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品德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评价研究
(1)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年12月,开题会。
年1月~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年3月~年6月,各
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年7月~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年12月,开题会。
年1月~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年3月~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年7月~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有效 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由于许多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论望而止步,难以理解,再加上有的教师只是说教式地讲授一些条条框框,强硬灌,无疑会挫伤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情绪不高,滋生畏学的心理,这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笔者通过近三十年来的教学感受,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切体会到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就必须在教学工作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呢?笔者现将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愿和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学习,以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充实有效!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精致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实现多维度备课。不仅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还要备怎样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备设计。要把学生的需求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放在首位,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如何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活动是否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问题。备课中还应使用好现代教育资源,借鉴或设计制作好相应的课件。备课中的难点应该是把握课程和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品位,即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从而给自己带来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激情。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社会热点、焦点,设法找到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现实生活材料,到图书馆找报刊杂志、网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情境材料,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枯燥的政治教学变成学生喜爱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实效。科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极富哲理的名言警句、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活动等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使用好这些教材中的素材,并结合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适度的拓展,进而有效地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智慧,开拓他们的思维,形成师生互动的精彩课堂,很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精心的复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新课改正在进行中,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对“效果”、“效率”、“效益”三方面的综合评价上,其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因此,有效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其可测性或量化,还要用好复习巩固这个“常规武器”。
首先,要用好“标”。这里指课标和考标。课标即《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考标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体为综合考查学生的以下能力:“识记能力,考生应能再认或再现考试范围内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能力,考生应能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和推理、应用能力,考生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表述能力,考生应能恰当使用所学思想品德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社会实践能力,考生应能设计一些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程序,具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素质,能反思总结所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其次,要把好“脉”。这里指的是社会热点和焦点。要寻找热点素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点,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复习言有信度、悟有载体,切实提高复习效率。要设计好热点素材与教材相关的有效问题,既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又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再次,要选好“题”,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要注重选题的针对性、特殊性,学生先练后用,注重选题的典型性,做到一题多用,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注重选题的探究性,选题应基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方法。通过精心选择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认真看书,动脑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从复习巩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上好“课”。复习课必须上得充实、扎实,注重回归教材,关注社会生活,落实知识点,做好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特别是发挥和使用好多媒体复习课容量大,直观形象,整体感强的特点,使教学更有效,学生多受益。
一、目前我国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目前,
(一)约束管理多于说服教育。很多班主任教师都把班级管理等同于对学生的约束。殊不知管理是一门针对个性化、发展性的人的活动,因此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运用一定的管理艺术。然而很多教师为片面追求高升学率、高回报率,而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约束学生的一些合理行为,只为追求学生绝对服从学校管理、班主任制定的班规、成绩至上的教学目标等。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其他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也大肆打压,认为他们是不务正业,因此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和特长,造成现代教育培养的人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甚至有的班主任疏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基本的人格修养都不够完善。
(二)权威管理多于开放的民主管理。在初中管理班级的传统模式中,很多教师都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而没能及时根据先进的教育改革标准进行管理方式的更新。如很多班主任教师认为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约束,完全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置于对立面上,一方面破坏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主任把自身作为班级的唯一管理者和最高将领,认为自己的管理权限至高无上并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只要学会服从班级的规章制度即可,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这种封闭的管理理念是弃学生的主体性不顾,违背了科学的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开发”管理的实效性。因此,这种管理也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心悦诚服,削弱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管理效率低下,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三)直觉经验多于科学的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国内的初中班级管理现状都是班主任依靠自己的管理经验和直觉进行管理工作,很少有人专门针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科学的管理规律。尤其是很多班主任认为能治服学生的办法就是实行高压政策,而学生活跃、有个性就是不听话、不遵守班规的表现。并且很多班主任在处理问题学生时,一味地进行批评指责,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忽略了促使他们由后进生向优秀生的转化,由此使班级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效率,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班主任要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摸索科学的管理规律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主要管理者,对整个班级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应加强班级管理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要善于总结具体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管理记录与反思,不断总结管理经验,发现问题进行改正,以期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科学的管理规律。首先,班主任应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做到爱国爱党,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能够敬岗爱业,用爱心与热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其次,班主任要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班级管理中的各项挑战,坚持自己的教学原则,相信任何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下改邪归正,从而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彼此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
(二)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计划,提供应急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是班级事务繁杂,管理工作繁重,班主任教师更应该制定切实的工作计划,确保管理的科学性。班主任要充分考查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结合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分贝制定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周计划、日工作表等,使管理既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又能考虑到每个周、日的工作任务。班主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长远目标与具体目标之间不只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要有一定的层次与梯度,即从日、周计划到学期、学年计划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渐过渡的,管理目标也是不断深化的。此外,班主任应注意,制定班级管理计划要切合学生发展实际,切勿操之过急,使管理工作揠苗助长,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几年来,我校在市教委和市进修学校的关心指导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率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深,逐渐形成了一种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思路。
一、加强“心育”环境创设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校建校四年来,一直着力于美化校园环境,抓好学生常规教育,添置了各种现代的教学设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重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尊重学生,逐步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效地改善了育人环境。去年三月,我校以高分通过了省“示范小学”的验收。为了进一步加强“心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心育”领导小组,以行政推动为手段,以科研为先导,组建“心育”课题组、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设立“悄悄话信箱”、设置心理健康知识专栏。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优化了“心育”环境。
二、重视师资队伍培训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以,对教师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学校多次派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并把这项工作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项目,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淡化自己优越的身份感,摒弃“师道尊严”思想,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心育”教材,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认真总结经验并撰写心育论文,现已有数篇经验总结和论文在报刊上发表。
三、开设“心育”课程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今年初,我校在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开设心理健康课,每两周上一节,从班队活动中安排。这一学科的教学,由班主任老师担任,以便有利于促进和加强这项工作的开展。实践表明,由班主任担任的心理健康课,对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能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主要以活动课为主,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
四、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咨询与辅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在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心理和学习问卷调查》,同时在校门口挂起了“悄悄话信箱”。对学生反馈的问卷和来信,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分类、整理,有些普遍性问题就在“心育专栏”给予解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就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做到教育与咨询同步,有效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五、注重德育、“心育”结合
德育与“心育”工作相结合,可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今年初,我校被市委宣传部确定为“思想政治工作试点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些教育既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有不少是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两者交叉结合,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有力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
六、抓各科教学的渗透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科教学的渗透,做到全员参与,多途径,多形式的进行。在这一方面,我校特别强调所有的科任老师在各自的教学中时时处处为学生创造条件,自觉渗透“心育”,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抓好各科的课堂教学渗透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注重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完善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七、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当我们在学习辨别方向的一节课时,学生们都能脱口说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方面的知识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就已经上过了,全部的孩子就掌握了。我很轻松的就见书本上的内容讲完了,一节课的气氛很热烈,孩子们也很高兴。我看到课后有请同学们画一画自己的校园得内容,就请孩子们拿起手中的彩笔画吧!画的时候我就在不停的看看孩子们画的作品。一看就出问题了,很多人没有动笔在思考,我问其中一个:“你在想什么呢?”他说:“我在想我们的校门在哪个方向?”我想:刚才他是不是没有认真听课呀!我要好好的教育他才行。我再环顾四周看看,还有和他一样有问题的孩子。我就问全班同学你们刚才没听懂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懂了。”奇怪奇怪,我站在教室了看着一张张的小脸露出迷茫的神情,做出决定——到室外去实地考察。出了教室来到校门口,让每个人来辨别方向,再去了操场、宿舍、食堂、花园、车棚。每个实地看看再回教室画下来,先确定北在哪,再画其它的。这下孩子们就心中有数了,很快就画了出来,小脸露出了笑容。
课后我就反思,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我到数学老师哪借来教材,看看我们的课本,找出了问题所在。原来书本上的方向都是特定的正被正南的情况,我们实际的方位不会出现的那么巧,孩子们都会人是书上的特定情况,在实际上就会晕方向。我又找到同事们谈起这个事情,原来很多人都会晕方向,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经常早不到东南西北。我想一节课不能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找到地理老师接了地图请同学们做游戏,找一找各省在新疆的哪个方位、各国在中国的哪个方位、还请同学说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位。经过不断的练习孩子们知道怎么样辨别方向了。我还请同学们在回家找找在野外没有太阳的情况下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哪些?一个小问题牵出了大思考。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的课是帮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不能上成了理论课。我们的可不一定就要做在教室里,嘴上说说就完事了。我们要到室外去,到生活中去,做出来、试出来、找出来。
真正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再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也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让学生们自己去实际的体会,加强实践,知行合一。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中的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我们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我向学生提出调查活动的目标:
1.查找有关反映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故事、传说、资料。
2.以“走进远古时代”为主题,全班将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故事进行表演、交流。
3.出示图片,刀更火种,人拉犁,车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时怎样一步一步进步的,也可以以此为研讨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探究。
4.让学生结合本地情况,了解本地人们还有那些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经验总结。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所调查和查找的资料,共同研讨应怎样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试四食文化,推荐哪些食品,讲解那些食品中的事故等。
6.查找中西方食文化进行比较;活动中,学生置身与具体的场景,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有的学生试着用石块敲打制作石器工具;用木棍试着模仿古人钻木取火;用一些旧牛皮纸,报纸等试着做远古人类穿的衣服;有人翻出家里的旧瓦盆等。
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缩短了大社会与小课堂的距离,缩短了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认识的距离。活动后,学生们纷纷就自己的调查活动进行了汇报,展示交流自己经过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收获,既与同学分享,也让大家互相学习。
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没有知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实践行动的知识,不是牢固的知识,而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先导,而道德行为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们的家里都有农田,他们在家里都能够见到这些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多同学还能帮助家里做很多农活。从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学生很清楚,但操作学生却没经历,于是在作业中,我常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特长等,有的学生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种地,以及父母亲对他介绍种地的一些知识和栽培的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