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景色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追求的境界。诗是主情的,作为抒情的常用载体——景物描写,在古诗中,被中国古代文人运用得出神入化。本文以《登高》为例,探究其写景的技法,教给学生一把打开中国古代诗歌大门的钥匙,让他们能够顺利进入古代诗歌的精神殿堂。
清代诗人杨伦称赞杜甫的《登高》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甫镜铨》),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是赞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景交融,堪称此类诗歌典范。
一、景物状态变换写景法
描写景物时,通过对景物的形态变化,即动态和静态交替的描写,达到刻画景物神态之目的。诗歌首联由一对对偶句入手,其中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江水、洁白的沙子属静态之物,而劲急的秋风、悲哀的猿啸、盘旋于空中的水鸟则为动态之景,一联中动静结合。如果将首联宏观地视为静态之景,那么颔联两句中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则纯为动态,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格调高亢的秋景图。
二、视角方位变换写景法
描写景物时,从不同的视角、位置去描写,方能全面表现景物的神韵,远景近景变换,高处低处结合,俯视仰视更替是常见方式。首联中上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既为远观之景,亦是仰视之物,而下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则为近看之物,俯视之景。与此同时首联两句相对颔联两句则为局部之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滚滚来”则为作者登上高处,远眺全面之景,如此变换写景,描写二幅气势恢弘,境界阔大之景。
三、感官形象变换写景法
感官形象即人的不同器官所获得的外界景物形象,即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在景物描写中的表现。
诗中意象: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溪流,洁白的沙子,盘旋飞舞的水鸟,奔流的江水,皆为眼睛所见之视觉形象;劲急的秋风声,悲哀的猿猴声,飘坠的落叶声则为听觉形象,诗人不仅视通万里,而且凝神谛听,在广阔的时空中去感受秋天的气息。
四、景物色调写景法
景物色调即冷暖色彩两种类型,暖色调景物一般对应着喜悦明丽之景;而冷色调则常用来描写忧愁灰暗之物。诗中首联下句“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通过暖色调之景,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图来。由此想到杜甫诗中其它诗句,如《绝句四首》(其三)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黄、翠、白、青”四种,明丽的色彩,绘出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五、点面结合写景法
点面结合法即在景物选取时变换角度写景,通常有局部与整体,个体与群体的变化形式。诗中首联所选意象:风、天、渚可以说是一种整体形象,而猿啸声、沙、鸟则为一个局部之物的个体特征。与此同时首联中景物:风、天、猿啸、沙、鸟,相对于颔联中“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而言则又是局部与整体之变化。杜甫借助这些景物将夔州之地的景物特征如同电影镜头般,由局部特写到整体表现写得淋漓尽致。
六、意象叠加写景法
意象叠加法,顾名思义,即将一个意象叠加在另一个意象之上,全用实体性的名词意象拼接浓缩,省去诸名词之间的关联词语,语不接而意接,它实质上是一种隐喻。首联中六组意象: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画图。将此法用到极致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九组名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来描写荒凉暗淡的景物,幽僻闲致的环境,秋风萧瑟的凄凉旅途,表达漂泊天涯的羁旅之人的孤独而悲怆的心绪。
七、季节地域特征写景法
特定的季节、地域形成特定的景物,特定的景物意象传达特有的情感。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由此形成此诗特有景色:风急,猿哀,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形成夔州的秋天景物,烘托出凄凉萧杀的氛围,传达诗人悲秋之感。
诗歌中写景技法不仅仅以上所列七种,通常运用的技法还有修辞描写法、虚实结合法等,但本诗中尚未涉及在此不再赘述。但杜甫不愧是创作情景交融诗的高手,短短二十八字将无尽的写景技法娴熟运用,为传达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渲染了浓烈氛围。难怪我国古代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参考文献:
[1]语文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语文必修三·鼎尖教案[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9.
[3]萧涤非,程千帆等主编.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5]刘勰.文心雕龙·物色[M].中华书局,1988.
可以说,在小学的各个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从低年级段开始,便明确要求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而到了中、高年级段,这种能力和要求也不断地在提高与深化。在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一下在古诗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对情境的想象。
小学课本中,所选取的古诗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写景状物的诗,当然其中也有少许篇幅的叙事或抒情性的作品。这些诗,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祖国大好山河的风光美景,或一年四季不同时节、不同地域的面貌,绝大多数都是经过遴选的名篇佳构、传世之作,这些诗篇中包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需要学生深入到诗文所描绘的境界中,才能更加真切地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比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仅仅只有二十八字,却形象鲜明地描绘出了初春时节乡村一隅的景色,在这短短的七言绝句中,诗人写出了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船等诸多的景物,并有黄、翠、白、青等到多种颜色,以及鸣、上、含、泊等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可谓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容量确实是很大的,读后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与诗人一起走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色美景之中。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步阅读和感知的基础上,将景物在大脑中想象组合成为一幅实实在在的图画;或者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教师的朗读,边读边浮现画面;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所描述的景色说给同学和老师听;还可以在学完之后,动手将诗中的景物用一幅简笔画或水彩画构勒出来。这些做法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其透过表面的文字深入到诗歌所呈现的意境中去。这幅画面中,有着不同的事物,但它们不是单独的互不相联的个体,它们共同地组成了这幅画面的有机整体。
当然,有的诗所描绘的景色,意境是十分深远的,单凭一两幅静止的插图是难以毕现的,必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大脑去展开想象和联想,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意境。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首送别诗,特别是后两句所描绘的景色,意境是十分深远广阔的,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景:李白站在黄鹤楼上,望着挚友孟浩然坐着的一叶扁舟,在烟波浩渺的长江之上,顺着悠悠的江水,越行越远,一直地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诗人却茫然地伫立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如此,诗歌外在的画面和内在的意境,必然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和再现。
二、对情感的想象。
“诗言志”,每一首诗都是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情感而作的,不论是写景诗,还是叙事诗、咏物诗、离别诗、怀乡诗等,都包含着诗人特定的情感和态度。由于诗的篇目字数的限制,以及古诗用字讲究精炼的特点,绝大多数古诗在表情达意时都十分委婉含蓄,对于理解能力本身还很薄弱的小学生一下子是很难以感悟到的,必须加以想象和体会,才能领略到。
在古诗中,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悉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那种直抒胸臆的风格并不多,即使一向以狂放豪爽而著称的李白,他的一些诗在表情达意上也是十分地含而不露,让人猜度的,如在他的诗《早发白帝城》中,诗人获罪被流放,不料中途又被赦免,可以说是兴奋之至的,但屡遭不幸的诗人此时已经不再放纵情感了,只是在他的诗中我们能够触摸到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带着浓厚的情绪色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诗人出发时的天气晴朗、朝霞满天,行船时顺水顺风,途经三峡时,两岸原本悲哀的猿猴啼声在诗人听来竟也十分地动听处感受。从中我们不难感受诗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情,而“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表面是写行船之快,实际是写诗人的心情之欢快,这些都需要学生细细地想象、玩味才行。
三、对道理的想象。
不少古诗中都有一些千古传唱的名言佳句,这些句子虽然往往十分的精短,但却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蕴含着一定的哲理或思辩色彩在其中。这些诗句需要学生做细细的品味,方能解读到其中的真谛。在低年级的教材中便安排了《锄禾》一诗,这首诗教育学生要懂得劳动人民劳动的辛苦,从而培养从小勤俭节约的诗,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便是带有劝喻说理色彩和名言警句的意味,极易使学生联想到自身;而《登鹳雀楼》一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样也是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9题;共47分)
1.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云淡________
傍花________
忙里________
2.
(3分)读诗《春日偶成》,解释句中加线词语
时人________
不识余心________乐,将谓________偷闲学少年。
3.
(9分)读诗《春日偶成》,我会填
《春日偶成》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从描写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从描写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出诗人在春天美好的景色中________的心情。
4.
(4分)按拼音写汉字
chūn
rì
ǒu
chéng
tōu
xián
shào
niá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8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
莺啼:________
②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楼台:________
③云淡风轻近午天,________。
云淡风轻:________
④________,将谓偷闲学少年。
将谓:________
6.
(4分)词语搭配
袅袅的________
村庄
傍水的________
炊烟
簇簇的________
柳叶
嫩绿的________
红花
7.
(6分)形近字组词
淡________
傍________
识________
谈________
旁________
织________
8.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云淡②傍花随柳
9.
(5分)解释句中加线词语。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二、填空题
(共13题;共68分)
10.
(4分)看拼音,写词语
tōu
xián
lóu
tái
jiǔ
qí
yān
y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
(10分)古诗文积累。
《江南春》、《春日偶成》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吧?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高鼎《村居》)
②迟日江山丽,________。(杜甫《绝句》)
③好雨知时节,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④野火烧不尽,________。(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⑤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贺知章《咏柳》)
⑥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⑧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⑨________,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⑩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
12.
(4分)词语搭配
招展的________
城郭
依山的________
酒旗
大好的________
烟雨
茫茫的________
时光
13.
(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偶成
偷闲
春日
少年
14.
(5分)翻译《春日偶成》这首诗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5.
(5分)写出《春日偶成》中写景的句子
16.
(5分)阅读诗《春日偶成》,回答问题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那句诗可以看出来?
17.
(6分)判断题。
(1)《江南春》和《春日偶成》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
(2)《江南春》和《春日偶成》两首诗中都是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
(3)《江南春》和《春日偶成》这两首古诗中都抒发了作者春游时的快乐心情。(
)
18.
(5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我每日都要读它。②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9.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②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20.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②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21.
(5分)扩句。
①列车奔驰 ②浪花跳跃
22.
(5分)缩句。
①五颜六色鲜花花丛盛开了。②宽阔钱塘江笼罩着层薄薄雾。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9题;共47分)
1-1、
1-2、
2-1、
3-1、
3-2、
4-1、
5-1、
6-1、
7-1、
8-1、
9-1、
二、填空题
(共13题;共68分)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7-2、
17-3、
18-1、
19-1、
20-1、
有一天,外婆看着我背诗词,外婆要去买东西,我暗自高兴,心想:哈哈,外婆出去我就可以玩了,真是个好机会。外婆走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门关上,出去玩了。傍晚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脸色不好,就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外婆严肃地说:“今天把这几首背出来才能睡觉。”我乐极生悲,黄豆般的泪珠不停地滴落,可外婆一点也不怜惜。我真后悔中午偷跑出去玩。含着泪花,我在外婆严厉的目光中背完了那几首古诗,心里真是对古诗厌烦得要命。
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我看到每一册书上都会有两三首古诗,而且有时候在试卷上和课外的题目都会有。顿时我醒悟了,明白了外婆为何在小时候就让我学习古诗词,我真感谢她。
渐渐地,我知道的古诗词越来越多了,后来我发现每一首诗的最后一个自都是押韵的,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光”、“霜”、“乡”的最后一个韵母都是“ɑńɡ”,掌握了这一点,我发现背古诗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