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南怀瑾易经

南怀瑾易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南怀瑾易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1篇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书评

国学启蒙自幼始

杜怡顺

《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共18册,由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指导、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校长郭z女士主编,旨在向低龄儿童更好地传播普及国学文化,并且尝试推出一种不同于通常儿童教育的模式。

从内容编排上,全书大致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各种国学典籍。如全书以《大学》开始,既秉承了古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的优良传统,也反映了南怀瑾先生在当下对《大学》巨大意义的深切体会。无论是“三纲领、八条目”的全书总纲,还是“定静安虑得”的修行次第,《大学》的文本都是对时下处于迷惘状态的基础教育的一个有力警策。所谓“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儿童熟悉了《大学》,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根基。在《大学》之后,《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典籍依次出现,向儿童提供了儒、道这两个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本土思想核心文本,再接《易经》《诗经》《礼记》等集中反映中国初民思想文化的重要文献。在这些上古典籍之后,是南怀瑾先生从《古文观止》这部流传最广的古文选本中精选出的几十篇古文、骈文,篇目上承先秦,下至宋代,勾勒出了1500多年中国传统思想的变化和文风的演进,为全书增加了历史的厚度。在以上这些传统经典之间,又穿插以《笠翁对韵》《菜根谭》《幼学琼林》《鉴略》《内经述》等清新易读,且含纳诸多学科的蒙学读物,犹如阳春白雪之中穿插的乡间小曲,透露出一派庙堂与市井、正统与民间交汇共融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图景,也提供给儿童们一张一弛的阅读节奏。

从文本处理上看,这套书只收入文化典籍的正文,并对所有文字标注拼音,还在各页注明繁简字、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而不对文本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这也体现了南怀瑾独特的“读经观”。南怀瑾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千百年来流传不息,靠的就是阅读和记诵传统,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初学儿童首先要做的,是对这些经典文本的熟读和记诵。这样的阅读,不是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而是“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只有这样,经典才能真正融入生活,而不是一堆僵死的客观材料。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2篇

出生于1918年的南怀瑾是我国著名的禅学大师,享年95岁。其学问涵盖儒、释、道、医卜天文、诗词歌赋等,南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为人谦逊。即使人到暮年的南先生,依然活跃于讲学、写书和繁忙的工作之中,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他的精力如此充沛呢?

南先生的养生主要表现在饮食和睡眠上。他饭量很小,中午只吃少许略放些盐的花生米,晚餐一碗稀饭,碗不大且盛得不满。稀饭通常用小米和红薯合煮。到了秋天,则改为薏米小米稀饭。曾有人问他:“饮食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先生答:“一般人习惯把胃塞得满满的,胃里微微空了一点,他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4个字:少吃多餐,其次是清淡。”先生是禅学大师,饮食上也受佛教的影响,以素为主。晚餐用稀饭时,也用一些小菜佐餐,或辣白菜,或桂林豆腐乳,或镇江酱黄瓜,或湖南的酿豆腐和宁波的盐水笋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给他带来云南酸菜,南先生尝了两口,连声赞道:“这个好。”竟然连吃了两碗酸菜汤泡饭。

当然,南先生也不是完全吃斋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戒律有开、遮、持、犯。我本人持戒也不严谨,说来惭愧。不过持戒最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否则容易惹烦恼。比如有同修吃斋,见别人吃肉就有说道。因为我没出家,经常要和客户吃饭,并没有断荤腥,也偶尔饮酒。所谓的吃斋、吃素,真正的意义却是斋心、素心的意思,就是随顺果腹,好比你虽然不吃荤腥,但挑三拣四,如喜欢豆腐,讨厌玉米,就算不上吃素。”南先生吃饭还有一个特点:客人吃得开心、吃得好,他就高兴。熟悉南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好客是出了名的。他朋友多,学生多,每天都要见很多人,一到晚上七点半,他总要留客人晚餐。

谈到睡眠,南先生也有其独特见解。他说:“根据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浪费时间。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练功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3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5分钟等于6个钟头。”南先生说:“这与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这样睡眠就够了。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20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如果正子时不睡,到了天快亮五六点钟时,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山水画;色彩;阴阳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79-01

一、中国画色彩观

中国人的色彩观具有中国人思想有的宇宙时空观和人生观,《易经》中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动静相宜,虚实相生是“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的充满了合乎规律的节奏与韵律的时空统一体。郭熙提出的“三远”也许就来自于这种宇宙灵性,曰 “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在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种用心灵眼睛仰俯万物,在天地之际在可望可游可居的旅程中,画家畅游在心灵世界中。儒家中的仁性,道家中的天人合一,禅宗中的万物有灵一直影响着中国画的色彩观念,西方色彩的原始起点可从古希腊先哲进行追溯,他们把色彩作为实物研究后发展成了科学,再把这些认为是上帝所创造,发展成了神学,所以西方的色彩观随着发展形成了科学和宗教的两条路。

二、光色中的山水画

在现实生活中,光是由长短不一的波长组成,长度不同色彩不同,按照科学的分析有几种基本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当这些颜色作用在物体上就发生了变化,使事物丰富多彩。西方的绘画重视对光的描绘,强调科学中色彩的成分,通过科学分析把物体上分成五种调子,通过固有色,光源色来再现色彩关系,使其与现实接近。

宋代山水画在中国哲学影响下,以“道”来表示事物的一切,把“道”作为一种引伸,使其具有深沉、静默、超然的意义,传达出自然的意蕴,在这样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下,有了墨色的体系,所以宋代的山水画以水墨为主,画家们用墨色来表现大千世界。绘画中讲阴阳、虚实,“阳”是日光照得见的一面,在写实画面中,这部分一般用笔用墨清淡,有的地方留白。这种表达相对于其他时代山水画来讲,笔墨与色光在表现物象关系时是更接近与现实而存在的,“阴”是指阳光照不到的一面,或光比较暗的一面。由于传统画家是“外事造化”,再“中得心源”,先通过观察体会,铭记于心再拿笔画之,所以画面中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象,作品中的色彩关系既不写实也不具体,在似与不似对审美状态之间,这是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之处。西方绘画用色彩来表现在物体上所形成的受光面、背光面,画面更加接近现实中的色光,加上细腻的描摹,作品接近现实中的实物。宋代山水画由于中国画自身材料的特点和观察体会的方式不同,色光在物体上呈现出的变化主要通过笔墨来表达完成,与西方绘画相较,其对色彩关系的表现更灵动,和现实中色光因素有一定差异。

宋代山水画家不是按唯物主义和光学理论作画,而是依道家“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哲学观念作画的,受画家主观审美的影响,许多时候宋山水画家喜欢描绘没有明显强烈光源照射下的山水。在表现上其作品如同是垂直光分布,着重表现明与暗,追求“立其形质”。也许宋代山水画家对色光委婉含蓄的表达,也是画中色光与现实色光的差异所在。大家知道北宋三大家的绘画创作实践,使山水画的技法得到高度发展,加强了用笔墨表现光线和物体阴阳向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季节的特点,用水墨体现在阳光变化下等多变的景色,在宋代出现许多气韵生动的作品。在两宋,青绿山水虽不是主流但继续发展,无论是重设色还是淡色作品,画家并不关注在复杂环境中所形成的色彩关系变化,也不描绘那些复杂色彩的变化以及色彩空间的透视,直接用大青石绿表现山石树木的色彩变化,有的还在物象的受光面直接使用金粉表现,使之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或将笔墨与色彩融合在一起,使之有色光的感觉,这表现了山水画笔墨情趣的特征。这也是宋代山水画家整体色光概念影响下的色彩观。

三、结语

从宋代的山水作品中可体会到,宋画更多关注整体环境,山水画在阴阳观念的影响下通过笔墨含蓄的表达着。中国绘画艺术有着深厚的传统,我们也许不能完全采用西方的眼光来选择看中国的绘画,但可以接受中西方绘画中可借鉴的互动,接受存在着的差异,不过无论中西的绘画将来如何的交融,我们还是要坚信绘画要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坚持由心的表现方式就是中国绘画真正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传席编著.中国山水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7.

[2]徐书成编著.宋代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2.

[3]徐复观编著.中国艺术精神.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7.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4篇

Rebecca

去年底的这场时尚新品秀,直接造成了瑞贝卡的股价从几日前的历史新低,连续上涨多日,回冲中位。这让郑有全在当日特别气定神闲,语气舒缓。

20年前,带着一口浓重乡音和烟草味的郑有全,第一次和美国人面对面谈生意。对他来说,因为生在中国最大的假发生产地—许昌,而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从心底里对命运感激不尽。那次经历让郑有全印象深刻,美国和郑有全谈合资,希望郑有全给即将售往国际市场的假发产品起个洋名字。26个英文 字母都认不全,一个名字不仅难倒了郑有全,也难倒了他身边的许多人。最后,美方提出取“Rebecca(瑞贝卡)”这个在美国脍炙人口的女孩名为产品命名。经翻译一解释, Rebecca原来和中国阿红、阿玲一样普遍,郑有全倍感亲切,当即接受。“假发在全世界几乎90%的使用者都是女性。大家都喜欢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或者叫自己熟悉的名字,几乎每个美国人都有一个名叫Rebecca的女朋友。”郑有全回忆。

瑞贝卡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早在和美方合资三年前,郑有全已经有了世界各地的生意。1990年,郑有全在家乡许昌创办了一家假发工厂,当年投产,还没到年底,就已经收回成本。将小工厂的产品卖到中国以外后,郑有全才知道韩国人在这个行当赚了中国多少钱。之前好多年,郑有全只是原料提供方,“最后韩国人赚了钱,我们还得叫人家爷爷!”韩国的假发加工业以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转折点,此前,世界假发加工中心是在汉城,而所有的原料,几乎全部来自许昌。此后,许昌假发业开始入主国际舞台。

许昌的假发业始于清末,那时梳头掉落下的头发并非只能通过理发店的师傅才能找寻到收购渠道,反而每家每户每个人梳头都会习惯性地将头发都挽成团,收集在专门一处,等着别人上门收购。郑有全的父辈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然后将收集来的头发粗加工或不加工,出口到欧洲各地。“在电影图画里看到的欧洲贵族、法官音乐家或者王宫里的随从等,都必须有假发,这是身份的象征。而这些装饰物的原料,大都来自中国。”郑有全一生下来,就和假发有了深交。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韩国人把这个行业发扬光大,他们从纯手工制作,发展到半机械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原材料都从许昌出口,大家收进来的目的是卖给有强烈需求的欧洲人,而韩国人在当中起到的作用仅仅是研发,并从中赚走了几乎所有的利润。”这种在终端加工环节上的丰厚获利让郑有全心有不甘,1988年,因汉城奥运会他知道韩国人已经垄断了假发市场后,下定决心转变自己的生意模式,从卖原材料的假发厂厂长,成为卖成品的制造工厂老板。郑有全做 “瑞贝卡” 开始影响到韩国假发业制造市场的发展。

米歇尔的假发

上世纪90年代初,郑有全带着家乡人开始做成品,他手里没有成熟工艺,眼中也没有清晰的市场。“算是单打独斗吧,我们就摸着把事情做起来了。”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行为,在郑有全的前辈们身上都有发生,却几乎从未成功。

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后,韩国的月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两三百美金迅速蹿升到一千五百美金,郑有全假发厂的产品尽管造型款式没有韩国人的新颖,可价格实在是便宜。与此同时,他开始有意识地让国外市场的消费者知道其实自己的工厂才是假发原材料供应商,这使得他的企业在国际经销商的眼中充满了绝对竞争力。

在2000年以前,郑有全集中开发欧美市场,市场反馈让他得出了自己的国际经验。假发,越是在发达区域,越受到欢迎;并非仅是有缺陷的人才会去购买,反而一个女孩为了改变造型甚至有五六顶假发。“其实在欧洲和美国,使用假发的人很多,在日本也很多,并不是秃顶了才用的,也并非只有假发套。“

当欧美经销商告知郑有全“黑人购买者较多”时,他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他从来没有考虑过黑色人种的这种需求。2000年之后,郑有全把假发销售市场重心转移到非洲大陆,“黑人的头发,大都贴着头皮,像光头一样,看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知道了。男的不要紧,女的就伤脑筋了。你们知道‘第一夫人’米歇尔戴着假发吗?不用想!如果是非洲裔的女子,长头发的都是戴假发。这是刚性需求。”

这样的刚性需求人群仅在非洲就达到8亿。郑有全那时候连做梦都在盘算,自己公司的假发产品都戴在黑人同胞头上,他究竟会拥有多少财富。不过,在经过六年的市场开发和铺展之后,他发现了明显的瓶颈,这使得他的扩张速度减慢,“非洲人总体生活水平比较低,非洲的很多国家现在在大城市里也仅有10%的人群使用假发,我们只能期待着他们的生活在逐步改善之后,再来慢慢提升刚性需求的市场供给量。”

100万,50亿

在2006年以前,郑有全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做中国市场。做国际贸易习惯了,让他忽视了身边市场的巨大利益。

2006年,遇到非洲市场的发展瓶颈后,郑有全开始和团队花半年时间调研国内市场。在庞大的中国市场,郑有全最为看重的,是他觉得有高档需求的人群,诸如演艺圈和社交界,瑞贝卡品牌在国内做的只有这一部分,在各大高级商场,瑞贝卡展示出的产品也大都是几千块钱一顶的假发。2008年,一开始做国内市场,他就聘请范冰冰做了两年的Rebecca形象代言人,这一个动作非常见效,瑞贝卡在中国市场上的高端假发需求量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井喷,“消费者心理改变了,现在都是佩戴者主动告诉你他这是假发,和以前的观念不一样了。我们以高端姿态进入国内市场,把瑞贝卡做成奢侈品品牌,在这个领域的地位没有其他的品牌可以撼动,只要100万人用,就50个亿了。”

Rebecca的年销量,现在全世界达到了四五千万顶,品类繁多。这使得瑞贝卡不得不每年做两次秀,郑有全的基本理念是引领更为丰富的发型潮流,这样才会有更庞大的市场。为此,瑞贝卡设在北京的员工培训中心将在今年升级为培训大学,担任顾问和老师的将会是娱乐圈时尚教主或顶级造型师。

尽管,集团主导产业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股票,但河南瑞贝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依然是作坊式家族企业。郑有全和他的家庭成员都身居要职。“其实企业发展和法人发展同步最好,法人发展最好更先进点,如果不提升的话,驾驭企业非常难。傻子做大企业不可能的。”郑有全说,“高度决定事业,事业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适时开发非洲市场和国内市场,其实都是在大思路下形成的” 。但他把对市场的这种布局称为一个农民般的小富即安型的盘算。

“20年前那时并没有规划过多少年之后想要做成什么样,我就是一直在说要把企业做大。在达到一定规模后,我们开始重视规划、品牌建设、搞研发等,现在看起来是五脏俱全了。”郑有全说着,又点燃了一根万宝路,烟是真的。

[对话郑有全]

让自己更中庸

记者:作为上市公司,瑞贝卡如何分配各位家庭成员和创业成员的特殊比例?

郑有全:我们是社会公众公司,是按企业制度设置的。运营管理层中有些是我的家属,有些不是。我的理念是:谁能做成事情,就可以在这个位置。和我一块儿出来闯的,有一部分在上市公司瑞贝卡,有一部分已经退休了,另一部分在我们集团的其他子公司。毕竟我还有其他生意。

记者:瑞贝卡的假发产品为何价格这么贵,如何体现价值?

郑有全:主要是品质差别。逼真程度上其他产品都比不了,戴上瑞贝卡产品,几乎看不出来是假发。其实我们成本也高,很多都是一根一根的头发手工做上去,质量相对比较好,成本高,品质好,这是主要的。当然还有品牌差异,我们公司在国内市场较早实现机械化。但高档产品还是必须用手工制作,这无法用机械化取代的,就像理发店一样,不可能机器在头上一罩头发就理好了。

记者:你很强调瑞贝卡假发的设计感?

郑有全:我们的造型总监来自韩国,最早的时候是韩国人带队。现在我们基本上用本土团队,在国外如美国、巴黎、伦敦等地,我们的店面是当地美容美发的绝对潮流风向标。设计感甚至比品质高还要重要。

记者:时尚类物质中,国际品牌都会有几件标志性产品,瑞贝卡呢?

郑有全:我们做国内第一品牌没有问题,要说标志性的产品,它并不像买第二块手表和第二件大衣那般。女士离不开假发,一个50岁左右的人,戴上假发后能年轻10岁,你说她戴不戴?美国内衣界有“维多利亚的秘密”。我们要引领“顶上时尚”,说点“发丝里的秘密”。把Rebecca和Sleek创造成“顶上时尚”。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5篇

道家的内容

那么所谓黄老之学的道家学术,它的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他所著《老子》(到了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道德经》)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统,有最具体的叙述。而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的,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的,则是庄子。庄周所著《庄子》一书,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南华经》。其中所论辩的道理,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等各方面,都可致用,它对历史人物的建功立业乃至对个人修养—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世等等,都有大用处。

这不只是指《庄子》的内七篇而已,事实上,几千年来,历代所偷偷运用庄子的学术,都取《外篇》和《杂篇》中的精华。因此,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的,亦就是道家的老庄之学,尤其是《庄子》的《外篇》与《杂篇》部分最多,这是研究老子之前,也必须了解的一项事实。

现代人对道家的观念,是汉、唐以后的人所持的观念。在秦汉以前,现在所谓的“道家”与孔孟之学的所谓“儒家”,原本没有分开的,统统是一个“道”字,而这一个“道”字,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也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乃至一切哲学,都涵在此一“道”字中。

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意思是说,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但是,道家的流弊也很大,画符念咒、吞刀吐火之术,都变成了道家的文化,更有阴阳、风水、看相、算命、医药、武功等等,几乎无一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的学术,所以虽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也因之产生了流弊。

古今道家人物

有人说,提到我们的历史文化,所谓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正是《易经》、《老子》、《庄子》“三玄”之学最流行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是一个变动不安、非常混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衰败的两百多年。可是在哲学思想方面,由于知识分子的高谈阔论,也提升到极点,于是有人说,“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到一个衰乱的时代,“三玄”之学就会特别受人欢迎。这是在动乱不安中,人们的精神失去寄托,便希望从这方面,找到一条出路。

其实,并不一定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凡是对任何一样东西,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自己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异。我们看中国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过,他们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业上,帮助别人发财,当上了老板,然后自己飘然而去。如商汤时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与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张良则差一点,最后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于诸葛亮,他的立身处事,完全是儒家的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恰如其分。次如唐代的魏徵,明代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等等,还有许多不可知、不可数的道家人物。

数十年前,国内流行一股研究明史的风气,其实研究断代史,以明史最难研究,如果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研究对象的中心,那就要注意一般编史书的人不大采用、而是朱元璋亲自写的几篇文章,的确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在这几篇文章中指出,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几个道人。实际上,他们都是表面上装疯卖傻的道家人物。其中一个是周颠,江西建昌人,人们只知道他姓周,不知道他的名字,因常在市街上疯疯癫癫,便叫他周颠,实际是一位学道家神仙之道的人物。朱元璋曾多次试验他,一次把他放在蒸笼里,再罩上一口大缸,用热水蒸了半天,朱元璋认为该已经蒸熟了,移缸揭开蒸笼观察,不料他竟在里面作蒸汽浴,和现在流行的桑拿或土耳其浴一样,满身大汗,对朱元璋说:“你好!你的事业可以完成了。好舒服啊!”朱元璋对他无可奈何。但朱元璋每次遇有困难,他都会出现,助一臂之力。像打陈友谅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路去,朱元璋心想,这疯子出现就会遇上麻烦,这次去打陈友谅,本来是一场艰苦而危险的战争,他又来了,可真讨厌,于是想把周颠沉到江里去。朱元璋带兵到了南昌,他还是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果然,在战场上千钧一发之际,他又帮了朱元璋的大忙。

这些人物,因为太神话化了,而编写正史的,多为儒家人物,由于他们的传统观念,对于这许多史实,都不收罗进去。事实上,朱元璋本人的著作中,所描写的这类史料很多,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

现在再循历史时代回溯上去。例如最著名的汉朝的“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景帝父子相继,为汉朝鼎盛的尖峰时期;唐朝的“贞观之治”,乃至于唐明皇,他们年轻时代,初期开创基业所用的都是道家学术—也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而汉、唐这两个时代,亦是整个历史上,算来是最可观的时代。

再看近代的史实,清军入关,统治了当时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华民族,成立大清帝国。所用的方略,领导政治的最高哲学思想,就是《老子》的学术,他们所用的兵法也不讲究《孙子》,也不用其他兵书,就干脆研究《三国演义》。

相关期刊更多

茶叶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造纸科学与技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造纸研究所有限公司

吐哈油气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