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古代典籍

中国古代典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古代典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第1篇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 作用; 传承发展

 

现代景观设计的前身是园林设计,其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以园林为核心。追根溯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经过圃—囿—园三个阶段的形态演变,到现代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现代的,综上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景观。 

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善于表现情景交融的自然景色在世界园林中独辟蹊径,对世界园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有增无减。欧美之园林,以刚制柔,以建筑物为中心,园林陪衬。布局亦受阿拉伯对称和硬直边的影响,使有机之体略显僵化;而日本园林以禅为主干,发展至今,渗入宗教哲学色彩甚浓,园用以助静思,多以静观,少为生活之用;独中国园林可思可用,可观可游,既可脱凡俗,又能使游人置身其中而不损园林之神貌。 

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是整个世界和各民族发展的一大动力,可以说,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同样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园林风格也可以互相借鉴,但是,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在景观规划中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现阶段对各种园林风格的拿来主义,使得我国现代景观设计没有自己的特色,模仿痕迹严重,而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外来园林风格带来一些副作用恰好能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粹中得到解决: 

 

一、景观设计的过于平面化 

 

人们往往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但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观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然中国园林注重空间变化,讲究竖向尺度,重视与人的交流与对话。不同境界的次要景象围绕着主要景象,形成一个主次分明,景色多变的园林景观。每种景象本身又是一幅立体式的空间画面,随着观赏方位和角度的改变,都会使画面变化。通过并对景象进行详尽的分析比较和组合,设计出几条最佳的游览路线。这些路线把各种最佳动态观赏点和静态观赏点有机串联在一起,使所观赏的景象形成一幅有开合变化、虚实对比和节奏韵律的、统一的连续画面。现代景观设计者应该把握这其中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中把实际情况和平面图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一开始就能从空间的角度、与人的交流方面考虑其设计,这样的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 

 

二、景观设计过于孤立 

 

这里的孤立是指设计的东西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现在的一些建设者常用的方法:先整出一大片平地,然后把景观安排在视线最好,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位置上,原有的天然石块被推土机埋葬了,原有的涓涓细流泉水都填平了,水进入了地下管道,肥沃的表土连着野花都用洗过的砂砾覆盖,引来一些外来的树木花草代替了原有的植物景观……,这样的“人造的天堂”。实际上是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四周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中国园林却崇尚“自然”。从老庄思想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计成在《园冶》中论及叠山时,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也是把“自然”作为园林景象创作的原则和艺术标准。 

景观建设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亿万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协调,利用起来既省工力又有丰富的自然情趣。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规划中要借鉴一下前人的思想,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向自然风景学习。自然界创造的风景,在宏观方面要了解它的地质构造,了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了解它的形态表现。有一定的熟悉以后,再进一步纪录自然风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如果是准备利用开发的自然风景,还要进一步详细调查,要以土地的自然属性来决定它的用途。如果不加调查就武断的决定,它的利用就会遭到失败。 

2. 要远近结合。自然地形在必要时可以容纳人为的设施,其中包括各种人文构景。在时间上要远近结合,为考虑将来的发展应留有余地。比如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如果设计者没有调查清楚地块的性质,将要拍卖出去的地块当作永久地块进行系统的高造价设计,而不是以临时绿化代替,那么无疑造成了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在空间上也要远近结合,因为任何一个人文构景既用来观赏风景,又被远处的游人观赏,这也正是中国园林中所说的“借景”的艺术手法。“得景无拘远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借景借得巧妙,就能形成美丽的画面。 

 

三、景观设计内容与思想的苍白 

 

这一点有两层意思:一是设计者本身为建景观而景观,根本就没有想到能结合文化来做点文章;另一是设计者在设计前了解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东西,在设计说明中也很好的把这些运用进去,并给了它一个响亮的主题,但在最终施工结束后,人们根本不能感受到一点文化的气息,甚至与设计意图大相径庭。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把实际的设计与设计思想融为一体。我们自己在学习西方园林的过程中把它的本质和精神丢掉了,只是模仿了一点形式,没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未免显得单薄没有生命力,而且也不利于整个城市,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这一点在中国园林中又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园主所向往的,从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它通过园主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包括园主本人在内)在游览观赏这些具体的景象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的补充与拓展,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观念,甚至直觉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道德;生态

[作者简介]张洪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吉林长春130024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2-0001-05

一、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形成

一个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境遇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品格。中国古代文化是在中国特有地理环境、农耕文明和宗法制社会基础上形成的,道德生态亦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既形成了中国人温和、坚韧、保守的性格,又使中国人形成了固土重迁、重人伦日用、重秩序和谐等传统。为了保证宗法制社会的良性运行,儒家、道家都着力于道德建设。牟宗三先生在讨论中国哲学的特质时认为:“用一句最概括性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内在道德性’(Inner-morality)。”所谓内在道德性,牟宗三先生解释为“道德的主体性”。道德品性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特征,并且在大中华文化圈内被广泛接受,成为一种道德范式。这种道德范式,不只成就着、规范着、约束着中国人,对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诸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系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这系统形成后,却具有了超乎想象的稳定性。在长达二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它生生不息,连绵悠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这里先约略说一下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形成。

由于文献的缺失,我们对夏、商社会的情况所知不多,“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论语,八佾》),孔子的时代夏礼、殷礼知之甚少,所以这们这里也就略而不言。但是,任何文明的发展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商的文明是对夏文明的因革,周文明是对商文明的因革,这一点还是首先需要明确的。我们知道,武王伐纣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宗法制社会的基础。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礼乐之邦和礼乐文明教化的基础。但所谓的礼乐,贯彻的是宗法制社会的核心理念,维护的是等级秩序。西周末年,周天子式微,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宗法制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是维护、是强化,还是挑战、否定宗法制社会?有识之士开展了所谓的百家争鸣,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中说“人人自以为道德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大致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儒家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在仁、义的原则指引下,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形成了儒家所谓的仁义道德;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要求“节葬”、“节用”、“尚同”、“尚贤”,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挑战宗法制道德;道家则标举道德的大旗,尚无贵虚,借此批判儒家学说,否定宗法制观念。动荡的时代,思想活跃百家争鸣,成就了一个个中华民族文化巨人。他们的思想学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布、在沉淀、在升华。汉初,从高祖刘邦到汉景帝,社会休养生息,黄老之学盛行。到汉武帝时期,儒学定于一尊,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至此,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形成了以儒家、道家道德学说为主干,以法家、阴阳家等学说为辅翼的基本格局。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儒家、道家虽不相容,但他们的思想却都根植于西周宗法制文化的土壤中,一是正面的回应,是肯定,是“有”的层面;一是负面的批判,是否定,是“无”的层面,其实他们本是同源一体、相伴共生的。儒家贵而显要。道家隐而恒久,正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生生不息。

二、道德至上的原则

我们知道,人有自然(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包括诸多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人们理念、观念层面的内容。人生短短百年,在一个生命长度内,首先要解决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为什么要死亡、如何死亡的问题,首先要赋予生命以意义。人生的意义其实是人本身赋予的,以期把人生由黑暗引向光明,由无聊引向有趣,由平庸引向崇高,让人类沐浴文明之光。于是,就有了各种宗教法门,有了各种理想信念,有了各种学说教义。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宗教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当代的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乃至国家政治中占有一席之地,赋予生命以宗教意义是这些国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的宗教观念相对薄弱,赋予生命以道德意义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内核。

在甲骨文中,“道”字并没有出现。西周金文中,道字由“首”和“行”两部分构成。据刘翔先生考证,道字从行从首,象人张首处于十字街口之状,其本义应为引道而行。笔者以为,道字的产生,应该是先民“近取诸物”(《周易·系辞》)的结果,意指人们脚下行走之路;当人们观念丰富之后。才会有人道、天道的扩展。而德字,从当前已有的资料看,比道字产生还要早。德,从行从横目之形。意为张望后看清道路而有所得。德,即得也。晁福林在《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一文中认为:“在有确凿文字记载的殷商时代,‘德’即得到之‘得’,意指得到‘天’的眷顾与恩惠。具体说来,商人之‘德(得)’是从两个方面获取的:一是‘天命。’……二是‘高祖’。在商人的理念中,高祖既是天意的代表,又是与人关系最为密切者……因此。可以说殷商时代的‘德’,实际上是其天命观、神意观的一种表达,人们赞美‘德’,就是在赞美天命和先祖的赐予。”翻在天道观念尤其是道的本体意义产生之后,德便引申为世间万物(包括人)从道(天)得来的内在的品性,所以,《管子·心术》篇中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德即是道的外在表现,因为道产生了万事万物,又内在于万事万物,道的功用通过“德”而实现。或者说,德是道赋予个体的内在的属性、内在的品性,事物因为有德才得以存在。可以简单地说,道与德是体与用的关系,《庄子·天地》篇所谓“德兼于道”,即强调了道、德相互依存的关系。从汉语词汇学的角度而言,人们最初往往使用单纯词,如道、德等;当词汇丰富后,大量合成词出现,所以道与德就经常一起连用了。

在中国道德生态系统中,儒家重德,道家重道。儒家以仁为中心,讲究人道。孔子修礼尚中,孟子舍生取义,苟子隆礼重法,先秦之后则产生了所谓的仁、义、礼、知、信“五常”,产生了所谓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这些都是儒家道德的重要原则。道家更重视天道,重视道的本体意义,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所谓“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庄子,知北游》)。同时,道又在屎溺,人人也可以得道,道家亦高扬着理想的旗帜。这样,在儒家、道家的学说体系中,道德的本体意义、主体意义都被突出出来。儒家、道家把道德的意义附丽于人生。或者说儒家、道家道德本身即立足于人生层面上,在人的动物属性之上包裹起层层的华美的服装,人生的意义也由此凸显出来。

上面儒、道两家解决了人之生的问题,如何解决人之死的问题呢?在道德层面上,儒家由生入死,而道家则是由死人生。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向孔子请教事奉鬼神的事情,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请教死亡的问题,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回避鬼神及死亡的问题,所以不语怪、力、乱、神,立足人事;但是,儒家讲究厚葬,强调慎终追远(《论语·学而》),要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把祖先神化,把人生神化,以生来事死,让生人感悟死亡,或者说赋予死亡以意义。道家之道的根基是无,他们的学说从无展开。又复归于无。“无,名天地之始”(《老子》第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生命的过程即从开始,而死(无)则是其母、其根,只有“复守其母”(《老子》五十二章),“复归其根”(《老子》十六章),才能达到“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三十三章)、“没身不殆”(《老子》十六章)的境界。而在《庄子·至乐》篇“庄子妻死”的寓言中,庄子考察了生命的过程,“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生而死,死而生,就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一样,自然而然。在儒道生死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能够正视死亡,不回避死亡,并赋予的死亡以道德意义。生为天,死亦为天,此观念是高于宗教意义上的生死观的。

可以说,在儒家、道家的道德世界中,解决了人们生与死的根本问题。不管它保守也好,循环也罢,在它萌芽、生成、发展、繁荣的二三千年中,中国人坚持道德至上的原则,并渐次形成了道统的传承。尤其是儒家。自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出道统说后,得到宋明理学家的大力推扬。一般认为,道统强调儒家的脉落与传承,在笔者看来,道统的观念绝不仅限于意识观念层面,它更侧重于道德的统治,对中国的政治统治(政统)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与影响。虽然,在西方资本主义侵入后,中国人遭受了一百余年的耻辱与磨难,这种道德范式受到了冲击,近代以来中国人也进行了多种革新甚至革命,但不管如何,它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所在。

三、中国古代道德生态的基本特点

在儒家、道家道德至上原则的引领下,人们自觉致力于道德建设,完善自身的品行。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首先说明。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常常只与儒家学说联系在一起,仿佛仁、义、忠、信等儒家观念即是道德的全部内容。也正因如此,所谓道德至上的论调也常为现代人所诟病。“一般说来,道德至上论者多以高层面的生命内涵淹没低层面的生命追求,把生命的丰富内涵单向地化约为人伦道德,将多元的生命主体简化为一元的道德主体,淡化人保护生命、自由、财产等‘情’方面的追求,总想用性善情恶、义利之辩、舍生取义等教化人们,最终走向泛道德主义。失去生命中最本真的东西,没有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也会使道德走向虚伪。”其实,看待、理解或者评价中国道德,应从整体上着手,儒家、道家道德处于一种互补的、动态的平衡状态,道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低层面的生命追求,而且培养了中国人的艺术情怀与生命情结,形成一种良性的道德生态系统。

在笔者看来,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平衡性、制约性、整体性等特点,下面予以简要单说明。

多样性。中国的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明有显得不同。作为基督教的元典,《圣经》总是反复歌颂神的功绩;《旧约·申命记》也反复告诫教徒们“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你和你子子孙孙一生敬畏耶和华。谨守他的一切律例、诫命”、“神是独一的主”,基督教的教义对西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儒家道家学说虽有说教的意味,但缺少绝对的威权,缺少绝对的控制。而道家尤其是庄子的学说。是在解构儒家学说的基础上产生的,更易使儒家的说教产生分离。所以,中国文化中具备使道德生态呈现多样性的基础。其实,人类社会本就千姿百态,人情世态也不可能整齐划一,道德状况亦理应如此。道德的多样性是建立良性道德生态的基础,是社会包容性的首要特征。

中国古代道德生态虽以儒家、道家道德为主干、主流,但有主干也有旁支,有主流也有支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潜润滋长,阴阳家、法家甚乃兵家也都有自己的“市场”。形成道德多元的格局。儒家虽坚持人伦道德,但不讳言对富贵的追求,不讳言人的基本的欲求,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孟子也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儒家的道德也不总是让人们正襟危坐。《论语·雍也》中,孔子告诫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不管孔子的意愿如何。“小人儒”确实是存在的。如果说“君子儒”是儒家主干。则“小人儒”则是旁支。在老子、庄子那里,道家的道本就是玄妙幽远的,其不确定性正为道德的多样性提供了契机。《庄子·天地》中,东郭子问道于庄子,庄子以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来阐明道之无所不在,世间万物皆有道,道及其所依附的德自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同民族的道德也不断与儒家、道家道德相融会,尤其是曾经一统华夏的蒙古族、满族,他们的道德在中国古代道德生态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就外来的宗教而言,佛教在汉时传人中国,伊斯兰教在唐代传人中国,基督教在明代传人中国,中国文化以开放性的胸襟包容了它们。尤其是佛教,因其与道家学说相契合,渐渐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一部分中国人的人生信仰;伊斯兰教在唐宋、基督教在明清以后也是渐次在中国扎根、发展。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丰富了中国古代的道德生态系统。

层次性。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有大大小小无数个生态系统,有着明显的层次性。譬如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大树小草,在红花绿叶,参差错落。中国古代道德生态亦是如此。我们先从儒家道德说起。儒家强调人伦,重视德的层面。但在儒家的学说里面,却鲜明地存在着一个道字,如天道、天命、命,即大都是从道的层面着眼的。它就如儒家人伦之上的一双眼睛,紧紧盯着人间的世态与人情。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或许所谓的天命即是他五十岁时彻底明悟了的人生——人生不过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论语·季氏》中所说的君子“三畏”之“畏天命”也不过是告诫人们敬畏生命这个过程。人生有意义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怎样体现出来?这些都需要活着的人来回答。孔子如何来回答这些问题呢?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忽文哉!吾从周”,周借鉴并发展了夏、商典章制度来治理国家,具有了“文”的性质:人生亦是如此,要赋予它仁义礼知的色彩,这也是“文”。我们前文说儒家以生来事死,贵如天子王侯,贱如贩夫走卒,谁也不能超越这个天道、这个命。天道昭彰,这是儒家隐而不宣的,所以,《论语·公冶长》中子贡才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天道之下,人们能够做的。能够体现或者说实现天道的,就是德。儒家的德包括多种层面,多种式样。在儒家强调的人伦道德中,有国与家、官与民、父与子、夫与妇等不同道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即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儒家还有君子儒、小人儒的说法,亦是道德层次性的一个明证。

道家道德的层次性更是明显。《老子》中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有人道,地有地道,天有天道,而道的最高层次即自然。《老子》七十七章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强调的则是天道与人道的不同。庄子的天道观与老子一脉相承,但庄子赋予人道以更大的灵活性,强调随时处顺,不得已时甚至主张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篇)。

平衡性。在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中,一直存在一个近于二元论的传统。《周易·贲卦·彖辞》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先民从天文、人文视野出发,观念自然与人事。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中有高有下、有山有泽、有阳有月。人事中则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尊有卑,在此基础上,渐渐抽象而产生阴、阳的观念。阴阳的观念影响至为深巨,它是中国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儒家、道家道德即由此而产生。一般认为,儒家继承了乾道的功能与特征,道家继承的阴道的功能与特征。从表面上看,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而老子则是以批判为旨归,儒、道两家相互攻讦,仿佛水火不相容,但实际上是与阴阳、乾坤一样,虽是对立的两面,但是同源互补的,《老子》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是阴阳、乾坤、儒道追求的一个根本性的目标。儒道互补即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一样,阴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实现一种阴阳的和合。

冯友兰曾经说:“真正形上学的方法的两种:一种是正底方法:一种是负底方法。正底方法是以逻辑分析法讲形上学。负底方法是讲形上学不能讲,讲形上学不能讲,亦是一种讲形上学的方法。犹之乎不屑于教诲人,或不教诲人,亦是一种教诲人的方法。”从思维角度来讲,儒家是“正”的方面,而道家则是“负”的方法。在善的原则指导下,儒家所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人性中积极的、正面的响应,所以说,儒家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要求,或者说一种束缚。而道家则采用的是一种“道德减法”,主张绝仁弃义,批判儒家礼法,追求自然天成。需要说明的是,道家尤其是庄子的道德追求是以真为前提的,“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渔夫》),离开了真,老庄的道德就没有了底色。这样,中国古代道德生态一方面规范人的行为品性,一方面又在庄子齐物、逍遥等诉求下解放人的个性。从而相得益彰,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中国古代士人所坚持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是在儒道互补格局下的一种微妙的平衡。

制约性。当道德生态系统形成后,它就对系统内的个体形成制约。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它的束缚。这种制约性,从横的方面来讲,体现当时的社会层面的道德生活中;从纵的方面来说,体现在历史的传承中。我们知道,儒家“三纲五常”观念产生以后,所谓的纲常伦理就对人们的行为日用具有极大的约束力;而道家的真的原则,则让人们努力去伪存真,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这同样也是一种约束。儒家、道家道德一方面给予社会个体以认同感、归属感,另一方面也要求社会个体的认同与归属。在历朝历代的更替过程中,汉族政权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即便是少数民族政权在巩固统治的过程中也无一例外地选择儒家作为统治的基础,供奉孔子为圣人、先师,从而合理地纳入到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序列中。辽太祖阿保机称帝后,曾就国家的政治问题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据《辽史-义宗倍传》中记载:

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日:“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典建筑艺术;传承特点;时空特点;集聚特点;当代建筑

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以汉族木构体系为主体的主流建筑,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地域性建筑。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建筑延续的历史最长、分布的地域最广。它不仅对我国当代建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早在8、9世纪,就已经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典建筑有过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还对欧洲建筑产生间接影响。至今中国的世界遗产数已居世界第三位,而其中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本文就围绕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影响和运用这一论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欣赏价值,笔者认为其不同于欧洲古典建筑艺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传承特点;注重地域的空间与时间环境,表现出突显的时空特点;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表现出很强的集聚特点。

(1)鲜明的传承特点。就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整体环境而言,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史籍《周礼》中有关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的大区域规划构思。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已经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达相当高的水平。就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单体建筑而言,木构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构件走向规格化、模数化,保证了单体建筑的规格化与群体序列多样化的并行发展。

(2)鲜明的时空特点。建筑时空观是建筑形态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二者是统一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具有鲜明时空特点,这里“空”是空间的概念,指万物的虚与空的部分;“时”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和活动,才使得空间有了流动的意义。我国幅员广阔,地域气候文化差异较大,建筑自身就会反映它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特点和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而中国古典建筑的造型大都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能突显震撼的艺术形象,故其艺术效果主要依靠建筑的群体空间的序列设计来取得。中国古典建筑室外自然空间与室内生存空间之间横亘着院落空间、檐下空间、廊下空间等各重屏障,两极之间的多层次性中性空间正是中国建筑群“空”的具体表现;而中国古典建筑群的布置总是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人在其中存在和活动就使得空间有了“时”的流动意义。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典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

(3)很强的集聚特点。在以西方教育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当代建筑教育中,我们习惯于把建筑看成为一门艺术。在西方文化历史上,建筑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雕刻、绘画、诗歌、音乐等经典艺术形式一起被归入艺术的发展系列中的。在中国古代,建筑则被纳入政治生活的领域,建筑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主要表达方式,表现出很强的集聚特点。中国古代的任何历史时期,建造得最宏大、最华丽、级别最高的建筑都是宫殿。它代表了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在它身上也最能完整地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特殊性格,宫殿不愧为中国古建筑的重心。[5]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时至今日,在中国各地,出于强化政治秩序的考虑,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建筑群通常是该地区所有建筑物当中规模最宏大、气势最威严的。

2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法式的大量输入,使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接触和交流,中国建筑风格发生急剧变化。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在当代转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与更新。关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影响,已经引起从事建筑业、房地产业、装饰业及普通老百姓的日益关注。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典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规划学家吴良镛先生也指出:“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蔚为特色,形成这些特点的背景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说’等理论有关。”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和山水构图对城市当代建筑的重要作用。

3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

要实现传统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合理运用,最主要的还是要回归传统,只有从悠久的建筑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精华,从本质上重新寻求本民族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的结合点,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就近年来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它选择以一个抽象的斗拱迭折来表达当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对此建筑理论界褒贬争议较大,也就如何开拓性地继承传统建筑艺术开展积极地思考。中国古典建筑空间设计中凝聚着许多宝贵的建筑艺术经验,但当代多数建筑师往往将这种经验简单套用于建筑设计的实践中,缺乏借鉴和再升华,只注重建筑的外部造型和形式,而忽略了对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建筑空间和形态的研究,由于没能做到取其意而忘其形,所以难以创造出有新生命力的建筑。在这种立体流动空间中,有四维空间的度量,类似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的园林空间,随着人们时间的游走,空间形态在不断的变换,步移景异,情景交融。

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是当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丰富,就会僵化;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作为建筑这样一门神圣的艺术,这种民族的特性越发突显重要性。地球上存在多种民族和文化,便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向度。

4 结语

当代中国的建筑师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加强自身修养,体验并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建筑艺术文化,重视建筑理论在该方面的研究发展;应该积极地发掘和继承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精神实质,将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空间变化规律运用到我们当代建筑的空间设计中。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雕塑 雕塑艺术 特点 继承发展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数不尽的雕塑艺术精品。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特点与中国的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代雕塑更讲究传神和写意,追求的是一种雕塑内在的精神世界,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和更多的艺术享受。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决定了中国南北雕塑艺术发展的不同特点,主要以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决定的,具体表现在雕塑上具有粗旷和细腻之分。所以我国的雕塑具备着很鲜明的区域和民族特色特色。想要对我国雕塑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就必须要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够深入理解我国雕塑,更好地对雕塑进行继承和发展的。

1.造型简约

从中国古代保存下来的雕塑作品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雕塑主要以简洁大方的造型着手。其简约性指的是以最简单的造型特点表达更多的人物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以最少的人工制作做好的艺术作品。中国古代讲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并且传统艺术中具有中国优良的朴素思想,这是只有去除了华丽的外表才能体现出来的。传统雕塑一般面部轮廓和五官的造型都看上去很简单且整体,在躯干和衣纹的处理上都没有太多的起伏。而面部的五官也极度的概括例如眉毛就以线来代替,鼻子的造型也非常简单,没有像欧洲雕塑那么强调肌肉和骨骼的结构,这种简约的造型手法正好印证了中国雕塑造型简约的特点。

2.注重线的运用

中国是国画的发源地,国画非常看重线的运用,在雕塑上也不例外。中国古代雕塑对于运用线来表达雕塑体积和特征这些运用的非常好。在古代的雕塑当中,线条是表达美感的重要方式,线使造型美感更加突出,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之所以重视线的运用主要是因为彩陶的影响。在彩陶的制作过程中必须作者自己在陶培外部勾勒出草稿,然后烧制成型。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国古代雕塑具有了讲究线性美的特征。

3.更加注重思想层面

中国古代雕塑还讲究一点就是形神兼备。不仅仅让人看完给予视觉上的享受,而更多是给予观者形而上的思想感受。因为古代人认为无论是画还是雕塑都是给人一定的思想启发和灵魂的关照。从这些能够保存下来的雕塑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雕塑其给后人更重要的是古人对人类灵魂和生命上的思考。不仅是在雕塑上,在其它的艺术上思想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的传统思想是看中普遍并且注重理性。中国的思想则善于在普遍中寻找不同,与西方不同的是,思想往往超过了逻辑和理性,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通过认识事物的外部来关照整个世界。这也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他代表了中国最高的处事目标,并且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追求。

二、中外传统雕塑的交流

要提到外国对我国古代雕塑的影响就不能不提到古印度。古印度对中国的艺术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古人对自然都存在一种敬畏之心,但是仅仅靠儒家思想不能够解决那些居多的自然问题,所以给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而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他的国家和人民也开始信奉佛教,并且开始大修寺庙和石窟等等。印度的佛像造像有欧洲的影子,但是中国佛像造像却自成一派。中国善于吸取别国优良的造型特点,当印度佛像造像传入我国以后,中国吸取了诸多印度造像的优点并且保留了自身的特点。不仅仅是佛像对佛教来说,在中国所传扬的佛教早已不是印度的本土佛教,而中国的本土文化、儒家的伦理道德都无形的融进了佛教里,所以中国的佛像具有中国本土的认知特点区别于印度的佛像,即使是传来的艺术但也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三、中国传统雕塑的发展和弘扬

现代雕塑的发展面临艺术多元化的局面,装置、行为和架上雕塑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的城市雕塑涌现出来,国外的新思想、新技术的大量涌入,给整个艺术介带来了很多的希望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这种混乱是前所未有的。并且雕塑家们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越来越关注现实中人的发展状况和发挥雕塑语言特点的同时表现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对世界上流行的各种艺术潮流与风格,广为借鉴,同时又注重结合本民族的实际,从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创作了较多的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范的艺术作品。我国的传统雕塑有他好的一面也就必然有它不利于现代雕塑发展的一面,所以我们就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的将中国雕塑推向世界。 中国古代雕塑之所以能在雕塑发展过程中立足根本推陈出新,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雕塑艺术具有自生的艺术特点。在对我国传统雕塑的研究过程当中,要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这个时代只有的认识到自身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

在这个文化快速交融的今天,对中国雕塑发展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必须要吸取我国传统雕塑当中的实用性、写意性和意向性这些优点进行继承和发展。只有更好继承传统雕塑中的这些优点,才不会在艺术大融合的今天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即要尊重传统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艺术的发展是思想转变的过程,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深层文化结构,这些制约着艺术的发展。正是有这些影响,这些肯定积极的因素结合世界各民族艺术之精华,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的雕塑艺术!

参考文献:

[1]蒲松年,主编.中国美术史[M].

[2]楼庆西,著.雕塑之艺[M].

[3]李飞,著,中国传统佛像艺术鉴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