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元智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七九年起参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零点方案( Harvard Project Zero )的研究计划。该
方案企图探讨一个伟大的问题:人类潜能的本质与实现。当时的研究成果,加德纳博
士于一九八三年结集成一本名为《心智的结构》( Frames of Mind )的书。在这本书中
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有
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
力。’、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
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
事物。’、音乐旋律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
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有
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在内的七种智能。他以“多元智能理论”(简称
MI)荣获路易斯维里大学葛罗威麦耶奖,同时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天才奖。大多数
人可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内涵中发现自己的多项长处,因此在美国社会广受欢迎。
自从一九五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Binet)及西蒙(Simon)等人发展出世界上第一个
智力测验以来,语言、数学、空间推理能力,已被认为是决定一个人智能高下的标
准。加德纳及其同事驳斥传统狭隘的智力理论,指出了至少有七种基本智能的存在。
这七种智能代表每个人七种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
出来。他们特别强调多元智能在学校教育与家庭中的应用,其所论述的内容,比较贴
近生活的内容,其理论较为具体。同时他们自己也规划或参与多元智能课程设计、教
学与评估的研究,并引用众多的研究成果及经验的事例,也颇具有亲和性。因此,对
美国的教育改革影响甚大。亦由于此七种智能被发现普遍存在于人群当中,因此多元
智能的理论已广为心理及教育学界所接受。
多元智能理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到现在美国已经有多所多元智能的学校,但
在国内这样的理论还真的很少人知道。不久前加德纳教授又在先前所提出的七种智能
之外又加上新的自然观察智能。所以在此我们仍以多元智能来称呼这个理论才恰当,
1)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智力标准,实现幼儿智力发展的多样性,促进幼儿全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2)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改进我国传统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使幼儿的认知方式和能力等到广泛重视,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有据可依。
3)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评价观,促使幼儿教育单位实现评价指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充分解放和发挥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转化幼儿教育观念,使幼师能够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闪光点,使幼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幼儿教育观念。
5)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养成正确的发展观,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充分发掘和实现幼儿自身内在追求的兴趣和爱好。
2多元智能教育在我国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2.1明确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树立多元智能的幼儿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保守的教育指导思想已经无法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真正需要。只有不断完善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完善幼儿教育指导思想,才能为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提供健康、合理的平台。通过将多元智能教育理念渗透于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中,使幼儿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幼儿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认识到幼儿智能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认识到幼儿才是幼儿教学活动的主体,认识到幼儿发展的多元化特性,认识到幼儿教育手段的多元化发展。幼儿教师只有以多元智能化教育为条件,从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明确幼儿内心的兴趣和探求方向,才能投其所好,调动起幼儿学习发展的积极性。
2.2创设幼儿发展的教学情景实现幼儿多元智能学习模式
在幼儿实际教学中,幼师可以为幼儿创建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处的、幼儿自身感兴趣的多元教学活动和导入方式,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幼儿学习的多元化、个性化、互动化。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在幼儿学习场所中布置各种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模型等物体,并为幼儿提供参观、模仿的活动时间,激发幼儿观看、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细致研究、主动模仿创造。对于独立完成创造活动的幼儿,教师要给予赞许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理;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使幼儿知晓只有坚持才会成功的道理。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塑料瓶、硬纸板、纸盒等制作成为不同的汽车模型,并将模型展示给幼儿,要求幼儿独立完成汽车模型制作并向同学介绍自身模型的特点。在这一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掘幼儿的语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使幼儿在多元化、智能化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
2.3创建多元生活化幼儿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感知生活
一切灵感均来源于生活。在幼儿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建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活动,利用不同层次的生活主题活动实现每个幼儿在不同层次上的智力发展。通过对贴切生活活动的参与和体验,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了解生活的美好、感悟生活的真谛。例如,“过家家”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为幼儿提供过家家真实的、安全的物品和器具,让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糕点、菜品、饮料等等,使幼儿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品尝生活中的欢欣和快乐。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在多元化的生活中,发现每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发现每位幼儿不同寻常的天赋,进而提升和发展幼儿的特殊智能。
2.4注重幼儿教学多元智能评价实现幼儿教学评价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管理;学校制度建设;多元评价;社会效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管理的许多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程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学校管理也迎来了崭新的课题。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众所周知,一个人所具有的管理水平和层次越高,他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具有前瞻性。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的前身为明德女子职业学校,由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吴仲裔先生在1913年创办,是在世界上享有“物理女皇”声誉的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母校。建校后,校名几经更迭,1998年5月更名为“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2000年4月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10年9月,太仓市委、市政府决定明德高级中学整体搬迁到太仓市区,与当时的太仓实验高级中学合并为新校,杨炳奎成为我们学校的校长。杨校长常说,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对于教育管理,他主张要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多元成才。由于学校有许多外聘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如何尽快融合,是校领导思考的课题。他把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学校教育及管理中。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发展心理学和教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先生创立的。他将智能定义为:“人类在解决难题和创造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又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所珍视的那种能力。”认为每个人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这八种智能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是一组能力而非一种能力。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涉及学校管理的许多层面,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杨校长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在指导学校的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
首先,体现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上。多元智能理论的精彩之处是多元性和包容性,因此,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应该重视从显性质量和隐性质量两方面去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侧重于团体考核,即备课组和教研组的考核,在机制上大力提倡合作学习、合作教学、共同进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我校优秀的外聘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点,他提出“一组(教研组)一品”“一课一品”的理念,加快融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让无论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看到自己教学上的提升空间。他常说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多么的可怕,这个学校就死定了,我们要提倡多元教学,百花齐放,学校愿意为每位老师创设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春风化雨般的话语为老师的课堂改革探索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教室安装了白板,杨校长把省、市各级名师请到学校,请进课堂,一些专家成为我们学校的特聘教师,为每位老师的课堂进行把脉。
其次,我们学校还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完善了民主、科学的管理制度建设。为减轻老师的负担,办公室优化了值班制度。教学上,不仅有教师检查的“六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也有学生学习“六认真”评价要点及管理办法。即:
一、评价要点
1.认真上课:提前到位,坐姿端正。
2.认真笔记:手上有笔,重点突出。
3.认真作业:独立工整,不缺不漏。
4.认真订正:纠错到位,留下痕迹。
5.认真考试:思想重视,诚信严谨。
6.认真回顾:收集完整,计划行事。
二、管理办法
1.现场开具:对首次违反学习“六认真”的学生进行提醒,开具处理单,对再次违反学习“六认真”规定的学生进行警告等处分。
2.当日公示:对违反学习“六认真”的学生进行全校通报,并告诉班级、家长。
3.追踪管理:对违反学习“六认真”的学生进行档案管理、追踪统计。
4.纳入评价:发挥学习“六认真”评价在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等中的导向作用。
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从“爱学习”之星学科知识竞赛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在逐日高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通过率和得A率大幅度提高;除了文化课考生,近年我校有多名学生考上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名牌艺术学院和其他体育院校。在2014的自主招生考试中,一名学生以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项第一的成绩被上海体育大学提前预录取;在中央戏剧学院招考中,一名艺术生全国9000名考生中以专业课第四名的成绩为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艺术之路写下了完美的句号。在2014年的全国高考中,我校以超出一倍的人数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指标,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极高评价。
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教科研课题的引领:学校成立了杨炳奎名师工作室,和成继龙名师工作室,
并以特级教师、教授级教师、苏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为依托,参与了多项省重点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的实施,还有许多微型课题的实践,创立了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学校为每位年轻教师配备了师傅,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青年教师三项基本功竞赛,即粉笔字、教案设计和集体会课的比赛,并对优秀者进行表彰和奖励。许多年轻教师在各级、各类的优质课、百节好课评比中获奖。而且,通过教师间的随笔竞赛、读书笔记征文比赛、紫薇论文会、各级各类的和评比,我们学校形成了常读书、勤反思、重行动的良好氛围。2013年12月,我校还承办了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主办的“聚焦课堂 享受课堂”――2013年江苏省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校的三位教师蒲丽红老师、金友珍老师和严俊老师一同和来自常州、泰州、盐城、扬州的六位名师为全省的语数外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展示,受到了领导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赞赏。
对校本课程的二次开发引领者老师从教书转向教学生,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秉承“爱国奉献、科学创新”的吴健雄精神,学校开设了紫薇大讲堂,成立了紫薇文学社,组建了环保小组。尤其是由全国优秀教师王金云老师指导的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常常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和国际的机器人大赛,连年在比赛项目中获得国际性的冠军和全国冠军。仅仅是全国一等奖就多达20余次,江苏省一等奖47次。今年他们参与创新设计的机器人婴儿床解决了妈妈们的烦恼,苏州日报和苏州教育网为此进行了报道。学校也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成为江苏省机器人省级课程创新实践基地。
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都会安排全体学生踏上寻根之旅,为吴健雄博士扫墓,到吴健雄博士墓前感受科学的熏陶,铺展爱国的情怀。对于德育工作,学校要求除了教师要有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理念,还邀请社区、家长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学校的民主监督和管理工作,举办了“校长有约”的主题实践活动,请家长委员会的部分委员进行座谈,倾听家长的声音,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班主任论坛的举行又体现了多元智能的自我认识和反思,极大地密切和促进了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他们的管理经验又为学校储备了后备干部。每个学期,学校还会邀请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和初中学校的校长等各界人士到学校参加“校园开放日”的活动,从听课、交流到学生饮食卫生、阳光体育展示的各个方面,让社会来参与、评价和检验我们的管理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特别是阳光体育的多元开展,德育微论坛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还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亮点,受到了家长的极大赞许,太仓市民营企业家施昌付先生专门设立奖助学金,来表扬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也拨出部分资金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良好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后勤的服务保障。总务处、装备室不仅在硬件上为教师做好随时的服务,还每天对学校餐厅的卫生、饮食配备等进行检查,确保师生的安全。学校本着国际化办学的新理念,开设了日语班,与美国亚特兰大查特高中、德国尼古拉斯・冯・维斯一级文理中学结成友好学校,两国师生间的友谊也在不断的互访中得以深化。
第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和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制度。多元智能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的。相对于考评结果,我们学校更注重对教师过程的评价。学校允许教师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偏差,不允许教师的不作为,各级行政职能部门应该帮助教师找到他的优势智能,进行必要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不断有所体验,有所进步,对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考标兵、获得减负增效的教师进行表彰,并和年终绩效考核进行挂钩。这样,既重视了考评的过程,也保证了考评的结果更加公正、客观。
作为学校领导,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杨校长倡导的管理理念。学校专门组织了师生合唱团和民乐队,每年都会举办师生迎新年晚会,工会除了建议老师在没课的第八节课进行锻炼外,还鼓励教师每学期参加市里举行的教工体育比赛,在校内也举行一些有趣的比赛,从而既丰富老师的业余生活,又锻炼身体;每学期学校还会请法制副校长、交警队的领导来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学校还被评为“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
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理事长张开冰女士说过:智能本身是没有道德性的,任何智能都可以勇于建设,也可以勇于破坏,智能和道德结合才能成为美德。多元智能理论的未来走向就是智能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类的全部智能,使之与道德相结合,全面培养出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杨校长在我们学校的探索已经做了最好的诠释。愿多元智能的管理之花开遍我们的校园,在教改的百花园中增添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Vocational College Leisure Education in
Multiple Intelligence Perspective
WEI Yunhua
(Wuh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64)
Abstract We are in more and more leisure tim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leisure is not high ag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has plenty of free time, but I do not know how to manage this in time exists in the form of a valuable asset, leisure education is imminent, far-reaching. In this paper, cut into topics related concepts from multiple intelligence, combined with some analysis of leisure education, then discuss vocational leisure education in multiple intelligence perspective.
Key words multiple intelligence perspective; vocational; leisure education
1 高职学生闲暇教育的概念界定
1.1 闲暇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认为闲暇有四层含义:“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休闲的状态”。现在人们对于闲暇的认识有三个角度:在时间维度上,闲暇是指除去劳动时间与满足生理生活所必需的时间之外的时间;在活动维度上,闲暇指个体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所有自由、自主和自决的活动;在存在状态维度上,闲暇包括着两种不同阶段:“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和“休闲状态”。闲暇其实就是除去人类为了满足正常生理需要和生存需要的劳动、学习之外的时间。
1.2 高职学生闲暇教育
闲暇教育研究是和闲暇研究相伴相随的。古希腊“七艺”教育,中国古代的“六艺”就容纳了闲暇教育。庞桂美在《闲暇教育论》中认为“闲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闲暇知识、技能和技巧,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终身的、连续的教育活动”。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闲暇教育这个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特有的时间界定。即教育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在除去日常作息起居时间和完成学业之外的空闲时间。比如,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学生午休时间不是闲暇时间。某些社会学家为了更加深刻地解释什么是闲暇,将人每天的24小时划分为工作时间、家务劳动时间、照顾孩子的时间、上下班的时间和空闲时间。这种定义下,闲暇时间指得就是排除了工作(或者学习)、做家务、照顾孩子之外的所有时间,包括娱乐和休息。高职学生的闲暇时间指得就是排除了学生完成学业的学习时间、自己日常生活起居的时间、寝务劳动时间、上下课时间之外的所有时间,包括课外娱乐和休息。只有在这个时间内进行的教育才能称作高职学生闲暇教育。
(2)特有的对象。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中学相比较,学业没有那么繁重,高职学生学习压力感减小,学习之外的时间变多。再者,高职学生在高考竞争中不算是成功者,更不是佼佼者,与其他大学生群体比较,是弱势群体,属于社会非主流,甚至还有很多负面的评论。也的确如此,很多高职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习惯一般,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对他们的闲暇教育更是任重道远。
(3)高职学生闲暇教育就是对高职学生的闲暇时间进行外部的干预和引导,指引学生在闲暇时间从事更为高效有意义的活动。具体来说,包括了实践类的活动例如外出兼职、社区义工和精神类的活动,例如讲座和心理辅导。
2 高职学生闲暇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我们知道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业余生活的引导和管理。对于高职院校更是如此。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因大学特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时间财富,有学生能科学合理使用它,可是许多学生却不知如何消费。对于高职大学生,闲暇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社会化的微时空环境,也可能成为虚度光阴、消磨意志、庸俗堕落的生命陷阱。前不久新闻报道某高职院校学生孝敬家中生病老人,周末假期打工挣钱交医药费;某高职学生利用学习之余时间刻苦钻研,获取创新技术发明专利;也有报道某高职学生周末聚众喝酒打架,致使一人骨折住院;某高职学生因失恋,跳楼自杀未遂等等。这说明我们的高职院校亟需闲暇教育。需要对高职大学生闲暇方式做出正确引导,减少闲暇浪费,消除闲暇犯罪,从而养成良好的闲暇习惯,学会运用充裕的闲暇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幸福自由地生活。
3 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解读高职学生闲暇教育
多元智能理念始创于20世纪末,创始人为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他将人类需要具备的智能归结为很多种类。他主要归结了三个大类别,分别是与语言、物体和人相关的智能。他认为这八个种类的智能神经活跃的区域并不相同。
加德纳教授的主张是与语言相关的智能包括了两个方面:语言和音乐,前者指的是能够口头交流以及书面书写文字的能力,后者则是能够意识到或者表达音乐的能力;与物体相关的智能一共有这样的几个具体类别,分别是视觉、逻辑、身体和观察。这四种类别的智能的含义分别是观察和空间建构的能力、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认识身体和利用身体的能力、对整个环境的观察的能力,这里的观察与视觉并不重复,观察是指宏观的观察而不是具体的观察;与人相关的能力则包涵两种,分别是内省和人际,前者是人能够认识自我并能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的能力,后者是指观察并且分析他人的情绪、感觉等能力。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八项技能并不限于教育领域,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只有完全具备这八项能力,才能够将人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才是人称之为智能动物的标准。但是加德纳教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能是有差别的,正是因为任意两个人都不可能八项智能程度都完全一致,所以就造成了没有完全一致的两个人。另外,他认为智能其实是平等的,不能说某一个人某一项技能较为卓越,就说明此人比较优秀,对一个人做出评价,应当首先将这八项技能摆在平等的位置再去考虑。例如,人们总是推崇逻辑和语言,而轻视内省和音乐。实际上,能够最深刻地了解自己,或者对音乐及其敏感的人,仍然是优秀、卓越的人,甚至远比逻辑缜密的人要优秀得多。
(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的高职学生闲暇教育应该有多元的学生观。高职大学生是一个被标签化的特殊群体,学生虽然在注重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单一的纸笔测试时代,远远落后于非职校大学生,但是职校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弱势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也必然是劣势,更不能因此而认定他们不优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我们看待学生时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没有优劣之分,没有不聪明的学生,老师的问题就是帮助一个学生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变得更聪明。尤其是高职学生闲暇教育,其涉猎范围更为宽泛,内容也更为自由,对象又更为敏感,所以我们更是要具备科学的教育意识与学生观,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注意发现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使他们体会到成就感与价值感。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的高职学生闲暇教育应该有差异的教育观。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关注差异,并且善待学生的差异。我们在闲暇教育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闲暇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以自我差异为特点,而达到全面发展。有人说,教育是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生命行动,自然天性是可以开发的,也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如果接纳这种不同,顺着学生的不同天性去引领学生,发现自己的天性,发展自己的天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所在。高职学生普遍语言智能偏低,音乐智能好一些;而物体视觉智能、逻辑智能偏差。身体智能、观察智能偏好一些;与人相关的内省智能偏弱,而人际智能偏强一些。具体表现就是理论学习能力偏差、活动能力、动手技能操作能力偏好;自主、自控能力偏弱,与人合作、群体从众倾向明显。智能是平等的,仅仅只是差异,并没有高低之分,我们的闲暇教育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这些智能差异,扬长补短,使得闲暇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另一个助推引擎。
(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高职大学生闲暇教育在闲暇教育课程设计思路上要注意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其二是“通过多元智能来教”。高职闲暇教育课程是指高职院校为实现闲暇教育的目的而选择的闲暇教育内容的总和。
【关键词】多元智能;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教师和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媒体技术为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如何利用这一契机,积极而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当前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的构成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认为智能是多元的,智能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8种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优势或弱势的智能领域。这些智能是全人类都能够使用的学习、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多元智能中的各种智能内涵:
1.言语语言智能:指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用词语思考,用语言和词语的多种不同方式来表达复杂意义。
2.逻辑数理智能:指人对逻辑结果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突出特征为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对数字和抽象模式的理解力,认识、解决问题和应用推理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能:指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的正确感受和表达能力,突出特征为对视觉世界有准确的感知,产生思维图像,有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能辨别感知空间物体之间的联系。
4.音乐节奏智能:指人的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突出特征为对环境中的非言语声音,包括韵律和曲调、节奏、音高、音质的敏感。
5.身体运动智能:指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力量、速度、灵活性等,突出特征为利用身体交流和解决问题,熟练地进行物体操作的能力。
6.人际交往智能:指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7.自我内省智能: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突出特征为对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敏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用自己的知识来引导决策,设定目标。
8.自然观察者智能:指的是观察自然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一)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不同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条件下的人们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智力是分布的、情境化的,即智力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它还可以分布在个体环境下的人和物,只有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的理解他的智力。因此,教育应当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平台,创设丰富的情境,开发他们的各项智能,扬长避短,使他们的智能形成优化的结构。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情境中,首先,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多媒体创作等,使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等得以发展。其次,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进行虚拟现实,让学生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开展学习、模拟活动,可使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再次,利用网上交流工具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景,展示丰富的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游戏,让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的刺激下,调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发展各种智能。
(二)搭建新媒体交流平台,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
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沟通、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建立协作学习模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观察他人,进而学会在交流中养成接纳、协作、欣赏等优秀品质,从而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进行信息的沟通,并通过网络与不同地区的学员讨论、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并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目前可供交流的新媒体也有很多,以博客为例,它在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方面有两大优势。第一,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博客的模式是平等的,对于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第二,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协作。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已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
(三)利用网络媒体学习,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位学生都有相对优势的智能领域。网络资源丰富多彩,随着多媒体的呈现形式日益发展,学生可以利用文、图、视频、音频等多种因素组合来展示自己的想法。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注意发现他们的优势智力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元化的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使学生利用各自的智力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而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优势智能的发展。其次,利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学校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强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学生的智力潜力的发展,而且更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多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智能因素,使用不同的方法,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扩散和发展。
(四)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的智能概念。他把智能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从智力的本质来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利用媒体技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多种智能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发展的很快,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学习工具,常见的有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演示软件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写文章,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制作电子交流演示文稿等,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思维、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学生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特点,选择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策略,充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媒体,让学生组合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促进其多元智能的组合和发展。
在课堂中利用媒体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及需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这里多媒体系统课堂演示教学模式有两个显著的功能:
第一,多媒体系统课堂演示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在真实情景下感知语言与文化的环境。以英语视听说教学为例,视听说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内容丰富的视听材料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同化动机,从而把目标语词的学习与目标语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地学习并真正掌握该语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理解练习、导视播放、跟读模仿、同步跟读比较、录音合成比较、同声传译、对白转换以及独白叙述等课堂教学环节,比较集中地解决了学生“开口说”的训练问题。口头表达由传统课堂教学中“让我说”的被动型,转变为“我要说”的主动型,学生的认知潜能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创设的情景与教师、同学进行会话交流、协商讨论、质疑辩论等,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种沉重的负担,因而要教师从多方面给予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多媒体课堂能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得以体现。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在整个施教的过程中,各种资源被充分用来支持学生的“学”,而不是支持教师的“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步牵引和指导都是在帮助学生完成一个独立的交际任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必将在交际活动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结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元智能理论无疑对教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多媒体、网络等新媒体技术逐步全面的走进课堂,这是信息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新的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和评价模式,学生开始变为课堂的中心。新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多样化、个性化等特性。这些特性与多元智能理论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多元智能的平等性,鼓励优势智力发展和迁移的延展性等理论本质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虽然不是当前最完美的途径,却是最合适、最便捷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南昌,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对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中国远程教育,2003(3)
[2]李梅,宋蔚,张新明.信息技术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现代教育科学,2006(3)
[3]周刚.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保山师专学报,2002(5)
[4]卞喜玉.论多媒体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中的作用中国西部科技.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