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礼记全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技术措施要具备全面性、针对性、经济性和规范性。全面性:在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时,要明确其安全管理办法与程序、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安全操作的规程、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形式和内容、安全技术资料的相关管理制度、安全考核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全面性、规范性和经济性。另外,还要制定特殊工种的安全技术措施:“三宝”“四口”防护,临边防护、高出作业的相关要求、编写大型的接卸设备和井架物料提升机的安装、检查、验收、使用和拆除方案,编写电动工具与机械设备的使用和防护措施,另外,还要制定施工现场防火、防雷、防爆、防毒等等职业方面的安全方案、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措施和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方案等等。针对性:要针对施工项目的条件与特点从施工方法、安全管理和作业环境,对“三宝”“四口”进行防护,还要针对大型设备的安装、检查验收、使用、拆除、临时用电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经济性:在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施工项目的实际出发,对于每项安全技术措施都要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进行讨论和比较,制定出既满足规范、规程要求有相对经济的防范措施。规范性:编制施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和标准,制定规范化的技术措施。
2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和搬迁的安全活动
班组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安全目标,都要经过班组落实。所以,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生产和社会声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施工企业及班组应建立安全活动制度,搬迁活动要有记录,班组在班组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是要进行安全措施较低与遵章守纪的教育,带领班组成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自检,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3规范每个职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行为
目前通过对众多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分析,可知,其原因主要有两个:①物质外运不安全因素;②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内部因素,在这些人员不懂科学规律,蛮干,冒险作业。对这些人要进行教育、培训、使其懂得并掌握科学规律,按规律行事。
4加强化新上岗职工和民工的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所有的安全规章制度都是用教训写出来的。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绝不能走形式,要千方百计让安全法规知识融入到每个人心中,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无论什么工种,都要把“三宝”、“四口”、“五临边”等易发环节作为重点进行教育,对特殊工种进行技能考核,考试合格之后才能持证上岗。一般而言,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不强,自保保护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容易导致人身伤害事故,所以,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学习和安全管理。
5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这一点应该说目前做得较好,而对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安全事故组织设计却认识不够,不知道如何编写针对性的编制。通过这几年主管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上种及切身体会对施上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真正落实到实处。国家、自治区和市建委多次明确规定“所有建筑规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要有相关安全技术措施”,依据不同过程的结构特点,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不仅可以对施工进行指导,同时也是安全检查、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验收的重要依据,还是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因此,安全技术措施在安全施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级规程技术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一下几个问题:
5.1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关系
从广义上讲,质量包含安全工作质量,它们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建筑施工即把图纸上的内容实现为建筑实物,其中关键是安全和质量。实际上,质量第一与安全第一并不矛盾,质量第一是要从产品是否依据国家的标准,按照工程图纸进行施工的角度来看;安全第一则是要从如何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的角度来看。安全第一是为了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而质量则需要安全来进行保证。生产过程中,缺少了质量和安全都会导致工程现场失控。
5.2正确认识安全技术与过程技术的关系
安全技术和过程技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将这两种技术分开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不符合“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原则。安全技术是建立在合理的过程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当过程技术与安全发生矛盾,危机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必须改进技术生产工艺,消除危险因素后才能成为合理的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是改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控制生产的不安全转台,预防与消除危险因素对人产生伤害的科学武器和有力手段。它包括为实现安全生产的一切技术方法和措施,以及避免损失扩大的技术手段。
5.3坚持安全技术措施动态管理
安全和危险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是相对的,伴随着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安全和危险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争。要保持生产时刻处于安全的状态,就要依据不同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及时地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预防为主,消除危险因素,控制事故发生。
5.4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要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开工前或事故过程中,针对过程事故的特点和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施工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6结语
[关键词]安全;责任;文化;成果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安全责任重如泰山。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管理问题和违章违规有关系,山东德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知这一点,多年来在施工生产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教育、查隐患、堵漏洞、严防护、保安全,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发展。
一、高度重视,落实措施,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公司制定了“优质诚信服务,创建精品工程;严格遵守法规,营造绿色建筑;健康安全生产,勇于持续改进”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在施工生产中,倡导使用绿色建材,预防污染,节省能源,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公司遵循“诚信、奋进、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在施工中不断提高员工安全与健康的防范意识和技能,通过有效控制措施防止安全和环保事故发生,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通过在集团公司黑板报、集团报设置安全文化专栏以及举办诗歌朗诵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在广大干部员工中努力宣传推广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全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工作氛围。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公司每年都在年初的1号文件中制定出争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的目标计划,并按照公司有关考核文件规定在年终对完成情况进行奖罚;公司各级、各部门都能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进一步深化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各级安全管理网络科学有序;公司专设职责部门施工安全处,由公司生产副总兼任处室负责人严抓安全生产工作,并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设立了职责明晰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健全了安全交底制度、班前班后安全活动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等。在抓好检查预防的同时,继续加大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力度,每年都投入相应资金,购买各种安全设施,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的配置、流动及其运营逐渐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信息披露是连接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无疑,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能够使股东充分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但是,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委托关系也进一步变化。
管理层作为企业直接运营者,相较于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拥有信息优势。同时管理层拥有信息披露的决策权,因此管理层能够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方式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不论是实践情况,还是理论研究都证明管理层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优势进行谋利。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运行秩序。
股权激励是指在对公司进行业绩考评的基础上,以本公司股票、股票期权或股权的其他方式作为对管理层或其他核心人员奖励的激励方式。让公司管理层或核心员工持有公司的股票期权,使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向一致,减少因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产生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消除问题的方式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另外一方面,随着对信息披露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由于管理层相较于外部的投资者具有对于公司的信息优势,同时又拥有信息披露的决策权,因此管理层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的方式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而当管理层参与股权激励计划,其薪酬很大部分来源于股权激励计划,那么就有足够的动机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的方式使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2019年4月,金发科技高管因在股权激励行权后违规减持股票被证监会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更有一些学者发现金发科技的管理层为了能够使自己利益在行权的时候最大化,通过信息披露行为来操纵股价。对于管理层在行权日前后的行为,如减持公司股票,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在股权激励计划授权阶段前后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公众媒体和学术界都还没有给予很大的关注。
对于股权激励计划来说,授权阶段与行权阶段同样重要。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行权价格的确定是根据草案摘要公告前3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与前一个交易日孰高来确定的。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管理层有动机通过各种方式,如策略性信息披露等方式操纵授权日之前的股价波动,以取得一个较为有利的行权价格。
在金发科技调查案中,证券报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创始股东为何自己对自己进行股权激励”。在2019年3月,证监会就己经出台《股权激励有关备忘录1号》(《备忘录》),其中规定持股超过5%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能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可见,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大股东及其家族成员进行自我激励的公司己经引起了媒体与监管机构的注意。但《备忘录》的法规对由全部由职业经理人担任高管的企业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因为职业经理人通常只持有公司少量的股票或根本不在公司持股。因此,在《备忘录》之后,不同控制权特征的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中可能出现不同的信息披露行为。
在理论研究中,很多学者也证明管理层通过不同的信息披露行为为自己谋禾!]。过去的研究发现,在公司盈利信息报告中,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等方式来调节反映在报告中盈余信息,扭曲经营成果,以提高自身的薪酬或保留自己在企业的职位。另外,也有学者证明,管理层在公司某种事件前后,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如公司回购股票,SEO等事件。近年来,随着股权激励计划被上市公司逐步采用,在股权激励计划事件前后的进行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也成为管理层为自身谋取最大化利益的途径之一。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框图
1.3.1研究内容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利用市场反应及信息公告分布的实证分析来研究股权激励授权阶段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
第二章为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与其信息披露行为相关理论。主要介绍了与股权激励,信息披露和策略性信息披露相关的理论,并对信息披露衡量方法进行总结。
1.1防止煤矿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只有搞好安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煤矿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造成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的原因很多,有直接原因和本质原因。直接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不卫生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本质原因也就是管理上的原因。发生事故以后,如果人们把事故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为“违章”,只追查直接原因,而忽视或不追求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就难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归根结底应该从加强和改进管理做起。
1.2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只有搞好煤矿安全管理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才能促进煤矿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的改善,有利于职工积极性的发挥,这样才能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如果事故频繁,不但会影响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而且还要造成设备财产的损坏,无谓地消耗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2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传统的煤矿企业生产方式是以人工为主,开采、运输等环节的效率十分低下,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煤矿中的机电设备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人工的生产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煤矿企业的大部分投资都用在了机电设备的引进与维修养护上,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与机电设备具有紧密的联系,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活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煤矿机电的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机电设备能否正常的工作,是否会产生安全事故等,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矿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整体提升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
3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视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但是,现在许多煤矿企业没有认识到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对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视,在管理中不能尽职尽责,使得机电安全管理中的问题频发。
3.2缺乏完善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许多煤矿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十分混乱,完全无章可循。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时,由于制度上的缺陷,使得安全管理显得十分松散,管理力度不够,很多机电管理的具体操作都存在不合理现象。同时由于缺乏对机电安全管理的有效监管,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落实到位,违规操作现象十分严重。
3.3机电设备陈旧落后许多煤矿企业的规模较小,在资金能力上十分有限,没有能力对机电设备进行大量的投入,使得机电设备陈旧落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煤矿机电设备的陈旧落后,使得机电设备的性能与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符,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生产需求,也不能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3.4机电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没办法实现对机电设备的科学、有效管理。煤矿生产行业的危险因素较高,很多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愿意到煤矿企业就职,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养护、维修等都不到位,影响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4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措施
4.1提高对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视加大对机电管理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危害的宣传,使煤矿企业认识到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认真负责,将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对机电相关操作的培训,提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4.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完善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除了要对机电设备的使用进行规定,还要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规范。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监督,确保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实。
【摘要】本文从激励动因、激励效果、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股权激励进行了回顾性的文献综述。通过对以前研究成果的回顾,结合股权激励现状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股权;激励动因;激励效果;影响因素
一、引言
股权激励最早产生于1952年,美国辉瑞公司为了避税,首次推出了面向所有雇员的股票期权计划。1999年,我国首次出现了股权激励制度。随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股权激励不断地完善。
随着政策的完善、企业的发展与两权分离的深化,股权激励在企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期权激励的作用从避税,发展到减轻问题、激励管理者,再慢慢形成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进行自我激励的局面。随着股权激励的广泛的运用,如何实现效能最大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结合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找到适合现状的发展路径。
二、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一)股权激励概述
股权激励是一种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高管、核心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方式,是为了避免和降低经营者逆向选择对所有者的利益损害的方式。通过股权激励使其共享企业利润、分担企业风险,以减轻两权分离的不良后果。
国内研究绝大多数是引进国外的结论并借助数据论证该结论是否适用于国内特定环境;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股权激励的目的、影响因素以及激励后果。
(二)股权激励的动因
1.减小成本
传统的委托理论认为,由于公司经理人和股东利益目标不一致,导致经理人并不以将企业自由现金流分配给股东为目的,而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Brickley and Coles认为管理者对公司未来成长机会具有私人的信息,这是一种机会成本,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来降低信息流出的风险。
2.人才驱动
股权激励是公司选择优秀管理者的手段,同时优秀的管理者也会选择提供对自己最有利的股权政策的公司。因此股权激励是吸引更优秀的管理层的必要手段。Bakeretal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更多地被授予处于第一年任期中的高管。
3.减税、避税
股嗉だ最早是以避税为目的。美国的税法规定,公司在以股票期权模式实施股权激励时,公司和个人都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股票期权行权时,股权激励对象也不需要纳税。因此,出于合理避税的动因,国外公司往往实施股票期权激励。
(三)股权激励的结果
1.成本降低,企业业绩提高
我国引入股权激励目的之一是激励经理人,降低成本。股权激励促使管理层向股东的目标靠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夏爱华,叶建芳、陈潇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发现公司经营绩效与经理人员持有的股权比例正相关。顾斌和周立烨对2002至2005年沪市56家在2002年前试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激励作用不明显,股权激励实施后业绩的提升不显著,并且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激励效应。
2.投资过度、融资
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够增加公司留存的现金、鼓励管理者进行投资、传递企业发展前景好的信息。企业股权激励的幅度越大,管理者的投资行为越丰富,甚至会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唐雪松等利用Vogt过度投资行为检验模型,证明企业经理持股比例虽然较低,但仍然能够较好地发挥制约过度投资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经理人持股收益占其个人报酬的比例较高。
3.管理层对会计政策的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倾向于在推行股权激励前调减利润,使股东降低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在股票行权后有抛售股票意向时会调增利润。然而对于利润的操纵会受到监管环境和政策环境的限制。Burns and Kedia通过研究发现高管所持股权对股价的敏感性与公司信息的错误报告程度密切相关,即高管甚至通过采用错误的财务报告影响股价,以利于其股权的执行。
(四)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
1.控制权
周仁俊,高开娟通过2006―2010年股权激励实施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明显,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增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动机导致其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
2.行业特征
处于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受新进入者的挑战大,并且现有企业间竞争激烈,企业间的成本和利润水平趋于一致,高管的经营决策带来的效果可比性较强,股权激励效果较好。处于政府监管行业的企业,高管决策时的自由度较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较大,企业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对企业经营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李秉祥,惠祥(2013)通过对2006-2011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企业分析发现政府监管,行业竞争和人才需求对于企业股权激励选择的影响是显著的。
3.其他因素
企业成长性,高管年龄等也在整个学术研究中占了一席之地。有学者认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更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更倾向于选择股权激励这种长期激励方式。冯越萍通过对2011-2013正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成长性没有显著关系。对于较年轻的高管,在公司的发展空间较大,长期激励能够留住更多的人才,同时可以引导高管更多地考虑公司长期利益,减少短期行为。
三、总结
通过对股权激励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股权激励的研究是随着时间,特定环境的改变其结论也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股权激励政策的选择,我们需要衡量激励的目的,公司的控制权,激励者的敏感性等因素。激励标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适当的激励标的能够使激励效用最大化,能够抑制管理者的逆向选择。
同时我们发现,国内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受限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国内的人文环境、监管环境和管理环境。因此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创新,寻找独特的视角。例如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们可以从跨国企业的角度去考虑同一个集团企业不同地域的股权激励设置。
参考文献:
[1]高芳.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几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5(9)
[2]周绍妮,郄敏,曾柳芳.股权激励文献综述[J].江苏商论,2014(8)
[3]陈健,贾隽.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及影响浅析[J].财务与会计,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