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师范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师培养机构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师范教育培养机构是现代国民教育制度的产物,它的整个发展轨迹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师范学校时期,师范了教育)学院时期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最初的师范教育机构发端于教师短训班,只是一种有目的的短期培养,即培养小学教师,它是为了满足早期的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也提出了普及的需求,于是建立师范(教育)学院就成为中等教育师资机构的需要。师范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4年,担负培养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双重任务。教师培养机构发展到第三阶段是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本世纪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出现,使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各国对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师资条件、经费设备等都不能与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相比.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于是作为教师培养机构的师范学院自身也就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的生存需要的问题,即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教师培养机构的升级运动,即高等师范学院升格为或归并于综合大学,成为综合大学或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接受4年的文化基础教育或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的师范学院已经演变为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又相继建立了教育研究生院,培养高级教育专门人才,教育管理人才和教育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并承担在职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任务。
(二)教师养成方式的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模仿前辈(师傅)而习得的阶段。这时还没有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第二个阶段是教师职业专门培训阶段,即教师干部训练—师范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主要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通过师范教育的专门职业训练培养出来的。现代学校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下的普及教育对大量合乎教师职业规范人才的社会需求的产物。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国家的形成是普及教育的社会动力,而普及教育则是师范教育发展的直接社会动力:普及初等教育推动了中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普及中等教育推动了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三个阶段是教师职业证书阶段,这个阶段培养的教师大多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大学本科阶段,大多是在大学文理学院学习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后再修习相应的教育课程,习得相应理论的和实践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通过教师职业证书考试,而后成为教师。当达国家的教师培训工作已进入或正在进入这个阶段。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这个阶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提高和加深未来教师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水平;二是加强和加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并把这些培训提高到大学后的水平。其基本培养模式是,文理学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改为主要由大学负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仍主要由师范学院或大学教育系负责。看来,高师教育机构让出了文理学科的培养职能,退守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养职能以及其他各级教育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职能。学习者在完成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之后,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职业证书。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是师范性和学术性从分离走向整合的发展轨迹②师范教育和学术教育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起点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这种整合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形式上的,主要体现在师范教育由中等教育升格为高等教育,其原因首先是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及其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及教育延长到高中:其次是实行的双轨制教育制度由于民主思潮和社会发展以及劳动人民的斗争开始由单轨制所取代,并轨的趋势使教师的培养有了统一的和更高的要求;再次是由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学的学术地位得到了提高,要求教育必须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科学进入了学术殿堂,学术性大学纷纷建立教育专业机构,培养合格的教师。实质上的整合始于本世纪中期,原因在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迅速,对人及其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各国不但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扩充中学后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学改变了过去狭隘的专业训练,要求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了解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对文科学生则要求他们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即对文理科学生实行综合性的教学,授以广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于是各国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学识与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从上面的发展阶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国际师范教育改革趋势①
目前认识这种趋势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学术性和师范性认识:二是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的认识;三是封闭型和开放型的认识。它们是认识师范教育的基本的两维认识模式。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它有两种整合培养模式,一是像美国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进行四年的文化基础教育和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联邦德国要求未来教师首先要在大学接受三到四年甚至四年以上的学科教育,第二阶段再到见习院进行一年半到二年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这种模式的师资培训主要依托综合院校和文理学院来实施。二是采用大学和高师使用的培养方式,大学主要是进行学术科目的培训,高师主要进行教育专业的培训,像法国,未来教育培养的第一阶段是在大学接受两年的基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的训练,第二阶段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共同对他们进行为期两年的科学和教育的加深培训,未来的高级教师则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对他们实施更深入的科学和教育训练,最终达到博士水平。
(二)师范教育制度的多层次化趋势
俄罗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僵化的高师教育体制,建立灵活、多层的教育结构,建立多层次高师教育制度:第一层次是招收中学毕业生,修业3年,培养九年制普通学校教师,授予基础教育教师证书;第二层次是在完成第一层次学业基础上继续修业2年,培养高中教师,授予学士学位;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继续学习,修业年限为1一2年,培养高中、中专、古典中学、专业学校教师和大学助教,授予教师一一研究者专门技能证书,第三层次的学生还可确定职业及研究方向,进行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这几个层次有机连续又相对独立,这种多层次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旨在构建合理的学术培养过程,依据各类型教师的具体培养任务,使基础的和专业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奥地利目前各种学校的教师在不同机构接受不同的培训,学习年限各不相同,也表现出多层次性趋势,它存在八种类型的职前师范教育;培养机构彼此分离(师范学院、职业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培养层次不同(高中层次、中学后层次、高等教育层次);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定向培养、非定向培养)。奥地利的职前师范教育主要在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进行。师范学院主要培养义务教育师资。在综合大学进行文法学校师资和商业技术学校普通学科师资培养采取两阶段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学位教育,它有两个部分,前四学期学习两门学术课程,结束时可参加初级学位考试,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必须参加专门举办的职业定向研讨班;后五个学期的学术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师资培训和学科教学的需要,另外还学习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和进行教学实习。在综合性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奥地利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把师范学院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并保存其独立地位:增强各培养计划之间及与综合性大学的互通性;课程设置上注重核心素质内容:承担一定的研究和发展项目,承办一定的在职师资培训和教师进修。
(三)师资培养制度的多元化趋势一一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国际趋势
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是指打破原有的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培养模式,使非师范类院校也能培养师资。即是说,师资培养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而且综合性大学可以设立教育学院、系等师资培养机构,同时还可开设教育讲习班、学位课程等特殊形式的师资培养方式。实际上,师范教育机构和形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师资培养的非师范化倾向。①例如,中佃的台湾地区师资培养走向多元化,1994年颁行新的“师范教育法”,即“师资培育法”规定,除原有的师范院校外,其他一般大学均可申请设立教育院、系、所或开设教育学课程,共同参与师资培养工作,从而打破了师资培养由师范院校垄断的情形。目前,台湾共有师资培养机构47所,其中师范院校12所,设有教育院、系、所的大学5所,设有教育学程的大学30所。
(四)师范教育课程的通识化国际趋势
由于受到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制约,师范教育课程呈现出通识化趋势。俄罗斯多层次的师范教育体制中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均包括三个环节,即一般文化的课程、心理学、教育学课程和专业课的课程。第一环节是要加深学生对人、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发展学生一般文化的世界观,其中重要的是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学说的历史,这是未来教师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不可缺少的知识结构;第二环节中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强化课程,加强培养学生研究教育的历史和社会教育学的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还有各专业的普通教学法;第三环节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方向,进一步掌握专门学科的科学体系及教学与研究的工艺特点。台湾的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通识课程、专门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指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共同的基本素养:专门课程是指师范生未来任教科目的相关课程:专业课程是指担任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
(五)教师资格认可机制的三级制国际趋势
教师资格认可机制涉及到教育聘任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认可;二是对志愿当教师的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的认可。日本教师的聘任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必须参加国家考试并合格者。师范生首先参加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教师聘任选拔考试”,然后接受能力、学业、身体等各方面的审查,才能走上讲台,经过一年的实习试用期被有关行政部门认可之后才能被聘为正式教师。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必须四年毕业并修习规定的课程,经教师资格初检合格后先担任实习教师。实习一年期满,经复检合格者,才能取得合格教师证书。对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认可,日本实行教师检定制度,每年经文部省委托几所大学进行考试,报考小学教师的必须具备短期大学程度或同等学历,报考中学教师则要求具有大学程度,经考试合格,发给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日本提高了教师聘任的学历水平,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资格证,这样把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到硕士程度。
(六)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世界师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观念上应把教师从一种职业转变为一种专业。19%年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它界定为是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美国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等报告中主张尽快形成“教学专业”(teachingpmfession),要求高等教育像培养医生、律师、经济学家那样为未来教师提供同样优秀的专业教育。奥地利的师范教育以“求同”战略为指导,以“专业化”思想为主导,以提高质量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综合性大学进行的中学师资培训发展中注入了专业化成分。教师专业化具有以下特点:系统知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技能、价值观以及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条件,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度学校管理体系,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职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治权,以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能力。为此要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建立教师集体责任制、提供以教师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基础的专业晋升机制,为教师创造能够进行知识结构更新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建立能与教育专家及同行经常沟通的联系网,为教师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源等。师范院校面对这种教师专业化的趋势显然要进行改革。
(七)大学参与实习试用期培训趋势一一实施研究生教育证书和教育硕士证书制度
教育实习是综合大学教育系或师范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是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习试用期指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及教育证书之后,在普通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再培训,学生完成培训之后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或教育硕士证书。这是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重视实习试用期符合终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1)美国的芝加哥教师计划和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芝加哥教师计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学校挑选、培训、挽留具有一定才能和奉献精神的教师,保证未来的教师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经验及证书。它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水平的教师预备计划,提出申请者至少必须持有学士文凭,并通过严格的面试。其具体过程是:由调查委员会所选择的这些申请者必须在几所相关的合作性的学院或大学中的一所登记注册,在施行教育计划的第一个夏季,选修部分时间制的课程,在完成该课程的论文之后,在公立学校开始为期两年的实习期,他们在有经验的辅导教师指导下工作。在最初两年的实习期及三个连续的暑假里,实习教师要完成教育证书所要求的论文,同时获得教育硕士文凭。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是由马里兰学院公园大学和蒙哥马利郡公立学校携手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教师缺乏,吸引某些特殊学生和培养教师文化意识,保证教学效果的问题。参加者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通过该计划的两年师范教育学习,就可获得硕士学位和教学证书。
一、我国高师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
从清末第一所师范学校建立到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的20多年间,我国师范教育一直是独立建制,由国家统一办理,初高等师范教育同时并立,培养不同层次的教师。师范生的在校学习实行公费制度,就业实行服务制。
“壬戌学制”颁布后,受美国模式的影响,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原独立设置的体制几乎完全让位于由大学培养师资的开放性体制。当时原有的六所高等师范院校除北京高师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外,其余五所都改为或并入大学。在此之后,一直到建国前夕,围绕高师院校要不要独立建制问题曾发生过几次大的争论,但除抗战期间为满足战时教育需要,师范学院曾一度从大学中分离出来以外,到抗战结束,大多师范院校又基本被归并到大学当中。所以,期间,我国基本上是实行独立设置和非独立设置并行的高师教育体制。
建国后,中央政府对师范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1951年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之后,仿照苏联模式,政府对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了重新调整,并提出了由政府主办、独立设置的原则。与此同时,通过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各级各类师范学校的学制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了我国现行师范教育的基本制度:分高等师范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两级。其中高等师范学校可分为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等层次。
1977年后,针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的现实,我国政府对师范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高师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截止到1997年,我国拥有高等师范院校232所,在校生64.25万人;有教育学院229所,及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在校学员共67.2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2所,在校生91.09万人。至此,一个与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基本相适应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也逐渐形成,该体系表现为三个层次和两大类等特点。所谓三个层次是指:第一层次,国家教委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第二层次,省、自治区、直辖市属高等师范院校;第三层次,地(市)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两大类是指职前和在职两类,职前教育的承担部门主要是普通高师院校,在职进修的承担部门则主要是教育学院以及其它成人高校。
师范教育培养和培训规模的扩大,基本缓解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的问题。许多地区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学历基本上达到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对教师提出的学历资格要求。以1995年为例,全国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88.9%,比5年前高出15个百分点[1]。
然而,数量上的可喜变化,并不能掩盖体系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学历的达标并不意味着质量的合格;由于我国地区间教育发展的极不均衡,各地对师资的学历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现有高师教育层次结构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变化;师范生培养实行公费制度,且就业又有保障,使一向门庭冷落的师范院校生源见好,引起了其它高校的兴趣,因而对封闭型师资培养制度提出了诘问;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环节依然十分薄弱;此外,外部环境中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上对师范教育的资源提出了优化配置的要求,如此,关于职前与在职机构、不同层次间结构的调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面临的问题
对上述缺陷作进一步分析,可在制度层面上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几方面基本问题具体展开如下:
普通高师教育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当我们把眼光转向未来,转向一个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当我们把今日我国师范的教育状态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势头相比较,就会发现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地位的下落和发展的滞后。它不但没有了世纪初教育改革的‘先遣队’的锐气,而且呈现出‘步履维艰’的老态。……于是人们提出的‘高师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2]
问题之二:教师具有双专业的特征,综合性大学在基础学科方面无疑具备较雄厚的势力,学科优势比较明显。因此,它们要求参与教师的培养,无论在动机还是条件上都具有合理性。而且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高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实行高师教育的开放型培养体制代表着一种走向。有人将封闭型和开放型培养体制的优缺点作了一番分析,认为:开放型体制尽管有其自身的缺点,如综合性大学承担教育课程的师资条件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教师证书发放过滥,教师间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但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闭型体制的缺陷,如师资来源广泛,储备多,能满足各类教育发展的需要;保证师范毕业生的学识水平不低于其它大学,有利于提高师资培养质量;师范院校向综合型方向发展,也培养其它类型的人才,可以避免师范院校设置的大起大落,能与地区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走面向社会办学的新路子,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师范生就业门路广泛,可与其它类高校毕业生平等竞争。如此等等[3]。然而,我国要真正实行开放型高师培养体制,必将面对许多相当复杂的难题。其核心方面在于:实行开放后,如何从制度上保证非师范高校师范生培养的质量?在垄断地位发生动摇后,原有的庞大师范院校军团在办学方向上该作何调整?
问题之三:80年代以来,为满足在职教师学历补偿性教育和进一步培训的需要,我国各地都相继建立了省(直辖市)级、地区级的教育学院,由于隶属不同部门,彼此间各自为政,形成相对封闭的系统。如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处于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师范教育系统内的各个学校,相互间难以沟通,给管理上带来一定的困难与障碍;另一方面,各种教育资源的重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闲置。”
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关系上,两者出现严重分离,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现象。“比如,师资比例不协调,上海现有从事在职培训专职教师473人,从事教师职前培养的师资却有2475人。”[4]其结果是导致一方面在职培训的从业师资数量客观上仍无法满足数以万计的在职教师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职前培养机构的承担培训的能力和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由于人为的分隔,阻塞了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部门沟通的渠道,造成培养和使用的脱节;此外职后机构照搬职前办学模式,引起培养和培训内容上的重复。另外,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间还存在教育水平的倒挂现象,影响了培训的质量,降低了培训的层次和标准。
问题之四: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还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目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在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上,数量上还严重不足,质量上更令人心忧。以1996年为例,全国职业高中学校中,专业课教师仅占45.5%,而其中具备本科和本科学历以上的仅在30%左右,这与《教师法》中规定职业高中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资格要求相差甚远。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是目前及今后我国高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最薄弱、因而也最需要亟待加强的环节。然而,我国现行高师教育体制还远不能适应这一结构上变化的要求,如此势必涉及到高师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问题。
以上四方面实际上反映了整个高师教育培养体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所以它们相互间并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相互纠缠、包容于一体。因而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小修小补策略,而是应该从全局性的制度变革角度来予以统筹考虑。以下提出关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变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变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我国高师教育要解决上述问题并顺应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势,体制变革应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从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四者间关系角度统筹兼顾,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层次、类别结构,重新组织师范教育资源,实行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并存、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的高师教育培养体制。
1.关于高师教育培养体系结构的调整
目前在我国相当部分地区,小学教师学历基本达到中师毕业的标准,故而中等师范学校的存在和去向尤其值得人们关注。一些地区如上海、广东和大连早在80年代中期就进行了中师改造,如举办五年一贯制的“小教大专班”,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如今,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在考虑中师的“合并”与“升格”问题。由中师升格为师专,不仅需调用大量的资源,而且涉及到整个高师教育层次结构的重新调整。因此,此举不宜操之过急和莽撞行动,否则很可能造成资源重组的不合理和新的资源浪费。合理的行动策略是:不同地区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人口预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确定中师调整的布局、规模和实施方案。方案既要考虑到近期需要,更要兼顾长远。应从全局上来统筹资源的合理配置。
层次上重心上移代表了今后整体的发展趋势,但各地在层次结构调整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譬如,对于一些比较发达地区,如上海,小学教师学历要求在不久的未来将达到本科层次,中师升格显然行不通。此外,从全局性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分析,有效地利用目前已有的高师教育资源、甚至非高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培养层次,不失为一条经济可行的途径。而这又涉及到高师教育开放型培养体制的问题。
2.关于高师教育的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培养体制
该问题在80年代后期就成为争论的热点。定向型高师教育培养体制有其独特的生存条件:中小学教师需求持续增长的需要;保证师范生有较好的待遇和前途的需要;国家干预、控制和支持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等等[5]。长期以来,中小学合格师资供给不足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实行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在我国具有其现实性与合理性。但是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特别是今后我国基础教育学历层次的进一步提高,适当开放师范教育的培养,如允许综合性大学来培养教师是可行的。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以1995年为例,我国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69.1%和55.2%[6],因此,高师教育的培养任务仍比较重。特别是在有些地区,小学教师正向专科学历甚至本科学历过渡,初中教师向本科学历过渡,个别地区高中甚至初中出现了研究生学历的新教师的迹象。由此,可以肯定,定向型高师培养体制在我国依旧会长期存在。但是,从另外角度分析,正是目前一些地区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要求,为我们探索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因为,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更加激化了高层次学历人才的供需矛盾,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来培养中小学教师,无疑有助于缓解供需不足的矛盾,并避免因升格或创办新的机构而增加投入量;其次,利用一些专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良好的学科条件和办学优势培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与创办单独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相比,此方式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根据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各方面合格的专业课师资,投入经济,效果明显;此外,随着人们对教师职业兴趣的提高,部分综合性大学可以与高师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具有较高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的教师。
实行开放型高师教育培养体制,势必或多或少地影响以至动摇高师院校的地位。由此引起了人们对“高师院校将向何处去?”问题的关注。于是,围绕“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一度在学术界成为热点。在此,并无意于就两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作一评述和新的阐释,只是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提出以下认识:
(1)就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还不可能建立起完全开放型的高师教育培养制度,而是以封闭的、定向型为主,开放型来提供补充,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并存;
(2)既然允许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就应该鼓励部分有条件的高师院校发挥学科优势,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3)高师院校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在不占用师范教育资源的前提下,适当设置非师范专业不应受到过多的限制;
(4)正如有人所认为:高师院校的师范性和学术性并不应该是完全对立的,不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是辩证的统一,即师范性是指具有高度学术水平的师范专业特色,学术性则是指具有强烈师范专业特色的学术水平[7,8]。高师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通过培养和培训高层次的人才,为基础教育部门乃至非师范高校部门提供全面的服务。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开办的“教育硕士”课程班便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创新,它在实践中已显示出美好的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5)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在职培训是高师院校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实行开放型高师教育培养体制后,高师院校可以适当注意重心的后移,加强培训职能。而培训职能的加强,势必牵涉到职前在职教育制度的变革。
3.关于高师教育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一体化改革
如前所述,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严重分离是影响当前我国高师教育培养质量和效益的制度障碍所在,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途径是探索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适应社会和教育的改革要求,针对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在职隔离、体制机构各自为政、教育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生涯理论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试图构建一个体系完善、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
我国实行职前在职一体化就要打破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建立协调统一的领导关系。一体化的改革在于打破不同隶属关系的教育学院与高师院校间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的管理格局。通过理顺不同主管部门的关系,对同一地区,不同院校实行一体化的管理;一体化的根本落实在于机构的调整,如机构的联合或合并形式,但这种调整如合并形式并非简单的合并,必须经过内部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重组,使之整合为一体,同时能够既发挥培养功能,又更有效地提供培训服务;合并后的机构还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成为教育研究、教育改革实验的中心,并保持学术上的领先性;与中小学校间建立其亲密的伙伴关系;调整后的机构是教师教育的主体,但不垄断教师教育;在培养和培训内容上,一体化强调针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求,设计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内容。对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个体,根据需要加强培养和提供培训;先整合后分流,建设一体化的教育师资队伍。机构调整前不同机构的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各有优势,实行一体化在于使双方通过取长补短,形成整体的教育优势[9]。
实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是今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上海、河北、广东和青海等省市已率先进行省(市)教育学院与师范大学合并的尝试。经过反复论证和一年多的筹备、协调,上海市于1998年9月将市属两所教育学院和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华东师范大学。相信这些地区的大胆探索和尝试,会为我国高师教育制度变革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1][6]《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5)》,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
[2]叶澜:“转变观念、开拓发展空间——论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3]马超山:“浅谈中国师范教育体制的变革趋势”,《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5期。
[4]马钦荣、范国睿:“上海师范教育改革的新趋势: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5]参阅夏人青:“试论‘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的生存条件及其启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1年第2期
论文摘要: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在陕就业形势严峻,生传统就业观念有关。师范院校应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竟争激烈,这既与国家当前总体就业形势有关,也与毕业,加强对毕业生的引导,积极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2005年3月至4月,我们在陕西省部分地区对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榆林、延安、铜川、宝鸡和西安等五个地区所辖的18个市、县、区的教育局、部分公立及民办中小学和民营企业。通过本次调研,使我们对目前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在陕的就业现状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诸多思考。
一、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目前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在陕就业形势可以说十分严峻。
1.计划安置愈来愈困难。按照现行的就业政策,没有签到单位的师范类毕业生一般派遣回生源所在地人事局或教育局。从我们调查的18个县、区情况看,给2004年以前的毕业生安排了工作的有14个,占78,没有安排的有4个,占22。一般是当年或隔年安排在乡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总体来讲得到了安置。但各县、区普遍对2005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工作安置问题表现出谨慎和不乐观。调查显示,上述各县、区初中以下教师总体超编,大部分县区已明确表示不再招聘或很少招聘普通师范专科毕业生,这一点在2005届普通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反映的也十分清楚。
2.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毕业生回生源所在地安置工作属计划经济下就业工作思维的延续,但就各县、区安置形式看,基本都采取了考试、竞聘上岗等形式,进行择优安排,而且全部实行了聘任制。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种聘任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式大于实质,但其基本的工作思路及反映出的发展趋势已显示出了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的特征。这就是说毕业生今后无论是自主择业还是回原籍等待安置(这种机会将愈来愈少),都将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
3.近几年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的出路。从我们走访的部分民办中、小学和个别私企情况看,他们大部分都急需各类人才。除个别规模较大的高中外,这些单位对优秀专科生普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工作待遇也明显的高于公立学校。也就是说今后几年师范专科生在公立中小学就业的机会愈来愈小,就业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民办中小学或私营企业等。
二、就业形势严峻成因分析
1.国家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呈现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态势,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其主要原因:一是转型期的中国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和后工业化的多重冲击,农业和工业同时外溢劳动力;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生产更加自动化,经济更加全球化,这些因素正在使劳动力的本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将使成百万上千万的劳动力找不到需求;三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人攻坚阶段,经济增长正经历迅速的“资本深化”过程,从而使国有企业效率提高,不得不进行大幅度的人员精减,而非国有经济还无法吸纳全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必然出现失业率的上升;四是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时期,新增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1)同时老龄化社会到来,大量退休人员的重新谋职等,都将给我国形成持久而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是我国就业宏观背景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2.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学校的大规模扩招。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人跨越式发展时期,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到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达到250万人。四年时间增加了140万,今后还会持续增长。[z)同时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学率在适龄人口中已经占到巧%,这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跨人大众化教育的门槛。[3)因此大学生就由“精英”变为“大众”,要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也由“卖方”走向了“买方”,这就势必导致大学毕业生整体求职的成本和时间将增大和延长,当然专科(高职)毕业生毕业初期的就业率则要相对更低。
3.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难以转变。在短短几年内,大学生的身份地位由“精英”转变为“大众”,由原来的“统包统分”转变为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由原来的高薪稳定岗位逐步转变为大众化岗位或基层的一般性工作,这一切都使大学生暂时难以适应。同时这些工作的报酬和发展前景与他们的就业期望和付出的过高教育成本严重失调,使得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难以转变。很多毕业生对就业的工作地域、经济待遇、环境条件等的期望值仍居高不下,单位好、收人高、工作稳定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首要因素,他们的择业愿望一般集中于城市,无形间缩小了就业选择范围,加大了竞争压力。
4.小学、初中大幅撤并,教师队伍需求减少。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加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造成大量农民子女进城读书等原因致使农村小学、初中生源大量减少,小学、初中大幅撤并,这就使当地师范类专科生的就业市场减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例如,榆林市1999年共有小学、中学、高中6121所,到2004年减少为3699所,今年还要撤并,预计将来会稳定到2000所左右。1999年全市小学生有109000人,2004年小学人数只有48000人,预计人数将来会稳定在40000人左右。同榆林市的情况一样,其它县、区农村初中、小学有50%左右的要撤并或已经撤并,这就造成了各县、区初中以下教师整体超编,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市场减少。
5.地方财政困难,难以安置普通师范类毕业生。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不少农村县区宁愿聘用学历不合格的代课教师,也不愿安置师范类大专毕业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财政困难,聘用代课教师可降低财政支出。
6.专科学生学历层次不能满足目前就业市场需求。在目前就业市场形势十分严峻、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的实际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学历层次低已经成为造成这类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三、用人单位对近年来师范毕业生的几点意见及建议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充分听取了用人单位对近几年师范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总体来说,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扩招后师范类毕业生质量有所下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相对滞后。进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新课程体系的实施使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相比之下作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则相对滞后,传统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内容、单一的专业设置使学生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大部分师范生对新课改知之甚少,更没有进行过系统培训,还需要再培训才能上岗。
2.毕业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部分毕业生专业知识相对陈旧,专业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很多毕业生在工作需要时很难胜任相近专业的课程,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职业道德教育欠缺。个别毕业生职业道德较差,不安心工作,其工作表现、个人素养、为人处事、衣着打扮等都难为师表。
4.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差。不少用人单位反映,部分师范生由于在校学习期间教育教学实践不够,实际工作能力差,计算机、普通话等教师职业技能掌握不够,不能顺利走上讲台。
用人单位建议:高等师范学校要加快改革步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完善专业结构;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实践能力锻炼,特别是应加强教学实习工作;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在师德师风上加大教育力度,加强专业教育;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技能。
四、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突现办学特色。目前用人单位对学校的社会声誉、地位及毕业生质量要求较高,在高校毕业生买方市场的形势下,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标准越来越高,挑选余地越来越大。许多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重点、名牌院校的毕业生,这些方面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在竞争中没有优势。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努力办出学校特色及专业特色,下大力气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校形象的吸引力。因为学校特色是学校形象的重要基础,任何学校要想在生源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培植自己的特色,形成相对优势。我们认为高等师范专科专业的特色,应该是在教师的教育学术水平方面,在对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以及学生宽厚的理论基础学习方面。前者使师范生从教与非师范毕业生比较形成相对优势,后者使专科生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后劲。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性。一是要把职业能力与特长纳人培养目标体系,使毕业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及教育学术研究较其它类学生具备明显的优势。其次是加强社会所需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弥补师范生知识的不足,提高就业能力。三是在人才培养性质上,要突破传统的“师范性”,以时展与对未来教师素质的要求为背景,将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多门类知识与能力复合又具备教育智慧的新教师形象纳人培养目标。
3.依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改造。面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挑战,学校应依据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尽快实行适应市场的专业改造,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计划,并做好超前预测、超前培养,以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要求。在专业的设置上,应保留传统专业,合并相近专业,以扩展专业覆盖面,可以适当缩减冷门专业,合理设置一些新的热门专业,不断拓宽学校自身的生存空间,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在课时的安排上,应适当缩减专业课的学时,增加基础课和公共课的学时,加强外语、计算机等一些应用工具类课程的教学力度。适当增开一些实践课、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综合素质。据统计,普通高校非热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的人数不足该专业毕业人数的4096,因此,我们应该提倡一专多能,鼓励和支持有潜力的学生选修其他专业课程,以拓宽知识增强就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挑选专业,自由跨学科听课,获取多方面知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4.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社会经验的锻炼和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社会经验是就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法码。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将从业经验作为聘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许多中小企事业单位不愿承担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训等消耗成本,更不愿为别人做嫁衣裳,这就是近几年职业技能型人才走俏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应用知识的学习,要活用知识,课余多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市场。
5.加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除了要看毕业生的专业成绩,还很注重把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普通话等级以及科学人文素质、社会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作为选聘人才的重要条件。专科毕业生往往在这一方面相对较差,毕业生整体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标准的提升反差较大,在求职市场竞争中往往会失去机会,学校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6.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应该着眼未来,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到突出地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就业市场建设和开发,它主要包括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收集、就业岗位的开辟、就业渠道的拓展、就业基地的建设、就业市场的调研及信息反馈、就业网站建设等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认为,就业市场建设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收集就业需求信息。借助各种资源,加大就业信息收集和宣传工作力度,重点建设好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资源两个信息库,做好就业市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第二,树立多元化就业观念,努力拓展就业方向和渠道。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跨越“师范性”、“非师范性”的传统界限,扩大毕业生主观就业市场。
7.加强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新的就业形势迫切要求我们能够在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需求、就业知识和职业生涯策划等方面,给广大毕业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指导和优质的服务。但是,当前一些学生的择业观念脱离社会实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准确定位、好高鹜远、期望值过高。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择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应聘时导致欲速则不达或是半途而废,因此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必然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师范教育系;声乐;正确发音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6.032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6-060-02
收稿日期:2012-05-20
在现代社会中,会唱歌,唱歌好听的人数不胜数,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唱歌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认为学习声乐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殊不知,声乐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有一门训练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歌唱的重要专业必修课。在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声乐教育的目的性极强。最根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歌唱学工作和进行课外声乐活动辅导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人爱唱歌、会唱歌的当今社会现实,在声乐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基本教学思路,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明确声乐的教学重要性
声乐艺术是一种抽象的事物,演唱者应运用感觉、意识、想象、意志、情感等心理手段对歌唱与发声的生理机能进行调节与控制,提高歌唱水平和歌唱能力。音乐的艺术展现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既不像舞蹈通过肢体的变化来引起人的审美愉悦,也不像绘画通过线条和色彩让人得到美的享受,而是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调动人们的情绪,让人们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以及和声、音色、速度、力度等的变化中来体会情感的变化。这也就要求表演着对声音有极高的驾驭能力,而作为歌唱的基本功的声乐自然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学生在更好的把握这一基本功的基础上才能给抽象的音乐加以润色,才能让歌唱成为真正的艺术,而非简单的唱歌。
如果只是将声乐当作教学中不得不进行的一门学科内容来进行的话,这样的老师必会以完成工作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其中自然不乏敷衍的时候,自然也会让学生逐渐轻视对声乐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的严重后果。
二、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
(一)帮助学生找准发音的“位置”
“入位置”是声乐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这方面许多专家有着不同的观点,但通过实践本人认为这个“位置”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一般而言,喉头是最适宜用来发声的部位,从喉头发出是声音是最为优美的。但是由于生理原因,每个人的喉头所在的位置都不一样,有的会比较靠前有的又会比较靠后。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一味按照教学的理论进行教学而忽视学生本身的一些生理方面的特征。这不仅会增加学生发声的难度,打激学生学习声乐的信心,更为严重的是这很可能会破坏学生的嗓子。而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嗓子无疑就是生命,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可提升自己,且在将来的演唱当中会有更为完美的声音。
(二)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用气”
在我国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中曾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足见气息在声乐中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教学当中老师经常会要求学生“吸气要深”“ 气沉丹田”等。但这些都过于理论化,在歌唱中呼吸的器官主要有口、鼻、肺、气管以及支气管等。而气息的流动应该通过肺部、横膈膜、腹腔的部位的,但是很多学生却不一定能够真正了解这些部位的确切位置。
教师要先教会学生找到这些部位,然后再教会学生的气息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在用气方面的技巧更为娴熟。在歌唱呼吸的过程中,各呼吸器官的机能相互协调和保持动态的平衡十分重要。这种平衡就是横膈肌和腹肌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正确的呼吸运动对我们的歌唱发生提供足够的基础和动力,没有正确的气息控制就没有好的歌唱,也就难以学好声乐和演唱。因此,气息与声音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了好的气息支持,才能产生悦耳动听的声音。
当然,声乐与其他很多课程的学习不同,虽然也有着不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对其的考察标准却体现在其实际的演唱当中,也就是说声乐的教学应该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只是一味强调理论的东西与学生在演唱时的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提升声乐水平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没有理论作为依据也是声乐教学中应该避免的状况。
三、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
在师范教育学习音乐的学生将来都是会作为教师,而作为音乐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如果他们不能具备这一理论基础,未来将很难开展工作,对他们的学生进行教学,更不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建树。因此师范学院的学生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就应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能力。尤其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要通晓所教学科的专业内容。只有他们在学校学好以后才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
课堂教学——一个可能与必须的价值世界
科学发展观与深化高校改革
重温“三个面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
城市幼儿园利用社区物质资源的类型与预期——基于杭州市西湖区甲级幼儿园的调查与分析
对三种任务特性下意义协商的实证研究
新媒体时代班主任工作有效管理新载体研究
炎黄早期文化:中原古代文化之本原
中原地域概念的演变及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汉语言文字:依象而存的空间性媒介——兼论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性
从《西京杂记》词语考释看《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简论生物语言学的发展
中古语境中的《洛神赋》
陈允平生平考
论音乐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80后”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无人生还》为例
唐代地方官吏犯罪的
中国古典目录学图景的复原——《〈七录〉辑证》评介
郑州师范学院第一届教学工作大会暨本科办学理念研讨会
教师教育转型:范式及其变革——兼论地方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感悟教学研究述评
中小学生的消费生活与金钱支付方式——北京、上海、山东、延边四地区比较研究
基于绩效二维结构模型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体育教师效能感与学生锻炼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军校大学生压力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自由是目的还是手段——试析约翰·穆勒的自由观
托克维尔自由观探析
哈姆莱特的禁忌——莎士比亚与传统
自然的回归与欲望的批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生态批评解读
从东方主义视角解读汤亭亭作品中的华人形象
一个清教徒的堕落——评《年青小伙古德曼·布朗》
底层文学与“80后”写作的生活现代性
张知本与五五宪草
单士厘《归潜记》对希腊神话的引介
延安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谢肇淛诗文集版本考
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反思
共青团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研究
谈谈大学办学理念问题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特色强校战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思路探析
人学中国化前景展望
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与反思——评介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
古希腊自然哲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字词义项联系方式及理解策略
河南话语气助词“哩”的探索
英语自我反义现象探微
文化视野中的中西翻译标准不同生成形态比较研究
字样学的创新力作——《隋唐石刻与唐代字样》评介
论任笔
游走于儒释道之间——东晋孙绰玄学思想管窥
千古文士桃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