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只在心里

只在心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只在心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只在心里范文第1篇

下面以在滨海举行的教海探航、领航活动中沈峰老师执教的5B unit9《The English club 》的E、F、G、H部分为例,和读者分享我在听课中的一些做法。

一、“听”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我们听课时,要看教师是怎样安排课堂结构的。例如:对E、F、G、H部分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的处理时很简单,大都是按照顺序一读而过。听了沈老师的课我发现她并没有按照顺序去教,而是巧妙地变换了顺序,变成了F、H、G、E。沈峰老师用insects昆虫这一主线将四个部分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听完了这节课,我有种恍然顿悟的感觉,原来E、F、G、H也可以这样教的,而且可以教的这么透彻和精彩。

二、“听”重难点的突破

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是否成功。听课时要听教师是怎样纵横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举例说明,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这些往往是他们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所得。在这节课中,沈峰老师把G部分的歌曲和F部分很自然地整合在一起。在课件中给出昆虫的图片,让学生选图填空。在他们得出正确答案后,再让他们唱出来。一步一步,由浅入深。最终学生会唱G部分的歌曲,也就等于掌握了F部分的短语和句子。在处理E部分对话时,沈峰老师设计了三个很有层次的任务。任务一是圈出文中提到的昆虫,学生很容易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任务二是细读短文,将形容四种昆虫的句子标注出来。这个任务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任务三是读上下文,猜carry和special的意思。这个任务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这样有层次的处理可以化难为易,学生就不会觉得E部分的生词多,句子难懂了。这样的处理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并将之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

三、“听”教学细节

细节,往往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流露,有经验的教师举手投足间都能体现出优良的教育意图,一个肯定的眼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细节一:读E部分时,沈峰老师跟着学生读,可是学生读的很慢,拖音。她没有继续读下去。而是停下来面带笑容地说:“我不想跟你们读了。太慢了,可以快点吗?”接下来读的这一遍,学生读的非常好。如果教师没有这样艺术地处理而是直接说:“太慢了,再快点。”我想效果不会有这么好。

细节二:在学生齐唱H部分歌曲的时候,沈峰老师将话筒放到学生的嘴边,让全班学生和现场的老师们都听到。这样一个小小动作却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他的学生听到话筒中的声音之后唱得更大声更带劲了。

细节三:学生齐读E部分。沈峰老师问:“看书读和看图读哪一个更难?你们想选难的还是简单的?”学生的挑战欲一下子被教师激发了出来。

四、“听”闪光之处

有哲人曾说,世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学习别人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因此,我们在听课时,首先一定要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善于去发现别人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每一次听沈峰老师的课,我都是受益匪浅。

闪光点一:为了很好地区别aunt和ant。沈老师编了特别有意思的chant:My aunt likes ants.The ants like my aunt。学生在说的时候觉得很好玩,边说边笑。课堂进入了小。

闪光点二:在问到“What can the ant do?”时,让学生说学蚂蚁走路的样子。惹得全班学生和听课教师哈哈大笑。

只在心里范文第2篇

2、然后就会进入收藏的页面,接着再点击右上角的“+”号。

3、进去之后,在空白的页面上输入文字。

4、文字输入完毕后再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接着就会跳出对话框,然后选择【在聊天中置顶】。

5、然后返回到微信的主页面,就能看到最顶上的文字显示了。

只在心里范文第3篇

关键词:问题家庭;自我教育;自律

问题家庭学生很多是学习成绩、道德行为暂时落后的学生。在一个班里,这类学生只占少数,但其影响大,故转化问题家庭学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为了使问题家庭学生彻底的转化,教师除了要进行爱的鼓励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这样他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我进步、自我成长。

一、自律教育,以保护自尊为前提

培养问题家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问题家庭学生在家中得不到温暖,经常遭受家长的粗暴训斥和打骂;在学校得不到教师、同学的理解,经常遭受到一些冷眼、讽刺和挖苦。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采取粗暴的教育方法,他们非但不乐于接受教育,还会认为教师是在故意“找茬儿”整他。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经说过:“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如果一个人对粗暴习以为常,只对“强有力的措施”才有所反应,那么根本谈不上自我教育。

在教育转化问题家庭学生时,一定要避开尖锐的心理锋芒,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因此,必须了解问题家庭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资”,在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班里有位曹同学,平时非常贪玩,经常完不成作业,回家还向爸妈撒谎说作业已在学校完成。上课坐不住,随便说话,注意力很不集中。接任班主任之后,笔者没有先给他一个“下马威”,而是经常找他谈话,与他拉家常,谈理想,讲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哪些是好的,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对的,不该做的。让他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对照自己现在的行为自己评判是非。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表示以后好好学习。从此之后,他作业完成得及时了,上课听讲认真了,而且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当他感觉到教师确实是真心关心他时,他冰冷的心就开始融化,主动接近教师了。

二、自律教育,以建立自信为基础

问题家庭学生也有上进心,但却往往缺乏上进的动力。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自信。学习成绩的落后、家长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看法让他们感到自己没希望了,因此,也就有了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起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所以,培养问题家庭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获得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一)擦亮自信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对问题家庭学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道理,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班里有一个男生,因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理想,就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上课捣乱,下课欺负弱小同学。值日工作不做,且一天天地变本加厉,害得同学都不愿意与他同桌。笔者苦口婆心反复劝导,无济于事。可就在校运动会上,他一个人为班级得了十五分,笔者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并在适当的时候让他担任了班级体育委员。对此,他十分感动,不良行为收敛了许多。之后笔者注意及时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来激发他的进取心。渐渐地,他回到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从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找到问题家庭学生的闪光点就能鼓起他们做好人、学好习的勇气;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就能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创设条件,享受成功的欢乐

在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只有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才能受此殊荣,而问题家庭学生只能“望奖兴叹”,很少受到奖励。如何奖励问题家庭学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有意识地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的标准,使得问题家庭学生也有争取获奖的机会,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努力争取的愿望。同时,笔者还有目的地激发问题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之自觉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朝着好的方向转化,逐渐使“闪光点”变成“闪光面”。

三、自律教育,以培养自律为目标

(一)循序渐进,减少犯错次数

要求学生在一个早晨就改掉所有坏习惯,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让他们通过自我控制而逐步减少犯错次数。有一位问题家庭学生上课特别爱讲话,甚至是自言自语,他知道同学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很想改正,但缺乏信心。笔者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都要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不讲话。如果没做到,老师暂时不批评你;如果哪一天做到了,你告诉老师一声?”第一天,他没来;第二天他来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和第四天他没来,笔者仍然耐心期待着;第五天,他又来了。尽管一周之内他只来了两天,笔者仍然给他以热情的鼓励。就这样,他犯这个错误的频率逐渐减少,半学期过后,他基本上改正了这个坏习惯。

(二)锻炼意志,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实践证明,问题家庭学生的优化很难一劳永逸,这是一个不断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普遍存在的规律。教师应该容忍问题家庭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三)创设机会,让集体影响他们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也包括利用集体的健康舆论对其施予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创设机会,改变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让集体接纳他们。对于问题家庭学生,教师批评得多,也会被一些同学瞧不起,在学习、各种活动中很少能引起他人的注意。设法提高他们在班集体里的地位,对纠正其不良习惯是有益的。而且,随着地位的提高,与同学的交往日益增多,这些学生在班级中逐渐被认可,他们的自尊心、责任感、纪律性和自制力也会大幅度提升。

有一个学生原来纪律散漫,在任命他担任班级劳动委员以后,他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转变,每天很早就来学校,督促同学做卫生。劳动的时候积极肯干,自由散漫的习气改变了不少。期末的时候,他被同学评为“劳动积极分子”。他说:“没想到大家这么信任我,我当然要好好干。当了班干部,就不能乱来了,那么多人盯着你。”

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只有这样,问题家庭学生才能乐意接受帮助和批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帮助他们重拾自尊,才能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他们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只在心里范文第4篇

微信群设置就在微信群聊天窗口右上角,点击一下进入群设置。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

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破1亿,耗时433天。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耗时缩短至不到6个月。截至2013年1月24日,微信用户达3亿,时间进一步缩短至5个月以内。

(来源:文章屋网 )

只在心里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式种植活动;积极心理;完善人格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24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158幼儿正处于人生中智力和体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判断力、选择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团结协作、积极乐观心态的培养等方面都需要付出努力。在幼儿教育中开启生态式种植活动,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通过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亲身实践来提升学习乐趣,通过自主选择与规划来提高审美水平,这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通过“种植”活动来开启幼儿积极心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通过融入自然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

幼儿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是不同的,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填充知识,而是调动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心态和习惯。正因为如此,我们主张幼儿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化。幼儿生态式种植活动一方面打破了“教室”这一单一的教学地点,带领幼儿融入大自然,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言传”到“身教”,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寻”,迎合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为幼儿传授关于“花种”的知识的时候,先是在教室里,将所有的种子罗列出来,利用幻灯片,为幼儿展示各类种子的名称、形态以及种植时的注意事项。起初幼儿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几分钟之后就有人走神,和身边的人搞小动作。笔者对传授的知识进行检验的时候,全班只有两个幼儿能够准确将所学内容复述出来。针对这一状况,之后,笔者改变了方法,利用“生态式种植活动”来完成这一教学内容。笔者将幼儿带领至“种植区”,让幼儿亲手触碰各类花种,并用图片来展示出每种花朵盛放的样子,让其自主选择喜爱的花种,两人一组配合,将这些种子种下。笔者观察到,几天之后,种子发芽了,幼儿们都很兴奋,积极主动地观察幼芽的生长情况,为其浇水,小心呵护。对“花种”方面的知识完全掌握了。更加可喜的是,从那之后,幼儿对所有的植物种子都更加感兴趣,继而,对自然界的其他一些事物同样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学习”这件事情在他们眼中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了乐趣。至此,“生态式种植活动”为其日后主动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通过自主规划培养幼儿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幼儿园生态式种植活动的实施,意味着幼儿园会以集中开展“幼儿生态式种植活动”为平台,将种植区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出不同的区域。

对于区域内种植什么植物、怎样搭配的问题,笔者会将选择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思考,说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并说明理由,通过谈论,了解别人的想法,教师对他的想法可行性进行引导,形成自己的方案并实施。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叩问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真正的喜好和需要,并通过与他人交流学会衡量利弊,从而为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而打下基础;同时,幼儿通过对种植植物的自主规划与选择,提升审美水平。而这两点,都会给幼儿带来一种“我有能力了解世界,满足内心需要”的感觉,从而有效提升自信心。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也欣喜地发现:通过自主规划生态式种植活动,大部分幼儿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加自信,能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通过团结协作培养幼儿团队精神

不难发现,幼儿教育的很多课程和活动都是在封闭的教室进行的,但开展“生态式种植活动”使幼儿走出了教室,参与到实际的劳动中来。在活动过程中,笔者也常常以“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方法,引领幼儿与他人团结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但能够积极发现自己所擅长的劳动技能,还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这使得幼儿逐步建立起欣赏美、发现美的习惯,提升了自信心,也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社交能力、与人为善的态度。这些,对于幼儿将来的健康成长、积极心理的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笔者首次带领幼儿参加“生态式种植活动”时,幼儿小组内部经常因为意见不统一产生矛盾。有的幼儿因为争抢工具向老师告状,劳动结束之后,又互相指责对方没有做好。为此,每次“生态式种植活动”结束之后,笔者都会带领幼儿做总结,引导他们学会谦让和包容,在劳动中多承担责任,欣赏别人的优点。通过几次活动的总结与实践,幼儿彼此之间配合更加默契,劳动效率也不断提高。

相关期刊更多

初中生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中国钢铁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