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元宵节诗词名句

元宵节诗词名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元宵节诗词名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元宵节诗词名句

元宵节诗词名句范文第1篇

新年元宵节短信祝福语1. 元宵到,送你一盏彩灯,愿照亮你幸福的家庭,照亮你光辉的前程,照亮你甜蜜的爱情,照亮你红火的日子,照亮你健康的身体,照亮你平安的一生!

2. 最好喝的酒也许不是最贵的那瓶,因为买得到酒却买不到心情。最好的朋友也许不是联络最多的那个,而是在特别的日子记得你的人,祝元宵节快乐!

3. 但愿我寄予您的祝福是最快,最早,最精彩,最难忘,最迅速,最具分量,最有盼头,最百看不厌,醉生梦死,罪大恶极,最后通牒祝你元宵节最最快乐!

4. 月上柳梢头,花灯溢彩流。人潮熙来往,指点玉琼楼。圆月当空挂,思念垂几愁?愿君共婵娟,福泽长千秋。恭祝元宵节快乐!

5. 圆圆的圆圆的月亮的脸,甜甜的甜甜的鲜灵的汤圆,满满的满满的盛给你一碗,装上我美美的美美的祝愿,元宵夜你一定要笑开颜!

6. 给你一碗元宵,从此不再伤悲,生活没有泪水,前途属你最美;给你一碗元宵,从此幸福伴随,全家合合美美,生活有滋有味。祝元宵佳节快乐!

7. 月圆之夜,赏灯观月,品味汤圆,家人团聚,聊人生百态,道世间情缘,惦记远方亲朋,祝福你我传送,元宵节之际,愿你和你的家人能过的快乐!

8. 群星闪烁,点缀这欢聚时刻;月光皎洁,照亮这温馨之夜。彩云飘吉祥,幸福不忧伤;佳节情味浓,祝福共分享。祝您元宵节快乐!

9. 爱耍龙灯,爱舞狮子,爱吃元宵,爱过节,更爱把真挚的祝福送给你,我不是神马无聊的骚扰信息,我的出现永远给力,我是祝福短信,预祝元宵佳节快乐!

10. 风清月高树梢头,月华如水,祥云升人间。灯红酒绿喧哗里,汤圆露白寄情意。人生得意须尽欢,举杯换盏,醉酒醉思念。元宵庆团圆,举家幸福又一年!

11. 庆元宵,贺元宵,又是一个好元宵;过元宵,闹元宵,家家欢喜家家笑。朋友,元宵节到了,但愿你亲人总团圆,家人永开怀,爱人永相伴,笑容永不变!

12. 烟花点燃四季的激情,花灯照亮岁月的安宁,元宵快乐是祝福的深情,好运在圆月旁边开心飞行,吉祥陪伴你一直不停,祝愿元宵佳节好心情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名句 句好词好句。

13. 思念瀑布挂云端,飞流直下要九天,正逢今宵是月圆,飘洒祝福最欢颜,元宵佳节举国欢,祝福之琴乐绵绵,唱响快乐到眼前,祈福幸福到永远,祝元宵快乐

14. 拍拍身上的灰尘,开启思念的心门,带着元宵般的圆润,携手那天际的明月一轮,祝福给你在良辰美景好时辰,元霄节,祝愿给你最深,快乐伴你最真。

15.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寄挂,我送你大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思念,我送你银河,如果一勺蜂蜜代表一份祝福,元宵节我送你蜜蜂窝!祝您开心快乐!

16. 最好喝的酒也许不是最贵的那瓶,因为买得到酒却买不到心情。最好的朋友也许不是联络最多的那个,而是在特别的日子记得你的人,祝元宵节快乐!

17. 春节的喜悦绵延永远,大红的灯笼高挂心间,热闹的烟花灿烂依然,春日的温馨驱散严寒,圆圆的汤圆充满甘甜,聊表数语真诚祝愿,祝你元宵节快乐!

新年元宵节短信祝福语精选1. 张灯结彩过十五,欢天喜地庆元宵。一束烟花带给你辉煌一年,一碗汤圆带给你圆满的一年,一年又一年,我祝你年年精彩。元宵节快乐。

2. 烟火在空中绽放,感动在你我心中荡漾。新春的空气伴着呼吸进入心里,温暖着你我。晶莹的泪光在我的眼中闪烁,元宵节又到了,你眼中是否也跳动着感动的泪花。

3. 烟花纷飞,随着寂寥的风,欢快地舞动,晶莹的烟花,带着情谊,温暖了我的心窝,萧瑟的回忆里,因为有你,而更加美丽。祝你元宵节快乐!元宵节祝福语

4. 当主安慰我时再恶的诽谤不能使我愤怒;当主抚摸我时,再利之刀刃无法造成伤痕;当主拥抱我时,再深的痛楚都要烟消云散;当主定睛看我时,再久的委屈也要释放!

5. 元宵佳节祝福你,小小短信表心意;我祝你:美满生活幸福长,升官发财事业旺;我愿你:身体健康万事吉,钞票捆捆堆墙壁;我送你,美好祝福暖心窝,元宵快乐心欢乐。

6. 元宵佳节煮元宵,糯米皮料“粘贴”到如意,丰富内馅“搜索”到欢乐,在“祝铁”锅里煮一煮,就能用“宝碗”“回收”到“幸福”,请你品尝一下,美好的滋味甜在口中,美好的感受荡漾心头!元宵快乐!

7. 喜迎元宵,送您一轮圆月!寄去祝愿,明月生辉度佳节!愿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 喜喜的,是节日;圆圆的,是汤圆;黏黏的,是情谊;甜甜的,是思念;滑滑的,是日子;美美的,是生活;溜溜的,是好运;浓浓的,是祝福。元宵快乐!

9. 甜蜜元宵吃出幸福,大红灯笼照出幸运,欢乐灯谜猜出兴致,喧闹锣鼓敲出兴旺,飘香美酒喝出富强。元宵节快乐。

10. 田园诗画生明月,正月十五元宵节。歌舞升平放烟花,敲锣打鼓扭秧歌。快乐做馅团做圆,晶莹剔透蜜蜜甜。奔驰停在东篱前,开着宝马看南山。爆竹声声人康健,烟花烂漫事圆满。元宵快乐!

11. 十五佳节闹元宵,圆圆明月高高照,月儿弯弯对你笑,把酒赏月食元宵,景美人美心更美,短信祝福送一条,愿你开心乐到爆,好友团聚心情妙,佳节赏月烦恼抛,甜蜜幸福伴朝朝!

12. 十五的月亮照梦田,爱情的美酒映笑颜;十五的元宵甜心坎,亲情的暖流涌心间;十五的灯笼福寿连,和和美美庆丰年。愿你元宵节月圆人圆左右逢源,灯红爱红万紫千红。

13. 元宵佳节,汤圆月圆,时时团圆,情缘福缘,日日逢缘,心愿意愿,月月兑现,官源财源,年年有缘,祝你心想事成,龙马精神,幸福美满,元宵节快乐!

14. 元宵儿圆圆,心里儿甜甜;画一个圈圈,添一个弯弯;加两个点点,送你个笑脸;心儿再酸酸,也该会缓缓;如果还烦烦,再吃斤汤圆!元宵快乐!

15. 把幸福“包”在汤圆里,把快乐“抛”在月光里,把吉祥“放”在灯笼里,把如意“扔”在烟花里,把祝福“寄”在短信里,愿你事事顺心,大吉大利,元宵节快乐!

16. 一轮圆月寄托不了我的思念,一道霓虹湮没不了寂寞的孤独,一声叹息道不尽漂泊的无奈,一条短信包含我无尽的祝福。朋友,祝元宵节快乐!

17. 一看到你肤白如雪珠圆玉润,我就决定带你回家,一到家我就烧水给你更衣沐浴,沐浴后的你散发着诱人的气息让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要享用你,汤圆!祝元宵节快乐!

18. 如果天晴,我愿轻风捎去我的祝福;如果天阴,我愿薄云捎去我的祝愿;如果雨天,我愿水珠带去我的想念。祝福你元宵佳节快乐,是我今天唯一的心愿。

新年元宵节短信祝福语推荐1. 明月当空,事事美满,春风送暖,情深款款,元宵佳节,真心一片,送上祝福,愿幸福平安,好梦圆圆,好事连连,好心情好身体,能挣好多钱!

2. 天上月亮圆,地上元宵圆;天上星星亮,地上灯笼亮;又是一年新春到,又是一年闹元宵,亲爱的朋友,吃好喝好,不要忘记回我一个微微笑!

3. 闹元宵,赏花灯,花灯送祝福,莲花一盏送芬芳,二龙戏珠财源广,三羊开泰多吉祥,四季平安身体壮,五福临门家兴旺,六六大顺福绵长,祝你元宵节愉快!

4. 酒香浓郁飘万里,老友心中永牢记,每逢佳节想起你,元宵祝福最真挚,温暖温馨来惦记,愿你强壮好身体,愿你善良好心地,祝你生活顺心,万事如意。

5. 元宵到,吃元宵;吃元宵,短信叫;短信叫,幸福报;幸福报,开心扰;开心扰,福来到;福来到,财运好;财运好,家事妙;家事妙,万事好,万事好!

6. 用我的心意心愿揉成面皮,把我的祝福祝愿做成馅,用糖水蜜水做汤,每一个汤圆灌满心意,祝你生活甜蜜,身体健康,事业顺意,家人团圆!

7. 送你一碗全家福,一个幸福,一个甜蜜,一个快乐,一个好运,一个财富,一个友情,一个健康,一个平安,一个惬意,一个成功。元宵节快乐!

8. 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儿;问候的汤,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吉祥的信,温馨的讯,如意短信发给你,祝你元宵节快乐!

9. 祥瑞的鲜花为你而开,欢乐的硕果为你结,幸福的甜蜜为你而酿,平安的阶梯为你搭,祝福的短信为你而写,祝你元宵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0. 佳节共品元宵香,真诚祝福传四方,东方紫气送吉祥,南方寿星保安康,西方如来保你事业旺,北方财神送来钱满箱,真心祝愿你元宵节幸福、安康!

11. 新春是光芒的,普照你人生的每一步前程;元宵是融洽的,温暖你人生的每一段旅程;我的祝福是绵长的,陪伴你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12. 元宵佳节赏花灯,吉祥之星为你升;正月十五吃汤圆,梦想之月为你圆。值此元宵来临之际,祝你及你家人阖家团圆、万事如意、元宵快乐!

13. 风柔,雨润,花好,月圆,幸福生活日日甜;冬去,春来,似水,如烟,一年佳节在眼前!说声珍重,道声平安,祝您元宵快乐健康,恭喜发财!

14. 今夜明月高悬,且将烦恼抛远,先吃一口汤圆,此刻快乐无边,让那温馨离弦,幸福洋溢每天,刻刻都要团圆,亲人永在身边。元宵节,无极限。

15. 张灯结彩龙狮闹,团圆欢乐一家好,家庭事业火红照,爱情友情亲情绕,平安健康都来到,真情滋润好运交,元宵节的吉祥一路抛,洒下前程更美好,洒下明天如花娇。元宵节快乐。

16. 张灯结彩过十五,欢天喜地庆元宵。一束烟花带给你辉煌一年,一碗汤圆带给你圆满的一年,一年又一年,我祝你年年精彩。元宵节快乐。

17. 烟火在空中绽放,感动在你我心中荡漾。新春的空气伴着呼吸进入心里,温暖着你我。晶莹的泪光在我的眼中闪烁,元宵节又到了,你眼中是否也跳动着感动的泪花。

18. 烟花纷飞,随着寂寥的风,欢快地舞动,晶莹的烟花,带着情谊,温暖了我的心窝,萧瑟的回忆里,因为有你,而更加美丽。祝你元宵节快乐!元宵节祝福语

元宵节诗词名句范文第2篇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

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

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

元宵节诗词名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展活动;古典诗词教学;兴趣

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书,人教版选修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全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唐诗宋词就是我国文学上的瑰宝,选进教材的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但即使再美的诗词,在连续的为备考进行的教学中学生不免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觉得乏味。而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第一点就提到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该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诗词的勃勃兴致呢?本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常态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面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下面以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下面简称“粤选1”)为例谈谈古典诗词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想与实施。

一、“命名取号”酝酿蓄趣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的阐述要求学生尝试组织文学社团,其实在班上也可组织成立缩微的“文学社团”,如某个专题方面的学习小组等。所以,在正式进入诗词教学前可发动组织学生成立“诗词学习小组”。即在班级要求全体同学以4~6人组合成立一个诗词学习小组,所有同学均要参加,组员尽量包含“各有专长”的同学,如语文综合素养较高、会绘画或唱歌、能制作课件等。选好组长,并取一个有诗意的组名。同时,建议每个组员各取一个有个性的字或号以显“诗意人生”。在整个过程中,诗词学习小组不能任意变换组员,以保证后续开展活动时诗词学习小组的整体合作及统一。

一般来说学生在分组后为小组取名的时候都很积极,许多小组成员常常为一个字展开激烈的讨论,就怕自己组的名没有其他组的有意蕴。同学们最后定的组名,有些取自古诗词名句,有些融进组员的名字,有些结合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每次总能出现许多“出彩”的富有诗意的组名,如“疏星淡月”“鸿雁单秋”“梦圆唐朝”等。而在给自己取字号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够积极的情况我就借机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借力激趣。我在简单介绍古人取字与号的基本知识时,就特别向学生强调:字,也叫“表字”,古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并非所有成年人都有字,是有一定学识、身份、地位的成年人才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为地位的象征;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这个时候学生就积极起来了,全班出现一股势不可挡的“查词典,定雅字,取美号”的热潮。

而@些都为接下来的诗词学习铺设道路,酝酿蓄趣,营造学习氛围。

二、“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阐述中提到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诗文。还指出:选修课程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活动就是指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又感觉理解最透彻的诗作给同学们讲授,学生每人都有一次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的机会。

粤选1将唐诗宋词元曲中大家们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其他名家的作品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为拓展阅读课,这样的框架有利于突出重点。教师先把不同题材的作品与名家典型代表作列为自己示范重点讲授的专题课与名家学习课。专题授课讲明诗词常识,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的分类鉴赏。名家学习课精讲最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篇。除了这些,其它的篇目则可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学生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轮流穿行。如杜甫诗五首,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高度成熟的诗歌艺术技艺。教师可只讲《月夜》,而其余四首诗让学生自主鉴赏。

三、“寻觅收集”深入研究

新课标指出,诗歌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即鉴赏研读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势必要找到相应的契机,给予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阅读鉴赏。

(一)收集意象典故活动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不知道诗歌中所用的典故,势必也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把握。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归纳掌握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或典故,可以让学生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积累较为丰富的鉴赏知识。布置学生搜集的时机应以教学进度为准,搜集的内容可以有四种:1.单个典型意象涵义的搜集。如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中三首有“月”的意象,所以可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带有“月”意象的诗句,探讨这个意象的寓意。2相同题材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学了第1课王维的边塞诗《观猎》及第6课的边塞战争诗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边塞诗常见意象或典故的有关诗句,然后解说意象寓意和典故内容及含义。3.表现相同思想内容的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如学了第19课言情词三首后让学生搜集整理代表爱情的常用意象。4.名家常用的意象搜集整理。

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比教师直接给资料会有更深印象,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寻觅“唐词宋诗”活动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唐词和宋诗。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有温庭筠,执教唐诗最后一课咏史诗介绍温庭筠时,我重点强调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惊诧于竟有“唐词”时让学生每人找一首唐词和一首宋诗。一些学生搜集到苏轼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时,激动地说“这出自苏轼的诗,而不是词!我可从来没意识到这是宋诗!”“我几乎是又惊又喜了”。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有点被教材“忽略”的唐词、宋诗。学生在有点意外号晾喜中,增加了阅读量,既有助于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也为后面宋词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寻觅节日诗情”活动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教材中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都是有关元宵节的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写七夕的。在学习这些篇目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出现其它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查找内容包括相关节日诗词,节日诗词相关的作家、年代以及背景等资料。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课件汇报展示搜集结果。

学生在寻觅搜集有关节日诗歌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本身是很具吸引力的,同时又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脉相承,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阅读鉴赏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升。

四、“尝试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唐诗与宋词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以期能深入理解诗歌。可采取下列多种形式,如改写诗词:可在学过的古典诗词中选择一首诗或词进行改写,可以把诗改为词,也可以把词改为诗;填词:老师简单介绍填词的基本知识,然后要求每位同学试填一首词。可以给定主题:如以“校园生活”“艺术节”“学语文”为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创诗词。

创作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写歌词:先让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首有关古典诗词的民乐、歌曲让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学生以某一古典诗词为原型,改写成一首歌词。老师可以先教给学生简单的方法,如: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曲,确定韵脚(与原韵可同也可不同);灵活变换句式,选用原诗中的意象,自由打散重组,设置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场景或背景故事,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从而构成一首具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特色的词作。对于学生的作品,可以整理出版班级诗集。学生认真进行创作的风气不知不觉也渗透到平时的作文中去了。

五、“展演评比”提高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关于诗歌提到要让学生“L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程标准关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建议提到“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鼓励学生创办文学刊物。以上活动内容学生本来就有兴趣,如果再加上评比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了。

(一)笔记展评

在开始诗词学习时即布置整理归纳笔记任务要求,同时预报在适当时候进行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以“内容丰富,有助于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做到图文并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为标准评选最受欢迎的笔记。例如一个同学在积累本上整理归纳历史上一系列的壮志难酬的英雄、士大夫有关诗句时,旁边画了一个仰天长啸的人并在旁边用艺术字写着“爱国忠君如是也”。在同学们整理出来的笔记中大都能包含“文学文化常识”“分类知识”“诗歌鉴赏术语例举”“鉴赏步骤方法”“传统意象集锦”这些内容,而这正是鉴赏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同学们笔记的内容各异,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学了不少的诗词知识。

(二)专题朗诵表演

“专题朗诵表演”活动流程大概为:把粤选1作为范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并确定朗诵主题。按此专题搜集、整理相关诗歌,制作成课件,然后进行专题朗诵表演。学生在欣赏同学们表演时要作出准确的评价,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组与组同学互相观摩,互相评议。

学生最后确定的专题通常有“远游怀人”“军旅战争”“爱国情怀”“登临感悟”“爱的诗篇”“友谊如酒”“珍惜亲情”等等。各专题涉及面很广,准备过程可以说已达到了初步全面复习的目的。另外,当欣赏同学们的“倾情展演”时,也相当于把全书的内容分专题又复习了一遍,学生的分类鉴赏能力又得到一次长足的发展。

(三)手抄报、语文电子杂志评比

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感悟与体验,进步与提高,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发挥所长,展示学习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展示方式主要有制作展示手抄报、编辑展演语文电子杂志活动。

活动还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选择展开对某一位作家或者某一题材、主题的诗歌进行阅读探究,每个学生把研究收获、心得写成文章。接着小组长组织有专长的组员把本组的文章整合制成“手抄报”或编辑成语文电子杂志。当“手抄报”全部制作完成时就在班上张贴展示,编辑制作成的语文电子杂志则在网上让同学们点击观看。

元宵节诗词名句范文第4篇

对唐五代以来的词进行这样的分类,倒也符合传统词评的理念,其间的《花间集》,便是中国文学史上以李煜、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人”婉约派词作大全。花间词崇尚含蓄婉转,专主情致,词风绮丽,与豪放词的壮阔雄放形成鲜明对比。

文学表达的模糊

不过,如此编排也有让人纠结的地方。苏轼既有“大江东去”的恢宏,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究竟算他哪一派?即便同一首词,有时也很难讲清归属什么风格。还是苏轼,同是他的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被《豪放词》、《婉约词》两书分别入选,一句“似花还似非花”,竟让不同的选家看花了眼,各自的词评都讲得头头是道,看来要对有些词作定一个可靠的名派未必容易。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通常,我把文学的表达特质定义为模糊。鲁迅的小说《药》结尾时,写到一只乌鸦:“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乌鸦的出现是为了烘托气氛还是另有隐喻,又隐喻了什么,文学评论家们争论了几十年,至今没有统一意见。小说有故事有情节尚且如此,何况凝字炼句、重在表意的诗词。

诗词乃情感的抒发、意象的描述,不像理性表达那般明确清晰,我们可以大致感受作者情绪释放的基调,却较难凭一首词判定其属于什么流派。也因此,历来所谓“豪放”、“婉约”云云,只是一个大体的划分,而非绝对精确的界定,读者大可不必当真,否则非被误导不可。

阅读偏好随阅历而变

本来意义上的词属于歌,不同的词牌就是不同的曲谱,完全可以唱的,这就自然会有高昂的大嗓门与细腻的小夜曲之分。据此,将词分作“豪放”和“婉约”乃至别的什么派,当在情理之中。词在经唐勃兴又历宋巅峰之后,到元变身为元曲小令,其曲调唱腔之盛,更成为元剧与生俱来的组成部分,虽然其思想内涵和文学意蕴已与唐宋词不可同日而语。《豪放词》、《婉约词》所选以唐宋词为主外,也少量选录了金、元、明、清的优秀词章,这对开阔人们的阅读视野不无裨益。

或许是学习文科的关系,我个人从学生时代就喜欢读古典诗词。回头去看,年轻时比较偏爱豪放词,随着年时渐长,则更青睐婉约词,现在对那些宏大叙事的读物便有点兴味索然。这种阅读体验,应该符合人的阅读心理的演变轨迹。

人的阅读偏好并非一成不变,往往会随人生阅历的积淀而发生微妙的变化。青年时期充满理想激情,因此在阅读指向上容易与那些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强烈的作品产生共鸣。回想大学时代,当时特别爱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伏尼契的《牛虻》之类小说,以及雪莱、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诗歌,实际正是源于青年学子内心对英雄志士偶像的崇拜。由涉世未深带来的阅历浅薄,使我们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世事沧桑多有隔膜,因此即便对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文学名著,也是更陶醉于《水浒》、《西游记》里的劫富济贫和神游八方,对《红楼梦》大观园里男男女女发生的一切,却始终感觉朦朦胧胧,不甚明了,因而兴趣不大。

豪放词的审美疲劳

对于古典诗词同样如此。

豪放词气势豪迈,词语宏博,大多着眼“千古兴亡,百年悲笑”的铺陈,尤其抒功名之志意气风发,诉报国之情悲壮激越,这总是最能感染青少年驿动的心。每每读到岳飞的《满江红》,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慷慨激昂,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情壮志,便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激励。而辛弃疾《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沙场鏖战场景,也时时让人有冲锋陷阵的骚动。

“上马击胡狂,下马草军书”,豪放词能激起年轻人进取向上的情怀是理所当然的,但亢奋的情感难以持久,读多了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这就有了杨慎《临江仙》无尽的感叹:

“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何况“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这种豪情满怀而壮志未酬、雄心勃勃而怀才不遇的人生境况,成为渗透于豪放词字里行间的悲愤底色,也多少令人沮丧,年轻时对此缺失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渐次变得平稳,便会慢慢把目光投向长于含蓄委婉表达的婉约词。

伤感的温暖 忧郁的清丽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说,与豪放词高亢激昂的家国情怀不同,婉约词更多立足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尤以儿女之情、离别之绪、感时伤事的惆怅拨人心弦。婉约词格局虽小,却描摹细腻、开掘深入,思绪的释放常如涓涓细流,绵长浓郁,这是一种伤感的温暖、忧郁的清丽,是闲情逸致中柔和的慢板。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的结发之妻王弗16岁嫁与他,恩爱生活了11年后不幸病逝。苏轼把亡妻葬于自己母亲墓侧,并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10年后的一个夜晚,远在山东的苏轼梦见与亡妻昔日在四川老家时的甜蜜时光,醒来不禁泪下,于是有了这首千古绝唱《江城子》。苏轼不愧是诗词大家,对比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旷达空灵,个中的缠绵凄楚格外让人动容。

这说的是两情相爱之苦,那别离之痛又如何?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毛文锡的《醉花间》不过寥寥41字,却写尽了闺妇独居对边关夫君的思念之情,目睹眼前紫鸳鸯成双结对的嬉戏之欢,远别之怨愈显情思绵绵,其辞语的质朴浅显,更使全词别具韵致。

如泣如诉的悲剧美

用简单直白的词句表达复杂的情感,正是婉约词的一大特色。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要算“双李”,即李煜和李清照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了。这里,忍不住,再做一回文抄公。

先来看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还有他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位南唐后主治国无方,却生来是填词高手。亡国之恨、离乱之悲,只信手拈来几句大白话便表现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具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悲剧美,难怪被人千年传唱不朽。

平淡入调难

李清照同样精于此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寻觅”、“冷清”、“凄惨”都是寻常字,经此叠用,活生生写出了作者孤凄彷徨、恍惚愁苦的心绪。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花落水流,光阴难留,两心相通,相思难熬,其中的无奈之情无助之忧,抒写得可谓淋漓尽致。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这是在元宵节“香车宝马,酒朋诗侣”的热闹氛围下,对比自己垂暮之年的孤单寂寞,借助三言两语的细节道出了作者晚境的凄凉。

元宵节诗词名句范文第5篇

剪纸是基于有无相生、虚实相成原理形成的平面造型艺术。在剪纸尚未产生的年代,自然界的事物向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适宜于剪纸表现的形象:形状各异的树叶、花草、玲珑剔透的雪花,以及山川景物的剪影,都促进了人对造型艺术的思考。一旦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原理被识知,运用这一原理反映生活的艺术创作必将成为可能。

运用平面材料通过切削、镂刻等手段塑造形象的活动就是虚实相成原理的具体实践。较早的记载见诸《吕氏春秋》:“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日:‘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史记·晋世家》亦记此事:“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叔虞,曰:‘以此封若。这件事广传后世,屡被征引,最终以“剪桐”作为‘分封”的代称。梁代沈约有诗曰:“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圭。”唐代王勃也说:“剪桐疏爵,分茅建社。”皆以此事为典故。

成王即周成王,叔虞是武王之子,叔虞受封,乃西周之事。不过,当时如何将桐叶做成圭形,所记未详。《吕氏春秋》作“援”,《史记》作“削”,直至沈约才作“剪”。此后则一律作“剪桐”或“剪梧”。将“援”引申为“剪”有武断之嫌,但是,无论如何,将树叶仿圭成形的举动,确实也是近乎剪纸的造型艺术了。至今,民间仍有“撕纸”一项,作为剪纸的品种而存在。因此,若说西周时已经出现了剪纸的雏形,也不为无据。

“剪桐”的实物不可能见到了,但是,人们发现了不少以镂雕手法制作的工艺品。距今约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多件玉雕作品,其中有一件“玉冠状饰物”最为珍贵。该物1986年出自浙江省余杭县遗址,高5.2厘米,仅0.3厘米厚口。外轮廓复杂而规整,通体镂空45处,在虚实互补、虚实相应的作用下,神面的形象得以完成。作品充分反映了作者对虚实关系的运用和对镂雕技艺的掌握。1974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中期弓鱼伯墓出土了一大一小2件青玉鹿,皆为片状,造型的完成全靠轮廓线,情同剪影。1950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的战国晚期墓葬中出土了3件镂花银饰片。这3件饰片的花纹、质料、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每片外长19厘米,内长9.1厘米,中间的镂花纹饰回旋蟠曲,舒卷流畅,形制极似剪纸。

与剪纸相类的古代实物绝不止上述几件,除玉器、金银器之外,尚有皮革、竹木等多种材料,都运用了镂空、削刻技术,并在各自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后世著名的品种,其共同特点则是实现了虚实相应、虚实互补的设计。倘若这种设计与技术被用于纸张,那么,剪纸就诞生了。

二、汉代的剪彩为幡

汉代在剪纸史上的主要成就是用丝织品制成春幡。这种春幡的出现,有赖于节令风俗的流行时尚——立春时节的活动。古人对立春的重视从商代就开始了。《尔雅》上说:“春为青阳,谓万物生也。”沿革至汉,朝野上下都在立春日举行迎接春神“句芒”的典礼。汉《郊祀志》有:“迎春祭青帝句芒,青车旗服,歌为阳,舞云翅,立春幡。百官衣皆青,郡国县官,下至令史,服青帻。”所谓“句芒”原指主管树木的官员,后引申为木神和青神,又称“青帝”。立春祭青帝,以祈祝全年农业丰隆,意在劝农。祭春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立春幡”“服青帻”。“幡者,帛幅下垂之旗也”。汉代的春幡多为青色,《后汉书·礼仪志》说:“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里的立青幡与衣青服皆指政府行为,官方意识很强。民间则通行用各色丝织品剪刻成小幡戴在头上,是对春神的祈祝,也是对政府号召的呼应,形式上则是大型“青幡”的延伸,后世则称其为“剪彩为幡”。“彩”是对多种丝织品的统称,包括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各种纺织品。王符在《潜夫论》中一再主张“变风易俗”,激烈地反对“浮侈”,批评了多种奢糜风尚,其中也包括“剪彩”一项,并将其归入“宜禁”之列。他说:“或刻画好缯、以书祝辞;或虚饰巧言,希致福祚;或糜折金彩,令广分寸;或断截众缕,绕带手腕;或裁切绮彀,缝秩成幡;皆单费百缣,用功千倍…”这里所说的“刻画好缯”、“裁切绮彀”皆指剪刻各种丝织品;“令广分寸”则透露了小幡的尺寸;“缝铁成幡”则说除剪、刻之外,尚需缝纫、联缀等工艺才能最后完成小幡;而“用功千倍”又证实了制作工艺的繁复与精细。汉代的丝织品在用于书写或绘画时,又被称作“纸”。《后汉书·蔡伦传》上说:“用缣帛者谓之纸。”《晋书》中也说:“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事截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汉代的丝织品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即被称作“纸”,在造纸技术尚未普及的时期,“剪彩”已近于剪纸。汉代于立春日剪彩为幡的习俗,开创了春幡的先河,为晋唐以至于宋所承继,成为中国古俗中的著名事项,民俗对剪刻工艺的促进作用,尤其不可低估。

在研究古代剪纸的论文中,屡见“汉武帝影像会夫人”之事,通常将此事作为剪纸的起源而被征引,虽大家亦不能免。其实,此事疑讹。今查,较早的记述共有三处:第一处见于《史记·封禅书》:“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第二处见于《汉书》:“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第三处见于晋代干宝《搜神记》。《搜神记》文句几与《汉书》同,早有前人疑为“抄自《汉书》”,不堪重引。两处所记大同小异,虽夫人姓氏或王或李,但其所言一事无疑。重要的是,两处所记均未言明这个帷帐中的影像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实现的。有可能用纸、用丝织品或其他材料剪刻成影像;但是,更有可能由真人化妆投影,这个影像不是还会“还幄坐而步”吗?那么,为什么会将此事与剪纸搅在一起呢?毛病可能出在对宋代文献的误解上。宋代高承《事物纪原》曾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一”后人以为影戏与剪纸关联甚密,故辗转附会,以讹传讹,最终差点弄假成真。

三、两晋的人胜与北朝的剪纸

两晋时期,承汉遗风,不废汉俗,仍于立春日剪彩为幡。宗懔《荆楚岁时记》说:“玄春之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帖‘宜春’二字。或错缉为幡胜,谓之春幡。”这里的“剪彩为燕”传诸后世,至唐则称“春燕”。贴“宜春”二字,未必是剪纸,书“宜春”而贴之的可能性更大。除剪春燕、春幡之外,还剪制各色花朵。晋《新野君别传》说:“家以剪花为业,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剪梅若生。”当为时令好尚使然。

两晋时期的新动向在于“人日”增添了“剪彩为人”的事项,这是剪纸史上的重要史实。《荆楚岁时记》上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置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人日”之俗汉以前未见,抑或有之而不普遍。《北史》中方见诠释: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一般研究者均认为:人日是招魂或祭祖的节令,源于原始巫术,其形成基础当是信仰观念。这一天,民间剪彩为人形或镂金箔为人,佩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上,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人胜”。人胜的出现,不能排除汉代“剪彩为幡”的影响。将人胜贴在屏风上的行为,开创了将剪纸用于居室装饰的先河,对于后世民间盛行的窗花、炕围子花、顶棚花等装饰性剪纸意义非凡。

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都是高昌古国作品,相当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这些剪纸于1960年和1967年两次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其中有4件作品至关重要:一件是“对马团花”,同出的文书纪年为高昌章和十一年(公元541年);另一件是“对猴团花”,同出文物纪年为高昌和平元年(公元551年);另外2件是“形团花剪纸”,同出文物纪年为高昌延昌七年(公元567年)”。

“对马团花剪纸”仅存3马,复原后可知系6对1 2马,复原直径约25厘米,中间为正六角形,将一张纸四折后剪刻而成。最早命名为“对马”,在收入《中国美术全集》时,改称“六边形对鹿”,后引者则或鹿或马、甚或为羊,莫衷一是。就其形象而论,作马较确切。视其为鹿的依据,大约在于居中者有一只向后卷曲的“角”。细品其形,这也许不是角,而是耳与锯齿状花边连接后的残存。即使视其为角,位置亦过于靠前,违背总体形象。若视其为耳,则两耳,一耳与边饰连,无角,即马。

“对猴团花剪纸”,复原后当是8对16猴,围作一周,各对猴子均回首相顾,极为生动。中心是八角星结构,复原直径约26厘米。两件“形团花剪纸”均以八瓣花为中心,外延扩展为16瓣圆形花朵,极似。两件尺寸相同,直径25厘米。

纵观上述4幅剪纸,其共同特点有三:首先,将纸折叠后剪成的图形,存在着一定随意性,终极效果尚有一定偶然性。其次,这些剪纸都是殉葬品,当是慰藉亡灵的财富象征,与“对马剪纸”同出的十余个剪纸“银锭”、“方胜”可以为证。最后,这些剪纸虽然是今日所见最早的剪纸,却不是剪纸的初创,在此之前当有更早的创作。另外,这里的剪刻工艺绝不可能单为制作殉葬品而独设,当是日常生活中剪纸工艺的反映。所以,南北朝时期民间日常生活中的剪纸一定兴隆。

四、唐代的春胜与装饰剪纸

唐代剪纸有四事可考:一是剪纸已广泛用于岁时节、室内装饰和丧葬习俗等诸多生活事项之中;二是剪刻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作品已相当精湛;三是剪刻所用的材料愈见丰富,包括纸张、金箔和丝织品等;四是出现了“剪纸”一词。

继前代遗风,“人日”剪刻人形之俗依然盛行,名为“人胜”。温庭筠《菩萨蛮》词有句曰:“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李商隐的《人日诗》更为精绝:“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记晋风。”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剪彩为人胜的实际情景,而且透露了继承魏晋遗风的自觉意识。令人振奋的是,“镂金作胜”“剪彩为人’的实物竟然得以流传,今人亦可得见。这就是收藏在日本正仓院的两枚唐代剪纸。傅芸子在《正仓院考古记》中对此描述甚详,兹抄录如下:

据齐衡三年(公元856年)《杂财物实录》称:“入胜二枚,一枚有金箔字十六,一枚押彩绘形等,缘边有金箔裁物,纳斑阑箱一合,天平宝字元年闰八月二十四献物。”今品则以二残片粘合为一者。一片系于浅碧罗上,粘有金箔剪成十六字云:“令节佳辰,福庆惟新,变(当为燮字之误)和万载,寿保千春。”《杂财物实录》所称有金箔字者即此。今金箔诸字黝黑,罗色亦暗矣。又_片较大约四分之三,粘于其下,边缘图案以金箔剪成,上粘红罗之花叶,缘内左下端有彩绘剪成之竹林,一小儿戏犬其下,金箔边缘及彩绘人物色彩如新,犬形已残耳。此当即《实录》后称之物。

日本天平宝字元年,相当我国唐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虽然这两件作品缘何“献物”于日本不能悉详,但作为中国唐代遗物已确凿无疑。《杂财物实录》所称“人胜二枚”,有欠斟酌,实则应为“人胜一枚、春胜一枚”。彩绘人物这一枚是人胜,其中一小儿戏犬竹下,是为“剪彩为人”之属。边缘金箔镂刻成网状花纹极似唐草,曲卷舒伸,疏朗得度,刀法精准,致密凝练。虽有部分残损,仍不失精品气度。就其形制而论,绝似今日广东佛山剪纸,正所谓“铜衬料”作法。其中的小儿、竹林与小狗当是剪素绢为之,复加彩绘而成,这与当今“勾绘剪纸”又极其相类。可知唐代剪刻工艺与我们现在的剪刻工艺已经庶几近之了。

金箔镂作16字这一枚,既无人物,亦未作人形,断为人胜,有失草率。就内容而论,无疑是节日祝辞,寓意吉祥、口吻喜庆,又有“佳节”、“千春”之语,该是立春所作无疑,定名“春胜”也许更确实。总之,保存在日本正仓院的作品,一为春胜,一为人胜。

隋唐之际立春剪彩迎春事,又见于杜台卿《玉烛宝典》:“俗间悉剪彩为燕子,置之檐楹,亦戴,帖‘宜春’之字。”这与晋时流行的“剪彩为燕以戴之”乃一脉相承。开元吏部尚书崔日用《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有旬云:“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太和进士李远也有《立春日诗》说:“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出,巧着金刀力,寒侵玉指风。”除燕之外,唐人诗词、文句中所反映的剪彩题材尚有:春幡、春胜、春钱、春蝶、春虫、绶鸟、鸡、凤等8种。

剪彩迎春之俗,在宫廷内部亦颇兴盛,景龙年间,唐中宗首创于立春日赐群臣彩花之举。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正月初八立春,中宗皇帝命侍臣自芳林门经苑东至望春宫迎春,并出剪彩花,人赐一枚,又命学士赋诗吟咏此举。自汉以来,历代君王皆视立春为大典,立春幡、祭青帝、鞭土牛、造华胜,各种活动层出不穷,而所有侍臣人赐一枚剪彩花的做法,却前所未有。这件事载入史册后,即成后世师表,为历代君王所效法,几成定例。

中宗朝侍臣、学士奉诏赋诗者极多,尽管这类应制诗多奉迎溢美之辞,然也偶有佳作,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诗》中的两句:“今年春色好,应为剪刀催。”即成千古名句。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文献中已出现了“剪纸”一词。杜甫在安史之乱际,避乱走彭衙,受到故友接待,赋诗云:“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这里“剪纸”一词的出现,用作动词,与今日将剪纸用作名词有别,但毕竟是最早的例证。剪纸工艺正在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品类。

唐代用于室内装饰的剪纸实物也找到了,这就是在敦煌莫高窟第17窟中被发现的“装饰纸花”,共6件,与唐代文书同出,现存大英博物馆。6件剪纸均呈正方形,图案骨骼为四角对称式,大小在9-13.5厘米之间。做法是先用各色彩纸剪成逐层收缩的花形,然后重叠粘贴在一起,构成花朵,最多者达9层。又有重叠后施加彩绘者。同类纸花亦见于敦煌其他洞窟的墙壁与天花板,证明其作用是装饰室内环境。

上文所说南北朝时期有剪纸殉葬的做法,在唐代依旧流行。此法既可尽祭奠之仪,又可俭浮侈之奢。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纸钱,今代送葬为凿纸钱,积钱为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柩。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宝钱货,遂以钱送死。《汉书》称盗发孝文园瘗钱是也,率易以简,更用纸钱。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今自王公逮于匹庶通行矣。”1964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先后发掘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至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的唐代古墓三十余座,出土纸钱、纸鞋、纸腰带、纸冠等纸制工艺品多件,与封氏所记吻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人形剪纸”。这幅剪纸用浅色纸剪成,无彩绘,表现7个直立并肩的人形,每人中部均有一处三角形镂空。联系杜甫《彭衙行》中“剪纸招我魂”而论,唐代当有剪纸招魂习俗,这幅人形剪纸,当是物证。

又参照《荆楚岁时记》所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等事而论,这幅人形剪纸恰合七数,一向定名为“招魂人胜”论而有了根据,但是,应该如何观看这幅剪纸,似可商榷。此物1964年出土时,未能及时发表,直至1973年方首次在《文物》上刊出照片,采用了“方头”朝上、“两足”朝下的形式。此后,《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及《中华民族博览》等书刊在征引此图时,一律因袭此式。但仔细揣摩,似有可疑。主要疑点在于:人形头面方齐,体态难辨,造型跷蹊有悖常理。如果试倒转180度看,7人并肩而立,每人发式相同,发角分开左右向,双手拢抱胸前,下身直袍垂地。此时方见合理、生动。若此式成立,以后征引当一律正之。五、宋代的剪纸艺人与剪纸纹样

宋代剪纸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一是仍沿汉唐遗制,于立春剪春幡,并拓展到元旦,出现了“年幡”。二是出现了专以剪纸为业的手工艺者。三是出现了审美价值突出的观赏性剪纸。

元旦,北宋时已称“新年”。民间多用青纸或青绢剪制小幡,卜几个联在一起,戴在头上,俗称“年幡”。高承《事物纪原》说:“或于岁旦刻青缯为小幡样,重累凡十余,相连缀以簪之,此亦汉之遗事也。俗间因又日年幡。”还有一种可以贴在门楣上的大幡,如《皇朝岁时杂记》所说:“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戴之,或贴于门楣。”这种青幡与汉时立春日剪春幡之事一脉相承,高承也认识到这一史实,所以才说:“此亦汉之遗事也。”宋室南迁之后,此俗仍沿不辍。

宋代立春仍延续汉唐礼俗,剪彩为春幡。《事物纪原》描述春幡较详:‘冷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镂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亦因此相承设之。”旺”《东京梦华录》说:“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南宋立春依然如此。《梦梁录》上说:“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于贵家宅舍,示丰稔之兆。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武林旧事》也说,立春前一日,“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又说:“是日赐百官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从以上记述不难看出,宋时的春幡、春胜仍以剪刻丝织品为之,是“剪彩”遗风。宫廷赐百官的春幡甚至有用金银打造者,从工艺材料角度来看,已离剪纸相去愈远,但是,又证明了朝廷对民俗节令事项的认同与尊崇,无疑对民俗将产生激励作用。

北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剪纸艺术创作的手工艺者。《东京梦华录》上说:“东角楼街巷,瓦子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瓦子,又称瓦市、瓦舍。吴自牧《梦梁录》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东京汴梁瓦子极多,是从事商业活动而兼有娱乐功能的市井。瓦市中有说书、说经、小说、相扑、覆射、杂班、驯鸟、影戏、踢弄、装神鬼、舞番乐、水傀儡、谈诨话等多种表演项目。重要的是,瓦子中还有一项“剃剪纸”。“剃”与“剔”通,含“剪除”或“刻除”之意。现在北方农村的剪纸艺人也常用“剔花”、“剔纸花”形容剪纸。瓦市中的“剃剪纸”无疑与其他项目一样,现场制作、即时出售、边剪边卖,兼具表演功能。至于剃刻剪纸的内容及形制,则可参见周密在《志雅堂杂钞》中的描述:“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俞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二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此处共记述了3位剪纸艺人:一是“剪诸色花样者”,二是俞敬之,三是“少年”,3位艺人所剪内容各有所长。“剪诸色花样”即剪刺绣粉本,俗称“绣花样子”。至今,民间仍然采用剪纸做底样,将花样贴在待绣底料上,绣做时沿纸边下针,形成边线挺括齐整、绣线高凸平滑的效果。俞敬之又作“余承之”,这是剪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民间艺人,他专门剪刻诸家书字,即名家的书法作品,自此开创了具有单纯审美意义的剪纸观赏品。已见诸文献的用纸剪字的艺人并非俞敬之_人,《诚斋集》中有一首“赠剪字吴道人”,序云:“道人取义山《经年别远公诗》用青纸剪字作米元章字体,逼真。”诗云:“宝晋云烟杂海涛,玉溪花月写。一生不倩毛锥子,只倩并州快剪刀。”此法至今盛行民间,尤以河北丰宁的剪纸文字最为优秀,宋代俞敬之、吴道人当为始祖。“少年”剪纸艺人独具默写之能,即“盲剪”。能在袖中摸索,“剪字及花朵之类”。宋代剪纸技艺之精湛可见一斑。

这些技艺精湛的剪纸实物,现在已很难见到了。可幸的是宋代陶瓷作品上保留了剪纸纹样,这就是吉州窑的玳瑁釉茶碗上的剪纸纹。江西吉州永和窑的匠师们成功地把剪纸移植到陶瓷上,创造了新型的陶瓷装饰方法。先把剪纸贴在沾了黑釉的陶胎上,再喷洒一层竹灰,即黄赭釉,然后揭掉剪纸。烧造后,即呈现出黑色的剪纸纹样,又叫“剪纸漏花”。从已经发现的黑釉瓷器中可以知道,剪纸纹多见于黑釉茶碗的内壁。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单独纹样型。碗内只一幅剪纸,或花朵或文字,位置不固定。二是复合纹样型,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剪纸纹样,均匀布置在碗内。有一只黑釉玳瑁盏中置“二龙腾挪纹”,一龙阴纹,一龙阳纹,两相对应极为生动。还有一只黑釉盏内分布了3个适合纹样,每个纹样的外形均作双钩四合如意,内饰吉祥文字,三者分别为“长命富贵”“福寿康宁”“金玉满堂”。类似的布局尚有团凤纹、双凤串花纹、梅鹊鸳鸯纹等。三是满地撒花型,口沿饰一道花边,内壁散布若干相同的剪纸花朵,最多者可达15之数。这些剪纸纹样几乎与今日各地的剪纸窗花如出一辙,显示着宋代剪纸的高度成就。

六、元明两代剪纸的新用途

元代剪纸史料较少,仅见二事可记,一是扫晴娘,二是走马灯。扫晴娘,用纸剪作手持扫帚的妇人形象,悬挂在树间或屋檐下,民间相信以此能够扫除阴云,停止下雨。久雨不晴时,多有此作。清代汪汲《事物原会》中称:“元初,泽州李俊民咏扫晴娘诗云‘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扫晴娘之名,始见于此。”若此说无讹,扫晴娘创始于元初。

走马灯最迟起源于宋代,宋人《观灯图》中已见走马灯,但不能确定那时使用了剪纸。元代谢崇可《走马灯诗》写得较为精详,连表现的内容都明晰可证,诗曰:“飙轮拥骑驾炎静,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成阳城,吴炬宵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少年时,章台踏碎月华明。”研究者多认为这里所述走马灯中的人物即为彩纸剪成,粘贴在走马灯中央立柱上,旋转时,在灯面上投影,形成人马奔跑之状,正所谓“风鬣追星来有影”。这里表现的故事则是楚汉之争和火烧赤壁。

明代,扫晴娘依然盛行。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有这种民俗剪纸:“雨久,以白纸作妇人首,剪红绿纸衣之;以笤帚苗缚小帚,令携之。竿悬檐际,日‘扫晴娘’。”虽然还是用纸剪成,但比元代复杂了。衣服用红绿纸另剪粘贴,笤帚则不是剪纸,而是近于真实的小帚了。

明代还出现了_一种用剪纸做成的节令风物“闹嚷嚷”,也叫“闹蛾”。用乌金纸剪作蝴蝶、草虫,插戴头鬓,在春节期间大量应用。明代沈榜《宛署杂记))称:“以乌金纸为飞鹅、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日‘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头者。《荆楚岁时记》云:人日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即此意也。”这种节令风物以头饰的形式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不仅盛行民间,还被引入宫廷。刘若愚《明宫史》称:“自岁暮正旦,成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咸簪于首,以应节景。”

明代剪纸又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花灯,元宵节期间,花灯品类极为繁盛,其中出现很多以剪纸为装饰的灯品。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外此又有五色蜡纸菩提叶者,若沙戏影灯,人物旋转如飞。又深闺巧娃,剪纸为灯,尤为精妙。有以绢灯剪为诗词,时寓讥诮,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明末著名文学家张岱,也是花灯的收藏家、鉴赏家,其家藏花灯甚多,号为“世美堂灯”,张岱的好友夏尔金是一位制灯的高手,善于“剪彩为花”制成纱灯。《陶庵梦忆》中说:“而友人有夏耳金者,剪彩为花,巧夺天工,罩以冰纱,有烟笼芍药之致。更用粗铁线界画规矩,匠意出样,剔纱为蜀锦(曼皮),其界地鲜艳出人。耳金岁供镇神,必造灯一盏,灯后,余每以善价购之。余一小侯善收藏,虽纸灯亦十年不得坏,故灯日富。又从南京得赵士元夹纱屏及灯带数副,皆属鬼工,决非人力。”

七、清代剪纸拾遗

入清以近,记述民间剪纸的史料渐多,不仅证明关注剪纸、记录剪纸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证明了清代剪纸的发达进步。功用最为显著、流行最为广泛的是挂签和千张。

挂签是垂悬于门楣之下的装饰品,长方形,5张为一堂,剪刻出吉祥用赞语,用以祈福。上端贴在门楣上,下面大部自由垂悬,空气流动时,会出现摆动,其渲染气氛、装点环境的功能十分显著。已知挂签在清代有很多名称,计有欢乐纸、欢乐封、欢乐图、过门笺、门彩、彩牒、斋牒、门牒、挂千、挂钱等10种之多。“挂签”则是今人通用的名称。

清代挂签根据用途可分为三种:第一种用于一般民众居家的装饰;第二种用于街市店铺;第三种用于庙宇佛前。三种形式略有不同,正如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所言:“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日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挂签不仅流行于北京,各地均有分布,顾铁卿在《清嘉录》里记述了杭州的挂签:“门厅之楣或贴欢乐图,皆货自杭郡,以五纸为一堂,剪楮堆绢,为人物故事,皆取谶于欢乐,以迎祥祉。”

千张也作“阡张”,就是成叠的纸钱,用于祭祀祖先、神佛或丧葬扫墓。纸钱唐代已有之。清代阡张证明自唐以来,纸钱一直久传不衰。清代纸钱分祀神与祭墓两种,祀神用黄纸,祭墓用白纸作大纸钱。福格《听雨丛谈》称:“纸钱,京师祀神,用黄纸凿成钱象,以代焚帛。祭墓则用白纸凿成大钱,径三四寸,以代冥器,若祀庙则否。”阡张之名起于明代,沈榜《宛署杂记》称:“烧阡张,各家祖先,俱用三牲熟食。货草纸细剪为阡张,供其前,俟三日后,焚而彻之。惟佛前则供用果麦。阡张至元宵罢,乃焚。”入清以后,继续沿用此名,祀神、祭墓以外,阡张还用于“解天饷”。《清嘉录》记录了民间解天饷的盛况。其主要内容是收纳阡张,凡境内居民,每户均须献纳阡张若干副,以此象征钱粮,待齐集后,在玉皇大帝殿前焚化,以祈福祗。

清代的民俗剪纸还有端午节的彩葫芦和重阳节的花糕旗。《燕京岁时记》说:“又端阳节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之上,以泻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帝京岁时纪胜》也说:“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剪彩叠福,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抽作大红朱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这种习俗,至今仍有传承,各地农家在端午节前粘贴剪纸葫芦于门户,因此在民俗剪纸中衍生了形态不同、寓意丰富的各种葫芦。

花糕旗是用于装饰糕点的剪纸小旗。《帝京岁时纪胜》中说:“京师重阳节花糕极盛。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累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彩色旗以为标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花糕旗不仅被用于重阳花糕,还用于“太阳糕”。二月初一,用米面做团饼,5枚一层,顶上作小公鸡,称“太阳糕”,用以祭日,也插剪纸小旗。又有做寿用的寿礼、婚嫁时用的糕点以及祭祀时用的面点,都要安插剪纸小旗,统称之为“花糕旗”。

民俗剪纸用于婚丧嫁娶的实例很多,宫廷中也同样盛行。现存北京故宫交泰殿东侧走廊的顶棚上,至今仍存留清代皇帝大婚时粘贴的“顶棚花”。中央一枚大团花,四隅4枚角花,均以“龙凤呈祥”为主题,一龙一凤腾挪于祥云之上。当年是红底黑花,复加白粉勾描。初创时一定华丽喜庆。现在虽然褪色,仍不失为珍贵的清代剪纸资料。

剪纸的绣花样子也始于清代。绣花样子是刺绣的粉本,专业术语叫“勾稿”,俗称“花样子”。先用薄纸剪刻成各式纹样,贴在底料上,依样绣花,刺绣完成时,纸样子完全被绣线覆盖,再也拿不出来了。因此,剪纸绣花样子是一次性的刺绣粉本。《红楼梦》里曾记述了农村女孩“铰”花样子的事:“刘姥姥因见那小面果子都玲珑剔透,便拣了一朵牡丹花样子的笑道:‘我们那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他们做花样子去倒好。这里所说的“最巧的姐儿们”正是农村剪花样子的少女。可知在清代早期,剪纸绣花样子已经非常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