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设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合同在××协议基础上签订,中国××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向×国××公
司(以下简称卖方)购进××设备,其交易条件如下:
一、商品名称:××××。
二、数量:卖方供货的具体内容,详见合同附件一。
三、规格:卖方提供设备质量、规格,有关技术资料,技术保证,图纸,详见
合同附件二。
四、交货后服务:卖方派遗有经验的称职的技术人员到买方设备安装、试车,
进行指导。具体人数,技术服务范围和待遇,详见合同附件三。
五、卖方对买方派遗来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其培训人数,培训地点,培训内
容,详见合同附件四。
六、价格:fob××(港口)×××元。设备总件和单证价格,详见合同附
件五。
七、包装:根据商品的特点及运输方式由卖方确定适当的包装,唛头也由卖方
自行设计。发货后另行以函电通知买方。凡由于卖方对货物包装不善,货物在装船
前保管不良,致使货物遭到损坏时,卖方均应更换或赔偿。
八、保险:由买方负责投保。
九、装运日期:一九××年×月至一九××年×月。
十、装运港:××。
十一、目的港:××。
十二、支付条件:本合同项下的支付,买方通过中国银行××分行在设备装运
15天前,开立以×国××公司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的×元即期信用证。
十三、单据:货物装船离港后卖方应向议付银行提供下列单据议付货款。
(1)发货票五份。
(2)清洁已装船提单,空白背书,一式三份。
(3)品质、产地证明书两份。装运设备船只离港后五天内,卖方应航寄买方
及卸货港、中国对外贸易公司以上各项单据副本各一份。卖方还应随船交付买方在
目的地的指定收货人以上各项单据副本两份。
十四、装运:
(1)在开始装运月份前20天,买方应以电报通知卖方当月装运数量和装货
船名。卖方应在接到买方上项电报通知五天内复电买方。
(2)装货船到达装运港五天前,买方应将装货船船名与国籍,预计到达装港
日期,装运数量预先以电报通知卖方。装货船到达装货港18个小时前,买方应对
上述内容发出正式通知。
(3)装船结束后24小时内,卖方应以电报将合同号、商品名称、装货船船
名、收货人、装货数量、目的港、发票金额、装货船离港日期通知买方。
十五、检验:
(1)卖方供应买方的“设备”的制造,检验和试验应按卖方国家现行标准规
范进行。本合同生效一个月内,卖方应将本合同“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一式六份和
国家标准一式二份航寄买方,作为检验依据。
(2)卖方对其供应的全部“设备”应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向买方提交由制造
厂或卖方出具的质量合格证和检验记录,以此作为本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的证明书,
设备检验和试验的费用均由卖方承担。
(3)买方在装货船到达目的港后有权对货物的数量和品质进行复检,复检费
由买方负担。如发现质量规格,数量与合同不符,买方有权向卖方索赔。
(4)卖方供应的全部“设备”的开箱检验应在工作现场进行,卖方有权自费
派遣他们的检验人员到现场参加此项检验,买方应在检验前一个月将开箱检验日期
通知卖方,并为卖方检验人员提供工作方便。在双方合同开箱检验中如发现“设备”
有缺少、缺陷、损坏或包装、质量标准与本合同不符时,应作详细记录,并由双
方代表签字。如属买方责任,此记录即为买方向卖方要求换货,修理或补齐的有效
证明,如不属买方原因,卖方检验人员不能参加开箱检验时,买方有权自行开箱检
验。如发现设备有上述问题并属卖方责任时,应委托中国商品检验局出具证明,以
此作为买方向卖方要求换货、修理或补齐的有效证明。
卖方接到买方索赔证书后,应立即无偿换货,补发短缺部分或降低货价,并负
担由此产生的到安装现场的换货费用风险以及买方的检验费用。如卖方对索赔有异
议时,应在接到买方索赔证书后两个星期内提出异议,双方另行协商,如逾期,索
赔立即成立。
卖方接货和/或补交货物的时间,不迟于卖方收到买方索赔证书后一个半月。
如需重新制造的设备或部件,其补交货时间,届时由双方另议。
(5)在开箱检验中,由于买方的原因,发现设备有损坏,通知卖方后,卖方
应尽快补发,其费用由买方负担。在检验中,如发现卖方提供的检验所需的标准仍
不完整或提供的不及时,经与卖方协商,买方有权按照买方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检验。
十六、保证,赔偿与处罚:
(1)如果设备发现缺陷,买方必须在到货后一年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卖方。
(2)卖方保证设备质量、规格、技术资料、图纸符合买方的说明。如买方未
能按合同规定开立信用证,致使本合同部分或整批不能按时执行,对卖方造成了损
失,买方应按本合同总值的1%向卖方交付罚金。如卖方不能按本合同规定部分或
整批交货,对买方造成了损失,则卖方应按本合同总值的1%向买方交付罚金。×
×号协议中的赔偿与处罚规定也适用于本合同。
十七、不可抗力: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而造成不能完成合同义务,买卖双方按
××协议规定办理。
十八、解除合同:如果卖方迟交设备超过6个月时,买方有权终止合同。撤销
全部定单,不论撤销时货物是否运用或财产权是否已转移,在上述情况下,卖方应
立即退还已付款项,买方对此概不负责。
十九、仲裁:有关本合同和本合同执行中所发生的争议应通过签约双方友好协
商加以解决。协商不能解决,应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仲裁应在被告方所在国进行,
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仲裁费由败诉一方负责。仲裁期间,
除了在仲裁进程中进行仲裁的部分外,合同应继续执行。
二十、效力条款:本合同由双方代表在××签字,有关合同生效,终止及其它
规定与××号“协议”规定相同。
买 方卖 方
中国××公司 ××××公司
地址:××××地址:××××
电话:××××电话:××××
电挂:××××电挂:××××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关键词: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U522文献标识码: A
1.目的
规范公司生产设备大修、转场维修、故障维修及保养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提升公司效益。
2.术语和定义
2.1 生产设备大修
是指为使设备恢复其出厂设计性能和精度而进行的全面性修理。
2.1.1生产设备大修判定标准:是指生产设备大修前应具备的条件,同时满足下列二个条件时,则需大修:
(1)生产设备性能已达不到出厂设计要求。
(2)时间达到生产设备的大修间隔规定。
2.1.2从动力、机械、电气、液压四方面对生产设备进行评判,当每方面至少有一半以上要素同时发生时,判定为生产设备性能达不到出厂设计要求。
(一)动力部分(发动机):
(1)发动机动力性能显著下降。
(2)发动机燃油、油或冷却液消耗量明显增加。
(3)运转时有严重的异响。
(二)机械部分:
(1)生产设备主体结构部分严重变形、严重开裂或严重锈蚀。
(2)制动器出现磨损严重、操作失灵、制动力下降或失效,无法调整。
(3)钢丝绳出现严重断丝、严重变形、严重磨损、断股等达到报废标准现象。
(4)行走机构严重磨损,无法正常工作。
(5)传动机构主要部件到极限磨损程度,运转中出现偏摆、异响或撞击抖动现象;
(6)操作机构磨损间隙过大,操纵失灵。
(7)变速箱、齿轮轴磨损严重,运转中有异响现象。
(三)电气部分:
(1)电动机的定子及转子的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低于正常值,运行中有严重异响,轴承损坏或有扫膛现象。
(2)安全保护装置损坏或失灵。
(3)因控制电路或元件老化经常引起生产设备出现故障而不能正常使用。
(四)液压部分:
(1)马达、泵或千斤出力明显下降,无法正常工作。
(2)因密封件或油管老化引起大面积的漏油现象。
(3)液压油路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
2.1.3间隔指标:是指连续两次大修之间的间隔时间。考虑目前工程转移比较频繁,结合公司生产设备目前性能状态,大修时间间隔定为4年,大修时间间隔中不包括生产设备封存时间,如该生产设备中间有封存时间,大修时间间隔顺延,生产设备每经过一次大修后,时间间隔减少1年,直至报废。
2.2 转场修理
是指生产设备进行在施工现场转场安装前,为保证生产设备能恢复其设计性能和技术状况而进行的修理。
2.3 故障修理
是指生产设备日常性、突发性的修理,主要是排除使用不当、保养失误造成的临时故障或局部损坏。
2.4 保养
是指以清洁、、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修理,是以维持生产设备的技术状况为主的维修形式。
3. 管理内容
3.1 生产设备大修
3.1.1大修鉴定:设备管理单位组织操作、机务、液压、电气等相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前鉴定,填写“大修前技术性能鉴定表”,根据鉴定结果,确定生产设备的大修范围,并由鉴定负责人签署意见。
3.1.2大修预算:设备管理单位根据“设备大修前技术性能鉴定表”编制设备大修预算表,并启动设备大修预算审批流程,对于公司不提取大修费用的生产设备,预算由设备管理单位自行审批。
3.1.3大修计划:设备管理单位编制“设备大修计划”后上报工程技术部审核、工程技术部汇总形成公司年度设备大修计划,经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设备管理委员会批准。
3.1.4大修实施
1)确定维修人员:设备管理单位确定大修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等相关人员。
2)确定技术方案:技术人员确定后,编制生产设备大修作业指导书,经设备管理单位审批后实施。要求大修作业指导书要能正确指导作业活动,规范现场操作,格式符合公司作业指导书管理要求。
3)确定项目工作计划:大修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对技术方案进行讨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形成具体的“项目工作计划”, 经设备管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4)安全技术交底:项目负责人组织参与大修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交底,并履行双签字手续,形成“施工交底记录表”,交底内容要全面、清楚,被交底人可以复述。中途参与施工人员要补交底后方能作业,大修项目因故停工超过一个月重新开工时,要重复交底。
5)大修过程:过程中技术负责人要及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表”,施工负责人审核,大修记录要准确、及时、真实。
3.1.5大修验收:施工完成后,大修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人员、液压人员、电气人员、机务人员等专业人员按设备大修鉴定表及相关大修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并进行签字确认,形成“设备维修验收表”,验收要全面、无漏项。
3.1.6大修结算:生产设备大修完成后,设备管理单位填写大修结算单并启动大修结算流程,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审核,计划经营部审批。
3.1.7资料归档:大修完成后1个月内设备管理单位要负责将资料进行整理,移交工程技术部审核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3.2 生产设备转场维修
3.2.1维修鉴定:设备转场安装前,设备管理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前鉴定,并填写“维修前技术性能鉴定表”,根据鉴定结果,确定转场维修范围,并由鉴定负责人签署意见。
3.2.2维修计划:设备管理单位根据设备维修鉴定结果编制“设备转场维修计划”,并经设备管理单位审批完成。
3.2.3维修实施
1)确定维修人员:设备管理单位确定维修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等相关人员。
2)确定技术方案:技术人员确定后,要编制生产设备转场维修作业指导书,经设备管理单位审批后实施,维修作业指导书要能正确指导作业活动,规范现场操作,格式符合公司制度要求。
3)项目工作计划:维修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对维修方案进行讨论,结合现场实际形成“项目工作计划”,经设备管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4)安全技术交底:项目负责人组织参与维修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交底,并履行双签字手续,形成“施工交底记录表”,交底内容要全面、清楚,被交底人可以复述。中途参与施工人员要补交底后方能作业,维修项目因故停工超过一个月重新开工时,要重复交底。
5)维修过程:过程中技术负责人要及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表”,施工负责人审核,维修记录要准确、及时、真实。
6)维修验收:施工完成后,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操作人员、液压人员、电气人员、机务人员等专业人员按设备维修鉴定表及相关维修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形成“维修验收表”,验收要全面、无漏项。
7)资料归档:维修工作完成后1月内,维修单位要负责将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存放于设备管理单位。
3.3 生产设备故障维修
3.3.1 故障上报: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操作人员不能自行修理完成时,要及时向上级部门上报。
3.3.2 生产设备故障维修:
1)确定维修人员:设备管理单位根据故障发生性质,指派相关专业人员组织进行维修。
2)确定维修方案:技术人员确定后,编制生产设备维修方案,经设备管理单位审批后实施。维修方案要能正确指导作业活动,规范现场操作,格式符合公司管理要求。
3)安全技术交底:组织参与维修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交底,并履行双签字手续,形成“施工交底记录表”,交底内容要全面、清楚,被交底人可以复述。
4)维修过程:过程中技术负责人要及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施工负责人审核,维修记录要准确、及时、真实。
5)维修验收:修理结束后,设备管理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维修验收表。
3.4 生产设备外委修理
3.4.1 当内部维修能力不足时,可以外委修理,涉及到外委修理相关方时,要对其进行评审,评审时由设备管理单位发起,工程技术部进行资质审核,计划经营部进行经济指标审核,通过后进入公司合格供方名录。
3.4.2 设备管理单位要从合格供方名录中确定修理单位,维修费用在10万及以上的,按招投标管理规定执行来确定修理单位。签订设备维修合同后,设备管理单位监督修理过程,跟踪填写设备维修记录和最终验收记录。
3.5 生产设备保养
3.5.1 保养计划:设备管理单位编制本单位年度生产设备保养计划上报工程技术部审批。
3.5.2 保养实施:设备管理单位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分别填写生产设备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和定期检查保养记录。
3.5.3 保养验收:设备管理单位对生产设备保养情况进行检验,并在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和定期检查记录上签字验收。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备管理暂行办法》
经过分析如此情况,使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Foxpro6.0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困难。
过去我们七煤公司煤气总公司输配安装分公司的用户煤气收费管理,采用的是人工的方式手工管理,存在着许多弊病,例如:检索查找时速度慢,可靠性不高,收费员收银舞弊,数据汇总时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不能打印报表等,因此开发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们将以开发煤气收费管理系统软件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一章 开发煤气收费管理系统的问题
1.1煤气收费管理系统的简介
煤气收费管理系统是针对七煤公司煤气总公司煤气输配安装公司煤气收费方面大量数据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根据实际需求,实现了煤气用户交费信息的科学管理。首先建立煤气用户档案,收费员档案,楼房档案,然后,定期或不定期输入煤气用户交费信息,由系统自行生成相应的统计数据及各类统计报表以供查询、打印,另外还可以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更新和删除,煤气收费管理系统力求给软件使用者方便快捷的途径去管理这些繁琐的数据。
1.2煤气收费管理系统的用户需求
总体功能需求
煤气收费管理系统是针对煤气收费方面的大量数据业务处理工作用计算机进行全面现代化管理,主要包括:煤气用户档案、收费员档案、楼房档案的建立及管理,各煤气用户交费信息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功能,以实现软件使用者方便的输入、查询、统计、打印相关报表的业务需求。
具体系统功能需求描述
(1)各类档案建立及管理
提供对煤气用户、收费员、各楼房基本情况的数据输入、组合条件查询、统计、打印功能。
(2)煤气用户交费信息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输入煤气用户交费情况,实现软件使用者可以随时按各类收费方式数据汇总、查询用户交费信息,由系统自行生成相应的统计数据及统计报表。
(3)系统辅助功能
提供重要数据备份,打印报表,计算器,用户通讯录,生成新的年份数据,系统密码修改等功能。
第二章 煤气收费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2.1煤气收费管理系统的分析和概要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我使用原型法(Rapid Rrototyping)即以少量代价快速地构造一个可执行的软件系统模型。使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较快地确定要求,然后采用循环进化的开发方式,对系统模型作连续的精化,将系统需具备的性质逐渐增加上去,直到所有的性质全部满足。此时模块也发展成为最终产品了。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出该煤气收费管理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模块:用户交费信息模块、基本档案数据模块、打印模块、系统维护模块。
2.2煤气收费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由于考虑到本系统是应用在单机系统上,另外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我们只建立起一个数据库,在此数据库基础上建立起如下表:
(1)煤气用户表:C:\MQZC\YHK.DBF
(2)楼房基本情况表:C:\MQZC\LFK.DBF
(3)收费员基本情况表:C:\MQZC\SFYK.DBF
以上几张表属于基本表。
第三章 煤气收费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
3.1 Visual Foxpro6.0简介
Visual Foxpro6.0(中文版)是Microsoft公司1998年的产品,它是一个可运行于Windows95/98,Windows NT 平台的32位数据库开发系统,并能充分发挥32位微处理器的强大功能,具有直观易用的编程工具。Visual Foxpro6.0是为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开发而设计的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软件。无论是组织信息、运行查询、创建集成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还是为最终用户编写功能全面的数据管理应用程序,Visual Foxpro6.0都可以提供管理数据所具有的速度、能力和灵活性,是普通数据库管理系统无法比拟的,它把我们带入了一个XBase的新时代。
3.2系统模块的具体实现
根据以往的程序设计的方法和经验,模块化程序设计是进行大程序设计的一种有效措施。将一个大程序按其功能进行分割成一些模块,使每一个模块都成为功能单一、结构清楚、接口简单、容易理解的小程序。
在本系统中有四个模块组成。它们分别是:用户交费信息模块、基本档案数据模块、打印模块、系统维护模块。下面就开发这四个模块的过程及所遇到的问题分别加以介绍:
报表的调用是通过创建一个表单,在表单中添加各种控件,通过打开表单,在表单中选择打印范围,然后点击“打印”命令按钮来实现的,并可以实现打印预览功能。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模块提供完成数据的一般性维护,如数据的恢复与备份,系统密码的修改,还提供一些辅助软件如:计算器,煤气用户通讯录等。
尽管系统中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来防止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破坏,但由于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故障、操作员的失误以及故意的破坏,问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些故障轻则造成运行事务非正常中断,影响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重则破坏数据库,使数据库中全部或部分数据丢失。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当然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我们将要保存数据保存到指定目录,数据恢复时反向操作即可。
3.3系统开发的其它方面
在这一节中,我们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系统的帮助文档,另一个是系统的测试,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帮助文档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好的文档能够使用户快速了解并准确的使用系统的各项功能。减少误操作,减少错误产生的可能,这对用户和开发人员都有很多的好处。所以在开发本系统中,也加入了系统帮助文档,除了对于四大模块的详细说明外,对于易出错和不易操作的地方作了详细的说明。
由于程序员本身能力的局限性,所以做编写的代码,即使经过反复检查也难免出错,所以在本阶段力求使用有限的时间找出尽可能多的错误,力求系统尽量正确。我在系统的测试中使用了黑盒法(即不关心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而是根据程序的功能来设计检测)请一位不熟悉本系统的人来进行随意性的操作,打破习惯的操作顺序,从中发现错误,在此阶段系统的大量错误得到了改正。
第四章 结束语
关键词:汽车冷却管;工艺流程;振动盘供料;空管定位
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标准重载汽车“国六”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的汽车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节能降耗要求,升级重型汽车系列行动对涡轮增压技术革新带来新机遇。涡轮增压发动机广泛应用于重型工程车辆,通过内燃机运转产生的废气驱动涡轮增压器产生压缩空气,提高发动机空气进气量,提升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料消耗[1]。但同时涡轮增压器产生的压缩空气压力和温度升高,会对发动机使用寿命有影响,降低发动机的热效能。因此,涡轮增压产生的压缩空气一般需经中间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发动机气缸,中冷器的作用就是降低压气机后压缩空气的温度,温度降低可提高进气压力,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有效功率[2]。实际应用中,在重型车上采用涡轮增压系统后,会导致中冷器进气温度的升高,中冷器铝材的热应力急剧提高。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的叠加下,中冷器出现变形而失效的概率增大,一般常见情况是,温度过高的压缩空气通过中冷器进气口时,会使中冷器散热管进气侧0~30mm处破损等而失效,压缩空气经过中冷器管口到中部后,温度有所下降,因此散热管中部不会出现失效破损情况。前期研究中,新型节能加强型中冷器管的冷却管解决了因进气温度过高导致管道破损的问题,本研究则需解决节能加强型冷却管生产设备研究,以促进节能加强型中冷器管的产业化生产。
1研究基础
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汽车冷却管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了研究。刘国等[3]研究了一种用于中冷器管双向穿内翅片的加工设备,该设备包括内翅片送料装置、推送部件、驱动装置A、穿内翅片平台、中冷器管送料装置A和中冷器管送料装置B,推送部件往复运动一次就可以将两个内翅片分别穿两个中冷器管中,完成两个中冷器的组装;张北生[4]研发了一种汽车中冷器扁管内翅片插装机,该装置包括内翅片进料单元、内翅片压紧单元、扁管贮料单元、内翅片推进单元、推管单元,可以实现翅片自动插入扁管,并将扁管自动推入扁管收集箱。刘国等[5]研究了一种用于穿内翅片机的定位机构及穿内翅片机,该定位机构包括承托架、均设在承托架上的定位块、第一水平驱动单元、第一竖直驱动单元。文献[3-5]虽然解决了一些传统的加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文献[4-5]的方法依然存在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所提到的冷却管生产设备指的是传统的中冷器冷却管生产设备,其中冷器管没有加固片,本研究所提到的节能加强型冷却管带有加固片,业内没有参考先例。通过对组装加强型冷却管生产厂家的调研发现,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次品率高,因此,研发了节能加强型冷却管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生产实践表明,该汽车节能加强型冷却管生产设备安全性高,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合格率,满足企业大规模和综合化加工的需求。
2加强型冷却管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汽车加强型冷却管一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冷却管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6],对于装备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来说,冷却管的介质是风冷,是涡轮增压系统中冷器的关键核心部件。传统中冷器冷却管和节能加强型冷却管的区别就在于,加强型冷却管在普通冷却管的两端口上下侧胀接加固片,增加管口强度,解决管口破损的问题。结合企业现有生产条件,对汽车节能加强型冷却管生产工艺分析,生产工艺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冷却管(中冷器散热管)成型工艺、加固片组装工艺、翅片成型工艺、翅片组装工艺。其中,冷却管的成型、内翅片的成型及加固片的生产由专用的设备生产实施,翅片、冷却管空管及加固片装配生产由本文研究设备生产。
3生产设备结构设计
在前述传统冷却管生产设备的经验基础上,结合生产企业具体的条件,研究设计节能加强型冷却管的生产设备,根据上述工艺流程,研究设计汽车节能加强型冷却管生产设备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设备主要由电器控制系统、机架总成、空管定位及输送组件、振动盘供料装置、加固片装配段总成和插翅片段总成组成。空管定位及输送组件为左右两件,且分别固定在机架总成前端部,各空管定位及输送组件的外侧分别与振动盘供料装置连接,后端部分别与加固片装配段总成的前端连接,机架总成前端安装有插翅片段总成、电器控制系统与空管定位及输送组件、振动盘供料装置、加固片装配段总成及插翅片段总成电性连接。电器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控制面板、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并且在控制面板上设有触摸屏、开关按钮和指示灯。空管定位及输送组件主要由能够输入各种规格空管的进料组件和能够将空管准确输送到工位上的物料输送部件构成,如图5所示。在进料组件左右设有两个进料侧板总成并分立于物料输送部件的两侧,进料侧板总成的外侧底部各安装有一组管口校准部件。加固片装配段总成包括三组翻管总成以及底板组件两个部分,结构如图6所示。底板组件的底部设有滑动导槽,通过滑动导槽安装在机架总成上,在三组翻管总成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安装有动模油压限位总成的加固片装配动模组件,在各组动模油压限位总成的另一侧各连接有一组加固片分料导槽装置,并且在各组加固片分料导槽装置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组加固片夹送机械手。
4生产工艺流程
本研究提出的汽车节能冷却管生产工艺流程如图7所示。
4.1空管的落料、定位及输送
1)空管的落料及位置的调节:根据空管的规格,旋转空管宽度调节组件,使得进料组件与空管规格相适应。将空管放入进料组件的两侧进料侧板总成之间,完成落料工序。2)空管的定位:打开左右两组空管定位部件的空管,夹紧气缸,使得空管腔定位板插入空管的两端口。空管管口的校对,使用校口夹持板夹持空管两端,伸出校口刀插入空管的管口,使得在焊接工序中造成的变形被矫正。3)空管的输送:校口刀从空管的管口退出,打开物料输送部件使输送机架向前运动,直至送管U形座与空管对准,空管落入送管U形座,将空管往下道工序输送。
4.2空管与加固片胀接
1)加固片的分料:加固片通过振动盘供料装置进入分料导槽装置,打开加固片推送组件,使得加固片向前运动。2)空管的夹送:将空管输送到翻管组件,将空管翻转90°到加固片的装配工位。3)第一和第二个加固片输送:通过机械手夹取加固片,将第一和第二个加固片输送并定位到左右各组加固片装配动模组件的凸模上,使得加固片与空管紧密配合。4)加固片与空管的胀接:左右各组凹模向凸模运动,将加固片与空管两端头内腔的各上孔口进行胀接。5)翻转:起动翻管总成将空管翻转180°并输送到加固片装配工位。6)第三和第四个加固片输送:通过机械手夹取加固片,将第三和第四个加固片输送并定位到左右各组加固片装配动模组件的凸模上,使得加固片与空管紧密配合。7)加固片与空管的胀接:左右各组凹模向凸模运动,将加固片与空管两端头内腔的各上孔口进行胀接。
4.3内翅片输送工段
1)内翅片的输送:将内翅片放入输送槽,当第一个内翅片从右侧进入左侧的内翅片导板时,活动限位组件升起,打开右侧的内翅片输送槽,该内翅片进入左侧的内翅片导板;第二个内翅片从右侧进入左侧的内翅片导板时,活动限位组件下降,堵住内翅片输送槽,打开左侧的内翅片输送槽。2)内翅片的吹送:吹嘴组件使内翅片按照预设的轨道准确进入下一装配工位。
4.4冷却管的装配及输送
1)冷却管的装配:将左内翅片推送入空管的左腔;将空管调头,将右内翅片推送入空管的右腔,汽车节能冷却管装配完毕。2)装配组件的输送:将空管横架在送管U形座上,由移动组件输送到内翅片装配工位。3)检验入库:将装配完毕的汽车节能冷却管进行检验,合格后入库。
5结束语
项目组在实地调研汽车冷却管生产设备及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汽车节能冷却管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该设备既提高了冷却器生产的效率,又可降低成本,满足了企业对设备的要求,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7]。
参考文献:
[1]林瑜馨.车用发动机增压技术[J].上海汽车,1994(5):23-30.
[2]李锐,罗宏锦,莫梦婷.汽车空空中冷器的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9(4):72-75+84.
[3]刘国,毕松,蒋春乐.用于中冷器管双向穿内翅片的加工设备:CN212734865U[P].2021-03-19.
[4]张北生.一种汽车中冷器扁管内翅片插装机:CN107626768A[P].2018-01-26.
[5]刘国,毕松,蒋春乐.用于穿内翅片机的定位机构及设有该定位机构的穿内翅片机:CN212762023U[P].2021-03-23.
[6]李健医,石永泉.汽车中冷器的设计及应用[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2008:5.
【关键词】制药设备;清洗验证;取样
设备清洗是药品生产企业防止交叉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各国GMP法规的一项基本要求。设备的清洗效果会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并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安全,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设备清洗验证越来越受企业和药政当局的关注。
1、相关法律法规对清洗验证的要求
1.1中国GMP[1]
新版GMP中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清洁方法应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1.2欧盟GMP[2]
1.2.1为确认清洁规程的效力,应进行清洁验证。应根据所涉及的物料,合理的确认产品残留、清洁剂和微生物污染的限度标准。这个限度标准应该是可以达到的,能够证实的。
1.2.2应使用经验证的、检出灵敏度高的检验方法来检测残留或污染物。每种分析方法或仪器的检测灵敏度应足以检测出设定合格限度水平的残留或污染物。
1.2.3通常只有接触产品设备表面的清洁规程需要验证。某些场合下,还应考虑不直接接触产品的部分。应验证设备使用与清洁的间隔时间,以及已清洁设备可保留的时间,并通过验证确定清洁的间隔时间和清洁方法
1.3US FDA[3]
1.3.1设备和用具应当清洁、维护,适用于药品的特性,并定期消毒或灭菌以防止故障或污染的发生,因为这将会改变药品的安全、特性、强度、质量和纯度等官方或其他规定的要求;
1.3.2应当建立书面的设备清洗维护程序并遵循该程序,该设备是指用于药品的生产、加工、包装或保存的设备;
从各国的GMP总体要求看,对清洗验证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即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洗,必须对清洗方法进行验证,验证后的方法要形成SOP,日常清洗必须遵循已建立的SOP。
2、清洁程序的选择
2.1手动清洗
手动清洗因为掺杂了很多的人为因素,不同的人员清洗效果可能会有差别,所以手动清洗的重复性差,并且不易验证。手动清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
2.1.1拆卸:对于某些设备,如果不进行拆卸,则不能做到彻底的清洗,甚至无法清洗,所以应规定清洁一台设备需要拆卸的步骤和程度。
2.1.2预洗:目的是除去大量的(可见的)残余产品或原料,为此后的清洁创造一个基本一致的起始条件。
2.1.3清洗:用清洁剂以一定的程序除去设备上看不到的产品。
2.1.4淋洗:用水以固定的方法和固定的淋洗时间淋洗设备表面,以除去设备上看不到清洁剂。
2.1.5干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干燥。
2.1.6检查:经过验证的清洁程序应保证清洁后的设备不残留可见的残余物。
2.1.7储存:规定已清洁设备和部件的储存条件和最长储存时间。
2.1.8装配:应规定将被拆卸部件重新装配的各步操作附以图表和示意图以利于操作者理解。
2.2在线清洗(CIP)
CIP(Cleaning In Place)在线清洗,是指设备(罐体、管道、泵、过滤器等)及整个生产线在无需人工拆卸或打开的前提下,在一个预定时间内,将一定温度的清洁液通过密闭的管道对设备内表面进行喷淋循环而达到清洗的目的,特称CIP在线清洗系统(Cleaning in place)。
CIP有以下优点:1)设备、容器、管道能够自动进行清洗;2)极少的手工操作,重现性高,具有可验证性;3)无需拆卸设备,对容器采用喷淋法清洁,对管道采用压力法清洁。但是它可能会存在一些死角,一些部位不容易清洗到。
2.3CIP和手动清洗相结合的半自动清洗
当CIP使用有局限性时,CIP系统不能完全满足清洗要求,需要手动对这些死角进行处理。为防止CIP与手动清洗的交叉影响,清洁程序应规定好CIP和手动清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说,先手动再CIP是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无菌生产设备,CIP放在后面进行是更有必要的。
3、取样方法的选择
通常设备的取样清洁验证中如何确定合适取样方法和取样点是验证方案的关键内容之一,必须有合适的理由来确认取样点,此取样点应能够代表设备的“最脏点”,只有确认了这些取样点,才能有针对性确定取样方法。一般来说,对于设备已明确的内表面取样点,通常采用直接表面取样法,而淋洗法是代表了设备整个清洁情况,认为设备上的残留都均匀的溶解到了清洗剂中。
3.1擦拭取样
表面擦拭测试需要用一合适的取样材料(通常为洁净棉签)以一规定的方式擦拭一确定的取样表面。为提高残余提取的量,应以合适的溶剂浸湿取样材料。为检测残余量,取样材料以规定的方式制备,并对洗出液中的关键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取样更适合在生产设备的关键点进行。
3.2淋洗法
淋洗的取样方法为根据淋洗水流经设备的线路,选择淋洗线路相对最下游的一个或几个排水口为取样口,分别按照微生物检验样品和化学检验品的取样规程收集清洁程序最后一步淋洗即将结束时的水样;淋洗法样品可对冲洗液直接检测,也可对冲洗液做稀释后检测。此法用于表面积大、无法接触或无法常规拆卸的系统,一般取最后一次淋洗液样品分析,但是该法的缺点是不适用于残留物不溶或沉积与设备某个部位的情况。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淋洗和擦拭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结构较复杂的设备,建议采用此方法。
4、接受标准的制订
接受标准是清洁验证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各种可能在设备中的残留,至少应包括活性成分、清洗剂组分、防腐剂、起始物料、中间体、工艺助剂、生物负荷、细菌内毒素、辅料、产品降解物、其他任何有可能引入的残留几项。
5、结论
在清洗验证的执行过程中,应先考虑产品的性质以及设备的用途,然后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充分考虑设备中的残留物质,再根据设备中的残留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和清洁程序,最后根据设备的结构复杂情况确定取样方法(淋洗法或擦拭法),而接受标准的制定重点应考虑活性成分的残留标准制定的合理性,应充分考虑专用设备和多用途设备的特点,最终建立各种残留的检测方法。在清洗验证的每个阶段应有合理的数据或法律法规所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一百四十三条
[2]APIC: Guidance on aspects of cleaning validation in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plants,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