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语教材

日语教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日语教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日语教材

日语教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材编制;定型观念;跨文化交际能力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people still tend to represent foreign cultures by conveying knowledge, for example, using a special Chinese column, which will result in the learners’forming a general and fixed outlook on the foreign cwltures, and is not helpful for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inpiduals. It is a challenge for the Japanese textbook compilers to suitably apply this fixed outlook and surpass the outlook .

Key words: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textbook compilation; fixed outlook

教育部2001年、2003年分别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教标准》)及《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普高标准》),第一次明确地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并列为同等重要的学习内容。其中,“文化素养是实现得体交际的前提”,包括“文化背景知识”“言语行为特征”以及“非言语行为特征”。

这种理念的变化表明了日语教学的目的已经从重视语言教学转变为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材。《标准》教学目标的转变,给日语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日语教材中异文化的呈现方式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人们自从认识到语言的社会性以来,对交际能力的研究也是不断发展,从未间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做了阐释。其中,笔者认为矢部まゆみ在“海外の初中等教育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と<文化リテラシー>”所做的归纳比较细致、全面:意识到文化(他人生活、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及其背景)的多样性;对异文化感兴趣;通过对某一个具体的文化现象的观察,意识到对某种文化的定型观念、偏见并打破它;意识到两种文化虽然表面不同,但实际上具有共同性、普遍性的东西;对异文化持有者的共鸣性的理解;多元化视野的获得;认识、考察自己的语言、文化;通过“理解他人”进而“认识自我”;在理解他人、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表达自我,进而具备适应并不断调整与他人交际的能力。 [1]

《义教标准》以及《普高标准》所规定的文化素养的目标是:

一级目标:对日语学习中接触的文化背景感兴趣,乐于了解异文化;

二级目标:能初步了解中日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差异;

三级目标:在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具有初步的跨文化理解意识。 [2]

四级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交际中语言文化的背景,体会其内涵;

五级目标:进一步了解中日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

六级目标:简单谈论本地区或本国文化,在交际中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情感,表达基本得体,进一步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 [3]

《标准》规定的文化素养目标与“矢部まゆみ”所归纳的九个方面在对异文化感兴趣以及通过了解异文化进而加深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等方面是一致的。由于《标准》是初、高中阶段日语教学的文化素养培养目标,因而所要求的目标相对于“矢部まゆみ”的九个方面,目标层次较低,停留在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层面。另外,对于“文化”的认识仍然比较偏重文化知识以及一般性的、概括性的言语行为特征、非言语行为特征。

二、日语教材中异文化的呈现方式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与教学理论、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编写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的日语教学以及教材编写,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重视语言形式、语言结构。基本上强调的还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但近年来的教材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观。本文以《标准》中对文化素养的分类,即文化背景知识、言语行为特征、非言语行为特征为依据,对近几年出版的综合类日语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日语》(试验修订本1~3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实验本 七~九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2005年)、《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综合日语》(1~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005年)进行分析、归纳,以便对教材中异文化的呈现方式及其与培养跨交际能力的关系做一个梳理。

(一)用汉语以专栏的形式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异文化背景知识

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日语》为例,各册专栏自成体系,与课文、会话文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一册主要介绍日本的高中生以及日本人的生活,第二册定位为日本的文化,第三册主要介绍日本的政治、经济等。除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对日语的言语行为特征也进行了分析,如第二册的“日语的第一人称”“致谢与道歉”。以下以第一册为例,列表说明。

表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日语》第一册专栏 [4]

再以《综合日语》为例,本套教材的专栏本身不成体系,专栏多与本课的会话文或阅读文的内容有关。如第7课的会话内容涉及日本人姓名的读法,而专栏是“日本人的姓名”;第11课的阅读文是一封主人公高桥美穗写给“先輩”的信,专栏是“日本人的‘先輩’意识”;第17课课文中提到了一位把日本乐坛最新动向介绍给中国听众的音乐栏目主持人,专栏则是介绍这位主持人及其创办的栏目“来自东京的问候”等,表2为第一册专栏介绍。

表2 《综合日语》第一册专栏 [5]

(二)注意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的体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设置了交际用语部分的讲解。就某个交际用语的功能、使用场景、使用对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日语特有的言语行为特征)以及非言语行为特征进行说明,而且,举出的例句也严格遵守明确场景、贴近学习者(中学生)实际生活、语言自然、地道的原则。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第1课交际用语讲解的一部分:

了解了以上说法之后,同学们在使用日语打招呼时还需要留意下面几点:

(1)“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一般很少对关系密切的人使用,家人之间也不使用;

(2)以上几种问候语一天中对同一个人只能使用一次;

(3)问候时应自然地点头鞠躬,这样显得比较有礼貌。

除了文字讲解之外,还充分运用插图直观地体现日语中的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例如,由于“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一般很少在同学或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使用,为了既照顾到在中国运用日语的可能性又体现这一言语行为特征,该教科书在第1课的会话中安排了登场人物金英子和王文分别与他们的同班同学青木健太、中村朝子的母亲打招呼。并且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用日语打招呼时,要伴随微微鞠躬的体态语等非言语行为。 [6]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是一个异文化内容非常丰富的教材。笔者对本套书涉及的异文化内容进行了统计,仅文化背景知识就涉及饮食文化(親子丼、お汁粉、そば)、传统文化(初詣、歌舞伎)、日本的交通情况(成田空港、最終電車、JRと地下鉄)、旅游景点(箱根)、日本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情况(日本家庭的形态、离开家一个人生活〈一人暮らし〉、打电话的方法、新春セール、レジャー、スキー、連休)等;对日语中的言语行为特征──省略表达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包括“谓语的省略”“です的用法”“句尾が的用法”“常体的省略”;对非言语行为特征──中日寒暄习惯(手振り身振り);交际策略的搭话“あのう”“すみません”;另外还有一些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的内容。 [7]

(三) “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综合编排

另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在体现《标准》规定的“文化素养”等异文化内容时,注意渗透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使单纯的文化背景知识──“知识文化”的灌输变成了跨文化理解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每课都设置了一个与专栏内容相关的问题,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策略、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某些文化现象,产生了解异文化的愿望和兴趣。通过与身边的文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帮助学生在理解异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自己身边的文化现象。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课与专栏相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回顾自己了解的有关日本的信息,激活其思维,引发其对日本的兴趣。第5课的专栏是关于早餐的内容,设置了以下的问题:“你早餐吃什么?和真由美有什么不一样?统计一下你的同学早餐都吃什么?” [6]学生通过统计、比较,可以初步了解中日在饮食方面的不同。不仅如此,通过本课专栏提供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到在日本已存在“西式早餐”和“和式早餐”平分秋色的事实,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察觉中国家庭的早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为了引导学生自己观察、了解某些文化现象,第6课设置了如下的问题:“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高桥真由美的生活。你还认识其他日本的中学生吗?到报纸、杂志、互联网上去查一查有关日本中学生的情况,大家把各自了解到的信息交流一下,我们就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了”。 [6]

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已经着眼于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着眼于培养学习者的异文化理解意识和敏锐地感受异文化的能力。

三、关于定型观念

综上所述,近年来日语教材的编制已经从语法为纲的禁锢中解脱出来,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意识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对于异文化的处理仍然比较偏重文化知识以及一般性的、概括性的言语行为特征,不太重视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可变性;对异文化的认识仍停留在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层面,缺少对行为层面的能力的思考。例如,大多数教材主要用汉语专栏的形式传授文化知识。上面提到的“守纪律的日本人”“日本人的着装”等,都冠以“日本”之名,介绍的是对日本人的概括性、一般性的看法。我们把这种一个群体成员对另一个群体成员的简单化看法称为“定型观念(ステレオタイプ)”。

从人类的脑部记忆结构来看,往往倾向于记忆分类、分领域的内容,人们往往根据国籍、地域、职业、角色等把人分成若干类,并对每一类人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作为判断和评价一个人的依据。例如,“日本人工作勤奋”“法国人浪漫”等等。也因为文化系统非常复杂,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一种文化,大部分人都难以做到,只有用概括的方式,才能帮助人们简便地认识外部世界。另外,由于教科书的篇幅等限制,高度概括的介绍可以使学生高效率地了解到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等。

但是,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化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态势和融合的趋势。一方面,地域性文化呈现出与其他文化不断融合的、发展的趋势,而具体到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体的人则更是千差万别。因此,仅仅用传授概括性的、一般性的知识的方式体现、教授异文化,不注意培养学生在千变万化的交际场景中灵活应对的能力,那么,这种概括性的、一般性的定型观念就会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四、对教材中异文化的呈现方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关系的几点思考

如何培养学习者意识到对某种文化的定型观念(无论是间接得来的还是自己观察到的)、并具备打破定型观念的能力?既利用定型观念又超越定型观念?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专栏介绍仍然是必要的一种形式

用专栏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会文化习俗仍然是必要的一种形式。不能因为这种形式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所谓的“定型观念”就予以全盘否定。从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来看,高度概括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简捷地认识外部世界。在教材呈现异文化方面,应该将其作为一个帮助学习者理解、认识异文化的初级阶段,这是出发点。在专栏的处理上,教材的编写者除了精选专栏内容以外,持有尽量避免给学生造成“定型观念”的意识也非常重要。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日语》七年级上下册的专栏就是让一个日本中学生出场,让“她”来介绍自己的学校、家庭生活,目的是为了避免让学习者形成日本学生如何如何的“定型观念”。

(二)多方位、多角度呈现某一种文化现象或看待文化的视角

在专栏介绍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多方位、多角度呈现某一种文化现象或看待文化的视角,引导学习者思考,最终使他们获得一种能够不断进行自我修正、打破定型观念的能力。下面,以笔者目前正参与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中的一段会话为例进行说明,话题是一个澳大利亚学生“リン”要来中国学生程晶晶的家里住宿访问,程就如何欢迎“リン”与大家进行讨论:

程:そう言えば、わたしの家はいつも朝ご飯でマントウを食べるんですが、リンさんのために、パンとかバターとかを用意しておいたほうがいいと思いますか。

(话说回来,我们家早饭总是吃馒头,你们觉得是否要给琳准备面包、黄油什么的?)

佐々木:え、パン?わたしは、オーストラリアの人は、朝はシリアルに牛乳をかけて食べると思っていました。

(嗯?面包?我觉得澳大利亚人早饭吃牛奶麦片粥。)

チチグ:ええ?でも、オーストラリアって、いろいろな民族がいる国ですよ。それに、わたしなら、せっかくだから、中国の家庭料理を食べたいと思うけど。

(什么?但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好不容易到中国来,如果是我,倒想尝尝中国的家常菜。)

佐々木:わたしは、毎朝マントウだったら、だめかもしれないなあ。

(让我每天早晨吃馒头我可受不了。)

チチグ:程さん、リンさんが来てから、何を食べたいか聞いたらどうですか。

(程,琳来了以后,你问问她想吃什么怎么样?)

程:そうですね。やっぱり、まずリンさんの考えを聞きましょう。

(是啊,还是首先问问琳的想法吧。)

这段对话就是在利用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所作的发展。一般用汉语介绍的专栏内容,大致是,澳大利亚一般吃西餐,学生所具有的初步认识就是早餐应该给“リン”准备面包、黄油、牛奶等。在此基础上,另一个学生提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饮食文化也应该是多样的。最后发展到抛弃这些“定型观念”,应该询问“リン”本人。如此,出场人物在不断纠正自己对澳大利亚人日常生活的认识。

(三)尽可能介绍真实的、与学习者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生活、学习情况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缺乏目的语国家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所以教科书介绍真实的、与学习者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的生活、学习情况对学习者的跨文化理解意识有着直接的帮助。而且,为避免形成将所介绍的个人概括化的倾向,可多选择几个人物进行介绍,使学习者深切地感受到即便是同一个文化背景下的人,其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也必然存在差异,通过对多个个体的人的理解进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8]另一方面,将与学习者有着相同背景的主人公直接置身于异文化背景下,对于主人公体验到的“文化冲击”学习者就好似自己亲身经历一样,容易引发学习者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思考。例如,前面讲到的《综合日语》从第三册开始,就让主人公“王宇翔”以交换留学生的身份来到了东京。不仅如此,还出现了美国、韩国等其他国家的人物,由此展开了多文化背景之下的交流与冲突。

五、结语

目前,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许多外语教师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是,对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另一个重要的资源──教材如何编制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尚缺乏系统的阐述,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我国编写的综合类日语教材,对于外语教材中异文化的呈现方式、以及如何呈现异文化才能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做了梳理和分析。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除了需要进一步系统地研究教材的异文化呈现方式以外,还需要结合我国的中学日语教学情况,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教学现实的具体的异文化教学方法来。

参考文献:

[1]矢部まゆみ.海外の初中等教育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と<文化リテラシー>21世紀の「日本事情第3号,200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教司.全日制义务教育 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日语(试验修订本1~3册)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综合日语(1~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05.

[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七年级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0.56.66.

日语教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日语教材;复合动词;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52-001

1.研究背景与目的

对日语复合动词的研究可分为日本的研究和中国的研究两部分。其中,日本国内对复合动词的研究可总结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动词的历时研究和日语古语中复合动词的特点等方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研究逐步由单纯的国语学研究扩展到新兴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等领域。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语言习得方面及教学领域内也出现了关于日语复合动词的研究。而中国国内对于日语复合动词的研究主要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张威为代表的《日语复合动词教学方略研究》项目,六年来该项目就日本国会演讲资料及报刊中日语复合动词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对1990年后中国国内编写及出版的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日语教材进行考察,目的是了解各类日语教材中复合动词的数量、分布等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和所得数据创建《关于中国日语教材中复合动词使用状况及相关语料信息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复合动词提供可靠数据。

2.调查对象

以1990年以后在中国国内编写及出版的各类日语教材为调查对象。具体来说,调查了中国国内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24家出版社,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日语教材共计174册,教材内容涉及初中高级日语精读、日语泛读、日语会话等科目。

3.调查结果与分析

将各类教材中出现的日语复合动词按构成类型统计如下。

从表1可以读取到以下两点信息。

(1)随着日语学习由初中高级的不断深入,各类日语教材中复合动词的数量基本呈逐步上升趋势。就其分布来看,出现在基础日语和初级日语会话中的复合动词相对较少,而中高级日语精读、日语泛读及日语会话中出现的复合动词相对较多,这反映了我国目前日语教材基本符合日语学习从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编排基本合理。

(2)日语中复合动词基本由“V1+V2”、“形容词+V”、“副词+V”、“名词+V”四种形式构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各类日语教材中“VI+V2”型(动词连用+动词)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名词+V”、“形容词+V”型的复合动词,“副词+V”型的复合动词几乎没有出现。这表明“VI+V2”型复合动词是日语复合动词的构成主体,需要学习者在学习时重点掌握。

日语教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业日语高级教材跨文化交际体裁题材

1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专业日语教育,由以往单纯重视语言教育,转向重视语言和社会文化内在联系,出现了着眼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异文化交流的动向(修刚2008)。专业日语教材的目标和内容,曾经经历过重视知识,重视理解到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三个阶段的变化(曹大峰,2011)。2001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改订版)》当中,第一次提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目标。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中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方针。正是在以上日语教育和日语专业教材迎来转折期的过程当中,2005年,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日语综合教程》应运而生。

2007年9月,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率先采用该教材作为高年级精读教材。随后在天津开设日语专业的12所高校当中,共有七所高校采用了该教材作为日语精读的主教材。但是,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关于《日语综合教程》专业日语高级教材的内容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特别是从语言社会学的视点围绕新教材的文化社会特征展开讨论的研究尚不多见。

分析专业日语教科书的研究,一般重点放在词汇,语法上,分析专业日语教科书的题材和体裁的研究不多见。专业日语教材落后与时代,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已经被研究者清楚指出。因此,教材的体裁和题材是改善教科书的方向,基于以上原因,针对教材的体裁和题材内容,详细分析和考察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日语教材的发展的新趋势,将会具有以下三种含义,第一,改变教科书模式,固化概念,变为具有灵活性和流动性的,宽泛的学习资源概念。课堂资源与课外资源统一在一本教科书上。第二就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以往的教育与学习的模式,即所谓的单方向教和学的固化模式。双方向互动,教学双方协助互动,教师的作用是由主导向辅助的方向转变。

语言教材变成文化教材,更加强调语言的应用和作用,语言从主导地位变成辅助位置,词汇,语法和句型,作为技巧更依靠一级考试的影响。教材内容,话题和讨论。重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和受众意识,在忘掉母语语境当中进行教学活动。以往学习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语言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师主导,教室内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学习者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异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上。利用远近法,从横向纵向等方面构筑大学专业日语教学模式。

本研究的目的,以我国沿海大城市天津各高校专业,日语高级教材《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当中的课文以及课外读物,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从语言社会学视点出发,利用语言教育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探讨该教材所选文章的体裁与题材的内容特征,及其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为今后编写日语高级教材提供实证分析素材,为日语专业一线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日语高级教材的特征

首先,从该教材编著成员的构成阵容来看,以在京津沪独立设置的外国语大学为中心,集中了清华,复旦等我国一流大学日语教学与研究的顶尖级专家(注)。然后,从教科书的内容来看,如表1所示,教材当中的各课课文题目,其原作的体裁与题材,出版年代以及被日本中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比例等等信息,反映了该教材的所具有的代表性,科学性和专业性的特征。以下就以上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注释:以上一览表根据《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结合网上信息制作而成

3课文题材内容及特征

第一项内容,从教材课文和课外读物的体裁来看,随笔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3%,随后是小说,说明文和游记,比例均为17%。童话和议论文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随笔的广义概念应该包括散文和游记,所以散文的比例应该占到课文全体的50%。第一项内容,从教材各课的题材内容来看,所涉及的题材领域空间广,历史跨度长。她们包括了自然环境,历史地理,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建筑文化,童话故事,人物传记;涉及到了生物学,建筑学,语言学,社会学,环境学,文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说明了如何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第二项内容,从课文原作的出版年代,以及在日本学校语文课程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日语综合教程》(自然第五册)的文章,一般集中在从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之间。而且,几乎全部出自日本中小学校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因此,教科书的选材内容,一方面可以与日本母语语言教育保持同步,为日语专业学生参加日语能力水平一级考试,也为学生留学日本,以及报考日本的大学提供借鉴和参考。甚至说能为将来升入研究生院,从事日本语言和日本文化专业领域研究,起到启示和引导的作用; 另一方面,日语专业在非母语情境下开展教学,教师的日本文化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日本语言和文化背景等知识要点,完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如何实现新教材的教育目标,保证新教材的教育质量是今后长期的课题。本研究的深层意义也正是在于此。

第三项内容,从课文内容题材的具体表现来看,描写日本自然界景物与人的自然感觉的作品较多。以下举例说明。例如,在《大海里面有母亲》(第一课)当中,作者将自己对大海的爱和对母亲的爱紧密结合,“我为了独自一人能尽情享受大海的喜悦,选择了四等船舱”。因为“文明的舒适感常常会切断和大自然的直接接触”。揭示了人欲与自然共生,必须与自然亲密交流的哲学。在文章最后作者明确点题:“大海啊!在我们所用的文字(汉字)里,你的里面有母亲。”

又如,在《日式庭院》(第四课)一文当中,作者把庭院看作是位于室外,但对室内气氛也会产生不小影响的居住设施。作者认为庭院的作用在于:“院内净是杂树,反而更能敏感地反映出四季应时的变化,让人感到非常惬意。望着这些,往往会使自己焦躁不安的心情平静下来。” “力求庭院内能反映四季的变化,并在凝望庭院过程中寻求庭院的最大意义,我总觉得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庭院感受”。这种感受,“归根结底,来源于不把自然当做要征服的对象,而是当成可以亲近的环境的日本式的自然观。”

再如《红山樱》(第七课)的作者描写专业摄影师拍摄红山樱时的敬畏之心。“不管怎么拍也拍不出像样的”,“每当看到这种景色的时候,(我)觉得把她收进照片这样小小的方框里简直是太傻了。但只好下跪了,背着三脚架来回跑动”。摄影师常常被东北和北海道的樱花的顽强所震惊。他认为:能够拍到最好状态的樱花一年之中只有一天,在那一天之中又只有一瞬间。他早晨一个人与山中的樱花面对着的时候不由得想:“啊!现在,只有我和樱花两个人共享着时间和空间。(中略)。如果(我)叫一声“呀”,她也会回一声“呀”的感觉。她那种不匆不忙,渗透到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把我潜藏在心中的疙疙瘩瘩彻底溶解掉的感受。”

综上所述,本稿以日语专业高级教材《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从语言社会学视点出发,分析和探讨该教材所选文章的体裁与题材的内容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直接体现作者个性和同时反应社会时代风貌的随笔和散文比率最高,因此,日语专业学习者可以随着作者以其真实体会日本社会文化,犹如亲身感受作者的经历。散文体裁不单纯是记事写景,即景生情,将日本人在此时此景的心境,通过文学手法浓缩提炼和升华,概括出日本文化固有的特征。第二,从课文题材内容来考察,描写日本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触景生情,抒发热爱自然,敬畏自然思想感情的篇章尤其印象深刻。人与自然,人与植物的沟通与交流,反映出自然是有生命力,有感情的世界,人为自然动情,动心和动容。这种全身心的体会自然的活动,不单纯是把自然当作身体外部喜欢的对象,而是变成身体内部的东西加以呵护。这一点值得教育和学习者细心体会。第三,正是基于《日语综合教程》选材内容原因,学习者通过学习该教材,有望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得到提高。但是同时,教师的日本文化理解程度,以及语言教学传统意识的转变程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最为今后的研究课题,应该对该教材的课文连同课外读物一起,展开更加详细具体的综合性考察,摸清和解明教材整体理念和教学目标,为日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日语教材范文第4篇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96-02

商务日语专业的产生是随着国内日资企业的不断增长与发展而发展的,因而其人才培养也必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可以说商务日语由于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在日语专业中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日语专业作为认定学生日语能力的考试,除了国内的日语专业四级、八级能力测试和日语国际能力考试外,从2008年起,国内大约有七座城市实施了BJT(商务日语能力考试),这充分说明日本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渴望。同时也是对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界提出加强日语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希望和要求。

1 商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人才需求的特点

从目前众多高校商务日语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状况来看,商务日语专业学生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商务日语知识,并在语言、文化、礼仪等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众多问题。首先,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不够,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学生不清楚专业学习的未来规划,不知道该怎样学习,也就无法确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模糊性也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加强对本专业的充分认识。学生本身确立明确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必要的。其次,学生尽管通过多年的专业学习,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认识不足。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在就职就业时面临的尴尬。这也正说明商务日语专业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再次,就是如今日语语言基础能力无法在就业时起决定性的作用,语言能力已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倾向。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工作对日语语言能力的要求虽有不同,但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日语国际能力测试二级及以上的水平。日语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因此要在日资企业工作,就必须能够流利地进行交流。其次是对业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从最初只要日语基本功扎实,达到交流无障碍的基本要求,发展到需要在公司处理业务时有更好的应变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基本的电脑文档制作等方面也有了相当高的要求。再次是对体态礼仪方面的要求。日本人注重礼仪,这在每一个日资企业文化中都有体现。因此就需要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掌握礼仪知识,主要包括敬语的学习和运用。最后是文化素养的要求。一个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跨国的日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很好地学习掌握日本文化相关的知识。

2 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究

笔者通过对商务日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在日语精读课中进行假设验证式教学。

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制定明确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日语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即使进行会话练习,也只是模仿课本,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上,而不是根本意义上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作为语言交流能力的基础,其作用是非常大的。听不懂就无法说,没法与人交流,也没法对对方的说话内容进行思考。因此,不光是在日语听力课上,在其他所有日语课中都应该尤为重视。写属于语言综合输出的一种方式,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以及表达能力的又一种体现。写的能力提高不仅有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激发学生读的能力。因此,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教学目标设置中,要强调四者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横向关联教学,四者绝对不能是独立的教与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普遍是以教材教学为中心的,确切地说是以完成教材教学任务为目标教学。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人才需求的特点来看,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内容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扩充相关知识内容,补充教材的不足,或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拓展知识,丰富学习。比如在讲单词“着物”的时候,除了教材上的“穿的衣物”“日本和服”两个意思的解释外,要把日本和服的历史、发展以及分类、穿法等介绍给学生,并根据学习让学生用日语说出对和服的认识。这是对于教材内容的拓展学习,然而对企业文化以及礼仪、语言技巧、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更是如此。每周用3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发表有关企业文化、礼仪方面的内容,充分地调动日语学习的积极性。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来看,这一教学形式是卓有成效的。而且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做专题进行介绍,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是非常必要的。

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1)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形态,生动灵活,抓住学生兴趣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代人对知识的渴望似乎都有不同,对于大部分90后学生而言,在知识的探求方面欠缺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导地位这两个关键点。在讲授日语词汇、语法、句型等时要灵活运用教具,采取情景会话的形式进行讲解分析。有实物,有情景,有同学之间的声音,身临其境,这样的学习方式方法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2)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鼓励更多的学生张口说。让学生习惯说、喜欢说,在说的同时也锻炼了听的能力。比如说在A学生说的同时,有众多的学生在听、在思考。而在A学生说的动作结束后,继续提问B学生对于A学生说的内容的评价。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都有意识地认为必须要参加到活动里来,很好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达到思维方法的训练,在课堂学习中自然地形成时刻在思考的氛围。

3 教学实证的反思、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具体设定,进行教学实证研究发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并在语言的运用能力上也有了更好的提高。笔者在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中,把语言能力的提高、礼仪教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的学习不仅注意基本功学习,还强调学生的灵活运用和记忆方法、技巧等。而且礼仪教学在日语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比如在讲有关敬语知识的时候,会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会话演示,实现理论结合实际训练,达到学而会用的目的。

在文化素养的提高与培养上,注重日本文化的导入教学、中日文化的对比学习等。在日本文化的学习方面,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采用课堂发表的形式,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积极性和参与学习的意识,大部分学生敢说,想说了。

日语教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师 日语教育特色

近年来,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日语已经成为继英语之后学习者最多的外语语种。我省高校的日语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在2000年以后日语教育步入高速发展期。目前,仅本科院校就有13所开设日语专业。高师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引入,将使整个高师日语教学体系发生全方位的变化,从而使高师日语教育能够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使人才培养紧跟市场需求,为日语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以日语为载体,与经贸、法律、新闻、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广泛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调查显示,我省高师的日语专业,大多是语言和文学方向,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单一,以日语教师为目标培养出的高师毕业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走上讲台,而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又暴露出自身能力的单薄与不足,因此在就业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让日语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及适应能力,国内各高校在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在课程设置中添加“经贸日语”“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等应用型课程,还有的高校开设了日英双语方向以适应日语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

但是这些改革只是从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一个或几个环节入手,整个日语专业的教学体系并未见大的改观,日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未有显著提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凸显高师日语教学特色,培养出高素质的“一专多能”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呢?下面进行具体探讨。

二、凸显高师日语教育特色,培养日语复合型人才

(一)明确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落脚点,影响着课程的构建、实施和评价,影响着学生的长远发展。我省日语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一定旅游、经贸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日本的历史及文化、政治、经济等现状,又熟练掌握现代办公与商务往来的工具和设施;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贸易、翻译、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二)改造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切合实际需求

我省的外语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文学加语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语言知识,尤其是大学高年级以后,主要是从语言文学教学中获得的。教学结构的局限性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的狭窄性,这种偏科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学校就开始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调整了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出现了“日语语言+X”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让我省日语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建议高师日语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既要包括基础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写作、日汉互译等语言类课程,也要包括日本商务礼仪、经贸日语、导游日语、国际贸易实务等商务经济和相关链接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兼具实用性和灵活性,可以弥补单一知识模块的结构缺陷。

(三)优化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依据,选用或编写合适的教材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保证。大学基础阶段的教材应注重实践性,题材也应较广泛,最好是以学校、家庭、社会等题材为主,同时适当选编有关日本社会、文化、风俗及科普常识方面的文章。因国内应用类课程教材相对不足,建议引进日语原版教材。同时可以针对性地请外教担任相应课程,以确保日语专业的课程能够及时反映时代的快速变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四)加强日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名师出高徒。培养高水平的学生,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安排教师进修深造、出国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或研讨会等等方式,开拓教师视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思想道德好、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了解社会需求的师资队伍,进而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五)在日语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实践证明,听觉、视觉、活动三者配合,技能加强直观性,又能扩充知识领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生动和形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高师日语课堂中要充分使用录音、录像、电视、电影、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有机地将形势与内容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活动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在各种日常环境中的沟通能力。

(六)调整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日语教育的基本目标不只是考试合格,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日语语言文化素质。日语教学的基本内容也不仅仅是掌握日语的语言体系和语法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日语灵活运用能力。因此,日语测试也应侧重于测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兼顾语言知识的测试。只有真正建立以语言运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让学生走出重考试轻运用的误区,才能使高师培养的日语人才切实有效地为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服务。

(七)培养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指一个群体(国家或民族等)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指某一群体在社会生活发展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即潜意识中“理所当然”的行动方式、习惯、习俗、价值观等。跨文化交际正是要求超越这种作为人们潜意识存在的“理所当然”,跨越文化的障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语言知识(指语音、语法、文字、词汇等)和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重视基础教学阶段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注意知识与语言情景、交际形式、交际意向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运用得体;要克服重视语言形式和结构,忽视语言功能的偏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及社会文化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和社会工作能力。

(八)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学生实践活动

为了弥补日语环境方面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还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部分。开展课外活动,创造日语交际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课外活动的内容建议选择:唱经典日文歌曲、朗诵日语经典美文、演日本经典话剧、日语演讲比赛、讲日本神话故事、听日文广播、看日本影响力较强的纪录片、看日本经典电影、日语知识竞赛等。

(九)开展校企合作教学

为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就业拓展渠道,综合市场人才的需求,建议高校实行校企共建。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落实实训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等;也可以和企业共同制定实习方案,把学生派驻到企业或实习基地进行锻炼;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日企等单位参观学习;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日语笔译、口译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日语水平。此外,学校可以尝试与软件公司合作办学,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解决学生毕业安置的后顾之忧。

校企共建工作做得好,既能构建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又能为企业提供其需要的复合型日语人才,还能解决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难题,可谓一举三得。

三、结束语

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将给整个高师日语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怎样构建既具有现实可行性、又能突出高师日语专业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一课题,为高师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培范. 改革外语教学,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人才[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2).

[2]秦明吾. 关于世纪大学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3).

[3]铁军. 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 (1).

[4]郭银玲. 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