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伦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互动 核心范畴 问题延展与拓展
一、何谓“问题教学法”
专业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从事高校专业理论教学实践的教师几乎都会认为基础理论的教学与艺术化的手段与方法无关,只要讲清楚说明白就行,似乎“一言堂”是唯一的方式。因而,现实中基础理论课教学过程往往缺乏互动。从学生这一受体角度来说,缺乏互动的课堂效果往往达不到课堂教学的“帕累托最优”(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全面准备地理解基本范畴和问题)的边界。从动态角度,缺乏互动的课堂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帕累托改进”,即难以实现通过互动教学实现思想交流的1+1>2的效应。
问题教学法即通过设置激发课堂互动的问题,然后在问题的不断探讨和解答中完成课堂教学。从教者的角色担当方面来说,这一教学法无疑突出强调了“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中的解惑,把解惑看作了授业和传道的手段。问题教学法内涵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问题的设置和答问方式,前者强调问题的激发课堂互动的功能,这意味着问题教学法中的问题不是教者单方随意设计的问题,它必须照顾到学生的学科兴趣起点,顺应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线索,激发互动思考;后者强调“问题意识”的即发性和解答方式的多样化与多变性,以产生与学生更多的思维碰撞点,增强思想的产生和学生理解程度的深化。
二、问题教学法在企业伦理导论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高校《企业伦理学》导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为例,说明这一教学法的应用。
企业伦理学是近年来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至今并没有一本完全成熟的“本土”化的教材,但从学界的共识来说,大家基本上认为这一门课应该包括三个知识板块:企业伦理的基础理论、企业伦理的案例分析和企业伦理建设的实践。这“三块结构特征”从目前广泛使用的两本教材可以看出。其一是上海财经大学徐大建教授著的《企业伦理学》(注:这是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一本“本土化”教材,一方面其选用的案例几乎全部是中国本土发生的,另一方面它的成功在于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和全新的阐述体系解释了西方企业伦理基础理论);另一本是上海交通大学周祖城博士编写《企业伦理学》。徐大建教授的《企业伦理学》分为“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企业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和“企业的伦理建设”三个部分[1],周祖城博士写的《企业伦理学》也分为“企业伦理学基础”、“企业经营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管理”三个部分[2]。对于这门课的教者来说,许多教师认为第一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如何设置互动的起点问题?企业伦理学导论教学中,如果立足于与学生互动需要设置问题,首先应该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思维特征和兴趣点,从而确立从什么问题开始进入这门学科即确立“起点问题”。就企业伦理学的入门来说,一般学生不会从专业和纯学术角度直接进入一门学科。诸如“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企业伦理学学科特征是什么?”此类的问题只是从学科知识传授角度设置的“单向性问题”,即只代表了教师或研究的思考起点,这些问题尽管体现了教材的逻辑严谨性和知识系统性,但在教学中照搬很少能够切合学生的思维起点,因而很少能够产生思维互动。因此,即便使用的教材本着常规作了这样的知识结构安排,也并不表明必须照本宣科。那么,如何得到切合学生的思维起点的“问题”?应该首先从备课的方式和内容改革着手,备课即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其中包括教学方式、步骤、重点难点突破等方式的思考与安排,备课本质上是课堂设计,这一点在现实中并不被许多人理解,许多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会将备课理解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准备,因而把备课理解成“背课”,这种理解是不妥的,也是有害的于课堂效果的。在企业伦理学的第一次课备课中,应该将重心放在探索学生的思维起点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对这门课一无所知、在已有知识结构和框架下如果进入这门;(2)找学生聊天,问他们对这门课程有什么想法;(3)以“试错方式”提出问题,即尝试提出一些问题,通过交谈看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兴趣,从交谈中不断寻找学生“参与率”最高的问题;(4)进行“简单化和可逆交互检验”。什么是“简单化和可逆交互检验” ?一般来说,教师不可能在备课中对学生的兴趣点作足够的了解,因而设置的问题一般只是教师对学生思维兴趣点的猜测,所以最终需要对这些问题作检验,以保证它代表了学生思维兴趣点的现实,通常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形式检验,其一看形式上是不是简单通俗,学生一般不会从一个很抽象很专业的问题开始,其二看这一问题对我和学生来说是不是可以进行有效讨论。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受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影响,会形成三个基础性问题:什么是伦理、道德?企业为什么要讲伦理、讲道德?企业如何讲伦理、讲道德?这三个问题是本人在与学生交谈中受到启发、进行换位思考设置的问题,具有简单通俗的特点、经过了可逆交互检验是能够激发互动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第二步是问题的延展和拓展,方向包括两个:横向和纵向。所谓横向延展是指从与基础问题相关的核心范畴出发引发学生思考相关的横向并列的问题;所谓纵向拓展是指按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归纳与演绎回答先前设置的基础性问题。横向延展的重点是应该顺应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抓住核心范畴。比如思考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时,应该抓住“规范”这个核心范畴。规范的作用是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其作用是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利益关系,道德本质上是规范,其作用在于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范畴的横向延展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将“规范”这一范畴横向展开,思考规范的种类:法律、市民共约、集体守则、乡规民约。规范有成文的有不成文、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于内心的,道德就是来自于内心的规范。接着应该让学生集中思考道德与法律与风俗的区别与联系。
本例中还应该通过将自然人与法人的进行类比,抓住“企业公民”这个范畴,理解企业公民遵守规范的重要性,这样便可以从第一个基础问题过渡到第二个基础问题。这一过程的关键是教师要讲清楚个体公民与企业公民的行为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总之,这一层次横向延展的问题可以设置为“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遵循一定的规则与规范,请列举种种规范”;“什么是法人?”;“什么是企业?”;“企业主要的行为是什么?”“企业要不要遵守一些规范?”“列举企业需要遵守的规范?”
在“企业”这一范畴上,可以顺应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进行纵向的延展:企业是什么?学生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得到:企业是投入产出的“黑箱”或过滤器,是经营性组织或生产组织,科斯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弗里德曼认为企业最大的任务就是为老板实现利润;德鲁克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是社会存在物。教师应该从德鲁克的企业观入手,指出企业应该遵守社会的规范,然后导入企业应该遵守哪些规范。
在“规范”这一范畴上的纵向延展意味着,必须从“什么是规范”这一问题过渡到“为什么要遵守规范”。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什么要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范?学生自然会想到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如果不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那么惩罚有哪几种?可以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外在的第三方惩罚、报复(第二方惩罚)、内心的惩罚。其中第三方惩罚指的外在的社会强制机制给予的身体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制裁,也包括社会舆论给予的孤立和谴责。这是一个符合一般认识的结论:不遵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可以从三种惩罚方面说明,企业如果不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但是应该结合企业的定义与主要职能指出,企业如果不守规范,其后果比社会成员不守规范更严重,因为企业“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为生存以依据,通过为社会创新价值求得发展,所以它如果不遵守社会规范损害社会中一些成员利益,其存在的理由就一定会遭到社会否定。
对企业来说,不守规范的后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不守法律规范会遭受罚款等由仲裁部门作出的制裁;(2)不守伦理规范,在经营过程间接损害了相关者的利益不仅会遭遇后者的一种“报复”,而且将丧失一种资产──名誉资产、其生存与发展得不到由社会这个系统的支持。不守人们共识性的道德规范的严重性在于,企业将失去战略优势,进而导致企业自身生存环境的恶化和长远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法律往往就是“底线道德”,不讲道德的企业最容易触及“底线”直接遭受外在制裁;另一方面,伦理与“企业文化”及“核心竞争力”紧密相关。学生由于学过管理学知识,都熟悉“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这些范畴,应该分析指出,所有企业的文化基本内核是“顾客至上”和“人本主义”,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广泛支持”, 所以,这两个范畴都与伦理道德有关,对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强调无异于强调在行为层次上企业要讲伦理讲道德;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不讲道德也许意味着在社会中遭受孤立,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主动讲伦理道德也许注定了企业的短命和做不大。
这一阶段应该紧扣“不守规范就会受到惩罚”这一命题,将“惩罚”这一基本范畴进行拓展。然后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角度将企业讲伦理道德与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两个管理学的学科概念联系起来,讲解伦理道德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纵向延伸,就会形成第三个基础性问题:企业如何讲伦理、讲道德?可以从现象入手:几乎任一企业,都会在企业的形象外展中看到口号,比如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等;许多企业在内部竭力形成共同价值观即在员工中形成什么最重要、什么该做等问题的共识;更重要的是许多企业会实施值得赞许的对内对外的善举。横向来看,如何促进企业讲伦理、讲道德这一问题与一系列范畴有关:企业价值观、企业慈善、企业领导的影响力、执行力。于是这一问题便转化为;企业如何形成共同价值观?企业如何实施自己的战略?如何从组织机制和企业内在价值观导向方面着力实现战略规划。
三、“问题教学法”的总结
总结起来,在企业伦理导论部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设置能够激发有效互动的基础问题,然后抓住每个问题的核心范畴进行横向和纵向拓展,在互动式的思考与交流中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其具体的图式如下:
可以将这一图式转化成一般性的表述:在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过程,应该将问题教学法运用其中,其步骤包括;根据交互性试验设置能够产生互动的基础问题,然后确立核心范畴对这个问题进行纵向和横向延展,通过回答其他相关问题支持核心问题的回答。这一方法的运用可能产生的结果有三:一是有力增强了互动效应,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收率,增强了学生对所授专业知识兴趣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增强了教师的主导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三是培育了学生已有知识与新授知识的结合点,有助于打破知识之间的专业边界,在形成支持课堂问题理解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注释: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问题日益得到了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关注,其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一、在企业目标制定过程中学习型企业发挥的作用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企业的任务和使命必须转化为目标。制定企业目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的逻辑起点。企业首先要确定它的战略目标,然后再确定具体目标。企业战略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全面性、方向性的行动计划,然后分解为各种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是战略目标与具体目标的承接与中转,在企业目标系统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各种目标和战略的制定、选择都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学习型企业有积极向上、不断创新的共同价值观,其导向作用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
学习型企业的内在价值观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价值观为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动力。企业制定出战略以后,必须将战略的构想转化为战略的行动。企业管理人员只有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才能使战略获得成功,而统一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无疑会有利于战略的推进。学习型企业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是战略控制的粘合剂。当企业制定的战略与学习型企业价值观相互适应时,学习型企业对战略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企业的战略与企业的使命、愿景一致,企业的全体成员都会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为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当战略与学习型企业内在价值观等元素不一致时,企业也会感受到对战略的阻碍作用,最后企业需要重新选择两者新的搭配。
二、在企业资源获取过程中学习型企业发挥的作用
当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身的情况制定出企业目标后,下一步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去实施战略并完成自己的目标,第一项要做的工作就是整理自己的资源。资源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进行一切活动的保障。企业根据目标及战略需要来确定需要引进哪些资源,这样就进入了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第二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构建学习型企业能促进企业高效地引进,保障所获取的资源与企业其他要素融洽并有机地结合。
学习型企业构建在企业资源获取过程中有着促进作用。在人力资源的获取方面,首先,学习型企业的价值文化取向具有导向作用,在招聘过程中必须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选择与企业价值观相符的人才。杰克•韦尔奇认为,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违背,可能导致企业崩溃。学习型企业能将共同愿景变成个人愿景的延伸。所以,以企业在人力资源的选择方面必须首先以企业价值观为标准。再次,学习型企业能够吸引并保留住人才。学习型企业的氛围能让其产生共鸣,人们更加认同企业的价值观,那么他就会选择这个企业;在加入到这个企业后,学习型企业可以使员工产生团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可以通过实现企业目标来完成自我价值的追求、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企业特有的魅力把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牢牢吸引并保持在自己周围。
在知识的获取与传播方面,构建学习型企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型企业的文化氛围影响着对信息的存储和传播、知识的获取和保留,具有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激励员工去学习新知识,而且当企业的成员对学习型企业文化有很高的认同度时,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的目标、理想和价值可以通过企业的活动得以实现,他们就会愿意付出努力去参与组织学习,为员工获得新知识打下基础。
三、学习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首先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积累过程也是企业持续创新的过程,是企业不断学习的过程。企业越来越强的模仿、复制和追赶能力,使得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长期拥有某项特殊技术或专长。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学习创新,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的核心专长,不断强化自己独特的优势,才能为未来的发展争取较大的空间。企业要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必须具有在面临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即创新能力。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为企业带来持续租金,对于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相伴共生。没有创新,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就无从谈起。从产业角度来讲,企业成长就是创新的过程;就企业内产品项目来看,每一个新产品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内容摘要:企业存在和企业成长的问题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企业研究最基本的问题。由于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都是企业,因此出现很多混淆。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不同。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先将基于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基于管理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进行辨析,然后试图在对企业成长理论演进的思想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企业成长理论发展框架图。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企业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
1.研究角度不同。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我国著名管理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简单说,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
2.理论基本假设不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济人假设;二是社会人假设;三是自我实现人假设;四是管理人假设;五是文化人假设;六是复杂人假设;七是学习人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是可调整投入和可创造的,有效利用是为了降低成本。
(二)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沿用上面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的思路,企业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分属于不同的研究范式,区别一目了然。众所周知,企业理论来源于科斯(Coase,1937)《企业的性质》一文,而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提出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与市场不过是一种合约对另一种合约的替代。企业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发展,仍是资源配置研究内核。理性经济人假设规定了经济学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仅仅从人的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利益最大化动机,在此情况下探索市场制度、生产和交换以及企业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企业只是实现生产和交换的一种方式,是被当做工具被动研究。
而管理学以组织(企业)为研究核心,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围绕企业成长的动力、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企业成长模式与成长战略等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动研究企业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换言之,企业成长理论并不关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关注于企业的成败,这与管理学的研究内核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区别见表1。
企业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主要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亚当•斯密(1776)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效应及其原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并把价格机制看作是经济活动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只是市场价格协调机制下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
可见,传统的企业理论就是生产函数理论,完全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是同质的,方法上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和数理工具为主,没有企业任何主动性的余地。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
1937年,科斯《企业的性质》发表,标志着经济学界对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等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分析和探索,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诺斯及张五常等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作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因此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重点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委托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委托关系,产权理论则从产权的外部性的角度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和激励问题。这三个理论与契约理论一起,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之点都是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研究仍然没有跳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正如科斯所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管理者理论(鲍莫尔1962,马里斯,1964),企业史的研究(钱德勒,1977,1992),经济演化理论(尼尔逊和温特,1982,1997)等,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延伸研究,代表不同的支流和热点,都有其独到的创见,繁荣着企业理论。这些流派依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归类方式,在这里不必也无法一一穷尽。
企业成长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试图深入企业的黑箱来揭示企业的本质,但企业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企业作为抽象的要素,用市场机制解释企业,没有从企业的异质性和企业内部探讨企业成长的原因。为了克服上述理论的缺陷,学者们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技能、能力及知识,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一种全新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应运而生。
(一)“资源―能力”理论
1959年,潘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的理论》 一书出版,以开创性的研究为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潘罗斯认为既然企业的增长主要受制于管理力量,那么管理力量的增长也必然会推动企业的增长。企业能力的关键是管理能力,它是限制企业成长率的基本因素,现在通常把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约束作用称为“潘罗斯效应”。潘罗斯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在她的研究基础上,后人进行了继续探索,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个流派,这些流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只是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965年,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战略》一书将战略从军事领域拓展至经济管理活动。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策略》以及之后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波特把 SCP 分析范式引入到企业竞争战略中,将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归结于企业的市场力量与产业拓展,并假设这一力量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构筑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的能力相一致,从而建立了竞争战略理论。后续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有两大学派,行业结构资源学派和内部资源学派。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将战略管理划分为十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三)技术创新理论
熊彼特(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创新理论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大飞跃。他的“创造性毁灭”的观点,“非连续历史跳跃”的观点显然与边际替换概念不相容。这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进化的发动机,企业具有超越外部经济条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塑造市场条件。另一个突出贡献是熊彼特详细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沿着熊彼特的线路,产生了制度创新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经济学。
(四)生态理论
借鉴其它学科和理论,出现了从企业生命体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察企业成长的理论,如爱迪思(1988年)的《企业生命周期》,吉布雷特《非均衡经济学》(1931)中提出“吉布雷特定律”,詹姆斯•穆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这些理论从生命、生态的角度研究企业规模与成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企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五)企业成长理论流派发展脉络
由于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人们在认识和考察企业成长时,得以从不同的假定前提或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企业成长,这使得企业成长问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表现出“企业成长理论丛林”的状况。限于篇幅和能力的限制,以上介绍只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和观点,并且除了上述流派之外,还有很多流派,如混沌理论、复杂理论、博弈论、合作竞争论等,这些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暂不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
结论
从企业理论到企业成长理论,对企业的研究呈现出从同质分析向异质分析、从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演变特征,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各主要流派的主要区别如表2所示。
以上论述对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辨析,而当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经济学研究越发渗透到管理学领域,管理学也越来越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区分,目的不是割裂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联系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理清各种研究思潮,呈现出各个理论流派的清晰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提供帮助,对指导我国企业成长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思.经济学(第14版)[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2.芮明杰.创新制胜―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2003
4.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 1937(11)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企业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1年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还认为,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对此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课题组总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解读此报告时说:“劳动力市场变化非常大,而大学对它的反应特别慢。”
实际上,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教育部部长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我国高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该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对企业职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差异。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更多地考虑招聘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在招聘面试中,用人单位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往往是“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工作?”“你做过什么项目吗?”等等。用人单位在对大学生进行招聘时的问题已经明确地起到了导向作用,这一导向清晰地指向了大学生在求职时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高等教育要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行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能力和素质。这是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企业对大学生求职者的主要需求
职业能力是企业对于求职者的最主要的需求,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往往通过职业能力来衡量应聘者是否能够胜任该岗位。职业能力同时也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人才素质,是指人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人才素质具有诸多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诸如经验、智商、情商方面的标准作为对职业能力的一个客观衡量尺度。
调查表明,接近100%的大学生不了解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使用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基本标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向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素质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去甚远,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素质能力不足。社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等负面因素的评价,说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能力与社会、与用人单位、与工作实践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不高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最为关注的大学生求职者职业能力
2007年,一项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还做不到: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反映出大学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课堂知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30%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还有30%的学生用“所学陈旧”来形容他们大学四年的收获。
通过调查,在职业能力模型各要素中,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领导能力最不重要;而在学生们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最重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在校生对此的排位则是: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而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监督管理能力都被企业列为重要性最低的五项能力之中。
因此,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求职者最为关注的五项职业能力,并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企业和社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能够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能够投入热情执着追求,要有与企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意识,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的落脚点。一个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大学毕业生,不会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是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同时,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大学毕业生更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为自己和企业带来双赢。
(二)敬业精神
企业和社会非常欣赏勤奋、上进、肯吃苦的年轻人。大学毕业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尤其在职场上,很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那么大学毕业生就要有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思想准备,要耐得住寂寞、敢于拼搏、敢于冒险、不断进取、并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当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成为一名职场人,就不能够再用做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要清楚自己所担负的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大学毕业生无论在今后从事何种工作,即使是纯技术类工作,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企业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职业能力,这就更不用说诸如销售这一类以语言艺术为职业必备技能的工作领域了。尤其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好的想法、完整的工作思路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能够顺利的表达出来,而顺畅的语言沟通往往能够起到展示自我、为工作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必备能力。
(四)学习能力
学习成绩不是企业用人的唯一标准,但是仍然是企业衡量大学毕业生的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标准。熟练掌握或精通某项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永远都是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但是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企业更为看重的将是大学生是否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内容,是否能够快速地掌握新的技能,也就是说是否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使自己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人材”快速转变为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专业型“人财”。
(五)解决问题能力
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已由过去的一般能力要求,发展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要求。在“创新能力”这一宽泛的领域中,“解决问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从事的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重复性劳动,很多时候我们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棘手难题,这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就更为严峻,所以大学毕业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乎着是否能够做好本职工作,更为严重时很有可能关乎着企业形象建设等关键问题。所以,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积累的大学毕业生是企业最看重的人才,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困难面前不畏缩,并且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难题。
三、基于企业需求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回归到高校中,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校层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结合学生就业主要趋向,通过市场调研和归纳,梳理出学生所需重点发展的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和个人素质,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课程教学,达到满足学生未来职业与人生发展的能力要求,使学生做好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充足准备。
(一)重视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的调研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不一样。在课程日常教学中,就需要高校不断更新人才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
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各不相同。可以在高校中引进相应的测量与评估工具,让学生了解自身当前的各项素质与能力的状态和水平,准确清晰地了解分析自我。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计划。
关键词:案例教学;企业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31-02
1案例教学与企业管理
1.1案例教学
“案例”译自英文Case一词,医学上译作“病历”;法学上译作“案例”或“判例”;在商业或企业管理学中,往往译作“案例”、“实例”、“个案”等。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教学媒介,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笔者在大学从教以来,一直主讲企业管理这门课。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中,教师凭借粉笔和黑板做系统的讲解,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达、板书、手势及体态语言完成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的中心是教师,学生只是认真地听、做好记录,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独立思考能力日趋完善的当代大学生来说,难以形成有效的能力培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则完全不同,它是通过学生在自学、争辩和讨论的氛围中完成,教师只是起了一个教练的作用。案例教学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培养“知识型+能力型”复合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2企业管理
20世纪初,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发明了一套被称为“泰罗制”的科学管理方法。“泰罗制”是现代管理学的发端和起源,泰罗也因之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100多年前由“泰罗制”为发端而形成的科学管理思想,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现代企业管理。企业管理这门学科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在指导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门源于实践又回馈于实践的应用学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如果仅从理论上学习相关知识则难以掌握该学科的精髓,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应用企业管理学理论解决企业的相关问题,案例教学必不可少。
2案例教学的作用
2.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执教的是一所高等院校,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基础比较差,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足,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比较欠缺,学生的学习依赖性比较强。因此,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就成为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的艺术,多启发和提问,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鼓励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下不断地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案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将更多地作为“主持人”或“教练”而不是授课人引导讨论,让学生就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在讨论、辩论和解决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从“点名要我说”到“举手主动说”的转变。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企业管理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劳动,现在的学生以后很有可能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一个管理者仅知道一些管理理论,而没有判断实际事务的能力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在企业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案例源于管理实践,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努力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这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用理论去指导解决企业在实际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3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西蒙说过“管理就是决策”。做一个英明决策的前提是对问题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所有案例都隐含着现实管理中的问题,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要对案例中的信息进行分类组合、排列分析,理清头绪,揭示问题的根本所在,并要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整个过程学生唱“主角”且独立完成,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由于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案例教学法将真实的企业管理案例引进课堂,使用案例来说明企业管理的真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兵场”,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了他们的决策能力。
2.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无定论。在课堂上,我们对任何一个案例的分析,都是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观察问题,提出自己最具创造力的解决方案。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运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们不拘一格、畅所欲言,大胆地提出自己对案例中所示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在所有的解决方案中,我们还要评出“最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一次关于新媒体的案例中,有学生就提出来利用桶装水的“桶身”作为媒体来吸引广告主,这个方案被评为案例课的“最佳创意奖”。值得庆贺的是中信银行很快就采纳了这个创意,并利用“桶身”为自己做起了宣传,使这个创意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这些做法都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提升案例教学在企业管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策略
3.1因材施教,选编合适的案例。“定位”对于一切工作都很重要,它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作为大学教师,应懂得“因材施教”这个道理,知道不同的对象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企业管理案例的选择亦是如此。比如,对于民族院校来说,要针对民族院校学生的特点,紧密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在选案例时做到难易适中。只有选择与他们现在或将来密切相关的案例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比如,我经常选择诺迪康药业、电力、电信、矿业等企业作为案例。同时,也选择其他一些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来供学生们使用,这样使学生们在分析案例时既感到一种亲切感又能学习到当今企业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另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建立适合自己学生使用的本土化的案例库,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国外的不尽相同,本土化的案例能很好地表现当前中国企业的文化、机制和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对教学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3.2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在管理案例的分析中,教师扮演了“主持人”、“发言人”、“导演者”的角色。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导演起了关键的作用,同样一节案例教学课是否成功,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教学的内容,对教学程序和大方向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等。所以,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企业管理案例教学需要既要懂得企业管理理论,又要具备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很多教管理学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就当老师,只有理论知识,缺乏企业的实战经验和技能,这导致案例教学中对于企业实际场景的模拟缺乏真实感,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案例讨论乏味,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案例教学水平和能力。具体的如设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以适应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锻炼,增强感性认识,增加教师参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机会,进而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3.3 校企联姻,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