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汉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范文第1篇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中华书局,1995,3.

[2]贺敬华.古代汉语的判断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3).

古代汉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成语 古代汉语 修辞现象

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汇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整体性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被应用,这便是成语。它是古代汉语的精华,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言简意赅,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语言。它为古今汉语搭建了一座桥梁。因其传承性、沿习性而蕴含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法特点。本文旨在从古代汉语修辞的角度对汉语成语做透视分析,以期更准确地理解成语,提高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

修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古人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早就谙熟此道,故而作为古代汉语精华而传承下来的成语,蕴含了许多古代汉语修辞现象,现就这一现象进行论述。

1.成语中的夸饰现象

夸饰是古籍中常见的修辞格式。早在《诗经》中就多有运用,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说:“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夸饰将客观的人或事物的特点,通过主观情意的夸张渲染与铺饰形容,使它与真正的事实相差很远,往往使句子或文章呈现言过其实、一鸣惊人的效果,给人深刻印象。成语中也不乏这种修辞现象。如“喙长三尺”,嘴长三尺。夸张地形容一个人特别能言善辩。“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帽子。夸张地说明一个人愤怒到极点。这类的成语还有“倾城倾国”、“气冲斗牛”、“垂涎三尺”、“点铁成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不逐一列举。

2.成语中的引用现象

古人在著述时,援引他人之言或典故,以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便是修辞中的引用。引用的形式有三种,即引言、引事、引文。这种修辞格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是古代典籍中常用的一种,因此也多见于成语中。

2.1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典籍记载的格言、谚语、民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千金一诺”,这个成语本身是一句谚语的引用,出自《史记·季布列传》,季布为人行侠仗义,非常讲信用,因此在当时的楚地就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后来人们便用“千金一诺”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非常守信用。“出尔反尔”,战国时期,邹国与鲁国交战惨败。邹穆公问计于孟子,孟子则引曾子之言“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也”指出了邹国失败的原因是不爱惜百姓,所以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后人用“出尔反尔”说明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唇亡齿寒”、“陈力就列”等皆属此类修辞格的成语。

2.2引文。引用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增强说服力。如“同心同德。”语出《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后人常用以表示思想统一,信念一致。“白驹过隙”,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以此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像这样的成语数量很多,如“过犹不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坎井之蛙”等,不一而足。

2.3引事。引用历史故事。如“高山流水”,典出《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就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这种引用历史故事的成语诸如“毛遂自荐”、“负荆请罪”、“指鹿为马”、“卧薪尝胆”、“孺子可教”等俯拾皆是。

3.成语中的譬喻

譬喻是一种运用想象和联想,以具体而熟悉的事物,比方说明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有明喻、隐喻、借喻等形式,往往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或使说明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是古代典籍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因此,这种现象在成语中也多有存留。

3.1明喻。常用“犹”“若”“如”等喻词加以表明。如“从谏如流”,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甘之如饴”,认为那个东西或那个事物甜美,就像喝了糖浆一样。比喻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呆若木鸡”,呆傻得像木头鸡一样。像“虽死犹生”、“挥金如土”、“洞若观火”等成语皆含明喻现象,因有喻词,常可一目了然。

3.2暗喻。比喻时不用喻词,直接表述。如“珠落玉盘”,语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以形象化的比喻,将琵琶女“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乐音直接描述为“大珠小珠落玉盘”,以此形容琵琶声的悦耳动听。后人则以“珠落玉盘”,比喻声音十分动听。“唇枪舌剑”,以枪喻唇,以剑喻舌,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喻词。“字字珠玑”,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成语“有口皆碑”、“冰清玉洁”、“车水马龙”、“土崩瓦解”、“人老珠黄”等均属词类,表情达意十分生动形象。

3.3借喻。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如“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灾祸反而更严重了。成语本身就是喻体。“沧海一粟”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另如“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空中楼阁”、“釜底抽薪”、“揠苗助长”、“对牛弹琴”等都是运用借喻修辞格的成语。

4.成语中的代称

代称是一种不直接称谓事物固有的名称,而是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的修辞方式。运用它的好处是突出事物特点,引发读者联想,使表达更加具体生动。成语中的代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4.1用事物的性状、特征代称该事物。如“披坚执锐”,坚,铠甲的属性,此代称坚固的铠甲;锐,兵器的属性,此代称锋利的武器。这是以事物的性质代称该事物。“绿肥红瘦”,以“绿”和“红”分别代称叶子和花,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生动。再有“抱残守缺”、“褒善贬恶”、“乘坚驱良”、“青黄不接”等都属此类成语。

4.2用特称代泛称。如“事后诸葛”,以“诸葛”这一特殊称谓代称未卜先知的一类人。借以讽刺事前无意见,事后才高谈阔论的人。“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以此代称宫室。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蕴含这种修辞现象的成语俯拾皆是,“案牍之劳”、“目不识丁”、“胸无点墨”、“衣锦还乡”、“满腹经纶”、“闲话桑麻”等,此不赘举。

4.3用泛称代特称。如,“鸣金收兵”,“金”是一切金属制的乐器的泛称,此代称锣。“行将就木”,“木”是一切木器的泛称,此代称棺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濒临死亡。其他像“声色犬马”、“金鼓齐鸣”、“手无寸铁”、“纸上谈兵”等均含此类用法。

5.成语中的并提

把本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并成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词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仍需按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分别承接的一种修辞方式。它的好处是可使行文紧凑,古籍中常有运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耳目聪明”,意义上要分别承接,应是“耳聪目明”。“表里山河”则应是“表河里山”,意为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龙蛇飞动”应承接为“龙飞蛇动”,用以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另外,“山川表里”、“妻子离散”等都是并提。

6.成语中的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上下句文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互相隐含的一种修辞方式。上下句之间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文可使行文简约,形成对仗。如“言传身教”,既用言语来传授教导,又用行动来传授教导。“人困马乏”,人马都很困乏,形容旅途劳累。“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明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成语中的互文现象很多,如“狼吞虎咽”、“醉生梦死”、“奴颜婢膝”、“娇生惯养”、“提纲挈领”、“人仰马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

7.成语中的委婉

这种修辞方式是不直言其事,在行文时,不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直接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如“名落孙山”,语出宋朝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是说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委婉地说明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玉楼赴召”,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后以“玉楼赴召”委婉地表达有才华的文人的死亡。古人十分避讳死亡,所以对死亡的说法就有多种委婉的表达,体现在成语中的也很多。如“宫车晏驾”是称谓帝王的死亡。“寿终正寝”是指年纪很大的人的死亡。而“兰摧玉折”多指人不幸夭折。“溘然而逝”、“与世长辞”、“一瞑不视”等都是对死亡的委婉说法。

总之,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由于其本身古今传承的独特性,其中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修辞现象。分析了解成语中的这种修辞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成语的意蕴,进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古代文献典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可谓一石二鸟。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古代汉语[H].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古代汉语;“之”字结构

古代汉语中“之”字结构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性质比较特殊。在古代汉语中“之”字是一个文言虚词,众多学者对这一词的研究成果也有所不同。首先,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中对“之”字的解释都归于助词或者连词;其次,用法与当代“的”字相当,不同语境下存在一定的区别。从“之”字结构的提出为切入点,研究古代汉语“之”字结构的形式和用法,对学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代汉语“之”字结构的提出

“之”字结构与“所”字结构、“者”字结构合称为三大名词性结构,关于“之”字历来众多学者说法不一,杨伯峻教授曾在《孟子注释》中解释“之”字为“小品词”,其作用是为了充当句子中的成分,在《古汉语虚词》里成为“助词”,是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郭锡良老师则称“之”字为连词,在一句话中起连接作用;除此之外,王力老师将“之”字当做介词,用于中心语和定语之间。尽管说法不尽相同,但是所表达的实质意思是相同的。

“之”字结构的用法多体现在先秦两汉时期的作品中,后人效仿的人非常之多,例如:《荀子・劝学》中“不临深黔,不知地之厚也。”;《论语・公冶长》中“天子之言性与道,不可得而闻也。”直到现代汉语“之”字依旧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用法和作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但是其语言魅力是不变的,例如,洛阳牡丹花会的广告词“洛阳牡丹之乡”,“之”为“的”的意思,但是却比“的”更具有韵味;歌曲名《军港之夜》、《千年之恋》,网站的栏目名“手机之家”等,都使现代汉语散发出了独特的魅力。

二、古代汉语“之”字结构的形式

1.“之”字结构:主语+谓语

一般情况下,在主谓之间加“之”字形成的便是“之”字结构,例如:《订鬼》中“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鬼之来”,“鬼之怒”都属于“之”字结构。也有特殊情况,例如:《论语・卫灵公》中“君子病能无焉,不病人之己知也。”“己”是“之”字结构中的宾语,因为处在否定句中,所以根据语境而改变了位置,但是依然是“之”字结构。

2.“之”字结构:主语+谓语+补语

补语也是“之”字结构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形式,其作用在于交代清楚所描述的事件,使句子更加完整。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夫子在此也,就燕之巢于幕上。”“于幕上”也是“之”字结构的一部分,它作为“燕之巢”的补充部分,与主语谓语形成了一句完整的话;《庄子・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于南冥”是“鹏之徙”的补充成分,为是句子更完整。

3.“之”字结构:定语+主语+谓语

例如在《荀子・解蔽》中“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是一个有定语、主语、谓语三种成分组成的“之”字结构的形式,“人”与“道”,“危”与“微”在句子中的成分是相同的,要注意认真区分“之”字结构的特点。

4.“之”字结构:词类活用

“之”字结构词类活用的现象是非常之多的,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积累,才能区分。例如,“之”字结构中的活词动用,“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祈。”名词“王”是做动词“统治”用的,因此“尧之王天下”属于特殊的“之”字结构;“之”字结构中的被动形式,“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第一个“见”是被看见的意思,第二个“见”并不是动词,只是表被动而已,所以这是一个被动的“之”字结构。

三、古代汉语“之”字结构的用法

(一)“之”字结构作为助词的用法

“之”字结构的用法一般有四种,第一,可解释为“的”的意思,表示修饰或者领属的偏正关系,用在古代汉语中心语和定于之间;第二,不用翻译出来,目的是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主要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第三,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为了满足音节的需要;第四,作为宾语前置的象征,“之”字要放在宾语前置的结构中。

1.用于中心语和定语之间,可解释为“的”

“之”字用于中心语和定语之间时,形成了一个有实际意义的“之”字结构,可解释为“的”字,例如,《游褒禅山记》中“今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意思为“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之”处于中心语“华山”和定语“阳明”之间;《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和《鸿门宴》中“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这两句话中的“之”字同是此作用,也表示修饰或领属的关系。

2.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用翻译

“之”字结构用在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时,只是单纯的为了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有两种情况。第一,属于名词性的结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助词“之”充当的前一句的分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例如:《庄暴见孟子》中“吴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吴王爱好鼓乐,“之”字无意义;《王蠹》中“尧之王天下,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可译为“尧统治天下的时候。”第二,属于宾语性的结构。例如,《五人墓碑记》中“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伶官传序》中“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这两句中的“之”字都不能译出,只是充当宾语。

3.满足音节的需要,无任何实际意义

当“之”字用在时间副词或者不及物动词的后面时,作用只是满足音节的需要,例如:《赤壁之战》中“顷之,烟焱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顷”属于时间副词“不一会”,“之”字作为一个单纯地音节,无意义,只是为了读起来比较上口。

4.放在宾语前置的结构中

“之”字处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式,例如:《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句读”是后置动词“惑”的间接宾语,处于动词的位置,“之”字作为一个前置的标志,不用翻译,《师说》中“传道之不传也久矣。”也同此理。

(二)“之”字结构作为实词的用法

“之”字作为实词主要有代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不同词性的“之”字结构的用法也是不尽相同的。

1.“之”字结构的代词词性的用法

在做代词时,有两种指代形式。第一种,“之”字可以用作“指示代词”,有近指和远指的区别,翻译为“这、那”,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意思是“比较这两种情况,宁可答应秦国以城易璧的请求。”“之”可译为“这两种情况”,指代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第二种,“之”字可以用作“人称代词”,可代指人、物、事,例如:《出师表》中“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之”是第三人称,指前面提到的人;《唐雎不辱使命》中“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这里的“之”字代指事物。

2.“之”字结构的动词词性的用法

“之”字的本意为“往”,作为动词是“到..去、来往”的意思,“之”字之前往往有代词或者名词,意思是某个人物某地,例如:《为学》中的“吾欲之南海,何如?”“之”与“往”字是一对同义词,但是在本质上两者还是存在区别的,“往”字后面不可以跟宾语,表示很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结束语:

中华文化因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汉字艺术作为记录文明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入的了解古代汉语中字词的结构和用法,提高古代语言的能力,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

参考文献:

[1]雷励.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本体之隅见――兼谈互联网时代的古代汉语教学改革[J]. 郑州师范教育,2014,02:32-36.

[2]刘旭鹏. 定中标记“的”与“之”的韵律效应对比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古代汉语范文第4篇

异读字是古今汉语中一个共存现象。所谓异读字,是指一个字在习惯上具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如,强读做“qiáng”“qiǎng”“jiàng”,单读做“dān”“chán”“shàn”。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字之所以会异读,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通用假借字、古今字、外来语以及古书注解相沿所致。二是由于“破读”所致,一些常见的异读字,因其流传的时间久远,而且有的已进入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或口头语中,有了较广泛的使用基础;同时许多工具书和古书的注本中,也都注明了它的读音,因此应按传统的习惯去读,而那些较为少见的,也未在现代汉语中保留的异读字,或者人们已改读为一般读音,按照现在的习惯去读了。

二、辨识异读字的方法

要分辨异读字,除了在学习中注意大量积累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很有必要。通过弄清楚异读字的类别来辨识异读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一)破音异读,习惯上又叫“读破”,是指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的时候,不按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来读。如,“长幼”的“长”,不读“cháng”,而读做“zhǎng”;“喜好”的“好”,不读“hǎo”,而读做“hào”。“zhǎng”“hào”的音就叫做破读,读破了的字,叫破读字。如,“趣”,读做“qù”;而在《庄子・秋水》一句“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辞:拒绝;受:接受)中,“趣”,读做“qū”;在《史记・陈涉世家》“趣赵兵亟入关”(趣:通“促”;亟:赶快)中,“趣”,读做“cù”。再如,贾谊的《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顾”一句中,否定词“不”一般不修饰名词,而在此句中,“不”修饰“雨”,由此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解释。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做“yù”,以便将它和作名词的“雨”区别开来。

(二)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ō”。这类字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

(三)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古音。如“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

三、解题技法

(一)破读字,由于其意义不同,词性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它们有几个义项,然后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确定这个词语的词性和意思,最后再确定它读什么音。

1.有的字词的不同含义,是用不同的读音来加以区分的。如“殷”字,在表示“众多”“富裕”“深厚”等意思时,读做yīn。在陈寿的《隆中对》的“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一句中的“殷”就是富裕的意思。当其表示“雷声”的意思时,读做yǐn。在《诗经・召南・殷其雷》的“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一句中的“殷”就是雷声的意思。当其表示“暗红色”的意思时,读做yān。

2.有的字词的不同词性,也是靠不同的读音来区分的。这里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名词改换为动词时所造成的不同读音。“王”字在充当名词时,表示“帝王”“诸侯王”的意思,就读wáng。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而当其充当动词表示“统治天下”“称王”等意思时则读wàng。如“三代不同礼而王。”其二是形容词改作动词或名词时所造成的不同读音。“好”字在充当形容词时,表示“美好”“友好”等意思时,读hǎo。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充当动词,表示“喜好”的意思时,读hào。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三是主动词改作被动词时所造成的不同读音。如“见”字,在作主动词且表示“看见”“召见”等意思时,读jiàn。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在表示被动、表示“显露”“显现”的意思时,读xiàn。如才美不外见。

(二)通假字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书写或传抄时笔误,或为省事而有意使用笔画较少的与其音同、音近或形似的别字。在阅读文言文时,如果遇到某个字在句中用它的基本义、引申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中,如果把“蚤”解释为“跳蚤”,这句话的意思就解释不通了。这时,如果从同音字角度找答案,把“蚤”看成“早”,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明白了,因此,在这一句中,“蚤”通“早”。

(三)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姓氏等,一直保持到现在,在诵读时还是读古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积累。

1.人名。如墨子,又称墨翟(dí);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又称伍员(yún);是时,侍医夏无且(jū)(秦王随从医官)以其所奉药囊提(dǐ,投击)轲等。

2.地名。如燕(yān)虽小国而后亡。天姥(mǔ)连天向天横。越王勾践栖于会(kuài)稽之上。勾践之地,南至于句(gōu)无。大王见臣列观(guàng)。

3.官名。如昨夜见军帖,可汗(kèhán)大点兵。匈奴呼韩邪单(chán)于;仆射(yè)(秦朝官名)。

4.器物名。如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锄棘钤(qín),非于钩戟长铩也。羽扇纶(guān)巾。炮(páo)烙。

5.姓氏。如万俟(mòqí),复姓;尉(yù)迟,复姓;区(ōu),单姓,古代有人名叫区寄。

6.古代少数民族的称呼。如呼韩邪(yé)单于;阏氏(yānzhī)(汉代匈奴君主的正妻),月氏(zhī)等。

跟踪练习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异读字,并说明它的读音和意思。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2.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6.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7.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9.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10.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11.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

12.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1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1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5.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16.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17.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

18.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1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20.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之异读字》

1.信,通“伸”,伸展。读shēn。

2.见,通“现”,露出。读xiàn。

3.食,通“饲”,喂。读sì。

4.扳,通“攀”,牵,引。读pān。

5.房,读páng。

6.射,读yì,无射是周景王的钟名。

7.恶,“讨厌”“憎恨”,读wù。

8.表示“怎”“如何”等意思,读wù。

9.雨,读yù,动词,下雨。

10.长,读zhǎng,首领,这里作动词用,管理。长人者指官吏。好,读hào,动词,喜欢。

11.将,读jiàng,带兵。

12.贾,读gǔ,古代指坐商。

13.度,读duó,计量,揣测考虑。

14.读,读dòu,表示“句读”(即不足一句,读时须稍有停顿之处)的意思。

15.创,表示“创伤”的意思时,读chuāng。

16.说,读shuì,劝说。

17.责,通“债”,读zhài,债务。

18.房在作古宫名时,读páng。

古代汉语范文第5篇

师范院校在讲授古代汉语常识时,应尽量联系中学文言文的例子,这样,学生学起来觉得熟悉,既温习了旧知,又拓展了新知。在联系中学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应注意把中学相关文言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中学课本《山海经•夸父逐日》对“夸父”的解释很简单:“夸父,古代神话人物”,但在《核舟记》中对“虞山叔远甫刻”的注释则为: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在学习古代汉语文选《夸父逐日》时,则应在此基础上把这些中学已有的知识串起来,进一步说明“父”的用法,既要说清“父”在古代是用在男子名称后面的美称,又要说明此用法又常写作“甫”[6]7。有的篇目中学课本有,而大学教材没有入选。这时教师在讲授古汉语课程相关知识点时,应联系中学学过的旧知。如《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学教材对“扑朔”的解释为:“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在讲授古代汉语课程知识点“古无轻唇音”时,就可以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列举其他几种观点,相互比较,从而深化认识。据刘成德先生概括,对于“扑朔”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1)兔走足缩之貌(张玉谷《古诗赏析》;(2)跳跃貌(余冠英《乐府诗选》);(3)扑腾,乱动的样子(北大中文系编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4)貌蓬松的样子(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尔雅》郝懿行义疏指出,“扑朔”与“扑、扶疏、朴簌”同一语源。树木丛生的样子为“扑”,枝叶丛生的样子叫“扶疏”,鸟兽的羽毛丛生的样子为“扑簌、扑朔”[7]11。对一个初中的学生来说,从语境出发,从易于理解的角度看,(3)更易于理解(这恐怕是中学教材采用这种解释的原因所在)。但从语源的角度看,显然,朱东润的解释是较妥当的。这样,在串起旧知的基础上拓展新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讲授古汉语修辞方式时,也可以多联系中学文言文内容。上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的修辞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讨论。例如有人认为句中“扑朔”与“迷离”互补为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这才难以区分雄雌。这样的说法对不对?联系下文“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讨论,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这样的讨论是在中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又比如在讲授古代汉语中有关对仗的知识时,不妨联系高中语文第二册《滕王阁序》课后练习。该课后练习五指出:“课文中有很多对偶句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学习新知,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可以使得学生对对仗的基本类型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例如,中学课本对通假字一般以“通”来表明,如《勾践灭吴》“三年释其政”,课本的注释是“‘政’通‘征’,征税”。但有的古今字则也用“通”来说明,如《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古今字则有的加以说明,如《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课文的注释为“说,‘悦’的古字,愉快”。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注明,例如高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则要系统讲授相关知识,要求严格区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一方面应该讲清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同时也应讲清中学课本这样处理的原因所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又可以使他们明白中学文言文教学因为教学对象、教学要求的不同,不能照搬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中的相关术语。中学文言文有不少词类活用的典型用例,但一般只是随文注释,并未明确说明是哪一种类型的词类活用。我们在讲授古汉语常识之词类的活用时,就可以举这些例子,并且要让学生知道中学文言文为什么这样注释。例如,中学《寓言两则》(《韩非子》、《淮南子•人间训》片段)对“智子疑邻”的解释是: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狼》中对“犬坐于前”的解释: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大道之行也》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解释: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过秦论》“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等等。中学教材并没有细致分析这些词原来是什么,又活用为哪类,更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概括(中学无此必要)。而大学古代汉语的学习则应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这样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并且加以理论概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学教材的认识。又如《木兰诗》中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以上句子课文并未注释,然而课文练“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其实已暗含“互文”的特点。虽然王力版、郭锡良版古汉语教材均未选入《木兰诗》,但我们在讲授古代汉语关于修辞方式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举这个例子,结合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相互交错、补充”的内在含义。再如:中学课文《庄子•秋水》对“望洋向若”中“望洋”的解释是“仰视的样子”,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少仲尼之闻”中学课文的解释“少,动词,小看”,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为“少,形容词用作意动,觉得……少”[6]624。通过这样的对比,结合系统性教学,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

三、应明确高校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的区别

古代汉语教学,少不了一些语法术语。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不同,这既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也给古汉语教师带来难题。例如:高中课文《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判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里的“者”、“之”的说明均不同于古代汉语课本。虽然王力、郭锡良两种版本均未选《师说》,但在通论及文选中郭锡良等把“者”看作代词,“者”在主语的后面复指,引出谓语;“之”郭本看作连词,王力则看作介词。对这类现象,在古汉语教学时不能回避,相反,应明确指出这是因为语法体系的不同造成的,告诉学生这是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法体系的不同固然需要指出,且可以略加介绍,但不需要详谈,更不必深入研究,以免增加学生负担。此外,在对师范生讲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时,除了尽量多举中学教材中出现的例子外,对中学教材中出现但没有讲明的语法术语,也应予以明确说明。这显然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在古汉语教学时,除明确讲明古代汉语“所以”的两种主要用法外,还应指出:古汉语“所以”是代词加介词构成,而现代汉语的“所以”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连词,不再是代词加介词。

四、讲授古代汉语知识时,既要注意其系统性也要注意补充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