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学见闻

开学见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学见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开学见闻

开学见闻范文第1篇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们已不是在草地玩过家家的小朋友;也不再是朗读“床前明月光“的小学生;今天的我们已经告别童年,走向青春。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来到了沙市二中。

我们学校门口旁摆着一排花,为学校增添了一丝美丽;一进校门就是花坛;中间有两座教学楼,它的后面有四个字“晴川书院”,这是每一个学子的骄傲!旁边还有一尊雕像——那是一个女孩,正在静静的看书;还有后面的医务室、认真负责的校长和主任,都做好了一切设备,为同学们的完全做好了设施有防御。还有后面的停车场,这样,每个骑自行车的同学都有了十分安全的处所。更好的是,学校的教学楼左边有一个较大的食堂,为我们准备了香喷喷的早餐和饭菜!

我们教室里有饮水机,班主任还为我们准备了一个挂钟,让我们有时间概念,而这些在小学是没有的。在班上,同学们互相谦让,彬彬有礼,大家积极劳动,为同学们制造了一个干净、文明的班集体。除外,每天早上都由班主任刘老师带领我们晨练,这样会让我们得到发育能力快速提高!

在这个星期里,我认识了班主任——刘老师、语文吴老师、数学李老师……在进校门的第一天,我就爱上了这个学校!虽然现在课程比小学多了,作业也多了,每天的时间抓得很紧,所以,我们要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正确运用它,就会使我们在学习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当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和老师们共同努力,和同学们共同学习!

代县忻州上官镇实验小学六年级167班六年级:杨鹏程

开学见闻范文第2篇

刚生完孩子的瞿老师又回来了。她长胖了一点,头发也长了,没戴眼镜了,我们还以为她已经没近视了,可是她说她只是戴了隐形眼镜而已。我觉得她不戴眼镜好看多了。

我们班又有一个同学戴眼镜了。我让他拿掉眼镜站在第一排,没想到他在第一排还看不见黑板上的字,真是高度近视。他戴眼镜的样子非常好玩,像熊猫一样。

这就是我开学新发现,都是与眼镜有关。

开学见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74-1

数学开放题是7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的题型。教育部《中考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理科在试卷中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数学中考中引入开放性试题,对数学科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

一、探索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育功能

1.激活认知内驱力,促进自主学习。认知内驱力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指向学习活动本身,是一种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派生于探求、操作、领会及应付等心理素质,但在学习活动中受到激活、增强和系统培养。在数学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头等重要的内部动机,且随学生年龄增大而表现得越发明显。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具有适度不确定性的开放性问题是激起学生好奇心的最好素材,它能满足学生成为探究者、发现者的愿望。

2.提高认知水平,培养探究习惯。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意义学习的深入依赖于学生对认知对象理解的加深和认知程度的提高,而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乃是本身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的提高,提出恰当的开放性问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时,提出如下问题: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若这个角是两边的夹角,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若这个角是其中一边的对角:①当这个角是直角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②当这个角是钝角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③当这个角是锐角时,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对于这个开放性问题,学生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水平。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辩论、探讨,学生从模糊到清晰,明显提高了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及认知水平。

3.体验探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探索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维与式,合理设计开放式问题,要求学生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解答,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

1.生活数学问题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设计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知道学习新知识的必要胜、重要性。例如在“乘方运算”的教学中,可这样提出问题:我要和某某同学做笔交易,在26天里,我每天给他一万元,他第一天给我1分钱,第二天给我2分钱,笫三天给我4分饯,也就是说,他后一天要给我前一天得到的2倍的钱,某某同学,你觉得这笔交易怎样?学生通过计算器计算,发现每一天要给的钱数都是几个2相乘,单是第26天就是25个2相乘(2×2×…×2),共335544.32元。这时,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天数再增加下去,还是这样逐个逐个用乘法计算不是很麻烦吗?接着,通过联系学过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写法,由此引出“乘方运算”。在此例中,利用生活问题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通过繁琐的连乘运算,巧妙地让学生体验到乘方运算表示的简洁性。

2.归纳和演绎问题的设计。归纳和演绎是数学解题中经常运用到的方法,是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可以适当运用于开放性题目的设计上。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的教学中,由于前面已学过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节的内容就主要解决“如何找它们公共部分”这一难点。在介绍不等式组的概念时,可通过对比方程组,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轴求不等式组(x>2,x5,②2x-311,④3x+21,②x3,④x

此例中,在学生动手做题并且观察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从而得出规律,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并且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开学见闻范文第4篇

1、教学时间开放―不拘泥于课堂40分钟之内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在座位上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一切知识点的掌握和一切问题的解答全在狭小的教室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不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教室”,而是带着大量的书面作业回家巩固练习,致使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因而开放式教学要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向两头延伸。

1.1课前铺垫

传统教学是上课了才向学生公布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开放式教学则在课前公布目标要求,学生可通过预习新课、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等途径,对新课的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感知与准备。如《飞夺沪定桥》一课,故事发生在途中,背景的陌生、时空的差异.给学生阅读带来困难。在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故事、搜集有关沪定桥的资料来了解当时的危急情势与夺取沪定桥的重要性,从而学习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1.2课中调节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课前、课后形式都替代不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师生教与学的时间比例不能一成不变。具有一定知识性的内容,教师讲授的时间可稍多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练习的内容,则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讨论归纳自学,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全体学生参与。此外,课堂教学的时间也可以进行开放设计,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设置长课、短课;两节课连上;灵活安排课表等。

1.3课后拓展

浯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①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后激发出来的疑点和兴奋点往往会延伸至课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不要让语文学习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之后嘎然而止,而应拓展延伸。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②教材只是范例,真正的营养广遍于课外书籍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语言空间去涉猎,去汲取,以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同时,要积极参与到家庭、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完善、升华,做到课内学知识,实践长本领。

2、教学空间开放―不局限于教室、校园之中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它在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人格魅力方面的贡献是其他学科难以伦比的。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课堂、学校以外,还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但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是把学生限制在教室里、校园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不让青少年飞近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觅丰富的精神食粮④。开放式教学就是要打破这种时空阻碍,有计划地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

2.1走进自然

大自然是一位好老师,如果学生能经常徜徉于大自然的怀抱,和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和自然交朋友,把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霜雨露、草木鸟兽纳人观察对象,定能开拓视野,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描写大自然景象的课文和诗词,如:《火烧云》、《荷花》、《咏柳》等,可以根据这些教材,结合自然、气侯等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描绘自然景色、叙述人物活动的课文,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四季与生活。

2.2融人社会

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引向阅览室、因特网、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让他们睁开眼睛,打开耳朵,动手动脑,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激发求知、求异、求奇的兴趣;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活视野中的人文教育资源,扩展学习语文的范围,提高语文素养。如:低年级学生识字,认字,除了通过课堂教学以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寓教于乐地进行学习;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走上街头,搜集整理错别字,分类改正后,设立“错别字门诊”,加强汉字的书写规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需要结合起来,与社会发展同步。

2.3开放思维

1.传统的教学把学生局限干固定狭小的教室与围墙环绕的校园内,所以禁锢了学生思维空间的发展,磨灭了创造激情的增长。开放式教学既要倡导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也要求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要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要,就要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或独立思考,或大胆想象,或勇敢质疑,或互相争议。尤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新问题、新知识始终怀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

3、教学理念开放―不停留于教学训练之上

系统论认为,语文教学原本就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资、能量和信息的开放性结构系统。除了延伸课堂学习时间,拓展学习空间以外,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多元教学目标,开发丰富的教学内容,确立多样的教学评价。

3.1教学目标开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按班人奠定基础。

3.2教学内容开放

语文教育倡导全人发展,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丰富多彩,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需求和反应多元化,因此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倾向也应该是多方面的。那种将教科书视为绝对唯一的教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是不恰当的,因为单一的教学内容只能体现单一的价值颅向,只能满足少数学生的需求。基于此,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②。这要求语文教学要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的内容,向教材以外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开学见闻范文第5篇

一、安全责任落实及制定各项安全制度。

为确保学校安全工作取得实效,校长首选担负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小组。形成校长室牵头,各办公室协调参与。各班具体抓落实的安全教育网络。从而形成了“上下齐动员,一心促安全”的良好局面。

其次是制定了详细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安全工作制度。制定了详细的安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教师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培育“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氛围,逐步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有效,奖惩兑现,自我激励的安全工作制度。

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工作责任力度。 学校充分利用班队会、黑板报、板报等宣传阵地,利用开学第一课,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工作日日抓,安全教育时时讲。

三、立即开展学校冬季安全自查。

接通知后,学校立即组织开展开学前安全工作大检查,逐项实施,

切实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1、校舍安全。

排查全部校舍、院墙、大门、厕所,暂无发现安全隐患问题。要求全体教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2、消防安全、用电安全。

按照《消防法》的要求,对教室等做到通道畅通,学生用电各班制定专门同学负责,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3、学校周边环境及交通安全。

学校周边200米内无网吧、歌厅,无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场所、摊点。

4、严防拥挤践踏事故。

学校建立了完善预防校园拥挤践踏事故的规章制度,在学生上放学、集合等上下楼梯活动中,强调快速、整齐,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维持秩序。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及照明设备正常,无安全隐患,学校多次进行了疏散演练。

5、防范滑冰溺水事故。

教育学生在上下学途中或节假日不擅自到结冰的河、池塘、水库上行走或滑冰。提醒家长负责学生脱离学校教师管理时段的安全。

6、食品安全:对学生进行了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内部无小卖部。

7、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严格执行门卫制度和上课落锁制度,严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