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节的日记

教师节的日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节的日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节的日记

教师节的日记范文第1篇

热闹过了,就像是曲终人散,感觉更像是一次节日的狂欢,积聚到教师节达到了。于是身边的教师对于年年如此的教师节有些厌烦了,不断有身边的教师会说“教师节让我们歇一歇、静一静就好了”。这就是管理学中的“边际效应”作用,边际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相反的是单位效用却是逐渐递减的。简单地举例说,当你肚子很饿时,你吃第一口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得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他的包子已经不起任何效用了。了解了边际效应的概念,接下来我们面对教师的抱怨就可以思考一下:怎样才能让教师克服边际效应而对属于自己的节日有喜悦的期待?笔者认为少些对教师整体的外部推动,重视呼唤起教师对节日的真心回应才是我们管理者需要思考的。

搞一次小调查。在教师节前由管理者分头做一次小调查,聊一聊教师的需求是什么,做归纳梳理来确定教师节的主题,或者先确定几个主题框架让教师自由选择与补充。小调查操作起来不复杂又容易贴近教师的需求,就此安排教师要求相对集中的主题式的联谊会才更有针对性与操作性。小调查更侧重于教师的真实需要,因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而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

安排一个小团体活动。充分利用年级组平台,在学校统一活动的基础上留下充裕的时间让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自由活动,学校可以提供后勤、场地,甚至是物质上的多重支持。因为年级组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可以让教师们自己商量,自己说了算,过节更具有自主性,也让教师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这能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合力协作提供帮助。大统一与小自由结合的过节方式更侧重于放大扁平组织的力量,让教师们感觉到教师节更轻松和随意。

进行一次家访。将教师节这种被关怀的幸福感从教师自身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及其家庭,换一种更有意义的形式来给教师自己的节日增添几分价值感。家访这种形式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神圣感,坚决淡化行政命令色彩,不能为了某种形式造成教师新的工作负担。家访形式侧重于提升教师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教师节更具职业意义。

约定一次美好的期待。将教师自己或他人对自己在生活、工作、个人发展等各方面作出的美好祝愿封存起来,犹如将美好的愿望进行储蓄,随着教师自己慢慢成长“化茧成蝶”,在约定时间到来后打开当初的美好祝愿,教师会回想起那段时间的一景一幕,会很感动。美好的期待不满足于短期的激情,更侧重于将感受体验延长,这样中长期的情感交汇更能获得别样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节的日记范文第2篇

就现状而言,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与社会需求脱节,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学结合是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在这方面,近代日本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借鉴。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由短期大学、专修学校、高等专门教育、企业教育等多样化教育机构组成。以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文化教育,适应时展的要求。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

短期大学。短期大学是日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短期大学以教授和研究专门的学问和技术(艺术),培养职业和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日本《学校教育法》第69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既要教授与专业能力有关的学问和技术(艺术),又要培养职业和实际生活所必须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养和综合判断力,以丰富其人格”(引自《短期大学设置标准》)。这类大学重视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培养,对课程的设置、学习安排、授课方式都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做法,既充分考虑了社会的多种需求,又有自己的创建,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其发展方向定位为“短期、近距离、小规模”,以增强灵活性、适应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专修学校。专修学校“主要是面向成人的职业技术教育,为成人学习某种专门知识和技术”,其办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和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专修学校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课程以大量的专业课为核心,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一门或几门社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并且可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灵活地设置学科专业,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高等专门学校。高等专门学校以国立或公立学校为主,以为产业部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和严格规范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高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一般文化素养和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同时高专教育又具有明确的专业要求,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企业教育。企业教育是指企业内对职工进行的从录用到退休为止的长期教育和职业训练,企业教育不局限于技工培训和监督者训练。它从新录用的职员教育起,到骨干职员的进修、中层管理者教育、经营者进修,办有董事学校、经营研究会等。它是按企业组织体制中的金字塔等级进行训练的,并已成为企业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内容除了专门的技术教育、技能训练,还包括经营、管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通过在职的或脱产的训练,使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充分开发,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为二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日本教育包括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日本非常重视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在1978年5月颁布的《部分职业训练法的法律》中明确提出终生职业培训;及终身技能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1995年在《关于在终身学习社会期待的职业教育》的咨询报告中提出,要构建丰富的终身学习社会,把走上社会后的学习作为人生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日本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学校也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终身教育社会的建立,如短期大学除实行针对社会人员的特别选拔制度外,正在尝试进一步推进面向社会的正规课程。很多短期大学还设立了面向地方开放的各种教育中心,通过公开讲座、开放学校教育设施等形式支持地方居民终身学习。

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日本职业教育正从传统的知识,技能传授向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又包括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迁移能力,使学生既能干好本职工作,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岗位或职业。而且通过资格认证的形式,保证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加强与地区及产业界的联合,以适应社会变化。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地区、产业界的结合是日本《教育振兴基本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地区发展的多样化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将不断面向地方、扎根地方、为地方经济服务。例如高等专门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奖学金支付、技术支持、委托试验等方式与企业加强合作,使高等专科学校的研究成果、研究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根据社会及产业的发展不断对现有学科进行改变,而且还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导入新的学科,使职业教育适应甚至超前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日本职业教育中的声学结合

产学结合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日本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产学结合。上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科技革命的影响,社会职业门类不断增多,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广泛多样。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企业界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如1952年和1954年的“关于重新研究新教育制度的要求与希望”,以及“关于改革当前教育制度的要求”等,都希望政府尽快纠正新教育制度中过度重视普通教育,忽视职业

教育的倾向:1956年,“日经联”提出了“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改革技术教育的意见”报告书,要求日本政府就以下几点做出决断:其一,在5―10年内,有计划地培养能够适应今后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二,加强义务教育中的理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其三,为了提高国家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率,必须强化青少年的职业技能教育:其四,充实和强化培养初级技术人员的职业高中:其五,改善和强化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理工科大学教育。日本通产省产业合理化会议在1956年9月提出“关于产学合作的教育制度”的咨询报告,1960年7月,日本经济同友会公布“关于产学合作”的政策性文件。在产业界的推动和要求下,日本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改革,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如《职业学校令》、《工业学校规程》、《农业学校规程》,《大学等技术转化促进法》、《产业技术力量强化法》等,既使改革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走上了与经济同步发展的轨道,又强化产业界与教育界的合作,使其成为一种确定体制,也使日本走上了经济富强之路。

日本注重产学结合,培养职业型人才,从其学校设置的宗旨即可发现这一点。短期大学以培养职业和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专修学校其办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和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高等专科学校其宗旨是“教授高深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企业教育更是针对企业职工进行的职业培训。

日本注重教育与企业界携手合作,企业界为职业教育募集资金,提供必要的财政资助,供学校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企业界也常常聘请教授作为企业技术顾问对企业的生产和革新进行指导或聘请教师到企业中去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并且有的行业内或公司还设立学校。而学校则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配讲师进行巡回指导,并接受企业界的科研委托项目,双方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进行双向交流。日本企业界主动与学校合作的初衷是为了快捷地获得企业所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服务,合作的结果不仅使企业获益,而且也使学校受益匪浅,形成一种双赢的模式,既确保了企业在职人员素质的提高,又做到了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实际上,这也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科技产品和生产力的有效模式,使产业界和教育界在相互合作,相互适应中得以持续发展。

由于日本企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不断适应更新的技术设备和改革的工艺过程的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提高职工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水平,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日本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产学结合的启示

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界与教育界的互利共赢与和谐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走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结合的道路,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加强立法,强化法制管理。日本通过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不同类型的学校的设置原则、培养规定做出明确规定,同时也对不同办学主体的权益给予法律保障,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使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发展,为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我国处于职业教育的初级阶段,法律法规不尽完善,应从我国实际出发,从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出发,通过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职业教育的咨询体系等方式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建立与完善针对高等职教的法律体系,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建校原则、培养方法做出具体规定,以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而使职业教育在社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首先,应正确处理政府与教育的关系,改变政府对教育的以行政指令为主的直接管理模式,建立政策引导、信息,监督评估、宏观调控的管理新机制,真正落实扩大学校办学自。其次,克服那种无视现实的心理定势,切实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再就是,要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落到实处。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人员交流。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主体,是教育资源中的能动因素。没有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职教事业,这已被许多发达国家的职教发展实践所证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有一套成熟的培训模式和任职资格制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而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教师学历不达标者达有60%以上,这与我们培养21世纪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还应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包括专业任职标准、培养模式及资格鉴定等制度,以规范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地向前发展。

建立和优化师资队伍要广开渠道,不拘一格,学校也可以在机关企业聘请学识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担负某一课程的讲课或实验实习指导;学校教师可以兼任企业的相关职位,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发表看法,提供意见。加强企事业单位与学校之间的人员交流和互动,可以成为当前改善职业教师严重缺乏的有效途径之一。

社会,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合作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日本的职业教育已经发展成为社会、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关注的行为,从而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更由于企业的参与,使得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而我国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是以政府开办的各种职业学校为主体进行的,职业教育的责任基本上是完全交给职业学校承担,而职业学校是教育单位不是用人单位,很难准确把握社会的技术需求与就业状况。由于一定程度上脱离市场办学,故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对市场需求反应迟钝,毕业生就业困难等。要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经济发展,并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就需要注重扶持和鼓励企业、行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办学,逐步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职教办学体制,以充分适应现代化社会对职教多方面的需求。尤其是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设备齐全、生产经验丰富的优势,在企业建立合作实习基地;同时,学校可及时了解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而学生也能够掌握生产一线实际操作本领,受到企业的欢迎。

教师节的日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比较借鉴 激励机制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1.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企业和个人具有充分自由的选择,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从市场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劳动者也可以按照意愿自由择业或辞职,人力资源配置灵活。这种方式有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灵活地实现个人与岗位的最优化配置,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任意就业的政策造成短期行为现象严重,员工流动比较频繁,打乱了企业的长期培训计划,影响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日本企业推行稳定的雇佣政策,对于员工的培训及政策的制定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在选人方面非常严格谨慎,重视基本素质,即可开发性。重视员工培训,实行以能力开发为目标的企业内部培训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分时期进行系统培训。这有利于提高日本员工的素质、技术水平及知识的积累,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然而这也增加了培训费用,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长期雇佣制度阻碍人才在全社会的自由流动,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2.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美国企业在管理上实现制度化和专业化管理,职务分工明确细腻,岗位专业性要求高。这种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考评、工资的制度,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等都提供了依据。然而,高度专业化不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形成。

日本企业一方面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大部分企业实行年工序列制,另一方面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重视情感沟通。日本企业注重内部提拔,允许而且鼓励职工在精通本职专业技术的同时,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实行工作转换制。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和发挥了员工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内部员工的全面发展。但是它也使得许多日本公司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且优秀人才很难脱颖而出,被压抑和浪费现象极为普遍。

3.薪酬福利制度方面。美国企业强调物质刺激为基础的工资制度,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实行快速升降制度。美国快提拔、高奖励、强刺激的手段大大提高了员工素质,对调动员员工的积极性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在竞争高度激烈,环境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如果缺乏有效而充分的授权和严密系统的管理,员工必然缺乏高度责任心和自觉性,难以对市场做出敏捷反应。

日本企业主要是实行年功和能力相结合的薪酬制度和职务晋升制度,随企业工龄定期增薪,注重精神激励。采取终身雇佣制度,讲求长期稳定。这种措施有利于调动普通职工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但是收入差别的缩小严重影响和压制了企业经理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劳资关系方面。美国企业中劳资双方关系的对抗性较强,由于发达的劳动力市场,美国公司可以随时招聘员工,对于那些罢工、对公司有不满情绪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雇。如果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期,频繁的劳资纠纷以及罢工,会给公司带来经营上的风险。

日本企业非常注重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 员工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管理,使他们对企业经营状况了解较多。劳资关系的全面合作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

1.营造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环境。通过发挥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实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竟其功。当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时,面对这样一个市场,企业在做人力资源规划、核算预期劳动成本的时候无法运用正常的市场理论来判断,非市场因素太多,导致企业招聘员工的成本较高。要使市场在人力资源资源的配置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提供公平的雇佣机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与设计,从组织内外招聘甄选人才,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人才评估体系,不能仅仅把一个人的职位、学历、职称作为考核指标,而应当把一个人的人际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是否对职业进取有强烈的紧迫感等方面看成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考核,使企业选拔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的要求,实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2.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制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和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使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合理的回报。研究表明,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仅为20%~30%,给以适当的激励,则能力的发挥达到80%~90%。通过目标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加强薪酬与绩效的相关度,克服薪酬体系中的平均主义,有利于整个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的建立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3.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国企业必须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建立科学规范的员工培训管理程序,培训和教育的手段要灵活多样,注重培训效果和绩效的反馈。建立培训激励、绩效考评、动态改进三位一体的员工培训保障机制,可以保证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及动态适应性。另外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员工潜能,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4.加强人力资源的维持和保护,以人为本。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加强企业凝聚力。企业要确保劳资双方地位平等、信息畅通,关注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实行人本管理,达成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实现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以形成目标期望的相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美)雷蒙德・A・诺伊等著 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教师节的日记范文第4篇

同时从20 世纪90 年代起,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变缓甚至停滞,为了更加降低成本,一些企业纷纷将加工工厂和销售市场转往海外,而中国是日本最为看好的也是最大的加工和销售市场。随着中日贸易的日趋频繁,学习汉语成为了工作的需要。很多日本人认为多学点汉语,更有利于就业和个人未来的发展。

在这种“汉语热”背景的驱动下,日本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地增加,汉语教育机构也呈现出了遍地开花的趋势。在学习汉语的人中,除了部分日本人来到中国,以生活、工作、留学等方式学习汉语外,大多数的日本人还是在本土进行汉语学习。因此对日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今年来也在不断激增。

最初在日本的汉语教学机构里担任汉语教师的主要是日本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曾在中国留学,也有一部分人是在本国学习汉语,并没有留学背景。 而有中国留学背景的日本人汉语教师更受学生的欢迎。随着赴日中国人的增加, 汉语教学机构开始重用在日中国人以专职或兼职的形式来当汉语教师,其中一部分是在日留学生,一部分是旅居日本的学者或工作人员,还有一部分是定居日本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由于他们既懂汉语又懂日语, 用母语教学自然得天独厚。

但对日汉语教学毕竟有别于对中国人的汉语教学,其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都有很大差别,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并非会说中文就可以胜任对日汉语教师的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汉语教育机构已经认识到这点,开始重用外汉语教育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人来进行汉语教学。这将大大提高对日汉语教学的水平。

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久的将来我们也有可能从事对日汉语教学工作。虽然中日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两国在文化背景的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方面又存在着不少差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会因此遇到各种跨文化冲突。因此我们在开始对日汉语教学工作之前,有必要对这些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跨文化冲突进行梳理,分析其原因并探索找出解决的途径,这对于确保对日汉语教学的顺畅进行,增进彼此之间最大限度的了解是十分有益的。

1 语言交际差异所带来的误解与冲突以及解决方法

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寒暄方式,称谓称呼,致谢方式和否定表达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1.1 称谓、文体及寒暄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及解决办法。

日本人使用语言进行对话时, 会根据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称谓、不同的文体和表达方式,而在中国除了一些正式场合,一个词或一句话不会因为谈话对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比如“吃饭”,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我们都说“吃饭”。而在日本却有食べる/召し上がる(尊敬語)/頂く(謙遜語)之分。初次接触日本学生的汉语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日语基础,可能会因为同样一句话学生会有不同的说法而感到很难与学生交流。因此,教师应该学习教学和日常生活所需的日语,在学习日语的同时,我们也应简单了解日本人是如何使用这些语言以使交际更顺畅。

日本人的问候语和寒暄方式也与我们有所不同。日本人每日早上初次见面都会互道“早上好 ”,这个问候不因双方地位,熟识程度而有所增减 ,它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除了互道问候以外,日本人也会围绕天气寒暄一番 ,例如:“今天天气真好啊 !”“今天真冷啊 !”等等。 日本人初次见面谈话时不会谈论有关对方生活、家庭、工作、年龄等的个人隐私,通常先从天气和季节展开话题。绝对不问情况。而中国人除彼此问好外 ,还常用 “饭吃了吗?”“你上哪去?”等进行寒暄 ,初次见面时,为表示亲密,反而喜欢问一些对方较为私人的问题,这种方式是比较普通的,并不算犯忌。 在教学过程或与日本师生的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不要随意打听对方生活、家庭、工作、年龄等情况 ,也不要像我们一样因为关系熟悉而省略一些必须的寒暄语而造成对方的误解。

1.2 谦恭,拘谨、模糊的交际策略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及解决方法。

日本人注重礼节,在交际中显得谦恭、拘谨、保守,不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处处谨小慎微,时时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由于他们的这些秉性,使得他们答谢、拒绝的方式与中国人有很大的差异。

在致谢的方式上,日本人会以一种让中国人无法理解的不断的重复感谢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心情,日本人坚信人与人的交往中必须心存感恩之心,这样才能使双发的交往更加顺畅,对方才可以在这种温暖的交往中感受到友情。而对中国人来说,过度的感谢显得很生分很客套,反而不利于彼此的交往。在交往中,日本人的这种致谢方式往往让人觉得无法承受,很是繁琐,而中国人的“大恩不言谢,谢多了生分”的交际方式,又让日本人觉得中国人太过把一切当成了理所当然,不知感恩,从而产生交际上的误会。

日本人在表达否定时,非常体恤他人的感受,为了不给对方带来不快和尴尬,否定的表达总是显得欲言又止,模棱两可,即所谓的“暧昧地拒绝”。他们希望对方可以从这种“暧昧的语言”中读出他们本意,而不是由自己清晰地说“不”,以免伤害了对方。他们不喜欢对别人的观点直接提出反对意见,即使是提也是极其注意用词,而中国人在回答问题时“Yes”和“No”是很明确的。中国人比较直截了当,思维逻辑性强,习惯用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与日本人的交往中,他们对中国人的这种是非明确表达,直率表达意见的方式很不适应,在他们看来,中文中的“不行”“不好”等词过于斩钉截铁,过于直白,很不礼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直截了当地用“不”去否定,会让他们感到不快或尴尬,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两个民族不同的价值取向,注意从日本人的习惯去理解他们的感谢和否定,要清楚地知道日本的点头并不代表“同意”,随声附和的弦外之音也许是“不”。从教师的角度,我们表达观点的方式要尽量委婉,注意体恤对方的感受,多用鼓励赞扬的话语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这样我们就能使学生消除误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进行汉语学习,更利于汉语的教与学。

2 非语言交际差异所带来的误解与冲突以及解决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会使用很多非语言交际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日本社会等级观念很强,注重集体利益,讲求体恤、和谐,他们谦恭、暧昧、含蓄、保守的性格,使的他们在交际活动中比中国人更多地使用非语言交际手段。在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了解以下几点,以免产生误会。

2.1 沉默 点头 微笑中隐含的意义。

在与日本人进行会话时,日本人常常以沉默或微笑并频频点头作以回应。他们认为在公共场合不应用面部表情过分地表达个人的情感,这种习惯渗透到了很多社会领域,包括学校和课堂。他们内敛的和不愿过分表达喜怒哀乐的性格,使得我们很难从他们的表情和体态语中判断出他们的态度。他们频频的点头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同意,而在课堂上,学生听老师的讲课也会不停地点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已经理解并听懂了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点头也许只是表达他对老师的尊重或表示自己在听老师讲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以学生的外部表象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要能察言观色, 或通过测试,会话,调查表等方式来再次确定,通过分析 , 即可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2.2 节制、保守的非语言交际方式。

由于日本是非体触文化的民族,日本人很少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激情或有类似拥抱,接吻的亲密举动。对于家族之外的人,他们的身体接触更是少之又少。而中国人的身体接触相对多些,如大人摸孩子的头以示,上司拍职员肩膀以示鼓励,同性同学一起挽手散步,朋友见面互相打闹以示友好等。

如果我们的教学对象属于小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我们要注意不要过多使用体触语言表达感情。在教学的提问,巡视等环节上,不要过于接近学生,以免引起对方不安。

另外,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喜欢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和感情距离,而中国人则更喜欢将彼此的关系拉近,因此在与日本人的交际中,如果忽视了这种距离意识,也会使对方感到局促,甚至产生误会。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和学生逐渐熟悉而不分彼此或觉得对方理应对自己如何。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使对方更为放松。

3 从性格角度分析日本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

日本人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守纪律,谨慎,懂礼貌,集体意识强,这和他们民族的价值取向,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3.1 喜欢秩序与计划,时间观念很强。

日本人喜欢在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里生活,凡事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因此教师将讲授课程之前,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份教学安排表,如课时进度,考试时间等,这样就会消除学生的困惑。另外,日本人在发言前喜欢实现有所准备,他们对中国老师在课堂上即席发间、课堂讨论, 常常显得不知所措,无法回答或参与,这与他们凡事讲求计划性,对机应变能力较弱有关。因此教师应该创造出宽松的教学环境,同时也要逐步让日本学生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回答都有时间准备,让他们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尝试即席回答或讨论问题。

3.2 尊重老师。

日本人对老师比较有礼貌。日本学生一般不会刚认识老师就和老师的关系十分密切, 不过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友情会保持很久。但日本学生对老师尊重和礼貌, 并不等于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满意, 对此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教师只有冷静地发现礼貌背后, 学生对教学的意见, 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3 性格内向。

谨言慎行, 内敛,谨慎是日本人性格的重要特征。日本很少在众人面前流露自己的想法。学生极少在课堂上说他是否听懂了,老师讲课的语速、方式等是否能接受。老师可以将一些想要知道而学生不会直接告诉你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表,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日本人不会开诚布公的就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某些看法来做评价,他们觉得别人那样想那样做,自有他们的道理,直接的品评是不礼貌的。他们喜欢心照不宣, 让别人领会自己的意图。 因此, 老师向学生提出建议或让他们就某个人的观点发表意见时, 日本人常会说的“ 怎么说好呢”(どう話したらいいでしょうか?) , “请让我考虑一下。(ちょっと考え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等, 其实,这是拒绝回答的标志。日语具有很强的掩盖意志的技巧,是与否无法很明确地从语言中判断出来、这种模糊、暧昧的风格甚至会影响日本留学生的汉语表达风格,如大量使用语气助词“ 吧” 、“ 呢” 、“ 呀”等, 以使语气和缓。教师要领会学生语言的真实含义,不能单从语言来判断他们的想法。这点对教师来说其实是很难适应的。

日本人性格敏感,十分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日本人看来,面子是很重要的。他们一旦受到负面评价,非常容易产生消极态度,以致情绪低落。所以教师应避免针对某个人进行评论或提出批评,更不要在一个人面前去谈论评价第三方,即便非要评论或批评也应选择恰当的场合和言辞。

3.4 集体主义观念强,守时。

日本人非常强调集体、认为个人的行为,思想甚至举止等要符合集体的准则。他们有很强的集体归属感,把自己看成某个团体的一份子,强调遇事要替他人、替团体利益着想,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其他人。日本人的准时其实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在日本人看来, 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不能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也不能因为私人的理由来解释诸如迟到,表现欠佳等事件,老师上课时把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上是一种极其不好的行为,因为老师的这种个人行为会直接影响全体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产生不安 ,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迟到也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浪费了全体同学的学习时间,给别人添了麻烦。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避免这一点。这样才可以树立教师的形象,更有利于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节的日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も 也 强调功能 关联理论 语境

本文所提及的日语特提助词“も”和副词“也”的强调功能是指通过在说话人认为事态实现可能性相对小的要素附加“も”和“也”含意与其相比事态实现可能性相对高的要素的存在,以此来突显特提对象之异常的效果。

(1)先生もこの}が答えられなかった。

(老师也没能回答这个问题。)

(2)这件事最知心的朋友也没告诉。

在话语(1)中日语特提助词“も”具有强调功能。一道很难的题“学生没有回答上来”是相对来说容易预想到的。但“老师没有回答上来”则是相对难以预想到的。在 “先生(老师)”后附加“也”,从而暗示说话人预想到的可能性相对高的“学生”没有回答上来,突显出“老师也没能回答上来”这一命题的异常。在话语(2)中,在说话人认为作为没有告诉的对象可能性较低的“最知心的朋友”这一要素通过附加“也”,暗含没有告诉的可能性^高的对象“关系一般的人”,从而突出出乎意料的命题“没告诉最知心的朋友”,这样的效果在本文中视为强调功能。

那么,我们怎么可以从话语(1)和(2)中推断出字面里没有的信息呢?本文聚焦“も”和“也”的强调功能,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回答。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由法国语言学家Dan 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 Deirdre Wilson提出,是有关交际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听话人才能正确地识别和认知说话人想要表达的交际意图。当话语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种语境效果的时候,这一话语就具有关联性,而关联性是由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这两个因素决定的。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关联性越大,需要处理的努力就越小。当处理努力最小而语境效果最大的时候,话语便达到了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Sperber & Wilson(1986 )认为,说话人必须使听话人以适当的处理努力获得适当的语境效果。

在交际中,说话人并不一定需要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话语(1)中,我们可以更具体告诉听话人“この}は学生も答えられなかったし、先生も答えられなかった(这道题学生没能回答上来,老师也没能回答上来)”,也可以简单地说“先生もこの}が答えられなかった”,暗示“学生も答えられなかった(学生也没能回答上来)”。西山(1995)指出,即使语言本身不够完整,但如果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可以推断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很多时候会选择不完整的语言来表达。不但如此,不够完整的语言表达有时交际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在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词汇在很多时候不过是提供给听话人的一种线索,听话人若要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则需要以说话人所使用的语言词汇为线索,获得语言词汇所表达的意思之外的说话人想要传递的信息。话语(1)中,并没有提及学生没能回答,但根据说话人所使用的语言词汇,听话人可以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交际意图。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有时说话人所使用的句子本身各个组成部分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所表达的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并非就是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因此只是理解句子意义有时是无法正确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话语意义的。ブレイクモア(1994)认为,听话人所具有的有关单词和句子等知识只能提供给听话人一个理解话语的线索。脱离了语境,单纯看句子意义有时并不能理解说活人的交际意图。句子意义是理解的线索和依据,而语境才是关键因素。因此听话人除了要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去获得句子意义之外,还必须依据语境进行推理建构话语意义,从而获得说话人真正意图传达的信息。

二、语境

人类的言语交际必须遵守关联原则,关联原则是一切言语交际的基础。根据关联原则,每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关联性,而信息的关联性传递是受语境因素制约的。关联理论认为,听话人认知话语的过程是一个获取语境效果、寻求最佳关联的语用推理过程。因此听话人理解话语时语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ブレイクモア(1994)认为,语境不仅只限定于言语交际进行的客观环境或者之前的先行语篇等,还包括对某事的记忆,对某个人物的记忆,或者可以是对一般文化的假设、宗教信念、有关科学法则的知识等等。

虽然“も”和“也”具有若干个语用功能,但本文认为其最基本的语用功能是类似功能,其他语用功能是由类似功能派生出来的。根据不同的语境,“も” 和“也”有时可能只具有类似功能,有时也可能以类似功能附加其他语用功能的形式出现。在交际中听话人究竟是如何根据语境正确判断出“も” 和“也”的话语意义的呢?下面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も”和“也”的强调功能。

三、案例分析

接下来借助几个有关“も” 和“也”的案例,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听话人是如何正确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も” 和“也”的强调功能的。

(3)彼女はノックもしないで、突然入ってきた。

(她门也没敲就突然进来了。)

案例(3)中的“も”也具有强调功能。在进入房间之前,一般情况下作为最起码的礼节需要敲门,然后在得到允许之后打声招呼才可以进入。但是,非但没有打招呼,就连门也没有敲就突然进入房间,这在谁看来都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行为。在这里,听话人之所以觉得“她”的行为是非常失礼的并非是从案例中的词汇推论出来的,而是根据语境――在进入他人的房间之前所要遵守的礼节作为依据推论得来的。案例(3)中的“も”并非单纯地表示类似,让听话人感到意外,来达到了强调作用的。

(4)あの子はHの言うこともかない。

(那个孩子父母的话也不听。)

案例(4)中,听话人会想“这个孩子非但不听别人的话,就连父母的话也不听(真过分)”,让听话人联想到别人的话也不听是因为“も”具有类似功能。一般来说,孩子应该听父母的话,因此听话人会觉得意外,为什么那个孩子连父母的话也不听呢?帮助听话人理解 “も”的类似功能的是一般的伦理道德。案例中,社会伦理道德成为了语境。听话人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も”的类似功能,而是更进一步理解榍康鞴δ埽是因为听话人总是寻求最佳关联。

案例(3)和案例(4)是有关“も”的案例,下面来看看有关“也”的案例。

(5)明天期末考试,现在哪怕一秒也不能浪费。

案例(5)和案例(3)、案例(4)很相似,在这里“也”并不是单纯地起到了类似功能,也起到了强调功能。在这个案例中使用了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被人们忽略不计的一秒这样一个极其短的时间单位,暗示其他更长的时间例如一小时或者一天就更不能浪费了。

像这样的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在瞬间完成的,所以我们往往察觉不到,但是听话人在理解以上几个案例时都在遵循着关联理论而有条不紊地推论,一直到正确理解想要表达的交际意图。从以上三个案例中也不难看出,日语特提助词“も” 和汉语副词“也”在统语论上虽有区别,但在听话人理解案例当中两者的强调功能是遵循着相同的一个原理。

四、结束语

日语特提助词“も”和汉语副词“也”的使用方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从统语论上来看,虽然“も”在句中的位置和“也”的位置有所不同,但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很难。但是在理解“も”的强调功能时,时有错误的理解。这并不能单纯依靠语法来解决。如果不能理解日本所特有的文化常识是不能正确理解日本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的。因此在教授语法点的时候,不能单单教给学生中文意思,到了高年级更应该详细说明在不同语境下语法点所具有的不同意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