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形式”探究;科学化

语文科到底教什么?是教“形式”还是“内容”?这也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当中模糊而充满争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已经阐释得很透彻了.“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我们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叶圣陶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着眼于内容的弊端.反观当下的中小学教材,仍然流于这样的弊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全册为例,大部分以内容为主题的方式构建单元.八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战争”、“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精神”、“文言文”、“自然山水”为主题构建单元;八年级下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人生历程”、“散文诗”、“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民俗”、“古诗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题构建单元.

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上册中除了第五单元文言文外,其他全部是根据内容组织单元的.八年级下册有三个单元是根据内容组织的,另三个单元是根据形式组织的.而以形式组织的单元,主要是为了把“文言文”单独列出来,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和第六单元“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总体而言,以内容组织单元是当下语文教材的主要建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叶圣陶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劳力多而收获少”,“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这样的结果是语文单元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学习的语文知识不系统,随意而混乱,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种构建单元的方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科学化.当下的语文教材不仅在构建单元上以内容分类,在课后问题的设置上亦多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使是看似拓展性的讨论题,也是从“内容”到“内容”的延伸.以«藤野先生»为例,我们仔细研读«藤野先生»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是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1.标题是«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显而易见,该问题是着眼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该题提供了三种理解.但是提供的三种理解的逻辑都是混乱的,仿佛在说“因为‘标题是«藤野先生»’,所以判断‘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毫不顾忌文章结构的内在章法,无视语文的科学性.况且此问题设置的目的也不明朗,不知道希望学生理解什么.第二题是让学生体味课文中的几句话,回答问题.其设置的问题有“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还是着眼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仍是内容层面的理解.第三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背景.第四题是选作题,其中第一小题是“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可视为是一道小型的写作题,然而编者也并为此提供任何“形式”上的指导,只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这题的第二小题出得最好,是让学生将鲁迅写过的三位老师进行对比,但可惜的是教学目的也只是“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却不能从鲁迅写三位老师的笔法不同上去比较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课后一共设置四题,却未有一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形式”角度理解课文.只着眼于课文内容的解读,其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根本没有学会读文章的方法,当读到其他文章的时候仍然茫然无措.就像这样,学生学习了第一课鲁迅的“藤野先生”,但到了学习第二课先生的“我的母亲”时,第一课所学的算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而学习到的课文的主旨,鲁迅先生的思想,了解到的时代背景和鲁迅的个人经历,恐怕更多的是老师讲解给学生听的罢了,而不是学生真正思考的结果.但倘若善从“形式”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况却会大有不同,会令理解逐层分明,每往前一步都会逼近文章的核心,最终会豁然开朗.从“形式”角度来阅读文章,我们首先是确认文体,再根据该文体的相关理解去观注文章的各个方面,就能逐渐了解作者的用意,明白文章的得失.我们仍以阅读«藤野先生»为例.在此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下分析所要使用的“形式”方面的知识系统来源于夏丏尊与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的“文话”,其“文话”讲的就是一般的文章理法.先从“文章的分类”上切入,我们可以把«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定性为记叙文.阅读记叙文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文章理解方法其实很多,如“叙述的顺序”、“材料的判别和取舍”、“观点的一致与移动”、“抒情的方式”、“记叙与描写”、“人物描写”等等,这里我们以“材料的判别和取舍”来说明,从这个角度去琢磨这篇课文,必然产生以下的思考:1.藤野先生一生应有很多事迹,而作者选取记叙的是哪些事情,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2.文章写藤野先生,可是课文前五段只字未提藤野先生,只写了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幻灯片”事件也与藤野先生无关,这样的材料于文章是累赘还是有深意?􀆺􀆺通过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事情有“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以及“帮助申诉考试受辱事件”,进一步发现所记叙的这几件事情都是与“我”发生关联的事件,材料的选取是从“藤野先生对我的意义”角度来考虑的,是围绕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这个中心剪裁的.而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并非无端的,进一步思考,就能理解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情怀.那么课文的前五段与幻灯片事件这些材料是否可以删掉呢?

通过思考,我们知道不可以,因为这些材料是交代当时弱国之下的“我”的生存与精神的处境,藤野先生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若在其他学生身上或是平常状态下,意义恐怕并非那么重大.但对于处于生存与精神困境之下的“我”意义却非凡.这样一步步思考,我们就能体悟出藤野先生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高贵品质以及对学术的至诚之心;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感情.这些思考都是从“形式”入手深发开来的.其中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其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是以上问题设置的关键点,而“作者记叙的是哪些事情”是为这个关键点提供思考的材料基础.但是有些老师往往会这样设置问题:“课文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事?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怎样的特征?”这就是从“内容”层面设置问题,其问题是封闭性的,回答了问题之后,思考就终结了.即使再设置其他问题理解课文的其他方面,问题与问题之间也是断裂的,相互之间不能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思考并不能逐步深入.另外,我们从“形式”切入理解课文,不仅能够深入把握文章内涵,其系统性、规律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迁移到类似课文的理解当中去,比如从“材料的判别和取舍”上来分析理解的«我的母亲»也同样适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作者“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因为除了“言传”,“身教”的影响更深远,我们就能理解作者最后抒发的感情“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朱亭曲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范文第2篇

一、规范日常行为

每每接手新的班,开学的第一节课,我给学生们讲的都只是我这一门学科的上课要求按时做好准备,作业要求必须独立完成,听课要求认真听讲等等……并要求学生们每人都认真记录清楚,最后我还告诉学生们:这不但是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作为一个学生的身份对老师的承诺,做不做得到那就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认真做到,不要因此而被同学们认为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所有的学生都是异口同声地说:做得到!前年九月份刚接手目前这个班的时候,我也是提出同样的要求,学生们也是这样对我进行了承诺,但是在第一单元的作文本交上来时,我就发现了班上有4位同学的作文都是类同的,作文的内容是介绍我自己,这几位同学所写的事件都是相同的,有的甚至连地点都不改改……我在浏览了全班的作文后,没有进行详细批改,而是在第二周的作文课上要求学生根据我提出的批改要求进行分小组交叉评改,我把那几位同学分到了同一个小组,当他们拿到了彼此的作文本一看,所有的事情都了然于胸了,课后,这几个学生都拿着作文本跑到办公室作了保证,并交上了他们的新写的作文……尽管我没有作出严厉的批评,但是由于学生们之间还是互通有无的,这件事情最终结果是:全班同学都知道了。也许是学生们都有所触动,或许他们是因为丢不起这个脸,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发现抄作文的事情出现了。

二、利用课文的典型事件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的教育,例如,我在教学藏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去理解闻一多先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感,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闻一多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言行,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作为学生,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也应当有言行一致的行为与行事方式。

三、整合学科

学科教学在很多时候都有着一定关联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能把它们整合利用,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信客》一文中,老信客本身就是一个受人尊敬并有着崇高职业道德的人,却因为在给亲戚送礼时图好看而剪下了别人托送的红绸上的一条细细的布边,从而造成了诚信的缺失,最后陷入了个人的巨大的痛苦之中……而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诚实守信》的教学中就讲到一个《一诺千金》的故事,一个小男孩为了给母亲治病借了同学的二元钱,为了守信按时还这二元钱付出了种种努力,故事使人非常感动,文章的最后告诉我们这小男孩长大后成了位非常成功的人。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我联系到思想品德课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讨论诚信的作用与诚信的要求,与此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在社会上会有“一次不忠,十世不用”的古训,老信客的确是一个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人,但是就是因为一次的糊涂,结果是名誉尽失,可见诚信的践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承诺的兑现有时需要克服种种诱惑,种种困难,付出不懈的努力的,这也是小男孩最终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四、与班主任协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一的个人行为,在班级教育中,只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加强教育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我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积极参加班里组织的主题班会、家长会等重要活动,及时、定期地向班主任报告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协助班主任作好班级中管理与教育工作。例如:今年3月,是我省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省政府提出以诚信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以“树诚信美德、作模范公民”为主题教育活动。为配合省的宣传活动,广泛开展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氛围,学校要求:每班都出一期黑板报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师生诚信意识,树立诚信风尚。当时我所任教的班因为班主任生病住院,学生们不知如何组织完成,于是我主动给学生讲明了这次宣传活动的背景与目的,要求学生学会找查相关的资料,指导学生完成了这次任务,并且在学校的黑板报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通过活动学生对我的信任程度也增进了几分,如此一来,作为一个科任教师,我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就更有效果了。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范文第3篇

误区一:只顾课堂结构完整,忽视拓展延伸作用

笔者对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既然把它作为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课堂、学生的实际灵活发挥这一环节的作用。不应该把它机械地放在课堂的最后,仅仅把它作为课堂的点缀。

有时在课堂导入后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

一般情况下,课堂的第一步就是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行文本的教学。记得在教七年级上册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一文时,正式上课前笔者一边通过多媒体展示海伦·凯勒的画像和伟大的成就,一边解说:“海伦·凯勒是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不幸的女性,由于重病,她出生19个月就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又变哑,直到十岁才学会说话。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把她压垮,她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进取精神不断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看着海伦·凯勒的成就,听着笔者的解说,原本表现得很轻松,脸上带着笑意的学生变得严肃起来。

在备课时,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文本。本课的重点人物是安妮·莎利文老师,讲课的重点是领会安妮·莎利文对学生的深沉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根据这些,笔者原来设计的课后拓展是领悟“师生情”。

但看到有些学生正在思索的表情,突然想起来,学生刚进入初中,大部分学生还没有适应中学学习的节奏,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就束手无策,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笔者灵机一动,趁热打铁,让学生拿自己和海伦·凯勒对比一下,看自己和海伦·凯勒有多大的差距。几分钟的思考后,学生的发言很精彩,特别是那几个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更是深受鼓舞,纷纷表示适应中学学习的这点困难和海伦·凯勒遇到的困难想比,微不足道。有困难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像海伦·凯勒那样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会被自己踩在脚下。虽然没有完全按计划上课,但那节课依然很成功,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实践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给自己的初中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误区二:只重说,不重写

有时,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不仅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交流,大胆发言,还要让学生写下来,特别在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上,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那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相当于浪费了时间。对于这一点,笔者有很深的体会和教训。

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本课运用的写法是“欲扬先抑”,因此笔者设计的第一课时的拓展延伸是回忆以前所学的课文,哪篇还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并回忆文章的作者、主旨。有几个学生马上就想了起来:是七年级上册的《蝉》,作者是香港作家小思……让一个学生回答完后下课铃就响了。于是就没有让其他人再说。

期中考试有《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的题目,巧合的是有一个题还是笔者给学生延伸的内容,相当于原题。笔者满以为这个题学生应该做得很好,但看卷子时却大吃一惊:这个题答对的学生不多。笔者百思不得其解,还是班里的一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给笔者解开了谜团:因为《蝉》是自读课文,老师并没有重点讲,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那天上课时举手的几个学生全是成绩好的学生,但一个人回答完后就下课了,学生光准备上下一节课,这个问题就忽视了。如果当时哪怕用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本上写一写,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了。以后,在和其他老师交流的时候,他们也都表示出现过类似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还是仅仅把拓展延伸作为课堂的一个点缀,忽视了这一环节应有的作用。

误区三:课堂延伸的时间越短越好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羚羊木雕》。在听完课以后进行的讨论中,绝大多数听课的老师都提出了一点:拓展延伸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学生)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怎样处理会更好?这一环节用的时间太多,接近十五分钟,没有突出教学的重点。当时不少老师提出拓展延伸的环节不能超过五分钟,因为这不是教学的重点。诚然,上课时决不能让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冲淡教学的重难点,但非要给这一环节划定时间,那就太机械太死板了,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来适当延长或缩短这一环节的时间。

就这节公开课而言,笔者认为安排得很好:这一课除了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弄清作者的感情倾向之外,对学生来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类似的问题不可能不出现在自己身上,不管是以前发生过还是将来可能出现,最重要的就是怎样处理。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不少建议,有几条绝对是很好的。像这样的课文,笔者认为除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学到待人接物、恰当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对学生的发展又何尝没有好处呢?这何尝不是对学生的教育呢?碰到这种情况为什么还非要限制拓展延伸的时间呢?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范文第4篇

给出新闻内容,让考生据此拟出有字数限定的标题,这是中考最常见的一种新闻题考法。

例: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能概括内容且语言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200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开设的汉语课程在海外一些国家的大学、中学落户之后,又开始走进普通小学课堂。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在欧洲,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开始逐渐向中东欧国家扩展。5月16日,我国“汉办”在欧洲设立的第一家小学汉语课堂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六区基础学校举行开幕仪式,中国驻捷克大使霍玉珍和捷克教育部官员亲自到场剪彩。在开幕仪式上,霍玉珍大使说,希望将汉语课堂从布拉格六区推广到整个布拉格,进而推广到整个捷克。

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的标题――《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我们可以知道,标题一般包括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一般放在主体部分)、新闻事件本身以及新闻事件涉及到的具体的人和物。从句子的结构来看,它应该是一个意思完整的陈述句。

据此,我们不难拟出如下符合题意的标题:

汉语走进捷克小学课堂(或捷克小学首开汉语课程)

二、概括内容

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应围绕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来进行,这一点和拟写新闻标题是一致的。但由于是内容的概括,所以要比标题具体,因此这种内容的概括又叫一句话新闻。

例: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15字以内(2007年山东威海中考语文)。

2007年5月2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在新闻会上介绍,2005年一项针对38万多名学生的监测显示,7至18岁的城乡男生平均身高比2000年检测结果分别高出0.7厘米、1厘米。但是,学生的多项体能指标却呈下降趋势。如肺活量,2005年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85毫升、303毫升;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37毫升、259毫升。2005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绝大多数下降,如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

由原文提供的信息可知,时间是“近年来”,地点是“我国”,人物是“学生”,事件是“身高长了,体质差了”。

答案:近年来我国学生身高长了体质差了。

三、补写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一般独立成段),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以吸引读者注意,引起阅读兴趣。补写导语的方法,是把标题(主要事件已概括)和主体相结合,说明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即可,但不必展开。

例: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2005年徐州中考语文)。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此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

我们先找出导语所具备的要素:时间――今天(导语的第一段已有),地点――徐州,人物――9名八旬老人,事件――齐聚徐州,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结合导语对语言的要求,可概括为:

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四、发表评论

评论,就是针对人和事发表简洁的议论。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有时需要作者对新闻事件中的人和事作出评价,或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或帮助读者分析、判断,或明确该则新闻的导向作用。在《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里,就对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发表了评论,起到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

例:针对这则新闻的内容进行简要评论(重庆市2007年中考语文)。

昨天,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的30多位学生在渝中区朝天门充当“棒棒”(力夫)。

上午9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潘匀满头大汗,和同学张杰转悠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忙摆手拒绝。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忙把50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一元钱。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平时每月生活费都在300元以上,从未吃过苦的潘匀为此感动得泪流满面。(摘自2007年5月7日《重庆时报》,有改动。)

通读文段,就大学生打工的经历我们可作出如下评论(实际上也是结论,还可以看作是新闻的结语):

大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对他们的人生成长将起到学校教育无法起到的作用。或:大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生活,有益于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也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兴趣;教学效果

中学生都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好奇心很强。而这种好奇心则是由于他们听了闻所未闻的事情,或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情景而引发的。这种“事情”或“情景”,大部分来源于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创新。

前不久,一位读大一的学生到学校来,她与我聊天,回忆以前中学的老师和课堂,她对我说了一句话:“老师,你以前上课我们都觉得很赞!”学生能够认可我,是因为我愿意去挖掘学生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我也大胆地改变课堂模式,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教室和课本。

一、开学第一课,激发兴趣

很多老师往往会忽略开学的第一节课,都认为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自习”是给学生的见面礼;或者有的老师精心准备了开学初的第一节课,但按部就班、正规地上堂严肃的新课,我认为并不是很好的选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关键。因此,我的第一堂课,常常是结合当地的物质资源和生物学知识,与学生聊聊、谈谈假期里遇到的事和物。如暑假采花生、挖地瓜的生活体验和植物品种,盐晒制的原理,码头海鲜的满载而归,毛毛虫到蝴蝶的转变,蝌蚪和青蛙的差异;寒假舞龙舞狮所用动物的意义,用于庆祝节日花草树木的种类,餐桌上各种食物的来源等,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感受到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无所不有,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何乐而不为呢!

二、走出教室,接近自然

在学校,学生呆得最多最久的地方就是教室,学生都很喜欢体育课,一上体育课学生就像放出笼子的小鸟,欢呼雀跃,我思考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创新还不够,形式不够丰富呢?文化课的课堂能不能也进一步开放?知识来源于生活。贵州省教科所的张学杰老师打了一个比方:“同样是美术课,学画苹果。中国老师画好一个样板给学生临摹,‘照葫芦画瓢’;在美国,老师把学生带到果园里,让学生自己看、自己琢磨。”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得会学;不仅要有理性的知识,还要给学生更多感性的认识。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住进了楼房,孩子开始不识稼穑,于是在一些文化课的课堂上,我改变以往的上课方式,例如,生物课《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遍校园,认识和记录:盛开的红花紫荆,随风摆动的杨柳,整齐的连翘,低矮不显眼的车前草,自在畅游的金鱼,自由飞行的蝴蝶、蜻蜓,躲于石块下的和搬家的蚂蚁……各种花花草草和虫鱼鸟兽。同时让学生小心摘下一片自己最喜欢的树叶,制成标本,并附上自己的座右铭或格言,在班级的展示栏里,把制作成的标本重新组成一棵树,学生为其命名“生命树”,这还成为班级环境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的很多课堂不一定就是要束缚在教室里,才能学到文化知识,就像美术课、作文课,都可以让学生找一个能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角落,以做到事半功倍。确实生活即课堂,学习即活动,一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推荐这种接近自然,以自然为素材的“快乐教学方式”。这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创新方式。

三、动画课堂,视觉感官盛宴

纯粹和死板的文字教学会使视觉疲劳,大脑迟钝,注意力转移,如何使文字转化为图画,怎样让静态变为动态,如何让那些遥不可及的事物呈现在眼前?这些问题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已迎刃而解。多媒体教学能将文字、图片、录像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屏幕上出现的彩色画面,能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从而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识活动中去。

如,在学习“花的结构”这一章节中,我运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中国的十大名花,这样使学生对花的形态和颜色获得感性认识,这为学习新内容创造了情境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蝉蜕”是一味中药,是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蜕下来的外骨骼,但蜕皮是种罕见的生理现象,而多媒体的视频动画让学生亲眼目睹昆虫的蜕皮过程,真实的大自然景观,学生感同身受。“老师,这个蜕皮过程就像我的衣服被剥下来一样。”学生感叹道,学生也记住了昆虫的蜕皮现象。《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段语文课本的动画视频也帮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学生也感觉到,很多课程都是融会贯通的。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让动画走进课堂,能使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动手操作,亲自体验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书本的知识,只是给学生一个定向思维,而实验操作却能让学生发现事物的不同,因此,我更加认定实验操作是很有必要的。在八年级上册有一个演示实验:发酵现象。我就把它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体会一下二氧化碳的魅力,也让学生感受一下动手操作的乐趣。学生首先按着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有的学生实验现象不明显,他们就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做,我就让他们总结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有的学生实验结果很成功,我就让他们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原理。在实验的末尾,我再呈现一道错误的实验步骤,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漏洞并纠正,很快学生都能及时找出,并给出满意的答案。

所以有句话说得很好: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知道了,做过了就记住了。很多学生都会追着我问:“老师,什么时候去实验室上课?”“下节课我们去实验室上课吗?”学生会时常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我找到一只大蝗虫,下节课我们要上蝗虫(节肢动物),我捉过来给你当活标本,好不好?”“老师我发现了一只大蜗牛。”“老师我养了一只鳖,明天我带过来。”很多课堂上,我都能够用到真实的、鲜活的实物,以展现给学生最真切的教材。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脑想想,知识就在生活里,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得的事物中。郭沫若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

五、表演课堂,学生的舞台

记得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为我们编排的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那时的画面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我觉得好的课堂,能够影响学生一辈子。很多学科老师都认为课本剧,表演课是文科课堂(特别是语文、英语)的专利,自从课改以来,许多创新的课堂如辩论赛,抢答赛、小品表演、课本剧等都进入了课堂,学生都焕发出新的活力。以下是我在课改中的一次尝试和蜕变: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介绍的是生物技术方面的内容,里面涉及许多食品的制作和原理,“把这堂课上成一节丰富的导购美食课”。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里形成。我和同校的王老师进行了全新的备课,共同探讨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小组长的培训及任务的分配和课程资源的收集准备等。

1.课前导入:播放视频――本节课的节选视频。

2.自主预习:阅读课本本节课的内容,完成相关的知识点。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角色扮演――“我是一位小小食品推销员”。

牛奶组、酒水组、饼干组、果脯组、综合组。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结合课文内容,课前收集各种与细菌、真菌有关的食品,向顾客们推销介绍自己的食品(介绍内容:所利用到的细菌、真菌,食品的保存方法或原理等)每个小组摆满各式各样的食品,琳琅满目。

这样的课将学生带入一个活生生的生活情景之中,让人感到轻松,富有情趣;让学科知识趣味化和艺术化,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知识和成绩,学生有动力,没压力,教材被老师教“活”了,学生更学“活”了,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多了。当然这样的课堂并不是提倡节节如此上,只是每一节课就像一道道菜肴,老师们就是一个个的厨师,要想自己的菜肴受到顾客们的青睐,厨师就必须善于创新,善于添油加醋,改变调味料,这样才能吊起顾客们的胃口。

在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尚无定法,也没有统一规定,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教学创新去引导学生,使其学习方式上具有兴趣、自主、探究、综合、合作、科学等特征,也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富有活力,才会更远更久。“教育恒久远,创新每一天。”教师只有常怀一颗创新的心,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创新,事事创新!

参考文献:

[1]任勇.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