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陈嘉庚办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那社会动荡的中国,那些富有的人只是自顾自的,而陈嘉庚事业达致顶峰时,不过拥资一、二千万元左右,在当时的华人企业家中,比他富有的人为数不少,但唯有他为国家和民族兴学育才,始终如一地慷慨捐资。而自己一生却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为祖国奉献了这许多,而他却过得非常简朴,只有这危及时刻,才看出了他的爱国。
1921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17个系。他独力维持了16年。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他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陈嘉庚倾资兴学,他希望有志之士,闻风继起,振我中华,故虽企业收盘,仍多方筹措校费,艰苦支撑,百折不挠。这样的伟人,即使自己倾家荡产也时刻想着祖国。看到他的事例,其实我的心也震撼了。今天的这许多学校,满足了多少孩子们渴望读书的心,他们渴望知识的雨露来浇灌他们那干涸的心田。正是陈嘉庚,让这些孩子们圆了他们的梦想。我想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然而,就是这富有的陈嘉庚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自己的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但他十分怡然。他的生活艰苦朴素,自奉菲薄。床、写字台、沙发、蚊帐等都是古老的。外衣、裤子、鞋子、袜子全都打补丁。他家有数百万财产,晚年却为自己规定低的伙食标准即每天五角钱,经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干、腐乳加上一条鱼。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多么可亲可敬的伟人啊。
摘要:独立学院的设立,在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的同时,也遇到了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问题。本文试图从对母体高校校园文化的移植、实现自我文化创建与定位、整合地域文化资源等方面来思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 移植 创建与定位 整合
作者简介: 徐晓元,(1979--),女,现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文科学系教师,助教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的指导下,作为和谐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的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以现代大学精神为依托,以校园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趋同性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合。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彰显高等院校独立个性和教育理念的标志。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依附于高校母体的独立二级学院,成为中国教育供给方式的新鲜方式。2003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原有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提出了若干规范意见和设置要求,提出了“独立学院” 的新概念。在《意见》里,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作为试办独立学院的申请者,利用自身人才资源与无形资产,采取民办机制,吸收学校之外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有形投资所举办的独立于母体高校之外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意见》中提出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由独立的校园,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意见》强调依靠社会力量增加高等教育资源,通过民办机制促成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创新。至2007年4月,我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共318所。
独立学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在市场机制中求生存的独立学院,其发展目标是充分利用已获得的种种优势,并借助母体品牌来逐渐孵化、创建出自己的品牌,最终发展成为高质量的一流私立大学。然而,面对新鲜的独立学院,人们价值判断标准常常建立于对其校园文化诸多方面(如教育理念、校园氛围等)的审视上。因此,如何培育独具一格又自成体系的校园文化,统合新校园,打造自我品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新成立的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对母体高校校园文化的移植
“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秉承这一原则,有着悠久校史的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并在其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而独立学院的建设一般是另辟新区,甚至是荒地建校,所以没有现成的高校文化底蕴,与有着悠久办校史的母体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相比,在文化风格上处于明显劣势。但是,独立学院的建立依赖的是母体大学的办学力量,借鉴母体大学在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营造上的经验和办法,对独立学院来说是省时省力。此外,独立学院与母体大学之间的这种必然的隶属关系,也使得独立学院对母体高校校园文化的移植与整合存在着客观必然性。
独立学院建设中,注重对母体学校校园精神的借鉴,首先要促成其学风、校风在独立学院的渗透。学风和校风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它是母体大学办学理念的反映,同时又是母体大学现代大学精神的体现,它们在政治思想上有教育作用,在道德规范上有激励作用,在组织纪律上有约束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学风和校风已经成为一个大学品牌形成的重要基石。而这些对拥有崭新的物质环境、全新的人文环境的独立学院而言,是最缺乏的。例如校训凝结着大学的学风、校风,无形的精神内涵得潜移默化促使学校的传统精神在新校区扎根。以集美大学为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3年陈嘉庚先生兴办的集美师范,建校之初校主陈嘉庚先生即以“诚毅”为校训,用以教育和规范集美学校师生的言行,作为广大师生道德修养的准绳。集美大学独立学院――诚毅学院,建校之初就以母体大学“校训”命名,并将此校训在校园中随处标志与明示。这种形式,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有一种精神的归属感,从而淡化了校龄较短的独立学院在大学精神上的缺失。当然,校风和学风的渗透,还包括整个校园物质建设和人文建设的方方面面。
其次,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还要重视重建校史,追本溯源的重要作用。高校校史是“高校发展历程的反映与总结,内容涵盖了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学、育人、科研、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工作,记载了教师、职工、学生各个不同层面的活动,内容生动多样、博大精深,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生动写照” 。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一片荒漠之时,建立完备的校园史并将之展示于全校教职员工,必然会增强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独立学院一般建校时间较短,因此,校史直接追溯到母体大学的校史,甚至具体到某一专业的设置的历史,都可以大大缩短师生心理上与母体大学的距离,使得校史脉络清晰,历史悠久。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建校以来,该校就开设了《陈嘉庚与陈嘉庚精神》课程,将集美大学和诚毅学院的发展史也作为该课程的重要授课内容,帮助全院师生通晓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发展史,从而为学校的文化创建增添历史感。
二、自我文化定位与创建
对母体大学校园文化的移植与整合,对于“空窗”期的独立学院建设意义重大,而自我文化的定位与创建却是独立学院求发展、求变化的根本之道。
(一)独具匠心的物质文化营造。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应运而生。独立学院一般具有独立的校园,物质文化营造就着眼于实体建设,着力于多方位的对校园人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系列工程。在这方面,建设新校的独立学院完全可以统筹规划,从零做起。具体而言,一方面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如校容校貌、校园合理布局、建筑装饰、校园绿化等,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校园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校园风貌;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在校园内设计反映独立学院特色的校园标志性建筑。高校校园标志性建筑是高校校园文化外在集中反映,是校园建筑布局的灵魂和统领性建筑物,它在成为大学的物质象征的同时也会被赋予精神内涵。此外,设计高校校区的文化场景,也是物质文化营造的重要课题。如文化广场、风雨长廊、宣传栏等,都可以成为文化场景中的组成部分。但文化场景的设置要凸现高校高雅文化的本质,显现出高品位的文化布局。
独立学院在建校之初,就面临着建设独立校园的重任。在校园建设上,独立学院注重加强文化内涵与文化导向,营造出独具匠心的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此举既成为独立学院自我文化定位的基础和保障,又满足了独立学院顺利开展教学、教育活动和大学生茁壮成长的必要条件。
(二)风格鲜明的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它通常是在物质文化建立的基础上,通过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使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趋向等方面与校园现实文化产生认同感,从而实现对校园人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年轻的独立学院缺乏世代的相传的精神积淀和文化、学养,因此对母体大学多有借重。但即使如此,自我精神文化风格的树立仍刻不容缓,它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今后的走向和发展前景。具体而言,独立学院精神文化建设可从两方面入手:1、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学术科技导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中,必然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因此,作为高校新生力量的独立学院,也应当在精神文化创建中,政治性、科技性、学术性并重,努力建设成新时期的精神家园。2、加强高校校风建设。如上文所提及,独立学院建设之初,向母体大学移植校风、学风是省时省力的有效方法。但是,随着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在校风、学风建设中凝结出独特的校园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标志着独立学院迈向成熟,形成风格。“校园精神是高校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活动有的心理素质以及展示人格风貌的群体意识。”它一旦形成,便可持久传承。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它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是区别于其它大学的重要精神标志之一。
当然,独立学院自我文化定位与创建还涉及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等方方面面,这种自我发展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对于新生的独立学院而言,唯有定位好、创建好校园文化,才能真正的获得风格之独具与精神之独立,进而求得社会的认可。
三、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整合
独立学院的成功创办,常常得益于母体大学吸引社会资金办学。在这一模式实现的过程中,独立学院“地方投资”、“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等特点显露无余,与地方政府和地方部门之间也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同时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间的地缘关系也越发密切。因此,独立自然的把地域人才需求摆在人才培养计划的首位,而其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应突出反映出区域性办学特点。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主动吸纳地域文化,融合时代特点,成为地区内文化的前沿阵地与文化中心。唯有如此,才能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经济支持,获取更大社会效益,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即以地方特色求得生存与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树立品牌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独立学院的长期发展与保持规模则必然依赖品牌的树立与人才培养的成功。因此,缺失校园文化的独立学院必须动脑子、想办法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发展体系,并置于关键位置。而通过对母体大学的移植,自我文化的定位与创建,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吸纳,在极短的时间内,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必然成系统,有特色。
参考文献:
[1] 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第一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衣俊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 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关于大学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7.2
[3] 张洋、张杰。简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移植、整合与创新。高教高职研究。2007.4
[4] 钱同舟。试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具备的内容及途径。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3
关键词: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德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1-02
一、引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和上级有关教育部门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外,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德育课标指导下,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及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以学校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借助相关人员力量,选择、改编或新编适合于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质教育的教材或活动,并纳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的德育课程。国内各中学开发出来高质量的德育校本课程并不多。比较有影响的有上海行知中学“真人教育”系列;上海金山中学的“模拟家庭”系列;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开展“德美体”;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构建了学科德育,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发展学科德育,编写了《学科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德育课程优秀教案100例》、《德育活动集》德育校本书籍,供全区内的学校使用。当前国内多数学校对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开发,开展系统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就更少了,质量也不高,本文对如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进行探讨,为各级中学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二、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改革德育工作现状的需要。传统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反差大。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主题错位等等,影响了德育目标的正常实现,德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育德”功能。
2.调动了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由原来德育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评价者。调动了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参与程度高,有利学生个性发展。德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社区、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特点,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创造性的独特个体,接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德育校本课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是整合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教育与教学没有整合一致,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要求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抓德育的只抓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抓教学的往往只管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三、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德育校本教程开发管理机构。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负责人,德育主任为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年段长为实施者,教研组长为协助者,成立德育校本培训、开发管理体系。德育处负责制定德育校本教程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内容、考核、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的资金、编写进度、开发课程的先后顺序、审核与评价,对课程的实施与考核等。德育校本课程编写流程。专家指点德育处撰写课程纲要评审修改分配任务编写讨论修改审查印刷实施评价。
四、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益
1.开发校园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校情结。通过立足于校园文化之上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和学习,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开发以校园物质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以校为荣的爱校情节。如《校园建筑历史变革》、《校园植物探秘》等。以校园舆论文化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设置内容丰富的专栏橱窗、学生电视台以及广播站。如我校厦门集美中学是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校,“诚毅”校训,是嘉庚精神的精髓体现。以“诚毅”和“嘉庚”为主线开发系列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诚毅”校训与集美校友》,《嘉庚建筑》、《陈嘉庚与教育》、《嘉庚与华侨办学》等。开发以校园制度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校园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制度纪律等。优秀的制度文化,可以培养师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形成优秀的品行和价值观念,凝结成一种在代代师生中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如《学生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等。
2.开发学科渗透德育的德育校本课程,润物细无声中沐浴德育教育。开发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功能,寻找德育和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融合点,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无缝隙连接。以教务处为组织者,教研组长为执行者,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开发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校本课程。既可以在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编写德育教材,如《化学史与批判精神》、《哲学与延安精神》、《青少年性心理与性生理教育》、《中国历史中的民族英雄》、《感怀哲学》、《欧美文化差异分析》等。
3.开发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是挖掘学校所在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风俗、文化、地理等知识,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德育校本课程。如少数民族居住集中地区,可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藏歌》、《藏文化》,《侗歌飞进校园》、《芦笙飞歌》、《民族服饰》、《民族体育运动》等。
4.开发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如《礼仪手册》、《人际交际》、《职业规划》、《交通安全教育》、《形体健美》、《中西方美术欣赏》、《艺术与审美》、《插花艺术》、《剪纸艺术》等。
5.开发系列活动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月系列活动。如感恩月、民族精神月、艺术月、科技月、体育月、读书月等等。感恩月系列活动,以“感恩”为主线的情感教育,如“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培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感谢社会关爱我”、“感恩自然赐予我”;艺术月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如“书画专场”、“舞蹈专场”、“十佳歌手”评比、“相声、小品”专场、“棋类专场”等等。
6.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德育校本课程,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利用特定的节日或活动为契机,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如清明节,祭扫先烈;端午节,纪念文化名人等。活动如义务劳动、植物、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敬老院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接受教育,提升修养。
因此,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是提升德育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使德育教育活动生活化、真实化、校本化、趣味化、人文化,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的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修养好的建设人。
参考文献:
[1]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光前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有研究者认为,它包括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奉公尚义、勇于担当、爱国爱乡、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等诸多内容。作为光前学村的学校之一,我校始终高举李光前先生这面旗帜,秉承“公毅”教训,以“以师生的和谐发展为本”为办学理念,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践行“光前精神”,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和向心力引领学校师生的精神追求,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把“光前精神”与学校的管理理念融合起来
我校是光前学村的一所新办学校,创办之初就形成清晰的办学理念:“以师生的和谐发展为本”,秉承光前先生提出的“公毅”校训,以“尚公、弘毅、立品”的管理理念传承“光前精神”,“公”者,《尔雅释言》曰:无私也,“公犹共也”,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是光前先生身体力行的宗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光前先生以“天下为公”的精神,毕生奋斗、创业兴教、泽被桑梓,建立了全国闻名的“集美学村”及“光前学村”,真可谓“事业满边隅,德泽满天下,令名满乾坤”,“天下为公”当为个人做事、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出发点。“弘毅”,要求人做事要有宽阔的胸襟,还必须有坚毅、果敢和超强的忍耐力,人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必须“弘毅”,光前先生作为一个企业家,在殖民地的环境下,经历多次世界经济危机,依然保持昂扬的斗志,创立了世界跨国集团,就是最好的阐释。“品”就是品格,“立品”是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的重要前提,光前先生从小受其父影响,认真学习,发奋图强,修成了志高品洁、建业立德的良好品格,成就了光前先生兴教育才的造福行动。
二、用“光前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1.用“光前精神”构建独特人文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以光前精神立校,以公毅品格育人”是我校的精神文化,学校把教学楼命名为“光前楼”,办公楼命名为“公毅楼”,把光前先生语录印在教学楼走廊、过道上,在班级中命名“光前班”和“公毅班”,把“光前精神”“公毅品格”融入班级精神文化。以“光前精神”构建人文环境,既彰显二中独特文化特色,又富有教育意义。
2.用“光前精神”引领学校德育活动
“光前精神”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学校把光前精神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从每一届新生入学训练开始,以组织学习、瞻仰光前先生故居及光前堂、举办“缅怀校主李光前先生”讲座,阅读光前事迹书籍、演讲、讲故事、征文、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主题班会等形式为载体,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校主及爱国侨亲身居国外,心怀祖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围绕“光前精神”学校广泛开展感恩孝道教育,凡是光前学村毕业的学子,经历光前精神和感恩教育的熏陶,人人都能以实际行动缅怀校主恩,追忆哺育情,通过不断挖掘、发扬光前精神,成为培养我校高中生良好品格的有效途径。学习与传承光前精神,已经成为一个广泛认同的文化活动,成为学校师生必须完成的文化“作业”。
3.把“光前精神”融入学校校本课程中
学校将光前精神与校本课程编撰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弘扬光前精神”校本课程,国光校友李远荣主编的《光前传》,香港国光校友会出版的《思源》《涌泉》,黄天助撰写的《“李光前精神”之我见》,芙蓉基金会编制的《侨界楷模李光前》画册等书籍,成为师生必读的校本文化课程教材。通过开展校本课程及系列讲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光前精神研究性学习,提高光前精神育人课程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光前精神育人活动在学校普遍较为松散、零碎,缺乏系统的状况,使光前精神育人过程更为规范、系统,从而实现德育和课程的和谐统一。
同时,学校将光前精神研究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与选修课程开设结合起来。通过依托社团,用光前精神命名文学社、读书社等学生社团,结合社团活动课在高中开设“光前精神及其传承”“光前先生慈善精神的形成”等选修课。结合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把每年10月20日(光前先生诞辰纪念日)确定为光前周,安排校外光前精神研究专家做专题报告,展示光前精神主题选修课成果等,有计划地集中开展一系列学习宣传实践光前精神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三、找准“光前精神”与中学生个性心理的契合点
用光前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一定要追求光前精神体系的完整性,应当有所侧重、有所选择,主要是有针对性、合宜性。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中学生物质生活殷实,智力水平较高,不同程度上缺乏的是精神锻造。比如一些中学生缺乏信仰,没有志向,缺乏顽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诚信观念,也没有感恩之心,漠视生命等。用光前精神培育学生品格应当侧重选择那些与新时代中学生适切的部分:一是学习光前先生追求理想、回报家乡的精神;二是学习光前先生信仰坚定、百折不挠的精神;三是学习光前先生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光前先生这些精神,能较好地立足时代背景,培育中学生的优良品格。
荔湾区委、区政府根据经济社会阶段发展情况,适时制定明确目标,积极导航教育持续发展。“十五”期间,荔湾区重点开展了区域教育的固本强基工作,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十一五”期间,荔湾教育以优质均衡内涵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升了办学水平,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新的时期,荔湾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紧抓“三旧”改造机遇,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文化引领教育内涵发展,积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学校特色不断凸显,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2010、2011连续两年高考总上线率位居广州市第一,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崇文重教 教育优先
荔湾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把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来建设,把教育作为文化引领的重要力量来实施,把教育作为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来落实。从“十一五”的“科教强区”,到“十二五”的“文化引领”发展战略,荔湾区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路径清晰。2009年,荔湾区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2010年,荔湾区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快荔湾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1年,荔湾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再次重申 “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广州市荔湾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荔湾区教育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20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在区财政总体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荔湾区始终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近三年的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专项占预算支出比例平均达到30%。2008年至2010年,荔湾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86963万元、100585万元、122459万元,占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9.27%、30.45%、30.46%;区财政对教育拨款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17%、17.84%、26.02%,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5.18%、17.09%、9.52%。
荔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广东省普及小学教育先进单位、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普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校舍建设一级区、广东省信息化试点单位、广州市特殊教育先进区等。全区有158个社区被评为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原荔湾区和原芳村区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近年来荔湾区还被评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区、广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先进区、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区。2008年荔湾区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2011年4月通过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学校终期督导验收。荔湾区教育工作在区域现代化建设大潮中稳步前进。
文化引领 分层落实
(一)文化引领
荔湾区积极推进以凸显传统文化、西关文化、校本文化为主题的三大文化实践活动,打造充满西关人文情怀的教育大环境。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开展专题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在本土文化实践中,渗透西关的粤剧粤曲、西关大屋和骑楼、西关风俗和饮食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在校本文化实践中,突出校庆、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节等系列活动。为增强学校参与校园文化创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将2007年确定为“荔湾区校园文化年”,2008年为“荔湾区学校体育年”,2009年为“荔湾区教育科学年”。先后举办了“大益杯”茶韵飘香、“三元杯”少儿粤曲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了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标识系统评比活动,组织了“荔湾教育十大文化活动”、“荔湾教育十大文化人物”以及“我心中的荔湾30元素”评选活动。
各学校各尽所能开展教育寻根活动,通过更名、复名等形式,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发展品牌。区属的百年老校,如真光中学、南海中学、西关培英中学、西关培正小学、文昌小学、芳村小学等,依托自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不断提升和彰显学校品牌。荔湾的名人学校,如康有为纪念小学、詹天佑小学、何香凝纪念学校、陈嘉庚纪念中学等,凭借名人雕像和纪念馆,传颂着名人的故事,传承着名人的精神和品质。荔湾的学校文化,如一中镌刻着“勤诚勇毅”四字校训的黄蜡石、美华中学以“仁义礼智信美健”命名的七幢大楼、耀华小学“玉石文化”玉石园、乐贤坊小学“崇文乐贤”壁画、环市西小学“竹文化”竹园、康有为纪念小学茶文化、金兰苑小学棋文化等等,无不在浓浓的书卷墨香和人文气息中引领着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特色推进
教育的“三品”工程:2006年荔湾区开始全面启动教育“三品”工程,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创造性地将文化提升到决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探寻教育科学发展之根”“构筑星级书香校园之魂”“深拓教学质量提升之源”,努力营造适宜教师创业、学生发展的教育大环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生命的教育。实施教育“三品”工程,文件上有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和评估指标体系,过程中有计划、有总结、有评估、有表彰、有展示,保障上有专项经费作支撑、有科研课题作引领,实施中学校有方向、学科有凝聚力、教师有目标,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学科教学资源得到整合,教师专业技能得到发展,区域教育的软环境得到极大优化。
专项冠名活动:专项冠名活动是通过对学校某项具有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予以专项冠名。被冠名单位利用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负责全区范围内该专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承担相应的集体文化活动。经过评选认定,目前已有22所学校21个项目获得专项冠名,如香凝杯书画大赛、嘉庚杯社团活动、张道真杯英语竞赛等。活动内容涉及到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家庭等多个方面,为荔湾区广大中小学生展示特色、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促进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特色的不断形成和凸显。
基础教育领域实施特色发展战略:依托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荔湾区基础教育领域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试点》,立足区域已有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建设,拨专款推进特色建设,努力实现区域教育在内涵发展水平上的均衡。2012年,荔湾区按照每校20万元的经费额度,将投入1000多万元,全力推进区域特色建设,力求以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生的个性成长,全面提速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
(三)改革深化
建立名师工作站。荔湾区通过建立名师工作站,以品牌延伸的思路,用培养的方式,均衡现有的品牌教师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名师工作站定点联系一到两间学校,负责完成联系学校对口学科一定数量的品牌教师培养工作。荔湾区品牌教师工作站包含教师工作站、班主任工作站和校长工作站。名师工作站的建设,已经成为荔湾区推进教师成长、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推进小班教学试验。开展小班教学试验,提升和均衡学校发展水平。如在相对薄弱的花地中学、二十三中学、二十四中学,荔湾区通过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教学模式,全力推进小班教学试验,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学生喜爱、教师认可、家长支持、社会认同,是荔湾区小班教学试验呈现的初步效果。
实施教育组团发展。教育组团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以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一批地域相近或办学特色相似的中小学、幼儿园组建成一个团体,共同进步,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特色共享、研究互动,共同发展、延伸和扩大现有教育品牌。获得成功的范例之一是西关外国语教育组团。教育组团发展的另一途径,是利用新建配套学校资源,建设现有品牌学校分校,实行集团化组团发展。如真光中学、广雅小学、协和幼儿园进驻岭南湾畔小区,沙面小学进驻柏悦湾小区,西关实验小学进驻芳村花园,四中进驻岭南新世界小区。
对口帮扶,共同发展。通过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全面提高区域学校的发展能力。如真光中学和东中学、市一中和双桥学校、乐贤坊小学与西小学、西关培正小学与坑口小学、环市西小学与龙溪小学结对子,定期召开学校领导联席会议,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两校师生共同成长。
(四)项目落实
教育信息化建设:荔湾区坚持基础建设与推广应用两手齐抓,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荔湾区投入过亿的资金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不断加强基础环境建设和应用推进,完成了教育宽带专用网的建设,所有学校光纤接入教育专网。教育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和教育综合服务应用系统等三大应用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基于三大平台开展了资源库、教研网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已跃上了办公网络化、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线管理、远程学习的新台阶。同时,荔湾区还以科研推动信息化建设,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课题研究和参与实验学校创建工作,努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荔湾区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区,区内有3 所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有10所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实验学校,1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8所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近三年,在中小学多媒体软件制作活动和电脑作品评选活动中,荔湾区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136项、市级奖项328项,累计8次获得省市优秀组织奖。
规范化学校建设: 荔湾作为旧城区,老学校多。部分学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校舍改造任务重、资源配置难度大。为了突破难关,荔湾区委、区政府以极大的魄力狠抓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建设,将其作为实现“执政为民”的民生工程,连续三年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全力促进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所有学校都制定“一校一案”,硬件、软件同时抓,扎扎实实地一所一所地建设,一所一所地验收。经过四年的艰苦创建,荔湾区规范化学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1年4月,顺利通过广州市规范化学校终期督导验收。到2012年2月,全区规范化学校覆盖率为90.32%。
教育民生实事:荔湾区委、区政府始终认为,教育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更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发展,解决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荔湾区委、区政府将教育纳入民生实事之中,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仅2011年,荔湾区委、区政府就以大手笔,力促7所学校(幼儿园)同时高水平开学,2所公办幼儿园年内具备开学条件,以实际行动、高标准兑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出的“新增义务教育用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3600个义务教育优质学位和3所公立幼儿园”的庄严承诺。
英才辈出 特色彰显
在长期的传承和积淀中,荔湾教育确立了个性鲜明的区域教育特色。
生态德育特色:荔湾区以“培养有文化而非仅仅有知识的学生”作为行动策略,通过实施教育“三品”工程等文化教育活动,实践生态型德育,培养新型人才。一是文化引领,书香飘逸,构筑人才成长的和谐生态环境。二是文化实践,道德内化,创新思想道德建设新模式。荔湾区的生态型德育实践不仅在人才培育方面硕果累累,更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2008年10月广东省创新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荔湾区召开;2010年荔湾区《生态型德育探索与创新》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一等奖;2011年荔湾区《文化引领育新人,生态德育促成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科教结合特色:荔湾区以詹天佑少年科学院为中心,对全区中小学生实施科普教育,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以及各类“小院士”和“小博士”的评选等。詹天佑少年科学院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广州市第四中学被评为全国科学教育基地。近年来,荔湾区学生先后获得科技方面的国际大奖8项、国家级奖项118个、省级奖项143个。在广东省20名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广州市占12人,其中8人来自荔湾区。
艺教结合特色:荔湾区成立了何香凝少年艺术中心,积极推进艺教结合工作,成果斐然。荔湾区的粤剧小红豆们在第八届至第十五届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蝉联金奖。荔湾文化艺术中心、三元坊小学、西关培正小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中国保护中心”的首批粤剧推广基地。荔湾区三元坊小学和广州市第四中学的民族管弦乐团在广东省历届艺术展演器乐类比赛中屡获一等奖。在广东省第三届学校艺术展演中,荔湾区荣获9个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体教结合特色:荔湾区成立了奥林匹克少年学院,充分挖掘西关体育的资源优势,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实施体教结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荔湾区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其中广州市第一中学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游泳传统项目学校,西关外国语学校在排球传统项目上获得省运会的“五连冠”;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所。荔湾区连续八届荣获全国“游泳之乡”的称号(1984年至今),连续五年荣获省“体育突出贡献奖”。荔湾区还先后培养出陈伟强(举重)、梁丽珍(乒乓球)、庾耀东(羽毛球)、缪经纬(蹼泳)等一批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