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秋天的散文

关于秋天的散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秋天的散文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1篇

听秋风乍起

宋晓杰

不要在深夜哭泣:

不要在暗处点灯:

不要在青草还未吐出最后一缕游丝之前,把决心和误会更改;

不要在秋蝉还未唱完最后一个音符之前。把甜蜜和隐疼辩白……

我是峰回路转的临界。

我是一意孤行的极限。

一切都不要太急。

一切都不会太坏。

听秋风乍起,听四伏的危机卷土重来,你是否无动于衷,心存倦怠?

千军万马,杂沓、威猛,绝尘而去。

你抖开暗色的征衣。猎猎成旗!

我的眼睛使黑夜更黑,白昼更白。

我的眼睛是暗处的灯,把你照彻,再一层层次第打开!

一个人的秋天

郭琳琳

起风了,吹在在衣外的肌肤,有些凉。披上外衣坐在暗香浮动的夜里。听那叶落的声音。

阳台的花草瘦了,藤蔓上的叶子终敌不过那场冷雨。

被秋风折磨得憔悴的身体,楚楚可怜。

池塘里的荷花落在水里,在水里无助无援地漂流,被河塘里的鱼顶着戏耍。

浮萍厌倦了飘零的日子,集聚在一起,几片黄叶无意地落下,飘落在它们中间,听到他们的叹息声,对岁月的留恋和无奈。

离开闹市,走向郊外那一丛丛开得正艳的黄花,不小心长裙被无名的植物绊住。它细细的小手拉住我的裙子,仰脸看着我,几分可爱让人怜悯。

轻轻地拿开它纤细的小手,把它移向不被人踩踏的地方,让它在秋天里自由地绽放美丽吧!

稻草人的寂寞是面对着空旷的稻田,失去了它的生命力。风化的岁月中它最终被孤独地遗弃。

英雄暮年的默然回望,美人红颜已逝,凄然一笑。

在这清点岁月中有坚强也有脆弱。

我知道,没有谁能抗争得过岁月,就像秋天的落叶,它枯荣,它死亡,嘟拥有着生命丰盛的过程……

花睡去的时候。我坐在长廊的尽头。穿过长廊的月光。照在桂花树上,桂花浓浓的香气随着似烟似纱的薄雾向四周散发。

一个人在这冷冷的秋里,会想起一个人,会想起爱情,不知不觉地醉去……

大雁鸣叫,开始了南迁。我曾经失落在南国里的梦,在心里来来回回,与我纠缠不休。

我是个多愁伤感的小女子,春华秋月使我伤感,让我流泪。

一个生命的萌生和死亡。都能让我庆幸和怀念。

漂泊在旅途中的脚步,终会停下来,遥望青山是我的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等我们终于可以坦然面对的时候,曾经的欲望,即已消释。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闲吟集》 秋萤 汉诗 和歌

《闲吟集》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歌谣集,其中收录了室町时代的“小歌”(流行歌谣)、“猿乐”、“田乐”等311首。《闲吟集》采用了日本古代常见的敕撰和歌集(由天皇下令编写的和歌集)的题材,即前后分别附有“真名序”和“假名序”。所谓“真名序”即用汉字写成的序文,而“假名序”则是用假名写成的序文。《闲吟集》的假名序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句:“命にまかせ、しも秋のにらひて、月をしるべにす事しかり。(试译为:时与秋萤互语,时与明月为伴,任命而作此处)”此句中的“秋の(秋萤)”自古以来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解释此处“秋萤”的合理性,一些注释书甚至把“萤”解释为“蛩(蟋蟀)”的别字,例如朝日古典全书中注释为“は蛩のりか(“萤”大概是“蛩”的笔误)”。也有一些注释书例如《日本古典文学全集》、《大系》和《新大系》等中虽然保留了原作的“秋萤”,但都对此加上了特别注释,认为是中国汉诗中的题材,在和歌中只是一个特例。由此可见,“秋萤”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生疏甚至颇有抵触感的词汇。那么“萤”在日本文学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日本文学中“和歌・散文”与汉诗文是相互独立的两大文学派系,因此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和歌和散文文学中的“萤”

“萤”在日本古典文学里并不是一个极其稀少的景物,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和历史记录《日本书纪》中可以找到歌咏“萤”的例子,而到了平安时代(710―794)“萤”已经作为普遍的吟咏对象备受歌人的青睐。但是日本的和歌作品和散文文学中”萤”又名“夏虫”,都是作为夏天的代表性景物被歌咏的①,而歌咏“萤”的和歌一般都被归类为四季中的夏季歌。此外,和歌中引用的“萤”,多用于比喻因恋爱而产生的思念之火。例如:

暮るより露とみだれて夏草の茂みにしけくとぶ哉(新拾和歌集1749)

试译为:日暮露水影零乱,夏草深处萤火飞

夕さればよりけに燃ゆれども光ねばや人のつれなき(古今集562)

试译为:恋情燃心胜夕萤,隐隐无光人不知

当然,在一些和歌中也可以看到“秋天”与“萤”的搭配,例如:

小筱原しのに乱れてぶ今いく夜とか秋を待らん(拾集・3・夏歌)

试译为:小筱原上乱飞舞,今夜萤火待秋来

秋ちかし居まてとやゆくへの水に影のみだるる(雅和歌集・4・夏歌)

试译为:秋近萤火冲云霄,空留孤影乱泽沼

ゆくの上までいぬべくは秋吹くと雁に告げこせ(後撰和歌集・5・秋上)

试译为:萤火云中飞,告雁秋风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3首和歌除了《后撰和歌集》在原业平的歌之外,其余两首均收录在夏季的类别中,而且都是通过“萤”来表达“秋已近”、“盼秋”的心情。而在原业平的这首和歌同时在《伊势物语》和《古今和歌六贴》中出现过,仔细分析会发现,歌中的“萤火虫”其实依然是夏季的代表,萤火虫的高飞代表着夏季的远离,而大雁才是秋天的使者。因此,这首和歌虽然被收录在秋季类别之中,但其本质与其余两首相同,都是表达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等待和盼望,并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秋季的题材。

那么日本古典和歌作品中究竟有没有把“萤”作为纯粹的秋季题材来吟咏的例子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

置く露に朽ちゆく野の草のや秋のとなりわたるらむ

试译为:露落田野边,腐草化为萤

秋来れば深山里こそわびしけれ夜はをともしびにして

试译为:秋到深山里,寂夜萤为烛

这两首和歌都是贞亲王家哥合(作歌比赛)中的和歌,歌中已经不再是晚夏的景致了,而完全是秋天的情景。对于这两首日本和歌中极为罕见的将“萤”作为秋天代表景物的和歌,著名文学理论家渡边秀夫作了如下解释:“(这是)为了对当时非常贫乏的歌题进行补充,急切地引入汉诗题材的一种尝试。因此,这里遵照中国诗文的一般惯例,(萤火虫)是作为秋季题材登场的。”②具体而言,这两首和歌不论季节感还是题材都和中国诗文极其类似。前者是在“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和「立秋、腐草化为萤(初学记・萤所引)的基础上创作的,而后者则引入了中国诗文中常见的“萤火=灯”即“车胤聚萤”的典故,以此来凸显秋天的寂寥。

因此“秋萤”绝不是日本式的歌题,而是中国文学中广泛使用的词语。从六朝古诗到唐诗,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萤”完全是一种秋天的常见景物,大多和秋夜、秋月、秋草、大雁等一起组合吟咏,来表达秋天的寂寥、孤独和荒凉等特征。歌咏“萤”的诗歌不胜枚举,单从《全唐诗》中找出包含“秋萤”这一固定词组的诗歌来看的话,例如: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于鹄・哭凌霄山光上人)

残秋萤出尽,独夜雁来新。(周贺・旅情)

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贾岛・泥阳宫)

风池宿鸟喧朱阁,雨砌秋萤拂画梁。(许浑・出永通门经李氏庄)

秋萤一点雨中飞,独立黄昏思所知。(李咸用・秋夕书怀寄所知)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刘禹锡・秋萤引)

当然,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并非完全没有例外,如上文引用的“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以及“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元稹・夜坐)。作为夏天最后一个月份的“季夏”,以及“秋已近”提示句中表达的是夏末秋初之际的景致。上文中所引的《续拾遗集》《风雅和歌集》以及《后撰和歌集》中的和歌均承袭了上述诗文的视角,即把“萤”作为夏秋之交的景物来表达秋之将近。只不过不同的是,日本的和歌作品中大都把此类歌谣归类为夏季类别,努力与恋歌中歌咏的“萤”在季节感上保持一致。

二、日本汉诗文中的“萤”

除了和歌和散文文学,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历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日本的汉诗中的“萤”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众所周知,日本的汉诗在题材和作法上都受到了中国汉诗文的很大影响。而对日本汉诗中的“萤”进行考察后会发现,日本汉诗中虽然从中国汉诗中汲取了视点和作法,但把“萤”作为夏天的题材来吟咏的倾向性却越来越强。例如《千载佳句》基本上是把“萤”作为秋天的题材来处理的,不过其中有两首诗文却归类为夏季诗。而《和汉朗咏集》之后的汉诗集无一例外地都把“萤”收录到了夏季题材中。但是,虽然在季节分类中与中国诗文不同,不过日本关于“萤”的汉诗却在内容上和题材上表现了与中国诗文的一致性。例如《菅家文草?菅家后草》中的诗文:

悲栽冢上新生树,哭放头旧聚萤 86

一不用满金,况复萤光草迳深 95

君政万机此一,飞龙不忘始萤 382

秋天未雪地无萤,灯灭抛书暗零 509

这几首诗文均包含了“车胤聚萤”的典故,且多表现的是秋天的景物。但是其中并没有出现“秋萤”这一字眼。“秋萤”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是到了后期的五山文学才出现的,例如:

秋萤何意照鳏床(幻云诗稿)

山莫丛丛绿,好化秋萤照夜书(云诗稿)

不知朝日出,弧光淡々似秋萤(翰林五集・雪)

上述几首诗文或是把“萤”作为秋季题材来表达秋天的寂寥,或是引用中国诗文典故把“萤”作为勤学苦读的象征,在内容上无疑与中国的诗歌更为接近,而与以恋歌为主的和歌区分开来。

由此可见,在日本古典文学中,和歌与文学作品均把“萤”作为夏季的代表景物,用以表现男女之间的恋爱之心。而汉诗文虽然在季节上也与和歌保持一致,但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却深受中国诗文的影响,多倾向于景物描写,大多与恋爱无缘。并且后期在日本汉诗文中甚至出现了“秋萤”一词,足见受中国文学影响之深。

三、《闲吟集》中“秋萤”

那么《闲吟集》序文中的“秋萤”为什么会引起众多的质疑呢?原因恐怕与“秋萤”在文中的位置有关。如本文开篇所述,《闲吟集》采取了敕撰和歌集的文体模式,即前后各附有以假名写成的假名序文和以汉字写成的真名序文。一般认为,假名序文与和歌、散文等同属一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本土文学;而真名序文与汉文学同属一系,是深受中国文学影响的文学作品。根据这一区分,出现在假名序文中的“秋萤”就难免显得格格不入。毕竟在日本的和歌与散文文学中,“萤”多是代表夏天的景物。

《闲吟集》虽然同是附有假名序文和真名序文,但是与真名序相比,假名序在篇幅上要短得多,同时其内容也和汉诗文有着很深的联系。如序文中有如下语句:“毛三百余篇になずらへ、数を同じくして吟集とす。(试译为:效仿毛诗三百篇作闲吟集,篇数亦相同)”其中的“毛诗三百篇”即中国的《诗经》,说明作者在创作时有意模仿了《诗经》。此外,假名序文开篇写道:“富士の望をたよりに庵をびて、十余の雪をにむ。(试译为:在远望富士山之处结下草庵,窗上积十余载白雪)”同时与结尾处的「秋萤首尾呼应,暗含了“孙康映雪,车胤聚萤”的典故。

由此可见,《闲吟集》中的假名序虽然与和歌、散文等相同均以假名写成,但在内容方面却和中国汉诗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写作是有意地模仿和利用了中国文学的诸多元素。因此可以说《闲吟集》的假名序文并不是纯粹的假名文学,而是汉诗文式的序文。而如果从汉诗文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此处的“秋萤”就不难理解了。

注释:

①张龙妹等编.《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中“”词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64.

②渡边秀夫著.《歌の森》.大修馆书店,1995:50.

参考文献:

[1]张龙妹等.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刘德润等.日本古典文学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始终是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很多人都在读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书读好,而读不好书的原因在于读书的人全然没有个性。而这种情况,正是目前大多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真实写照。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语文阅读的培养,通过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会读书”、“好读书”,在阅读中收获最大的利益。

1 个性化阅读的含义

个性化阅读,从字面上看,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去读书。而从更深一层次去理解,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阅读中去。但无论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去读书还是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阅读中去,都是个性化阅读。因此,个性化的真正含义在于:其一,阅读的自主性。学生能够灵活的控制自身的思想意识,支配自身的阅读活动;其二,阅读的创造性。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能够超脱阅读的本身,从阅读的字里行间领悟书籍中的含义,这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思维,还能够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其三,阅读的独立性。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相互独立,而不会一味的跟着作者的思想进行阅读,能够在阅读中去发现和想象,以此延伸自己。

2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与运用

2.1 营造阅读氛围,搭建个性化阅读平台

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更能够搭建个性化阅读平台,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读好书”。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阅读平台。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秋天》这篇散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秋天的画面或歌曲,以此来营造秋天的气息,带领学生走进“秋天”:同学们,今天我们去感受一下秋天的气息。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全神贯注的跟着教师设置的情景走。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把课文中的景象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凉,秋天的浪漫,丰收的喜悦,秋雨的伤感,营造一种秋风如雨季微凉,丰收喜悦略伤感的意境。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边思考便阅读散文,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感悟,领悟秋天的气息,为学生搭建个性化阅读平台。

2.2 结合实际,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养成

语文字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阅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无法替代。在生活中,是学生最容易流露真实情感,展现个人魅力的时候。例如,在学习著名小说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经历过的冬天或者想象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在这个冬天又想做什么?那么,这个时候,学生都会回答自己心中的冬天的样子,如大雪纷飞,如万物都变成银白色等等通过学生的回答,虽然大致雷同,但每个学生都极具个性化的回答了自己对冬天的描述。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深刻品味另一种“冬天”的味道,并以“作者老舍”和“济南”为重点,让学生深度体验和理解作者笔下的冬天,并逐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有一种向往作者笔下冬天的感觉,由此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养成。

2.3 拓展阅读,提升个性化阅读能力

阅读是没有界限的,而初中语文知识内容却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教师只专注于课文知识来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话,收效甚微。所以,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多去接触课外书籍的阅读。如初中语文课文中,也有课外阅读的内容:《繁星》、《春水》、《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等,这些课外名著,同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上得到升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获取更多的阅读机会,如阅读竞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周一读,比一比谁在一周中阅读的书籍最多,然后把自己阅读的书籍与学生进行分享,并简要说明书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这样一来,既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阅读的书籍。通过不断的阅读,是学生逐渐丰富自身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渐渐养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

3 Y语

总而言之,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在以前,大多数人都只谈阅读,而不会谈论该如何阅读,即使偶尔谈论,也很少会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往往会读不好书。所以,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个性化阅读的教学魅力,使学生真正的“把书读好”。

参考文献: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李娟散文 游牧文明 民族特色

到目前为止,李娟出版的散文作品集有《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以及长篇散文“羊道”系列和《冬牧场》。《这世间所有的白》是她2012年11月最新出版的散文选集,入选的50多篇散文是作者在2001年到2012年间创作的比较优秀的作品。她笔下的文字大多与阿勒泰山区的游牧生活有关。

一.哈萨克民族特色的笔墨见证

李娟,是一个在牧场跋涉的女子,是一个痴迷于个人所见所思的作家。在她的笔下,关于牧场,关于哈萨克民族风情的描述随处可见。李娟的“羊道”系列包括《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三部作品,再加上《冬牧场》记录的就是作者深入牧民家庭,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跟从牧人们迁徙到不同牧场的生活。“给路过自家门口的驼队准备酸奶,是哈萨克牧民的传统礼性。黏糊糊的酸奶是牛奶的华美蜕变,又解渴又能充饥。对于辛苦行进在转场途中的人们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与享受。”[1]9这段文字写的是在春牧场上扎克拜妈妈站在门口,给转场经过此地的驼队递上自家做的酸奶。尽管都是陌生的人们,可是牧民们之间却是互助友好的关系,而不是像都市生活中人们感知到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防备与冷漠,这既是一种民族礼性的延续,也是艰难的转场生活的应有之义。喝茶,是牧民们很重要的一项日常生活内容,无论是平时繁重劳作的间歇还是客人到访时,都需要布茶,但是“喝茶不是直接摆上碗就喝的。还辅以种种食物和简单的程序。摆开矮桌(平时竖放在角落里),解开包着食物的餐布铺在桌上,摊平里面的旧馕块、包尔沙克和胡尔图。有客人在座的话会再取出新馕切一些添进去以示尊敬。再在食物中扒开点空隙,摆上盛黄油和白油(羊油脂肪)的小碟子”[2]66。在深山夏牧场上,到了六月,“大约因为天气凉快,牧草更加丰饶的原因,来到吾塞后,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地超过了冬库儿。每天早上三点半,卡西和妈妈就起床挤奶了。而我四点起来,劈柴生火烧开水,准备早茶”[3]212。而冬天一旦来临,牧人们就要赶着大批牲畜进入遥远、荒寂的“冬窝子”。他们要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中挖出地窝子,每天出去背雪回来作为平时的水源,要每天赶着牲畜去离地窝子较近的枯草地上放牧,还要每天清理牛圈羊圈。

作品中的李娟除了直接深入牧民家庭,跟着他们去转场放牧而记录下游牧民族一年四季的生活场景外,在她的早期作品中同样有着关于牧区民族生活的表述。“但这时没人先动手,吃之前还得做‘巴塔’――当地穆斯林的仪式,即祈祷和祝福。很快,席间最受尊敬的一位长者被众人推举出来,双手手心朝上摊开,开始做‘巴塔’。所有人也跟着摊开手心,作索取的姿式向前伸开,直到等到最后的一句‘阿拉’,所有人跟着一起‘阿拉’仪式才算结束。”[4]39这段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在哈萨克民族村庄里的一场拖依上,人们在吃一顿香喷喷的抓肉前所举行的简单的仪式。除了这种为婚礼、生日、割礼等仪式而举行的宴席,弹唱会也是哈萨克民族聚会一种重要形式。“弹唱会,就是以阿肯(哈萨克民间歌手、诗人)弹唱表演为主的哈萨克民间聚会活动。”[5]121李娟的文字就像一扇打开的窗户,我们从中看到了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的生存图景。

二.游牧文明中的“外来客”身份

李娟在牧区的流转,是生活本身的一种需要与形式,她和牧民一起经历着牧区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书写也正是来源于这种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在2011年李娟凭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获得了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此类散文的倡导者解释说“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敞亮的散文,本真的散文[6]”。她的作品由于这种清新自然而贴近生活的文风赢得了当下文坛的关注与追捧。然而,李娟毕竟是一个在汉文化圈子里长大的地地道道的汉族女子。李娟,祖籍四川遂宁,出生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苏市车排子镇。因为外婆九十岁的养母瘫痪了,生活不能自理,还在襁褓中的李娟就跟随七十岁的外婆回到了四川乐至的老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幼年、童年和少年时期。上高中之后,她和母亲、外婆一起从四川老家搬到了新疆,常年生活在阿勒泰山区,跟随着哈萨克牧民迁徙,做着一些小生意,这期间她也曾到过都市去打工。她是一个深受现代文明熏染又同时跋涉在游牧文明中的写作者,而她本人的写作既融入了当地的文化风情,也是游离在牧区的汉人写作。对于新疆,对于牧区,对于游牧文明而言,李娟都是一个外来客。所以,在李娟的作品中,尽管洋溢着一种“在场”的精神特色,却也渗透着一种“旁观”的文化心理。

哈萨克牧民逐水草而居。“春天,牧人们追逐着融化的雪线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驱逐着渐次南下。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7]29牧民们一年四季有规律地迁徙,却是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在现代文明无孔不入的时代中,境内的游牧民族逐渐定居,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疆境内游牧的哈萨克民族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快了定居的步伐。李娟所在的阿勒泰山区的牧民也即将定居。当前来收购马匹的生意人告诉李娟顶多再过两年就不必这样经常搬家游牧了。李娟的回应是很吃惊,表示游牧的结束太快了。而那个生意人很生气地反问道“你觉得我们哈萨克受的罪还不够吗?”[7]30在常年靠天养畜而到处迁徙的哈萨克牧人眼里,天灾人祸带来的经济损失惨重而真切。同样地,在他们所处环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落后,在与现代都市文明的比较中是显而易见的。渴望安稳与充裕的生活,是这么多年来辛苦奔波的牧民们的心声。常年身在牧区的李娟当然能够体会到牧民们转场的艰辛,也认为“大地需要喘息,牧人需要公平地受用现代文明”[8]。而作为游牧文明之外的作家李娟同时也认为哈萨克牧民的定居会导致“游牧风景必然消失,与之对应的游牧传统也必然瓦解。从此再也没有哪种人类行为能与环境水融,与自然息息相关,再也没有谁的心思能真正体谅这片大地”[8]的结果。她感受到更多的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文明即将消逝的惋惜和荒凉感。这就是当局者与旁观者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上有着不同感受与思悟的结果。

三.朴素而幽默的文风

在当下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主流价值标准依然是金钱、地位和荣誉。人们在紧张忙碌中苦苦追寻,难以获得悠然闲适的心态去细致地感受生活。如果说现代人的痛苦源于内心期望与现实生活的冲突,那么文本中的李娟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轻易地获得了快乐,亦是源于一种生存的自足感。李娟,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女子,在清贫、寂寞与漂泊中长大。成年之后的她做过裁缝,当过流水线工人。艰辛而枯燥的日子并没有泯灭她对生活与细节的感受力,“对于身边的人、事、物、景,抱持一种息息相通的感情,这也使得李娟的写作,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一种亲切的素质――一种越来越少的可贵素质。”[9]与自然万物和日常生活的融合使她的文字充满了灵性、想象力和一种幽默感,苦难就这样轻易地消解在了轻松而有所隐忍的描述中。李娟有一年冬天在外地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甚至长达二十个小时,然而苛刻的老板提供的饭菜量少而缺乏营养,李娟总是不够吃,在这样紧张忙碌的日子里,她还不忘了改诗打趣餐桌上的饭菜:浅浅一碟汤,疑是地上霜,举头叹口气,低头早已被抢光![4]136

“李娟所记录的大多是阿勒泰的角落里贫困的、艰辛的、平凡的、琐碎的平常事,而经营着这些平常事的平常人们,却自我愉悦,精神富有,在追求与满足之间,寻找到平衡的释放与快乐。”[10]长期生活在阿勒泰山区的李娟不仅忠实地记录了牧民转场的日常生活,而且深受哈萨克牧民善良、好客、坚强、幽默的民族性格的熏染。她很享受和牧人们一起转场放牧的日子,用自己略显年轻而无比真诚的笔记录了哈萨克人民生活的种种情景,她也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光,还有和母亲一起去荒野散步的情形。“无论是关照世态人心,还是领略自然之美,都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需要有各种环境中都安之若素的平和态度,有超乎功利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11]李娟就是用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去理解生活中的艰难,去和这个世界进行着坦诚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李娟.羊道・春牧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2]李娟.羊道・前山夏牧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3]李娟.羊道・深山夏牧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4]李娟.九篇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5]李娟.我的阿勒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6]卢一鸣.在场主义:一个民间文学奖的立场[J].信息时报,2010(11).

[7]李娟.冬牧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8]李娟.《羊道》繁体字版自序[N].文汇报,2013-12-01.

[9]刘志荣.大地与天空的辽阔与隐秘――李娟散文漫谈[J].文艺争鸣,2011.9

[10]李筱翎.向这个世界笔直走来――略论李娟的散文创作[J].剑南文学, 2012(11).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5篇

历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从生命体验、情感体验的角度激发读者对人类所共有的某种情感的普遍性认识,史铁生关于“母爱”主题的散文作品一直以来倍受读者青睐,其奥秘就在于作者以坦露的心魂抒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深沉而无法释怀的母子之爱,这种爱因人生的特殊变故始终处在失衡的错位状态。二十一岁双腿残疾,史铁生被厄运逼入了人生的绝境,他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命运与苦难,没有心力感受与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承受的痛苦;49岁的母亲突然离世,尚未走出人生阴霾的史铁生骤然间理解了母亲,可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这种母子之情的不平衡、大幅度错位,构成了史铁生抒写“母爱”散文的艺术魅力,它能直指读者心灵,激荡读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说:“一件艺术品不是别处已经存在的美的记载,而是艺术家所感受到并且传达给观者的一种感情的表达…… 而且感染的程度是衡量艺术价值的惟一标准。”本文想通过对史铁生有关“母爱”主题的散文中母子感情双重错位的探讨,感受其散文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母子感情的第一重错位。双腿残疾是史铁生与母亲之间感情第一重错位的关键。“活到最狂妄的年龄”——21岁,双腿突然残疾了,这种人生变故一下子让他坠入了人生的谷底,自卑、恐惧、绝望遮蔽了一切。看不到生的希望、找不到活的勇气,他只能在残疾的黑暗世界里苦苦挣扎,做着“生”与“死”的拔河赛。此时,厄运和不幸在他心间竖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阻隔了他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屏蔽了他对外界的感受与体验。他残疾后母亲有着怎样的心情,做着怎样的努力,付出了怎样的情感,他的眼里看不到,心里感受不到,他把自己最亲、最爱的母亲阻隔在了自己情感世界的大门外。因此,他与母亲之间的感情通道是单向的,母子感情呈现出不平衡的、错位的状态。相关的作品中,作者以叙事的方式,一方面,真挚而坦然叙写残疾之初“我”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深情地追忆母亲给予自己的厚重的爱。

“我”残疾后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残疾之初的史铁生情绪暴怒无常,常常无缘无故地摔砸东西或缄默不语。《秋天的怀念》中这样记述:“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妹妹史岚在《天上,人间,相距并不遥远》一文中也写到:“他动不动就发脾气,我看见他把鸡蛋羹一下扔向屋顶,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双腿残疾的不幸强烈地刺激着史铁生,使他的情绪严重失控。其实,摔砸东西只是他宣泄自己恐惧、绝望情绪的一种方式,他的人生需要这样的出口。但他不知道,每一次摔砸都在撕扯着亲人的心,特别是母亲那颗为儿子不幸命运悬着、揪着的心。此外,残疾之初的他对母亲的担忧、关爱视而不见,毫不领情,甚至厌烦和拒绝。对端着眼镜费力地在偌大的地坛寻找自己的母亲,他曾故意地为难母亲,有意地让母亲在地坛焦急地寻找自己。“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我与地坛》)北海的开了,母亲想推儿子出去散散心,缓解缓解儿子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史铁生却十分厌烦母亲的絮叨、忙碌:“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秋天的怀念》)总之,这时的史铁生,眼里只有厄运,心里只有自己,人生词典里只有死亡。母子情感的交流因他的双腿残疾而遇到了障碍,他把对母亲的爱和理解的情感通道暂时封闭了。

母亲无私、博大的爱。母亲始终默默地站在被绝望所左右的瘫痪的儿子背后,无怨无悔地承受着一切,奉献着一切。史铁生在作品中没有工笔式地刻画母亲形象,而是选取了母亲在“我”残疾后的一些生活片断、生活细节等,以“散点式”的刻画,凸显母亲坚韧、隐忍、无私等个性品质。首先,母亲不辞辛劳,求医问药,执着地想医治好儿子的双腿。散文《合欢树》中有这样的记述:“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希望她的努力能发生奇迹,有一天儿子能从轮椅上站起来,用双腿去闯荡他的未来人生。她一次次怀着希望而去,却一次次承受着失望而归。身患重病的她为了儿子,必须站着,明天还要奔波!其次,母亲隐忍地承受一切。残疾使母子之间失去了交流沟通的共同话语,母亲渴望学会与儿子交流的语言,更渴望能走进儿子的心里世界。她极力避免使用“跑”“踩”等与儿子双腿有关的词语,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面对儿子暴怒无常的情绪,母亲默默地隐忍着,毫无怨言地承受着,因为这是她的儿子呀!更令母亲揪心的是儿子能不能从残疾的阴影中坚强地走出来,她知道这个时候儿子需要一个可以独自思考的去处,所以她从未阻止儿子摇着轮椅去地坛。但独自呆在地坛里的儿子会做些什么,她又不能不担忧,怎么办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悄悄地去地坛看儿子,看到儿子好好的,她则放心地离开。儿子在地坛一呆就是好几年,这无数个日子母亲就这样提心吊胆、坐卧不宁,不敢问,也不能问,一日又一日地煎熬着度过的!另外,母亲更期盼儿子能找到一条生存之路,这条路能把儿子带出人生的沼泽地,重新迎来生命的曙光。所以,母亲拖着患病的身子,四处奔走为儿子找工作,低声下气地忍受着别人的嘲讽与搪塞,《庙的回忆》里有这样一段令人心酸的叙述:“母亲陪我一起去劳动局申请……什么申请呀简直就像去赔礼道歉,一进门母亲先就满脸堆笑,战战兢兢,然后不管抓住一个什么人,就把她的儿子介绍一遍……那些人自然是满口官腔,母亲跑了前院跑后院,从这屋被支使到那屋。母亲,直到她去世之前还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儿跑……”徒劳地四处奔走却为儿子找不到工作,母亲的内心是怎样的失望、无奈、不甘呀!不过,当母亲意外地发现“我”在写小说时,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不遗余力地为儿子奔走,“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合欢树》)

通读史铁生写母亲的散文,一位将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儿子的伟大母亲,一位身患绝症还四处为儿子奔走、日夜为儿子操劳的无私的母亲,站立在读者面前。这位母亲承载了太多命运的苦难、生活的重负、心灵的痛苦和疾病的折磨!然而,遭受厄运的史铁生对母亲的这一切,不察觉,也不感动。母亲却不因儿子的不理解、不领情而动摇,依然故我地为儿子操劳着一切、奉献着一切。这种母子感情的不同步,不平衡,能强烈地撞击读者的心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恰恰就是史铁生母爱散文别具感人魅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