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10-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语文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面临极大的挑战,也给大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将从大学语文考试改革方面作些探讨。

大学语文课为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外其他本科专业学生。授课学生人数多,每年6000人左右。教师每年承担繁重的教学以及期末考试阅卷的任务。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给考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也被凸显出来。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是首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阅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情分。基于此,我们在大学语文考试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目的是达到教考分离。

一、变革考试内容

(一)加大考试知识面

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是从文学情趣的培养、审美素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明晰的文体、语体知识,掌握基础性的古今文学常识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为学好各类专业课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首先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先后进行了课外读书工程、专家讲坛、研发多媒体课件等大胆改革尝试,并收到很好效果,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文理兼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考试内容方面,大学语文在全国率先改革,改变了一直以来讲什么就考什么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此,教研室首先进行了教改,要求学生除课堂学习的内容之外,还要学习以下内容:首先要课外必读四大类书籍:《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红楼梦》,此外还要求学生课下学习从先秦开始一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个中国文学史,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泛读课文。这样考试的内容既有课堂讲授的内容,又涵盖以上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这样使得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史有一个基本了解,扩大了文化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实施分层次考试

2013年结合新版教学计划修订,继续细化分层次教学,开设专题课以及通识选修课。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全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院系及课程分为四个课型。

1.大学语文A

大学语文A主要面向全校文科类学生。大学语文A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以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主要内容有诗歌、散文、小说的鉴赏,同时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专题及写作专题。

2.大学语文B

大学语文B主要面向全校理工类学生。大学语文B侧重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语言感受及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汉语应用能力。大学语文B开设30课时,除经典文选的赏析,同时开设演讲及科技写作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

3.大学语文C

大学语文C主要面向全校外语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C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C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外国文学专题及现代汉语知识专题。

4.大学语文D

大学语文D主要面向全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D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D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D的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D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影视文学专题、文学艺术审美鉴赏专题。

大学语文课把授课对象分为文科、理工科、外语、艺术四个课型,并分别配以不同类型的专题课,而且在通识课平台开设通识选修课:“《红楼梦》鉴赏”、 “20世纪海外华人小说研究”、 “经典名著导读”、 “本科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等。

针对四个课型,考试形式也各有不同。文科理科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外语类专业第一学期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第二学期则是纸介质考试,而艺术类专业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都是纸介质考试。通识课平台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则是随堂开卷考试。

二、创新考试形式

(一)客观题机考与主观题考试并行

大学语文教研室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试行上机考试,文学基础知识部分客观题上机考试和纸介质主观题考试并行。2007年起,为使教考分离的教改思想贯彻实施更为彻底,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使考试内容设计更为科学、手段更为先进,剔除考试评卷中的人为因素,消灭人情分,使考试结果更趋公平合理。我们进行了上机考试的初步尝试,经过三年多的反复试验、整理,初步建立了机考单选题库,在测试本科生文学基础常识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为确保此项工作成功,黑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主研发了在国内具有领先意义的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考试系统。我们在大学语文课上配合计算机考试中心采集了学生的指纹,上机考试时,考生在考场内进行指纹认定后,系统随机为学生分配考场和机位。计算机根据试题库中各部分试题的分值比例自动抽题组卷。考生在计算机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提交后,计算机完成成绩评定工作。

这种考试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们认为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机考题库覆盖面虽然更大,考试时间更为紧张,但考试内容设计科学,考试手段先进,考试结果剔除人为因素,更为公平合理。

(二)除作文外,主客观题全部机考

与南开大学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先进院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又在考试模式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实现全员上机考核的目标。相继进行如下改革。

1.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末上机考试形式考核学生文学常识、文学鉴赏能力,测验学生课内外读书的深度和广度。

2.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

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中或期末随堂作文形式考核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

3.继续题库建设

研究探讨机考题库的题型、题量,考核范围,能力层次等问题。并拟利用寒暑假时间,前往国内大学语文教改先进院校实地考察其机考题库设置、考核具体操作等技术性问题。相继完成《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一期内容,即:设计并制作出可供2500―3000人循环上机考试使用的一期题库(含两次考试使用的子题库)。

2012年全年,为机考题库二期工程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总结一期题库的使用效果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调整。同时,开发并完成机考题库的二、三期工程。2012年下学期,二期题库投入使用。

2013―2014年。修改二、三期题库,完成四期题库建设。完成四期题库首轮运行。

(三)实现无纸化考试,教考分离

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多年的大学语文丰富教学经验和近十年成功的教改实践为考试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近些年来大学语文文学常识部分教学内容的机考改革实践经验和已经完成的初期题库建设工作为题库的进一步建设和拓展奠定的扎实基础。全部成员均参与完成黑龙江大学2009版及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课题组已经获得和完成省级、校级新世纪教改项目多项,发表教改类论文多篇。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关领导的鼎力支持大学语文上机考试,这些年来,负责机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组织全校大学语文部分考试内容机考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教研室全体教师正在完善题库建设,建设作文考试题库。作文实现上机考试,将会给教师阅卷带来便利,也能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这样大学语文将达到全部无纸化考试,真正实现教考分离。

三、大学语文考试改革的意义

我们尝试探索的考试内容改革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至少在国内大学语文教学领域处于前沿位置,意义重大。

(一)考试内容科学合理

大学语文考试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相结合,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又考查学生文学鉴赏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可信的参考和依据。一部分教学内容交由计算机考核,计算机随机出题,每位学生进入机房后遇到的题都是不一样的,互相抄袭作弊的可能几乎为零。计算机随机出题、评分,使考试内容更科学严谨,评分过程更少主观意识干扰。

(二)受益面大,影响力广

目前,黑龙江大学每年在校必修大学语文课程的本科生约为7000人,除去免修的文学院、新闻学院,加上艺术学院、外语类学生的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课,每年必修大学语文的本科生约有6000人。上机考试可以减轻学生两次考试的压力,而且受益面大。

(三)节省人力与物力

在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高等教育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手段日益更新。充分发挥计算机在高校考试环节的作用,是一项潜力极大的研究工程。

据我们目前掌握的相关资料,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国内除南开大学建立了大学语文阅读考试机考题库、个别院校在尝试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全部实行机考或部分实行机考外,多数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

将目前的大学语文同一学期两次期末考试(机考、纸考)合并为一次机考,可以节省大批监考花费的人力物力,减轻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压力。

(四)实现教考分离,考试更公平合理

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带来的一些人为弊端很难避免,全部实现计算机阅卷,剔除人为因素,没有了人情分、印象分,使考试更公平合理。

(五)分层次考试科学合理

大学语文范文第2篇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垫脚石,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基础。但就目前,大学语文却面临着一个“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大多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适量增加实践课时,缩减理论课时。大学语文成为了被缩减的对象,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大多数专业选择砍掉大学语文,尤其是理工类院校,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意义,对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没有帮助,浪费时间。所以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从一门非中文专业应该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有些专业不开设或不再开设大学语文,甚至一些独立学院没有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但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学习语言的重要性,王蒙在其《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一演讲中提到:“语言的功能实在太大了”。王蒙在此提到了语言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就是语言是否创造了人?语言是区分人与动物的界限,是文明是否发达的界限。所以学好语言,应用语言不光具有表意和交流的作用,它还有帮助学生产生思想、推动思想的作用。除此以外,对于文学的研究一般是从语言现象开始的,进而渗透到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层面。大学语文课程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分析这些文章作品,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面对独立学院中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可以从改变教学方法、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上来改善及解决这一问题。

2建立新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师既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了解学生对教授方法的意见。另外,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文学欣赏,理论性知识的把握,很难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学的实用性,继而忽略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所以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做几点思考,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2.1渗透式双向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独立学院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低,自信度不高。针对这类学生群体,要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知识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对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另外,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与高中语文要有所区分,大学语文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逐渐延伸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知识结构。要达到以上效果,首先要使学生与教师思维互换,充分利用双向思维。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意见建议,及时修改教学方式。另外,设置学生模拟课堂环节,学生会产生参与感,对学习内容产生重视感,在准备环节中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其次要针对学生的专业情况对大学语文的知识进行渗透式引导。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将文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学科交叉的现象十分普遍,并最终实现科技整合。社会对于跨学科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主要趋势,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教授大学语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下,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文学与其他学科比较研究的相关课程,如电子科技大学公开课,文学与科学:英美文学作品新读;南昌大学的现代汉语与社会生活;以及杨振宁、莫言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等等。这些课程在欣赏文学的过程中又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如对卢纶《塞下曲》的不同角度理解:“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诗动静结合,唯美展现了唐代边塞场景。但从科学的角度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质疑:“北方大学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渗透讲解,学生在接受大学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学会转换思维看待问题,从跨学科的角度思考所学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2.2应用型教学内容提高大学语文实用性

大学语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古典美 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高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停而复开,学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存在意义、教学手段、改革方向等进行了很多讨论。这种讨论不仅促进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而且促进了《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据统计,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共出版发行大学语文教材1402种,目前正在使用的有100多种”。[1]各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无一不选录大量古代诗文作为母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快餐文化盛行、新媒介影响下的“新语文”现象[2]热涌的E时代,古典文化正越行越远。忘记传统文化就是背叛人文历史,就将迷茫于未来。大学语文作为所有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即成为传播古典文化的重要阵地。

教学古典文学篇目的任务是什么?是为了让学生通晓古音古义、学会读写古文字?“茴香豆”的“茴”字到底有几种写法,是专门人才应该掌握的知识,不应该作为对各专业学生泛化的要求。我们认为,教学古典文学篇目,其目的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感受古典文化之美。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尝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古典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古典美。

一、辨识形式之古典美

古典文学作品形式多样,从押韵与否来区分,可以分为韵文与散文两大类。在韵文中,最为人熟知并喜爱的是诗和词。我们以此为例,讨论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领略形式上的古典美。

1.节奏美

作诗与吟诗是分不开的,诗人作诗自有千吟,不吟之无以落其笔。赏诗之人益多吟诗,不吟诗无以知其美。诗歌到了五、七言为标范的近体诗时代,吟诗的节奏已有大致的模式。王力先生认为:“近体诗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为一节,最后一个音节独自成为一节。”[3]比如五言诗,音节节奏依次为2、2、1,七言诗,音节节奏依次为2、2、2、1。不过泛览群诗,兼吟咏之,诗歌节奏在末二节亦可错位。如七言诗,音节节奏可以为2、2、1、2。这样错位的结果,使得全诗节奏有所变化,更显节奏美。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1、5、6句节奏为2、2、2、1,其余5句节奏为2、2、1、2。进一步再玩味,可以发现,对仗的颔联、颈联,节奏完全相同,而不对仗的首联、尾联,节奏则可以相同,也可以错落。生活中不乏将七言诗一律读作2、2、2、1节奏的人,譬如第二句,读成“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大有人在,譬如尾联,读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人数不胜数。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会学生正确地辨识其节奏,即使不会作诗,在吟诗时也能凸显文化品位。

2.韵语美

古典诗词中存在大量的韵文,韵语的和谐使诗词的吟诵得以朗朗上口。如千古名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以“楼”、“愁”、“休”、“秋”相与为韵。韵尾调作阴平,适合拉长声调,袅袅有余音。无论是吟诵之,或是弹歌之,都令人含韵咀味,意绪悠然。

又如苏轼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韵尾全是入声字:物、壁、雪、杰、灭、发、月,使词文奔放豪迈的气势顿收于喷薄之际,读之短促有力,干练精爽。

如此种韵语之美,在大学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课堂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到韵尾的类型,吟诵时应体现出韵尾的韵类特征,舒声韵尾可适当延长气息,促声韵尾则有意加强顿挫,尤能展现古典之美。

3.调律美

古典诗词之格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声调的平仄。比如近体诗,严整的格律应该是句中平仄相间,一联中两句平仄相对,上一联的下句和下一联的上句平仄相粘。正是这些相间、相对、相粘使得诗句声调高低错落,收放有致。

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此诗首句不入韵,韵脚在“贫”、“人”二字。平仄如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整首诗平仄严整,仅在第4句首字可平可仄处拗而不救。仄声“日暮”、“远”与平声“苍山”相间,平声“天寒”又与仄声“日暮”相对,“柴门”句参照“天寒”句平仄相粘而出,又因“柴门”句不入韵须收于仄声,故将“白屋贫”的“仄仄平”调整为“闻犬吠”的“平仄仄”。汉语的“平”、“仄”两大类声调在诗句中变化万千。诗中又间缀“日”、“白”、“屋”、“雪”四个入声字,使调律在工整之余、益显错落有致。这种声调格律之美也是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的对象。

二、感受内容之古典美

古典文学作品除了在形式上有不同于现代文学的地方外,在内容上也有一些特别能体现古典文化美的方面。有些审美对象经常出现在作品中,使带有这些审美对象的文学语言逐渐带有特殊的文化色彩。

1.山水神韵

和中国画一样,山水风光永远是古典诗词吟咏的主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诗人文豪赞美过山水风韵。如王维《汉江临眺》描写荆楚风光,壮阔山水。一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流传千古,弥足涵泳。这种画一般的山水风韵,如能配合中国画进行审美教育,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月下情怀

在中国文人的笔下,月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赋予月以思乡念人之意;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赋予月以感史怀古之智。月以其清冷的容颜、如水的光华,博得众多诗心文人的偏爱,成为他们感时寄情的对象。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如能启发学生广搜咏月之诗以类比泛读,则能帮助学生理解古人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为何钟爱咏月抒情,为何诸多咏月之句成为动人心弦的千古绝唱。

3.乐音琴思

古代诗文中,有一些吟咏音乐的诗词,独成一种特殊的题材。比如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中就集中收录了咏音乐诗词22首。[4]其中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名句。文人咏音乐,或是歌赞艺人技法之高妙,或是寄托清绝高远之情思。大学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体会咏音乐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音乐,尤其是琴乐,在文人笔下往往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文人笔下弹琴的往往是高僧、智者,很少写到女性弹琴的。这和女性弄筝寄托少女情思完全不同。琴音所承载的,往往是古雅的情调、高远的哲思,常常寄托操琴人或作者绝尘的品性、高洁的情操。大学语文可从这个方面培养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美的兴趣。

4.诗酒人生

自《诗经》起,历代文人都与酒有不解之缘。“从中国文学史上你很难举出不喝酒的诗人,无论谁,诗里总有酒”。[5]如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抒发孤独无亲的愁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抒发生命易逝的感慨;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抒发友人之间的别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抒发军人征战的豪情;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抒发愤世嫉俗的悲情;鲍照“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情。这些酒意诗情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语文传播古典美的重要途径。

三、体味情感之古典美

情感并无古今之分,可是有些道德情感,古人更为重视,而今人已渐不屑。譬如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全编本)》分类辑录大量情感道德篇目,主要有诚信、修身、公正、仁爱、处人、孝慈、宽恕、处世、顺逆、大度、明智、节制、改过、廉耻、廉洁等类目。其中如诚信之“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公正之“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节制之“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廉洁之“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等等,久已不为人重视,引发众多“世风日下”的感慨,直到近几年才又重新被人提起,作为重要的行业道德标准进行广泛的宣传、深入的学习。大学生正处在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重要人生阶段,性格已然形成,而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可能摇摆,在受到社会多元文化冲击之时,需要一些引导和支撑,应能在古代圣哲语录中撷取片言聊以自警。这也是大学语文情感古典美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谁说大学语文可以休矣?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不是纠缠于音义语法的课程。大学语文可以是传承古典文化的课程。“传统被整个社会承载着,它就生活于现在”。[6]古典文化是经典,同时也生活于现在。我们需要大学语文彰显学生头脑中模糊的古典文化,使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仍保有古典美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汪瑞林.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7-08-22,(3).

[2]周志强.“新语文”与大学语文的感染教育[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王步高.大学语文(全编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大学语文范文第4篇

由于市场环境和人才需求的影响给学生的培养、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高职高专学制只有三年,还要保留出一年的实习时间,这就导致学校对公共课的课时进行压缩,把重点放在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上。而在几门公共课之中,英语有四六级,计算机有等级考试,唯有“大学语文”没有证书的吸引力和课业的压力。同时鉴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要求,学校自然会注重对这些方面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的课时最易被压缩,课程开设风雨飘摇,自然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现状

(一)是否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存在一定分歧

高职高专从起步到发展已走过多年历程,但在课程设置和素质培养上还存在着一定盲区,对于各项公共课,尤其是“大学语文”这门学科是否有必要开设分歧严重。有人认为高职高专不比本科院校,它培养的是社会的蓝领工人,应该注重技能的学习,与其把时间用在公共课上,不如多增加一些实习和实训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思想在高职高专中占多数,因此就出现了上文提到的“大学语文”课程日趋边缘化的状况。而另一些人,包括笔者认为,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基础性学科,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爱国情操以及阅读与表达能力大有益处,更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有力保障。高职高专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语文虽然有所学习,但在中国固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偏科或厌学的情况十分普遍,其语文能力远未达到大纲要求,如果在大学阶段不加以复习巩固,使其语文能力更加退步的话,今后走上社会将举步维艰。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不应该被削弱或取消,而应该进一步加强。

(二)教师在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主观性较强

由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起步较晚,国家虽出台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即《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教育部高教司),但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对大学语文课程规定统一的教材,导致各种教材层出不穷,良莠不齐。而教材的选择多数时候取决于教师的取舍,而教师的取舍标准,就是自己是否擅长,讲授是否顺手。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师多为文学硕士或博士,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那么在上课时自然会倾向自己擅长的方面,这就使学生学不到全面的东西。而且,有些教材在知识和方法上十分优秀,适合学生学习,却仅仅是因为教师不熟悉、不好好备课而遭到了冷遇;相反的,一些结构呆板、知识陈旧的教材却因为授课备课方便成为了多年的惯用教材。以上情况造成了各个学校的教材选用有很大差异,教学效果自然大不相同。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方法与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确定新的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教学与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大不相同,大学语文更加注重“人文性”,即让学生在对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精神受到熏陶,境界得以升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性人才。”因此,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不能停留在初高中的层面,而要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人文性的培养。一方面使语文课尽可能活泼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境界受到熏陶和感染;而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增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

(二)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当下高职院校所选用的语文教材,多为本科教材。而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们来说,他们的语文基础本就薄弱,再让他们去读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寓意深远的文学作品的话,势必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放弃对语文学科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对于教材的选用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实际需要。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接受能力有限,那么教材方面,就应选用一些篇幅短小、通俗易懂且感染力强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民族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愿意学,乐于学,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教学目标也就容易达成了。

(三)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在现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下,为了打造素质全面的人才,“大学语文”课程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以及表达能力外,还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培养:

1.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国学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品质

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下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对学生精神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如《论语》中的“见贤思齐”,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韩愈的“不平则鸣”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精粹,值得学生多加学习。

2.增强实用性技能的培养

原有的“大学语文”课程多讲授高高在上的文学作品,与实际生活联系不足,学生觉得学来无用,自然就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入论文、报告、说明、通告等应用文写作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并且使语文学习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工作带来效益。

(四)根据学生兴趣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设计

1.适当采用演讲、辩论、座谈等方式进行教学

如学界对一些诗歌的思想感情存在不同的说法,教师可以找到这些不同的方向设计辩题,让学生来收集资料,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收集的知识也更容易被吸收,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文学作品,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就是一面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云里雾里。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个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和激活的状态。而且多媒体课件或光盘能够创设全方位的人文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审美感染,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深刻地理解课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大学语文范文第5篇

一、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共同体验——文化的一种特殊选择和组织,其目的是使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建设语文课程,应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心,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学科类课程与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语文活动类课程两大类。所谓语文学科类课程,是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强调语文学科内部的系统、结构与规律,并通过系统化、逻辑化的教材形式呈现的。为了让学生更系统地接触文化遗产、更深入地了解汉语文的内在规律,语言学科类课程应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三种形式。语文限定选修课是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社会志向与职业选择的需求开设的,分为文科限定选修课、理科限定选修课与就业限定选修课。语文任意选修课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如乡土文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化史话、影视欣赏与评论等。语文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属于选择性语文学习,二者尤其是后者有助于改变语文必修课的比较完整而封闭的内在结构性。

二、承担人文使命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性、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人文教育是指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为手段,以唤醒灵魂,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这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除知识传播外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同时,德育课的任务事实上由非政治课一起承担,而大学语文的作用尤其突出。“名节”之类的问题,是古代文学中时常涉及的问题,正反典型都有,生动而形象。由大学语文承担这一类的教育,效果比政治课好得多。只是要求教材的编写者要留意编选一些这方面的篇章。教育专家们纷纷提出,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因素。“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所以,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应提到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学与人文素质的高度上。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注重阅读和写作特点分析,这一点是很多大学新生所厌倦的。在教学环节的教材处理中,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能仅停留在课文本身。对课文的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讲解《兼爱》时,我们对《兼爱》和《秋水》就语言风格、思想意境、写作技巧的借鉴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是语言风格不同,论证效果不同。《兼爱》从“家国”立论,从治到乱、从父到子、从君到臣、从上到下、从长到幼、从家到国,围绕“不相爱”展开论述,条分缕析,层次分明;而《秋水》则善于设喻、善于对比,语言形象生动、喻体巧妙通俗,纵横捭阖、挥洒洒脱、收放自如。其次是思维特点不同。两者对学生建立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兼爱》一文既有心怀家国的高远境界,又有回环复沓的辩论技巧;《秋水》一文则富有思辨的哲理,能够体会穿越时空的浪漫阔达,也能习得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逻辑艺术。对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地汲取思想的营养和谈论的技巧,尤其是谈论的技巧,更是学生所缺乏的。这样读写教学就变得更实用,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缜密严谨的思维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其结论是不相同的。答案的多样性使思维变得开阔,概括问题的全面性使思想变得更立体和成熟。

四、更新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