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受生命

感受生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受生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感受生命

感受生命范文第1篇

绘画有法却无法,是人交流思想的一种“语言”模式、一种特殊的、没有固定规范的表达方式。儿童绘画也属此范畴,它是孩子心灵深处的呐喊,只不过表达得更加直接,寓意更为丰富,是表达其自身存在的一种方式。如,在《我的家园》这幅画中,小作者幻想在冥王星上建造一个堡垒,并伴有飞船、卫士等这样一个家。从该画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位学生求异与爱好幻想的性格,也体现了现代儿童的孤独感(都是独生子女)。儿童绘画超越现实的真实,浸透了学生的泪水,充满了欢笑与美好憧憬,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绘画是儿童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生命早期阶段的行为产物。它受制于儿童的心理特征、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技术能力,但这并非要我们去忽略其独立的意义和艺术价值。只要概括一下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所体现的各种特点,我们就不难发现儿童画在形式上具有如下的特点:

(1)夸张和变形是儿童绘画的一大特征。

(2)立体空间的平面化。

(3)拟人化和装饰化也是儿童绘画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儿童的心目中,世间万物都有生命。儿童自身不认识事物的本质,而受表面现象的支配,对一切没有生命的事物都进行人格化处理:圆圆的太阳在儿童的画面上变成了慈祥的老爷爷;孩子看到小树苗被压倒了会说“小树在哭了,它一定很痛”;儿童(尤其是女孩子)还喜欢在他们所画的作品上进行繁复的美化装饰,这是儿童爱美之心、善良之心的体现。

(4)幻想画是儿童想象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达形式。儿童有时会产生一个有趣的想法,大胆地把几种毫不相干的事物围绕并组合在一起,使其成为饶有兴趣的画面。如:骑马去看奥运会;划着船在天空中遨游;夏天太热了,坐在直升机上给太阳浇水降温……这些都是儿童天真烂漫的幻想,散发着自由而无畏的创造精神,反映了稚气而美好的向往。

针对儿童的这种绘画特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给予正确引导呢?

一、让学生轻松自由、无拘无束地作画

要让学生轻松自由地绘画,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展示多彩的想象,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创造。如此,才能防止学生陷入纯技巧表现的狭隘空间而不至于埋灭创造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萌发想象。我们美术教师不能忽视为学生创造这方面的条件。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奇怪”想法和“奇异”的作品,我们应加以正确引导,不能一味地压制、干涉,甚至抹杀,更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去“改变”和“塑造”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鼓励和激发他们自信地去画想画的东西,画他们感受最深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样,就会建立起一种轻松自由的作画氛围。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课本中学生感兴趣的命题画创作课来训练学生。

二、别在乎画得“像不像”

长期以来,狭隘的旧观念,束缚了人们的视野。谁画的不和教师的一样,那就是“不像”“不对”。也有人认为画画只是一种手艺,只要把对象“克隆”出来就行。岂不知艺术是一面双面镜,它不仅反映眼中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反映心中的世界。这主要是观念的不同决定了作品的不同。在儿童创作画中,要把眼中的世界变成心中的世界,那么这个构思可以创造,造型可以创造,色彩可以创造,这时我们就可以理解儿童画无拘无束、幼稚天真、自由浪漫、奇思妙想的可爱和可贵之处。这才是儿童画中最美妙的境界。不要在乎画得“像”或者“不像”,哪怕你并不想培养未来的美术家,因为完成一个优秀的作品不是美术教育的终结目的,重要的是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是开发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和健全艺术素质的过程。

三、给予多元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感受生命范文第2篇

生前预嘱倡导“尊严死”

生前预嘱是一份本人在清醒状态下自愿签署的文件,明确表达了本人在生命末期对医疗护理的选择,包括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及如何在临终时尽量保持尊严。

生前预嘱的题中之意包括:它是人们在神智清醒时签署的,具有自愿性;这份文件只有当他本人处于生命末期时才启用,具有时效性;它是签署者本人在生命末期时接受医疗护理的愿望,具有指示性。

结合临床实践应用,生前预嘱不是简单的愿望表达,不仅包括申请人本人医疗护理方面的预嘱,还包括临终实施医疗护理的决策者意见、遗体和器官捐献等方面的预嘱。

人们很容易把 “尊严死”和“安乐死”相混淆,实际上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安乐死是指对于那些身患绝症、治愈无望处于难以忍受的极端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患者,应其本人要求,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死亡。它一般是由医生对末期病人施行的主动的致死行为。生前预嘱提倡的“尊严死”是根据申请人本人清醒时对于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的选择,被认为是一种更接近自然状态的死亡。

生前预嘱的意义不同于安乐死。首先,生前预嘱是申请人本人在清醒时候签署,并非是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其次,生前预嘱是申请人本人预先指示自己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然死亡,而不是无法忍受肉体痛苦而选择安乐死;最后,生前预嘱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安详且有尊严地离世,而不同于安乐死的主动结束生命。

医务人员看生前预嘱

在北京老年医院院内青年课题基金的资助下,针对“生命支持治疗的选择”、“疼痛治疗的选择”、“器官捐赠意愿”、“死亡认知状况”四大主题,笔者在院内医护人员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目的在于分析医护人员对生前预嘱的认知状况,综合分析医院实施生前预嘱的现实环境及发展瓶颈。

调查采取问卷及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783份,回收问卷 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68份。受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为25.7%,女性比例为74.3%。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的为61岁,平均年龄为36.70岁。受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高中及以下的人数仅占12.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到了87.7%。

生命支持治疗的选择 对于心肺复苏手术的选择,约四成被调查对象选择放弃,而选择不放弃和听从主管医生的建议的比例接近六成。在调查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心肺复苏手术的真正作用和创伤而选择听从主管医生的建议,选择放弃心肺复苏术的调查对象则对心肺复苏术比较了解。

对于呼吸机的选择,半数被调查者选择放弃,与心肺复苏术的选择类似,选择不放弃呼吸机的比例明显较少。

对营养支持的选择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选择不放弃的比例仅占31.7%。

对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的选择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其中选择不放弃的比例占31.9%。血液透析是将血液抽出体外,经过血液透析机的渗透膜,清除血液中新陈代谢的废物和杂质后,再将已净化的血液输送回体内。血液透析可用于肾衰竭病患,或血液中毒等身体无法自行排出毒害物质的情况。建议单纯肾病肾衰患者除外,因此有将近一半的人选择放弃,只有 26.2%的人选择不放弃(见表1)。

疼痛治疗的选择 人在临终时如果不能安详离开,反而要忍受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以及心内注射等惊心动魄的急救,无论怎么说也是一种痛苦。而医生可通过生前预嘱对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和一切不适,提供有效的缓解和治疗。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76.2%的人选择不要忍受痛苦,希望医生能给药物,解除或减轻疼痛;只有23.8%的人没有选择。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70.0%的人选择不要忍受任何疾病痛苦,如呕吐、痉挛、抽搐、谵妄、恐惧或者幻觉等,希望医生和护士尽力帮助保持舒适;只有30.0%的人没有选择。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49.3%的人选择不要任何增加痛苦的检查和治疗;有50.7%的人没有选择。增加痛苦的检查治疗例如放疗、化疗和手术探查等,有时候是对疾病诊断必要的手段,因此有一半的调查对象没有选择。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76.9%的人选择不希望治疗,与此同时,护理隐私能够得到保护;只有23.1%的人没有选择。

器官捐赠 器官捐赠是指当患者被诊断为需要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听不到也看不见时,基于生前的意愿或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人让他们重获健康,或者捐赠给医学院校用于医学教学。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47.4%的人愿意捐献器官,也有52.6%的人不愿意捐献器官,没有明显的捐赠倾向。其中在愿意捐献器官的受调查对象中,有88.4%的人愿意捐献眼角膜,是所有愿意捐献器官中比例最高的。

概念认知度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自然死亡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前沿的话题。中国大陆尚没有正式的生前预嘱文本,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人们对生前预嘱的认识程度相对较低,生前预嘱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报道和概念的宣传层面。

实施“生前预嘱”面临的瓶颈

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在医院实施生前预嘱的问题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对生前预嘱的可接受程度仍然不高;生前预嘱合法性问题,目前生前预嘱不违反现行的任何法律,但同时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医护人员无法按照患者本人的意愿,更多的是按照家属意愿为患者插上各种“痛苦”的管子,以避免让患者自然死亡所带来的麻烦。

建议

在我国相关法律还没有健全的前提下,当务之急就是推广生前预嘱以及尊严死的理念,开展有关死亡知识和建立生前预嘱的教育活动,使更多的人知道在生命尽头选择是否进行支持治疗和救护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建立生前预嘱是实现这种权利的具体体现。

感受生命范文第3篇

方桌,长凳,一块粘土。方寸之间,灵指微动。眉目欣然一悦,就演绎了一出出造物的神话。一团泥,以肌肤温度暖之,以清冽之水润之,以情感塑其形,灌输以缔造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愁。还有对人世的理解与感悟,置于火中煎之炼之,终于造就这通体弥漫着沉思的神物。置身这陶的海洋。细细观摩这一件件陶制茶器,心清静了,世界清净了,尘世中充塞耳畔的喧嚣散去了。恍惚间,听见了这陶器轻声讲述,那宇宙时空的浩渺与人生之初的领悟。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中国艺术审美在道家千年的哲学中滋长,推崇性情表现的自然。追求“芙蓉出水”的自然。“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注重心灵轨迹的情感流露,崇尚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也是陶艺设计的核心理念。这些陶制茶器,或粗犷、或简静、或洪荒、或空灵、或厚重,无不流露出道家审美的高迈与大气。深邃与淡远,无拘无束又洒落自由,孤独不群又充满诗意。

夏商之器

说起青铜器,脑海中浮现的是几乎覆盖器物全身的绿色锈斑吧?其实,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看看这组器物吧,土黄色的外表散发着金属一样的色泽,给人以金属的质感。古朴凝重的器型,正是夏商青铜器物的特点。一组“夏商之器”在手,品茗之时亦可想象祖先的英明与智慧。

大汉之韵

尊崇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信仰,宣扬着“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崇尚礼仪的大汉王朝,制定了完善的君臣之道、尊卑之礼。这如汉代帝王通天冠外形的壶身。简单中透露着华贵,或许这是文帝或景帝的通天冠吧。那时的汉代还处于上升期,并不是那样的繁盛,崇尚的是简单朴素。一把简简单单的壶,几只简简单单的杯,回味一段简单朴实却辉煌的历史。

魏晋风骨

以竹为主题的这组器皿,看到的第一眼,就让我忆起了魏晋时,那在竹林中畅快饮酒、放荡不羁,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的一群人。

他们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在竹林喝酒、纵歌。在当时动荡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他们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成了这个时期的灵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摩挲着这陶制的茶具,我想,创作出具有如此丰富的象外之象的器物之人,必定有这样的胸襟气度、风之情韵吧。

一堆泥,从接触造物者温热的瞬间,今生的宿命便已埋定。大地苍莽的魂,清水温柔的心。一炉炭火的期待,一段缱绻的柔情。凝视这些大美而不言的精灵,难忍心中之感慨。感慨于他们经历的许多。承载的许多,等待的许多,感慨它们“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的热闹之后的落寞,感慨它们欲说还休的沉默,还有那一丝欲笑还颦的忧伤。而它们静默着,无声息地向我们传递着难以言明的心事。心轻颤,目色微润,这边是缘起之时,领悟了,感动了,共鸣了。

感受生命范文第4篇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培育孩子的生存技能方面,是有严重缺失的,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差。而这种缺失,表现在现实上,就是心理学家调查的结果:由于孩子活动范围变小,探索、冒险的经历变少,孩子逐渐变得内向、畏缩、胆小。2015年1月9日,在山西学校安全能力建设推进会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晋阳街小学校的“生存教育”特色汇报引起了全体与会领导和教育同仁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生存”理念的意象解读

生存教育的提出和实践是基于学校安全工作的现实考量出发的。学校前身为山西针织厂子弟学校,地处铁路边缘,全校1300多学生有80%住在铁路附近,上下学都要过铁路。加之,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学生及家长流动性极大,往返铁路的安全成了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由此,以“铁路护路”为核心的安全能力建设被首先提上了日程,并随之延伸出了多元化的内涵。

所谓“生存”,即生命系统的存在与生长,生存教育涵盖了对人“非常态生存素质”的培养教育和对人“常态生存素质”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非常态生存素质”与生命存在相呼应,关乎学生的生命安全,主要包括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自救互助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常态生存素质”与生命成长相呼应,关乎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主要指向学生的自主自立等素养,包括自主意识与能力、与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我成长与人合作过程中的思想与品德等素养。

生存教育的核心在于“W会生存,奠基未来”,其根本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生命存在与生命成长的基础,是学校“关注生命,着眼未来”的教育追求。珍爱生命,自保自救,为未来奠定生命存在之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未来奠定幸福生活之基。

围绕生存教育的本质追求,学校确立了“平安成长,快乐学习”的校训、“文明和谐、团结进取”的校风、“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的教风和“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的学风,立足“改革提升,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打造和谐平安校园,力争在未来三年之内,将学校办成太原市乃至山西省特色鲜明、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能对未来务工人员子女接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窗口学校。学校“生存教育”的丰富意象包含自性本我、低层本我、人文本我、形象本我和高层本我五个层次的生命精神属性。据此,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关爱生命、文明守礼、能动善思、阳光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人。

安全活动凝塑生存意识

早在2009年学校就开始编写并使用《安全教育》校本教材。从最初简单装订的《安全知识汇编》到随后带有插图的《安全小手册》,一直到现在涵盖思考内容、讨论环节、案例介绍等内容的铜版铅字印刷《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的内容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学校还将“安全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计划,编进课程表。1~2年级每周一课时,3~6年级每两周一课时,并配备专任教师进行教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期末进行课程评价,努力做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教师、教研、考核“六到位”,以此来保证“安全校本课程”的落实。

用故事照亮生命,以理念指导人生。为了让安全教育真正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学校还积极拓展校外课程资源,成立家长讲师团,定期进校讲安全;倡导家长每周要和孩子共同学习1~2条安全小常识;与孩子交流身边的安全故事;结合防震日、禁毒日、消防日,聘请交警、民警、武警、消防员、律师、医生进校开展专题讲座,以生活中鲜活的案例丰富“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素材,强化“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落实。

从课堂到课外,从书本到实践,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不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学生和家长喜闻乐见的有效生存教育载体。在常规安全教育活动中,学校将“我是小小安全员”活动贯穿于每个学期,通过小品、辩论、演讲、绘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学期初,开展“安全第一课”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假期安全行为,并评选“我是小小安全员”假日之星;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开展“我是小小安全员”国旗下讲话活动,让学生从小故事中学习安全知识,感受安全的重要性;每周五班会课对本班安全行为进行周小结,并评比“我是小小安全员”周冠军。

特色安全演练活动是学校备受社会关注的一大亮点。学校把交通、消防、地震作为安全重点演练内容,每月开展一次“交通法规”主题活动,每学期开展“爱路护路”活动,每年结合“5.12”防震日开展“防震演练”活动,结合“11.9”消防日开展“消防演练”活动。同时,学校大队部每学期还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社区、车站、到机场发放安全倡议书和安全传单,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促进学校与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不仅如此,太原市小店区护路安全现场会还多次在学校举行;2015年12月,学校还作为山西省代表开展“铁路护路”安全工作经验的讲座做法得到了中央护路办的高度好评,这些成绩将不断激励着“铁路护路”主题活动多年如一日的持续开展。

每个学期学校都结合学生实际和季节特点,将防火、防震、防踩踏、防漏水、防校园伤害、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等十二项内容分置于12个月中,进行安全月主题系列活动。同时通过宣传专栏、集体学习、班会教育、模拟演练、视频学习、新的交流、社会宣传等8个环节进一步夯实安全教育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现在,到处都能看到安全文化的影子:操场上一幅长100米、高2米,由师生亲自参与手绘的大型梦想墙涉及了安全的各个层面。随着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模拟体验场地和包括消防体验、交通体验、地震体验以及医疗救急体验四大体验区的地下安全体验馆的建成,学生随时能在体验区感受到安全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德育体系儒养生存素养

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生存教育”理念在关注生命本身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生命成长必需的文明素养和道德品质。

于小学生而言,生存意识和素养的养成源自良好的习惯。为此,学校把养成教育作为开展德育活动的着力点,全面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学生个性,锤炼学生品质。围绕“进校、上课、课间、上操、放学”5个环节,从“礼仪、纪律、卫生、习惯、道德”5个方面入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作12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分10个内容,形成了养成教育的任务序列。同时,以评价为切入点,通过“我为晋阳添风采”周评比栏、“我自信我能行”月冠军榜和“团结结硕果,班班展风采”光荣榜三个平台,促进学比赶,弘扬正能量,将养成教育的重点化、序列化和常态化。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把主题鲜明、彰显特色的德育活动作为促进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学校紧密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从1月份开始的迎新年联欢会、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一直到12月的迎新年梦想展望活动、“12.4法制宣传日”活动、“12.13纪念日”活动等,每个月都安排了应时主题。契合时事的活动内容,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自觉养成了尊崇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意识和习惯。

在各项德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始终坚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原则,立足学生主体,强调“六个策略”,即尊重策略,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自主、探究和实践;互助策略,组建学生合作小M,强调小组内的合作互助;目标策略,将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相结合,以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榜样策略,挖掘社会、历史和身边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示范带动学生的进步;自主参与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组织管理策略,采用“平行式”和“开放式”管理策略,前者将对个人的教育与对班集体的教育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培养,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成长,后者突出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确立道德行为。

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倾力打造德育活动的同时,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专门开设了“经典诵读”“我把数学带回家”“我爱记单词”“经典校园歌曲”等校本课程,设置了合唱、葫芦丝、跆拳道、篮球等选修类社团课程,让素质教育的花朵绽放得异常娇艳。

能动课堂彰显办学追求

“站在学生二十年以后看今天的教育,我们到底应当做什么?”苦思冥想之后,笔者认为学生走出学校是应该带走他人生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让学生的学校生活成为孩子快乐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一生中值得骄傲且颇感幸福的一部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以协助孩子一生健康成长。这也许才是教育者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在晋阳街小学,课堂是实施“生存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让学生汲取生存养分,提升学科素养的主阵地。基于此,学校积极落实“能动课堂”的办学理念,激发学生“我能、我行、我主动”的内在动力,实现面向未来“爱听会听、爱读会读、爱想会想、爱说会说、爱写会写”的育人目标。“能动”的内涵包括“自觉”与“主动”两个方面。自觉是人自我觉醒、自我更新的一种意识,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格。主动是不依赖外力而由人的需要、动机、理想等推动的自主状态;唤醒人的主动性,激扬学生生命活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

学校“五爱五会”的基本目标中,“爱”是灵魂,代表着情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会”是归宿,代表着课堂的追求,是学生学习要达成的结果;“听、读、想、说、写”是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行为,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围绕“五爱五会”的目标,学校将“倾听、阅读、思维、交流、实践”五大学习习惯培养作为课堂改革的内容,对五大习惯进行具体化分解,分解为15个微操作点,并提出相应的15条行为要求,形成“五大习惯”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引领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结合“能动”目标要求,学校先后探索形成了“目标引领――自主探究――优化指导――问题点拨――当堂检测”5环节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晋阳街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晋阳街小学‘能动课堂’学生自我评价表”。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能动课堂”五星评价方法,对学生“五大习惯”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产生“倾听之星”“阅读之星”“交流之星”“思维之星”“实践之星”,来激励学生的能动意识和自我成长。

感受生命范文第5篇

课堂上这样的语言充斥着整个课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你最想读的句子,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句话呢?为什么?”“真好,读出了你的体会,说出了你的观点,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还有谁读懂了哪些句子?”乍一看,教师似乎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选读,大谈感受,并及时给予鼓励,凸显人文关怀。可让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这样的朗读感悟深刻吗?这真是学生“独特的见解”吗?试想一下,有多少个学生能一读就悟,一想就会?没有引导,没有真正“情感历程”的感悟那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站不住脚。正如孩子无心犯错被粗暴责罚,莫明其妙却又要无奈认错一样,在教师灿烂的笑容下,殷切的期待中,他们被“逼”无奈,仓促说出自己尚不成熟,甚至是很浅薄的认识。要想修成“正果”,真正有所感,有所悟,我们必须像汤姆的妈妈一样引导,让学生内心受到震撼,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文本,真正感悟呢?

一、引导入境,生成体验

读书贵入境,入境始与亲。请看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翠鸟》的一个片段:

(角色置换,学生作翠鸟,教师作为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对学生进行采访。)

师: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生: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

师: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然后呢?

生:然后我就像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

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我们一蹬,就蹬开苇秆了。

师: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

生: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角落,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

师:噢,一眨眼。还有吗?

生: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

于永正老师正是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文之后,再通过角色转换,引导学生置身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每一个细胞都亢奋,每一根神经都投入,在朗读中,在对话中,学生兴趣盎然,情感激荡,对文本的解读自然深刻。

二、引导想象,生成体验

想象是儿童探索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则是让情感荡涟漪,加深对文本感悟的一个重要手段。如《特殊的葬礼》一文:

(多媒体出示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

1.塞特凯达斯瀑布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然而现在你却看到了什么?

2.如果你就是游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现在看到这样的瀑布,你想说什么?

3.面对我们的怀疑,面对我们的失望,如要瀑布它会说话的话,它会说些什么?

4.是啊,塞特凯达斯瀑布只能将满肚子的委屈化作几行清泪。

指导读句子:它在群出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教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或以游客的身份,或将自己想象成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提出质疑,发挥想象,诉说委屈。童心与瀑布相牵,激情在文字中飞扬,生命在情感中跃动。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深刻于每个人的脑际。想象成为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思维的拓展,个性的张扬。

三、引导质疑,生成体验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还学生以真正“读者”地位,与文本直接对话,形成进一步的思想认识,需引导学生质疑。只有在质疑问难中,才能进一步走进文本,更好地感悟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启迪思维,丰富精神世界,提高学习的质量。如教学《雾凇》一文,我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冬天的景象与吉林雾凇奇观对比后问:将我们这儿冬天的景象与吉林雾凇奇观相对比,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冬天,我们这儿的树上有时候也有一层薄薄的小冰花,那是雾凇吗?

生2:同样是冬天,同样很冷,为什么吉林能形成雾凇大观,而我们如皋这儿就没有呢?

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产生“碰撞”,自然生疑,也正是这种疑问推动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