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秀记叙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植树节到了植树节到了。早上,风和日丽,春风拂面。我和文锐一家要去同沙水库植树了,我高兴极了。
一到同沙水库,我们就像快乐的小鸟“飞”进树林里。开始植树了,我和文锐一组,文锐拿着锹子在地上挖了个坑,我小心翼翼把树苗放进坑里,两手紧紧扶着,生怕树苗倒了。文锐弓着腰,弯着脚,正一锹一锹地给小树苗填土呢!填呀填,直把树坑填满。然后我们用脚把土踩紧,再到河边打了一桶水,把水慢慢地倒进土里,树苗“咕咚咕咚”“喝”着水,一阵微风拂过,仿佛听见小树苗在说:“谢谢你们,我一定会长成苍天大树,帮你们抵挡风雨的。”
在植树中,我们汗流浃背,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快乐的笑容,因为我们都植了树,地球妈妈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保护树木绿化环境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山坡上就像是铺上了绿色的地毯。3月12日是植树节,那天,天气晴朗,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小红拿着铁锹、水桶和小树苗到山坡上植树。小红先用铁锹挖了一个深深的坑,然后把树苗放进坑里,接着培上你泥土,最后提来了一桶水i,给小树苗浇上水。看着种好的小树,小红满意地笑了。小红脉脉地对小树苗说:“小树啊小树,你要快快长大,好绿化环境!”
一阵春风吹来,小树苗开心的笑了,小蝴蝶围着小树苗翩翩起舞,好像在说:“太好了!我们的家园更美了!”
快乐的植树节今天是3月12日,是世界植树日,我和妈妈扛着铁锹灵气素苗,提起水桶,兴高采烈地走向小区的小花园,准备种植一棵健康的小树苗。
我们来到小花园,开始挑选种植的位置,经过我和妈妈精挑细选,终于选好了一块种树数的佳地,那是一块平坦而又宽敞的草地,周围有几颗大的树木。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铁锹,往泥土里挖了起来,我将铁锹用力土壤里,再吃力的往上提,将挖出的泥土放在一边,等会儿还要埋树根用,就是这样一勺一勺挖下去。挖树坑其实也是件十足的苦差事,因为土壤很硬,所以很难挖进去,再加上土壤中有些挖的小石块,所以更是难上加难,可把我累的气喘吁吁。再说今天阳光明媚,我早已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的我没有放弃,为森林慈溪做努力。于是我站起来又挖了起来,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一个约十厘米深的树坑挖好了。我高兴地向妈妈领功时,妈妈却不满意第说,不行,树坑太浅了,深一点,叶茂根深嘛!于是我又失落地走了回来。我不忍心自己的努力白费,于是我又拿起铁锹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飞速地挖了起来,为了让慈溪更美好,这次我是更加起劲,我用吃奶的力气把树坑挖深了一半,过了会儿,终于大功告成。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记叙文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近代学者陶行知是探讨教育与生活关系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奠定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基础。“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直接且非常鲜明地回答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最核心的问题,即生活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陶行知在揭示“生活即教育”内涵时,曾经这样说道:“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这句话可以解读为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是在社会之中的,另一方面是说教育和学校要为生活p社会服务,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教育的过程要与生活过程和社会过程联系起来,“生活教育”说到底就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三点最基本的内涵,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教育要为了改造社会生活而存在,两者密切相连,生活决定教育,只有当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育本身脱离了生活,那么就称不上是教育。教育任务是不断提高现实生活质量,使生活不断向前和向上发展。“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社会即学校”指的是学校必须与社会进行密切联系,从而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这个主张有两个意思:首先,必须把社会与学校这两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学生从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中解放出来,使学校对学生教育的作用不再单一地局限在学校内;其次,要把学校办成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情况的,从而影响社会发展。“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指的是知行合一,行,就是做,是实践;做是第一,知才是第二。这样就改变了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社会和实际的弊端,把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生活力及创造力的轨道上,做到学以致用。
陶行知认为,教育源自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为这个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作用。
二、社会生活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极强的社会生活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源自于生活,与生活同在。其中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写作教学更是如此: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等各个环节,这几个环节都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相关的规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越充实,作文内容越丰富。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行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2]。由此可,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同样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有了生活,才能有所思和有所感,才能更好地写作记叙文。
作文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其实是用语音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想。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p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培养个性且完善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三、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
记叙文是对生活中人、事、景和物的叙述及描写,是表现日常精彩生活的最好载体。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进行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写作记叙文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3]。然而,我校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令人担忧,无论是教师的写作教学,还是学生的作文,都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写作教学没有系统性,记叙文教学也是如此。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包括生活素材的积累、体验及感悟,从文章的构思、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培养。这是需要多方面进行训练和提升的,教学没有可操作的、指导性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现今语文教学中出现“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写作教学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阅读教学篇目很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作文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素质要求高等因素造成上述情况。在作文教学中,长期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作文的命题还是讲评,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往往把作文写作视为任务,勉强应付,很难唤起写作激情,导致作文质量不高,作文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和僵化。
就学生作文而言,其中存在许多问题。按照常理,经过小学训练,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对记叙文写作和训练应该驾轻就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写作水平令人担忧。
第一,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不愿写作,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一是学生视写作为任务,而不是出自内心情感的表达。二是一些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或确实不会写,也写不好。
第二,作文题目相对比较平淡p老套,学生所选材料范围比较狭窄。为鼓励同学们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老师往往会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如“那一次,我 ?摇 ?摇”;“?摇 ?摇的滋味”;“我学会了?摇 ?摇”;“我不后悔?摇 ?摇”等。按照常理,如今学生都曾感受过童年的欢乐或成长中的一些小坎坷,都经历过一些成功的喜悦或者失败的痛苦,都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让人感动或让人愤慨的人和事,虽然平凡,但是印象深刻,能够畅所欲言……然而,一些学生所叙的事情或者胡编乱造、离奇虚假;或者是一些年旧旧事;或者套用一些范文,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写父母,就是我半夜发烧,父母送我去医院;下雨天爸妈给我送雨伞;晚上父母为我盖被子。写同学,不是大雨天同学不惜自己淋雨把伞借给我,就是和同学发生一些矛盾,当自己醒悟过来想重归于好时,发现同学已到异地求学……总之,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思考生活,当然就无法把生活素材灵活运用到作文当中。
第三,作文语言不够生动,描写十分苍白,缺少细致描写。记叙文是记事和写人的文章,通常用的是叙述型语言和描写型语言。记叙文语言既要求文字通顺、表达流畅,又要求语言具备一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要求在叙述的基础上,将描写的人物和景物的存在及变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和如临其境。但是,我们从初中生的记叙文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无法将一些细节描写出来。因此,刻画的人物比较单板干瘪,描写的场景不够生动。
第四,学生作文审题立意能力不强,立意较为肤浅。记叙文的立意是通过写人和记事表现作者中心思想,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往往缺乏审题意识,不注意文章的立意,随意盲目地写作,以致偏题、离题,或者立意相对肤浅、幼稚,没有深度。
由此看来,初中记叙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四、初中记叙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主张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儿童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首先强调生活是写作的创作源泉,写作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其次倡导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及套话。记叙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对初中记叙文写作现状的分析,发现初中生普遍对记叙文写作不感兴趣,这是制约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在命题时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作为背景进行作文命题。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到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命题时应该注意这一点。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4]由此可见,教师所起的命题是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其次,积极评价,进行多样化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批语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以鼓励为主。他们一次一次地写了那么多篇作文,总有几篇相对而言是写得较好的,教师应该适当地给予赞赏,多采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也可以创办班级刊物展现班级优秀作品,甚至编写班或个人的优秀作文集。同样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向报纸、杂志投稿。这些方式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充实学生的生活。《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充实的社会生活是记叙文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平时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走出教室,走进校园,感受四季变化,从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也可以把语文书中的一些篇目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了解内心变化。更可以从阅读中积累生活素材,现在很多中学生的课业任务十分重,平时过着学校p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直接经历的生活十分有限,此时则应该多阅读,通过阅读等间接方式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总之,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和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给写作创造更多源泉,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东西写,有所发挥。
第三,在课堂上开展片段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记叙文写作能力。写整篇作文十分重要,从作文审题开始,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所学课文,结合写作训练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片断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例如,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很多经典课文,可以当堂模仿并训练,也可以根据作文各个环节进行片段式训练。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布局谋篇到行文等各个方面加以指导,完善记叙文写作各个环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记叙文写作更是如此。然而,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社会生活,感悟社会生活。因此,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往往脱离生活实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儿童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教育过程与生活过程要有一致性。因此,我们需要用这种生活教育理念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694.
[2]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一、写人记叙文写作对象是“人”
(一)当前记叙文写作的问题
写作目标的确定依据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认为,写作中,学生既要学习,又要思考,要认识到,写作的主体是学生自己,但读者既有自己,也有他人,前者微观,后者要在宏观的视野中确定写作目标和效果,这样写作能力才能得到自觉培养。《考试大纲》提倡记叙文要真情实感,细节生动,鼓励学生“以我为主”,写出自己的生活和对生活的感受,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见解,反对为写而写,大话套话,无病,异想天开,平庸虚假地扭捏作态。以这些观点看待现今的记叙文教学,很容易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把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记叙文的方法指导上,例如细节,冲突,构思,线索,抒情,写景,意境,点题等,但很少涉及“写什么”,因为觉得这没有教学的必要,所以也就不去加以研究;二是对于高中三年甚至是一个学期的写作教学缺少规划,有时候感觉很长时间没有写作了,就随手找到一个作文题目,稍讲一二,就让学生动笔,学生就胡写一通,反而是评讲时,老师会花大量时间一一指出不足,甚至讲如何升格,可是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没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提高,剩下来的,就是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于写作,还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这样,老师写作教学低效,学生的作品简单甚至稚嫩矛盾让人哭笑不得。
(二)记叙文写作要重视“人”
记叙文的根基是“人”。怎样才能写好人,要叙事,在叙事中去塑造人物形象,去表现主题,表达情感。一般好的记叙文,沉淀下来的,很多是人物形象,可以说,人物形象越突出、形象、饱满、丰富,记叙文越成功,认识到这个问题,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至于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议论抒情,铺垫伏笔,呼应点题等,这些所谓的写作技巧,可以慢慢地教学、锻炼,最后做到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无意识地运用上去,不显生硬。
(三)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记叙文写作,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自己是很熟悉的,情感经历,所思所想,显得真实真挚。此类好文章很多,如下面一段,甚是发人深思:
三模考好了,难得一个晚上不必到校。信步走到校门前的街心广场。华灯初上,流光溢彩,人头攒动,一片欢乐海洋。射灯将花草树木打扮得花枝招展,绿油油一片。可,总觉得少些什么。或许是考前的心理烦躁吧,我安慰自己说。瞥见广场西北角有一条通向深处的小巷,我朝里走去。脚下的路不再平坦,有些硌脚。借着朦胧的月光,我看到脚下那一块块长方形的石块,泛着幽幽的光。或许,这就是大人口中所提到的城市里最后一条石板街吧。怀着虔诚的心,我放慢脚步,生怕踩疼了这条古巷。淡淡的月光倾泻下来,氤氲出一派祥和。寂寥无声,且听虫鸣。两边低矮的平房就那样安静地立着,墙砖之间已滋生了绵软潮湿的青苔。我看见岁月在墙上一点点剥落、侵蚀。木制的大门深锁着,锁住了那青葱的时代,锁住了老一辈曾经激扬的梦。晚风拂面,门环轻叩,却迟迟不见应门人。这里,没有外面世界的五光十色,没有尘世的无边喧嚣和物欲横流。虽然没有绿色射灯的照耀,但它依然显得郁郁苍苍。或许,这就是最本真的绿色吧? 我的心濡润了,如花蕊中的一滴露,也被染上了一点。
但在当前应试背景下,写人记叙文写自己,不容易展开,写作就会是一种自我介绍,或者更有甚者会变成一种梦呓。所以高考记叙文中的“我”,往往会像鲁迅《孔乙己》里的小伙计,只是一个线索人物。故而,考场作文一般写他人。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一般被拘束在校园里,与外面的接触有限,即使是校园家庭生活,他们也会不自觉地找各种借口回避,甚至漠然置之。现在这个时代,信息膨胀,获取信息的手段也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方面较之以往,应该得天独厚,优势明显,但是信息化经济化的社会,浮躁的现实,高考的压力,又不能让他们沉下心来,养成静静思考和感悟的习惯,所以即使生活再丰富,信息再发达,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高中作文教学,应该想方设法让他们关注生活,关注他人,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二、如何写好一个人
(―)找熟悉的人物
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包括亲人师友,左邻右舍等,他们是学生熟悉的,甚至影响深刻。老师的任务是让他们在学生意识的坟墓中活过来,细细发掘他们的音容笑貌,细枝末节,慢慢升华,突出一点,使人印象深刻。
这几年的高考优秀写人记叙文,大多是写三个方面。一是写小学初中的生活,充满对过去的怀念,对朋友的不舍,对老师的尊敬感恩;二是对高中生活的新奇,抱怨,无奈,迷茫或感愤;三是对周围人物的观照,尤其是对那些底层小人物的同情,尊敬,歌颂。第三种往往不随大流,别具一格,写得深刻,能脱颖而出。如下面这段叙写,就在普通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中与众不同:
那一间瘦小破落的房屋贴着边上双层的独立门户颤抖着,像是站不住,马上就要轰然碎裂了,若不是那团死气里不时憋出几句苍老的唱腔,路过的人准以为那不过是对残垣罢。屋里的人已经很老了,我这样的小辈,不知其名姓,只以“爷爷”相称。
他爱戏,尤其是京戏。这也叫人奇怪,这样一个常年润在江南深巷,梧桐烟雨里的南方人,却偏爱那一口圆润的京味,听着便觉得带着尘土气息的京味究竟是怎么样让他如此痴迷的呢?我怀着对他的一点好奇,便时常到他家去,挤进那间像是快要坍塌的小屋,听他满口的“唱念做打,生旦净丑”。他讲着讲着就爱哼上几句,那个时候的他半卧在竹编的发亮的藤椅里,下巴微微抬起,双目微合,苍老的皮肤下那枚苍老的喉结微微一动,满口黄牙一露,声音就和声带摩擦出的沙哑串联起来,幽幽然绕过他自然弯曲着和着节奏晃动的左手手指,吻过他随曲调打着拍子的右脚,然后渗入我的耳朵,钻进血液控制了我心跳的起伏,我的欣喜便默默泛滥开来。
(二)找不熟悉的人物
得分高的记叙文,肯定不是低幼化的写作,而往往能展现写作者的视野,胸襟,修养,境界,所以记叙文写作要有由表到里的升华意识,要有让读者掩卷沉思的意识。这就要求突破自我的圈子,写自己不熟悉的人物,因为自己不熟悉,那大多数同学不会写到,而老师也未必在漫漫考卷中熟悉,这就可以出奇制胜。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每天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地谈谈他们自己遇到过的人物,哪怕是一面之缘,甚至不打照面,只是一晃而过或者抬眼偶然看到,这样可以唤起他们尘封的往事,以及这些往事中的人物,让这些人物死而复生。然后鼓励学生,创造机会,看能否和这些人再续前缘,去了解他们。如果他们消失在人海中,也可以由此及彼,去观照与他们同一类的人物。在这些回忆咀嚼完后,就要鼓励学生在上下学,哪怕在食堂打饭的时候,去观察某些人,或者某一类人,如小区的保安,快递员,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收废品叔叔等。
一、品读语言之美,为记叙文写作添色彩
袁先霈先生说:“诗歌的艺术分析第一步就是语言分析。”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诗歌语言是高度凝练化的语言,更值得咀嚼品味。赏析语言是诗歌鉴赏最基础的一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带来写作效益最重要的一步。
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学习的正确途径是在阅读教学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生通过对诗歌中内涵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进行独特的感悟,对于培养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从炼字入手,品读语言精确性
诗歌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那就是一字传神。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里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读者可以想象红杏枝头蜜蜂忙碌,一派喧闹的景象,也可以联想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所以“红杏”是春天的写照,“闹”字是整个春天活力与生命力的体现。又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中的“弄”字,将无情化为有情:月下花朵如一个个活泼的儿童在逗趣、游戏,让你感受到花草的情趣。诗歌阅读中还有诸如此类传神的字词数不胜数,其意味皆值得咀嚼、品读。而对此作出探究后更应在记叙文习作中注意遣词造句的精确传神。比如记叙文《围观》,描写围观的场面:“人潮向‘尖叫’处涌去,不多时,已形成围观之势。人群间的空隙已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大胖补满了;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想乘机挤进来;一个小学生奔上来,向人丛中直钻进去。”以上几句在选择进出动作的动词时,胖子用“补”、老妈子用“挤”、学生用“钻”、这样不仅符合个人的形体特征,同时也将围观人群的典型心理――“凑热闹”、“好奇”表现得生动形象、用词精确传神。
(二)从风格入手,品读语言多样性
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不同体裁的文章对语言形式有着不同的要求。曹丕《典论・论文》言:“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而作为同一体裁的诗歌也因写作内容的差异、作家创作风格的迥异而拥有不同的语言格调。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体现诗歌“清新”的语言特点;如“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气势雄伟,立意奇特,体现诗歌“雄奇”的语言风格。幽默讽刺、含蓄委婉、苍凉悲慨……各种语言风格在不同诗歌中表现得淋漓精致,为广大学生提供语言的盛宴。学生在品读诗歌的同时,应于其中濡染吸收,在记叙文写作中也能因文变化,自然表达,提高语言修养。如写作《我的2012》时,有学生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风格,写到“两天前,却仿佛已是至少几个月前的事,我背着一包的无奈、迷惘、忧心,随着父亲踏上了人生的2012之旅――回到久别的故乡学校做最后的冲刺:准备我的12年的高考”;又有学生运用“朴实通俗”的语言风格,写到“一天中最让人振奋的午餐时间到了。餐桌上有狼吞虎咽的、有高声喧哗的、有狠狠地咬筷子的……”,多样的语言风格,使文章各具特色。
(三)从借鉴入手,品读语言相关性
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诗词的海洋中,不同时代、不同文人对于相同命题都有着或相似或不同的理解,如写“雨”,有“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朦胧之美;有“小楼一夜听春雨”的细腻之美;有“渭城朝雨轻尘”爽朗之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取之无尽的原材料。如写作《追寻一缕书香》,“低吟浅唱体会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地闲愁’的刻骨爱恋;体验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惨失落……心被濡湿了,我开始静静思索,任空气中弥漫阵阵书香。”在记叙文写作时,如果能够巧妙“引用”或“化用”古诗词,将佳诗丽词引入作文,就会使作文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处处透出文雅之气,使得作文神采飞扬。
二、品析形象之美,为记叙文写作增表现力
诗歌会依据主题的不同创作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描绘了一位因现实与理想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烦扰的人物形象;“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描写了一位纯真羞怯的采莲女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因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前句以少女面对小伙子“欲语低头笑”的细节表现其羞怯;又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塑造老渔翁高傲品性而进行了环境气氛的烘托。
人物是记叙文的灵魂,是文章吸引人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常用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细节描写更应借鉴到记叙文写作中,从而提升文章品质,增强表现力。如《母亲》一文中“她老了。灯光下可以清晰地看见她的双手因为长期的操劳变得不再纤细美丽,细纹像是有生命力的藤蔓一样在她的手上伸长,舒展,而此刻这双手因为悲伤而微微地颤抖,带着我的心也狠狠地颤了一下”。细节刻画母亲的手,通过母亲手的变化强化母爱对自己的冲击,形象可感。文章如此塑造形象,让读者过目难忘。
三、品味意境之美,为记叙文写作描情境
袁先霈先生认为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开始,进而至于意象,再进而达于意境。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意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善于选取符合诗意的意象“鸡声”、“月”、“板桥霜”,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描绘了早行的典型画面,营造了早行时清冷宁静的意境,交代了旅人凌晨赶路的凄冷、寂寞心情,让读者自然领会野况羁旅之愁,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而记叙文写作同样以有意境为上。意境是否运用得当已经成为衡量记叙文成败的重要尺度。如《那时花开》“洁白的病房,洁白的床单,同样白的,还有病床上那人苍白的脸色,仿佛生命已连同血色一齐褪的干净。唯有病房外那一株红梅仍兀自开的热烈……”,以白色的物象营造病房的环境,暗示父亲身体的病痛。与画面不协调的红梅伏笔,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意境氛围的创设,让文章一下子就能灵动起来。
同时,有许多意象经过古典诗歌与文化千百年来的层层积淀而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情感。如:“花”作为诗歌的传统意象,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命的赞美与留恋。在记叙文创作中,可以触类旁通,让读者准确快速的理解、想象,如《花落春犹在》,“那年,桃花如云如雾,红遍满山。叔叔迎来了如桃花般的婶婶”,通过桃花盛开场景的设置,为婶婶的出场营造了热烈、美好的氛围;同时也因为“花”意象的传统意义,激发读者对婶婶美好形象的想象。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
针对目前作文教学存在作文教材本身缺乏连贯性和序列性、学生写作缺乏兴趣、作文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注重序列性的教学策略,要真正体现写作教学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解决教师教学生学的问题.具体落实措施为:编写具有科学、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学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建立合理的写作训练序列;改变作文评价模式,体现科学序列评价梯度等,以期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
编写具有科学、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学材料
长期以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巩固,是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因而细而又细,反复而又琐碎,可是对教材规定的作文训练却往往是以指令性写文一次就一带而过,使之成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个附庸,而没有把它提到一个与基础知识并重的运用的重要形式的位置上,这种模糊的认识与做法同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具体而微的要求与规律的把握不足有关。作文教学在实行中只有“点”的简单的涉及,而无“面”的渐进性广泛涵盖。对作文教学的规律把握与实际运用的内涵认识不足,是目前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教材中作文训练的指导意义不强而且实践的范围较窄,训练出现的次数在每册中只有寥寥数次,无法体现作文教学的连续性与渐进性。而作为担负着指导责任的教师不可能也无暇去深入设计这种训练过程,这就暴露了教材的一个弱点,只有“点”的训练,没有“线”与“面”的连接和拓展。因此,作文教学的实施,急需一套与教材要求相匹配的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训练补充材料,供教师选择使用。内容编排的灵活性与训练层次的渐进性应是其主要特点,要既能体现出课标的要求又切近学生多彩的生活。
二、贴近学生生活,建立写作综合性训练序列
初中三年训练重点各有不同。初一是以记叙文为主,初二以说明文写作为主,初三着重训练议论文。这种安排符合初中语文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具体的文体来说,同样应该由浅入深,先易后难。教师在作文教学也由导引、示例、训练三部分组成。“导引”主要是教给学生掌握每种文章的基本要求和行文模式,它能为那些写作未入门的学生迅速写出“上路子”的文章提供帮助;示例,顾名思义是选择典型的范文,来剖析给学生看,让学生从范文中获得教益,受到启发;最后当然要落实在学生的训练上,这更要一步一个台阶,不能把已经得到细分的目标毫无条理的让学生练习。教师要始终记住作文训练的序列性和科学性。如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训练,只有在学生能较好地运用顺叙来写人记事时,才能尝试训练倒叙和插叙。特别注意训练的目的的单一而集中,每一次训练一项作文能力。
例如记叙文写作,可以把它分解成“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以抒情达意为主的记叙文”。各类又可再此切分。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包括“一人一事的记叙文”、“多事一人的记叙文”、“一事多人的记叙文”等。因为训练目标单一而集中,教师讲解容易深入透彻,学生理解也容易,这就有益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大而全”(有些教师的理解并在作文训练中对学生如此要求)的畏难心理。追求“大而全”,学生做出来的作文往往是粗陋的半成品,制成精品的机会较少,好似爬山只能爬到半山腰,学生每次都是爬到半山腰即返回,循环往复,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由于从来没有登上山峰的成功体验,从未享受到胜利的喜悦,逐渐丧失对作文的兴趣也就顺理成章。将训练目标设立小一些,学生便能够集中精力和笔力,写出符合训练要求的文章来,同时能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收获很多的意外成果。很多文章用语诙谐,人物处理真实形象,描写方法灵活多样,思想也积极向上。一个片断训练,完成了一次所谓的大作文都未达到的目标。
三、改变作文评价模式,体现科学序列评价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