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回族姑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回族口弦;产生;构造;传承;思考
本论文为宁夏师范学院2009~2010年度青年科研项目结题论文
宁夏回族民间乐器口弦又称“口口”“口儿”“口扣”“口琴”“口簧”“口衔子”,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宁夏回族妇女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吹奏小乐器,主要流行于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回原一带的回族女性中间,也是世界上最小的乐器,又是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回族口弦是回族民间器乐的传播、发展的体现,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艺术交流、碰撞、演化的载体,它反映了回族民间艺术文化的特征,具有社会人文价值,尤其是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回族传统民间艺术,在自然与人文条件下所形成的独特的艺术表现更具个性魅力。
一、回族口弦的产生与构造
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口弦的产生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姑娘被毒蛇咬伤,再也不能说话,她为了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便用小刀将梳头的竹篦刻成一支灵巧的口弦,用美妙的音乐倾吐心声。后来,口弦就被回族妇女用来作为爱情的信物。还有一种传说,某年,六盘山区遭遇了大旱灾,草木干枯禽兽灭绝,人们也奄奄一息。这时有一个回族姑娘闯进深山去找泉水,寻找了七天七夜,终于找到一丛翠竹,竹丛下是一眼甘泉,姑娘随即折了一杆竹子回村报信,待赶回林里,已渴得张不开口,便用竹片弹出一曲“口弦语”,指点乡亲们找到了救命的水源。
以前,回族妇女所受礼教的束缚很深,看不见也听不到外边的情况,有心思也不得任意诉说,不许出门,不许唱歌、跳舞,更不能自己出去谈情说爱,她们经常被关在家里,心情压抑、烦闷。据民俗专家介绍,在过去“家女不见外男,青丝不见青天”,妇女只好用梳头用的破篦子背做成简单的乐器来消闷解忧,有的姑娘婚事不如意,或者思念情人,有的年轻媳妇受了婆婆的气,一时难以用语言诉说,往往依门靠窗,用这种乐器来自叙心中的苦衷或在亲近的女伴中互相倾诉,取得慰藉,这就是后来的口弦。“三寸竹片片,两头扯线线;一端衔口中,消愁解麻缠(烦恼)”,这是当地民谣对口弦的描述,意思是说,三寸的小小口弦,它能够帮助人们消除生活的烦恼和忧愁。而现在,回族妇女们每当夜晚或空闲时围拢一起,以欢乐的心情,用口弦弹歌谣或斗嘴开心,有时一个领弹,众声附和,有时相互对弹,既像是对歌,喃喃如燕语,叮叮似山泉,悠扬清远,煞是好听。女人弹口弦也不是为了登台表演,她们利用农闲时做针线纳鞋底的间隙,弹一阵子,像是谈心,如在冬夜或夏令的黄昏,围暖或歇凉时,她们往往拨动口弦自然起舞,以抒发喜怒哀乐之情。女人的心里常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伤痛,所以口弦的曲调总是缠绵的、忧伤的。
回族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铁口弦多以黄钢、红铜或白银制成,形似当今妇女们常用的钢发卡,中间安有一根极其细薄的铜片,是发声器,约二寸长,以手拨勾簧,里外颤动,用口腔作共鸣箱并利用口腔的变化,气息的呼出与吸进,来调节声音的变化。铁口弦在其他民族当中也有,但竹口弦却是回族姑娘所独有的。回族姑娘制作的竹口弦,顾名思义是用竹子削的,看起来简单,但做时颇讲究工艺。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长,一头大,一头小,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选来,切成长三寸左右,可切若干根,放到油锅里炸一炸,然后才拿出来用刀精心去削。这样做出的口弦,从颜色上看,好像涂了一层清漆,锃亮光滑;从质量上看结实耐用,不宜破裂;从效果上看,音量适中,清脆柔和,弹奏时左手捏住弦夹,将音舌部位轻轻含在嘴里,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音舌一条丝绳,一拽丝绳就里外颤动,利用口腔做共鸣箱,通过口型的变化和呼出吸进气流来控制音色,随着花哨的手指姿势和丝穗的跳动,发出一连串音韵动人的乐声。成年妇女喜欢弹竹口弦,姑娘们一般喜欢铁口弦。口弦的装饰也很讲究,往往系挂色彩缤纷的丝穗和五色珠子。因此,有些年轻妇女将它拴在纽扣或领口中间成为一种独特点缀。
口弦的音调柔美深沉,节奏多变。有的欢乐明快,如“雀舌头”,似枝头鸟雀,欢躁晨晖;有的压抑沉郁,如“檐滴水”,似秋雨连绵,如泣如诉i有的朴实无华如驼铃在运货路上作响……回族口弦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民间乐器,它的音质给人以亲切感,有流行器乐无可比拟的特色和优势,民族好的东西应该保留下来。
二、回族口弦的传承与思考
目前回族口弦跟其它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境地。一些年轻人对口弦不感兴趣,认为演奏时声音微小,没有撼震人心的力量。一些年纪大的回族妇女将其当作娱乐工具,闲来无事时拨弄一番。早年会制作口弦乐器的老人也一个个相继去世,年轻一代又着迷于狂劲的流行音乐,没有几个人学吹口弦,致使传统的口弦表演与制作工艺在民间几近失传。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思潮日益迫切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回族口弦引起了中外社会各界的关注,回族口弦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防止“回族口弦”的失传,它的传承保护工作十分急迫。如果对其不进行保护传承的研究,回族口弦就有逐渐消失的危险。
由于回族口弦体积小、乐声不大,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现在的年轻人不弹口弦了,对其不感兴趣,更不知口弦为何物。10岁左右的孩子主要时间都在学校接受教育,没有机会和会弹口弦的大人一起劳动,失去了学弹口弦的环境,学校音乐课也听不到学不到,他们自然也就远离了口弦。宁夏知名的几位弹口弦的老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这就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跟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口弦也存在着保护和传承的难题。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传承方法:有人建议通过改进口弦本身,使之发出的音调更高些,更明确些,以便适合演奏;也有人认为应该整理出一些曲谱来;还有人认为应该改变演奏技巧,加速合奏等形式……
笔者认为回族口弦的传承首先得要培养传承人,必须从培养娃娃抓起。让回族口弦走进学校,与当地学校联合,建立“回族口弦”特别的传承机制,开设专门的课程,有专题讲座、示范表演。聘请一些老民间艺人当场授课和演奏,传授孩子们口弦的演奏方法等,使回族口弦在少年儿童的心里扎根,对其个别有潜力的娃娃重点培养。
其次,传承回族口弦必须考虑地方性的传承。宁夏回族口弦弹奏艺人都是当地农民,只能在农间的时候弹一弹,很难集中进行系统的培训,并且由于受众面小,回族口弦的传承如果突破不了家族式传承,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窄。笔者认为可以与当地政府联合,发现挖掘流散于民间的具有弹奏回族口弦特长的年轻人,给他们提供培养受教育的机会和有利条件,让他们担负起传承回族口弦的重任。
结 语
总之,回族口弦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一行列后,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宁夏音乐界人士认为,为了防止“口弦”的失传,宁夏回族自治区群艺馆的工作人员深入六盘山区四处寻找会制作“回族口弦”的民间艺人,并到回族妇女中间征集资料、寻找样品,争取在短时间内,让“口弦”在人们生活中重放异彩。2007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四)19时30分,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世界》播出的春节特别节目一《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第3场《掀起你的盖头来》中,播出了宁夏唯一入选《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的展示节目一《尕妹子弹的是口弦子》。《尕妹子弹的是口弦子》的节目形态是宁夏回族器乐与民歌演唱,表演者之一的赛里麦・索菲娅・安宇歌,被誉为回族民间“口弦皇后”,她同时也是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回族器乐之宁夏回族口弦的传承人之一。回族口弦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仅仅是山野娱乐,而是已经进入了学术研究的殿堂,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回族口弦己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继承优秀民族遗产的价值凸显。挖掘研究其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对先祖的文化继承,也是民族精神的慰藉,同时将会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重新认识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无疑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把握机遇,肩负起传承回族口弦的使命,让回族口弦琴丝流得更浓、更久。
参考文献
[1]李树江:《回族民间文学史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关键词]《月上贺兰》;回族历史;舞剧;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127-03
一、《月上贺兰》演绎的回族历史
(一)剧情以回族先民形成、发展历史为脚本
《月上贺兰》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回族史诗”,因为剧本以回族在宁夏大地上形成、发展的历史为主线,以宁夏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为背景,经过丰富的艺术加工,演绎了回族先民(一支古代西域商队)到中原大地经商过程中发生的传奇故事。
故事描述了古丝绸之路上来自西域的穆斯林商队历经沙暴袭击,遭遇匪徒抢劫,在当地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群众的帮助下战胜各种困难,最终完成了穿越沙漠、东渡黄河的商旅行程,定居贺兰山下,成为回族最早的先民。在这一过程中,剧本还插入了波斯青年纳苏与当地汉族姑娘海真唯美的爱情故事。全剧以宁夏回族形成、发展的历史为主线,以西域青年纳苏与当地姑娘海真的爱情经历贯穿其中,真切感人地揭示了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有机交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
荒芜的大漠中,哈桑老人带领的商队干渴至极,艰难地行进着,终于找到了绿洲和水井。当他们畅饮着清凉的井水,淋浴祈祷之时,一个坏消息传来:前方有土匪!万分情急之下,商队改道走上另一条更加荒芜的路,狂风大作,沙尘肆虐。商队顽强抵抗沙尘暴,步履维艰。
河滩上放牧的海真,发现了从沙尘暴中劫后余生的西域商队,立即跑回村庄找人帮忙。海真的父亲白老汉带领当地乡亲赶来救援,经过一番了解,便按照客人自己的信仰和习俗,为他们准备了饭菜。在商队修养过程中,海真和纳苏互相萌生了爱意,却遭到了双方老人的百般阻挠。短短几天,商队已经休整如初,哈桑老人带领商队与乡亲们辞行。离别之时,海真和纳苏依依不舍,挥泪惜别,但是纳苏还是登上了渡河的羊皮筏子,踏上了东去的行程。
商队继续在荒漠中前行。忽然,土匪出现了,拦截了商队。哈桑老人与土匪拼死搏斗,身负重伤。在情况危急时刻,幸好贺兰山下的乡亲们接到报信,赶来帮助商队击退了土匪。倔强的哈桑老人婉拒了乡亲们的挽留,拖着重伤的身体,执意要带领商队返回归途。海真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辞别父亲,向沙漠深处商队远去的方向追赶。商队在茫茫沙漠中艰难跋涉,哈桑老人的生命快到了最后一刻,他决定把商队交给纳苏。海真的勇敢也感化了老人,面对姑娘对儿子忠贞不渝的爱情,老人终于成全了两人并按照穆斯林习俗举行了仪式。弥留之际,哈桑老人嘱咐儿子纳苏,为了整个商队的生存,也为了他们的将来,要带领大家回到贺兰山下,定居创业,建设自己的新家园。纳苏遵守父亲的遗愿,带领商队回到贺兰山下,定居在此,世代繁衍生息,形成现在的宁夏回族。
(二)内容真实,出自文献史料记载
《月上贺兰》演绎了回族先民的发展史,剧中的故事、人名、地名都来源于文献资料和史料记载,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回族史诗。
回族族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侨居中国的“蕃客”,由于当时的阿拉伯、波斯人以经商为主。根据唐代《西域传》等史籍记载:“由于商业往来频繁,中亚、西亚的商人沿丝绸之路来中国做生意,很多旅唐不归,比如当时多久居不归并以其国名‘纳’为姓,世代繁衍,成为回族最早的先民。”这与剧本情节基本一致。该剧中的青年名“纳苏”也有起源。回族中的纳姓,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名字首音。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喇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杨和乡,还有纳姓回族700余户,4000人组成的村子——纳家户。纳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
《月上贺兰》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真实性,正如郭沫若当年之《屈原》、《蔡文姬》等历史剧一样,是真实性和艺术创作想象性的结合。《月上贺兰》是回族史诗,也是一部颇具传奇色彩的歌舞剧,充分地运用想象力,艺术地再现历史的风采,正是它的精髓之所在。
二、剧本在回族民间文学的基础上诞生
中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比较擅长歌舞,而回族却不善歌舞,这与回族比较内敛含蓄、喜静不喜动的民族个性有关。《曼苏尔》的出现成为回族歌舞剧的一个转折点,这部根据流传在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回族民间爱情故事改编的歌舞剧,为回族文艺的进一步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曼苏尔》给《月上贺兰》带来了创作灵感。《月上贺兰》在《曼苏尔》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丰富,立足于回族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以及传说故事,创作出这部真正属于回族自己民族的史诗。
《月上贺兰》的作者孙萍深入宁夏生活,开始剧本创作的调研。在回族聚居的同心县,走访了清真大寺、回族家庭,搜集到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以及有关《曼苏尔》的资料,累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她在《曼苏尔》和回族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开始创作,加以丰富。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剧本写出来了,取名《湖城寻梦》,寓意贺兰山下的银川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追寻着以往和今后的梦想,预示着宁夏回汉人民团结奋进、共创美好生活。
一个剧本的形成并非那么容易,需要众多元素的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孙萍认为,这个剧本应该再增加一些能反映本民族精神内涵的元素,融合对回族的形成、发展历史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才能打造出展现回族民族特性的精品。
后来作者又来到永宁纳家户采访。清真寺的阿訇得知孙萍的来意后,给她讲述了宁夏回族四大支系的由来和特点以及回族先民的发展史。关于回族的由来其中有一种说法:“据说在很久以前,一支西域商队沿丝绸之路向东行进,途中经历了土匪的抢劫、官兵的追赶,但是大难不死,最终来到永宁纳家户并定居在此。”听到这个故事后作者眼睛一亮,剧本的粗线条框架就形成了。
该剧以阿訇讲述的民间故事为蓝本,与前期素材融合、调整,剧本就基本成形,定名为《月上贺兰》。因为月亮是回族的标识,“月上贺兰”就代表着回族翻越贺兰山,在山脚下定居。就这样,《月上贺兰》在众多回族民间故事和民间文学素材中诞生。
三、反复应用代表回族风情的文化符号
剧本中重复出现大量的文化符号,反复应用回族文化意象。黄河、沙漠、骆驼、羊群、红枸杞、贺兰石、贺兰山岩画、羊皮筏子、盖碗茶、汤瓶等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增添了剧本的回族风情。
黄河大漠,是大西北宁夏的特色标志。宁夏围绕着高山荒漠,地处于黄河上游。《月上贺兰》舞剧中,贺兰山下大漠金沙、黄土丘陵、水乡绿稻、林翠花红,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巧妙融合,交织出一幅具有宁夏特色的“塞上江南”五彩画卷。黄河大漠形成强烈的对比,古老的黄河穿越沙漠而过,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造就了一个多姿多彩、多种文化交相辉映的塞上精华之地。
骆驼是人类穿越沙漠的主要工具。舞剧画面丝绸之路上,一支古代西域商队骑着骆驼,在茫茫的荒漠中艰难跋涉。大漠中的骆驼,扮演着主要角色,给观众以直观联想,想象着身临大漠,在骆驼背上蹒跚挪行。贺兰山下,回族牧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练就了一套骑乘骆驼的骑术,自发的赛驼成为深居大漠牧民群众的一大乐趣,形成了悠扬驼铃声中独特的骆驼文化。
在碧油油的草原上,美丽的羊群是那样平和而美好。《月上贺兰》中,“黄河岸边,水草丰美,阡陌纵横,羊群装点苍茫的大草原”。这个细节描写,有草原羊群,才显得有生气,让整部戏看起来更加生活化。在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平原上,那些在青草间成长的羊群有着自己的名字——滩羊。在贺兰山东部,隔河的盐池县,遍地滩羊以及千年间形成的有关滩羊的开发体系与文化传承。
“天下黄河福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宁夏盛产枸杞,而且质量甚好,享誉中外,红枸杞已然成为宁夏的名片。在《月上贺兰》中,红枸杞作为食物和饮品不断重复出现,借用枸杞意象加强观众对回族的印象。
贺兰石名满天下,是宁夏的“蓝宝”。作品中,贺兰石作为“海真送给纳苏的信物——一块墨色馨润的贺兰石”出现。此处用贺兰石作为定情信物,来预示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恒久、纯洁和坚不可摧,也暗示了贺兰石为回族本民族的特色产物的文化内涵。
舞剧中把贺兰山岩画作为背景,闪电式出现。这种手法让观众身临其境,拉近观众与回族先民的距离,进而了解回族历史。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月上贺兰》中,用羊皮筏子代替一般渡河工具,别有一番风味。这不仅可以加强作品中的回族本土风情,而且也具有宣传回族的作用。盖碗茶是中国各地回族普遍喜欢饮用的一种茶,剧中借用盖碗茶来传达回族的饮食习惯和风俗。剧中反复出现的主要道具——“汤瓶”,又称“大食瓶”,是代表回族的一个重要符号。
这部舞剧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浓烈的回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大漠、沙尘、驼队、羊群、贺兰山与黄河等文化符号,给人以亲切感和真切感。音乐旋律和舞蹈动作的设计也与上述地域风情特征相吻合,粗犷中有飘逸,华丽中显质朴,既有山的刚毅,又有水的温柔,充分体现出宁夏这个茫茫西北大荒原中的绿洲的独特景观、民族风情和人文内涵。
四、《月上贺兰》的文学价值
(一)建构的叙事特色
舞剧《月上贺兰》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线性结构”,全剧结构的铺展包括开端、发展、、结局,故事情节注重刻画人物动态、心态和情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情节设计合理,还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全剧分为四幕,加上序幕、尾声共六节。情节生动跌宕,环环相扣,富有变奏情感的力量。要在短暂的时间表现大规模大跨度的内容,情节的取舍是否有效、精到,是整个剧本的关键。若铺排太多,则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情节的展现;若细节过少,又会缺乏必要的表现力。《月上贺兰》在情节的取舍上很合理,比如对大量时间跨度的舍弃、对故事结尾的省略留白,都达到了精准布局、拓展余韵的效果。对贺兰石、汤瓶、贺兰山岩画等细节的描写,既显示了用意,又突出了舞剧的特色。
舞剧中,黄河、沙漠、贺兰山、羊群、贺兰石、贺兰山岩画、羊皮筏子、盖碗茶等代表地域风情的意象,创作者为突出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而给予艺术上的浓墨重彩或意象性的排列组合,使文化符号的转化极具吸引观众的亲和力。该舞剧对组合材料和艺术元素的活用活化,既有对回族本民族民间文学中民间故事的承袭,同时又对其进行了挖掘和提炼。
剧本主旨深远,突出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重大现实主题。该剧在对回族形成的历史进行演绎过程中,展示了塞上土地的温和敦厚和宽容热情,也再现了古代西域民族和内地中原的频繁贸易往来与和谐相处,对于展示宁夏回族文化魅力、发扬民族安定团结精神,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二)情与形的双重表现性特征
舞蹈表演是一种浸透着情感的艺术动态形象,是情与形的双重表现。只有做到内外统一和情形并茂,才能完整地塑造出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从而与观众产生共鸣,达到其审美效果。它是通过剧本作品感情的抒发去想象、发挥、表现人物性格以达到最佳的动态形象。舞蹈演员的表演是一种再现性的艺术,它的功能在于以情动人,是把内心之情化为可见的形象,再通过表达的情感唤起观众的共鸣,达到“以舞带情”、“以情舞动”的艺术效果。若将这种“动情并茂”表演技巧做得恰到好处,就能创造出内在美与动态美相统一的艺术形象,才能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收到好的回应。在表演中,用“动”来辅助表达内心的情感所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内容,增加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该舞剧中的舞蹈演员创造性地拓宽自身“力”的能量,从内心定位到协调所有的能量,有组织性和持续性的动律,表现内心的情感,体现新时代舞蹈作品的风采;该舞剧用人体“动”的造型和多种手势、步伐,借用各种线条、色彩、节奏、韵律构成丰富的形式,来衬托虚与实、刚与柔的对立与统一的艺术表演关系。该舞剧还紧紧抓住了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律动方式的千姿百态,使作品的抒情达意功能得到延伸。这样的舞剧作品能让观者深刻体会到舞蹈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并且加深情感的沟通,观众的审美兴趣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肯定这部舞蹈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舞剧中的人物是有着灵魂的中心人物,要想将舞剧《月上贺兰》中的人物很好地塑造和表现,就需要对剧本进行很好地解读,并且将自己完全置身于所要表现的人物角色当中去,体会剧中人物的经历和心情,将自己与剧中的人物相结合。舞剧表演与一般的舞蹈表演不同,舞剧表演中人物的塑造和表现是一个舞剧的灵魂,舞剧中人物角色的性格和经历从侧面直接表现了该舞剧的中心主旨。因此,一个好的舞剧不仅需要好的剧本和舞蹈表演者,还需要将舞蹈表演的情与形进行结合,以完善舞剧中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综上所述,舞剧《月上贺兰》不仅艺术造诣高超,作为文学作品来讲,也有很高的价值。它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和表现情感的特征,是整部戏中文学理论的核心部分,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同时,它是文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结合了二者的优势和差异,加以完美融合。最重要的是,它以舞蹈的形式为主,传达作品的内涵,成为文学的新型表现形式。该剧弥补了回族在艺术史诗上的空白,可以把它作为舞剧文学的代表,与戏剧一样,在文学史上具有同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李伟,吴建伟.回族文献丛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陆丽萍.大型回族历史舞剧《月上贺兰》作品赏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3).
[4]张大光.从舞剧《月上贺兰》浅析舞剧中表演人物的塑造及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关键词】西北地区;民族器乐;艺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97-01
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该地区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深居内陆,荒漠广布,人口密度小。在西北地区,除汉族外,还聚居着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藏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本文以西北地区民族器乐为切入点,对聚居在这一地区的维吾尔族、回族和哈萨克族的传统民族器乐进行艺术分析,以期让这些民族器乐艺术发扬光大。
一、维吾尔族器乐艺术分析
在西北地区,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在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文化中,民族器乐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族器乐种类繁多,包括手鼓、艾捷克、独他尔等,常用于家庭聚会、节庆活动中。下面主要对新疆手鼓和艾捷克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新疆手鼓又称“达卜”,是新疆各族人民庆祝丰收、节日的常用乐器。达卜因敲击时发出“达”“卜”两种音响而得名。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喜好等不同,达卜的形制产生了差异,各具特色。新疆维吾尔族的达卜,主要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驴皮或蟒皮,鼓框内侧缀若干小铁环,分为大、中、小型三种。一般乐队和手鼓舞伴奏常用中型达卜,古典音乐木卡姆伴奏乐队则用大型和小型达卜。达卜音色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演奏技巧灵活多变,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乐曲气氛的作用。在维吾尔族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达卜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起着协调乐队高、中、低音和统一节奏的指挥作用。
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是一种主要用于演奏民间歌曲和木卡姆曲调的弓弦乐器。其琴筒呈球形,正面蒙马皮或桑木薄板,内侧蒙蟒皮,并开有8-10个散音的小孔。演奏时,将底柱立于左腿之上或夹于两腿之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在长期的音乐活动中,为了与人们的音乐审美观相适应,艾捷克不断进行改进,出现了刀郎艾捷克、哈密艾捷克、麦盖提刀郎艾捷克、巴楚刀郎艾捷克、阿瓦提刀郎艾捷克等。艾捷克依靠它别致的外形,精美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响亮中略带沙哑的声音质地,丰富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
二、回族器乐艺术分析
在西北地区,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另外在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也有不少聚居区。回族器乐种类不少,主要有哇呜、、口弦、芦笛、鱼吹吹、胡笳、角笛、口笛、桦树皮脚踏鼓等。这些乐器常在民间演奏,以自娱形式为主。下面主要对哇呜和口弦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哇呜,又称为“泥箫”,是用粘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制作而成的一种民间小乐器。哇呜的形态类似古代汉族的埙,形状有鹅蛋形、蝴蝶形、鱼形、核桃形、牛头形等。哇呜音域在五度以内,能吹奏一些简单、缓慢的曲调。
20世纪80年代,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岸边、六盘山下的每个村庄都有几个制作、吹奏“哇呜”的“把式”(高手)。“把式”不但可以吹奏花儿、小曲,还可以交叉颤指在高音“哇呜”上吹出其他乐器难以比肩的华彩。
口弦,俗称“口琴子”“口衔子”,是回族姑娘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小乐器。根据口弦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竹口弦和金属口弦两种。在回族,多见竹口弦,形状类似妇女常用的发卡。吹奏口弦时,主要靠舌尖或手指轻轻拨动发音簧片,同时以口形的变化、呼吸气量的大小来调解掌握音程及音量。口弦音调柔美深沉,善于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
三、哈_克族器乐艺术分析
在西北地区,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能歌善舞,乐器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哈萨克族民间乐器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包括“冬不拉”“库布孜”“节特根”“色布孜克”“尚库布孜”等。下面主要对冬不拉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最流行的弹拨乐器。其音箱主要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瓢形,琴杆细长,琴弦用羊肠制成,多数为两根,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冬不拉的音量不大,但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喜爱的表演形式,它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
西北地区的民族器乐是该地区文化精神的载体。它根植于民间,散发着世俗的气息,在西北地区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在各自特定的民间文化语境中,跳动着生命的旋律,呈现出鲜活、生动、独特的民族器乐艺术品格。
参考文献:
[1]张莉.新疆维吾尔族乐器艾捷克[J].中国西部,2013(20).
[2]张向勇.宁夏民族艺术奇葩:回族器乐[J].文学教育(中),2010(10).
[3]涂苏别克.哈萨克族民间乐器[J].新疆人文地理,2016(2).
关键词:回族文化、回族女性头饰、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对回族女性头饰的影响
(一)回族的来由以及它对回族头饰的影响
关于回族的来由,有称回族是由一些波斯人到中国经商后两种文化的碰撞产生的,它可以说是诞生在中国文化中的穆斯林,回族的饮食习惯和服装风格方面也就沿袭了伊斯兰国家的特色。另一种说法是回族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北回纥①、回鹘②、大食③,元世祖忽必烈攻灭大理后任命回回人赛典赤④为行省长官以后大量迁入并与各民族交融后形成的。从而形成了现有的回族服饰文化和回族女性头饰特色。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围寺而居,生活习惯固守穆斯林的传统,讲究卫生喜于白色装饰,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就曾说过:你们穿白色的衣服吧!它是你们最好的衣服。因此回族女性头饰也多以白色为主。
(二)回族圣典对回族女性头饰的影响
追根溯源,伊斯兰宗教文化在回族头饰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古兰经》中,头发、耳朵、脖颈被认为这是妇女的羞体,必须全部护严。《古兰经》中说:“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来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丈夫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或她们的丈夫的儿子,或她们的兄弟,或她们的弟兄的儿子,或她们姐妹的儿子,或她们的女仆,或她们的奴婢,或无男仆,或不懂妇女之事的儿童… ” 回族女性戴盖头的习俗另一方面是因为阿拉伯国家风沙大,水源较少,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而制作的头巾,慢慢由一种社会习惯演化为一种社会习俗。
回族女性遵守这些信条,虽然已弃用面罩,但也以头巾护头面。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遮掩起来,把头面露在外面,就认为是失去“依玛尼”⑤,所以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惯。回族在戴盖头前,有的将头发盘在头顶,有的留把把头,将头发盘在脑勺后,戴上帽子,尔后再戴盖头。
(三) 历史对回族女性头饰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回族头饰文化同时又受汉族、满族等多民族服饰文化影响而融入了中国传统头饰的诸多特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头饰文化。元代时,回族人的政治、经济地位都比较高,女性的相对地位和信仰的到很好的维护,女性头饰多趋向于波斯商人和阿拉波的女性装束,具有浓厚的穆斯林民族特色。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采取禁止“胡服”的政策。清代,统治阶级对回族更存偏见。所以回族女性头饰多趋于政治影响下的满汉服饰文化。回族头饰也就夹杂了一些其他民族的头饰特色,但是回族并未完全改着汉装,顽强的把一些民族特色较浓的头饰保留了下来,中国解放后宁夏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一直努力在头饰、佩饰等服饰细节上顽强保留自己的民族特点。妇女的盖头等标志性装束能够一直沿袭,充分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和审美追求。
二、回族女性头饰的艺术风格
(一) 回族女性头饰的分类
回族服饰中,头饰是最典型、最富民族特色的。如回族从过去到现在,男子的白帽、戴斯达尔和妇女的盖头等传统范围是最广泛的,无论是在江南水乡,还是在北方的黄土地、黑土地上,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头饰的习俗是很明显的,由于回族重视头饰习俗,其帽子、盖头、戴斯达尔等选料颇讲究,注意干净、整齐。
回族妇女头饰多戴有盖头。其颜色为绿、青、黑、白四种,有少女、妇女和年老者之分:未出嫁的姑娘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人戴白色的。戴绿盖头显得灵巧素雅、俊俏秀美;戴白盖头显得干净持重、清雅庄重;戴黑色盖头显得素雅端正还有些丧偶的女子到了老年也戴着黑色盖头,这表示即使她失去了丈夫,但对丈夫的感情很深,不愿考虑再嫁,周围的人一看她盖头的颜色,就知道她的心意。
回族妇女的“盖头”,讲究精美,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在样式上,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回族妇女还喜欢在盖头上嵌金边,绣风格素雅的花草图案,看上去清新、秀丽、明快、悦目。回族女子有戴盖头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戴立邦小口白帽、圆顶撮口白帽、头巾、抓缟子⑥(如今已不多见)。过去,一些年轻女子多戴圆顶撮口白帽,有的旁绣花朵,显得灵巧素雅,俊俏秀美。同时老年妇女冬天多戴黑、褐色头巾,夏天搭白纱巾;中年妇女冬天戴红、绿、蓝色头巾,夏天戴轻薄红绿纱巾。回族妇女披戴各色盖头、纱巾,婀娜多姿,十分俏丽。
(二) 回族女性头饰的艺术研究
“青丝不见青天”⑦,是回族女性的一种传统习俗,头饰作为回族女性标志性的装束,在穆斯林生活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既维护了宗教的神圣和对真主的崇敬,又美观的装饰了穆斯林如同镜子般的心灵。使回族聚居区色彩斑烂。
在非穆斯林世界,人们对于回族妇女的头饰装束很有争议,他们认为这样束缚了女人的美,但是就有着伊斯兰信仰的回族看来,妇女的装束是一种古代文化传统或文明中继承而来的,按照伊斯兰教义的规定,伊斯兰严厉斥责男女互相装扮,它为男女规定了不同的着装规范,它认为男女应当有别,保持适当的关系。社会男女应当都共同遵守这种规章秩序,预防男女之间不幸事故发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家庭关系。
回族文化有的头饰就如同一套实施和规范过的VI将自己紧紧的联系在民族信仰中。(这部分应该多提提你自己的看法)
三、对回族女性头饰的调查分析
在随机的调查走访中。我也发现诸多回族女性服饰已经逐渐脱离了回族服饰的民族文化。其中有多数女性头饰以及装束呈现了新流行趋势。逐步摆脱宗教对女性服饰的影响,回族服饰特色已消失殆尽,也就是说,从外表上已经无法辨别民族。这些女性中年轻人居多。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装束不方便。而少数则认为会给人怪异的感觉和不适合发展社会的审美取向。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在盛大的回族节气和丧葬时会保持和穿着回族的传统头饰。调查的另为一部分女性大多保持回族传统的头饰风格和民族装束,她们多为年龄较大和坚定的人群。这其中相当人是从成年结婚后便开始
笔者在调查后对文化的双面性深有感触,一者认为成旧、老套、抑或是缺少人文关怀,难以适应现今的时尚潮流主线,而另一者呆板、固守不求变化,以至于文化在不透气的环境下有点发霉
所以如何既能推旧成新又能保持民族特色这个问题引起了更多的争议。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是一个长期有待解决的问题。而问题本身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认识。
四、 关于回族服饰的继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回族群众的日常衣着越来越潮流化、现代化,回族传统服饰及其穿戴习俗正在因文化适应和现代着装观念的冲击而消失,服饰作为民族标志性文化符号的特征弱化。回族传统衣、饰品只在山区有零星遗存,妇女头饰文化的脉络微弱,其濒危的状况直接影响了民族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特色文化建设。
起风了,我们在同心一条通往出城方向的土路边顶着冷风站着,载重大货车奔过带起尘土扑了一头一脸。阳光却暴烈,晒得人睁不开眼睛。一个30出头的男人推着电动车停在我们跟前,穿着大红色的夹克,和周围的风沙有点格格不入。直到他试探着叫出我们的名字,我依然不敢相信,他就是那个制作口弦琴十几年的“丁师傅”——在我们的脑海里,即将消失的手艺传承人,怎么着也该是个白帽长须的长者才对。
丁生林的家在同心县郊大东清真寺旁边。这个小县城有84%的人信仰伊斯兰教,你随便选一处高地站定,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必定能数出五六个绿色的圆形寺顶。同心人把这些清真寺当作地标为我们指引方向,就像是北京大爷嘴里那些大大小小的桥。
这典型的宁夏乡村,一片踏实至极的灰黄色,土路加瓦房,窗根下还有几簇干草。人们穿着准白(款式近似现代的长大衣,但一般都是制服领口)、戴着白帽在风里走着,远远看去像一个个沉默的符号。
为了招待我们,丁师傅把家里的瓜子花生尽数端出,在桌上堆起一座小山丘。整个屋子透出一股穆斯林式的质朴洁净,白色瓷砖地板一尘不染。和那些老辈的回族旧宅一样,屋子左手边是3米长的火炕,主要的摆设还有一个立柜和一台老式脚踏缝纫机。
拨动远古的铁叶之簧
几把口弦琴静静地摆在丁师傅家窗台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起来,这小小的吹奏乐器十分简陋:灰黑色钥匙形状的铁圈内,镶嵌着一根与琴身呈90?角的钢丝琴舌,构造一目了然。我摊开手掌,能轻松地并排放下4把琴。
据历史典籍记载,口弦琴源于古代的“簧”。中国关于竹簧、铁簧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北宋陈旸的《乐书》中:“传称王遥有五舌竹簧,今民间有铁叶之簧。”口弦琴是回族最小的民间乐器,但不是回族所特有,它还流行在中国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其他的少数民族如彝族、白族、高山族、黎族等也有口弦琴。口弦琴的构造虽然古拙粗糙,但这也恰恰是它的价值所在——由于保留着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它弹奏出的音律还保有人类音乐文化的胚芽状态,被视为人类远古音乐文化形态的“活化石”。
我们请求丁师傅即兴弹奏一段,他很是羞涩地推托了两下,但还是认真地把琴放在了嘴边,并告诉我们,标准姿势是左手持琴身,右手勾动琴舌。
口弦琴的声音主要来自琴舌的振动,嘤嗡之声类似幽幽虫鸣,需要凝息聆听。与我们之前在内蒙古鄂伦春部落里听过的口弦琴音律略有不同,宁夏回族口弦琴的演奏没有连成一片的旋律起伏,似乎更重节奏,通过口唇的控制,呈现出张弛有度的节拍。
当我拿起口弦琴想学着弹奏的时候,发现它的演奏方法竟与那些现代民间乐器一样难以掌握,仅仅拨动口簧的声音非常细小,耳朵几乎难以分辨。丁生林说,口弦琴的秘密在于要将自己的口腔当作共鸣箱,向外呼气可把共鸣的声音送出,加强口弦琴的声音,而吸气时则会让旋律声音变弱,利用口唇开合还能控制音色的变化。我一边笨拙地“崩崩”弹着,一边在心里暗暗感叹,不知那些原始社会的古人,是如何发现了乐器和人体功能的这种绝妙配合。这简陋到极致的口弦琴,竟还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境界。
大西北的温柔心事
宁夏的海原、固原,曾经是回族口弦琴最为流行的地方,但如今琴音在这里已近乎绝迹。那些蓄着一大把银色胡须的回族老人,尚能在模糊的回忆中为我们搜寻到一些关于口弦琴的蛛丝马迹——“20世纪70年代前,农忙之余聚在一起弹口弦,互相逗趣,是枯燥生活中最大的乐事。因为这个铁质的口弦制作起来不容易,所以都是小伙子做,送给喜欢的姑娘,这就是那个时代宁夏最流行的爱情信物。”
在大西北,口弦琴不仅是信物、是娱乐,更是一种隐晦轻柔的述说。伊斯兰教义中有着对女性内敛与低调作风的要求,女性出门必须戴面纱,将自己的身体和脸遮盖住,走路也只能走在路两侧,出门要征得男性的允许,甚至需要男人的陪同才可以出门。在这样的情况下,回族女人不适合也不愿意弹奏音量较大的乐器,感情丰富的她们就用口弦琴来“诉说心事”——将本地方言结合了口弦的“说音”、“过音”、“唱音”等演奏技巧,加上表达感情的哽咽、叹息等,让口弦琴产生了特殊的语言音效。由于乐器本身的构造所限,这种“诉说”有空间的限制,只限于亲密的人近距离交谈。所以在宁夏,弹奏口弦琴的多为回族女人,她们会在静寂的环境中用口弦琴对心仪的男子传递心中的情爱,也会三五成群相聚,和亲近的女伴交流自己生活的悲喜波澜。口弦琴发出的嗡鸣,就像一种神秘的耳语,“弹口弦的人边弹边落泪,听口弦的人欷歔不已”。
在大西北荒凉的风沙中,幽幽的口弦琴声是一抹温柔的色彩。
丁师傅的幸福与困惑
丁师傅的妻子也穿了一身红色的衣服,自始至终都在屋前屋后忙碌着,鲜少开口。我们问她是否会弹口弦琴,她羞怯地摇了摇头。
丁师傅说话很有特色,文绉绉的,极其认真,语速又缓慢,有时候像在朗读文章。他说自己的制琴手艺并非家传,就是拿着爷爷传下来的一把废琴,听着父亲的描述,自己生生摸索出来的,纯粹是为了心中那一份口弦琴情结。他好几次向我们提及,他的妻子正是因为这小小的口弦琴而恋慕上他的:“你有这个心,能把这么细小的琴做出来,就不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虽然生活有贫困的时候,但我看你做这个东西,我有信心,跟着你会幸福的。在你身边,喝粥也是幸福的。”他曾问过妻子,听了他弹奏的口弦琴有什么感受,妻子说:“就像有一个特别珍贵的东西丢了一样。”这话说完,屋子里安静了许久。我们被这乡村生活里像诗歌一样浪漫的对白所打动,而丁师傅则腼腆又自豪地沉浸在他浓稠的幸福中。
如今,回族口弦琴已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角落,微弱的琴声很轻易就被铺天盖地嘈杂的现代化生活所淹没。它现在主要是用来展览或是作为非物质文化表演。丁师傅没办法靠制作口弦琴吃饭,为解决生存问题,只能改行做起了棉被套。
临走前,丁师傅再次为我们弹奏了一次口弦琴。我一边听一边走神,这种充满了原始粗粝感的音乐似乎被悠久的时光浸透了,飞奔着的现代人越来越难再品味到那种纯粹的浪漫——在天地之间,用原始的音律述说真诚的情感。
Tips
口弦琴在世界
口弦琴在世界很多地方流行。在印度,它是节奏乐器之一,常作为舞蹈的伴奏。在东南亚,它大多是作为少数民族自娱的乐器。在西伯利亚、南美,它是巫师的乐器,用于一些祭祀仪式和治疗中。而挪威和匈牙利的口弦琴则用来和其他乐器合奏,是民间音乐里一种常见的乐器。在俄罗斯的雅库斯克共和国,口弦琴是相当受重视的传统乐器,还有专门的口弦琴学校。
口弦琴制作
1.做琴的工具是丁师傅自己改装特制的锤子、钳子和锉子。将最普通的自行车的辐条用火烧,用锤子敲打出四棱形状,拿锉子修出大概的钥匙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