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设备

建筑设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设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设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筑设备; 设计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现将该系统的设计要点介绍如下:

1 中央控制室室内设备布置

(1)中央控制室应尽量靠近控制负荷中心,应离变电所、电梯机房、水泵房等会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15m以上。上方及毗邻无用水和潮湿的机房及房间;(2)室内控制台前应有1.5m的操作距离,控制台离墙布置时,台后应有大于1m的检修距离,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3)当控制台横向排列总长度超过7m时,应在两端各各留大于1m的通道;(4)中央控制室宜采用抗静电架空活动地板,高度不小于20m。

2 建筑设备的电源要求

(1)中央控制室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供电,中央控制室内设专用配电盘。负荷等级不低于所处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2)通常要求系统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不大于±10%,频率变化不大于±1Hz,波形失真率不大于20%。(3)中央管理计算机应配置UPS不间断供电设备,其容量应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内用电设备总和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供电时间不低于30分钟。(4)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应满足下述要求:

①Ⅰ类系统(650点~4999点),当中央控制室设有UPS不间断供电设备时,现场 的电源由UPS不间断电源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集中供给;②Ⅱ类系统(1点~649点),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可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供给;③含有CPU的现场控制器,必须设置备用电池组,并能支持现场控制器运行不少于72小时,保证停电时不间断供电。

3 现场控制器设置原则

(1)现场控制器的设置应主要考虑系统管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和经济性。 一般按机电系统平面布置进行划分。(2)现场控制器要远离有输水管道,以免管道、阀门跑水,殃及控制盘。在潮湿、蒸汽场所,应采取防潮、防结露等措施。(3)现场控制器要离电机、大电流母线、电缆1.5m以上,以避免电磁干扰。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屏蔽和接地措施。(4)现场控制器位置选择宜相对集中,一般设在机房或弱电小间内,以达到末端元件距离较短为原则(一般不超过50m)。(5)现场控制器一般可选用壁挂式结构,在设备集中的机房控制模块较多时,可选落地柜式结构,柜前操作净距不小于1.5m。(6)每台现场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数量与种类应与所控制的设备要求相适应,并留有10%~20%的余量。

4 建筑设备的布线方式

(1)建筑设备系统线路包括:电源线、网络通讯线和信号线。①电源线一般BV-(500V)2.5mm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②网络通讯线需由采用何种计算机局域网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数据传输率、未来可兼容性和硬件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有同轴电缆(不同厂商的产品不尽相同);有的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或非屏蔽双绞线(分3、4、5三个级别);在强干扰环境中和远距离传输时,宜选用光缆。网络传输限值见表1。③信号线一般采用线芯截面1.0mm2或1.5 mm2的普通铜芯导线或控制电缆,对信号线是否需要采用软线及屏蔽线应根据具体控制系统与控制要求确定。

(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线路均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网络通讯线和信号线不得与电源线共管敷设,当其必须作无屏蔽平等敷设时,间距不小于0.3m,如敷于同一金属线槽,需设金属分隔。

5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点统计

5.1 一般规定

(1)根据各工种设备的选型,核定对指定监控点的实施监控的技术可行性。(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点可通过编制监控点总表来进行统计,较小型统可编制一个监控点总表,中型以上系统应按不同对象系统编制多个监控点表,组成监控点总表。(3)编制监控点总表应满足下述要求:

①为划分和确定现场控制提供依据;②为确定系统硬件和应用软件设置提供依据;③为规划通信道提供依据;④为系统能以简捷的键盘操作命令进行访问和调用具有标准格式显示报告与记录文件创造前提。

建筑设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智能建筑的含义、以及发展状况;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要点及系统检测。指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系统。

一、智能建筑的含义和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技术也日新月异,智能建筑的概念也日趋成熟,早期一般被成为智能大厦。在国内 “3A大厦”、“5A大厦”等广告词随处可见,所谓的“3A大厦”是指建筑物具有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功能者。而“5A大厦”则是将楼宇自动化(BA)中的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独立出来,形成消防自动化(FA);将安保系统独立出来称之为安保自动化(SA),从而形成“5A”。其中,“BA系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楼控系统,即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简称。

直到2000年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的问世,其中对什么是“智能建筑”才有了明确的定义:“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由此可见,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的建筑才能称之为智能建筑。但此定义还忽视了一点,“节能环保”。到2006年建设部重新组织编制组对GB/T50314-2000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在内容上进行了技术提升和补充完善,并按照各类建筑物的功能予以分类,还在“智能建筑”的术语解释上加上了有关“节能、环保”的概念。在新的GB/T50314-2006上“智能建筑”被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建筑、结构、水、采暖与通风、电气等专业构成有机整体。犹如人的身体,只有各个器官协调作业,才能表现为健康状态。智能建筑的“智能”,也就是要建筑像人一样,能“知冷知热”,自动调节空气、水、阳光照射等,创造既节能、健康、舒适又安全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减少“楼宇综合症”的发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几个“A”就是智能化建筑的概念是错误的。

建筑智能化系统(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是智能建筑中应用的电信息系统。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国内还有一个俗称,即所谓的“弱电”系统,它是以从建筑设计中有别与传统的电气设计和照明设计而引申出来的。传统的电气设计和照明设计称为“强电”设计,而把属于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内容称为“弱电”设计。

建筑智能化系统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每个智能建筑要把所有系统都包罗进去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总投资、管理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与建筑物功能相适应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设计标准,应侧重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注重智能化系统集成,强调综合性、统一性和各子系统的关联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传统的智能化子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得以提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内容:

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6.1.3的内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包括以下几大子系统:

1、空调与通风系统;2、变配电系统;3、公共照明系统;4、给排水系统;5、热源和热交换系统;6、冷冻和冷却水系统;7、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接口功能;9、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功能;10、系统实时性;11、系统可维护功能;12、系统可靠性;13、现场设备安装质量;14、现场设备性能;15、依据设计要求所需评测的项目等。

可见,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又称BA系统)是体现节能和创造优良环境最有价值的系统,也是关联技术最多的系统,应称之为建筑智能化的龙头系统。

(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

1、系统检测:是指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完毕,经过规定的试运行时间后,竣工验收前所进行的对系统功能、性能及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的全面检验和测试,评价结果将作为竣工验收和智能化系统等级评估的依据。

但是,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并不是仅仅涉及一个弱电专业,要由各专业相互配合,如建筑专业在做设计方案时,就应当考虑太阳光的利用与人工照明的关系以及热辐射的作用等等。不能只考虑建筑外形,连结构的合理性都不考虑,把有限的资金都放在外形上,有可能就应了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话,就不可能做成智能建筑。因此智能建筑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的综合体。

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里所说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也就是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被称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和公共安全系统(PSS)等综合管理的系统。

虽然,从现实来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办公楼、宾馆、体育场馆等各类的公共建筑当中,可是,在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住宅(小区)的建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在公共建筑里不同的是,应依据住宅(小区)自身的特点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技术结合起来,发挥该系统的作用。除小区内的公共部分与其他公共建筑里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一样,在住宅内部,家庭控制器(Home controller)是智能化系统的一个主要产品。它可以实现对住宅内表计(水表、电表、燃气表、直饮水表、热水、供热等计量仪表和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远传,还包括了对常用家用电器的控制等功能。

(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

按照《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6.1.2所阐述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用于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达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目的。

我们把它总结归一下,即:

实现自动监视与自动调节以适应室内环境的变化;各类机电设备的启、停和运行进行连锁操作,以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各类机电设备的故障自动监测,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及时维修;实现优化控制以实现节能降耗;实现过程控制自动化以节约设备管理人员。

2、系统检测的条件应具备:(1)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已进行了规定时间的设运行;(2)已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文件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

对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来说,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有明确的规定。就是,系统的检测在系统试运行连续投运时间不少于1个月后进行,并且应依据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审核文件、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应以系统功能和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抽查或复核。

4、系统检测的流程

(1)一般由工程建设单位,也可由工程承包方或使用单位向检测机构申请办理系统检测委托手续。

(2)检测单位在熟悉委托方所提供的各项工程资料,对工程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已明确知道委托方的需求后,应及时的制定检测方案。

(3)检测单位按照已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工作。现场应详细、准确的填写原始记录表。原始记录表应字迹清晰、没有笔误,以便现场检测人员签字或者盖名章。

(4)在现场检测和相关的实验和检验完成后,应按照相关的委托手续中双方约定的时效内及时的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除有检测人员、复核人员和签发人员的签名外,还应有检测机构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或检测机构公章。检测报告应有明确的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检测结论。凡不合格项均应明确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现今,我国在智能建筑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行业法规还尚不规范、健全,譬如说现在改版后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已经改为按照各类建筑物的功能予以分类了,但是《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至今还尚未改版,依旧按照各系统进行分类。这就造成现在的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市场不够规范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必须从行政上和技术上对智能建筑的市场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加强对系统集成商的资格审查,重点审查其规模和人才构成,考核其从业技术水平。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则应将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纳入质量监督体系,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系统运行管理阶段均应实施监督。工程完成后还应按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检测和验收。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2006)

建筑设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备 自动化 集中监控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实际上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它通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集中监控,达到在确保建筑内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内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最佳的目的。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现将该系统的设计要点介绍如下:

1 中央控制室选址及室内设备布置

(1)中央控制室应尽量靠近控制负荷中心,应离变电所、电梯机房、水泵房等会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15m以上。上方及毗邻无用水和潮湿的机房及房间;

(2)室内控制台前应有1.5m的操作距离,控制台离墙布置时,台后应有大于1m的检修距离,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3)当控制台横向排列总长度超过7m时,应在两端各各留大于1m的通道;

(4)中央控制室宜采用抗静电架空活动地板,高度不小于20m。

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电源要求

(1)中央控制室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供电,中央控制室内设专用配电盘。负荷等级不低于所处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

(2)通常要求系统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不大于±10%,频率变化不大于±1Hz,波形失真率不大于20%。

(3)中央管理计算机应配置UPS不间断供电设备,其容量应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内用电设备总和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供电时间不低于30分钟。

(4)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应满足下述要求:

①Ⅰ类系统(650点~4999点),当中央控制室设有UPS不间断供电设备时,现场 的电源由UPS不间断电源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集中供给;

②Ⅱ类系统(1点~649点),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可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供给;

③含有CPU的现场控制器,必须设置备用电池组,并能支持现场控制器运行不少于72小时,保证停电时不间断供电。

3 现场控制器设置原则

(1)现场控制器的设置应主要考虑系统管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和经济性。 一般按机电系统平面布置进行划分。

(2)现场控制器要远离有输水管道,以免管道、阀门跑水,殃及控制盘。在潮湿、蒸汽场所,应采取防潮、防结露等措施。

(3)现场控制器要离电机、大电流母线、电缆1.5m以上,以避免电磁干扰。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屏蔽和接地措施。

(4)现场控制器位置选择宜相对集中,一般设在机房或弱电小间内,以达到末端元件距离较短为原则(一般不超过50m)。

(5)现场控制器一般可选用壁挂式结构,在设备集中的机房控制模块较多时,可选落地柜式结构,柜前操作净距不小于1.5m。

(6)每台现场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数量与种类应与所控制的设备要求相适应,并留有10%~20%的余量。

4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方式

(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线路包括:电源线、网络通讯线和信号线。

①电源线一般BV-(500V)2.5mm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

②网络通讯线需由采用何种计算机局域网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数据传输率、未来可兼容性和硬件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有同轴电缆(不同厂商的产品不尽相同);有的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或非屏蔽双绞线(分3、4、5三个级别);在强干扰环境中和远距离传输时,宜选用光缆。网络传输限值见表1。

③信号线一般采用线芯截面1.0mm2或1.5 mm2的普通铜芯导线或控制电缆,对信号线是否需要采用软线及屏蔽线应根据具体控制系统与控制要求确定。

(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线路均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网络通讯线和信号线不得与电源线共管敷设,当其必须作无屏蔽平等敷设时,间距不小于0.3m,如敷于同一金属线槽,需设金属分隔。

5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点统计

5.1 一般规定

(1)根据各工种设备的选型,核定对指定监控点的实施监控的技术可行性。

(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点可通过编制监控点总表来进行统计,较小型

统可编制一个监控点总表,中型以上系统应按不同对象系统编制多个监控点表,组成监控点总表。

(3)编制监控点总表应满足下述要求:

①为划分和确定现场控制提供依据;

②为确定系统硬件和应用软件设置提供依据;

③为规划通信道提供依据;

④为系统能以简捷的键盘操作命令进行访问和调用具有标准格式显示报告与记录文件创造前提。

5.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监控点总表格式

编制监控点总表,应以现场控制器为单位,按模拟输入、数字输入、模拟输出、数字输出等种类分别统计.

建筑设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酒店;设备系统;节能;运营成本

该酒店为五星级酒店,坐落于上海繁华的静安区核心。酒店的设备无论质量、品牌都选用了世界最优秀的产品,一座奢华的酒店,酒店设备的能耗是相当惊人的,是酒店运营成本的主要支出费用之一,所以,降低能耗费用是酒店盈利的一大举措,是酒店营运的必然走向。该酒店在建造过程中,节能是酒店建筑设备从设计到选材都围绕的主题之一,节能措施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下面将通过介绍酒店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空调系统的设计,详细了解该酒店建筑设备系统的节能措施。

一. 给排水系统

1. 经与市政主管部门充分沟通,充分了解该地区市政供水的情况,城市管网系统供水压力在15米左右,为确保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断水的情况,地下室及一楼的供水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这样减少了水泵的能耗。

2. 热水供应系统采用同程式给水循环系统,避免了热水冷热不均及管内热水长时间后变冷的情况,对管道进行保温,避免热量的损失,尽可能的减少热量的损失。

3. 设计过程中大力倡导使用节水水龙头和节水型卫生洁具。实践证明,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对节能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满足使用对象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对节能能够起很大的作用。

4. 针对泳池桑拿区的给水系统,进行了专门的节能设计。由于泳池区为长年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采用专用的除湿热泵空调,冬季对泳池循环水的加热采用太阳能加热辅助蒸汽换热器加热的方式,泳池循环水先经太阳能加热,再经蒸汽换热器加热到规定温度。

5. 收集屋顶的部分雨水,经处理后,供绿化浇洒和水景补水,绿化浇洒采用微灌,自动控制。

二. 电气系统

1. 采用针对宾馆酒店用电设备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用自动控制、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对楼宇用电实施综合管理,通过对酒店内的照明、空调、风机、水泵等设备统一管理,大幅度降低整体的能耗。

2. 根据《民规》要求,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此处设备集中,用电量大、电流大。变电所靠近负荷中心可以很好地缩短供电电缆或者母线的长度,线路越短线路上的损耗就越小。鉴于此,本酒店的变电所位置选择在空调主机房和水泵房附近,以此达到减少线路投资及线路上的能量损耗的目的。

3. 结合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选用高光效的光源、选用高效率的灯具、选择节能型的灯具附件;室外景观照明采用LED 灯和智能控制、分时间控制等控制方式。

4. 照明控制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酒店照明进行分区域控制,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既能够节省不必要的照明用电,又能够在酒店内营造出舒适的灯光环境。

5. 出于节能的考虑,在酒店安装一套太阳能发电系统,在酒店的一侧外墙安装太阳能玻璃幕墙,该系统产生的电量足以满足酒店客房楼层公共部位的用电。

三. 空调系统

1. 在空调系统的选择上,采用一次泵变频变流量空调水系统,根据厂家提供的消息,一次泵变频变流量空调系统比二次泵(第二级泵变频)变流量系统节能3%以上,这样既节省了初投资,又达到节能的效果。

2. 采用能效比高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和螺杆式冷水机组,可组成多种配置模式,达到节能运行,所有制冷机组的COP均不低于5.60的要求,将一台小容量冷水机组设置变频措施,保证其在极低负荷下的系统能效。

3. 在酒店公共区域使用的带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空调系统中,空调箱采用安装变频器的变频风机,通过检测回风温度,来调节风机转数,达到节能的效果。

4. 全空气空调系统设置过渡季全新风的转换方式,使空调系统在过渡季节能够节能运行。

5. 新风采用显热交换回收预热,温度效率不低于65%,极大的节约新风负荷。

6. 通过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空调、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实时监测,以实现最优化运行,达到节能的目的。

总结

建筑设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建筑设备 教学

建筑设备课程是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建筑给排水、供暖工程、热水及燃气供应、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电器等,是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按照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该门课程要培养学生成为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工程的基本设计原理与施工安装方法,正确读解施工图,培养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要求,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对于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精减教学内容

(一)强调实践性教学内容。

对于高职高专的教育,其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教育。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强调: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不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而强调实践性环节即将规划、设极图纸及方案转化为物质的能力的培养。为实践“实施型”的培养目标,我们应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检测等作为重点授课的内容,并增加实践性环节,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引入新知识新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也在快速发展,而我国高校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一些。因此,教师应在讲课中及时向学生讲述新的知识、介绍新产品、介绍新材料。比如讲到管材时,应注重介绍各种塑料管材、塑料与金属的复合管材、铜管等及其连接方法。而传统的钢管、铸铁管只做简要的介绍即可;在讲水表时要注重向学生介绍TM片知能水表、红外感应节水龙头;在讲到水泵时,则强调变频调速装置的选型、调试、节能等(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频调速装置在实际上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在讲采暖系统的散热器时可给学生介绍新型铜铝型散热器及其特点;还可向学生介绍当今流行的地板采暖和分户热计量的原理、设计、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等。

二、优化课堂教学

建筑设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优化教学方法对保证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对建筑设备课程可采用实物教学和实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缩短教学与工程实际的距离。《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枯燥,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很多设备学生根本没见过,没有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必须设法缩短教学与具体工程实际之间的距离。

方法一:是尽量采用实物教学法,即在上课时多用实物构件作为教具,结合实物进行教学的方法。如在讲授给水阀门时,教材上讲了闸阀、浮球阀等几种阀门的构造、特点、适用环境等,并绘制了相应的构造图,可是同学们看后仍觉得很复杂,构造图也大多搞不懂。如果教师上课时拿来这几种阀门的实物,同学门就会对其构造一目了然。在讲述低压空气断路器俗称自动空气开关时,教师带来几种常见的自动空气开关的实物,对照实物来讲其原理、构造和接线,使同学学习更直观,这样不仅节省了授课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方法二:是采用实例教学的方法,即在讲述系统原理、方法时,结合工程实例来讲。例如在讲建筑给排水系统时,教师应提供某一建筑物的给排水施工图,结合该建筑物的工程施工图纸,讲明建筑给排水图纸的基木内容、图例及符号,图纸的具体识读方法。讲明图纸上的管线、卫生器具、管道附件等的实际位置和具体布置。这样,同学们很快地学会了如何识图,并很好地理解了如何把图纸变成工程实际。

三、进行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使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建筑设备工程》是一门工程应用型的课程,在强调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其工程特色和实践性。不妨尝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即安排一定的时间,从外而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来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或现场演示,比如给排水新材料讲座,智能建筑讲座等,此为“请进来”。而“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实地观摩建筑设备的系统形式、管材管件连接、卫生器具安装等。或者将学生分成小组安排他们到建筑设备市场了解常用的管道管材、水表、阀门、卫生洁具、自动空开等,并根据现场实地观摩和市场了解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各类建筑设备方而应注意的问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卞动性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从工程技术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如:讲解水系统的管网设置与敷设时,可以让学生在宿舍的卫生间等处观察各种不同类型的卫生器具,了解管道布置与安装的力法;在讲解空气调节系统时在学校综合楼或人型商场等装有集中式中央空调的建筑物内进行现场讲解,直接观看制冷机、冷凝器、农面式冷却器、百页窗式送回风口、风管风道等设备;讲解电气照明时可直接利用教室里的照明设备如荧光灯等进行分析与讲解;亦可请进此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举行各类讲座,加强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的联系。通过各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自己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结语

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蕴育着现代建筑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设备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现代建筑朝着“以人为本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建筑设备》课程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加强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践,紧跟时代潮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现化科技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