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观察 感悟 积累 表达

通过观察调查,笔者发现作文课上学生即使搜肠刮肚,咬着笔头发呆,也写不出什么感人的东西,最后只好闭门造车、抄抄弄弄,以蒙混过关。老师们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读了那么多的课文,练了多少年的作文,写出的作文仍然磕磕巴巴不顺畅……“作文难写”、“作文难教”是笔者在进行作文教学现状调查时反馈到的来自学生和教师心中的最大感慨。怎样才能使初中学生摆脱被动作文的局面,轻松而快捷地步入作文殿堂呢?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敏于感悟、勤于积累、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刻不容缓。有了这些好习惯,学生就拥有了通往作文殿堂的通行证,就会踏上通往作文殿堂的快车道。

一、善于观察——练就一双会发现的慧眼

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并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放在首位。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写生活,写生活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只有学会观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才能在写作实践中取得进步。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每一天,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其次,要帮助学生矫正“观察就是用眼睛看”的片面认识,让学生领悟“观察是多感官配合,立体化、多样化”的,用耳朵聆听,用眼睛捕捉,用双手触摸,用心灵感悟。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确定好观察重点,做到细致入微,充分感受;要有顺序,做到有条不紊;要抓住特点,努力发现异同,等等。

二、敏于感悟——培养一颗敏感的心灵

“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能力要在生活中加以培养。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敏感的心灵,缺少智慧的眼睛。教师要启发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捕捉那些能感染人、激励人的瞬间,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喜欢把自己的体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读给学生听,与学生分享,以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和体验生活。比如,当笔者收到学生送来的鲜花时,就动情地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上午课间的时候,我收到了班里一位同学送来的一束鲜花。那花儿彩斑斓,有金黄的康乃馨、紫红的月季……散发着芳香,再配以野花、绿叶作点缀,煞是可爱。课间的时候,送花的同学带着微笑,手捧鲜花花轻盈地走到的办公桌前,她亲切地说:‘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我连声说:‘谢谢!谢谢!’心里特别温馨和激动,我感谢学生对我的深情祝福。”笔者的日记像一架摄像机录下了学生的成功和失败,欢笑和忧愁,也记录着自己学校、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笔者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言行、思想,对社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给予评论、赞美,并经常读给学生听,与学生交流、沟通,激发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笔者的影响下,学生用心感悟生活中的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进而发现生活之美,体验生活之乐,感受生活之味,用自己的笔触记录生活,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三、勤于积累——建一座内容丰富的材料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的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积累”的重要性。关于积累,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做起:积累语言、积累写法、积累思想、积累素材。只有这样,在作文时才会胸有成竹、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挥而就,进入“厚积而薄发”的境界。首先,要注重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其次,要注重积累写法。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多层次的立体的探究,在探究中领悟写法。再次,要积累思想。文章中有思想,名言警句中也有思想,教师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开拓出一块学习名言警句的天地,让学生亲近名人名言,领悟做人之道。最后要积累素材。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头脑中缺乏材料,就会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从阅读中、从影视新闻中丰富素材,帮助学生建一座内容丰富的材料库。

四、乐于表达——把作文看做一种需要

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感到写作文不是在被动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要把它看做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表达、交际的需要。作文教学实践让笔者领悟到学生“乐于表达”的习作热情首先来自于老师热情洋溢的评价。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赏,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欣赏并放大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让学生因赏识而快乐,因赏识而感动,因赏识而对习作充满自信。成功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唤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作文讲评课上笔者常常选择学生的优秀习作在全班同学面前满腔热情、有声有色地朗读,边读边评,边读边赏,并适时讲解写作方法、技巧,让学生在欣赏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外,学生习作的动力自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亲自参与活动,体验到快乐,再把活动的经历及感触记述下来,容易真情流露、轻松作文。笔者认为,教师要着力激发学生“我要写”、“乐于写”的书面表达热情,如此解决的是学习情感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育策略;中学教育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道德风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种逐步适合时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道德体系的变化也为中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 营造良好的中学德育教育氛围

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乃至知识才能的增长,总是受到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家庭小环境,乃至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学校要特别重视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育人氛围。要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校训、校风、校歌、校规,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加大对德育教育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加大德育教育宣传的途径。设置德育教育专栏,名人名言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大投入绿化校园,校内绿草茵茵、树木葱茏,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我国的教育目的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作位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德育教育首位的战略观念。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漩涡中冲出来,这些都有赖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要明确“德育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德育教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道理,真正把德育教育首位放在战略的高度去思考,通过学校这个主阵地,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2中学德育教育内容结合社会发展

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向现代型转变。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教育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道德。德育教育要依纲靠本,不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凡超越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德育教育内容要坚决压缩,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要求,加强德育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去构建一种道德理论,而是要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行为,这是评价德育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要件。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内容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尤其是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联系。倘若我们希望了解人们的某种道德行为,那么就必须去分析促成这一行为产生的动机背后的动力――人的需要。这里的需要既包括学生个体内在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德育教育在本质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也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对话过程。因此,首先要关注中学生的个人需要,分析这些内在需要的心理源泉,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需要,并能自觉地以之约束自己的育行。所以说,中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否则,必将与现实脱节,使得中学德育教育陷入内容知识化、程序化的境地,缺少与时俱进性。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关于德育教育内容的更新我们应注重“课堂知识和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引导学生撰写各种社会调查小报告和总结等,还要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把乡土情、校情等引入课本中,还应增加对家乡的典范人物,和家乡时代的变化人民生活的改观等的内容,这对家乡文化的宣传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这些内容的增加大大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其具有生活化。

3 改革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德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随时代的发展做调整和创新,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大多停留在书本、课堂和口头上,灌输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中学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善于将理论教育与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老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有目的地设计模拟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的场景,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主体验、现身说法等情景教学,引入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可通过录像幻灯、语言描绘、实况播音、辨析讨论、价值判断、道德评价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互动式,将包办替代改为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在德育实践中,教师还可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或活动,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或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进行社会标准价值判断和行为修正。只有这样,德育教学才能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体现。

此外,还应创新多元教育形式,丰富德育教育方法。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组织和开展多途径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容易接受德育教育。具体的讲,中学德育教育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丰富教育。一是情景陶冶法。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如升旗礼、校园文化周、校运会、文艺汇演、校庆纪念日、校史教育、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月等。二是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宣传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或是身边熟悉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使抽象的伦理道德、人生价值、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以个性培养个性,进而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教育培养学生德育观念。

结论

中学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营造良好的中学德育教育氛围,坚持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氛围,提高其待遇和素质,完善考核标准和培训机制。中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不仅要结合中学生和生活的实际,而且要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要将多元化的社会需要渗透到德育教育的内容中去。

参考文献

[1]磨丽萍.探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

[2]桑昭惠.浅议德育教育中的美学应用[J]

[3]黄燕红.重才岂能轻德[J]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 素质教育 新模式与策略

为了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班级文化开展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说脏话等这些基本的素质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不仅要求基本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全面学习以提高综合能力,还要求学生们以个人实际为根本,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然而繁重的课业使得学生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因此须从班集体出发,搞好班级文化建设,让同学和教师们处在完善的教学模式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一、班级文化的建设

1.1班级文化的基本内容

班级文化的内容即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包括人文环境和卫生环境(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做人和学习方面的精神。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是是为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去学习,因为学生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在班里,若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则不能得到保障,若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吵闹不堪的自习课,没有秩序可言的课堂等,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只会产生对班级甚至对学习的排斥心理;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也为了给学生们的日常行为活动画一个明确且灵活的界限,若一个班级没有制度的监督,这个班级的学生还会按时上课,按时交作业吗?学生们多想扔掉课业,只有玩耍,还未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且没有制度的束缚,这样只会毁掉学生们的前途;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则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为人处世和学习精神。

1.2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虽然班级文化建设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已经取得了成果,但是由于班级文化建设时间较短,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应付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班级文化建设有些不足。不足之处有:(1)班级文化的理论不够系统,不够完善,理论来自于实践,说明班级实践不够,因此学校需要鼓励班级,尤其是班级的主导者――班主任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创新;(2)对班级文化的认识不够成熟,总是偷换概念,将企业的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孰知虽然同样是集体,但是班级不同于企业,因为班级和企业在不同的环境下发展,班级是在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束缚的环境中,企业在我国自由的经济市场下,两者不能等同对待。(3)教育部门、学校和班主任总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板报层出不穷,但是没有切实的成功案例引导着班级去实践。

1.3班级文化建设完善的措施

完善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于进行素质教育,在于学生们在校园学习生活的点滴。例如(1)很多学校在校园的走廊、教室的空白墙上挂有名字字画以鼓励学生拼搏进取,然而学生却是无视了这些忠言逆耳,若是学校以潮流的图片和解释语来修饰名人名言,相信墙壁上的名人字画会留住学生们的目光,这样既营造了活跃欢乐的气氛又使得学生学习了知识。(2)对于班级的制度方面班主任可充分利用黑板报,将它变作‘说吧’,提供学生自由言论的空间,鼓励学生用精简哲理的句子写出心声,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为班级创造了书香四溢的气氛。(3)班主任在开班会的内容方面需要做些变动,班会是班主任和学生们交流的时间,班主任对学生们的教育重在此时,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知识的教育,而是基本素质的教育,完善班级文化在于完善学生们的个人素质,学校的宗旨是育人,不管学生们的成绩优异,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教学生们如何做人,这也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完善。

二、班级文化与素质教育

2.1素质教育与班级文化的关系

班级文化开办素质教育首先要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苏志伟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教育和外在教育两方面,内在教育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外在素质指一个人的能力、行为、成就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替代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发展,两者的区别在于: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不同,首先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班集体的每个学生;其次是素质教育的教育内容是德智体美全面且可持续的教育;再次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式更人性化,它是以学生自身为根本,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自立自强,心理素质极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班级文化的建设是离不开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班级文化的建设只是为了分数,这样的班级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没有灵活的思维,缺乏很多社会生活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样的班级文化不能长久,也得不到发展。而素质教育的环境正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土壤,在这种肥沃的土壤中,学生们才会茁壮成长。同样素质教育离不开班级文化,因为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未改变,学生们和教师们的任务很重,而且知识的传授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教师不能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于素质教育,因此进行素质教育只能在班集体中慢慢渗透,此时班级文化便是素质教育的载体。在班级文化中开展素质教育,让素质教育慢慢接近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2.2班级文化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素质是人才的根本,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实践需要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开拓精神、奉献精神、创造力、应变力、竞争力。人的这种主体性、精神以及能力从哪里来的呢?从根本上讲来自于人的素质。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提高人的素质从教育学生做起,班级文化开展素质教育,给予学生们提高素质的空间, 才能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班级文化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有以下几个(1)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格(2)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手段相结合,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目标,要随着班级文化开展的素质教育的模式和策略的改变而改变(3)内在素质的目标和活动的过程相结合。内在素质是无法评断的,因为每个人对待每个事物的看法不一样,大家没有固定一致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等,它不是考核成绩,更不是标准答案,因此内在素质不能因为活动的结果而评断一个人。本着重在参与,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但是对于每个教育者而言要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

三、班级文化开展素质教育的模式与策略

3.1班级文化开展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需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班级文化中不断地发展,在当今校园班级文化开展的素质教育的模式换个策略仍然存在着不足,例如虽然在校园内处处可见张贴的节约粮食和时间的条幅,但是垃圾桶面前是未吃完的面包袋子,饮料瓶子,这里没有体现学生们节约粮食,也没看到学生们注意公共卫生,爱护环境;走廊的墙壁上处处挂着文明用语,切勿打骂追逐,但是下课后每个班里总有那么一些学生出言不逊,或者用不健康的游戏方式嬉戏耍闹,过分的打恼怒了的在放学后竟然会报仇,组团打架闹事!还有许多学生则是在班里睡大觉,这么短暂的课间时间,没用来放松自己反而睡觉,若是在战场上用这种疲劳战,迟早会败战,还如何谈拿起笔杆子应对激烈的考试呢;校园守则里面警戒学生不要早恋,可是每当升国旗,校长总会点出一些名单,通报并警告一些学生出现了男女暧昧关系,经学校考察已经劝其停课,严重的通知家长,在家长面前教训孩子之后,再教训家长,这样的做法毁了不知多少孩子,让早恋的孩子对家长和老师产生厌恶,难道班级文化开展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得到这种效果吗?不!我们要退出新的策略和模式。

3.2外部即社会对班级文化开展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与策略的推动

班级文化开展的素质教育不全在于班级的模式和策略,它需要社会,需要家庭,需要学校共同努力。外部即对于社会,首先是国家,国家除了出台更先进的制度,还需要监督和鼓励地方政府,然后是政府地方政府需要贯彻落实国家给予的责任和权力,将政策落实在教育部门,还可以利用公益的力量去宣传和支持校园素质教育,例如政府可在公交车站或者公交车上张贴素质教育的语言或漫画,在车上的座椅上挂上素质教育的杂志刊物,尤其在特殊的节日如雷锋纪念日,可组织雷锋团队支援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人们真正的被雷锋影响,让这个城市可爱起来,让流动的人群看到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政府在为校园的素质教育出力;影响大众观念的还有就是媒体,媒体多采访教育专家,采访教育成功的校长和教师,让媒体的观众都看到榜样并引来学习,电视广告多些公益性的,少些商业性的,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电视台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如河南电视台,植树节的时候多些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广告,教师节的时候介绍些优秀教师典范等,让电视充满绿色、爱心和素质教育的光环,从教育公民开始慢慢渗透渐渐影响着学生们的生活。

3.3内部对班级文化开展素质教育新策略和模式的推动

(1)对于学校而言,学校须落实政府下发的指令,满足社会公众对素质教育的的深切期盼。学校可组织演讲,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电影课程,可组织学生志愿参与社会献爱心活动,如敬老爱幼活动为老人送上一份温暖、学雷锋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敬爱师长为教师送一杯热水、孝敬父母为父母洗脚等活动。抓紧对各班班主任的素质教育,培养班主任素质教育的意识,定期开会要求班主任反馈班级文化开展的素质教育情况以及具体案例,开办班主任交流会,鼓励班主任互相学习。班主任则是班级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的主导者,班主任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外,要定期做家访,可利用电子文件、电话、飞信、建立家长微信群等与家长保持近距离接触。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教师须以人为本、一视同仁的进行素质教育,若是班里出现早恋现象,不可责怪,从心理角度去说服学生,必要时联合家长,但必须事前说服家长不可扰乱孩子的情绪。(2)对于家庭而言,班级文化开展的素质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若是家长一味的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配合教师们的教育策略,会使得学生在生活中产生心理负担,学生心理素质较低,因此家长需要跟学校和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3)学生们要认识到书不能死读,提高个人素质,培养个人情操才是做人的根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配合家长配合教师,力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逐渐被社会淘汰,素质教育的步伐越来越急促,但是不可不可数字化,需要班级文化为舟,家长、教师、学校、政府、媒体等作为水,新的模式和策略为导航,将素质教育进行的有条不紊。

参考文献:

[1]章一中.尤敬党. 构筑面向21世纪的校园新文化――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现代办学 新模式[J] 新时代的脚步声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