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顾炎武的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恕自己一过,则万过必从之而生 ——苏格拉底
不要害怕你的生命会结束,而要害怕它从未开始 ——格雷斯。汉森
你要控制你的情绪,否则你的情绪便控制了你 ——大仲马
人往往因缺少一句真实的话来鼓励而一蹶不振。——阿瑟。米
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性去完成的。每天走三个钟头的人,七年之内所走的道路已等于地球的圆周。——约翰逊
坚持做你自己,永远不要模仿。——爱默生
一个“今日”胜于两个“明天” ——富兰克林
没有乌云,没有暴风雨,便没有美丽的彩虹。——芬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2、读书节的由来: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的是,4月23日也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西班牙)、莎士比亚(英国)、维加(西班牙)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
苏教版编者此处并未注解。而郭在贻先生在其《训诂学》中曾说,“古文选本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就是应该加以注解的地方,反而付之阙如,不予注释。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注不出,因而加以回避;二是把难的当成容易的,以为无需乎注释。不管哪种情况,对于我们阅读和理解古文都是不利的。”(《训诂学》,中华书局,郭在贻,2005年,第21页)因此,文本不注,常常会导致读者以为简单而望文生义。
查阅其他一些名家译本对此句的翻译,有以下几种。《名家精译・古文观止》译为“也借此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普通百姓也是能够对国家作出贡献的”②。《古文观止译注》译为“用以阐明正确对待生死的重大意义,以及普通百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③。《古文观止新编》译为“也是想要证明生死之间的巨大意义,平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④。周大璞主编《古文观止译注》译为“这也是为了说明生死的重大意义,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的死,也关系到国家的兴亡”⑤。纪江红主编《古文观止》译为“也是想用它来证明死和生的重大,普通百姓的死有时也能对国家起重要作用啊”⑥。
综上观之,各名家译注形式多样,但我们若从细微处考察,可以发现实质意同。
孟子云:“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管窥文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其实糅合了几句儒家的经典名言。
首先,张溥,明崇祯进士,选庶吉士,文学家。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两人相互砥砺,崇尚节气。天启四年(1624年),二人在苏州创建复社,主张“兴复古学”,深受儒家孔孟思想之熏陶。张溥引用儒家思想为自己文章张本,理所当然。
其次,总体来看,“亦以明死生之大”,可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变形;且此处“死生”,应属偏义复词,据《古代汉语》(周本淳主编高校专科教材),“偏义复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其实,偏义复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时常出现,直到现在仍然保留其遗迹,如“安危”“好歹”“国家”“睡觉”“缓急”“利害”等等,仍广为使用。即使在人教版同版本同册教材中,也有很多范例,尤以《孔雀东南飞》一诗为最,试举几例: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偏“作”)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偏“姥”)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兄”)④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母”;偏“兄”)⑤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偏“马”) (以上《孔雀东南飞》)⑥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偏“夜”)⑦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深”)(以上苏轼《石钟山记》)
因此,此处“死生”,为偏义复词。此处“死生”的真义,乃偏指“死”的价值,即舍“生”(取“死”)存“义”。
而“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整合与变形。此处“有”,宜看作通假字“或”⑦。检阅《汉语大字典》“有”,(一)读yǒu时,共22义项,其中义项(15),相当于“或”,或许⑧。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有,犹或也。有与或古同声而义亦相通。”《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引陈瀚《异闻集》:“忽暗云覆水,黑风波涌,舟子失容,虑有覆没。”而“重于社稷”宜译为“比国家还重”,它是张溥对司马迁“生死观”的承继与发扬。
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译为“匹夫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这似乎让大家会不由得想起顾炎武,有人会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认为此句张溥移植顾炎武的名言,其实顾炎武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⑨到了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无聊消遣》中引用顾氏语并变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语一经梁启超宣扬以来,脍炙人口,成为一种激动人心的口号,但它并非顾氏原话。倘若翻看史书,得知张溥(1602―1641),崇祯四年进士。本文作于魏忠贤“投缳道路”(1627年冬)后不久,即崇祯元年(1628年),其时张溥26岁。而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清初学者,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后世称为顾亭林。推知张溥作此文时,顾炎武才15岁,而《日知录》为顾氏晚年所作。据此推断,张溥不可能“盗用”顾氏句;而多年以后,同乡顾氏晚年袭用或变换张溥的名言,也未可知。
再次,联系整个文段来看:“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此段运用了几组对比,尤以“高爵显位”的畏死者之种种丑态,与“五人之谈笑而慷慨赴死”对比明显;“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最终享有了虽死犹生的殊荣:“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联系《五人墓碑记》全文来看,文章夹叙夹议,开篇所谓“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之“义”,乃全篇纲领。而以颜佩韦为代表的“五义士”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着实令人景仰。
综上,“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是个省略句,完整句式应为“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死生)有重于社稷也”。那么,全句应译为:“(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用来表明五义士死的重大价值,老百姓死(的意义),或许比国家还重。”究其原因,正好与开篇纲领句“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相照应,升华主旨。
顺便说一下,文中还有一句“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册(2005年6月版)注释为:“比一比轻重,到底怎样呢?固,实,本来。”而与之配套的《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此句译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样呢?”查阅《古文观止》译注本,《名家精译・古文观止》译为:“比起五个人的壮烈牺牲来,孰轻孰重本来是应该怎样的呢?”《古文观止译注》译为:“与这五位相比,究竟哪个伟大,哪个渺小呢?”《古文观止新编》译为:“与这五个人的死亡相比,其轻重竟如何呢?”其他的注译本大都不囿于这三家。笔者以为,此句亦化用了司马迁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各家的译法似乎有些别扭,此处也宜将“轻重”,看作为偏义复词理解。因此,则“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宜译为:“(其他人的生命)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重量到底怎样呢?”
【参考资料】
①《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197
②周先慎译.《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99.634
③李梦生等译注.《古文观止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23
④钱伯城主编.章培恒先生译.《古文观止新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98
⑤周大璞等主编.《古文观止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562
⑥纪江红主编.《古文观止》(图文版).京华出版社,2004.335
⑦《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162,“有”(yǒu)义项④通“或”.《书・多士》:“朕不敢有后。”
⑧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1995.856
⑨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外七种)卷十三《正始》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15
收到学生这样的反馈,我们开始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教育进行反思。学生不读书、不读好书,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是重要原因之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可塑性极强。适当的采用榜样激励,是促进他们产生读书兴趣的好方法。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为学生举他们喜闻乐见的名人的读书爱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二、 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阅读兴趣是在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这种需要中持久、稳定且不断发展。语文教师和学校图书馆工作者应密切配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这是一个教育界比较接受的概念,因此,可以组织诸如“21天每天读书半小时”的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也可开展如“五四青年节我送朋友一本好书”的活动,读书笔记展评、藏书之星评比等,并配合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写论文,搞创作。在参加这些活动时,学生需查阅大量书刊,搜索“美文”,寻找理论根据,查找方法,探索技巧。这时阅读成为需要,学生的阅读需要越迫切,阅读兴趣就越浓厚,阅读效果也就越好。
三、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在讲解故事的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时候将古典名著推荐给学生,必能激发其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通过对课文当中给出的内容的讲解,给学生留出悬念,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读名著,自主阅读。
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的整体,须臾不可分割。教书是育人的基础,育人又以教书为依托,故只有把育人渗透于教书之中,才能圆满完成教书与育人双重任务。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博大精深,在育人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教材本身蕴含着无数的育人因素,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历史教学自然成为主阵地。
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为人处世的教科书,素质教育要求历史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含义,恰当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晓之以做人的道理,在无声的润物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要教育学生修身养性,完善自我。通过对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寓褒贬,别善恶”,使学生“见贤而思齐,见不肖而内省”,从而陶冶情操,逐步形成勤奋学习、不怕困难、谦虚谨慎。宽厚温和、尊老爱幼等优良的个性品质。逐步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通过榜样和名人故事,积极引导,严格要求,磨炼学习的意志。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不断超越自己,热情鼓励其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