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舞蹈

现代舞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舞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舞蹈

现代舞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舞蹈 编创 类型 选题

一、现代舞蹈选题的类型与特点

题材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原始材料,是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

(一)传统中的现代

现代舞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外来的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都应属于中国现代舞的范畴。传统中也有民族性的东西,“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从传统中吸取精华,从传统中找到民族性文化的根基。

(二)文学中的现代

“时代是孕育幸福和苦难的温床。因此,人与时代,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人性深层次的剖析和展示,是《雷和雨》哲理价值所在。”这段话是袁禾教授看完现代舞剧《雷和而》后谈到的。这又是现代舞蹈在文学剧本改编题材上的一次伟大尝试。

(三)历史中的现代

的美学观认为,艺术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的社全生产时间的历史相联系,人的一切感觉,包括对艺术美感的能力及其审美心理、习惯、情趣,都会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

(四)现实中的现代

现实中的一切都与我们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衣食住行也在改变着。

二、现代舞蹈编创发展的状况

任何一种艺术都不可能凭空出现,艺术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延续性,都会深深地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现代舞蹈应该是摆脱传统程式的禁钢,经过提炼和深化的有意味的人体动作的组合,表现在对传统程式的反叛过程中还需极力回归舞蹈的本体,以人的肢体运动及动作韵律表达人类情感和意志。近年来现代舞编导们正以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打破旧框框,上下求索的舞蹈概念和表现形式,而且有的成功之作,令人刮目相看(赞同与反对并存)。但有少数急于追求虚无飘渺的人生或宇宙的重大题材,让人误为现代舞创作只是灵机一动,不必要去深入生活。事实上,由于现代舞没有现成的形式可依据,最需要强烈的生活感触,以至于像骨鲠在喉,不得不吐;如孕在身,不得不分娩。

让我们回过头来思考当今现代舞蹈的选题,从传统文化到当代文化,从历史事件到现实生活,几乎面面俱到,无所不有。但这些还不能满足当代观众的需求,不能达到更多的审美情趣。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以偏概全,有一些舞蹈编创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意识,并创造出令人震撼、积极向上的优秀舞蹈作品。这些都将会披记录在中国现代舞发展史中,给后人以借鉴与发展的基石。

三、现代舞蹈编创的主要原则

对于选题的基本原则应该肯定其科学性与规范性。但往往这种因素会第一时间影响学生时期作品的选材,或多或少地束缚感性思维,使其变为理性分析。影响舞蹈选题思路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具有社会的积极意义及时代感

当下有不少反映社会和时代精神的作品,但都缺乏了“现实”的时代特征,而人们所指的“现实”,其本质就是“时代精神”。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时代潮流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意识观念、审美标准等都随着让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提高,也由此对社会形成了相当的影响。然而,这恰恰是我们舞蹈中所缺少的。我们的舞蹈还有一部分是脱离时代、而沉醉于风花雪月中的。试想如果一个舞蹈既不能给人带来形式的美感,又不能给人以或情感或哲理上的启迪,它的存在又有何价值可言。

(二)具有创新意识

舞蹈是通过创造来实现自我的。现代舞蹈讲究的是一个“新”,以期达到独创和标新立异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创意”是现代舞蹈编创的灵魂,离开了这个“新”,现代舞蹈是很难独立存在的。在经过现代舞家们的不断冥想、不断头践,新的创作观念、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审美标准、新的编舞技法应运而生。

(三)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在创作时,不得不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我们所要面对的是具有几千年文化历史基础的观众。首先他们的审美构架的基础就不同。心态是文义化结构的基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审美心态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说的审美心态,是指我们民族在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上长期形成的深层心理构架。中华民族在审美意识上,向来是自然为主、人为从,注意人对自然的占有同时也追求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这种观照式的审美心态,将人的本质视为主体、意识的回响,并将外在形式是否与主体意识相和谐一致作为衡量美的尺度和标准。

四、如何编创优秀的现代舞蹈作品

马克思说过:‘“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是随社会现象的反映而产生的’。舞蹈创作,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维活动,对于如何开始创作、思维运转来说,“选材”是一切基本前提。对他们而言,一旦进入“选材”的思考,便是进入了创作。所以如何启发学生更好地开拓创作思路将是我们共同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首先,需要学生多多观察社会动态及现象,从身边的事开始。人们常说:“舞蹈家要用舞蹈的眼睛观察生活。”我们所要强调的是其对事物的独特知觉方式,对知觉对象做出舞蹈的审美判断和形式反应,所以就要求同学们多看多听。

其次,就是必须加强舞蹈创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其含义一方面是指作者的思维能力、创造想像能力、知觉类型、审美判听力、专业技能等心理方面的条件,即“心理材料”。另一方面是指舞蹈编导者所掌握的素材,表现方法,所擅长的表现形式等物质方面的材料,即“物质材料”。心理媒材与物质媒材在舞蹈编导的创作活动中,是相互强化,相得益彰的。

最后,我们要从社会开放性的角度来谈。我们所要谈论的开放性,实质上是对欧洲现代舞蹈文化的封闭和外放,这才比较准确。对西方的封闭不仅仅是舞蹈创作演出的交流借鉴堵塞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舞蹈意识、舞蹈思维的封闭。这造成了我们的舞蹈观念陷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和僵化状态之中,不少舞蹈观念有待更新。

现代舞蹈范文第2篇

本文试图沿着现代舞蹈的发展脉络,考察其中舞蹈imge的变化,以期为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现代舞蹈形象的传统基础

起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宫廷的芭蕾,初期只强调高贵、典雅的一面,局限于格式化的动作或几何化的形态。其自娱性、政治性远远大于宗教色彩,是宫中艺术、政治、宴饮的活动方式,主旨是对君主和国家的歌功颂德。17世纪以后,随着启蒙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在理性主义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芭蕾舞技巧和表演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职业芭蕾演员,原本的传统观念和形态发生了变化。

到了18世纪,欧洲和北美兴起了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受其影响,芭蕾迅速发展。演出空间从狭隘的王室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舞台,表现形式由过去贵族消遣的风格转变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浪漫芭蕾不仅在形式上冲破僵化的程序化的束缚,解除因循守旧、过于追求形式主义的倾向,在主题上也开始表现人对未知的世界的探索和向往,宣扬个人自由、尽情地抒发和展示个体情感和想象。通过幻想的梦境,描绘一幅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美丽的、虚无的世界,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歌颂情感、崇尚自然,将人的精神、情感、肉身,以及天地万物都纳入舞蹈的素材当中。

如浪漫芭蕾的经典剧目《仙女》、《吉赛尔》、《胡桃夹子》等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演员高超的舞蹈技术和细腻的表演技术,进一步促进了芭蕾艺术在技巧方面的发展。浪漫主义芭蕾的性格符合“超自然的主题”,扭转了当时社会对舞蹈艺术的认识,树立了艺术美是一种理想美的观念。为了拓展舞蹈语言、将超自然的主题形象化,利用身临其境的舞台布景营造出整体艺术氛围,并以渐趋精湛的舞蹈技巧和细腻的表演技法,创造出了轻盈飘逸的芭蕾艺术形象。

二、依萨多拉·邓肯的舞蹈和现代舞蹈imge的拓展

(一)现代舞蹈imge的自由主义变革

19世纪末,芭蕾在欧洲和美国日趋衰弱。依萨多拉·邓肯用与古典芭蕾截然不同的新的舞蹈宣告了西洋现代舞历史的开端。邓肯认为,舞蹈艺术源于自然人体动作,来自大自然的波浪运动,要在大自然中寻求持久的、和谐的、表达内在精神的最美的形体动作。对于她来说自由是是至关重要的。

邓肯的舞蹈充满了新鲜的创意。她的表演张弛有序、刚柔并济,时而幸福安详,时而悲壮凄凉,充分演绎出了沉浮俯仰、潮起潮落,令人无限神往。

邓肯认为要想真正把舞蹈从既定的框条中解脱出来,必须借助和调动能够表现人类情感的音乐,找出舞蹈与音乐的最佳结合形式。她把音乐转化成可视性的舞蹈曲,再配以人体运动产生的动率,创造出了更加鲜活、更加丰满,更为扣动人心的舞蹈形象。

邓肯认为肉体与精神上的自由和谐源自“至诚、感性、肉体”三者的融合,追求“可以通过人体动作,神圣地表现人类精神”的舞蹈,提出“美即自然”的舞蹈美学思想。为了解脱束缚,感受到从足底传过来的“大地的感觉”,她赤脚跳舞,这也成为现代舞有别于以往舞蹈的重要因素。

邓肯用抒情性的自由概念和崇尚自由的原创性动作,证明了个体的表现力和技巧对现代舞的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印证了舞蹈已渐脱离古典舞蹈的僵化格式,追求“净化的纯粹性”,追求创意。这种革命性变化,说明现代舞并非即兴舞蹈,而是一种充分开发人体所具有的自然美、以人为主的崭新的舞蹈形式。这种变化一方面促进了各流派的舞蹈理论,一方面把舞蹈技巧推向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现代舞蹈主题的扩展

20世纪初,由邓肯引领的现代舞排除了舞蹈的故事情节,主张舞蹈是灵魂与肉体的高度统一。当时,古典芭蕾保守、盲目、僵化的风格尚未完全消逝。因此,初期的现代舞蹈家们并没有完全摆脱格式化的观念。他们无奈地发现时代和社会现实加诸的束缚,认识到艺术不能超越历史背景和社会的伦理规范,艺术创作也必须立足于现实。依萨多拉·邓肯的大胆创新,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与意念,也引领整个社会重新认识舞蹈艺术。现代舞作为一种充分彰显个人探索和个体人生追求的新的舞蹈形式,成为舞蹈艺术新的类型,并开始发展壮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折射的人类社会无政府主义的混沌状态、战争的残酷性,令舞蹈家们从虚幻的梦境中清醒过来,力求诉说时代的悲剧,摆脱传统的惰性,打破因循守旧的偏见和格式,寻求变革。20世纪2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酝酿当中,现代舞蹈的新的篇章拉开了序幕。现代舞艺术家们在追求新形式的同时,努力寻找自身的文化根源。诸如 “现代舞蹈思想的基础是什么?”、“人是谁,是什么?”、 “舞蹈是什么?”等由来已久的关于哲学和美学的命题重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经过一番探索与论证,艺术家们明确了人之快乐与痛苦的本质,欲表现蕴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困惑与现代生活的不稳定性。艺术家们注意到切合这种现状的“平衡状态中的运动力学的紧张概念”,创造出了不平衡、不对称的舞蹈动作,并把象征手法和戏剧要素注入到节奏当中,创作出了另类的表现形式。其中,寓意极度含蓄的抽象的体态和动作,则呈现出抒情和诙谐双重风格。

初期现代舞的目标,一是开发利于身体训练的技巧,使人体动作变得更美;二是以优美的人体舞蹈,向观众传达舞蹈家的主观意愿。

舞蹈家们为了诉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欲求,深入研究“内在寓意”,而忽略舞蹈中人体外部形态的设计。动作的设计避开“外在形态”的分析,注重“内在的悸动”所引发的肌肉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力量。

(三)后现代舞的出现

20世纪50~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文艺创作中引起了巨大波澜。

后现代主义绝非现代主义在时间上的延伸,而是否定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文化气候。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社会衍生出“消费社会”、&ldquo ;大众媒体社会”、“信息社会”、“电子社会”、“高新技术社会”等诸多新的“社会”概念。后现代主义思潮反映人类在极端膨胀的物欲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中彷徨,处于意识观念分裂状态。艺术创作与表演呈现出张扬个性、包容多元价值观等主题倾向。

后现代系列的舞蹈家们擅长利用音乐、录像、摄影、电影等综合艺术手段。传统艺术体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很多新的艺术形式——如“闹剧”、“活动”、“反艺术”等新的形式、以及另类舞蹈结构和演技法应运而生。排斥主观主义,批判抽象的表现主义,拒绝遵守某种特定的形式或体裁,拓宽了艺术创作的视野、题材、意境、体裁和方法,用幽默、反讽、戏仿、拼贴、解构等多元化手法激活了想象力和独创性。在否定传统、破坏稳定中,将意识流手法运用于舞蹈创作当中。强调独创性,不拘规范和教条,也无需追求原创性,复制与挪用成为自然现象。广泛吸纳反复、变更、分散、短路、延续、倒置、发展等技法,提倡由直觉产生的即兴舞蹈。

现代主义舞蹈由编舞者赋予作品以最终的主题。而后现代的艺术家不需要对作品有阐释的权责,要求观者主动介入,与艺术家形成互动,给观众留下了多维的解释空间。任何题材都是可以通过舞蹈去加以表现的,舞蹈家们再也不满足于单纯模仿自然或再现现实的人生,力求用舞蹈把人生置于社会的、政治的、美的世界来揭示它原来的面目。

三、结束语

现代舞蹈的历史尚未终结,舞蹈imge的开发也是无止境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排除艺术作为特殊的社会形式,在特定的时代,出现逆向发展的现象,不排除艺术对现实的否定。

关于艺术的多元化的分析也不排斥矛盾,只有开拓思路,广纳诸家之说,才能促进艺术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邓肯论舞蹈,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

现代舞欣赏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年

现代舞,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现代舞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芭蕾舞;现代舞;啦啦队爵士类舞蹈;舞蹈要素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ancing Elements between Ballet, Modern Dance,

and Jazz Dance of Cheerleading Dance Team

WANG Hui

(He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Dancing elements are mainly reflected by way of force-producing, style, package, difficulty and music. Different kinds of dances have different elements. Dancing cheerleading teams can be categorized in terms of different styles into Jazz, Street Dance and Fancy styles, each with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majority of coaches of cheerleading teams think that Jazz style as influenced most by Ballet and modern dan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ance el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styles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s of Jazz style cheerleading teams and can guide in theory the training of these teams.

【Keywords】ballet;Modern dance;Jazz style cheerleading dance team;dancing elements

啦啦队运动早在100多年前起源于美国,并伴随着美国的文化发展和项目本身的独特魅力成为现在跨越美国国界的世界项目,我国啦啦队运动发展起步较晚,2001 年9 月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在广州暨南大学成功举行了首届中国大学生啦啦队大赛,此次大赛不仅是啦啦队运动在中国开展的里程碑,也从此拉开了啦啦队运动在中国开展的序幕。国际上啦啦队运动分为舞蹈啦啦队运动和技巧啦啦队运动,舞蹈啦啦队是以舞蹈动作为主,通过展示各种舞蹈技巧和元素并可结合道具为基本内容的团队竞赛项目〔1〕。国际上把舞蹈啦啦队分为pom(花球),Jazz(爵士),hip-hop(街舞)三类,每一类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本文通过对70名啦啦队教练员及12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显示,87%的人认为舞蹈中芭蕾和现代舞对舞蹈啦啦队爵士类影响最大。

一、舞蹈和舞蹈啦啦队舞蹈要素的比较

(一)现代舞、芭蕾和舞蹈啦啦队爵士类在发力方式上的对比

表1中分析了三者在发力方式上的异同。芭蕾舞在使用空间的时候,由于重力的因素,不管是从低空向上腾跃还是高跃起后着陆,都以高度的肌肉控制与蹲作为缓冲,将动作的种种变化减小到最小。通常采用滑动、轻敲、点打等方式,所以可以展现出流畅、和谐、典雅的风格。肌肉状态一般呈现内紧外松,有明确规定的五位舞步和五位手位。

现代舞揭示人性之间的矛盾,因而在动作的使用和变化上凸现转折,有粗犷、尖锐的感觉。它所采用的是与芭蕾相反的力效,通过砍动、冲击、压动和扭动等方式体现自然状态的风格,没有严格的舞步和手位要求。

舞蹈啦啦队爵士类在核心肌群的运用上和动作状态上更加倾向于体育运动,各种技术的基础在于重心的把握和对肌肉控制的程度,加上此项运动特有的32个基本手位动作,在保持舞蹈本身所固有的要求舞者姿态优美的前提下,肌肉状态保持内紧外刚,讲求力度和速度的统一。

(二)现代舞,芭蕾和舞蹈啦啦队中爵士类难度的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三者在内容上完全不同。古典芭蕾在保持挺拔、提臀、收臀的基本形体下,在严格的系统要求下把难度动作的开、绷、直、立、轻、准、稳、美作为衡量技术的指标之一,以保持平衡、升上空中的高度、在空中保持舞姿停顿的程度作为评判技术的标准,分段、分章节的体现在舞蹈作品中,大部分作品以美的居多。

现代舞则在自然状态下用身体语言完全表达情感,虽然也把难度动作作为衡量技术的指标之一,但是可以有剧情分类,是运用人的自然表达褒贬美丑均可的真实情感。

舞蹈啦啦队爵士类在难度上有严格的规则要求,依据自有的评分规则评分,在表现手法上,不分章节段落,通常情况下以整套美的、积极向上的动作出现,讲求开始和结束的完整性。

(三)现代舞,芭蕾和舞蹈啦啦队爵士类风格的对比

表3显现出三者风格迥异。古典芭蕾是少数理想人群(一般是具有黄金比例身材)通过抽象(或具体)的流畅动作进行的主题创作,倾向以瘦为美的高雅风格。

现代舞是普通人(或残障人)通过具体(或抽象)无序杂乱的即兴表演,倾向原始美的的风格。

舞蹈啦啦队爵士类则是以年轻人群为主要群体通过具体的啦啦队基本步伐、手位,并结合舞蹈多种元素体现短暂加速、定位制动特点的主题创作。倾向力量和速度美的阳光、积极、向上、健康、活力的风格。

(四)现代舞,芭蕾和舞蹈啦啦队爵士类包装的对比

表4显现出三者在人员舞台包装上的不同,舞蹈啦啦队体现了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特征。

表5显现出三者对舞台的不同要求,舞蹈啦啦队在舞台上要求更加接近体育项目,注重运动技术的展示,因而在场景变更上和灯光效果上没有变化,演出场所局限性小。但在艺术效果上,舞蹈啦啦队可以很好地借鉴芭蕾和现代舞的舞台布景要求,使舞蹈啦啦队的舞台效果的可观赏性提高。

(五)现代舞,芭蕾和舞蹈啦啦队爵士类音乐的对比

20世纪初期音乐舞蹈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1865-1950)的理论对现代舞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认为音乐有三个要素:节奏、旋律和和声。其中节奏是音乐的脊骨。他强调“借助节奏,在心和身之间创发出一种迅速而系统的交流为肉体经验产生出韵律感。”

表6显示出舞蹈啦啦队区别于其它的最大特征在于速度上表现出“跳跃”的啦啦队特有的特征,采用了爵士乐的基本节奏,时间上有严格的规定,速度在138-145拍/分左右,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现代舞,芭蕾和舞蹈啦啦队爵士类的训练方法

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以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一直作为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首选内容,其中技术要领中的开、绷、直、立都展现了舒展大方、挺拔向上的特点。美国UDA舞蹈啦啦队教练katty说:“芭蕾是一切舞蹈的基础,练习它能够让舞蹈啦啦队队员和技巧啦啦队队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协调性和体型有所改善,有利于提高表演质量。”芭蕾舞的基本功内容分为基本手位、基本脚位和把杆练习。把杆练习又分为把杆上训练和把杆下训练,训练内容对于舞者的软度、开度、力度都会有所改善和提高。把杆上训练内容是由擦地(腿、踝、关节的伸展动作。分为前、旁、后三个方向)、小踢腿、大踢腿、蹲(半蹲或者全蹲)、控制、划圈(向内、向外)、击打等组成。训练目的可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把杆下训练内容主要有针对脚和腿部的跳跃,旋转技巧等技巧〔2〕。

表7中显示了“转”的技巧的训练方法,“转”的技巧被应用到舞蹈啦啦队中最为广泛,它已经成了衡量舞蹈啦啦队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舞蹈啦啦队的专项训练上,我们可以积极地借鉴舞蹈上的训练方法。

现代舞基本训练是从走、跑、跳、蹲、蹦等日常形态入手,通过肢体展示人体情感,达到情舞合一,这也同时是现代舞蹈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博士刘青戈在《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中说道:“就本质而言,舞蹈的动作是一种作为生命活动的投影或符号呈现,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同时他还总结出“现代舞蹈的训练强调人体是工具,应该用特殊的方式进行运用”。总的说来就是采取不同的方法创造动作的各种形态,即可以通过整体动作的节奏组织和速度变化发展动作;通过加强力度的部位组织动作。

三、结论和建议

(1)爵士类舞蹈啦啦队在舞台包装和演员包装上应更加专业,提高舞美设计,从视觉和听觉效果上进一步突破。

(2)爵士类舞蹈啦啦队属于体育项目,立足点应体现在表现“难”和“美”的结合上。

(3)爵士类舞蹈啦啦队在形体训练上可以广泛吸收芭蕾舞的训练模式,而在肢体表达训练上可以广泛吸收现代舞的创新手法,最后融入啦啦队特有的肢体动作。

参考文献

现代舞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现代舞基训 艺术类中专高年级 课程设置 可行性

一、艺术类中专舞蹈专业高年级开设现代舞基训课程的必要性

在艺术类中专舞蹈专业高年级开设的现代舞基训课程,没有必要“反”什么,它的主要目标应该致力于“借鉴、吸取、创新、开发、解决”——借鉴西方国家的现代舞训练内容与方式方法,吸取中国舞蹈训练方法中的精髓部分和中国艺术文化中的精华所在,创新出适合于艺术类中专舞蹈专业教学体制的现代舞训练内容与方式方法。使学生的舞蹈意识和肢体动作语汇,以及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开发,以便解决学生舞蹈肢体动作单薄、匮乏或僵化等问题。

首先,之所以借鉴西方国家的训练内容与方式方法,是因为现代舞在那里的诞生至今已发展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而系统的训练方法和体系。但是毕竟那是针对西方人的“身体条件和肌肉素质”所形成的训练内容和方式方法,关注到的是西方人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决不能单单按照西方国家的一些现代舞理论和训练体系发展自己国家的现代舞教学,必须寻找到自己的“根”。借鉴国外的现代舞训练内容与方式方法完善中国舞蹈教育的体制。

其次,谈到吸取中国舞蹈训练方法中的精华部分和中国艺术文化中的精髓所在——我们民族对舞蹈本体的认识受制于对宇宙之本体的认识,宇宙之气的生成过程是圆流周转、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中国的现代舞基训虽强调了主体性,但没有走向主观随意性;虽强调了元素动作的发展与变化,但没有忽视其功能性;虽强调了人体运动的自然,但没有排斥以往人体律动的历史积淀。东方有吸取不尽的艺术精华,中国有令西方人赞叹的精神文化,因此我们更应该根据东方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背景,创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现代舞的训练方法及其内容。例如:北京舞蹈学院的曾焕兴老师的现代舞训练风格,既借鉴了西方训练体系中的一些动作原理和训练方法,又吸取了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圆”的概念与太极中“心静”“体松”与“气和”的原则,创新出了一套属于中国现代舞的训练方法与授课内容;北京现代舞团也在尝试着创造出符合中国文化历史背景和中国人的身体条件与素质的一些训练方法和原则。

在艺术类中专舞蹈专业高年级开设的现代舞基训课程,应该借鉴和吸取适合学生成长和有助于他们专业水平提高的有利因素,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身体条件与素质,创造出真正符合他们的现代舞训练内容和方式方法。

再次,现代舞基训课程在开发舞蹈肢体语汇和舞蹈意识,以及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对于艺术类中专舞蹈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肢体支配意识和肢体表现能力;然而他们缺乏的是肢体的“感受力与诠释力”,往往会出现肢体动作单薄或僵化、缺乏美感和亮点等问题——虽然他们可以把舞蹈基训课程或舞蹈剧目中的舞蹈动作完成得较为规范和到位,却难以看到关于“灵性”或是“情感性”的显现。现代舞基训课程的“风格训练”便要求学生通过心态与情感的体会与传递,准确把握和控制舞蹈肢体动作的性质、幅度及速率,这是含有一定的性格色彩或感彩的,致力于学生运用自己的情感产生与抒发、情绪变化与宣泄和心理状态的调整与把握带动或处理肢体动作的训练;再者,在现代舞基训课堂中所运用的音乐类型和风格也是较为丰富和广泛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神经的敏感性与动作细胞的调动性,以及他们情感抒发、情绪宣泄、心理状态的产生与肢体传达和释放的意识。

最后,便关注到“教育目的”本身,之所以在艺术类中专舞蹈专业高年级开设现代舞基训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们在舞蹈意识和舞蹈肢体语汇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对于打破学生的动作“惯性思维模式”和解决他们肢体的柔韧性等方面达到较为明显的训练效果——此阶段,高年级的学生在体能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肢体能动性和肌肉的能量与素质。软开度问题也已基本解决,“柔性”十足;但是大部分学生在此阶段缺乏肢体的“韧性”和肌肉能量的“爆发力”,这就要依靠现代舞基训中一些特定的功能性组合进行训练与强化——让学生们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体会和运用气息、力量与肢体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以便解决他们肢体动作单薄或缺乏力度与韧性等问题。

二、艺术类中专舞蹈专业高年级开设现代舞基训课程的有利条件

首先,艺术类中专拥有比较浓厚的艺术学习氛围和专业化的舞蹈训练场地,这里拥有舞蹈专业性较强的学生资源——他们大多数都是通过严格的测评和筛选而保留下来的舞蹈苗子,身体条件和肢体协调能力等方面相对良好。

现代舞蹈范文第5篇

舞蹈属于现代艺术之一,其在三度空间中以肢体作为语言传达,以心智交流的形式当做运动的表达艺术。通常情况下,舞蹈需要音乐的配合,以律动的节奏作为动作挥舞的艺术形式。舞蹈本身具有多种社会作用,其中涵盖社交、运动、求偶、礼仪、祭祀等,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也同样具有相同的作用。文章将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阐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给予大家一些理论基础和意见。

【关键词】

中国民族舞蹈;民间传统舞蹈;现代化;分析

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中国艺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见证。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有着曲折与反复的特征,运用理性的角度审视现阶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才能促使我国民族舞蹈拥有持久的活力。现代化重点为人的现代化,其主要体现在人价值观念的进步,思维模式的变化,以及人格魅力的逐渐完善,由自卑转变为独立,经消极服从转变为积极创造。

1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变化

1.1 有原生态发展到多元化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民族舞蹈主要表现几个方面的特征:(1)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由于时代的发展,慢慢转向学院派专业化发展。(2)通过对原生态民族舞蹈的重塑、加工、提炼,已经逐渐向舞台化的民间舞发展。(3)原生态的舞蹈由自身的关注慢慢转向关注社会民生,着重反应当代的大众生活。

例如:舞蹈编导金明所创作的经典民间群舞《孔雀舞》,将原本“孔雀舞”中的服饰道具进行革新,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还打破仅有男性表演“孔雀舞”的传统,将女性优美的身姿展示在人们的眼前。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值人们对解放的传颂,女性的地位不但得到了提升,许多艺术形式也得到了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舞蹈《孔雀舞》的出现,不但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呼应,而且还以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冲击着人们,正因为金明老师的细微观察和真实生活的感受,才造就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从原生态慢慢转向专业化的发展。

1.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的恢复

由于“十年”的影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出现了停滞,而在结束之后,许多文艺体制、优秀艺术作品、艺术教育得到,我国民间舞蹈的现代化正由于这股思潮得到了弘扬。自改革开放以后,文艺界不断掀起一场场寻根思潮,于现代意识的根基上对民族文化进行一种了系统的继承与弘扬。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了广泛的推崇,人们开始尝试把全新的元素融入到民族舞蹈的创作中,为之后的民族舞蹈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西方现代舞对我国民族舞蹈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在全世界文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现代舞元素不断地融入到我国文化艺术当中,帮助迷茫的民族民间舞蹈打开了一扇窗。许多舞蹈编导慢慢地尝试运用西方现代舞的动作进行编舞,采取动作解构的手法把传统的民族舞蹈实施分解,然后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将民族元素进行随机重构组合,进而提升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

1.4 民族性的觉醒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民族呼声“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原生态’得到了关注,在西方现代舞元素的影响下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人们的紧迫感、威胁感、不安感等。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被人们重新审视,民族文化被肯定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于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现代化的内涵。

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的体现

2.1 突破传统舞蹈的束缚

新世纪的背景下人们崇尚自由的民族舞蹈形式,我国民族舞蹈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去除传统舞蹈中“四平八稳”的动作要求,于舞蹈动作编造过程中不断地加入各种元素,因此,我国许多民族民间舞蹈打破传统束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民族舞蹈的技法慢慢得到了重视,而舞蹈语言也以灵活且不规则的形态出现。例如:羌族歌舞和现代舞蹈综合的二人舞《心中的花儿纳吉》,以及展示时代精神的彝族群舞《诺苏角诺》。

2.2 重视舞蹈受众

民族民间舞蹈不再是编舞者的自娱自乐产物,而是综合大部分受众的心理,以一种独创艺术风格的形式出现,所以,受众的喜爱程度和关注程度成为现代化舞蹈精髓的体现。世俗化属于现代化的又一特征,现代化的民族民间舞蹈逐渐重视受众的审美反应,将编舞中心投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过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从而提炼与升华后融入到民族舞蹈当中,将人们的生存境遇搬至舞台步入艺术的殿堂。例如:羌族舞蹈《上房梁》作品中生动形象地传达了羌族人民灾后重建的情形,展现了挂红绸上梁的感激和喜悦之情,运用灵动的舞蹈形式体现人性的真善美,能够让观众在现实社会中体味更多的艺术魅力与温暖。同时,许多现代化民族作品中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将传统民族舞蹈融入更多的高科技技巧,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杨丽萍的《雀之恋》,利用高科技在屏幕上显示孔雀的裙摆,与杨丽萍相得益彰顿时让人惊讶不已。

2.3 强调人的价值

中华上下历史五千年,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一般以群体性价值为主,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所重视的群体性文化价值,非常值得人们推崇,该种群体性文化的促使传统民间舞蹈形成一种共通性的情感诉求。现代化的主要特点之一为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而传统民族舞蹈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也慢慢重视个体的描绘和个体的价值,往更深层次探索和发展。所以,现阶段许多群舞表演并不仅限于整体的塑造,也并非把个体舞蹈人员仅作为群舞的构成部分,而是把群舞的整体性作为个性化的个体展示。在许多民族民间舞蹈中均能看见描绘个体舞者的作品,例如:彝族群舞《阿嬷惹牛》中就展示了个性与共性的表达意义。

3 结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社会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其充满生命张力的典型形象不断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民族民间舞蹈在现代化的思潮中不断演变,以其独创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不断地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碧娇.19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风格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2012,26(4):93-97.

[2]许锐.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演变与概念阐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