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苗族舞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一个大山深处的古老民族,他们依旧保持了传统的祭祀性舞蹈,因此舞蹈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大都同乐器的特殊性有着直接联系。比如苗族非常著名的笙鼓舞,在他们的民俗中,这是一种具有联系“阴阳界”功能的舞蹈,在祭祀仪式中的鼓杆也被苗族赋予了“通天地,通地府”的特殊功能,因此,对于乐器身份的定位大都与此传统有关,才有了敲击木鼓的声音是阴阳界沟通的符号。而芦笙在苗族舞蹈中是能够娱乐众神和凡人的乐器,由此而产生的芦笙舞也附有同样的功能。此外,由于芦笙与木鼓两种乐器之间意义的相斥,除了祭祀外,笙鼓是不能在舞蹈中同奏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祭祀的象征符,智能在丧祭活动中进行。从这些实例我们看出,对于苗族舞蹈来说,研究其对于音乐的运用,首先要对苗族舞蹈中各种乐器在不同舞蹈中被赋予的身份定位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乐器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舞蹈的情感变化。舞蹈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通过舞蹈者的动作,传递一种感情元素,从而打动观众。在苗族舞蹈的教学中,乐器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舞蹈的律动效果,从而使得舞蹈本身具有非常强的震撼力。
2舞蹈音乐的特殊教学传承方式
苗族舞蹈与音乐采取一种特殊的传承方式来进行,以各种传统乐器命名的舞蹈立刻就能让我们耳边响起悠扬的音乐。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关于苗族芦笙舞有着这样的文字记载:苗族芦笙舞一般通过长辈、家族或者芦笙师傅的直接口传,而向年轻人传授芦笙舞,首先要从芦笙歌教起,然后是吹奏芦笙的方法技巧,最后才是“跳芦笙”的动作要领。除此之外,根据调查显示,苗族其他舞蹈在传承教学过程中,诸如木鼓舞等,都是让学徒先领悟敲击木鼓的要领以及熟识木鼓谱,之后学会唱鼓谱,才能去保证在最后跳木鼓舞的时候不会出现跳错的现象。这就说明了,苗族舞蹈在教学中都是以对音乐的深度理解为基础的,在舞蹈中音乐处于绝对的主导位置,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苗族中,木鼓舞、芦笙舞等“大师”人物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为祭祀环节是舞蹈实践的重要场合,包括芦笙师以及木鼓手等都具有极高的地位,也就是说这些精通音乐的苗族舞者承担着很大的责任,所以,在苗族舞蹈的教学中对于音乐的掌握才显得如此之重要。苗族舞蹈由于存在较多的少数民族特色,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文化的传承问题,从而保证在学习苗族舞蹈的过程中,掌握其中的韵味与韵律。一般情况下,通过对于苗族文化的了解,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一种韵味的舞动,从而让舞蹈动作更加具有内涵。苗族舞蹈中的音乐具备一定的民族特点,如果不能够通过对苗族文化的了解,那么在进行舞蹈学习的时候也会产生诸多的困难。
3教学中基于民俗活动的音乐对舞蹈的约束性
如今我们所能够在苗寨看到的民俗活动,依旧保持着其被文化仪式遗响的特色,保持了非常古老的带有文化的烙印,所以在研究苗族舞蹈过程中单纯将其看做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就显得非常片面了,也是不切实际的。对于在民俗活动中进行演绎的舞蹈,苗族人对好坏的判断只是看大家的舞步是否整齐一致,有没有跳错,而音乐在这种盛大的民俗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约束作用,如果在跳舞过程中,鼓手一旦出错,就会导致大家的步伐出错。在一次造访中笔者亲临了芦笙舞的现场,舞者们的步伐变换都是随着芦笙的韵律而动,舞者们在跳舞过程中自然融入芦笙的节奏中,仔细聆听,经过一段约定俗成的“前奏”之后,舞者非常整齐地变换着步伐,体现了音乐在苗族舞蹈中统领的功能。在音乐对苗族舞蹈的这种约束性下,增加文化的象征意义之后,我们能够看到,苗族在舞蹈教学中对于音乐的“组织仪式”能力同样也非常重视,这些如木鼓、芦笙,在程式化的仪式中体现了与文化有机统一的传统,这些教学中的深层含义或许只有生长在苗寨的人们能够体会和理解。这些文化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在很多芦笙音乐为主导的舞蹈中看出,其大都在舞蹈开始之前吹奏同样的一段坏块的芦笙曲,这一段就是一种音乐语言,寓意“大家快来跳舞咯”,音乐的组织形式尽显其中。
4苗族舞蹈教学中历史文化的烙印
对于苗族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我们还有一点不能遗漏,就是苗族舞蹈的起源,有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性,也就是说,苗族舞蹈起源于祭祀文化。而祭祀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苗族舞蹈中最主要的生态基础,与舞蹈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舞蹈的生态学研究领域中认为,舞蹈是环境的核心物。这里的意思就是解释了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舞蹈形式是不尽相同的。苗族地处植被茂盛的西南大山中,地质灾害频发,因此催生了祭祀在苗寨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带来了苗族舞蹈中祭祀文化的烙印。因此在苗族舞蹈的教学中需要进行苗族历史文化的传授,同时对祭祀的文化音乐的内涵要有一定的理解,最好能去感受一次大山深处苗寨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这种包容了文化传承意蕴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好地展现出来。
5结语
关键词: 面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 “六步”应答模式
当前,无领导小组讨论已广泛使用于公开选拔副厅级及以下领导干部的面试中,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一种面试题型。我在多年的面试研究与辅导中,经过深入探索,认为应试者在面试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认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基本原理,通透掌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解题方法,并善于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一、理论前提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一种面试专业测评方法,包含本质内涵、优缺点、测评要素、主要题型、施测程序、应对技巧等一系列基本理论与技术问题。其中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本质、题型、程序等三个方面对有效运用“六步”应答模式产生了独特影响。
1.明确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本质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的一种测评技术。它通过一定数目(5―9人)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进行一小时左右时间的与工作有关问题的讨论,并作出决策,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受测者应坐的位置,让受测者自行安排组织,评价者观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以及自信程度、进取心、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活性等个性特点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团体气氛,由此来综合评价应试者之间的差别。
由于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小组是临时拼凑的,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因此其本质就在于考查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自发的领导者。
2.熟悉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各种题型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讨论题一般都是智能性的题目,从形式上来分,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开放式问题。主要考查应试者思考问题时是否全面,是否有针对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有新的观点和见解。如你认为什么样的领导是好领导?
(2)两难问题。主要考查应试者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说服力等。例如:你认为以工作取向为重的领导是好领导,还是以人为取向的领导是好领导?
(3)多项选择问题。主要考查应试者分析问题实质,抓住问题本质方面的能力。此类问题对于考官来说,比较难以出题目,但对于评价考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人格特点则比较有利。
(4)操作性问题。主要考查应试者的主动性、合作能力,以及在一项实际操作任务中所充当的角色。典型的例子如要求用PhotoShop这个软件分别设计一个照片的背景,看谁的设计更有创新,或者可以自由寻找合作者,去完成这个在现场就需要实际操作出来的工作。
(5)资源争夺问题。主要考查应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概括或总结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和反应的灵敏性,等等。如让应试者担当各个分部门的经理,并就有限数量的资金进行分配。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类型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什么样的题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应试者展开充分讨论,并最好能让小组成员间的意见出现分歧和交锋,看最后能否达成一致,以及如何达成一致。
3.通晓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
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流程,有助于应试者把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全过程,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沉着应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考生阅读材料,了解试题,独立思考,列出发言提纲,一般为5分钟左右;第二阶段,考生按当场抽签确定的顺序或自由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人3分钟;第三阶段,考生交叉辩论,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并最终得出小组的一致意见,大约20分钟。整个过程一般控制在1小时以内。
二、应答模式解析
在应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无论是题型的变化,还是问题形式与内容多元化,都可以用一套操作模式来应答。下面以一则经典的案例为例加以解析。
1.经典案例
现在发生在海难,一游艇上有八名游客等待救援,但是现在直升机每次只能够救一个人。游艇已坏,不停漏水。寒冷的冬天,刺骨的海水。游客情况:
①将军,男,69岁,身经百战;
②外科医生,女,41岁,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③大学生,男,19岁,家境贫寒,参加国际奥数获奖;
④大学教授,50岁,正主持一个科学领域的项目研究;
⑤运动员,女,23岁,奥运金牌获得者;
⑥经理人,35岁,擅长管理,曾将一大型企业扭亏为盈;
⑦小学校长,53岁,男,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⑧中学教师,女,47岁,桃李满天下,教学经验丰富。
请将这八名游客按照营救的先后顺序排序。要求:3分钟的阅题时间,1分钟的自我观点陈述,15分钟的小组讨论,1分钟的总结陈词。
2.应答模式
第一步:明确题意。
即要求做什么?任何题目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明确题目的意思,即题目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什么。从本题要求来看,就是将八名游客按照营救的先后顺序排序,即需要排序。
第二步:寻求解题方向。
即如何去做?无论何种题型,我们在明确题意之后,马上就应该想到如何着手去解题。本题要求我们进行排序,那就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确立标准,即标准是否科学、客观、合理、全面。这是解决问题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否则无法有效完成任务。
如何确立标准呢?此时要依据题意作出快速反应,排序无非是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事物的因果联系、事件的轻重缓急、人物的重要性程度等来确立标准。案例中设置的是在特定紧急的情况下去救人,很显然是要考虑依据人物的重要性程度来排序。
第三步:落实方案。
即如何进行具体操作?标准确立之后,就要根据标准进行具体操作,最终确定营救的先后顺序。那么如何来衡量人物的重要性程度呢?我们又可以从以下多个维度予以考虑:一是对社会的贡献;二是自救能力;三是年龄及性别因素;四是文化程度;五是职务或职称的高低;六是其他因素如文化传统,等等。由于无领导小组讨论重在考查应试者的分析判断能力,而无标准的答案,因此,我们应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同时兼顾其他因素来解决问题。
上面所涉及的评判人物重要性程度的各个维度均可以作为单一主线来落实方案,本文拟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作为主线来操作。
首先将需要营救的人员按照职业类别划分开来:将军属于军人;外科医生属于医务工作者;大学教授和大学生属于科技工作者;运动员属于体育工作者;经理人属于经济工作者;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师则属教育工作者。这种分类既可以相对细化,又可以比较粗略,完全取决于应试者的经验和当时的认知状态来确定。
其次是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将各种职业类别的重要性依次进行排列:科技、经济、教育、医学、其他。此时应试者要运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寻找各种排列的理由。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建国军民,教育为先,国家要发展,还靠新一代,等等。
最后依据各项标准具体确定营救顺序:教授、大学生、经理人、中学教师、小学校长、外科医生、将军、运动员。此时应试者要充分利用其他一些维度来具体确定顺序,体现自己观点的全面性与思维的严谨性。如在大学教授和大学生之间应先救大学教授:一是他年龄大,自救能力弱,符合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二是他正主持一个项目研究,对人类有较大贡献。而大学生虽有潜力,但他正值壮年,自救能力应该较强。在小学校长与中学教师之间应先救中学教师再救小学校长,其理由是优秀的教师对教育的良性促进作用更来得直接些,况且是女教师,应当先救。在将军和运动员之间应先救将军,因为拿过奥运金牌的年轻运动员,其身体素质应该会比正常人强,生存能力和自救能力方面都会比已经69岁的将军更有优势,因此运动员最后才救。
第四步:理清发言思路。
即该说什么?将前面完整的思维过程列成一个简要的发言提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处理好后面几个步骤的关键点。如图所示:
第五步:适时调整发言内容。
即该如何说?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考官通过应试者在发言的时机与内容、遭到反驳时的态度、倾听他人谈话时的态度等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来对应试者作出综合评价。它重在发掘应试者中“无形”的领导者,这个“无形”的领导者应当具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因此,应试者必须在已准备好的答卷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情况,在讨论中把握全局,总结别人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予以补充、完善,最终形成自己更加全面的观点。
第六步:正式发言。
即该如何把握最佳时机陈述?我们将正式发言作为一个单独的步骤,是基于它的重要性考虑的。应试者的发言是观点的阐明、能力的显示、形象的展现,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它重在发掘应试者中“无形”的领导者,这个“无形”的领导者不仅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在协调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条理分明地加以陈述,而且善于察言观色、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巧于应答,显示出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总之,应试者要善于根据别人的发言或论辩的状况,寻找到一个有效的突破口,能将众多的观点引向一个一致的目标。
三、总结与思考
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六步”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有机整体。其中明确题意是解题的基础,寻求解题方向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落实方案是解题的核心部分,理清发言思路是解题的保障,调整发言内容是解题的重要补充环节,正式发言是解题的灵魂,是整个解题的归结点。
当然,无领导小组讨论“六步”应答模式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解题思路和应用模式,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建立在应试者具有优良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戴维新.无领导小组讨论应试技巧.领导科学[J],2009,(2).
[2]马旭升,李海舰.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初探[J].人才开发,2009,(4).
[3]铁鑫.浅谈无领导小组讨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0,(11).
关键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芦笙舞 传承 发展
由于苗族没有文字,它是由苗族人民以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今天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等各方面的冲击,贵州苗族民众已出现了远离本民族文化,喜好外来文化的趋势。苗族后代进入学校学习全国统一的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大多进入到全国各大城市谋求发展,所以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为之甚少,今天我们身边的苗族同伴不会苗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随着被汉化、同化的情况加深,苗族文化随时面临着消亡的形势。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及传承下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以贵州苗族芦笙舞蹈为例,对该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望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的继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发挥学校的教育主导作用,分层次分阶段做好基础传承与深度发展
学校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对事物的认知多从学校教育中形成,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导作用,根据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特点安排民族特色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还应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培养目的,设计不同程度与特点的课程。
针对贵州苗族地区的小学,应设计这样一套课程:由芦笙舞蹈传承人、教育家联合组成一只专家团队。将苗族芦笙舞的基本套路按男女分别归类,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创一套苗族芦笙舞蹈教材,使学生能够按照科学的学习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由于贵州苗族分支繁多、舞蹈类型丰富,不同地区的舞蹈形态各不相同,在编创该舞蹈教材时如果能根据各个地区的形式特点进行精细化编创是再好不过了。这样有利于体现和保留贵州苗族舞蹈的丰富性,有利于传承贵州不同支系的苗族经过时间的沉淀所流传下来的不同风格形式的舞蹈。编创教材的目的绝不在于规范化、统一化,而在于如何将苗族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传递给当地的苗族后代,并强调其特色和独有的民族特点。为苗族后代接触自己的民族文化起到一个好的开端,在新一代的心中播下属于自己民族真实模样的种子,应该避免出现全省苗族小学生使用同样的舞蹈教材,学习统一规范的舞蹈形式的情况。
小学的舞蹈课程在于打造广泛的基础,起到扫盲作用,避免苗族人民不懂苗族文化,不会唱苗歌,不会跳苗舞的同化情况出现,是发展传承苗族民族性特点的基础阶段。而中学的舞蹈教材应强调孕育该艺术形态的历史文化土壤,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参与到自己的文化中来。该阶段的舞蹈教材并涉及相应的技术技巧,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在经过六年的小学教育阶段后对本民间舞蹈已经有了基础的训练与掌握,现在是发展的时期。苗族芦笙舞蹈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发展下来的,有着浓郁的历史背景,并且在这一迁徙的历史中苗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这种劳动形态也深深地影响着苗族芦笙舞蹈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苗族特有的社会交往管理体系――鼓社制度。结合本地村寨历史、经济、风俗、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按属性分类编创教学教材单元。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方式与从前已大不相同,如果没有对历史的膜拜,新生代很难理解和想想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的模样。传承与发展苗族芦笙舞蹈的核心不在于传承这样一种艺术形态,而是在传承历史与文化。让舞蹈在历史的章节中起舞是最好的形式。小学应懂得怎样起舞,而中学则知道为何而舞。
二、发展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从文献资料来看,贵州各个苗族聚居地区的芦笙舞蹈传承人少之又少,多数地区早已没有明确的传承人,伴随后继无人的情况出现多个村寨的相应舞蹈形态也随之消失。以贵州省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的苗族芦笙舞传承谱系为例,该地区芦笙舞蹈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是我省苗族芦笙舞蹈传承情况较好的地区。该县有苗族村寨三百余座,其前两代传承人只有一人,从第三代开始为两人,到第五代又仅有一人被认可为传承人,从第六代至今每一代有三人被认可或指定为传承人进行该艺术的传承。由此可见直至今日我们的苗族芦笙舞蹈传承人极其匮乏,如今我们对传承人的态度也不能像从前一般任其在自然而然中形成,必须由相关单位明确指定及培养,首先应该明确传承人的责任,提供培养传承人的具体实行方案,分工合作。如果我们的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不精心培养,明确指定相应传承人的话,那今天我们还有幸见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定在明天的时光飞逝中将一去不复返。
三、组织人力进行各村各寨苗族芦笙舞蹈收集整理工作
从现在就必须开始收集整理原始的贵州各村各寨苗族芦笙舞蹈,由于后继无人导致很多苗族民间艺术随着苗族民间艺人的去世而消失,尚在人世的艺人多数已处于人生中安享自己晚年的时期,如果不能抓紧时间联系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以及传承人,及时进行苗族芦笙舞蹈的收集整理工作,将不同地区最原始的舞蹈形态记录保存下来,我们将会彻底丢失这些宝贵的财富,无法为后人提供原始资料。由于苗族芦笙舞蹈风格多样,具有地域性、时间性的特点,再加上不同的艺人诠释与演绎的风格各不相同,在做收集与整理工作时,一定要做好相关背景记录,除了要有文字的记录外,还应运用当代科技手段将这艺术以动态的形式记录下来。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到长期的发展与传承,其基础在于能否将这原始的艺术形态保存下来,积极抢救濒临消失的艺术文化,收集资料,整理为册,妥善保存。唯有这般,苗族芦笙舞蹈艺术才具备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前提条件。
四、旅游平台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好它传播苗族文化是关键
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人们越发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渴望开阔眼界,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异族风采。在这一浪潮中,未经过度开发保持着自然原生态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成了旅游者的首选,与外界隔离的民族地区得到了传播和推广自己民族文化的机会,这对改善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的生活经济条件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为把握住这个机遇,各地区也提出了很多方案并予以实施。例如雷山县县政府参与民间的节日管理安排,通过每年政府牵头举办苗年节,有效地提高了节日庆典中节目的质量,能够合理安排不同民间艺术项目的比例,使苗年节的规模更加庞大。每一届苗年节都会展示苗族芦笙、铜鼓、木鼓、歌舞、服饰、银饰、斗牛、农耕等民族文化,让旅游者眼花缭乱惊叹不已。这对推广苗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自2000年政府带头首届举办以来,已举办了十余届,每一届举办政府都希望有新的元素与亮点出现,为达到博取旅游者青睐的目的,大量聘请许多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策划与编排,在编创的过程中不少出现偏离民族艺术本质特点的情况,民族特性越来越少而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从视觉听觉上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冲击作用,但从发展与传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旅游者当中不乏有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学者,如果苗年节(是苗族极其原始传统,意义深重的节日)当中的表演节目都是经过包装、编创而来,脱离了原本的模样,这对旅游者,尤其是学者以及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来说都起到了不好的导向作用。政府参与引导是好事,但应该保持其民族的“原汁原味”特点,可以利用节日庆典的时机,利用旅游推广的平台,以各村寨代表队参赛选拔的形式,组织激励全省各地的苗族支系参与进来,一来有利于推进全省各地苗族民众研究本地苗族艺术文化,保持苗族民间舞蹈区域性特点;二来将不同支系舞蹈多样化的本真面貌呈现于世界才是最有利于发展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同一舞种在不同村寨风格不一,大家汇聚一堂共庆佳节,岂不是能让全世界人民更好的了解贵州丰富的苗族文化,领略我们多彩的苗家风情。
基金项目:
此论文由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湘西;祭祀舞蹈;“洗田”祭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68-01
一、湘西苗族祭祀的主要路径与巴代信仰的舞蹈表现
湘西苗族属于尊“蚩尤”为宗祖,以“凤凰”为聚居核心地的族群。长期以来,其生活与信仰方式仍然有保留“巴代”为首的形式。依据“巴代”研究中“巴代三类”巴代雄、巴代札、巴代研的功能与特性,“巴代雄”依然保持着重要的首领地位。湘西苗族族群生存中,生产、经营、祈福、消灾、治病、婚庆等追求均由“巴代雄”通过祭祀来完成“圆满心愿”。
“洗田”,是在农耕祭祀的一种,一般是田地主人会认为“田地”是家宅的一部分,若发生不寻常之事,不仅会影响家人的安居也会影响丰收的业绩。所以,邀请巴代雄通过祭祀的方式祛除影响可能带来的厄运也变成了比较常见和通俗的祭祀。
许多民族学者在研究巴代信仰的舞蹈性中,一般会从外化的场面与肢体行动力来看,将“巴代札”(武巴代),定义为主要的舞蹈来源。因为相比巴代雄而言,他在信仰表达与祭祀行为中,无论是服饰还是祭祀的活动力,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节奏与肢体运用能力。而巴代研,实际上是受到了汉族佛、道、儒文化的影响,虽然主要功能是完成丧葬活动,但是其并非完全针对于苗族族群。
二、“洗田”祭的人文艺术因素与行为过程的艺术表现
“洗田”祭是苗族巴代雄祭祀行为形态中的一种,巴代雄在接手祭祀邀请时,也会探究其事宜与目的,根据事宜与目的的程度决定祭祀仪式的程序与内容。最为通俗的一种,大多是苗族人在生活中将“田间”诡事与“家宅”平安联系在一起。当田间出现动物的死尸及一反常态的事物时,一般都会选择“洗田”祭来意图与神对话,弄清楚因由且通过献祭逆转及消除厄运。
这样的“洗田”祭,巴代雄一般都会使用法器,选择“事故现场”,要求主人提供五谷、鲜肉、活鸡、米斗纸钱等物品进行祭祀。再根据主人的事故因果、主人的生辰择日、择时。在祭祀时一般要求外人不得参与及观望。设简单法坛,以坐姿祈祷念咒(苗语),并在与神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占卦来确定神的旨意。其中以活鸡引路,但是不见血宰杀。引路时,以背手之姿,以手诀以背神传递信息。最后献祭且收取祭祀所及。祭祀完毕后,不走回头路直接了事以表示祭祀达成得到神的旨意可消灾解难。
三、“洗田”祭的天然〕〉目占湮璧感
“洗田”祭的基本行为与艺术表现看似简练,在巴代雄的介绍后,可以归纳出巴代雄的祭祀其实以苗族信仰为核心,但是祭祀的流程与表现方式受到了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虽然,巴代雄“洗田”祭的表现依然被认定为“苗族巫术”的一种,但是其中的空间性已联系到“阴阳八卦”,包括在天然的祭祀场地与法坛中的表现,都具有极丰富的舞蹈剧场段落式表现的空间舞蹈性联系。
在舞蹈剧场的创作过程中,是以选材命题为核心去构建自然发生的剧场原理。换言之,在剧场创作中,主要的形态表达是源于所谓的“天然剧场”的情感反射性表现的。而舞蹈剧场的戏剧性是直接通过舞蹈空间形态构成的,在选择一个创作理由时,必须去判定创作理由作为创作主体的时候,是否具有这样的空间的情感耦合性。
四、“洗田”祭构成舞蹈剧场的决定性定义
再回归到“洗田”祭的原始形态中,可以看到“洗田”祭,无论形态主体、形象主体、情感蕴含、人文艺术性、空间构成、行为过程都具备“舞蹈剧场”的创作元素的空间发生情感的耦合性。当然,作为民族文化信仰的艺术形态,信仰的表现首先是艺术形态的核心基础。但是,在苗族巴代信仰中,巴代雄有首领的情感蕴含,无论在祭祀中,还是在直接的民族信仰中都具有核心的主体地位。而在祭祀的行为中,巴代雄可以作为形态主体直接贯穿在一个“自然剧场”空间的构成,通过祭祀行为表现的情感蕴含与人文艺术性都关联在苗族的巴代信仰中。当然,行为过程联系空间构成也已经构成了“舞蹈剧场”创作的全面因素。
“舞蹈剧场”作为一种现当代舞蹈审美的艺术形式,创作与呈现路径都与现代美学有着直接的关联,而“洗田”祭作为湘西祭祀形态的一种,本身存在“舞蹈剧场”创作呈现的直接耦合性,从审美的时代角度看似乎有着绝对的差异。但是,这种耦合性已经肯定了“舞蹈剧场”的创作可行性。而其中各方面的元素耦合性,也自然形成了舞蹈剧场的决定性定义。
我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地区。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的音乐和舞蹈历史悠久,芦笙是苗族使用最广泛、最富特色的传统乐器。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芦笙是一种簧管乐器,音色明亮浑厚,可用于独奏、重奏和合奏。每当年节吉日、婚嫁之时,或盖房起屋、贵客临门,甚至年轻人谈情说爱,苗族人民都要吹起芦笙,载歌载舞。故自古就有“苗族不离笙”之说。芦笙一般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一般装有笙管6根,外侧开有按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芦笙有型号大小,即笙管长短之分。小的仅十几厘米,大的可达三四米左右。现在经过改进,笙管可增至十几甚至二十几根,音域更加宽阔论文。
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金色的秋天,是苗家制作芦笙的大好时节。每到此时,苗族小伙子便从山上砍回金黄的笙竹,开始削竹、制簧、安箍。于是一把把大小不同的芦笙随着一代新的芦笙手制造出来,并奏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曲调,引来姑娘的笑声和青睐。通过它能使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每当月明风清的时候,有情的小伙子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内行人一听自明。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和珍贵的,家家离不开它。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在苗族地区尤其普及。关于芦笙舞的历史,过去文献中多有涉及;从已出土的西汉铜芦笙乐舞俑分析,芦笙舞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舞的形式也有差异。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踩芦笙”,规模宏大,芦笙队伍的演奏气势磅礴,动人心魄。芦笙手们一边吹,一边熟练地做出倒立、吊挂、倒背、爬竿、叠罗汉等高难动作。有的地区则以芦笙独舞和双人舞见长,旋律明快,节奏自由,技巧娴熟,引人入胜。有的地区芦笙较小,男吹女舞,节奏平稳舒缓,耐人寻味。这些不同风格的芦笙艺术,汇聚成一朵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代代相传。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吹奏表演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千百年来,芦笙在苗族人民中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把苗族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苗族人民用芦笙来庆祝劳动丰收,鼓舞人们奋进,寄托了美好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