现出的是现代式的外观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一些文化的观点也会有所改变,而现代式的建筑设计也就顺应了这一潮流。现代式的建筑设计主要是通过一些现代的沉重的构建以及粗糙的表现来创造出真实的氛围,将建筑的物质性与真实性进行放大,从而吸引人们的眼球,增大消费欲望。同时现代式的建筑会有期自身的逻辑关系以及审美价值,使得人们的视觉角度呈现出多样性,从而体会到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变化。

1.3 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建筑外观设计风格

现在还有一种商业街的建筑设计风格,就是将之前的两种风格进行混合,设计出一种新的古典式与现代式的建筑外观风格。这种设计风格体现着两种不同的风格。古典的一些线条与花纹修饰主要是通过现代一些材料来进行设计,并且结合外部装饰来体现建筑的商业氛围。在保护传统的建筑的同时又添加了一些现代元素。比如,现在的上海新天地的设计主要就是这种风格,它既保留了古典建筑的原来模样,又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现代设计风格的修饰,采用一些彩色的钢,玻璃等作为其入口,将传统与现代的风格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更加衬托出高贵的商业氛围。还有就是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他其实主要是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中央大街的建筑历史悠久,因此,有许多传统的建筑,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该商业街的建筑设计就将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在给人们呈现出俄罗斯风情的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的设计理念,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商业街景。

2 商业街建筑的商业氛围营造

2.1 地下商业街的概念与类型

商业街有多种类型,有地上的商业街,比如王府井大街等,但是随着土地的使用量的增大,一种新的形势的商业街就发展起来。地下商业街形成。城市地下街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一系列关于城市空间容量饱和后向地下开发获取空间资源的有效途径。地下街并不是与大型的百货公司的地下商场类似,它主要就是以分散租赁为主。据调查,现在地下街的发展与经济是一般的商业街的2.2倍以上。但是榆次同时地下街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就是地下商业街的层高不足,因此会给人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而且在地下的话,空气的流通方面不好,缺乏新鲜空气,因为地下的商场没有窗户,必须有大功率的通风设备。其次就是噪声的污染相对严重。地下商业空间由于与地面环境隔绝,声音对人得影响较大,一种表现为地下空间内得机械噪声强度很高,直接造成对人得损害;另一种表现为与外界噪声源完全隔绝,缺少生活中应有的声音,造成绝对安静的环境,令人感到不安。

2.2 商业街的本质与特点

其实不论商业街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这些都是一种外表。其实商业街的本质就是促进人们消费的欲望,最终促使其经济的发展。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也就是要使顾客满意,主要就是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消费者进入建筑内购物。因此,要将“以人为本”这种观念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去,从顾客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因此,设计者们可以设置一些演出的广场来进行表演,或者举行一些活动来拉动经济,比如有顾客休息的专用场所或者可以修建一些小型的儿童游乐场,使得带着孩子的顾客更加安心放松。商业街同时也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首先就是广告的特点。现在人们了解产品的途径主要就是广告。广告对于现在人们的视觉冲击非常大,可以吸引人的眼球,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而一些商业街的建筑的设计具有广告的特点,可以使顾客更好的记住其建筑与产品,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该地区的旅游效益。

2.3 商业街建筑的设计要素与原则

商业街主要是存在于一些大型城市的市中心,它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反映城市风貌,是城市的亮点和精华所在。商业街的建筑设计要素主要有视觉要素、听觉要素、嗅觉要素……视觉要素主要就是一些灯光的设计、色彩的设计以及一些pop广告的设计等。通过这些设计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满足顾客的需求与口味,将自身的视觉转换成与顾客交流的形式,从而与顾客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联系。听觉是顾客的主观感觉之一,声音是传递信号与信息的渠道,商业街可以同过一些音乐、歌舞表演、音乐喷泉等来烘托出商业氛围,最终对顾客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促进消费。接下来就是嗅觉要素。有一些的商业街的化妆品区,如果一进入商场就可以闻到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味道的话,同样会产生更强的促销效果。

3 结语

现在的商业街是人们消费的主要途径之一。商业街的建筑外观设计可以明显改善商业街的商业氛围,对于促进消费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商业街的建筑外观设计最终促进商业街的消费。

参考文献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第3篇

现代主义产品设计风格自诞生以来,设计风格的形成与演变和相关社会和人文背景因素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复杂。许多领域内的事件,如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变化都能影响产品设计风格,造成设计思想和形式上的独特表达。现在正值世纪交替的历史时期,当我们面对未来尚不能确定的一个合理稳定的产品设计风格时,也许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风格产生的前因后果能有助于我们看清产品设计风格产生的真正原因,从而启发我们找到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之路。

一、设计风格形成的不同理论观点

1.社会因素促成论观点

英国设计理论家塞缪尔·哈金斯(SamuelHuggins)早在1863年就指出:“我们对其本源稍有了解的每一种风格,都不是由意志的行为而产生的,也不是由某些人发明出一种新风格;而是自发的,来自环境的,由某些伟大的政治、智力或宗教革命所导致的。”

哈金斯认为,设计总是与客观现实相联系,与人类活动、社会生活的具体事件相关联,这是典型的社会因素促成论观点。尽管哈金斯提出的社会因素尚不全面,但已明确指出社会因素能够促成设计风格的形成,特定时期的社会特征表现在政治、文化和信仰等客观因素上,每一因素都会给设计风格带来影响,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各有不同罢了。

2.人为因素促成论观点

英国设计理论家彼得·柯林斯(PeterCollins)也指出:“风格是由艺术家们作出的流行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和真正当代的世界观之表现,这些艺术家最成功的直觉到其时代所特有的人类经验之性质,并且他们能够将这些经验表达在深深合于作为该经验部分的技术、科学和思想的形态之中。”

科林斯认为改变设计风格的真正原因是从事创作的设计家们,是人的因素。因为从他的角度来看,设计风格是设计艺术家们活动的直接产物。尽管设计风格形式反映相对应的社会特征,但任何社会因素都不是设计风格或其表现形式的创造者。真正设计产品的是人,使用、传播设计风格的也是人。

如此看来,这两者的观点虽然相互自成一派、针锋相对,但也都显得言之有理、旗鼓相当。那么,作为后学者的我们对这些现当代设计者们需要如何选择,或是怎样找到正确的理论观点呢?

二、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风格成因分析

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风格的形成为例,我们可以对现当代社会和人文背景进行客观透彻的考察,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必盲从某些特定的理论说教,从而找到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1.政治因素

二战后,西方社会中严重的矛盾和问题引发了大众强烈的反抗情绪。一方面,政治腐败、贫富悬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工人失业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个人的生存方式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严重干扰,被强行纳入一种僵死的社会模式。60年代后期,积蓄的不满开始变成激进的行动,反抗活动接踵而来。

这种政治生活失衡,其根源是社会低层人群为自身争取权益的结果。低层人群不再盲从于旧时的社会精英为他们安排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应有的权益需要得到认可。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这种不稳定同样也表现在社会生活方式之中,因此导致了早期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不确定性。

2.文化因素

a.非理性思想

二战后,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存在主义思想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的理性科学主义思想,讲求实用的功利主义,主张从科学中排斥人的存在。这必然与存在主义的人本思想相对峙。两种思想不断抗争,此消彼长。在经历了二战及其后各种局域战争的痛苦以及核战危机后,人类终于意识到机器的可怕和自身的脆弱。这使得人本主义的存在主义思想最终趋于上风,导致了社会思想因素的变异,并通过文学、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b.反主流文化兴起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爆发,声势浩大的“反主流文化”运动进一步将反抗推向。反主流文化拒绝传统价值标准,反对科技对人的驱使,不信任工业文明,提倡以人的多元性发展代替科学逻辑带给人的单一性。反主流文化运动迅速传播,使标准化、理性化、精英化的主流文化不再是文化发展的惟一选择,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受到同样的重视,造成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格局。反主流文化使激进的变革意识深入人心,同时也推动了设计领域对现代主义原则的怀疑与批判,并形成了以“波普”设计和“孟菲斯”为代表的反主流设计思潮。

c.生活与艺术的混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从前高高在上的艺术,在后现代艺术家手里变得如此平淡和低俗。生活中的一切东西皆可登堂入室,而日常生活本身也成了艺术。生活与艺术的混合宣告了一种非理想的开端:艺术开始走向无深度的平面表达方式,生活也开始走向一种非伦理的反规范的幻境,传统的美丑观念已不再具有权威性。

以上这些文化因素的改变,无疑最直接地体现于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风格上:非理性思想导致了人文主义的产品设计特征;反主流文化的兴起导致了各种即兴、暂时、多元和拼凑的产品设计形式出现;而生活与艺术的混合更使得产品设计趋向通俗化、娱乐化。

3.经济因素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快速发展,丰裕社会开始形成,物质财富的积累导致了生产、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化。60年代后,消费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战后新生代成为消费主力军,职业妇女消费力增强,市场日益细分,用后即弃的消费主义形成。

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新产品设计逐渐涌现。新消费者对非传统产品喜爱有加,物质文化和大众通俗文化更符合他们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此外,他们要求的是代表自己喜爱的、新的时代风范,色彩大胆强烈,产品设计突破旧的造型框框。

消费的改变导致经济因素的变化,战前单一风格垄断市场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同时短期消费行为日益抬头,过去强调长期耐用的设计显得越来越落伍,设计者不得不采用不同样式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为了适应多种要求,折衷主义设计方式(典型的后现代风格特征)大行其道,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风格迅速普及。

4.人的因素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第4篇

相比于中式家居对文化韵味的一贯追求和复杂化的风格,西方的设计风格更加追求单纯的外形、鲜明的色彩和简明的造型。纯粹的西式设计风格在细节上的要求苛刻而严谨,例如在吊顶、天花板的描金设计,但是在造型和色彩上更加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要求,风格趋于金属化和简洁化。现代西式设计风格则显得随意而简单,例如在色彩的组合上,淡黄色的壁纸,纯西班牙式的蓝色、蛋黄色家具,搭配不同的材质如现代油画,旁边摆放古典雕塑或石膏像,这种无规则的搭配,能给人以随意的舒服感。纯粹的西式文化在中国的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但是随着国际家居装饰潮流的发展趋于简洁化和金属化,富含丰富文化气息的中式风格也在渐渐融入简约的西式风格,体现出繁复华丽与精致简约的融合。

家居中的客厅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最好的经典场所。极富中国风的屏风摆放,配以新型沙发,加上中式传统木质家具,点缀埃及装饰;中式传统木质家具搭配现代风格的油彩,玻璃餐桌搭配中式木椅,设计风格别具一格,经过对色彩、形体、材质等各方面因素的深入推敲,精心布置,使室内构图丰富而和谐。西式壁炉,加上西班牙式的雕花处理,西式油画,在旁边摆放八仙桌,这样的中西式混搭是现在室内设计中较为流行的。在现代中式家居中,加入西式元素的处理方法,对墙面的运用较为抽象化,在边桌上摆放佛头,加上中式灯具的点缀,配合新式简约风格的沙发,加上茶几上的盆栽和杯具的配饰,整体给人以协调感。

可以说,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是现在较为流行的室内设计风格。总结目前国内室内设计的流行趋势,主要有三大主流,即以原木为特色的富有质朴感的自然主义,流露出高贵气质的贵族风范主义和低调简约的简洁主义,其中又以自然主义风格的运用为最多。自然主义所讲究的是纯朴的自然气息、追求返璞归真的感受,因而在家具的选择上主要采用松木、枫木等原木家具,能够给人以清丽的舒适感觉。此外,设计中体现古旧的质感以及大自然的沧桑感,也是自然主义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对配饰材质的选择上,通常纯天然的材质更受欢迎,例如麻、藤、草、木质的装饰品能最完美的体现自然的气息;在室内空间里会避免出现工业气息浓重的材质,对门窗材质的选择上会采用原木材质,这样能够与屋内的原木家具完美融合,产生浑然一体的感觉。此外,开关插座也可选用原木系列的材质,使室内每一个细节都能给人以纯天然气息。简洁的欧式风格加上中式品味的实用装饰能更好地迎合中国人的口味,而且在设计的要求上也并十分严格,简欧风格只要求具有欧式装修的元素符号在设计中体现即可,例如欧式门、罗马柱的运用等。

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及问题在我国,由于商业目标驱动、经济预算的限制和行业干预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被阻断,室内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再加上许多室内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设计的个性化,不能有效的理解建筑设计师的意图和建筑作品的内涵,导致建筑风格和设计风格的严重脱节。然而建筑物整体的文化气质实际上是由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共同构成,建筑风格和设计风格的脱节会导致建筑风格的畸形,无论对于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室内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的交流。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波普艺术 室内设计 审美

进入21世纪,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生活的模式更趋于多元化的发展。积极地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观念、居住行为和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现代思想的影响而逐步更新与变化,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都将逐步超越对物质文明的需求。因而人们对室内空间设计的要求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室内空间设计应更着重于对人们精神需求的研究。当今世界室内设计思潮百花齐放,其中“波普艺术”风格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彰显了独特的魅力。

一、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Post modemism)中势力最大、最为风行、传播最广、最有影响的艺术形式。所谓波普艺术,是指艺术家把任何额外负担观存在物作为创作载体,并赋予的价值和蕴意,以传导给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

“波普艺术”(Populor Art)是英国评论家劳伦斯•阿洛韦(Laurence All owey)创名的。他在1958年12月的《建筑设计》上发表的名为《艺术与大众媒体》的文章中首次用了“POP Art”一词。1959年,阿洛韦针对波普艺术的特点总结道:“大量生产的技术,能够准确无误地复制文字、图画和音乐,已引出大量可供消费的符号和象征品……大众传播工具被群众所接受,我们必须转变文化这个概念。文化这个词语不再是高级人工制品和历史名人的思想专用品了,人们需要更广泛地用经来描述社会在干什么。”由此可见,波普艺术的思想与行为主张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要旨之一――打破或冲淡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即尽可能地介入众多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是一脉相承的。美国波普艺术出现在英国之后,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波普艺术倡导者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在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下“通俗文化”大行其道。波普艺术用通俗、商业、诙谐的艺术语言诠释了这个物质极大丰富而精神极度空虚的社会。其思想影响了当时各个艺术领域,包括室内设计。

二、室内设计中的波普艺术

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主义发展的巅峰时期,在近30年的时间里,室内外设计风格日趋相同,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具有讲究功能良好、强调理性和注意服务对象的特点,但是风格单调、冷漠而缺乏人情味道,对于战后出生的年轻一代来说,这种风格已经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的体现。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单调、刻板、没有人情味。这时以查尔斯•占科斯为代表的青年建筑设计师对现代主义提出质疑。提出了要折衷地使用历史主义风格,波普艺术的某些特征和美国的商业建筑的细节,来修正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刻板面貌。他们通过当时的国家与国际的特殊情况、根据市场的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当时的文化界出现的新气氛,来开辟一个新的设计路径。新一代的消费者希望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代表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非人格化、高度理性的特点,显然与他们的要求是违背的。新一代的消费者要求的是代表自己喜爱的、新的、时代的风范,色彩必须大胆和强烈,设计造型应该突破旧有的造型框框,才能迎合新的社会、新的市场,形成新的当代设计风格。因此,开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即“波普”设计阶段。波普艺术风格是迎合大众的口味的选择。其代表作品为:弗兰克•盖里的“鱼舞餐厅”、文丘里的BEST展销厅、查尔斯•摩尔的意大利广场等。它们以通俗易懂的形象、浓厚的商业气息、诙谐的语言等特点,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风,靡一时。“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其目的是反对自从1920年以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波普艺术的思想是消解神圣化和商业化的,它们是现代主义发展到末端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波普艺术的表现方式瓦解了现代主义的紧张感和严肃感,为享乐主义敞开了后门。因此,各种各样奇怪的产品造型、各种各样特殊的表面装饰、非常特别的图案设计都让进入丰裕社会时代的人们大吃一惊,眼前一亮。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内容,而是把实用的元素揉和了进来。尤其是波普家具,能体现出将艺术与实用结合起来的设计。完全打破了传统,同时也打破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束缚。“波普”家具主要是通过特伦斯•科兰(Terence conran)的家具零售店“哈比塔特”(Habitat)推广开来的。他的这个家具店原来是在1964年开设的,这里的家具和用品色彩非常简单,但是绚丽多彩,造型也简练。由于“波普”风格鲜明,非常受青少年喜爱。除了“哈比塔特”之外,还有一些个体设计家从事“波普”风格的家具设计探索。其中,一个是彼得•穆多什,他设计以英文字母为表面图案装饰的纸椅子,具有廉价和表现性强烈的双重“波普”特征。其他的这类设计家还包括马科斯•克林登宁(Max Clendenning)和他设计的拼接家具(jig-saw furniture)、罗杰•丁(Roger Dean)和他设计的吹塑椅子(blow-up),这些设计都具有色彩鲜明,造型特殊的特色。这种“波普”文化的现象,连正式的英国设计机构,比如,英国的设计协会也不得不正视它,因为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少数青年知识分子的个人表现探索,“波普”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商业、经济现象。

而今,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趋向于更加俚俗化、商业化、个性化的美学元素。所以,波普艺术在人的审美观里仍旧占据有半片江山。在室内设计中会更多采用引入具象语汇、运用象形语言、引入商业元素、运用浓艳的“原色调”的手法,在室内设计不乏能体现出追求个性、时尚、放纵不羁、标新立异等不和谐、不统一的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猎奇消费的心理,对室内设计进行“个性化”打造。这类建筑的不断涌现,波普艺术在室内设计当中会有更进一步的渗透。在这个提倡消费的社会里,体现波普艺术的室内设计贴近生活,迎合大众,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具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1]李黎阳.后现代艺术•波谱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英]斯皮尔伯利著.刘丽译.墙上艺术书系――波普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