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阁藏春

小阁藏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阁藏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阁藏春范文第1篇

小阁藏春范文第2篇

②那天上午春雨霏霏,我在友人的陪同下,走近这幢建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逾百年的玉海楼。据友人介绍,玉海楼为清代大儒孙衣言、孙诒让父子所建。“玉海”原为书名,是南宋礼部尚书王应麟所写,他自诩此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而此意思正符合孙氏父子建藏书楼的本意。因此,就借书名为楼名,将藏书楼取名为玉海楼。

③玉海楼的大门上悬有清李文田书的“玉海书藏”匾,左右嵌以郭沫若书的“玉成桃李”、“海涌波澜”的青石联。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厅堂门楣上方的郭沫若和潘祖荫书的“玉海楼”匾额。楼的西首有“园厅”名“恰受航”,取杜甫“小航恰受两三人”的诗意。孙诒让先生生前多在此著书,并收藏了百余块晋砖,所以,这里又称“百晋陶斋”。斯人已逝,晋砖依旧在,不禁让人有些唏嘘。

④走进藏书楼,可以看到孙衣言先生的玉海楼藏书记:其中有,“乡里后生有读书之才,读书之志,而能无谬我约,可以就我庐,读我书。天下之宝,我固不欲为一家之储也”这样几句话,这大概是孙氏建藏书楼的初衷吧。玉海楼原有图书八九万卷,均系孙氏父子恣意搜求所得,其中多乡帮文献、珍籍善本。孙诒让卒后,善本图书多归杭大收藏。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我想象,当年一些渴求知识的“乡里后生”,长衣马褂,在这里静静地翻阅着自己喜爱的书籍,汲取着人类知识的精华,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⑤玉海楼的藏书楼部分为前后两进,三面环水,每幢五楹二层,左右游廊相通,虽然是下雨天,却可以在前后行走而不撑雨伞。从书楼的建筑来看,可以明显看出是仿照了“天一阁”的模式。楼层高敞,二层南北向均为排窗,利于通风。东西向均为如意封火山墙,我想,这主要是从防火、防盗,保护书籍的目的出发吧。

⑥玉海楼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私家藏书楼。它如同一个文化坐标,将19世纪的温州文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以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堪称当时温州文化的领军人物。他们上接王开祖、林石、周行己、许景衡、陈傅良、叶适等开创的永嘉学派,后承启晚清东瓯务实创新的事功学说。特别是孙诒让,其后半生以弘扬传统学术为己任,将经世致用广布于世,并于国家变革之际,身体力行,革故鼎新。“先生于礼学至博,独步海内,与事虽有今古文之殊,然不能不叹服之。”这是康有为对孙诒让的赞扬。而章炳麟对孙诒让更是赞扬有加:“其精专足以摩致姬汉,三百年绝等双矣。”

⑦离开玉海楼时,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回望在雨中的玉海楼,更觉古朴典雅,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

(选自2010年5月27日《新民晚报》)

阅读训练: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介绍玉海楼采用了怎样的顺序?并说说你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法详略得当,你认为详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想象人们在玉海楼读书的情景,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上下文相比,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阁藏春范文第3篇

在今年的春拍中,“翦淞阁”文房拍卖无疑成为最耀眼的专场之一。35件文玩精品拍卖由于竞争激烈,用时近两个小时,成交率达到100%,成交总额达到了1.3亿元,其中拍前备受各界瞩目的王世襄先生旧藏“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以5520万元的天价再度刷新木制笔筒的最高纪录。然而在天价的背后,藏家的偏好更值得关注。

源流深远

关于鱼龙海兽紫檀笔筒的来龙去脉,业界早已奉为美谈,特别是当初王世襄的一段收藏经历,更通过其各种著作而广为藏家所知。在2003年中国嘉德王世襄收藏拍卖专场上,鱼龙海兽紫檀笔筒成交价就达到了209万元,而9年之后,升值了近30倍,这无疑显示出名家珍藏在文房收藏中的巨大效应。

中国文房清供可谓源远流长,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文房用具品类繁多、制作精良,有笔筒、笔架、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等。纵览文房收藏史,上至帝王,中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普通百姓,无一不对文房清供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些器件虽小,蕴含的却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对生活的艺术点缀,特别是文人审美的一种精神寄托,它们发展到后来装载的不仅仅是根根湖毫,更成为了一种知识和修养艺术的载体。在翦淞阁专场拍卖中,还有一件清代的天然魁星影石小砚,曾经被王懿荣、徐世章旧藏。此小砚身世,由石而砚,由晚清翰林学士至民国留洋士绅递藏,见证了大时代的剧变,成为砚主坦荡人格之象征,一方石砚作为珍贵无价的文化遗产,令藏家展开激烈争夺,最终以80.5万元的成交价超过估价的8倍多。

工艺一流

文房之所以可贵,不外乎两个方面,除了流传因素之外,自身因素也非常重要。文房的工艺代表了特定时代的文化参考与象征,也就是要“真、精、稀” 。真,首先是真品,是那个时代真正好的文房;另外就是精,一定要精美,要特殊。再有就是稀,存世量要非常少,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才值得去收藏。在今年北京诚轩的春拍中,一件清乾隆粉彩象生瓷金玉满堂蚌式盘,估价2万元至4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80.5万元,就是最好的证明。

乾隆皇帝喜好新奇物件,宫廷各种工艺无不追求精、细、奇等特点。粉彩象生瓷金玉满堂蚌式盘制作工艺复杂,集雕塑、阴刻、篦划、彩绘多种工艺于一身,金鱼鳞片、彩斑、菱角纤细茎叶、螺蛳壳上的绿色苔点等细节均绘制精细,栩栩如生,为乾隆朝象生瓷中罕见的精品。在翦淞阁专场拍卖会上,一件清黄灵岫雕瓷砚山也是其中的代表,估价50至8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01.2万元。这件作品系以瓷仿灵壁石所制成,施铁褐色釉,其釉色和造型皆仿天然的灵壁石,惟妙惟肖、砚山高绝、兀立峥嵘、石势纵恣,以瓷凝炼砚山沉静与灵动之气息,异质传神,可谓巧夺天工,并且配有乌木底座,为文房陈列观赏的无上精品,底有“蜗寄居士清玩”楷书刻款,为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的别号,为其督陶期间的御瓷制品。

一方天地

投资者已经从过去对单体物件的研究,转向对一组器物、特定环境下器物组合的研究,力图通过一个个场景、环境,尽量解读和还原器物真实的内涵信息,特别是对于仿古不泥古、小器现大观的独特内涵,来寻觅具有投资价值的藏品。

综观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拍卖,已经从单纯的海外回流,到挖掘家族收藏,从海外家族收藏,到日本藏家、中国香港藏家收藏,现在许多拍卖行已经开始不再“崇洋”,继续挖掘身边一些藏家的拍品了。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关注这些投资新动向,并牢记只有“玩”出来的价值更经得住考验。

小阁藏春范文第4篇

迎春花在我国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花种。其原因,当不外乎它同时具备两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不畏寒冷和平易近人。

说它不畏寒冷,是因为当严冬还没有走远、风雪仍在肆虐时,它却敏锐地感受到了气温的变暖,迫不及待地率先绽开,为人间迎来久已期盼的春天。它尽管没有艳丽的色彩、浓郁的芬芳和挺拔的形姿,却以顽强的生命迎接着春天的到来。对此,古人多有衷心的赞美。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宋代诗人韩琦也说“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春花的这种冲寒而开的秉性与梅花和水仙有所不同,梅花除了花小与迎春相似外,其香浓和枝健非迎春能比; 而水仙也有粗壮的根茎和肥厚的叶片支撑衬托。迎春则不然,它形体柔弱,枝条纤细,叶片狭小,看似娇小巧纤柔、弱不禁风,因此赢得了诗人的格外尊重。宋代名臣晏殊有一首小诗,说它“浅艳侔莺羽,纤条结兔丝。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词人赵师侠有一首《清平乐》,说它“纤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妆点枝枝新巧。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都表达了对迎春花弱小早开的特殊感受。

说它平易近人,是由于它的形姿虽弱,却不娇贵,自古以来就被广为栽培。据北宋文人韩琦和刘敞曾以“中书东厅迎春”和“阁前迎春花”为题作诗来看,早在北宋时期,迎春花就在皇家宫苑中有了栽种,并且引起了关注。他们诗题中的所谓“中书”、“阁”,是指皇宫禁地中书省和其中的藏书阁。在诗中,他们又分别留下了“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和“为问名园最深处,不知迎得几多春”的名句。当然,迎春花的质朴、平凡,更体现在它对于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北方和南方,在荒山和野地,都能健壮生长。现在你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见到它那朴素婀娜的身影。且不说国内各大城市中的各类公园、私人家中的大小庭院、街头绿地甚至道路高架上,都少不了它的妆扮点缀;即便在山林野地、乡村小镇、农舍道旁,你也能随处体会到它那种并不张扬、却能给人以丰富启迪的平实的风采。

小阁藏春范文第5篇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晏殊《更漏子·雪藏梅》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萧纲《雪里觅梅花》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水晶欲刻鸳鸯翅,金粉私裁蛱蝶衣。记得小楼熏被夜,梦回宫烛照横枝。——曾习经《腊梅诗》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席上梅花开胜雪,寒香尽足慰飘零。——仇远《岁除志喜》

相关期刊更多

传奇文学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财经大学

河北画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