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结构素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范文第1篇

关于对理的认识,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宋明哲学中关于理的论述是指:在唯物主义哲学中一般指事物发展的规律、条理;在唯心主义哲学中, 主要指抽象观念、精神实体。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理是“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虽不可见,但“气之条绪节文,乃理之了见者也”。王夫之所谓理,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指“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即自然规律;一是指“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即道德的准则。然而,在艺术界关于对理的基本认识是一种共同遵循的规律和方法,主要包含艺术原理、造型本质等内容。

一、结构素描的界定

结构素描在美术教学体系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从广义而言,泛指一种素描基础;从狭义而言,特指某专业的素描基础。结构素描在基础训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事什么专业,掌握结构素描涉及了造型的本质。

学习结构素描对造型具有本质的意义,无论是绘画、动画、设计各专业都是表现形体的重要基础。结构素描包括形体的构造、比例、透视、形体特征、空间表现、线的表现力,是专业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造型原理和本质

1、几何观念

早在古希腊美学概念中,就确定了正方体、球体、锥体等几何形体是所有物象的基本形态。希腊人认为物象所对应的方圆等关系成为形体美塑造的基础。这个历经千百年的美术发展所形成的经验,成为造型的基本规律。在造型的初始阶段和造型的整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几何观念之上,运用几何原理表现出空间层次,无论是从观念或方法两方面来看,教会学生塑造形体时用面的意识去建立一个空间观念,才能有效地把握形体塑造的完整性,这一点尤为重要。自文艺复兴以来,学院派艺术表现的完整空间,征服自然的写实主义绘画,都是因为有了古希腊的美学观念奠定的学理的基础。

在造型的基础训练中,如果没有对几何形体赋予造型意义的认识、理解,进行严谨、有效地训练,将会造成以后对复杂形体表现上能力的严重不足。一是不能将复杂的形体进行提炼和归纳;二是在造型观念中,不能对形体形成有效地把握。最终造成对形体不能正确、有效的表现,严重的后果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今后专业的发展。

2、方中求圆

画圆先画方,首先要舍弃优美的曲线,用直线来表现。用直线也不能随意而为之,古有:“石分三面”之法,说的是造型所必要的“三次性”直面转折,建立的立体关系,这对呈现绘画作品的空间关系也是最为有效。因此,直线和面成为表现空间的基本造型要素。

在造型艺术中,诉诸感觉的东西存有一种自然属性中的漂浮性,人的感觉对形体的描绘是出于一种游离状态,难以有准确性和恒定性。在教学中,我们常见学生们反复在改动形。这一点,除了基本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由于没有足够的认识,学得比较敷浅。在人像和人体素描阶段这一问题则暴露得十分的突出,认为画好了单纯的解剖,就能解决人的造型的问题。我们常常见到学生把头骨,人体解剖反复画来画去,其造型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没有从学理的高度去深刻认识,没有从解剖结构转换到几何结构,没有一个完整的空间观念,最终表现不出“艺用人体”。

3、一点上的圆周关系

画一平面的圆周可以不用教,就像当年的达芬奇画蛋,只要锲而不舍的天天练习,就能孰能生巧画得自如。而画表现空间关系的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除需要建立方中求圆的观念之上外,还需懂得透视,具备各种关于圆的透视画法,掌握曲线透视的规律。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只会画位于视中线上的圆透视,而成角、倾斜的圆透视则无法正确地表现。这一问题出在学生对透视学习的欠缺,以及对造型原理的缺失。

三、物象的构造

研究物象的内部构造关系是结构素描的重点,它涉及到力学、运动学等原理,对于表现物体,掌握物体的运动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在结构素描中,认识物体间的组接关系,才能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认识物体的物理性质,才能深刻、有效地表现对象。就像对人的表现,研究了骨骼的组接关系,才能知道其运动规律;研究了骨骼肌肉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关系,才能由里及外的画本质,画得扎实,画得准确。

四、切实的比例和透视规律

物体的比例在长宽高的二维关系中,相对比较容易掌握,但对三维的深度比例却难以准确的表现。绘画可以用调子、虚实等多种手段来表现其深度,而结构素描相对表现的办法比较单一,用透视校准深度比例成为唯一。因此,对物体的比例和空间表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学理之上,学习透视学显得尤为重要。在结构素描中,掌握必备的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为基础,以曲线透视为难点。

五、表现方法

结构素描范文第2篇

【关键字】结构素描 解析 结构线

结构素描强调了物体的本质特征和内部结构关系。结构素描是作为基础训练的突破口,是锻炼提高捕捉物体形象能力,同时也可以作为素描的一种形式独立存在。在自然界里,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所有结构的形式都包含在物象内部的构成中,只要我们从中寻找其变化与规律,就不难发现和掌握结构的形成关系。没有结构便没有形体,形体是物象的表象特征,是外部的显示形态。结构是物象内部的构成方式,从内在构成上保证了外部形态的显现。结构对形体起着决定性作用,改变了结构就改变了形体。

一、结构素描的表现方式

1、注重构造舍弃色调的表现方式。日常我们对形态物体的观察,往往会受到物体表面色调的影响。而结构素描的表现是放弃所有形态的色调与明暗关系,对物体内部的构成与空间关系进行表现和描述。它不是简单地对物体外表色调的描述,而是透过外表去发现和表现其内在关系。

2、全方位的透视效果表现方式

将物体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都表现出来,这是结构素描的主要表现特点。从全方位入手,开展对物体的内部结构与外观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分析,并进行透视效果的表现。在结构素描中,形体空间起决定作用的是形体透视关系。重视形体空间的表现,可以避免忽视对物象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而满足于色调层次变化的不良习惯,只要形体透视关系正确,一幅仅以线条画成的素描作品同样可以具有良好的空间感。

3、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

线条的塑造不仅用于形态的比例、透视、结构与空间的理性分析,同时还运用线条的虚实、粗细、粗糙与平滑等各种感性的线,来主观地表达对客观物象的感受。

二、结构素描观察与表现的方法和程序

美国画家伯里曼说过这样一段文字:“理智地观察,要求必须先看物体的体积,然后才是面,最后才是线。应通过体积来思考,并用线来明确画出体积。”从结构素描的认识来说,首先看到的是形体,然后是组成形体的面,最后才是面与面的结合线和结合点。

而在具体表现时,则是运用转折线与轮廓线,从大的体积来说,画出物象的基本形体特征,然后,从透视规律、比例特征等理论知识着眼,运用辅助线进行调整,最后再从形体特征入手,运用虚实、强弱等处理手段进行艺术表现。

程序则是:从整体(形体)到局部(面、线)即:从客观的整体出发,通过理性的分析、调整,再回到主观艺术处理后的整体。这是一个正确的观察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正确的表现过程。

三、结构素描的表现手段,也就是结构素描的基本语言――结构线。

在结构素描里,主要是通过线条对物体的形态和空间进行分析。只有对结构线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加强将线条转化成结构的能力。结构线,除了反映形体结构的准确性外,还能表现体量和空间的深度,表现结构构造与外部造型的整合关系,具有较强的科学准确性和艺术表现效果。

1、结构线的基本特征

结构素描中的用线应该是:一、不脱离形体结构;二、要依据自己的真实感觉,不造作,少模仿;三、要避免装饰性。我们所画的线条应该具有塑形感,既能巧妙地表达出形体的起伏转折,又富有生命力并充满变化,时而单线、时而复线、里外合一、线面结合。以线造型,线面结合,再辅以恰当的明暗,是结构素描的重要特征,它具有强烈、鲜明的艺术效果。

2、结构线的运用

在充分理解对象的基础上,线不仅可以界定对象的轮廓,可以通过穿插与衔接来分析对象的内部结构,甚至可以通过线的粗细强弱变化来暗示明暗关系,通过动势线的加强来表现运动等等。结构素描在开始时将注意力投入到对客观物体的结构关系上,捕捉、发现、描绘物体的整体感,在画面上很快地形成体积、形成简单的三维空间。

结构素描在用线上讲究变化,主张使用长线,线要有变化、有对比,如:宽窄的变化,浓淡、深浅的变化,逐渐深人刻画软硬有变化。从入手的开始就体现出艺术的概括性,不是注重小的次要的转折,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对客观物体整体感受上。结构是一个物体的根本,是物体外在基础,是物体特征区别于别的物体特征的根本所在。因此,结构素描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简单的线条,把握住形象特征,这就是结构素描起到的重要作用。长的线条能表现大体的动势、大的体面关系。用线与线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线面结合。结构素描应避免发生机械呆板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忽略了线的宽窄浓淡变化、线与线的疏密变化,使每一条结构线都要发挥出最大的功能作用,用结构线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

3、辅助线的运用

对位置的判断要借助辅助线,辅助线有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斜线的倾斜角度要找到三个点,这样的斜线才严谨准确。立体感、空间感形成是线条作用,是一种视觉感觉。体面是错综复杂的、是互相嵌入的。要善于利用辅助线,为什么强调线要走长线,就是有很多的形体通过线的概括性而囊括为整体,这时可能有些形体很弱,形体结构不明晰,甚至没有结构变化。但是用线时不要考虑这些地方没有转折就不敢引线。我们强调线要有虚实,在这些地方对线要淡些。有一些辅助线自然而然地在深入时就消失了,有的与结构线融合在一起,有些淡的线条,在深入时就没有了。线条的合理性就在于清楚前后、远近、虚实。

四、总结

结构素描又被称为设计素描,最初目的是作为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促进学生的视觉与技巧上的敏锐感、形式感,使对设计程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能就此表现出学生的个人天赋。结构素描和其他素描形式一样,都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各种素描形式都有其不同的优点,通过各种不同素描的练习,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全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基础教学课程中适当加强结构素描的训练,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鹏翔《设计素描》,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结构素描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方增先;浙派人物画;明暗法;笔墨精神;书写性

中图分类号:J203文献标识码:A

方增先是解放以后成长起来的画家,他是中国人物画“兼融并蓄”的继承者、更是一位在艺术领域里开拓的“跋涉者”。在其五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他不断地在探索,不断地在求变,传承着“中西融合”的创新精神,努力实现着当初潘天寿所提出的“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目标。他在水墨人物画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及影响,使他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浙派人物画”的旗手。

近期,上海美术馆举行了“跋涉者――方增先艺术回顾展”,这又是一次学习研究方增先绘画艺术的好时机。画展展出了方增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各个阶段创作的一百多幅具有代表性的水墨画、速写和素描作品,是一个具有典型历史意义的回顾性展览。虽说是他的一个重要的个展,但此次展览不仅是方增先在过去的50多年时间里,在水墨人物画方面进行探索历程的全面展示与总结,同时也可折射出解放以后以他为代表的 “浙派人物画”发展和变化的一个过程。画展不仅概括性地呈现了方增先艺术发展整体的艺术思想和创作风貌,也是对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人物画发展变化、历程的一个典型展示。

一、承上启下开拓进取

方增先是“浙派人物画”的主要代表,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他起初学的是西画,并且对此也很有兴趣。翻开为配合这次画展而出版的《方增先图文回顾录》画册,上面的第一幅作品《拾蘑菇》,其附文说“1955年夏天,去敦煌千佛洞临摹壁画……画了一幅《拾蘑菇》,虽用宣纸,但象水彩画”。当时学校美术教育的“中西融合”仍为两个体系――林凤眠和徐悲鸿,但由于徐悲鸿在美术教育界的地位与权威作用以及在当时以苏联“老大哥”为榜样的政治形势下,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教育体系和苏联契斯恰柯夫教学法大行其道。相比之下当初指导国立艺专教学的林凤眠,则迫于形势已黯然失色,但其教育思想与主张仍在延续。潘天寿也早在三四十年代就主张“中西绘画拉开距离” 参见潘耀昌《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上海书画出版社,第286页。,建国后,为了贯彻国家的文艺方针,培养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国画家,潘天寿选拔了西画造型能力强的方增先、周昌谷、李震坚等改学国画。于是方增先去了敦煌,对传统绘画进行了研究与学习,回来后画风大变,创作了影响一时的作品――《粒粒皆辛苦》。此画是以西画的体积造型意识,用传统的线型形式表现的,并以湿笔在人物脸部的结构处略施皴檫,与北方人物画用干笔皴檫之法相比,已弱化了明暗的表现,而更具水墨韵味,画面虽与蒋兆和的表现形式有些不同,但同样有“写”的笔意,具有“见笔”与“生动”的特点,当时被称为“新国画”。浙派水墨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已有了自己的面貌,但其笔墨精神内涵还尚未很好的显现。为此,方增先为了加强自己的笔墨表现力,1956年专程去上海向吴昌硕的弟子王个m求教,虽只有短短几个月,但能反映出他对作品中笔墨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的追求。这种意识与追求在他以后的作品中也渐渐地在显现出来。

一个成熟画家的素描、速写风格与形式,往往是他绘画作品形式的另类体现。五十年代后期,方增先的素描、速写作品已开始注重其结构的表现,但还有较多西画式造型所要求的表现因子(光、影、体、块),人物身上的衣褶线处理相对比较简单,缺少中国画传统表现形式的美感,仅仅是对形的一个概括。而六十年代以后的素描、速写其表现形式,从整个画面来讲,注重了“写”的气息,他对人物形象结构的表现已基本摆脱了西画造型的束缚。而以表现人物结构的需要去处理明暗,衣纹线的穿插组合具有了一定的节奏韵律感。这些变化也使他的水墨画表现更趋成熟。我们来看其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前后二个时期的水墨画作品就可以清楚地区分出来。1955年画的水墨写生《坐着的老人》,此画在对形体结构的表现上与北方水墨人物还有类似,他自己写道:“勾勒法有学任伯年的影子,人物头部有较强的明暗法” 参见《方增先图文回顾录》,上海书画出版社,第33页。。而六十年代以后的写生作品,如《卢琪辉》、《江西老人》等在笔墨块面对人物头部结构的表现上则有了不同的手法,不以光线式的自然表现方法去表现其结构起伏,而是以“染凸法”替代了“染凹法”。1964年方增先创作出了影响至深的《说红书》,这是一幅以线为主,结合花鸟画的没骨技法表现的人物画,是他最具“浙派”艺术画风成熟性标志的作品。此后方增先又创作了《艳阳天》的小说插图,这是他在“”期间最有影响的作品。这套插图以场景再现式的形式表现其人物故事的发展变化。对人物的形体结构塑造比《说红书》更为扎实而有厚度,并注意了一些光感的处理,线条的处理及画面的表现要更为流畅、轻松,但在表现观念上和形式上与《说红书》有所不同,这里有故事情景的需要,也许还有一丝“”时期“红、光、亮”创作要求的影子,在形体的塑造上,西画的造型意识成分较多。方增先在创作《说红书》、《艳阳天》的过程中,还专程去了一些地方,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相类似的人物形象,画了一些素描、速写,作为创作素材,这也多少反映出他的创作方式是受到当时倍受欢迎的苏联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

这一时期以方增先为代表的“浙派”南方人物画风,对北方的人物画也产生了一点影响。

1984年方增先创作了《帐棚里的笑声》,这是方增先这一类画风最具代表性的或者说达到高峰的作品。此画线条的“书写性”与较早期的作品相比已经有了“形”与“质”的区别,在“形”、“神”、“笔”、“墨”的结合上可堪称完美,在画面的体积与厚重感的表现上更具视觉冲击力,这幅画也改变了一些人对“浙派人物画”在分量感的表现上不足的印象。另外,从这幅画里也能感受到,方增先正在注重画面视觉效果与形式的探索。“”以后,在西方现代绘画形式象潮水般涌入我国之时,方增先正以其积极的态度在对当下美术进行着思考。

二、不甘落后与时俱进

作品《帐棚里的笑声》参加了1984年的全国美展,但由于当时画坛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思想激进,变形盛行,心态浮躁,所以此画反映一般。方增先是个不甘落后勇于探索的大家,在艺术的追求上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他调到上海美术馆不久,就主持举办了“上海艺术双年展”,借此机会他更多地了解了当代艺术,同时他还更广博地吸取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多方面的养料。此后他一直在寻找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形式和美感,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意识地渗入了现代设计中的构成组合因素,更注重绘画本体语言的探索与表现;在画面形态上更注重笔墨、节奏、意趣的处理,逐渐在摆脱由写实方法带来的束缚。这一时期的作品,看上去轻松、随意而有张力,并且有了一些表现性的因素。

如1988年他创作的《母亲》,与前期作品相比,在造型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意象的成分加重了许多。这幅画的主题思想表达有点象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一个是写实性油画,一个是写意性中国画,而且更具有了国画的本质特征。

这以后,方增先沿着这一思路继续在探索。九十年代前后他画了一批以古诗为题材的山水与人物的作品,用传统的笔墨去架构具有现代构成形式的画面。还画了一批绣像式的古装人物,这些人物造型夸张,线条精到、飘逸、流动,似有“一波三折”、“屋漏痕”的书法笔意,其线条组织又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而最让人称道的是画面中线条的功夫、质量,似黄山谷的书法笔意,很有看头。在这些古装人物画中,隐士、老者都表现出了一种文化的气度,画面意象高古,飘逸。而对仕女的表现似乎稍稍逊色了一些。有些作品过于注重形式、构成,而显得有些空散,削弱了国画的部分韵味。但方增先的这种画面形式,似乎是受到流行画风的影响,这是作为一个画家的本能触动,而不完全是其本色的显现。2000年前后,方增先的这一类画,在其形式上更为多变,视野更为开阔,现代的、民间的、及古代各类艺术他都在研究、吸取。

三、坚持信念勇于创新

结构素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结构设计素描;产品设计;关系;发展

结构设计素描可以凸显物体的内部构造关系,可以展现物体内部与外部特征之间的联系与整合规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结构设计素描可以将造型基础转换为设计基础,实现具象到抽象的二次创造,以达到产品设计的目的。从本质上看,结构设计素描作为产品设计中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地融合产品内部空间的特点与外形,实现产品设计的最佳效果。对此,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产品设计的需求,引入相应的结构设计素描方式,不断优化和完善产品设计体系,进而提升产品设计的综合水平。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结构设计素描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主要是将设计计划、设想或解决问题的方式借助具体的载体进行形态表达的过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般为立体工业的造型设计,强调产品的实际功能与使用价值。产品设计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媒介,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从本质而言,产品设计的本质基于人类使用目的之上,有意识地将自然产物进行加工与创造,得到超越本体之外的物质,这种物质主要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必需品,除了要求产品的使用功能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满足社会的动机和用途,进而发挥产品设计的价值。

2结构设计素描的内涵价值

2.1设计手法

素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语言,可以实现思维视觉化,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以造型的表现力为核心,通过对平面中的点、线和面的控制勾勒出物体的基本形态。设计素描即为结构素描,作为素描与设计之间的过渡手法,在实际应用中,以三维空间的观念为基础,从比例尺度和透视规律等方面入手,剖析和绘制物体的内部结构。设计人员要具备绘制设计预想的能力,借助物体的外形想象内部结构,以达到设计意图的目的。从教学领域看,结构设计素描属于立体设计专业,以透视为设计理念,剖析物体内部结构,并将物体的结构与形体融为一体,在平面上充分地展现,借助角度、比例以及空间变化等元素,通过逻辑分析表现物体看不见的部分。

2.2设计价值

结构设计素描把各种复杂性形态融合在一个立方体中开展设计研究工作,在物质世界中,结构存在于任何一个物理中,并直接决定物体的外在形态。研究物体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把握物体整体的结构特点,并将其运用在设计环节中,从而提高产品设计的综合质量水平。对此,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结构设计素描应用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借助对产品内部结构的剖析,掌握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并在二维平面上展示物体的三维空间机构,凸显产品内在结构和外在形体之间的联系,清晰透视关系与比例关系,进而达到产品空间结构的设计效果。

3结构设计素描与产品设计的关系解析

3.1艺术性

结构设计素描作为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工业产品设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在继承传统绘画素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把造型基础和专业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专业设计领域,进而提高产品设计的综合质量水平。但从本质而言,结构设计素描与产品设计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结构设计素描是设计人员绘画技巧的升级,要求设计人员具备极高的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在实际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对产品的内部结构进行逻辑性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审美能力,实现对产品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掌握,强化设计产品的艺术性,进而达到产品设计的目的。

3.2形态性

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结构设计素描主要的功能是表达设计意图,强调对产品结构的设计与展示,结构要求重于效果要求,并借助绘制流程和步骤描述设计人员的创作思维过程,将设计意图直观地展现出来。其绘制流程为分析、理解、思考、领悟、推理,并保持思路清晰,进而充分地理解和表达产品形体结构。结构作为产品形态在内在表达上,其形态主要由产品内部结构控制,而对物象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超越物象本身进行内部结构的理解。从产品设计的角度上看,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了解和掌握产品结构,并不断训练透视能力,树立三维空间意识,发挥结构设计素描的设计价值和设计作用,进而为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审美性

在形态层面,结构设计素描与产品设计具备相同的形态构成要素,强调二维平面上的点、线、体、面等元素的结合,进而提高产品的美感和艺术欣赏性。在表现手法方面,主要利用设计图展现设计的创意与想法,这种技法不属于单纯的绘画方式,但又与绘画存在某种联系,对产品进行预想,达到从无到有、从外形到整体的设计目的,在此过程中,结构设计素描具有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从造型形式方面,结构设计素描要根据产品的形态变化规律进行产品设计,考虑产品内外部结构的统一性与变化性,并结合节奏、韵律、比例等设计元素,实现对产品造型规律的统一辩证。因此,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的造型美感,设计人员要掌握点、线、面、体、色、质、空间、环境等元素,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创造变化,进而达到产品最佳的艺术效果。

3.4创造性

创造性是结构设计素描的主要特征,突破产品本身而追求客观事物以外的审美特质,进而创造出产品独特的视觉形式,落实产品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产品设计中更加倾向于系统的整体创新,综合考虑技术、艺术以及人文等相关因素,重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处于科学、人文和艺术的交集,进而实现产品设计的创造特色。结构设计素描的设计过程就是在困难与希望、片面与全面、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实现创造,作为一种复杂化的系统行为,启发设计人员的思维,进而为产品设计提供创造性的思维环境,提升产品设计的质量水平。思维决定行为,为了提高产品设计的内在表现力,设计人员要借助思维方式进行产品形态表达,对产品外形特点和内在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产品的结构空间和明暗关系,借助虚实、光影等表达技巧,对产品视觉组合中的位置、大小、比例、形状等构图关系进行设计和展现,发挥结构设计素描的作用,提高产品设计的局部效果与整体视觉效果。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结构设计素描与产品设计关系的研究,在分析产品设计与结构设计素描内涵价值的基础上,提出艺术性、形态性、审美性以及创造性的关系因素,发挥结构设计素描的设计价值,进而提升产品设计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任远.浅谈素描与产品设计的关系[J].大众文艺(理论),2015(06):61.

[2]…韩超艳,王肖烨.结构设计素描与产品设计的关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77-78.

[3]…程金霞,曹巨江.论设计素描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J].安防科技,2016(01):58-59.

[4]…赵福华.产品造型设计项目对于素描能力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88.

结构素描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素描;创意;设计素描;环境艺术

素描作为一切造型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绘画之母”,从广义上讲,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在中国的艺术院校中,无论是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素描或设计素描课程。但在中国素描教育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院校都是在前苏联写实素描体系下进行训练的,这种素描的教学模式,具有他自身的优越性和特点,尤其是环艺专业的学生,对造型能力的把握和透视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素描教学模式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即过分注重物像表面的真实性再现,而忽略了作者本身的个性、情感和主观创造性。毕竟艺术不同于科学,科学有统一的标准,允许推广和重复,而艺术设计则不然。设计应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传统素描过分强调再现物体,不能充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石涛曾经说过“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笔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石涛提出“我的精神”的论断,即强调艺术家必须重视自己的创作个性。同样,在素描课教学上也要提倡一种个性的张扬和创新精神。

根据高职院校环艺学生的特点,在素描教学上应该在传统素描教学的同时向设计素描自然过渡,既不能全盘否认传统素描的作用,也不可完全依赖设计素描的教学。传统素描在教学上,主要还是训练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物体的形体比例和结构和明暗的准确把握,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这在将来学生制作手绘效果图和草图设计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的以后,素描应该向设计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设计素描,它是现代设计绘画的训练基础,是培养设计师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认识形态、创新形态的重要途径。设计素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结构设计素描”、“装饰性设计素描”、“抽象性设计素描”、“ 材质媒介综合性设计素描 ”三大类。

结构素描在环艺专业教学中较为重要,又称“形体素描”。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以理解和表达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为目的,结构素描的观察常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在观察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注重于直观的方式。这种表现方法相对比较理性,可以忽视对象的光影、质感、体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由于结构素描是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因此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结构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所以结构描要求画者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而关于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推理。结构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力和把握能力。在形象的细节表现方面,结构素描所要表现的是对象的结构关系,要说明形体是什么构成形态,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过什么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为了在画面上说明这个基本问题,就要排除某些细节的表现。结构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和概括出来。

装饰性设计素描应采取平面化处理的手段,整合视觉形象,利用视觉形式语言创造符合心理意象的平面化装饰性画面,完成意象传达的形态,即抽象化因素的表达。在这个阶段要解决平面意象的概念、形式法则、构成法则和变化形式等问题。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课件和范画的形式,直观展示平面处理过程当中的一些范例。在布置课题时,不是按照对象进行摆设然后要学生进行写生,而是给一个主题要学生进行创作,画面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

抽象性设计素描的表现手法是要求学生根据客观物象题材的启示引发灵感,建立符合感觉性的抽象画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抽象设计素描的概念、抽象设计素描的符号性、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原理以及抽象设计素描的表现法则。要让学生学会做这些转变的方法和制作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制作结果,结果固然重要,但制作过程更是授课的整体重点所在。

材质媒介综合性设计素描训练是尝试广泛利用不同材料和媒介,达到训练综合性表现力的目的。绘画工具既可以的铅笔、炭笔,也可以是马克笔、油画棒等。绘画手段可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材料,通过描绘、泼洒、拼贴、对印等多种手段,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材质媒介综合设计的概念、材质特征的感受与体验、素描媒介和技法的体验与发展。环艺专业素描教学既不能脱离传统素描的教学,也不可以完全依赖设计素描的表现。从绘画走向设计,既要训练了学生严谨的造型表达能力,同时又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家阳著,《设计素描教学》,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