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小学教育

实验小学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小学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验小学教育

实验小学教育范文第1篇

一、纵深研究教育科研课题

在“十一五”课题顺利结题之后,学校课题组基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就开始进行“十二五”课题的系列申报工作,开展课题调查问卷、座谈会、专家指导等一系列活动。但到底申报什么课题一直在学校课题组的探讨之中。大家群策群力,多次进行研讨、论证,认为我校是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所窗口示范小学,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从本校的教科研发展轨迹看:“九五”期间为“开发区小学教育现代化个案研究”;“十五”期间为“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十一五”期间为“在学习型组织的视野下,培育新型教师文化的实践研究”。三者均是省级立项课题,课题研究领域从“建校实行规范化管理”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再到“新型教师文化的建设”,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实行“提升儿童学习力的学校课程生态研究”,既回归了学校教育研究的本源,又兼具创新型的课程研究,这种“课程生态研究”把“学习力”同“课程”有效结合起来。这种研究聚焦于“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基于儿童学习力的课程”的传承、变革、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对学生的学习力培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均是有益的。课题组所有成员一致认为,选择“提升儿童学习力的学校课程生态研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学校课程发展的研究领域空间是一个很好的填充。于是,课题组撰写方案,进行申报……2011年7月初申报,同年12月30日被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办批准为省级立项课题。现在该课题正在实验运作之中。实施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以课题引领教师行动研究,形成了学校课题、学科课题、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的立体科研网络。学校坚持“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微型课题价值取向,构建起“研、训、用”结合的微型课题研究机制。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解决问题,将培训、学习、工作、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学校提出了基于“十二五”课题研究中的高效课堂的五个“适度”———教学目标的体现度、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教师主导的有效度、教学资源和方式的优化度、教学效果的达成度。1.教学目标的体现度:科学、明确、合理;有层次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2.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态度认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参与面广,氛围融洽、和谐。校围绕着这五个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改革业务学习,开展教学沙龙,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感,变革教学方式,进行校级的调研,增加随堂课的交流,聘请名师走进课堂,改革教师的评价机制及学生的评价机制……这一系列的举措,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推广教育科研成果

成果推广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唯有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总结提升和交流推广,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决策的智囊作用和对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为推广科研成果,学校组织编印了《课题中期成果》、《新时代的脚步声》、《艺海探珠》等多本成果及论文集,记载了苏州新区实验小学教育工作者在科研课题方面宝贵的“空谷足音”。从严谨的专题研讨到开放的教育沙龙,学校积极组织关于教育改革热点难点的交流活动,并定期派教师参加各种年会和常理会。这样,以书刊为媒介,以活动为纽带,教科研成果得以迅速推广。此外,学校还经常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使课题的“选”、“研”、“推”等真正来之于教师,还之于教师。如此,以科研为抓手,走“高位发展”之路,苏州新区实验小学把每个教师潜在的创造力和智慧开发出来,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其能够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一支由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市级学术学科带头人、区级学术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具有强劲实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擎起了学校的教育脊梁。从教师发展需求出发,不断为教师注入新鲜的专业血液,使他们充分享受职业的幸福,这正是学校“为生命奠基”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为此在教师的培养上,学校也制定了发展目标———让教师享受教育、享受人生。教师在引导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应做到“师德高尚、观念先进、教艺精湛、气质高雅”。具体表现为:教师能认识自己教育生涯的价值,并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将生命教育思想融入课程,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能主动探讨生命教育的策略和技术,并在其中获得教育的成功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与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分享生命的智慧,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学生培养方面,学校已形成了科技教育、环境教育、排球教育三大特色,另外,学校的社团已经成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习力的一处阵地。社团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区实验小学学生,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实际发展、创新发展以及合理的差异发展。校园文化具有较好的教育、导向、凝聚、娱乐和参与功能,校园文化营造一种氛围,能感染、陶冶学生,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把文化精髓内化为风格、习惯、观念、精神。学校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做到“基础扎实、人格健全,个性和谐、敢于创新”,并制定了学生的发展目标———让学生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学校发展目标———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学校是生命成长的环境,学生、教师都应该在其中获得一种幸福感。二十年来,学校紧紧依托教育科研,孜孜以求,以“为生命奠基”的办学思想,构筑起了独具人文情怀的以“学习型组织”理论架构为支撑的培育新型教师文化的校园文化,实现了从传统教师文化到新型教师文化的成功转型。近年来,我校多次被评为“高新区教科研先进单位”,连年被评为“苏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在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单位”。此外,学校课题网站被评为“苏州市优秀网站”,曹林男老师被评为“苏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教科研课题组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师群体,2013年,学校被评为“沪苏浙”优秀科研团队……学校真正秉承了“以科研进步促进教师发展,以教师发展引领学校前行”的发展之路,依托教科研闯出了一条“高位发展”之路。二十年来,学校硕果累累,前途精彩无限。在教育这一永恒的事业中,新区实小人前行的脚步将永不停歇。

作者:李志清

实验小学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成因 对策

【中国分类法】:G451

一、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一)工作热情低

如果一个教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充满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相反,如果教师失去了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就会采取消极的、应付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的本职工作,其具体表现为:不认真备课,上课缺乏热情和兴奋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应付的态度,下课后或课外时间不愿与学生相处,不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异常行为不理不睬。

(二)不专注于本职工作,搞副业或娱乐

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工资较低,家庭经济压力较大,特别是近几年物价飞涨,而工资却没有相应调整,因此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之余,忙于副业。这部分教师平时在学校表现得比较听学校领导的话,与其他教师的人际关系比较好,大错误不犯,上课采取应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如某小学有一位教师的爱人开了一间小卖铺,该教师在上课之余就帮手卖东西,一到上课铃响,匆匆忙忙赶往教室。还有部分教师在上课之余,忙于个人的小爱好,如打麻将、拖拉机升级、上网玩游戏、几个人一起聊天等,没有把全部的精力用于教学或自我进修。

(三)心态不正,愤愤不平

由于小学教师大部分接受过师范教育,大城市生活过,向往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山区农村经济不发达,镇中心所在地较小,市场经济不活跃,这种巨大的落差造成了部分小学教师的心理失落,不想面对现实,一心想往城市跑,到处托关系调离农村,无心教学。一部分教师总是喜欢与别人进行经济收入和生活上的比较,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就心态不正,愤愤不平,认为自己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为什么生活不如别人,尤其是几年或十几年后,与在城镇生活同学进行比较,差距更大,这种心度会更严重。在这种心度下,工作不积极,与同事、领导关系难以处理好,这种关系反过来又影响其不正常的心度,造成恶性循环。

二、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师工资偏低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希望自己的劳动付出都能得到相等值的回报。山区地方财政较弱,教师工资偏低, 月平均工资在2600元左右(山区补助除外),有些贫困农村地区更低,这份工资如果与偏远地区相比或与当地农民相比,也许还过得去,况且现在农村初中教育是属于义务教育,是不收取学费的,学校也没有任何收入,因此教师的全部收入也就是这份工资。近几年物价上价上涨速度极快,超出了许多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范围,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如新兴县目前猪排骨的价格为每公斤54元,蔬菜价格约为2元多一斤,大米为4元一斤。另外由于住房制度的改革,小学学校内没有家属住房,教师因此需要购买商品房,而农村乡镇没有商品房出售,需要到县城购买,县城城区的住房均价小区为4000元/,商品房面积一般为80至120平方米,也就是说,购买一套中等标准的商品房需要30多万元至50多万元,不包括车房和装修费,合在一起需要60左右万元,一般教师的年收入也就是3万元至4万元,一个教师不吃不喝也要20年,况且现在房价象飞机一样,直线上升,许多年轻教师就是因为没有住房不能结婚。为了改善自己的的经济状况,许多教师各显神通,大搞“副业”,教师因经济压力而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不容忽视。很多农村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的付出与所得报酬不相等,过低的收入造成了他们的自卑、失落、抱怨等不良心理和行为,也促使他们去谋求第二职业。

(二)工作压力大

由于山区教师经济收入偏低,农村交通条件不好,所以每年都要有大量的教师流失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或转行,造成了农村教师缺编,特别是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的教师比较紧缺。一些教师要担任两门课程或两门以上课程,工作量大,一些科任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师每天忙于备课、改作业、做家访、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家长、社会以学生考入新兴实验小学的数量做为衡量教师的主要指标来,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有教学比赛、班级各种比赛、上级检查、评比等等工作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给教师的身心造成了伤害,在农村小学许多教师有支气管炎、咳嗽、肺病等。

三、解决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增加政府教育财政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于1993年颁布了《教师法》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落实了教师的各项权利,也有教师节来宣传教育和教师的重要。但在现实中,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无法体现,这从每年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拨款就知道。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教育经费本世纪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直至今天,我国的教育经费一直未能达到这个标准,甚至于低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3.6%。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农村小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经济收入过低。《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中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小学教师无论是地位还是福利待遇都要比公务员相差很多,因此依法提高教师经济待遇,使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一个月2000多千元的工资即使是一个普通打工者都有,而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理应得到一个比较高的经济收入。只有经济收入提高了,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同时政府要大力提倡和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在群众中做出尊师重教的表率。

(三)积极发展均衡教育

农村小学由于长期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硬件设施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也让部分家长对当地的农村小学失去信任。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的财政投入,积极改善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及学校环境,达到农村小学与县城小学在教学设备设施、教学环境方面相差不大或基本接近。同时实施教师流动制度,规定教师必须在农村小学教学一定的年限后才能往县城小学调动,同时每年从县城小学抽调部分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进行支教,支教时间为一年或两年,在支教期间,主要任务是进行示范教学和对支教点的农村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淑花、黄依林.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153―156.

实验小学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基于实验基础上的学科。通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经验。除此之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科学老师要重视实验教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科学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并对其进行利用,使其成为促进学生进行探究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措施。小学生对老师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很难全身心投入进去。放松的心理和强烈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缺乏兴趣,学习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会被扼杀[1]。因此,科学老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实验之中。

譬如,在学习《给冷水加热》这节内容的时候,科学老师可以创建一个魔术情景,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可以在一个红色的透明小袋子里装满冷水并做好密封。其次,在一个烧杯中装满热水,然后放入装满冷水的袋子,这个时候袋子会沉入到烧杯的底部。最后,老师再带领学生对烧杯中的袋子进行观察,装满冷水的红色袋子会逐渐浮到水面。这个如同“魔术”一样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下子全部激发出来。老师可以趁热打铁,趁学生的兴趣正浓,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原因,顺利完成科学实验教学任务,既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二、重视科学实验的开放性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课堂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科学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带领学生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2]。科学老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之前,首先要对科学实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些科学实验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研究,而有些科学实验可以放在课外进行研究,开展课外实验教学环境,以此丰富科学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服务于生活。课外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学探究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进行探究,强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3]。

例如,在学习《土壤中有什么》这节内容的时候,科学老师就可以将课外环境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组织学生到校园或者野外去采集土壤,每一M学生采集一份,用相应的器皿装好带回教室。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肉眼观察,再用手触摸一下,大致了解一下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很明显就能感觉到土壤中有一些粒径大小不同的砂子和小石子。接着,老师再给每组学生发放一个放大镜,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土壤,找出其中用肉眼观察不到的成分。通过放大镜,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土壤中还有一些黏土和粉砂。再接着,老师再指导学生将土壤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这时候就会发现水面上方浮着一层黑色物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这些黑色物质的成分,以此作为猜想依据对土壤中的其他成分进行探究。通过探究之后,学生了解到这些黑色物质是一些腐殖质,再根据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空气,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土壤中含有黏土、小石子、砂子、腐殖质、空气和水等。这种课外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果。

三、遵守实验操作原则,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科学实验是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验活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遵守实验操作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实验操作的有效性。虽然小学科学实验的危险系数不大,但是小学生的身心都在快速发育阶段,很容易受到伤害,科学老师还是需要对此加以重视。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热胀冷缩》这节内容的时候,要想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要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因为金属在加热过后温度也会升高,如果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被烫伤。因此,在做这些类型的实验时,科学老师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出现。

除了要保证学生的安全,科学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确保操作的规范性[4]。例如,在一些需要使用到酒精灯的科学实验中,科学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点火、加热以及熄灭,只有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实验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科学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还要将实验现象以及相关的数据及时记录下来,为后期的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提供参考依据。科学老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给学生传授相关的记录技巧,帮助学生快速正确记录数据,不再因为数据得不到及时记录而苦恼,从而提高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科学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实施开放性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空间,最后再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原则,从而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叶宝生.课程.教材.教法. 2013(12):11-14.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研究[J].吴回春.教育教学论坛. 2013(07):42-45.

实验小学教育范文第4篇

要想改变我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改变之前的教育观念[2],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同时也要明确教学目标。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好奇好动的时期,对于动手的课程小学生会有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点,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科学实验的原理,使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到知识。不过教师还要督促小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记得自己的任务,使他们在玩的时候学到知识,这样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的时候,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师首先要把教学教材中的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研究,确保在教学工程中不会遗漏知识点。其次,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3],使小学生更快的接受与掌握科学实验。最后,教师要将上述两点相结合,综合考虑,逐步完成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还要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他们在课余生活中也积极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总结经验与方法,最终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内容渗入到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对种子的发芽实验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开展积极地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实验猜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以及验证推测的途径,有序的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工作,最终很好的落实教学目的。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时候,要与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不能只在讲台上讲解实验原理。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方法,在制作教学方案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喜好,依据学生的喜好合理制定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掌握程度,进行不同的指导,以鼓励学生为主,提高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保证小学生可以配合教师的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4],指导小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不要怕失败,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地去改进试验方法,最终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

(四)结语

实验小学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体验教学 实施

体验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一种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论和教学策略。《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实施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验教学,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进行体验教学,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激发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活泼愉快地参与、体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教学情境。这些体验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教学达到和谐高效的艺术境界。体验教学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那么,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实施体验教学呢?

1触景生情,引发体验

认知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形成行为的前提。“触景生情”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景生情”能够使课前的热身、课堂的调节及课后的巩固自然完成。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再完全是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来完成英语教学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舞蹈、多媒体等手段把枯燥、机械的反复操练变得有声有色,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打开学生的心扉。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1B Unit 1 Do you like spring? 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四季的美景:春之绚烂、夏之瑰丽、秋之浪漫、冬之冷傲,并分别配以舒缓的、激情的、华美的、素雅的音乐,辅之以各个季节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的图片(spring - fly kites, summer - go swimming, autumn - pick apples, winter - go skating),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接着教学Do you like...? Yes, I do.时,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之后,我又借助多媒体出示图片(spring - 春困连连,summer - 酷热难当,autumn - 万物萧瑟,winter - 北风呼啸),并让学生操练所学句型Do you like...? No,I don't.这时,学生触景生情,能有感而发。这样,在看、听、说的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尝试体验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因此,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角色,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课堂上,教师创设的情境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环境。

如《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1 A new student Part E Read and act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Mr Green: Who's the boy in the tree?

Yang Ling: Let me see. Wow, he's Liu Tao.

Mr Green: Come down, Liu Tao.

Liu Tao: All right.

Mr Green: Don't climb trees again.

Liu Tao: Yes, sir.

这段简单的文本渗透着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如何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并让他们接受安全教育呢?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图片,通过图片中Liu Tao的动作,突破重、难点climb trees;然后指导学生分析人物Mr Green关切的眼神和Liu Tao惭愧的表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我发现学生的确能够体验到教师的关爱之情和安全的重要性。

3动手操作,实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