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舍得的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走在“取”和舍的路口,你会走向那一边呢?1969年4月23日,苏联宇航员弗拉吉米尔。科马罗夫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返航,突然降速伞失灵,飞船将会两小时后坠落,当首长要科马罗夫与家人通话时,他说:“首长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把这次飞行探险的情况向您汇报,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七十分钟后,汇报完毕,总理代表最高苏维埃宣布他为民族英雄,科马罗夫眼含热泪:“我是一名宇航员,为宇宙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无悔!”舍去的是短暂的生命,得到的是永恒的荣耀!
我想当时他的内心一定十分痛苦,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怎么能不眷恋亲人?但他把持住了自己!他知道孰轻孰重,他做出了正确的取舍,但内心却也承受着痛楚!可见,要拥有一个正确的取舍,就要拥有一颗胸怀天下的心。
有舍才有取!过去酷爱游戏的我,放弃了它,得到了一种更美好的人文关怀,在创网中泡着,如饥似渴的浏览所有精华文章,自我熏陶在文化的殿堂之中,慢慢地享受着这种美,舍前总有取才有得,取多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取”“舍”虽为反意,却也是物的两面性!
关键词:哲学思想;哲学课教学;情境创设
哲学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是古板严肃、抽象隐晦、深奥难懂的代名词,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该课抽象、枯燥、乏味,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之兴趣不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教师经常在哲学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期能更有效地唤醒和启迪学生的心智,进而提高哲学课教学的实效。然而,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创设的情境本身存在各种不合理、不科学,情境远远没有发挥其真正的功用。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的学问,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可以以哲学为指导,增强情境创设和利用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联系生活,体现哲学的生活特征
哲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就会认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只是与自己生活的世界无关的书本上的东西,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敷衍了事。因此,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是上好哲学课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可选择那些学生熟悉或亲身感受过的事例等,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
例如,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时,教师就以当时当地的天气实际――雾霾为例设置情境贯穿整课学习,先是投影了两幅雾霾图片,配上文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就在我对面,而我看不见你。”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雾霾?探讨雾霾产生的危害?雾霾形成的原因?分析解决雾霾问题的措施等。因为选择的材料是学生刚刚亲身经历过的,感受体会更深,所以学生学习的兴致立即就调动了起来,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求知欲强。在思考分析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知识目标顺利实现,学生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在对问题的探讨中学生也能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雾霾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环境观等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整节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效果
较好。
二、巧妙设问,体现哲学的思维特征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只有遇到问题,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在提供了合适的材料后,还需要设置相应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何用哲学思想来指导情境问题的设置呢?抽象的哲学原理是对具体事物现象等的概括、总结和升华,因此我们在对教学情境进行设问时,同样要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原则,问题要逐层递进深入。
例如,在教学哲学第九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时,为了说明矛盾的含义,教师选择了这样一则材料: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然后教师设置了这样3个问题:(1)概括狼与鹿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狼存在的时候,鹿的数量始终无法增加?(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从这3个问题的排序来看,学生最容易回答的是(2)(3),第(2)问从材料中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狼要捕食鹿,狼和鹿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通过第(3)问的分析学生会看出狼和鹿除了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外还有相互依赖的一面,最后在前两个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概括出第(1)问的答案:狼和鹿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上述案例提醒我们在设置问题时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层层设问,逐步深入,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
三、回归生活,体现哲学的实用特征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学哲学如果得不到一种受用和享受,任凭千言万语,也只是空话,也只是白说。”我们创设生活情境,除了要引导学生喜欢学哲学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的智慧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养成自觉学哲学、用哲学的习惯,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因”上真正喜欢哲学。因此哲学课堂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在具体问题的探讨分析中得出抽象的哲学原理还需要再次回归生活,指导实践。
例如,在教学《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中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块内容是,教师选择了学生的学校实际――校文明班级的评选为例,为了充分发挥优秀班集体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我们学校一直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评比项目主要有:学习(占60%)、出勤、卫生、出操、纪律。综合以上几个项目进行评分,最终评出校文明班级。请你结合实际,谈谈我们班争创“文明班级”的过程:(1)应以哪一个项目为重点?(2)其他项目能忽视吗?为什么?这说明了主次矛盾之间有什么联系?(3)作为重点的项目是不是始终不变的?这说明了主次矛盾之间还有什么联系?在对三个问题的分析中得出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指导意义之后,教师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运用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该原理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1)进入高二,你的学习要处理好语、数、外、选修、必修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你是如何处理的?(2)明年3月份左右,你准备如何处理上述学科之间的关系?(3)明年3月份以后,你的学习中要处理哪些学科之间的关系?你打算如何处理?最后总结生活智慧。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在具体问题的探讨分析中得出抽象的哲学原理后再次回归生活,实现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
课堂教学成也情境,败也情境。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而哲学思想可以指导我们创设更科学有效的情境,让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接受知识、内化情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
做人。
关键词:哲学与设计;时间特性;不确定性;社会基础;人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035-01
哲学与设计有一种特殊的关系,研究它让我们加深对设计的理解。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对满足自身物质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设计产品在之初是为了有用,功能至上,应用范围开始扩展到人需要的地方。但是随着人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在形式上也开始出现新的追求,流行趋势被一定的审美要求更推向了前进。但是这种流行与审美不能一概而论的,它有自己的时间、空间特性,也有社会因素,还有人自身的因素。
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具有一定的时间特性。从整个设计历史来看,设计产品在不同的时间上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流行趋势。设计产品是为人造物,受人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时代追求和文化归宿。我们不可否认流行与审美在时间上是具有重复性的,但是这种重复是在原来基础上的进步。人欣赏水平的回归,并不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审美退化了,而是人心理上的一种时代审美倾向,复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仿复制,也并不是说每一种重复都是成功的。时间如白马过隙,稍纵即逝,是不可逆转的,所谓回归并不是时间的逆流而是设计产品流行与审美的一次借鉴。每一次的借鉴成功与否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是通过其产品物质功能的质量的优劣来体现的。
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具有空间的不确定性。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设计产品的完成必然以空间感作为自己实际存在的表现形式。这种空间形态的感知是以视觉为主,其它感知方式为辅。设计产品在这个空间概念里展现自己的形式与内容。可是空间是多维的,并且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空间必然有不同的物质结构,也必然产生不同的流行方式和审美趋势,即使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段上流行与审美也是不相同的。
设计产品在一定的空间里产生之后,便产生了在这个范围内的意义,不同的空间范围有不同的认可度。流行与审美是有空间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并不是绝对的。首先,同一空间同一时间段上,可能会有几种流行趋势和审美需求。例如古典艺术与浪漫艺术之争。它们是对立并存的,各有自己的流行范围和审美趋势。其次,不同的空间在同一时间是可以共存的。例如,不同的国家的不同设计观念和设计产品,都在同一个舞台上大放异彩。最后,空间是有的继承性并且是可延续的。每一种设计产品的过时,并不会立即退出市场,流行与审美也不可能戛然而止。而需要一个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过去不合时宜的产品流行的那个空间范围逐渐消失,是在新的空间里灭亡的,这种灭亡是曲折的,可能会持续好长时间。但是,不可否认这种空间概念在这里消失,可能会在其它的意识形态里复活,并且在这个范围内的这种设计产品可能会再次成为焦点。
设计产品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承载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谈论产品的流行与审美,必须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设计产品必须适合社会需求,离开了这个大环境,设计产品只能放到博物馆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状态决定了当下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趋势。所以,社会实践是设计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了解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那么设计师就会很明确的知道什么是流行的或是将要流行的,什么是美的。然后就是推动这种流行,制造这种美奉献给社会。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审美决定了产品的流行与推广。设计师就像艺术家一样是自然的各种形式的发现者,正像科学家是各种事实或自然法则的发现者一样。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它通过人体的感官感受和体验不同的审美对象,然后做出判断和评价。人作为审美的主体因素决定着客体审美物――设计产品的风格特征,也决定着产品的流行趋势。从人的审美心理来看,设计产品应该作为一种高峰体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设计的完美程度。
设计师是设计产品的制造者,他们的审美心理影响着设计产品的层次。作为一名优秀的产品设计师,应该具备特有的审美眼光和社会实践能力。而受众在产品设计中是一个主要因素,是设计产品的参加者。不是说他们直接参与设计而是参与审美,并且来诠释这种审美。他们的好恶是决定着设计产品的命运。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决定了产品的审美特质。
设计产品的审美与流行中人的因素,我们从设计师与受众两方面来论述,他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对设计师的要求是肯定的,对受众也应该有所要求。虽然很牵强,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但我相信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受众的审美文化水平会不断提高。
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要论述的范畴很大,结合哲学里的一些理论观点来阐述这个论点,可能有很多不足,作为一种个人认识的交流,就当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好玩儿!这是谁改编的呀?”我笑着问。
“老师!老师!这是网上最近很火的说南京天气的‘蓝精灵体’!”几个学生抢着告诉我。
“南京天气真是歌词说的这样吗?”刚从南方转入这个集体的小天认真地问。
“唱着玩儿的,网上的东西是不能信的!”大大咧咧的小宇插话。
“你怎么知道网上的这个歌词是真是假呢?”我很好奇学生对网络事物的认知与判断是怎样做出的,便追问了一句。
“是真的!前几天早上上学我穿冬季校服还有点儿冷,中午穿衬衫还嫌热呢!”小昕拽着我的衣角急着告诉我。
“用自己的经历判断这事儿真假是个办法。”我点头认可。
“小天刚从外地转学来,又没有你这种经历,他怎么能判断这事是真是假呢?”好辩的小伟又和小昕争上了!我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他俩:“嗯!说得有理!”
小昕一时语塞,支唔着说:“那……那……”
小宇慢悠悠地说了一句:“看看天气预报不就知道啦!”
小昕一听,连连点头:“对,先统计一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再和歌词比较就行了。”
“老师,还可以画图表。”
“老师,今天我们作业就做这个吧!”
第二天,我一早来到教室,心中充满好奇,学生会展示怎样的作品呢?没想到,他们和我一样已经迫不急待了!
这是小昕的作品:
4月6日 南京天气
这天气温相差接近10℃,网上的说法是真实的。
小宇问:“你为什么没有收集一天中每个时刻的温度呢?”
问得好!我心中暗暗佩服学生对数据的观察力!
小昕说:“我查了一天每个时刻的温度,发现有些时刻温度差不多,比如9:00是14℃,就在12℃和16℃中间,我选的时间里面有一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而且每2个小时选一个温度,比较平均。”
好个“平均”!小昕不仅根据问题背景收集了需要的数据,还进行了合理选择!
这是小天的作品:
2014年2月1日至15日南京最高气温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本学期后面要学习的内容,小天竟然会用它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家能看懂吗?我内心有些激动。
“这幅图你看懂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我问。
“小天统计了南京2月1日到15日一共15天的最高气温,标题上有。”小海抢先说。
小昕激动地说:“小天的作品比我的好!这个图让人一看就明白了。”我惊讶于小昕会对比分析。“每个点代表一天的最高气温,把点连起来,弯弯曲曲的线像过山车,一看就觉得南京的天气有时热有时冷。”小昕指着图继续解释着,大家不约而同地点头赞同。
“这是什么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点像。”小冉不解地问。
小天“骄傲”地一笑:“我画的是折线统计图,妈妈医院里经常用。”
…………
从统计学的视角去看,小昕的统计表看似很简单,但在学生问答之间我们能听到丰富的内涵。通常进行“统计”教学时,问题和数据都是由教材提供、由教师呈现,学生只需对数据进行分析解释,今天却变成了:学生针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提出自己的质疑,并从统计的角度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收集什么数据、怎样收集数据,真正经历统计的活动过程。
在和同伴的讨论中,学生有理有据地分析;面对同伴的质疑,他们尝试对比分析,回顾反思,不断改进自己。这不正是当下我们努力追寻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吗?试想,如果学生每天都以这种方式学习,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过程变得更加独立,思考问题时更富有批判性。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自身成长中对课程的内在需求与自主建设。他们不仅是课程的享用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他们在引导我们发现: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也是天生的创造者,他们的现实生活、可能生活都将成为课程建设的依据。我们要向学生学习,要重新认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经验,重新了解学生真实的兴趣点、差异性,这样,才能不断创生、丰富课程内容。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为探索高校青年才俊培养、创新教学体系方法和积极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先后出台了以思考、研究与实践为导向且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的人才专项培养机制。这项机制历经多年、不断改进和提高,时至今日,已逐步成长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研组织和面向未来与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理工科领域和经济学领域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这充分表明了高校决策者们,对于大学未来发展和规划,以前瞻性的眼光,积极谋划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无缝对接。不过,在高校学科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专业由于实用性强、社会需求广泛逐渐成为支配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以文学、历史、哲学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却由于研究经费不足、无法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等原因逐步沦为边缘化学科。如果任由此种事态发展下去,我国在上个世纪提出的面向21世纪、建设海内外一百所知名学府的目标,就会因人文社会科学的短板而难以与综合类高校的名称相匹配,并且,从各个高校设立社会科学研究处,每年主持召开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的年会和论坛的事实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也绝不满足于仅仅在经济类、金融类、自然科学、医学类等几个领域占据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的一席之地,还希望在关系民族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哲学人文科学类学科中崭露头角并向世界各个角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传播“中国好声音”,铸造“中华民族级”学术航母驰骋于世界学术海洋之中,展现出中国人孜孜以求地为开天下太平以尚和、为济天下万民以崇贤和为安四隅八方以化生的终极理念。
二、参与“文史哲”类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文史哲类人文社会科学并不像物化生类自然科学那样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可操作性、重复性的实验或可应用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它只能凭借研究者本人所能驾驭议题的能力以及那些分布在研究者周围、为他们唾手可及的媒介平台上的数字化资源,作为自己描绘鸿篇巨制的水笔和画布。其中,水笔勾勒出的线条固然仪态万千、千头万绪且令人爱不释手,然而,画布却在线条之先扼杀了画家本人的创造与狂想,使读者永远只能体会到作者意犹未尽的画卷残片。进而,也免不了,读者对作者不成熟的表现手法与跳跃式的时空变换风格进行“横加指责”。的确,每一本文史哲领域的“孤本”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总是能够找到某一点、某个环节存在的那些诸如论证不恰当、引证不充分等等此类不完满的学术缺陷。读者们总是希望在一本书中了解更多、更为详尽的内容,哪怕是一本刚刚交予出版社付印的新书,也总能发现作者研究的不足。作者也时常感叹自己有愧于他的读者,因而,期望未来此书的再版能够抚慰他们内心中的愧疚与遗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然科学研究,在课题实施的物质性环境中,总能在互联网技术大范围应用的背景下把自己的观察视域放置在云分布的信息领域中,开展以多层次、跨地域和频验证为特征的、在世界范围内的探讨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加入项目研究的参与者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都是带着自己对于研究对象的理解参与到项目实施和组织的过程中。甚至于,在某些开放性的实验室中,他们并不需要直接与自己的科研伙伴发生某种言语方面的沟通或理解性的协调行动,而只是在自己关注的对象中,根据已经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寻找着那些尚未被开发完毕或有待探索的全新领域。与十七至十九世纪职业科学家相比,今日的参与者,已经不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还需在仪器的选择方面煞费苦心地制备合适的器材去适应自己的科研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总能够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频繁地见到某个领域的专家似乎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仅仅凭借一人之力,便可从事复杂程度极高的科研工作。以上诸如此类存在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鲜明特点对于所有人来说并不陌生,也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不应仅仅把实验室建设的成败与否作为衡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的创制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这显然源于对于自然科学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的误解,进而,盲目地设定各种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评估指标来量化创新架构的完成程度。这种做法只会加剧人文科学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裂,从而让人文关怀与文化育人的功能与关于人的科学分道扬镳,折射出一种人与人的文化毫无关联的假象。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在哪里呢?它在于:合理地把握自然科学研究给予我们的启示,即,广泛而有效的技术分工使不同层次的研究者(从本科生到博士生)能够在研究组织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使得一项科学研究能够从研究对象的某个点出发而逐步形成一条渐进式地理论化的线索。其后,作为“研究内容面”的丰富,较低学术层次的研究人员能够迅速地介入到已经成型的“研究共同体”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价值标准之中,帮助原有的学科带头人将新的发现拓展到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各个领域。这种组织成长模式不仅有效适应了不同层次研究人员水平不一的成长现状,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使每个人都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化为对新研究增长点的贡献。在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之后,文科研究也可以遵从这样一种由点及面的研究方式而不断拓展和完善。
三、面向问题创建文科研究大平台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寻找文科创新研究的点,在这个方面,孙正聿先生一番对哲学的解读或许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他说:“我把搞文科概括为8个字:功夫、学养、悟性、境界。没有专业系统的‘功夫’,没有广博知识的‘学养’,没有很高的‘悟性’,没有强烈的人格的魅力和‘境界’,文科是搞不好的。现在存在一个巨大的误解,好像文科人人都能搞。我觉得搞文科是有前提条件的。我把它概括为四句话:一套概念系统,一套背景知识,一套研究思路,一套评价标准。‘概念’与‘名称’是有原则区别的。就像黑格尔所说的,名称不是概念。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你是专业的?因为你操作的是一套概念;他为什么是业余的?他操作的是一套名称,或者说,他是把专业性的概念当作常识性的名称来操作的。”孙正聿先生大概梳理出一条人文科学发展和研究的线索:人文科学的点便是概念本身。它的线便是这一概念在人书写的历史中不断地再现。而它的面只有在研究者本人那里才能实现,也就是“悟”,也就是活着的精神,人,最终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那个通常存在于哲学文本中解读的对象实际上正是自己的外化。“悟”,这个字在这里应用的十分恰当。它的字形结构恰恰表明其指向便是自我的心,准确地讲,也就是自我意识的生成过程。那么,“文史哲”这三个学科,在这个意义上就好比一个人的祈望、实践和对话这三个内容的统一,回答了人的已经完成的历史何以得以显现。人的全部生活史便是一部观念的外化史,便是一部自我实现、自我完成的历史。搞清了这个特征,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个启示:1.没有历史的人是不完满的人。这就意味着参与到文科创新平台研究中的学生,因其阅历的差异,在所能驾驭的问题上必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完满性。2.没有实践生活的人是无法理解人的行为意义的人。这就意味着参与到文科创新平台研究中的学生应当在这里为自己找到一块理解其学习内容的天地。3.没有知行合一的人还只是学习研究的门外汉。不管是语言研究,还是哲学研究,没有人不会同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一判断。正是语言符号的物质性力量才把人从他私人体验史中拯救出来而将自己的见解分享给他人,并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寻找到共识,并使所有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迈向一个方向。正是语言的力量,人的理想和人的生活空间才能在现实化的过程中打上属人的烙印,使人在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找到了一个能够建立起“共鸣”与“争鸣”的地方。到此,文科研究的关键性特点已经梳理出来,这就是,人在他生活的时间与空间中以自身为对象而反观那些仅仅以符号形式表现出的逝去的人的事情和未来人的事情。研究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人的生活史中,还存在于对于他人的事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人以语言的力量组织在一起。因此,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借鉴自然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公共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组建跨学科的大文科创新公共平台。这一平台应当围绕文科研究的关键性特点,合理分布架构层级来适应不同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以四大模块,即,调研数据共享中心、项目实施组织实践中心、材料搜集与译介中心以及跨学科协同性分析作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攻方向。这一新的平台架构能够使每一个层级的研究者都能够在这个开发性和流动性的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方面,从事调查研究的人员可以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探讨自己研究的理论还有哪些不足和未尽之处,另一方面,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可以对调查出的事实及时进行总结并使之上升为反映时代特点的精神观念。在事实与理论的差异之间,在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之间,研究者能够根据自己研究对象的不同及时丰富或探索出新的研究方法,并且,还能够在平台组织的各个模块中强化自己学到的技术性操作规范与技能。技能是在反复熟习中掌握的,理论是在与事实的亲密接触中被理解的,没有差异就不会有新的解释,新的解释只能是对事实的反映。而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至少,每位研究者都可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理解自己应当掌握的技能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四、小结