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均数课件

平均数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平均数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平均数课件

平均数课件范文第1篇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的第五章第二节。《统计基础知识》是财会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财会专业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期或时点上发展变化的规模和水平。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算数平均数的计算、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熟练掌握了简单算数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能够熟练区分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在学习今天的新课时,学生是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也可以加深对前面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

在分析教材及学生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

(2) 熟练掌握平均发展水平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计算时期序列的序时平均数、时点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相对数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平均数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并掌握初步动态分析。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把专业理论知识与日常的统计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激发出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学目标,我拟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时点序列的分类

2.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区分连续时点序列和间断时点序列

二、说教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分层诱导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多媒体课件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在讲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时,我并不是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己阅读教材,找出或归纳出结论,启发学生模仿老师的思维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由模仿性学习转化为独立性学习。通过分组讨论,着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讨知识的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是完成上述的教学目标,贯彻落实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具体体现。这里,我把教学过程分为6个环节来阐述。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但一切现象、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统计作为认识各类现象的一个有力工具,还应随着时间的发展从动态上分析、研究各类现象发展的状态及其规律,并预见其变化的趋势,以便为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更为科学的信息。【课件出示】两个时间序列,让学生分析所出示的序列为哪一种序列?——时期序列还是时点序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两个数列发展变化的趋势呢?学习完这节课你就可以从动态上对现象进行分析了,研究现象的发展趋势及规律了。通过这种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引入新课,使学生的思维能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既加深理解了已学的知识,又给学生留下了悬念,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新课讲授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以下三任务:1、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2、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3、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第一个任务,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找出关键词,进行归纳总结。在学生分组的基础上,找2组同学代表起来归纳总结每个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他组予以补充。最后教师出示课件,予以总结。

第二个任务,出示课件,一个时期序列,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序列,有什特点, 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序时平均数?知道学生看课本,归纳出计算公式,

让学生观察时期序列的序时平均数采用的是简单算术平均法,简单算术平均在第三章已经学过了,让学生建立与第三章知识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出示课件予以总结。

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某煤炭企业年煤炭产量如下:

年份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产量(吨)

118729

129034

132616

132410

124000

分析:1.所出示的序列为哪一种序列?——时期序列

2.根据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该采用那种方法?——简单算术平均数法

第三任务是本节的难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个任务我采用分组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先让各小组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如何区分四种不同的时点序列,教师给出四个时点序列,让学生去对号入座,并有各组代表总结出各自的计算公式。最后教师出示课件。

师生互动

【课件出示】让学生在观察两个序列后进行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课件所给出的两个时间序列分别为哪种类型?

2.该时间序列有何特点?

3.两个序列中指标数值所对应的时间有何区别?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前面所讲的简单算数平均法和加权算数平均法在这里不能直接使用,学生带着疑惑来学习新的计算方法,教师则通过精心准备的课件来演示计算过程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三)、课堂练习: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先自己解答,而后教师点评,从细节入手,强调做题的规范性。

(四)、课后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要熟练掌握时期和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建立知识体系。

(五)、布置作业:《统计基础知识习题集》第81页综合题1、2、3、7题

(六)、板书设计:

一、发展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逐日——简单

(一)总量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发生变化时登记——加权

1.由时期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简单算数平均法 间隔相等——首末折半法

2.由时点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1)由连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间隔不等——先简单再

(2)由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加权算术平均数

平均数课件范文第2篇

1.进一步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进一步加深对求平均数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熟练掌握解答方法.

3.学会分析统计表中包括的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编制和检查一个统计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本节课整理和复习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三项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题关键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统计表包括的内容及数量关系,掌握编制、填充、检查统计表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解答有关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编制和检查统计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简单的统计”】

1、教师提问导入.

同学们,记忆是智慧之母,你们谁的记忆最好呢?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在小学阶段都学了哪些统计知识?都是在哪册书上学的?

2、学生汇报.

在第十册的第一单元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求平均数;

在第十二册的第四单元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

二、归纳整理.

(一)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说明:统计知识在生产、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要认真学好统计知识,提高统计能力.

(二)整理复习求平均数.【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统计”】

例1.某初级中学七个班的学生人数如下:

初中一年级:一班40人,二班38人;

初中二年级:一班40人,二班40人;

初中三年级:一班41人,二班38人,三班36人.

1、学生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独立解答.

3、教师提问: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必须先求出什么?

例1的平均数是按什么平均?

如果已知七个班的平均人数,求这七个班的总人数该怎样计算?

4、启发思考:求平均数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先求出一组数的总数量,再知道平均分成几份.用总数量除以要分的总份数就等于平均数.

5、练习.

在一堆小麦中取样五次,每次测得小麦的千粒重是:32克、34克、36克、35克、38克.这五次测得的小麦千粒重平均数是多少?

6、学生独立解答例2.

振华小学六年级学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67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每人做6个.六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做多少个?

7、思考:结合两道例题的解答过程,能试着概括出一个关系式吗?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三)整理和复习统计表.

1、指导看书.

2、教师提问:统计表中横向有几栏,纵向有几栏,分别表示什么?

制作一个统计表,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3、分析统计表中各数据之间的关系,根据已填的数据,把空缺的数据填满.

4、教师说明:统计表的内容是根据统计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在编制和分析统计表时关键要弄清各栏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5、练习.

(1)下面记录的是某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测验的成绩(单位:次)

25333128133630293221

32292530192731352628

根据上面的成绩填写下表,再算出这班女生测验的平均次数.

参加测验人数:总次数:平均次数:

(2)下面是育新小学六年级两个班学生上学期体育成绩统计表.

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②两个班各有多少人?(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四)整理和复习统计图.

1、指导看书.

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反映了某市电子仪器一厂、二厂两个方面的情况,请你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的快?

(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人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

(3)你认为哪个厂的生产搞得好?为什么?

2、比较【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统计”】

3、练习.下面是某班上学期美术成绩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了哪些内容?解答求平均数问题和编制统计图表的关键是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口述解答求平均数问题的关键和方法.

2、口述统计表包括的内容,检验统计表的方法.

3、口述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五、布置作业.

1、甲乙两港相距140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驶往乙港用了4.5小时,返回时因为逆水比去时多用了1小时,求这艘轮船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小春、王芳、张强三个人的平均体重是43千克.其中李小春重44千克,王芳重40千克,张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根据下面的统计图,编制成一个统计表.

平均数课件范文第3篇

师:同学们,我们班哪位同学口算能力最强?现在,我们就通过“一分钟口算比赛”的办法来比一比。不但要比哪一个最快,还要比哪一组的集体成绩最好!

二、比一比

1.一分钟口算竞赛

学生做事先准备好的口算题,共20道,教师计时。教师报答案,同桌交换订正,小组长统计本组答题情况并在指定位置板示。教师引导大家简单了解各组统计情况,评出个人获胜者。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是我们班算得最快的。

2.讨论并评比集体成绩

师:刚才我们评出了个人第一,哪个小组的成绩最好呢?请你任意选两组比比看,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生:相同人数组比――可以比每组做对题目的总数,不同人数组比――比做对题目的总数,但不合理。

师:怎么比合理?

生:加起来除以他们的人数。

生:就是看他们组平均每人做对了几道题。

3.认识平均数

师:我们用平均数来研究两组人数不同的答题情况。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两组人数不同的答题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先计算出每组的答题总数再除以每组的人数得出这两组的平均数,比较两组成绩的优劣,并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计算每组平均数(除不尽的用计算器算),每组报出计算所得到的平均数,评出成绩最佳的小组。

学生感受到:尽管各组人数有的是4个,有的是5个,我们还是可以用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来代表一个组的成绩的整体水平。

三、想一想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平均数,想一想下面题目的答案。(课件出示)

小明、小军、小李的年龄分别是7岁、5岁、12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几岁?

A.5

B.8

C.12

师:你会猜哪个答案?

生:是B。

师:同意吗?我想问你们为什么不选A或c?(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

生:5太小,12太大。

教师概括引导:通常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大可能是这组数据中最大的一个或最小的一个,它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居中水平。

四、解决问题

望月路一家牛奶店又该进牛奶了,下面是商店本周前4天卖出牛奶的情况,星期五进多少箱牛奶合适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喜欢看足球赛吗?有个足球队想引进一名前锋,主教练收集了三个运动员的相关资料,你们来当参谋,他应该引进哪个运动员?(课件出示)最近5个赛季的进球数

运动员甲:23 17 18 24 23

运动员乙://24 20 22

运动员丙:30 10/ 26 18

(“/”表示这个赛季没参加比赛)

这个足球队该引进哪个运动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后,小组讨论。

生1:我会选乙,因为他的平均进球数是22个,其他的都是21个。

生2:我不会选乙,因为虽然他的平均进球数多一些,但他有两个赛季没参加,可能身体不好。

师:大家不妨看看甲和丙,他们的平均进球数一样。如果在他们两人中选择一个,你怎么选呢?

生3:我会选丙,因为虽然他的平均进球数少一些,但是他有时候,进球数最多。

生4:我不会选丙,因为他有时候进球数较多,但是他有时候进球数较少,不稳定。

生5:我会选甲,因为虽然他的平均进球数少一些,但是他每个赛季都参加了,而且他的平均进球数只少一个。

生6:我不会选甲,因为他的平均进球数少。

教师小结: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平均数来帮助分析,但有时候还要参考其他的因素来灵活处理。

评价

1.注重让学生经历现实的统计活动

“平均数”一课,在教学内容上属于统计一概率板块。所谓统计,就意味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统计内容的教学,其基本目标是要让学生对这种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数据的过程有所体验,能够初步学会正确使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看待由这些方法得到的统计结果。因而在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完整地经历这一过程,尽可能避免人为地肢解这一过程。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现实的统计活动而不仅仅是处理老师提供的数据。本课中,教师提出了一个需要经过包括收集数据在内的统计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班谁的口算能力最强,哪个组的集体成绩最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就必然要收集相关的数据,而一分钟口算比赛、同桌交换判断计算正误、将结果汇报组长、组长记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收集数据的过程。

2.注重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

平均数(这里特指算术平均数,统计学上也叫样本均值)是一个重要的统计量。所谓统计量,就是对一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些能够粗略描述这组数据特征的关键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重要的统计量,每一个统计量都能从某个角度反映一组数据的特征,这就是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什么是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我们认为,至少应注意这么几点。

首先,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其取值介于样本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本课中猜平均数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而设置的。7、5、12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从5、8、12这三个数中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个?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把平均数的具体数值求出来,但我们更应该从平均数的意义出发,先去做一个猜测,就这个问题而言,答案只可能是8。

其次,用平均数来反映样本数据的特征是有其局限性的。任何一个统计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正因为这样,另外的统计量才有产生的必要。如果我们把样本数据的“总和”也当成一种统计量的话,平均数的产生就可以克服这个统计量的局限性。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中也有所反映:如果两组人数相等,就可以比较他们的总成绩;如果人数不相等,比较总成绩就不公平了。这样,平均数的引入也就有了必要。同样,平均数作为统计量也是有局限性的,本课最后一个环节就揭示了这种局限性:甲和丙两人进球数的平均数相同,那要怎么选择呢?数据的离散程度需要用另外的统计量来描述,最常用的就是方差和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

第三,应适当淡化求“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以前,作为对求平均数问题的拓展,我们特别愿意把问题的情境弄得“稍复杂”。所谓“稍复杂”,就是或者“总数”复杂,或者“份数”复杂。比如已知第一个月做了多少零件,第二个月做了多少零件,问平均每天做多少零件。让学生在这种稍复杂的情境中体会对应的思想当然也未尝不可,然而这对体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似乎帮助

不大。

3.注重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平均数作为能很好地描述样本数据整体特征的统计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本课设计了给牛奶店进牛奶提供参考的问题。从问题本身来说,应该说涉及到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为决策提供服务。

牛奶店前四天卖牛奶箱数已经有了,如何处理这些数据,使之为“星期五应进多少箱牛奶?”这个问题的决策服务。当然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用前四天卖出牛奶的平均数作为第五天进牛奶的数有什么依据却是本课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下面将再详细说这个问题。

从以上几点看,本课从现实的统计活动开始,让学生感受到引入平均数的必要性,继而逐步揭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平均数的局限性,整体设计是好的。在教学中,面对从现实统计中获取数据与求平均数时极有可能无法整除的矛盾,使用计算器并不回避小数结果,处理的大胆,也是可以接受的。

从整个设计来看,也存在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统计活动应该基于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或者说为了解决某个有价值的问题才进行统计活动。本课设计的问题是看哪个同学的口算能力最强,这当然算得上是一个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但如果进一步考虑到这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把口算测验变成一个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问题,将会使问题变得更加有意义。事实上,《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实规定了第一学段末的学生在计算方面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这样一个要求,也确实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关注的。

第二,究竟怎样理解由星期一到星期四的卖牛奶箱数来决定星期五进多少箱牛奶的问题。从本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事实卜,教材卜的原题是根据前三天卖冰淇淋箱数决定第四天的进货数。教师隐约感觉到了用三天的数据来推断第四天的数据是不妥的,所以又加了一个数据。然而,这依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平均数课件范文第4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和大家一起先看一段动画片——《小马过河》。(播放动画)像小马想的那样过河真的不会有危险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课前设置“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马像它想的那样过河一定不会有危险吗”的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

师: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了。瞧,三(1)班各小组的男、女生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比赛规则是每人套15个圈,套得准的获胜。这是第一小组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略),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生1:张强套中5个,徐同套中9个,周宇套中6个,吴鹏套中4个。

生2:徐同套得最多。

生3:张强比周宇少套中1个。

……

师:现在请你们来当回小裁判,这4个男生谁套得准一些,为什么?

师:从第一小组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略)看,4个女生分别套中几个?谁套得准一些呢?

师:如果第一小组的男生和女生比,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师:当男、女生人数相同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比总数来判断谁套得准一些。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分析平均数的需要,本环节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了整合,创设了男、女生各4人套圈谁套得准一些的情境,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经验通过比较总数得出结论。】

三、合作探索

1.教学例题。

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小组的比赛情况):从这幅图(略)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男生4人,女生5人)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男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6+9+7+6=28)女生呢?(10+4+7+5+4=30)因为女生的总数比男生多,所以我觉得是女生投得准一些,你们同意吗?(学生讨论交流)

师:当男、女生人数不同时,通过比总数来判断比赛结果不公平,那怎么才能更合理、更公平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算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可以把几个人套中的个数“匀一匀”,让每个人看上去一样多,然后再来比较谁套得准一些。

师(引导学生观察“匀一匀”的方法):刚才这位同学是从多的匀一些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同样多,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就叫做“移多补少”。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回答:(1)从9个里移走了几个?(2)给李钢补了几个?(3)给陈杰补了几个?(4)他们两人一共补了几个?(5)移走的个数和补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等)(6)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总数变了吗?(不变)

师:通过移多补少我们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这个“7”就是原来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师:我们来比一比这些数据,它们有的比平均数7大,有的比平均数7小,还有的与平均数7相等。平均数7比最大的数9小,比最小的数6大,它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9与最小数6之间。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男生套圈的平均数,现在你能估一估女生套圈的平均数会在哪两个数之间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学具摆一摆,并移一移,看看女生套圈的平均数是多少。(学生小组合作)

师:女生平均每人套了多少个?(6个)这个平均数反映了女生套圈的平均水平,它在最大数10与最小数4之间。

师:通过移多补少,我们得出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是7个,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是6个,现在你知道是谁套得准一些了吧?

师(小结):当男、女生人数不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比平均数来判断比赛结果。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它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除了用移多补少法得出平均数,你能通过计算求出男、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吗?【28÷4=7(个),30÷5=6(个)】这个28求的是什么?这里的30呢?它们都是先把每组的数合起来求出什么?(总数)然后再把总数怎样?(板书:再分)这种方法就叫做“先合再分”。

师:为什么求男生的平均数时除以4,而求女生的平均数时却除以5呢?

师(小结):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就要除以几。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演示等活动,揭示平均数的概念,并利用方块图的移动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感性支撑,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平均数,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同时让学生比较平均数和相关数据组中的各个数,自主地感受平均数的范围,发现平均数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突出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量的属性。】

2.统计图变化。

师:如果男生中李钢套中的个数从6个增加到10个时,其余同学的不变,男生套圈的平均数会有变化吗?(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师:我们发现当其中一个数变大,其余数不变时,平均数会随着变大。

师:如果陈杰套中的个数从6个减少到2个时,男生套圈的平均数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来算一算,验证一下。

生4:2+9+7+6=24(个),24÷4=6(个)。

生5:4÷4=1(个),7-1=6(个)。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陈杰套中的个数从6个减少到2个,减少了几个?平均每人少了几个,我们就从刚才的平均数里减去几个?

平均数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数学应用意识;生活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因此,课改条件下,数学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去领略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实践数学之用,开放学生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人。在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使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我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实际意义

由于地区差异性,教师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能从身边生活中引入的,要善于挖掘教材尽量在生活中引入,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此,我们要善于研究教材的实际意义,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有价值的数学。例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这课时,可以这样设计: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用课件演示),剪下折叠部分,得到一个什么图形?来形成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身边处处有数学。而在例题教学时,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图像背景:如图,这是已建的世界第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设计效果图,桥梁支架与桥面形成的ABC中,AB=AC , AC上有一点D,测得BD=BC=AD,求ABC 中∠A 的度数。

二、新课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导入是整个教学成功的开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大量取材于生活实际,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创设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点亮学生智慧的火光,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并热爱数学。

用生活背景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在去年台州市初中数学研讨会上,玉环一个老师在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采用海上日出引入新课。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海上日出的全过程。

老师:请同学观察图片,然后想象有那些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

学生:有圆,可以把太阳看作一个圆。

老师:还有吗?

学生:还有。可以把地平线看作是一条直线。

然后重新放映海上日出的全过程。

老师:若把太阳看作一个圆,把地平线看作是一条直线,观察整个过程中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的情况。

学生:0个、1个或2个

师生继续探讨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该节课运用这种“生活化”的新课引入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引入的生活画面形态色彩越逼真,学生学习就越有兴趣,理解得就越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课堂练习“生活化”

设计“数学生活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教《求平均数》时,练习中有一题是给出一组学生身高数据,算出平均身高,来巩固求平均数方法。可以这样设计:先给出我县十三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40cm,问“你们组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本组平均身高,再让学生统计本小组8个人的身高,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与140cm进行比较。同样是计算学生平均身高的练习,但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但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了算平均数的必要性,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平均数;还学会了算平均数的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从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等等。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