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戏曲服装

戏曲服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戏曲服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戏曲服装

戏曲服装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各种艺术表演的兴起,戏曲服装在表演艺术中的作用也是日趋重要。服装设计与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做好本职工作,为舞台表演服务。

【关键词】

戏曲服装;设计;管理

一、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

在舞台表演中,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舞台艺术中,专门成立了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部门,有专业性的工作人员。但是要想把这一项工作做好,确实不容易。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毋庸置疑,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归根结底是为舞台表演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不仅仅具有技术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艺术性,戏曲服装是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二、戏曲服装设计与其它舞美技术门类的关系

我们知道,戏曲服装设计是舞台技术之一,通过技术人员的设计制作,成为一种独特的舞台美术。戏曲服装设计不是孤立地存在,它和其他的舞美技术门类有机融合,或渲染气氛,或烘托环境,或表现人物身份,或推动剧情发展,从而共同创造舞台艺术形象。可见,戏曲服装设计要考虑到同其他舞美技术门类的关系,避免片面和狭隘。比如说舞台灯光,戏曲服装和灯光色彩融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显然不同,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戏曲服装在不同灯光的映衬下,观众能够感受到舞台艺术的美,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正是舞台灯光的作用,戏曲服装的效果得以一定程度的体现。又比如舞台布景,可能有人会说,布景设计如何对戏曲服装影响不大,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在表演过程中,布景不仅仅起着渲染气氛的作用,它为表现不同戏曲服装的人物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不同的戏曲服装有不同的布景设计,共同塑造舞台人物。正是因为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戏曲服装设计必须要考虑到舞美其它技术门类,不可孤立地看待服装设计的工作。戏曲服装设计要根据剧本主题和表现剧中人物的需要,充分考虑舞台灯光,舞台布景等其他舞美技术门类的关系,要用全面的、整体的、动态的眼光处理这个问题,这样戏曲服装设计才能达到符合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

三、戏曲服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戏曲服装在设计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制作和设计技术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创新;第二,戏曲服装内容影响舞台表演效果;第三,服装管理技术落后。第一个问题,制作和设计技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设计的服装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不符合舞台表演的需要,这样的戏曲服装就严重降低了舞台应用价值,影响了应用效果;第二个问题是戏曲服装内容缺乏创新。由于服装设计理念没有跟上,对舞台表演缺乏正确的分析,导致服装色彩,服装剪裁等戏曲服装内容与舞台表演不吻合,影响了表演效果。管理过程中对服装内容缺乏跟进,不能全面控制,从而影响了舞台应用效果。第三个问题是服装管理技术和手段没有与时俱进。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戏曲服装相关信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服装设计,从而影响舞台表演中戏曲服装的应用。这三个方面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创新。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戏曲艺术也是一样。作为舞美重要技术门类之一戏曲服装,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在设计和管理方面与时代脱轨,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就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方面的需要。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要科学理性地分析,务实地加以改进。

四、加强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

加强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对于舞台表演具有重要意义。舞台表演离不开戏曲服装,可以这么说,没有戏曲服装,就没有舞台艺术。但不等于说,作为舞美技术门类之一的戏曲服装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第一,要全面掌握并分析戏曲服装信息。前面说了,戏曲服装不是孤立地存在,它是同舞台艺术其它相关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必须运用全面的、整体的、动态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作为管理者,要熟悉剧中人物所需要的全部服装,要清楚服装的不同色彩以及服装剪裁,要对戏曲服装的所有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以便提高控制手段的有效性及管理水平。只有全面掌握并分析戏曲服装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符合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第二,对色彩及衣箱进行分类管理。在舞台演出中,不同曲目,有不同的服装色彩体系;随着舞台艺术的发展,戏曲服装内容也会丰富多彩。这就要求管理者进行全面分析并科学分类,对服装衣箱进行命名管理。这一点不难理解,戏曲服装由于数量很多,如果杂乱无章就会忙中出错,影响演员及时换装上场,从而影响舞台演出效果;第三,优化并丰富服装管理技术。戏曲服装管理要建立在熟悉服装制作的前提下,这样才能对应管理,分析服装信息,整理并丰富衣箱管理,提高戏曲服装管理技术。总之,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是一门学问,它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要求管理者必须懂得戏曲服装制作和设计的全部内容,包括服装色彩,服装剪裁等等。这一点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和了解,才能学会戏曲服装管理。另外,它的艺术性同样很强,不懂得舞台艺术,不熟悉剧目,也是做不好戏曲服装管理工作的。当然,要学会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必须在服装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才能提高管理者能力和水平。

五、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人员必备的要求

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在舞台艺术中的作用很大,地位不可低估。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是一门舞台技术,与其它舞美技术门类一起为舞台艺术服务。因此,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这些工作人员的努力,戏曲服装技术才转化为舞台美术,才使得观众获得艺术上的享受,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那么,戏曲服装设计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呢?第一,要有文化素质和知识储备。戏曲服装设计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识,要了解历史,要懂得戏剧和文学,要清楚色彩和剪裁等等。总之,戏曲服装的综合性很强,没有文化素质和知识储备是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的;第二,要有专业的制作和设计技术。制作和设计是有特定的工艺流程的,如果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技术,是无法制作和设计的;第三,要具备现代化的服装管理水平。前面说过,加强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对于舞台表演具有重要意义。在戏曲服装管理中,有两点特别提出,一是要求戏曲服装管理人员必须要严谨细致,二是服装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娴熟敏捷的服装装束穿戴操作技巧。这两点做不好的话,会影响演员换装出场,使舞台表演效果大打折扣。第四,要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知道,戏曲服装不仅仅是一门舞台技术,它还是舞台美术形式之一,是为舞台艺术服务的,如果没有艺术素养,就不懂得戏曲服装的审美特性,就不知道戏曲服装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也就无法进行服装设计和管理了。第五,要有创新意识。任何事物不是停滞不前的,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如果没有创新意识,艺术之花就会凋零。服装设计和管理也要与时俱进。戏曲服装的设计与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舞台美术工作。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戏曲服装的作用不可低估。从事戏曲服装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为舞台演出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朱英 单位:淮安市淮剧团

参考文献:

[1]杨红薇.戏剧服装的产生发展及设计与管理[J].艺海,2011(07).

戏曲服装范文第2篇

提及中国戏曲,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传统戏里生旦净丑的行当,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表演,乃至服装扮相便是大靠、翎子、水袖、髯口,脸谱头面等衣箱穿戴。其夸张的造型,精美的制作尽显出雍容华丽,美轮美奂。其艺术魅力,使无数国人着迷,使洋人倾倒,是享誉世界剧坛的一枝华夏奇葩。

传统戏服不仅在舞台上熠熠生辉、光艳照人。其衍生产品如人偶、脸谱、戏出剪纸、年画等等,诸多形式的精美工艺品,无时无地不在装点、愉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激起人们对戏曲的无限情怀,这充分体现出传统戏服造型于戏外的独立审美价值。

自二十世纪初,戏曲舞台上出现了时装戏,时至今天,新编历史剧、现代剧已占有了半边舞台。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众多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及广大观众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如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此时唯独对现代戏的服装却表现出冷静淡然,反响平平。国际剧坛更是没有了往日对传统戏服的执迷、赞誉,这种局面使现代剧服装设计者感到困惑和尴尬,创作中缺少了激情和信心。现代剧服装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就此引发出大家不同角度的思考。

我们看到当今舞台上的现代剧服装,多是在总体写实的基础上局部加以装饰,使之“戏曲化”。再有就是挪用传统戏服的一些“零部件”安在自身上。这种做法难免显得牵强附会,言不由衷。其结果是既不传统又不时尚,缺少了戏曲本身的品味,新老观众都不买账。这种现状置于娱乐多元化的今天,将造成观众的流失。

二、辩证看待,增强信心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抱以认真态度,辩证地加以分析,去掉盲目性,积极面对,认清优势劣势,认清自我,至关重要。

1.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是个不断创新的历程,几百年来在从业者和广大观众的参与和不懈努力下,几代人注入了大量心血和聪明才智,随着历史的更替变迁,顺应着不同时代的审美潮流进行不停的改良和革新,使传统戏曲在声腔表演,服饰造型诸方面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今天现代剧的出现是一次具有革命性的创新。它会在不断地艺术实践中逐步完善、规范,甚至演化成新的程式,继而成为后人的传统。

就观众而言,年轻人将是受众主体,在娱乐多元化的今天,年轻人的审美意识在不停的变化,他们对传统戏不再盲目追逐膜拜,对传统的服装造型多是从工艺美术角度予以品评。

戏曲的主客体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这就决定了现代剧的发生、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我们必须积极认真地面对。

2.辩证分析传统戏曲服装。

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传统戏服日臻完美,形成高度的程式化,并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概念化、简单化,不分朝代、不分季节等等,无疑妨碍了更细致深入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差异,在造型上与当代的审美需求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而现代剧服装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具有取之不尽的形象资源,具有相对广阔开放的创作天地,宜于创作出更鲜活生动,千差万别更具个性的典型形象。另外,现代戏能更接近今天的青年观众的审美取向,从而引发出精神层面的共鸣,为青年观众所喜闻乐见。看到这些有利条件,会增加我们的信心,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探索改进方法。

三、工作中的几点心得

认清了形势就要积极投入工作,在现代剧服装的设计中不断摸索,逐渐找到几个突出可行的办法;

1.传统的写意美学原则是灵魂

在现代剧服装的设计中必须坚持写意美学原则。写意美学内涵运用意象思维,通过夸张、装饰等手法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唯美境界。这也是诸多艺术门类所共有的法则,比如中国的绘画、书法、诗词歌赋,无不体现其中。时装是时尚的先锋,时装的艺术魅力也正是体现于此,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印度的纱丽,世界级时装大师阿玛尼,瓦伦蒂诺,圣洛朗的T台概念装,它们不再仅是遮风避雨的衣裳,而是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精神的美宴盛餐。它们给予了人们精神层面的愉悦享受,这便是写意美学显现出的境界。戏曲服装始终是为表演服务的,必须与戏曲表演保持同样的美学特征。写意美学深层次运用到现代戏服的创作中,将会开拓出另一片广阔天地。这个出发点不能动摇。

2.形式多样,张扬个性

古老的青铜器皿、汉画像砖、青花瓷、明代家具,无不以其鲜明的艺术形式先声夺人,唐山皮影,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苏州刺绣独具艺术个性。我们从齐白石的国画,米芾的书法,从毕加索的油画,比亚莱的插图,以致韩美林的小动物,无不彰显出强烈的形式感。形式本身具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同一题材的不同形式表现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同是现代剧服装能以更多样的形式展现在舞台,在观众感受到更高艺术品位的同时,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便得到更大程度的表达。

3.拓宽视野,博采众长

现代戏表现当代的生活内容,演给现代观众,主要是年轻人看,这就需要与当代的时尚审美接轨,敢于突破旧有的程式,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放眼远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将当今时尚元素融入现代戏的设计之中,最为就近的就是时装艺术,时装是当代青年的最爱,时装里透出时代的气息,又感受到民族的传统,感受到开放型的思维方式,时装具一种精神层面的效应,与戏曲的美学原则是相通的。从多彩的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可谓事半功倍。

戏曲服装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戏曲;服装;艺术

一、传统戏曲服装简述及发展演变

戏曲服装,旧称“行头”,泛指传统戏剧目演出中的服装。包涵三个部分:戏衣、盔头、戏鞋。公元12世纪,戏曲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形态。它经由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致近代的京剧等地方戏,直至今天的现代戏曲,经历了800多年的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

二、传统戏曲服装的构成要素

中国戏曲服装具有五大构成要素,即款式、色彩、纹样、刺绣、面料。

(一)款式。款式也称样式,包括戏衣、盔头和戏鞋三大类。1.戏衣款式。整体具有以下特点:款式多为宽袍阔袖,造型宽大平直,不显腰身,多呈庄重、质朴的H型;款式以历代的生活服饰为来源,以明、清为主,经过艺术加工后,已脱离了生活的自然形态;款式与表演艺术高度协调,既受表演动作制约,又有助于表演动作完美发挥。2.盔头,戏曲服装中的首服,是戏曲人物所戴的各种冠帽的统称。盔头主体与各种大、小附件,分作合用,有多种组装法。3.戏鞋是戏曲人物脚上所穿的各种鞋子的总称。戏鞋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夸张、美化而成的,其中厚底靴是艺术创造的典型。

(二)色彩。“上五色”与“下五色”指在传统戏曲服装艺术中,推崇“上五色”与“下五色”两类,“上五色”即红、绿、黄、黑、白;“下五色”即紫、粉、蓝、湖、古铜。红是大红;绿是老绿;黄是明黄;白和黑是中性色;紫是紫红;粉是粉红,属于红、白相加的颜色;蓝是深蓝;湖是湖蓝;古铜类似橄榄绿。

(三)纹样。戏曲服装纹样含括了我国民族传统纹样的精华,包括:1.古代美术纹样,如草龙纹——结构简单,风格粗拙,线条劲挺,多作为戏衣的领、袖口及周边的镶缘。2.历史服饰纹样,如麒麟纹——麒麟是古代图腾崇拜中的神兽,祥瑞象征。明代用于公、侯、伯、驸马的朝服,表示等级高。麒麟纹引入戏曲服装,专用于丞相一类人物,是“位高权重”的象征。3.民间吉祥纹样,双龙戏珠纹、龙凤呈祥纹、如意纹、八吉祥纹、竹叶纹、水族纹等都各有寓意。(四)刺绣与面料。刺绣是戏曲服装中纹样体现的主要工艺手段,同时也使得刺绣成为戏曲服装区别于其他戏剧服装的重要标志。戏曲服装是以缎料为主面料的服装,它光泽明亮,体现了丝绸品的华丽富贵,还能染出鲜艳的色彩,质地挺括,能负载刺绣纹样而不变形,而且它刚柔相济有利于舞动。

三、传统戏曲服装的艺术内涵

(一)写意美学原则。中国戏剧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塑造人物时以形传神,神形并重,戏曲艺术形态的节奏型、虚拟性、程式性,就是写意在表演艺术中的鲜明体现。从属于戏曲表演艺术的服饰,属于“写意”,它不是简单地再现历史生活服饰的真实性,而是借物态化的服装去为人物传神、抒情。例如富贵衣,穷人本来穿不起绸缎,只能破衣烂衫,衣服破了要补,补丁的颜色尽量与服装贴近,这就是真实生活。而戏衣中的穷衣则是丝绸面料,用色彩鲜艳的几何形状面料做补丁,并且呈散点式布局,就完全不是生活的自然形态。

(二)表现性艺术手法。1.夸张与变形:在一切造型艺术中,夸张是必然与变形联系的。与戏曲表演配合最密切的服装,体现了彻底的夸张。例如水袖,是戏衣的辅助物,长方形白色仿绸料制,男用长一尺许,女用长二尺许,特殊的可达三尺。2.寓意与象征:寓意指具体形式之间的相似比喻,即借用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暗示另一种具体可感知形象的存在。例如绣牡丹凤凰的红女蟒,比喻容貌美艳,象征身份高贵;马鞭寓意马的存在;象征是由一种具体形式表现一种抽象形式,即借用一种具体可感知形象,传达一种概括的思想感情、意境或抽象概念。例如包公黑脸、勾月牙,象征铁面无私,明察秋毫;姜维红脸谱,脑门画太极图,象征品格忠勇且智慧。3.所包含的美学特征:可舞性,表演艺术要求服装可以让演员充分借助,以帮助演员表情达意。喜、怒、哀、乐通过演员面部、语言、唱腔和形体动作表演人物,同时喜怒哀乐也表现在服装上,服装犹如一张放大了的脸。对于戏曲服装可以提炼出延伸、宽松、分离、悬垂、颤动、增扩、放射等一系列特殊的形式美要素,使创造者们可以“舞出情感”。

戏曲服装范文第4篇

关键字:服装消费系数 恩格尔系数 人均可支配收入

服装是人类生活基本消费品,国外关于服装消费支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模型,在两种模型研究中都将家庭总收入和总消费支中作为重要自变量,此外恩格尔曲线分析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关于服装消费支出的研究相对较多,却较少有专门针对服装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的研究。本文参照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定义各地区城镇服装消费系数(以下简称CIN)为各地区城镇居民每年服装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本文第三部分实证部分研究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一、我国各省市服装消费系数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城镇服装消费系数总体偏高

与恩格尔系数类似,服装消费系数(CIN)有其内在变化趋势和规律,通过研究发达国家服装消费系数的变化系数大致可以推测我国服装消费系数的发展规律。根据美国劳动局的相关数据资料计算,1901~2006年美国CIN从0.14逐步下降到0.038,基本上每隔10年下降1%,前文提到Winakor(1962)表明1929~1958年CIN每年下降1%~3%,说明随着时间推移,CIN下降速度趋于缩小,据此可以推测我国城镇CIN未来总体变化趋势也会是减速下降。但与美国历史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阶段相比,我国城镇服装消费系数相对偏高,如2005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03元,CIN为0.1008,而美国198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当时汇率换算为10356.51元,CIN为0.06,其他时期也有相同情况。CIN可以分解为服装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总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居民消费率)的商,根据曾令华研究证明我国居民消费率太低。因此,我国城镇CIN未来总体变化趋势是下降,但数值比美国历史同期水平要高。

(二)东、中、西部城镇服装消费系数分化明显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我国1999~2005年31个省市城镇服装消费系数,并分析其历年变化趋势,发现东部地区(除河北、辽宁和山东外)城镇服装消费系数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和西部地区(除江西、广西、四川、重庆和山西外)则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东部地区一般是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反之,可见居民服装消费系数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此外,服装生产和销售水平、消费结构、居民年龄结构等也是影响因素,江西、广西、四川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居民消费率较低,且住房、医疗、教育消费占据了大部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衣食等基本消费。

(三)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服装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从纵向来看,东部地区除广东经历了下降、小幅上升至基本稳定的变化趋势,浙江经历了下降至稳定又小幅上升的趋势外,其他地区均是经历了由下降到基本稳定的变化趋势。中部地区除安徽和江西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的变化趋势外,其他地区也经历了下降至基本稳定的变化趋势。西部地区除广西、内蒙古、贵州、处于无规则变化外,其他地区也经历了下降至基本稳定的变化趋势。CIN由下降开始转变成基本稳定说明服装消费性质及内部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和升级,由生存型开始向享受型转变,但由于东、中、西部生活成本不同,三大地带服装消费升级时所对应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同。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CIN:1999~2005各地区城镇服装消费系数,由于篇幅关系具体数值省略。

EIN:1999~2005年各地区城镇恩格尔系数,利用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计算得到。

YD:1999~2005年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二)模型设计

设CIN=α+βEIN+γDY+μ 式2-1

(三)模型估计

1 总体效应检验

利用Eviews对式3-1进行混合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结果如表1-1所示,自变量EIN、YD系数的t值都比较显著,方程总体拟合程度为0.9491。恩格尔系数EIN上升1单位,服装消费系数CIN下降0.3059单位,因为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衣食是最基本生活支出,由于收入有限,用于食物支出多了,势必用于衣服支出少了。另一方面,恩格尔系数反应了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降低,代表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较发达地区来说,服装消费已经一定程度上转型为享受型,因而随生活水平提高CIN出现上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一个地区人民消费能力,YD每增加1单位,CIN下降0,0529%个单位,这说明我国总体来看目前服装消费依然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

2 个体效应检验

对式2-1进行随机效应分析,结果如表3-2所示,随机效应的结果证实了前述的理论分析,东部地区随机效应的常数项系数是负的,中西部地区则大多是正的。这一随机效应说明与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无关的因素对全国各省市的CIN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陕西、山东、吉林、安徽、辽宁、广西、河南、河北、宁夏、贵州(以上系数都为正)、青海、云南、重庆、浙江、湖南、江西、四川、北京、江苏、福建、山西、上海、天津、广西、广东、海南(以上系数为负)。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样增加1元使各省市CIN减小的影响依次减弱,恩格尔系数每上升1单位使各省市CIN减小的影响依次减弱。而上述所列省市基本上也是目前CIN从大到小顺序,因此我国各省市CIN存在接近趋势。

3 动态效应检验

由于2002年开始部分省市CIN出现基本稳定或小幅上升趋势,因此将模型分为两个阶段1999~2001年和2002~2005年,再次回归后如表3所示。可见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后一个时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作用在减弱,而恩格尔系数的作用在增大,这是因为2002年我国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0.37,按照国际上标准已经达到富裕型社会,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已经很小,下降的速度也会越来越慢,因此恩格尔系数每下降1单位使服装消费系数上升的幅度更大。另一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使服装消费系数下降的幅度变小,进一步证实了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服装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的假设。

三、结论和建议

(一)我国目前城镇服装消费系数偏高,且与地区消费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呈负相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率不足导致服装消费系数总体偏高。恩格尔系数可以反应一个地区(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反应一个地区(国家)消费水平,总体效应检验结果显示CIN与YD、EIN呈负相关,

(二)我国各省市CIN分化明显,但存在接近趋势

个体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同样1单位,目前CIN大的省市,CIN下降的幅度也大,恩格尔系数增加同样1单位,目前CIN大的省市,CIN下降的幅度也大;反之亦然。则我国各省市城镇服装消费系数存在接近趋势。

(三)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服装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过渡

戏曲服装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现状;功能面料;防护服;发展趋势

功能服装的研究强调"4F"原则:Fashion (时尚合适)、Fit(适体舒适)、Feel (感觉舒适)、Function(功能舒适),即应该在人体功效学的基础上,从舒适、功效、安全、耐受限度等方面来研究和评价功能服装。目前,国内外对功能服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功能服装的发展将有广阔的空间。

1 功能服装的研究现状

功能服装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以材料的研究为核心内容,并运用计算机等数字化技术,研发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服装,满足人体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

1.1 功能服装面料的研究现状

功能性服装面料的创新开发为功能服装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服装面料的"功能性",是指具有特殊作用和超强性能的面料,是一般服装面料所不具备或达不到的性能,如:阻燃性、防水性、超保暖性、高吸湿性、防弹、变色等。例如:对于运动服装面料,是否具备"在运动过程中有助于发挥最佳竞技状态、达到更高目标"的功能性是极其关键的问题,比如仿鲨鱼皮面料制作的泳衣对提高运动员成绩就有好处,温度与湿度控制、抗拉伸、抗摩擦、防风防雨、减小阻力等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来说也是有帮助的。户外活动的服装则侧重于耐气候功能,炎热难耐的夏季,吸汗透气的凉爽型面料能使皮肤保持干爽凉快,风和日丽、春秋宜人的日子人们不必发愁穿什么衣服,而严寒、闷热、大风、雨雪等极端气候条件对服装面料的考验确实非同寻常,既要穿着舒适--不冷不热,不湿不燥;又要便于活动、伸展自如,并兼顾造型时尚。对于一般性服装面料而言,面面俱到确有难度,功能性面料则可实现不同服装、不同侧重面或多方面的特殊需要。

1.2 功能防护服装的应用种类

⑴ 耐高温阻燃防护服

该类服装的材料一般是阻燃纤维织造的织物,或经阻燃整理后的常规纤维织物,这种材料直接接触火焰及炙热的物体时,能减缓火焰的蔓延,使衣物炭化形成隔离层,从而保护人体安全与健康的防护服。我国棉、毛织物的阻燃整理较为成熟,可以解决一般的阻燃问题,但是对于阻燃和热防护服的高性能纤维的研制和生产却比较落后,新近研制的芳纶织物染色的技术,使我国芳纶耐高温织物不再依赖进口,推动了我国耐高温阻燃防护服的发展和应用。

⑵ 抗静电防护服

抗静电防护服主要应用于防止静电积蓄,还包括无尘服和电磁波屏蔽服等,国内抗静电职务的生产技术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无尘服主要以涤纶长丝与导电纤维进行适当的编制制成,带电屏蔽服的原料则一般采用金属丝布,它是一种以细铜丝与超细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并捻织成的斜纹或平纹布。

⑶ 防水服

防水服是能防止水透过和渗入的防护服,包括劳动防护雨衣、下水衣、水产服等。主要用于保护从事淋水、喷溅水作业和排水、水产养殖、矿井、隧道等在水中浸泡作业的人员。传统的防水服多用橡胶涂层织物制成,不透气,服用舒适性差,新研制的防水面料包括超薄型橡胶涂层透湿织物,效果较好。

⑷ 防寒保暖服

这类服装主要适用于冬季室外作业及常年在低温环境作业的职工穿用。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保温絮片作内层,以化纤面料经拒水整理后作外层的防寒保暖服。另外,针对高寒的环境,人们研制出各种蓄热保暖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开发出智能调温服装,其发展趋势将是以功能性保温、调温纤维作为保暖内层,以透气防水织物作防风、防雨、透湿外层。

⑸ 防辐射类服装

    这类服装分为X射线等粒子辐射防护服和微波辐射防护服,前者主要利用铅、钡等金属的防护作用,后者主要采用在腈纶表面形成硫化铜离子与腈纶大分子上的腈基合成分子来起到防护作用。近年来,国际上也出现了将镍等金属涂层织物作为微波防护材料。

2 功能服装的发展趋势

2.1 新型服装材料及后整理加工技术

功能服装的防护作用,主要取决于织物的性能或特种后整理加工工艺。高技术织物集高技术纤维与高技术工艺于一体,满足特殊环境下保护人体的需要。目前已可以通过分子设计和结构设计来实现纤维的功能特性,通过这样的工艺,高技术纤维变成高技术织物,又开发出新型功能服装,以适应各种环境下保护人体的要求。如太阳能服装、液晶变色服装等。

2.2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对穿着某一状态进行实时、直观的动态资料记录。在深入了解人体工程学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检测技术和数据处理相结合的潜力,有利于设计出更为舒适的服装。例如: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一款高科技"康复夹克",它能帮助因中风等原因导致手臂部分瘫痪的病人,进行上肢恢复性训练,当病人穿上它后活动自己健康的那只手臂时,安装在肘部和腕部的传感器就会搜集有关数据,并控制人造肌肉让瘫痪手臂完成和健康手臂同样的动作,从而将有助于病人恢复瘫痪手臂的活动能力。

2.3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趋势

对智能化、数字化功能服装的开发将体现着先进科技的力量,也在不断的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服装的追求。韩国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在研制一种有内置的数字音乐播放器的服装,这种服装能让人们享受全部的mp4功能,同时避免单独携带播放器的麻烦,在洗衣服的时候,拔去一些装置即可。

3结语

功能服装将以材料的更新换代为核心,在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复合化,健康舒适化等方面研究和发展,并针对新出现的危害因素,探索新的解决方法和新的工艺,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使功能服装系统化。当然,功能服装的设计也应更具美观性,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质地、色彩、图案、保形性、悬垂性、弹性、防皱性、服装款式等方面的更新,同时,对于功能性衬布等辅料的研究与创新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张渭源. 服装设计与工程.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潘建华. 服装人体功效学与服装设计.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