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歇后语的故事

歇后语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歇后语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歇后语的故事

歇后语的故事范文第1篇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歇后语的故事范文第2篇

长期对幼儿进行歇后语教学,可以增加幼儿对生活阅历的积累,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入歇后语教学,其意义在于:一是开发记忆力,通过对朗朗上口的歇后语的记忆背诵,从小培养幼儿的记忆力,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文化准备;二是打好语文攻底,很多学生为了写作而背诵许多的歇后语以备引用之用,而学习它的最好办法就是幼时诵读。三是获得熏陶和修养,古诗文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竹篮打水,一场空。”等。其实幼儿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就能理解这些歇后语,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理解更深的一层人生哲理,这些都将对幼儿今后的生活有巨大的积极影响。

一、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歇后语

歇后语的语言精炼、含蓄、意蕴深远,让幼儿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意思,而掌握歇后语的大意也正是开展歇后语教学的难点,所以我们只有运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习歇后语。在进行歇后语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动画、图片、情境创设等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家园之间进行默契配合,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使歇后语教学更好地进行与发展下去。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例如:开展“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教学活动时,老师以观看动画片的环节导入,马上拉近了幼儿的距离感。动画片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中,幼儿对动画故事特别的感兴趣。通过加深理解故事,升华故事的中心思想,让幼儿体会到歇后语的后半截意思,最后举例进一步去阐述歇后语的理解。例如:开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教学活动时,老师很好的以仙人的神器为导火线,利用神器的图片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很快就投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八仙过海的故事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大背景,最后以情境体验的形式,让幼儿开动脑筋用手中的武器帮助自己渡过东海,幼儿很好的学以致用。

二、寓游戏于歇后语活动

幼儿活动是以游戏为主的,游戏也能激发幼儿对歇后语的兴趣,更能帮助幼儿不断的巩固歇后语。在完成歇后语的讲解后,幼儿还处于对歇后语比较陌生的阶段,这时候老师可以运用多种游戏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诵读歇后语。开火车的形式,鼓励幼儿有序的接歇后语;抛球的形式,把自交给幼儿,相互抛球谁接到球就由他来接歇后语;问答形式,一个幼儿提问同伴……幼儿在这些简单多样的游戏中,不仅巩固了歇后语知识,更加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对歇后语的兴趣。

三、家园共育,丰富幼儿的歇后语知识

《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的确是这样的,任何活动的生成、组织都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家庭资源是我们幼儿园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合理的运用这一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与利用。我们进行“歇后语诵读”活动,得到了家长的鼓励与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会筛选一些适合幼儿的歇后语,在给幼儿讲解歇后语的大意的同时还会结合生活实际来帮助幼儿加深对歇后语的理解。

歇后语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其实,我迷上收集歇后语,还有一段来历呢!

记得那一次,我去大舅公家玩。老远,我就听见大舅公即将高考的小儿子一字一顿地读课文,接着便是大舅公的训斥声:“你这家伙,读起书来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怎么搞的,重读!”我暗暗地一笑,很快来到了大舅公家里。大舅公的小儿子没读一会儿,又可怜巴巴地望着大舅公,可怜巴巴地说:“爸,让我看会儿电视行吗?我读了这么久了。”大舅公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表,大声喝斥道:“你这小子,才读十分钟就想溜,你还真是猴子的屁股??坐不住啊!”这时,大舅公望见了站在一旁的我,叹了口气,挥挥手叫儿子出去休息。我不住地笑着说:“哈,大舅公,你还真幽默哩!用这么多的??什么来着?”大舅公说:“你说歇后语?唉,我这儿子不真气,老师叫读书,他冒充我签个‘已读’,你说说,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我没太在意大舅公谈论他的儿子的情况,却因此对歇后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为此查阅了很多资料。明白了歇后语,又名缩脚语,是流行于民间的俗语之一,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一类是运用各种故事;一类是运用谐音的方法使歇后语一语双关。歇后语有很多好处:它不像名言、哲理那么深奥,它可以使枯涩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贴切传神、生动形象,增添语言魅力。

我为了收集歇后语,特地买了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录歇后语。记得有一次。楼上的王阿姨与妈妈谈话,有说有笑。王阿姨面露不满地说:“我的那个下属,昨天被提拔成了营销部经理,高我一级,现在可好,整天飞扬跋扈的,还真是公鸡尾巴??翘得高。”王阿姨顿了顿,又说:“恶人有恶报,今天,他公报私仇,被检举了,他现在可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儿咯!”正专心致志做作业的我,一听到歇后语,立刻捧起小本子,飞快地冲到门口,一边记一边念:“公鸡尾巴??翘得高,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害得人家王阿姨怪不好意思的。

歇后语的故事范文第4篇

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

用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发展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理念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手段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我校老师上的两堂语文综合实践课,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功尝试。

课例一:走进歇后语世界。

第一环节,比一比谁的眼睛尖。老师快速地出示画有歇后语内容的图片,让眼睛尖的孩子说出那一句歇后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起来说。

第二环节,看一看谁的尾巴接得快。老师准备了几组有难有易的歇后语,请孩子们在小组里用连线的方式去找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然后上去反馈,说出联对或联错的原因。老师相机指导。

第三环节,从前面的歇后语中找到歇后语的特点,创编歇后语。这里掀起了孩子学习的,他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热情高涨,纷纷出口成章。

第四环节,运用歇后语写一段话,使自己的表达更风趣、更幽默。

反思:首先,从老师的选题来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尤其是歇后语,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老师关注学生的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活动中。课后,学生根据分工,或询问家长关于歇后语的知识,或自己上网查询;或收集整理书报上的歇后语故事。由于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各类探究方式,准备好了一切,就有了在课堂上的投入。

其次,老师在设计中步步引导,层层深入。从整个活动流程来看,教师首先由同学们喜闻乐见歇后语入手,猜图片上并不难猜且又饶有趣味的歇后语,这很符合学生的认知,人人都想露一手,人人都能露一手。老师也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鼓起了学生学习探究的信心。紧接着的歇后语联线有易有难,让孩子有成功的喜悦,更有想挑战的决心,尤其是一组关于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的歇后语,很有挑战性,老师也在此处加深拓展,使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多看书,多积累,准备充分的人有优势。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奠基下,本来是难点的创编歇后语的过程就水到渠成了。既然能编,运用就更不在话下了。

第三,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而,大家乐于想象,乐于创造。注重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之间合作,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互补、互学,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因为整个设计层次分明,所以有学生个人的发挥,也有小组的合作创造,老师恰如其分的欣赏性的评价起着很好的榜样的作用,学生之间也能互相欣赏,互相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有着深厚的教学底蕴,教风朴实,张弛有度。整个课堂上她是那么地关注着学生,认真听,仔细想,和同学们一起困惑着,一起欢笑着,她的手搭在学生(这可不是她班上的学生)的肩上是那么的自然,以至于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都不由得感叹:真是极具亲和力!

课例二:购物讲价。

“大甩卖咯,大甩卖!------”一个小女孩晃动着手中的衣服大声嚷着,立刻,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就围了上来。卖主热情地为买主(女孩)穿上衣服,笑眯眯地说:“小姑娘,买衣服吧,这件多漂亮啊!配你的肤色,那真是妙不可言呀!------”“多少钱?”“一百五”-------哟,教室里卖起衣服来啦。嘻嘻,把你们给骗了,原来呀,正在上综合实践课《购物讲价》。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养成合作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考虑到过几天就是圣诞节,孩子们喜欢疯狂地购物,把礼物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然而,学生是消费者,钱不会很多,如果让学生学会购物讲价的艺术,对他们来说是很实用的。果然,此主意一宣布,学生们就“蠢蠢欲动”了。这个说自己曾经买到的东西如何好,那个说自己是如何讨价还价的------趁这东风,我让学生讨论购物涉及到哪几方面的因素。从这几方面入手,怎样才能用有限的钱卖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工进行实际调查。通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于是出现前面所述那精彩的一幕。

都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活动中。课后,学生根据分工,或询问家长商品的一般价格,或自己上街调查统计;或向行家了解商品质量,或上网查询;或观察买卖双方如何讨价还价;或向父母讨教购物艺术------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自编自演了一出购物小品。

由于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各类探究方式,走向社会,关注生活,从中发现自我,开发了多方面的智慧潜能,得出了各种各样的购物方法。汇报课上,学生们争着上演购物小品,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开放的情境中,演员们是那么的投入,观众们是津津有味地看,深深地思考、总结(买卖双方是如何做?)

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知道,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感到从社会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探究,我们教师更有信心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高效。

歇后语的故事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语际翻译过程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中西文化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译英过程中出现文化信息的缺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杨究益译本《红楼梦》中歇后语的翻译为例,简要探讨汉译英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与缺损。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塑造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同时,还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画卷。英译本《红楼梦》(杨宪益等译,以下简称杨译本)较成功地把原文的风貌展现给了译文读者。然而,由于原作者与原文读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不可能在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存在,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出现文化信息的缺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杨译本中歇后语的翻译为例,简要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传递与缺损。

一、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传递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际行为。郭建中指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沟通的桥梁。主要的任务是在目的文(targettext)中再现源文(sourcelanguage)的思想内容。译者翻译源语(sourcelanguage)时必然在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语际翻译必然是文化翻译。”在翻译和介绍《红楼梦》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既要使译文文本的读者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又要保持并传达原文文本的文化特点,是极其困难的。从传递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讲,杨译本较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正如杨宪益所说:“要以忠实的翻译‘信’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文明的精神。这不仅仅是一个翻译中国文化遗产的问题.还涉及到重视传达中国文化的价值、灵魂,传达中国人的人生,他们的乐与悲,爱与恨,怜与怨,喜与怒。”E2]由于译者对原文作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和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杨译本基本上把原文本中出现的语言现象、文化观念、价值信仰等文化信息对应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歇后语是汉语语言殊的语言现象或者语言结构。一般来说.歇后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或两个语言片段.前一部分是描述或者陈述。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者解答。由于歇后语具有幽默、含蓄的特点,在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以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故事情节。《红楼梦》中也有很多地方使用了这一修辞手法,用来烘托人物,使这些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在翻译中,杨译本注意到了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并采取了相应的手段进行翻译。

例1:那个宝玉是个‘丈二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的,只知嫌人家脏。这是他的房子,由着你们糟蹋。

译文:AsforBaoyu.he’Slikeaten—footlampstandthatshedshghton ohtersbutnoneon itself.Hecomplainshtatothersaredirty,yetleavesyoutoturn hisown loomstopsy-turvy.

此处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题材来做歇后语(丈二的灯台——照得见人家,照不见自己)。宝玉的性格里具有反封建的战斗性。这在他对待丫鬟的态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但他的这种行为受到来自封建大家庭的家长的斥责。该歇后语的使用。表现出宝玉随和的性格。在译文中,译者采取了直译,用明喻生动形象地把取材的事物展现在译文读者的面前,既说明了宝玉的随和个性,又暗示了他地位“高”的背景,表现了封建制度里森严的等级。这与原文的思想内容相符。

例2:我看到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来赔不是。

译文:“Onewasthatpiece.”sheanswered.“inwhichLiKuiabusesSungChiangandhtenapologizes.”(Footnote:From thenovelShuiHu,LiKuiwasa peasantrebel,SungChiang,the leaderoftheoutlaws,wasacapitulationist.)

这里是用通俗故事的比方来做歇后语(李逵负荆——赔不是)。宝钗知道宝黛二人口角,宝玉赔不是;又是黛玉问她听了什么戏,所以才答出这句话来讽刺他们。宝钗含蓄而嫉妒的心理表现得一览无遗。同时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李逵最敬爱宋江,宝玉最爱黛玉,得罪了自然会赔不是。译文在翻译中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把其中的文化因素传达了出来,点明了宋江和李逵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既忠于原文,又说明了李逵和宋江的身份和关系。

例3: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又是何苦来呢?

译文:You’venocalltosweartome,madam.You didn’tbuyme.We’reallbirdsofafeather_一aUslaveshere.Whygoforme?

这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来做歇后语(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梅香原是旧时奴婢女子常用的名字,在这里代指婢女。芳官虽然身为优伶,但不亢不卑;赵姨娘变为等级高的奴才后,拿着鸡毛当令箭,仗势欺人。从芳官的回答中,我们可体会到封建等级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了套译的方法.把歇后语的下半部分进行直译,同时采用了歇后语的结构形式。达到了较好的语言文化传递的目的。由于在英语表达中没有对应的“梅香”,所以译者采用了具有译文文化色彩的一个俗语“allbirdsofafeather”。同时,英语中,“bird”也有“姑娘”的含意。

从上述几例可看出,杨译本在翻译中尽可能地展现了原作中的文化环境,包括历史典故、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等,并力求在不损害原文风貌的基础上尽量多地把文化信息向译文读者传递。这种努力,说到底,也是把中国文化里的独特语言现象介绍给译文读者的一种文化信息传递的工作。

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缺损

顾嘉祖指出“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又是文化的镜象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多姿的文化形态。”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民族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由于中西文化在传统观念、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汉语语言的特殊性,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往往包含着其他的文化因子;这样,在把一种言语文本转化为另外一种言语文本时,文化信息的传递也必然会有一定的缺损。下面,再以杨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为例,来看看文化在翻译中的缺损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语言特色信息的缺损,历史文化信息的缺损,社会习俗文化信息的缺损,宗教文化信息的缺损。

例1:我哪里管的上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真(针)’了。

译文:“I’m incapable ofrunning things.I’m too ignorant,blunt and tactless,always getitng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sitck.”

此处的歇后语用了“真”和“针”的谐音,把动宾结构词组“认针”转换成偏正结构形容词,只有在汉语语言里才有这种转换,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同时,“把棒槌当作针”本身就是一种很笨的行为,在此照应前面提到的“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王熙凤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充分地表现了她伶牙利齿,反映机敏。在翻译中,作者采取了意译,避开了原文所具有的语言上的特点,只把歇后语的意思表达了出来,虽能让译文读者理解人物的谈话内容,但语言特色信息在传递中却缺损了。

例2:好啊!这会子都还不起来,安心打擂台打撒手儿!

译文:“Fine!”heswore,“Notupatthishour,iustmakethingsmored瓶cultforme!”

“打擂台打撒手儿——当看客”。原文中贾琏管理荣国府好比打擂台,要应付各个方面。打擂台是一种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在西方有拳击运动与此相似,但文化内容不同。杨译本在处理这个歇后语时,采取了意译,但没有把封建社会这个大“擂台”中独特的中国文化行为传递出来,这样文化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例3:“没有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译文:“You ungratefulthing!LikethedogthatbitLuTung—pin——youbitethehand htatfeedsyou.”

传说吕洞宾是中国道教中的一个著名人物,关于他和八仙的民间传说很多,可以说,他是中国最具民族性的宗教文化——道教文化的代表人物。在译文中,译者采取了直译。但吕洞宾这个人物及其中隐含的“道教代表人物”的内容却未能表达出来。同时,在中国文化里,把歇后语的施动者比喻为狗,具有侮辱性,而把受动对象比喻为吕洞宾,则有尊敬的含义,从而表达出一种“好——坏”的对比。在译本中,“吕洞宾”所传达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习俗文化无法完全反映出来,文化信息是不完整的。

相关期刊更多

新语文学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长春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教育厅

外语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