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鹿柴的诗意

鹿柴的诗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鹿柴的诗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鹿柴的诗意范文第1篇

1、鹿柴题目的意思是指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2、《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3、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来源:文章屋网 )

鹿柴的诗意范文第2篇

王维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同时以诗歌阐禅悟道。

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诗诗如画卷、美不胜收,其诗画合一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山水诗中。

苏轼(《东坡志林》)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他的山水诗关于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蓝色绿堪染,水上有飞花红欲燃。”(《辋川别业》)“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

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颔联,“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颈联,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融的。尾联,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通观此诗,可谓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 色暖色,人声水声,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

王诗的画境,具有清淡静谧的人性特征。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光,让诗人不禁豪气大发,仰天长啸,一吐胸中郁闷。而千思万绪,竟只有明月相知。

神韵的淡远,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有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

王维的诗又有“诗中有禅”的意境。其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已然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政治上的不如意,一生几度隐居,使王维一心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

有些诗显得更空灵,不用禅语,时得禅理。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物化,随缘任运的禅机。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一切都是寂静无为的,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恒的,还像胡应麟《诗薮》和黄周星《唐诗快》所评:使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鹿柴的诗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王维诗 互补融合 协调共生 生态审美 理想乐土

从生态学上看,生态环境中每一个生物都是通过复杂的联系而融于生态系统的整体网络之中。庄子云:“物物者与物无际。”“中国生态美学所推许的‘和’的审美原则,首先就体现为宇宙自然本身的和谐浑融。在中国生态美学看来,宇宙间存在的自然万物是和谐统一的。”[1]“万物同宇而异体”(《荀子·富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宇宙天地间存在的自然万物是丰富的、开放与活跃的,而不是单一的、保守和僵化的。世界万物呈现出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淮南子·精神训》指出的:“夫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而“和”则是万物得以生成的凭依,是宇宙间诸种存在的整一和谐性的生动显现。郑国的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纷纭繁复、气象万千的自然万物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又都受美的生命本体“气”、“道”的作用,从而呈现出作为审美对象的宇宙间存在的多样与和谐、独特与一致、鲜明而生动的整体和谐的审美特性。这种审美特性,在中国生态美学看来,就是“和”。

在宗教上,盛唐儒道佛三教并行。三家美学中,儒家美学偏重个体与社会间的和谐,道家美学偏重于个体与自然间的和谐,禅宗美学偏重于个体与自我的和谐;“儒家注重现实的人伦之和(人和),道家崇尚心灵的‘天和’之境,禅家追求心性的自足圆成(心和);在艺术追求上,儒家以中正仁和为至境(和境),道家以妙造自然为至境(妙境),禅家以心物相圆为至境(圆境)。”[2]儒家美学是一种伦理美学,道家美学是一种自然美学,而禅宗美学则是一种心性美学,虽然各有侧重点,但都是以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美学。

在道家的思想世界里,和谐的自然界是组成完美自然生态系统并使之富有生命力的重要元素。道家把自然之“道”看做万事万物的本源,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道”的运行结果。高山大川、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充满灵气、蕴藉旨趣、雄伟壮美、令人神往;自生、自长、自荣、自灭,各得其所、各安其性、各运其行,勃勃生机,和谐秀美。它们的有序组合,奏响了自然、和谐、优美动听的乐章。这种生态意识和互补融合的生态审美理想在王维的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木兰柴》一诗: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先看诗中“秋山”与“飞鸟”、“夕岚”三种意象的组合。在诗中,“秋”是一种意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因为秋高气爽、视野开阔,所以将“秋”字加在“山”上,可以使人产生山形开阔、天地高远的感觉。宋代顾乐《唐人万首绝句》评论此诗“令人心目俱远”,一半缘由来自于“秋山”二字。另外,“飞鸟”来往于秋山之间,拓宽了视野,增强了景物的动感。总体看来,“秋山”隐于“夕岚”之中,“岚气”散于“余照”之下,“飞鸟”栖于“彩翠”之间,而“彩翠”又随“夕岚”、“余照”产生不尽的变化——山、木、鸟、日、岚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3]

由于王维精通音律,因此,他诗中的音响和声息都是和谐而融洽的。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用清新的情致和匀润的色调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山月夜图。桂花虽然细小,却能见其丝丝飘落的形态;桂花落地本是悄然无声,但在万籁俱寂的夜里,却能闻其极其微弱的声响。这两句本写静态,却通过特定情景中的音响和动态表现出来。三四两句,明写动态,实写幽静。月光射进鸟巢,由于光线的突然出现,致使入睡的鸟儿受惊而醒,在春涧中不时鸣叫,青山翠谷,随之报以回音,我们还似乎看到了鸟儿飞翔的形态,这一切都烘托出春山月夜的幽静和空灵。正因为诗人通过“花落”、“月出”和“鸟鸣”这三个富有特征动态和音响的描写,动中有静、寂出有声,暗处有光,动静虚实,对立统一,相映成趣。画面生动而和谐。

此外,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有感人肺腑的小夜曲“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有动静相间的意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松声里。”(《青溪》),更有以动写静的妙笔“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在他笔下,各种音响的描摹互相结合,如一首首悦耳动听的交响乐。

王维作为一个画家,其以画入诗的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色彩的运用上。虽然有人强调,画家所绘的图画要“成为一个色彩的交响乐”,但绝不是画面表现的色彩越多越好,越艳越美,这样住往使人眼花缭乱。王维诗歌画面色彩的确定和表现都是独具慧眼和十分精当的,呈现出美丽生动而又和谐完美的自然界。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后山。”(《新晴野望》)诗人巧妙地精选了明暗交替的四层色调:初夏,新雨过后,原野更显宽阔,万物格外清新,眼前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近处,稻田里秧苗碧绿;田外,溪水环流,银光闪闪;水外,山色苍翠,如屏似障;而山之外,又有碧绿的群峰,静穆肃立。四种景物,四种色调,相映相衬,俨然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另一首著名的边塞诗《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歌以写景杰出而成为千古名篇,这里的景与其笔下闲淡幽静的山水田园之景完全不同,而是以塞外的大漠和秋天为背景,以长河、孤烟、归雁和征蓬为实景,将各种景物组合在一起,一扫孤烟落日的荒凉之感,将直烟与圆日置于广阔的沙漠和渺远的长河,形成一种特殊的几何图形似的视觉效果,一幅简洁明朗又雄浑粗犷的塞外风光图跃然纸上,生动而和谐。

王维不只每一首诗中各意象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且他的许多诗营造了一个共同的意境,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优美恬静的世界,以他的《辋川集》为例:写到“深林”的地方有两处,一首是《鹿柴》,另一首是《竹里馆》,从《鹿柴》中我们看到的是夕阳映照下的“深林”,光影斑驳,青苔累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竹里馆》中,我们看到的是明月下的“深林”,琴啸相和,风篁成韵,人月有情。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不同光线、不同声响、不同时段下的“深林”,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加丰富的“深林”形象。另如对“山”的刻画也是如此,《木兰柴》写的是夕阳飞鸟下的群山,是对山的外在形象的刻画,而《鹿柴》则是作者在山中的见闻,是对山的内部特征的描摹。另外,《辛夷坞》之“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以及《茱萸泮》中的“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杯”同样写花开,又给“山”增添了生机。由此,我们更加全面地感受到了诗人笔下“山”的美好。王维对辋川之“水”的刻画亦是如此,通过“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斤竹岭》),我们看到的是青翠蜿蜒的小河。当川水流过欹湖之时,又给人呈现出“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欹湖》)的明朗秀丽。如临湖饮酒,则可感受到“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的愉悦。如沿水而下,又可看见“分行皆绮树,倒影入清漪”(《柳浪》)的幽景。[4]由此,我们又对辋川之水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花草水林,协调共生,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一个幽美恬静的辋川世界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他的那些充沛着虚静空灵精神的诗歌,成为民族趣尚最为典型而传神的反映,与中国农业文化背景合天人合一哲学思想高度融洽,且互为表里,……代表了以‘和’为最高境界的中国哲学内蕴。”[5]闻一多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使人的精神有所寄托。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的肆意污染、经济发达下的人文精神的贫乏等,导致人们对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不满,对生活诗意化的向往和渴求越强烈,就转而寻求像王维山水诗的那种纯净的、空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乐土。

在审美理想上,人与自然顺应与契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和谐之美是生态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充分肯定个别事物的生态价值的同时,更强调自然生命在相互协调中的整体关系,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状态,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因此,王维在诗中表现的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及个体生命审美存在的方式,对后人有恒久的魅力,充满无穷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李天道.和:中国传统生态美学之境域构成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黄念然.中国古典和谐论美学的生态智慧及现实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鹿柴的诗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王孟二人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奇葩,由于审美趣味上的部分共振,以及陶潜崇拜等原因,王孟诗歌在题材上,以山水田园风光、Ⅲ园生活作为审美观照对象,乐山乐水。风格上也有一定的交集,清淡自然,并且有同属于“澄澹精致派”的性质。《颜周诗话》说:“孟浩然、王摩诘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到明代过后,王孟并称已经成为诗评家的共语。王孟为“忘形之交”,二人都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风格都是清淡自然并甯柯真意。

一、题材上的相同之处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王维孟浩然这两位大家都爱以山水入诗,田园入歌。把山水田园、或田园生活、隐居生活作为审美对象,以一种“澄怀味象”的审美心胸观照自然与生活,倾注了各自的非凡热情,讴歌山水,享受田园之乐。

王维的“北宅湖水北,杂树映朱栏,透色南川水,阳火青林端”(《北宅》),偶露的一曲朱栏与山水一体,浑然相融。“古木无处境,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月色冷轻松”(《过香积寺》),深幽的山烘托香积寺的空寂。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最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则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中的三种境界:空寂、灵动、无情有性。除了大量的山水之作,王维还有部分田园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缓。依仗柴门前,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这是何等的心境,寥寥几笔,田园生活的画面跃然纸上,徜徉于田园生活之中的姿态,在简约的语言中流露。

山水田园诗在孟浩然的创作中也随处可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场而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农村生活,赞美淳朴真挚的友情之意寄予在这短短的小诗中。“水回青嶂合,云渡绿阴溪。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武陵泛舟》)勾勒出深幽空远的诗境。

二、风格上的异曲同工之处

王维孟浩然履行了当时山水叫园诗的三大审美追求:巧言切状,雅重景真情真;讲究理趣,于有限中追求无限;创造了气象空灵,余韵无穷的意境美。两人以山水为媒介,在各自的诗歌世界蹈舞,进一步认识宇宙与自我。世界万物经过诗人心灵的涤荡,化为审美意象,花是花,花非花,树是树,树非树,万物在诗人的审美观照下变得和谐,人与自然的界线消失。在诗中创造了自然禅机静境。如王维笔下的“古水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孟浩然笔下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诗人的冥想与深思自然地游离在诗句之间,用虚静澄明的心去关照大千世界,物我两忘,富有禅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有云起时。”(《终南山别业》)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淡远含蕴,耐人寻味,诗意无穷。王孟之诗这种诗中有禅机的静境恰恰契合了中国古代“澄澹精致派”的艺术风格。

三、审美趣味与陶潜崇拜的影响

审美趣味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审美趣味影响着诗人的审美观照方向,价值取向,因此这也是审美物象形成的动机。一方面出于对事物的纯粹喜爱,另一方面由于诗人的心理的“移情”,不同生活经历的王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山水、叫园写作为自身言志抒情、表现审美趣味的载体。栖心山林,终日沉溺存虽然清寂但却不失高雅的隐逸情趣的品味之中。诗人找到了自身与宇宙的交叉点,怡然自得,其中的情趣真意,非为凡人所解。“行到水穷处,坐有云起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诗人审美趣味的写照,王维孟浩然审美趣味有着交集,艺术创作上某些共同点也便油然而生。

再者,盛唐时期,学习陶渊明已蔚然成风,王维对陶渊明的归隐表示了赞美:“酌醴赋归去,其知陶令贤。”(《奉送六舅归陆浑》),“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偶然作六首》其四),剔除华饰,平淡自然,有蕴含是陶诗给予王维最大的影响。孟浩然一生仰慕陶渊明,“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李氏园林卧疾》),并且孟浩然早年经历似陶渊明,因而和陶在志趣追求上相契合,有意向陶渊明学习,并且努力地体悟,发挥陶诗的精髓。同样受到陶潜的影响,仰慕崇拜陶,又使得王孟在诗歌创作上难免有交叉点。

参考文献:

[1]杨荫深著,《王维与孟浩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鹿柴的诗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的软文化,要丰富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在笔者看来,文化建设更应该从小抓起。现今,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古诗词的地位也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先人所留下的经典,蕴含着诸多丰富的内涵,历经几千年,甚至无人超越。古诗词阅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培养其语言文字能力,积累写作题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古诗词教学经历,认为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其教学策略,以期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品读古诗词。

一、朗朗上口,感受诗意

古典诗词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诗歌韵律和节奏感都非常美妙,大部分诗歌在创作时,都按照严格的诗歌创作要求,对仗工整,韵脚整齐,读来朗朗上口。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一开始如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将他们引入古典诗歌之门,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学诗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诗词一般都是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并且在开课之前,我先引导他们感受诗意。在上课前,我就问他们:“在夜晚的月光下,只有你一个人,抬头看着月亮,你们会想到什么?”有学生站起来回答,“思念”“月光柔美”……于是我又进一步引导:“那我们今天来看一看古代人面对月光是如何抒感的。”于是,我跟学生们一起朗读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并且跟学生们分析,在这首诗歌中,李白表达了思念之情,并且全诗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

在一次春游中,学生们面对着大自然的美景,几乎无不雀跃和欢呼,此时,我跟他们说:“这样早春是不是很美?你们想不想知道古人是如何表达对这样的早春季节的热爱的?”学生们兴高采烈,异口同声都说很想。于是我教了一首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学生们非常喜欢这首歌,因为在这样的情景中,他们感受到了早春的气息,看着万物复苏,这样的诗句读来,也正是表达了他们此刻的心境。

二、丰富画面,想象诗境

古诗词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用很精练的语言,凝结出一个给人无穷想象空间的画面,通过这些精炼的语言,足以让读者想象诗境,感受诗人所处的环境,甚至让读者和作者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共鸣。

笔者曾在教学王维的《鹿柴》一课时,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幅画,画中是一个森林的早晨,结合画面,我问学生们,“在画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学生们纷纷交头接耳、纷纷议论,他们看到了空无一人的森林,看到了早晨的阳光,和地上的青苔。此时,我叫他们打开课本,引导他们跟我一起感受古代著名田园派诗人王维的诗境,“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中的意境恰如画面中的景象。并且我又结合了王维的生平事迹,跟学生们讲解了这一位田园派诗人生平最爱田园生活,一生作诗无数,他还有一首同类诗歌,名为《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诗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钟爱于田园生活的那种情怀。

又如我让学生们想象一下,古代人在上学时候的情景,在高鼎的《村居》中如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也是一个杨柳依依的春天,放学回来的儿童忙着放纸鸢。这种诗境也是一种美妙的情境。

三、寓教于乐,把握内涵

笔者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发现有些学生的生活习惯并不好,或者参差不齐,如果当面直接批评教育,很可能会打击到他们的自尊心。有次中午和学生一起吃饭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孩子吃饭时候有浪费的现象,并且不以为然,有时候吃一半就放下了碗筷。于是我在课堂上教了孩子们一首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在课堂上念完这首诗时,孩子们一知半解看着我,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放了一张图片,图中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在烈日炎炎的午后,在田中耕地,太阳火辣辣地晒在他的背上,豆大的汗水直往下掉,汗水早已湿了衣衫。我问孩子们看到这张图片有什么感想。很快好几个孩子踊跃回答,“老师,我看到了种地很辛苦。”“老师,原来粮食来之不易啊!”此时我再和学生们讲解了《悯农》这首诗,我告诉他们:“孩子们,这首诗就是讲了农民伯伯辛勤种地的情景,因此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珍惜每一粒米饭啊?”孩子们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后来午饭期间,浪费现象已是罕见。

结论

古诗词作文古典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些诗歌韵律、节奏,那些诗歌意境、内涵,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路径,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邱晓强.《建构立体审美,拓展精神空间——例析小学语文鉴赏性阅读中审美建构》.[J].《考试周刊》.2010(19)

相关期刊更多

译苑新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翻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